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1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2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3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4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廣州市白云區南村小學 張麗儀一、教材分析楊氏之子是人教課標版第十冊的第三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的專題是:語言的藝術。它的編寫意圖是(1)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楊氏之子對答巧妙;晏子使楚應答機智;劇本半截蠟燭和相聲打電話更以語言見長。這樣編排,就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2)通過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體味不同風格的語言,了解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3)積累優美的語言,并學習用得全的語言進行表達。(4)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開展綜合性學習,重點是搜集、積累、運用有特色的語言。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

2、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能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覺預習,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并理解。2)、學會一些讀古文的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初步認識文言文,學會理解文言文的方法。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2、

3、過程與方法1)、參考注釋,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2)、通過搜集生活中的精妙語言,加深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3、情感與態度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三、教學重點:1、參考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四、教學難點:體會語言的巧妙性,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五、教學課時:2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導入,板書課題。1、談話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就是“語言的藝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俗稱“之乎者也”。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

4、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引入課題,解題。1、師:讀了課題,你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2、師:“楊氏”的意思是姓楊的人家,哪“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二)、引入課題,解題。1、師:讀了課題,你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2、師:“楊氏”的意思是姓楊的人家,哪“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3、解題: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1)學生介紹收集

5、的資料。2)教師全面介紹:這部書共收一千多則故事,記述簡練,一般只有數行文字,短的只是三言兩語。它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年間一些士大夫的言行軼事,對統治階級的政事和日常生活也有所涉及。通過這些描寫,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的生活狀況乃至精神世界。其中有不少批判黑暗現實、諷刺奢侈、贊揚智慧和善良的記述。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來借閱。(三)、讀通課文1、自由小聲初讀課文。3、學習生字詞。(抓住字音、字形-曰、惠、禽)3、師:同學們,第一次讀文言文,感覺文言文與白話文相比讀起來有什么不一樣呢?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4、指名朗讀。5、讀后評議。師指出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

6、文的韻味。6、師范讀。7、引出怎樣讀好文言文:要理解古文的內容,停頓要恰當。8、請一個學生讀課文,師評。(四)理解課文大意。、自主理解課文。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先試一試。、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師:我們同桌合作,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注釋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1)、通過看注釋理解了“甚、詣”等字的意思。理解“為設果”需要聯系上下文的方法。(2)師:通過剛才探討的兩種方法,我想最后兩句話理解起來應該沒有問題,請大家讀最后兩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

7、孔雀是夫子家禽”。”(3)抓住“曰”字,要求學生說說它的意思。”引用到孔子曰、師曰。(4)師:你們認為文中的“家禽”和現在我們所說的“家禽”的意思一樣嗎?(在這里指家里的鳥)說說你的看法。 (5)指名完整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4、帶著理解朗讀課文。師: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來試試。5、師小結: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文言文,懂得了理解文言文的兩點方法:看注釋、聯系上下文。下面我來考考同學們,看你們能不能運用這些方法來讀其他的文章。6、拓展延伸:理解課外句子: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五)、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師:“楊

8、家的小孩是個怎樣的人?你從哪里看出?” 2、出示思考的問題: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師:南宋詩人、哲學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漸進, 熟讀而精思"的讀書方法,請你再細細地讀,靜靜的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體會。大家就大屏幕上的話題一邊讀一邊思考,可以在書上作批注,現在開始。3、品讀句子,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4、獨立學習思考,并做好批注。5、四人小組交流。6、全班交流。重點點撥:()、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楊梅而聯想到小兒家的姓,就給楊家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語言很風趣幽默。(板書:楊梅)()、楊家小兒聽出了孔君平的話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應,知道客人在

9、拿自己的姓開玩笑,所以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板書:孔雀)()、品位楊氏之子的話外之音:(4)、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么說? 板書:語言的藝術、智慧、小結師:(總結)正如那位同學說的那樣,這楊家小兒真是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五、熟讀成誦、孩子們的體會很深刻,如果現在朗讀課文,相信你能夠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請一個同學讀。、師:學到這里,你能試著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嗎?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誦的看著書朗讀。、全班背誦。 六、拓展、給你家小區花園的“嚴禁踐踏草坪”換一種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生活中體現藝術性的語言還有很多,同學們分享收集的資料。()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總結。師: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有著無窮的魅力,有“口吐金蘭”的語言香氣,有“唇槍舌戰”的語言戰爭,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有“舌戰群雄”的語言典故,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