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線運用淺談_第1頁
縫紉線運用淺談_第2頁
縫紉線運用淺談_第3頁
縫紉線運用淺談_第4頁
縫紉線運用淺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縫紉線運用淺談遠古的先祖憑借一針一線演化出了針線縫合的技術,開創了各種類型的縫紉線;在服裝制作中,一針一線及其不斷完善的工藝創造了諸多的品牌。不言而喻,線在服裝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縫紉線的品種分類縫紉線有純棉、尼龍、滌棉、混紡、滌綸和人造絲等,一般由兩股、三股、四股、六股單紗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為捻和捻兩種。平縫機一般采用捻縫線,質量好的捻線在其他縫紉機上也可應用。棉縫紉線縫紉性能好,但在洗滌時收縮要比合成纖維線大,其強力、耐化學性及磨損性比合成纖維也差,高質量的絲光棉線價格昂貴,故現在已經很少使用棉縫紉線。短纖維滌綸縫紉線成本低,縫合穩定性、耐久性及縫紉性優良,因此它適合于所有常規

2、的服裝縫制。包縫機所用縫線一般為棉線,但由于目前棉纖維成本高,故現一般用滌棉線代替。下面是各類線的特點介紹:(1)高強滌綸線:目前是市場上最常規、使用最廣泛的縫紉線品種之一,特點是光澤好、無彈性、色牢度好、拉力強。它廣泛使用于pvc、較厚的布料、尼龍類皮革制品之縫紉。(2)漁網線(透明線):透明線有尼龍、滌綸單絲之分,在伸縮、硬度、拉力及用途上也有所不同。它常用于織布、縫制商標、西裝褲管、透明料的縫制及各類工藝制品應用。(3)純棉線(滌綸短纖線):滌綸短纖線是用途廣泛、普遍使用的常規線,表面有少許毛頭,拉斷強度、光澤、耐磨性能皆較其他線遜色。它使用于較薄面料,純棉線是由天然棉花精梳并股燒毛而成

3、,是專門針對純棉布料的縫紉而生產的。(4)蠟繩線(走馬線):蠟繩線分尼龍、滌綸兩種材質,線形扁平為佳,拉力特強,過蠟后為蠟繩線,常用于厚皮沙發、戶外用具、休閑鞋、皮衣等厚制品車縫或手縫操作。二、縫紉線與縫紉針的關系(1)選擇縫線的粗細在選擇縫線的粗細時,應首先考慮細縫紉線的使用。具體從以下方面考慮:鎖式線跡縫紉機梭芯容積有限,使用較細的縫紉線可容納更長的縫紉線,節省換梭時間可得高工作效率。細縫紉線體積小,鏈式縫制時手感好。細縫紉線縫制時所占空間極小,較少引起織物變形及縫制起皺。細縫紉線可使用小號碼針,以避免織物產生針洞。細縫紉線還可以減少突出的縫痕,使其陷于織物表面內層而減少了磨損的影響。在縫

4、制過程中,要形成正確的線跡,必須保證縫針、縫線、縫料三者規格匹配。此外,還需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在縫制過程中還要考慮縫線的捻度,縫線加捻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強度和彈性,但如果捻度太大會造成縫線卷而影響線環正常形成。一般情況下取米長的縫線抓住線的兩端,使其靠攏,兩股線的自然扭轉圈數不應大于,否則易產生跳針故障。二是在縫制時如縫料較薄軟必須用細針,同時應加大機針的回升量,因為縫線與縫料的摩擦力小,如回升距離不變,相對使面線線環寬度減小,影響正常鉤取,會產生跳針故障。如果是粗硬面料則正相反。(2)機針的選擇在選擇好縫線的情況下,車針也是在縫紉中所要考慮的重要成縫機件。機器的工作性質決定著機針的選用,不同性

5、質的機器要配備不同型號規格的機針,如平縫機使用961型或881型機針;包縫機使用181型機針等。不論哪種型號機器,縫制過程中都要根據縫料的性質和厚薄選好機針的規格即針號。一般地說,供紡織品及針織品用的機針,其針尖均磨成圓錐形,縫紉皮革及其相似的縫料時則采用特殊形狀針尖,如矛尖、菱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機針強度,取得良好的縫紉效果。三、線用量的核算與成本在大部分服裝廠中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各類縫紉線堆積如山,不管是新開發的還是倉存的,這無形中就在浪費成本,為了避免生產過程中線過多的浪費,現介紹線用量的核算方法與意義:一是為了服裝成本核算的需要:用線量是服裝生產總成本的一部分,只有對它有一個比較

6、準確的計算,才能對產品全面進行成本核算。二是有利于計劃與管理:知道了用線量,有利于采購與備料,并為成衣的按時交貨、保證質量提供必要的條件。計算用線量主要有“比率法”與“公式計算法”二種。(1)用比率法估算用線量縫紉線的用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例如面料的厚度、面料的軟硬、線跡的種類、線跡的密度、線的粗細、線的張力和機器壓腳壓力大小等。這些因素經常發生變化,因此要十分精確地計算出用線量并非容易。目前普通采用比率法對用線量進行估算。所謂“比率法”,就是根據實驗總結出各種條件下與縫一定長度的布料,縫紉線的消耗量(長度m)與車縫布料長度(m)的比值e=lc,這個e就叫做縫線消耗比,有了這個比值e,就可以

7、利用它估算實用線量。在l=c·e式中,l為用線量(m);c為車縫長度(m),e為縫線消耗比。用比率法估算用線量,首先要通過實驗求出比值e。具體實驗的方法有下面兩種,即縫線定長法與縫跡定長法。縫線定長法首先做好實驗的準備工作,即選擇性能良好的縫紉機,按實際要求的工藝條件調整好各部位,并準備好規定的面料及縫紉線,然后量取一定長度的縫紉線(如1m),量時前端要留出0.5m的余量。將量取的這段線用明顯顏色做好標記,再纏繞到線軸上,纏好后按實際操作要求用這段縫紉線在選用的面料上進行實際車縫,直至標有顏色的線段全部縫完為止。最后取下車縫的面料,量出標色線段實際車縫的長度,從而可推算出每米縫跡的用

8、線量,即得出比值e。e=標色線段的長度(m)/標色線段車縫的線跡長度(m)。縫跡定長法實驗的準備工作與上述方法相同,然后直接用規定的縫紉線和面料按實際操作求進行車縫,車縫至0.5m以上。車縫后在線跡的中段量取一定的長度(20cm以上),并將這段線跡用剪刀剪下來。最后將這段線跡中的縫紉線拆出來(小心不要將線拆斷),測量線的實際長度,從而可以推算出每米線跡的用線量,即得出比值e。e=拆出線的實際長度(m)量取線跡的長度(m)。對于平縫線跡,由于線跡上下線結構相同,如果使用同一種縫紉線,則可只實驗上線用量,總用線量是上線用量的2倍。其他線跡由于上下線結構不同,要分別進行實驗,得出上線與下線的用線消耗

9、比率。例如采用平縫線跡,線跡密度為8針/2cm,面料厚1mm,縫紉線為9.8tex×3(60英支/3),車縫長度全件衣服共6.5m,估算服裝的用線量。查成衣工藝學書可知,e=2.73,所以l=e·c=2.73×6.5=17.745m。(2)用“公式計算法”計算用線量這種方法是根據各種線跡的形狀特征,計算出一個單元縫跡的用線量,再據此推算出車縫一定長度的面料實際用線量的公式。公式的推算可分為三步:一、根據線跡的形狀特征,將線跡的幾何形狀理想化,假設為規則的幾何形狀,例如,平縫線跡的每個縫圈可以假設為長方形或橢圓形。二、根據假設的幾何形狀,計算出單元線跡的用線量。每個

10、單元線跡的用線量包括一個線圈的用線量與每個線圈與相鄰線圈相接處量。三、根據單元線跡的用線量公式及線跡密度等條件,推算出適于實際應用的計算一米長線跡所需用線量公式。以平縫線跡(301)為例,可得到:l1=2+0.2dt+0.26d/(nm*)1/2;l2=1.57+0.16dt+0.36d/(m*)1/2上式中,l1平縫線跡假設為長方形時,車縫一米長的面料所需縫紉線長度(m)的計算公式。l2平縫線跡假設為橢圓形時,車縫一米長的面料所需縫紉線長度(m)的計算公式。線跡密度(線變單元數/2cm)。t面料的厚度(mm)。m縫紉線的公制支數。為縫紉線的比重,純棉線約為0.80.9g/cm3,滌棉線約為0

11、.850.95g/cm3。例如,已知用平縫線跡車縫,線跡密度d=9,面料厚度t=1.2mm,縫紉線為60s/3滌棉線,車縫總長度為6.5m,計算其用線量。計算:線跡形狀假設為長方形,則nm=1.693ne=1.693603=33.86l1=2+0.2×9×1.2+0.26*9/(33.86*0.9)1/2=4.58m,得縫線總長=l1×6.5=4.58×6.5=29.77m。線跡形狀假設為橢圓形,則l2=1.57+0.16dt+0.36d/(nm*)1/2=1.57+0.16×9×1.2+0.36*9/(33.86*0.9)1/2=3

12、.88m,得縫線總長l2×66.5=25.22m。事實上,普通的國產線大約3元一個,而進口線就達到20元左右一個,是國產線的幾十倍,但是無論色牢度、收縮率等方面都優于國產線。零售價上千元的衣服要做到處處完美,注重更多的是品質,不計較線的價位,才不會因“因小失大”。在制衣過程中,選擇縫針、縫線看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實則不然,它不僅要滿足技術上的要求,還要顧及美學要求,從縫針、縫線與縫料的匹配,縫線與縫料的顏色搭配,縫線的細度選擇多方面考慮,才能達到更完美的效果。遠古的先祖憑借一針一線演化出了針線縫合的技術,開創了各種類型的縫紉線;在服裝制作中,一針一線及其不斷完善的工藝創造了諸多的品牌

13、。不言而喻,線在服裝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縫紉線的品種分類縫紉線有純棉、尼龍、滌棉、混紡、滌綸和人造絲等,一般由兩股、三股、四股、六股單紗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為捻和捻兩種。平縫機一般采用捻縫線,質量好的捻線在其他縫紉機上也可應用。棉縫紉線縫紉性能好,但在洗滌時收縮要比合成纖維線大,其強力、耐化學性及磨損性比合成纖維也差,高質量的絲光棉線價格昂貴,故現在已經很少使用棉縫紉線。短纖維滌綸縫紉線成本低,縫合穩定性、耐久性及縫紉性優良,因此它適合于所有常規的服裝縫制。包縫機所用縫線一般為棉線,但由于目前棉纖維成本高,故現一般用滌棉線代替。下面是各類線的特點介紹:(1)高強滌綸線:目前是市場上最

14、常規、使用最廣泛的縫紉線品種之一,特點是光澤好、無彈性、色牢度好、拉力強。它廣泛使用于pvc、較厚的布料、尼龍類皮革制品之縫紉。(2)漁網線(透明線):透明線有尼龍、滌綸單絲之分,在伸縮、硬度、拉力及用途上也有所不同。它常用于織布、縫制商標、西裝褲管、透明料的縫制及各類工藝制品應用。(3)純棉線(滌綸短纖線):滌綸短纖線是用途廣泛、普遍使用的常規線,表面有少許毛頭,拉斷強度、光澤、耐磨性能皆較其他線遜色。它使用于較薄面料,純棉線是由天然棉花精梳并股燒毛而成,是專門針對純棉布料的縫紉而生產的。(4)蠟繩線(走馬線):蠟繩線分尼龍、滌綸兩種材質,線形扁平為佳,拉力特強,過蠟后為蠟繩線,常用于厚皮沙

15、發、戶外用具、休閑鞋、皮衣等厚制品車縫或手縫操作。二、縫紉線與縫紉針的關系(1)選擇縫線的粗細在選擇縫線的粗細時,應首先考慮細縫紉線的使用。具體從以下方面考慮:鎖式線跡縫紉機梭芯容積有限,使用較細的縫紉線可容納更長的縫紉線,節省換梭時間可得高工作效率。細縫紉線體積小,鏈式縫制時手感好。細縫紉線縫制時所占空間極小,較少引起織物變形及縫制起皺。細縫紉線可使用小號碼針,以避免織物產生針洞。細縫紉線還可以減少突出的縫痕,使其陷于織物表面內層而減少了磨損的影響。在縫制過程中,要形成正確的線跡,必須保證縫針、縫線、縫料三者規格匹配。此外,還需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在縫制過程中還要考慮縫線的捻度,縫線加捻的目的

16、是為了增加強度和彈性,但如果捻度太大會造成縫線卷而影響線環正常形成。一般情況下取米長的縫線抓住線的兩端,使其靠攏,兩股線的自然扭轉圈數不應大于,否則易產生跳針故障。二是在縫制時如縫料較薄軟必須用細針,同時應加大機針的回升量,因為縫線與縫料的摩擦力小,如回升距離不變,相對使面線線環寬度減小,影響正常鉤取,會產生跳針故障。如果是粗硬面料則正相反。(2)機針的選擇在選擇好縫線的情況下,車針也是在縫紉中所要考慮的重要成縫機件。機器的工作性質決定著機針的選用,不同性質的機器要配備不同型號規格的機針,如平縫機使用961型或881型機針;包縫機使用181型機針等。不論哪種型號機器,縫制過程中都要根據縫料的性

17、質和厚薄選好機針的規格即針號。一般地說,供紡織品及針織品用的機針,其針尖均磨成圓錐形,縫紉皮革及其相似的縫料時則采用特殊形狀針尖,如矛尖、菱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機針強度,取得良好的縫紉效果。三、線用量的核算與成本在大部分服裝廠中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各類縫紉線堆積如山,不管是新開發的還是倉存的,這無形中就在浪費成本,為了避免生產過程中線過多的浪費,現介紹線用量的核算方法與意義:一是為了服裝成本核算的需要:用線量是服裝生產總成本的一部分,只有對它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計算,才能對產品全面進行成本核算。二是有利于計劃與管理:知道了用線量,有利于采購與備料,并為成衣的按時交貨、保證質量提供必要的條件。計

18、算用線量主要有“比率法”與“公式計算法”二種。(1)用比率法估算用線量縫紉線的用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例如面料的厚度、面料的軟硬、線跡的種類、線跡的密度、線的粗細、線的張力和機器壓腳壓力大小等。這些因素經常發生變化,因此要十分精確地計算出用線量并非容易。目前普通采用比率法對用線量進行估算。所謂“比率法”,就是根據實驗總結出各種條件下與縫一定長度的布料,縫紉線的消耗量(長度m)與車縫布料長度(m)的比值e=lc,這個e就叫做縫線消耗比,有了這個比值e,就可以利用它估算實用線量。在l=c·e式中,l為用線量(m);c為車縫長度(m),e為縫線消耗比。用比率法估算用線量,首先要通過實驗求出

19、比值e。具體實驗的方法有下面兩種,即縫線定長法與縫跡定長法。縫線定長法首先做好實驗的準備工作,即選擇性能良好的縫紉機,按實際要求的工藝條件調整好各部位,并準備好規定的面料及縫紉線,然后量取一定長度的縫紉線(如1m),量時前端要留出0.5m的余量。將量取的這段線用明顯顏色做好標記,再纏繞到線軸上,纏好后按實際操作要求用這段縫紉線在選用的面料上進行實際車縫,直至標有顏色的線段全部縫完為止。最后取下車縫的面料,量出標色線段實際車縫的長度,從而可推算出每米縫跡的用線量,即得出比值e。e=標色線段的長度(m)/標色線段車縫的線跡長度(m)。縫跡定長法實驗的準備工作與上述方法相同,然后直接用規定的縫紉線和

20、面料按實際操作求進行車縫,車縫至0.5m以上。車縫后在線跡的中段量取一定的長度(20cm以上),并將這段線跡用剪刀剪下來。最后將這段線跡中的縫紉線拆出來(小心不要將線拆斷),測量線的實際長度,從而可以推算出每米線跡的用線量,即得出比值e。e=拆出線的實際長度(m)量取線跡的長度(m)。對于平縫線跡,由于線跡上下線結構相同,如果使用同一種縫紉線,則可只實驗上線用量,總用線量是上線用量的2倍。其他線跡由于上下線結構不同,要分別進行實驗,得出上線與下線的用線消耗比率。例如采用平縫線跡,線跡密度為8針/2cm,面料厚1mm,縫紉線為9.8tex×3(60英支/3),車縫長度全件衣服共6.5m

21、,估算服裝的用線量。查成衣工藝學書可知,e=2.73,所以l=e·c=2.73×6.5=17.745m。(2)用“公式計算法”計算用線量這種方法是根據各種線跡的形狀特征,計算出一個單元縫跡的用線量,再據此推算出車縫一定長度的面料實際用線量的公式。公式的推算可分為三步:一、根據線跡的形狀特征,將線跡的幾何形狀理想化,假設為規則的幾何形狀,例如,平縫線跡的每個縫圈可以假設為長方形或橢圓形。二、根據假設的幾何形狀,計算出單元線跡的用線量。每個單元線跡的用線量包括一個線圈的用線量與每個線圈與相鄰線圈相接處量。三、根據單元線跡的用線量公式及線跡密度等條件,推算出適于實際應用的計算一米

22、長線跡所需用線量公式。以平縫線跡(301)為例,可得到:l1=2+0.2dt+0.26d/(nm*)1/2;l2=1.57+0.16dt+0.36d/(m*)1/2上式中,l1平縫線跡假設為長方形時,車縫一米長的面料所需縫紉線長度(m)的計算公式。l2平縫線跡假設為橢圓形時,車縫一米長的面料所需縫紉線長度(m)的計算公式。線跡密度(線變單元數/2cm)。t面料的厚度(mm)。m縫紉線的公制支數。為縫紉線的比重,純棉線約為0.80.9g/cm3,滌棉線約為0.850.95g/cm3。例如,已知用平縫線跡車縫,線跡密度d=9,面料厚度t=1.2mm,縫紉線為60s/3滌棉線,車縫總長度為6.5m,

23、計算其用線量。計算:線跡形狀假設為長方形,則nm=1.693ne=1.693603=33.86l1=2+0.2×9×1.2+0.26*9/(33.86*0.9)1/2=4.58m,得縫線總長=l1×6.5=4.58×6.5=29.77m。線跡形狀假設為橢圓形,則l2=1.57+0.16dt+0.36d/(nm*)1/2=1.57+0.16×9×1.2+0.36*9/(33.86*0.9)1/2=3.88m,得縫線總長l2×66.5=25.22m。事實上,普通的國產線大約3元一個,而進口線就達到20元左右一個,是國產線的幾十倍

24、,但是無論色牢度、收縮率等方面都優于國產線。零售價上千元的衣服要做到處處完美,注重更多的是品質,不計較線的價位,才不會因“因小失大”。在制衣過程中,選擇縫針、縫線看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實則不然,它不僅要滿足技術上的要求,還要顧及美學要求,從縫針、縫線與縫料的匹配,縫線與縫料的顏色搭配,縫線的細度選擇多方面考慮,才能達到更完美的效果。遠古的先祖憑借一針一線演化出了針線縫合的技術,開創了各種類型的縫紉線;在服裝制作中,一針一線及其不斷完善的工藝創造了諸多的品牌。不言而喻,線在服裝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縫紉線的品種分類縫紉線有純棉、尼龍、滌棉、混紡、滌綸和人造絲等,一般由兩股、三股、四股、六股單

25、紗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為捻和捻兩種。平縫機一般采用捻縫線,質量好的捻線在其他縫紉機上也可應用。棉縫紉線縫紉性能好,但在洗滌時收縮要比合成纖維線大,其強力、耐化學性及磨損性比合成纖維也差,高質量的絲光棉線價格昂貴,故現在已經很少使用棉縫紉線。短纖維滌綸縫紉線成本低,縫合穩定性、耐久性及縫紉性優良,因此它適合于所有常規的服裝縫制。包縫機所用縫線一般為棉線,但由于目前棉纖維成本高,故現一般用滌棉線代替。下面是各類線的特點介紹:(1)高強滌綸線:目前是市場上最常規、使用最廣泛的縫紉線品種之一,特點是光澤好、無彈性、色牢度好、拉力強。它廣泛使用于pvc、較厚的布料、尼龍類皮革制品之縫紉。(2)漁網線

26、(透明線):透明線有尼龍、滌綸單絲之分,在伸縮、硬度、拉力及用途上也有所不同。它常用于織布、縫制商標、西裝褲管、透明料的縫制及各類工藝制品應用。(3)純棉線(滌綸短纖線):滌綸短纖線是用途廣泛、普遍使用的常規線,表面有少許毛頭,拉斷強度、光澤、耐磨性能皆較其他線遜色。它使用于較薄面料,純棉線是由天然棉花精梳并股燒毛而成,是專門針對純棉布料的縫紉而生產的。(4)蠟繩線(走馬線):蠟繩線分尼龍、滌綸兩種材質,線形扁平為佳,拉力特強,過蠟后為蠟繩線,常用于厚皮沙發、戶外用具、休閑鞋、皮衣等厚制品車縫或手縫操作。二、縫紉線與縫紉針的關系(1)選擇縫線的粗細在選擇縫線的粗細時,應首先考慮細縫紉線的使用。

27、具體從以下方面考慮:鎖式線跡縫紉機梭芯容積有限,使用較細的縫紉線可容納更長的縫紉線,節省換梭時間可得高工作效率。細縫紉線體積小,鏈式縫制時手感好。細縫紉線縫制時所占空間極小,較少引起織物變形及縫制起皺。細縫紉線可使用小號碼針,以避免織物產生針洞。細縫紉線還可以減少突出的縫痕,使其陷于織物表面內層而減少了磨損的影響。在縫制過程中,要形成正確的線跡,必須保證縫針、縫線、縫料三者規格匹配。此外,還需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在縫制過程中還要考慮縫線的捻度,縫線加捻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強度和彈性,但如果捻度太大會造成縫線卷而影響線環正常形成。一般情況下取米長的縫線抓住線的兩端,使其靠攏,兩股線的自然扭轉圈數不應大

28、于,否則易產生跳針故障。二是在縫制時如縫料較薄軟必須用細針,同時應加大機針的回升量,因為縫線與縫料的摩擦力小,如回升距離不變,相對使面線線環寬度減小,影響正常鉤取,會產生跳針故障。如果是粗硬面料則正相反。(2)機針的選擇在選擇好縫線的情況下,車針也是在縫紉中所要考慮的重要成縫機件。機器的工作性質決定著機針的選用,不同性質的機器要配備不同型號規格的機針,如平縫機使用961型或881型機針;包縫機使用181型機針等。不論哪種型號機器,縫制過程中都要根據縫料的性質和厚薄選好機針的規格即針號。一般地說,供紡織品及針織品用的機針,其針尖均磨成圓錐形,縫紉皮革及其相似的縫料時則采用特殊形狀針尖,如矛尖、菱

29、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機針強度,取得良好的縫紉效果。三、線用量的核算與成本在大部分服裝廠中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各類縫紉線堆積如山,不管是新開發的還是倉存的,這無形中就在浪費成本,為了避免生產過程中線過多的浪費,現介紹線用量的核算方法與意義:一是為了服裝成本核算的需要:用線量是服裝生產總成本的一部分,只有對它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計算,才能對產品全面進行成本核算。二是有利于計劃與管理:知道了用線量,有利于采購與備料,并為成衣的按時交貨、保證質量提供必要的條件。計算用線量主要有“比率法”與“公式計算法”二種。(1)用比率法估算用線量縫紉線的用量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例如面料的厚度、面料的軟硬、線跡的種類

30、、線跡的密度、線的粗細、線的張力和機器壓腳壓力大小等。這些因素經常發生變化,因此要十分精確地計算出用線量并非容易。目前普通采用比率法對用線量進行估算。所謂“比率法”,就是根據實驗總結出各種條件下與縫一定長度的布料,縫紉線的消耗量(長度m)與車縫布料長度(m)的比值e=lc,這個e就叫做縫線消耗比,有了這個比值e,就可以利用它估算實用線量。在l=c·e式中,l為用線量(m);c為車縫長度(m),e為縫線消耗比。用比率法估算用線量,首先要通過實驗求出比值e。具體實驗的方法有下面兩種,即縫線定長法與縫跡定長法。縫線定長法首先做好實驗的準備工作,即選擇性能良好的縫紉機,按實際要求的工藝條件調

31、整好各部位,并準備好規定的面料及縫紉線,然后量取一定長度的縫紉線(如1m),量時前端要留出0.5m的余量。將量取的這段線用明顯顏色做好標記,再纏繞到線軸上,纏好后按實際操作要求用這段縫紉線在選用的面料上進行實際車縫,直至標有顏色的線段全部縫完為止。最后取下車縫的面料,量出標色線段實際車縫的長度,從而可推算出每米縫跡的用線量,即得出比值e。e=標色線段的長度(m)/標色線段車縫的線跡長度(m)。縫跡定長法實驗的準備工作與上述方法相同,然后直接用規定的縫紉線和面料按實際操作求進行車縫,車縫至0.5m以上。車縫后在線跡的中段量取一定的長度(20cm以上),并將這段線跡用剪刀剪下來。最后將這段線跡中的縫紉線拆出來(小心不要將線拆斷),測量線的實際長度,從而可以推算出每米線跡的用線量,即得出比值e。e=拆出線的實際長度(m)量取線跡的長度(m)。對于平縫線跡,由于線跡上下線結構相同,如果使用同一種縫紉線,則可只實驗上線用量,總用線量是上線用量的2倍。其他線跡由于上下線結構不同,要分別進行實驗,得出上線與下線的用線消耗比率。例如采用平縫線跡,線跡密度為8針/2cm,面料厚1mm,縫紉線為9.8tex×3(60英支/3),車縫長度全件衣服共6.5m,估算服裝的用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