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學校圍墻的全方位學習_第1頁
突破學校圍墻的全方位學習_第2頁
突破學校圍墻的全方位學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突破學校圍牆的全方位學習 梁永泰一級榮譽的法律系畢業生不一定是一位好律師;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竟然自殺;規條多多的環境未能培育可勇於面對急變世界的創業家。家庭是孩子建立是非價值的地方。良好人際關係比超卓學業成績更能成為工作間的成功要素。以上的事例說明:學校教育有其限制全方位學習的爭議傳統的全方位教育模式,將教育分為三個範疇: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隨意教育。1. 正規教育(Formal education)是以學校為本,將學生按年齡分配,按程度深淺編排,可考取認可資格,由小學至大學或職業學校。是一個人投入社會及發展事業的踏腳石。2. 非正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是學校組織

2、以外的學習,重技術性、短期、輔助正規教育。參與的學員均是自願性的。3. 隨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是指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學習,包括人生轉變的磨練、家庭教育及從媒介中學習等等,並形成個人的價值與態度(Coombs、 Fordham)。以上論述的全方位教育是以學校為中心,高度程序化,並將其他教育邊緣化。與此相對的另一種全方位學習模式則是要廢掉學校教育(Illich)和終止教育為基調(Postman)。他們批評學校以年齡將人分割,線性的成長觀,以老師為中心,重課程,成敗決定於考試成績。他們認為學校不等同教育:好的成績未必是好的教育,學校反而會限制了孩子的思想和成長空間。這是全天

3、候式的教育摸式,卻缺乏軸心。教育需要同樣重視結構性與自由性;焦點與多元化;闊度與深度;教導與對話;老師為本與學生為本;抽象與具體;事情中學習和心理成長中學習。全方位學習的定位就是要從多處境、個人多方面成長、多元素和多方法去學習,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青少年成長的爭論傳統的青少年發展觀集中在家庭、學校、鄰舍和朋輩的影響(Lerner & Villarruel、 Hargreaves、 Dryfoos、Guerney & Arthur)。傳統的青少年工作模式集中在規範性的範疇,以青少年為社會問題,要減低其越軌性行徑。以預防性、補救性和紀律性來進行,務求將青年人納入正軌。相反,另一個青

4、少年的工作模式重視少年人的自我抒發,青年工作是讓精力過剩的青年人,透過康體及文化活動來表現自己(Lo)。以上兩個青少年發展模式,無論是規範性或抒發性,都沒有將青少年的全面處境作考慮,忽視了媒介、社會力量、政治變遷等衝激。亦沒有以年青人為社會未來領袖作為發展目標。沒有未來的處境和素質要求。沒有重視人的內在多元智能。這些模式有很多限制。肯定教育的精萃教育的精萃,概括來說有四方面:1. 全人成長:教育是一個全面(holistic)的過程,將人的潛能發掘出來,包括思想、感情、創意和其它多元智能(Gardner)。教育亦是減少人的幽暗面和自毀傾向(Postman)。知識傳遞或職業技能只是全人發展的一部份

5、。2. 面對時代:教育是面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挑戰。面對過去,教育是文化的傳遞與積累;面對現在,教育是適切時代所需;面對將來,教育是培育年輕人面對未來的轉變和未知之數的預工。3. 社會發展:教育是培養一個社會的公民素質。建立國民及地球公民的意識。因此,教育同時是個人性和群體性;本地性和全球性;地球性和宇宙性。教育是為了人類命脈和地球前進而努力。4. 教育深度:教育不單是知識的傳遞(information),也是品格(formation)的培養和人性的神性化的過程(transformation)(Palmer)。教育的過程包括內容(文化承傳)、學習(多元教與學的方法)和習慣(個人的更新)。全方位

6、學習對教育的貢獻結合教育的精萃,全方位學習可定義為:有系統有組織的校園以外的學習活動,使青少年得以全面性發展,面對現在和未來社會挑戰。全方位學習對教育的貢獻有:1. 真實的學習處境:語言學習需要浸淫於當地的文化與語言環境;職業學習要有試工經驗;其他如大自然的體驗;幻想的處境;虛擬真實等,都是超越校園而建築的。2. 多元化學習風格: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是用同樣的方法吸收知識。全方位學習提供多元學習風格;提昇五官觸角;提供體驗學習(挑戰性經歷、反思、概念化、 經歷循環);互動性;對話性;合作性等。3. 接觸偉大心靈和思想:不是每一位老師都是其科目的專材,同學需要接觸藝術家、作家、科學家、發明家等,接受

7、多方面的啟發。4. 全面的價值與態度素質:個人的德育成長,如人際關係、對社會的責任、對社區的歸屬、對民族的感情等,超越純學術的探索。5. 寬闊的衡量標準:教育和學前的測試是多方面的。例如生命教育中的人際關係、個人反省、創意與批判性、未來感等,不是單單用紙張考試可以測試出來。多元化的教育衡量包括:解決問題能力、互動及對話能力、自我發現能力、影音表達動力、寫作與反思力、未來感應力、合作精神、媒介與數碼技能、探究精神、批判討論等。全方位學習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評核方法。突破學校圍牆的伙伴關係教育再無需分正規與否,結構性或隨意。學校可以與家庭合作; 社區組織可以參與 ; 商界提供機會 ; 政府部門提供資源 ; 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