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基根底練習冊答案習題七.填空題P、Po、Pn,并說明a、b、c三式的用處。(C)1. 以P表示根底底面壓力、Po表示基底附加壓力,Pn表示基底凈反力,試在下面a、b、 (c)三式左邊括號內填上相應的壓力(P o )= A (a)(P )=A+yg d (b)A(P n )= A+( Y G - Y 0)d式中F -作用在根底上的軸心荷載設計值;A-根底底面積;d- 根底的埋深;Y G-根底及其上方填土的平均重度;Y o 根底底面標咼以上土層的加權平均重度。提示:式C可用于計算地基中的附加應力。2. 柱下鋼筋混凝土單獨根底底板厚度是由柱短邊一側沖切破壞條件控制的3對軟弱下臥層進行驗算的公式中,
2、fz為軟弱下臥頂面處經深度_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4. 由于地基不均勻,建筑物荷載差異大或體型復雜等因素引起的地基變形,對于砌體承結,還應由相鄰柱基,還應由傾斜構,應由局部傾斜 控制.5. 對于框架結構和單層排架結構根底的變形量除應滿足沉降量要求外的 _沉降差_控制.6. 對于多層或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根底的變形量除應滿足沉降量要求外控制.7.剛性根底臺階寬高比的允許值是根據 件提出的.根底材料_、_根底底面平均壓力等條8.?地基標準?根據凍脹對建筑物的危害程度,將地基土的凍脹性分為_不凍脹_弱凍脹一、一凍脹_ 和_強凍脹匚 四類.二. 選擇填空題1. 框架結構相鄰柱根底沉降差的允許值 1與柱距相同
3、的靜定結構相鄰柱根底的相應允許值( 2)的相對大小應是BA:( i< 2); B:( i< 2)2. 灰土根底是屬于 _B根底A: 柔性 ; B: 剛性3. 三合土根底不屬于 A根底A: 柔性 ; B: 剛性三. 問答題1. 為什么要求剛性根底的臺階的寬高比應滿足一定的要求?詳見教材 137 頁。2指出公式:f = f k + n b y (b-3) + n d y o(d - 0.5)中 f。n b、y、n d、丫 o 的意義詳 見教材 147 頁。3.如何評價無粘性土坡的穩定性 ?與坡高是否有關 ?評價無粘性土的穩定性主要是 看極限坡角是否大于或等于無粘性土的內磨擦角。與坡高無
4、關。4. 減輕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建筑措施和結構措施有哪些?一建筑措施 建筑體型力求簡單; 設置沉降縫;控制相鄰建筑物的間距;.相鄰的高聳結構的外墻間隔距離,應根據傾斜允許值計算確定調整建筑物的某些標高。二結構措施減小建筑物的基底壓力;調整基底壓力或附加壓力;增強建筑物的剛度和強度;采用剛度大的根底型式;上部結構采用靜定體系。5. 天然地基上淺根底的設計包括哪些內容?(1) 充分掌握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地質勘察資料。(2) 在研究地基勘察資料的根底上,結合上部結構的類型,荷載的性質、大小和 分布,建筑布置和使用要求以及擬建根底對原那么有建筑設施或環境的影響,并了解不地 建筑經驗、施工條件、材料
5、供應、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等其它有關情況,綜合考慮選擇 根底類型和平面布置方案。(3) 確定地基持力層和根底埋置深度。(4) 確定地基陳載力設計值。(5) 按地基承載力確定根底底面尺寸。(6) 進行必要的地基穩定性的特征變形驗算;使地基的穩定性得到充分保證,并 使地基的沉降不致引起結構損壞、建筑物傾斜與開裂,或影響其正常使用和外觀。(7) 進行根底的結構設計。6. 基床系數法的根本假設及條件是什么?地基上任一點所受的壓力強度與該點的地基沉降成正比。具體見教材171頁。7. 倒梁法的根本假設及條件是什么?根底板與地基土相比為絕對剛性,根底的彎曲撓度不致改變地基壓力;地基壓田徑分布呈直線或平面分布,
6、其重心與作用于板上的荷載合力作用線相重合四. 計算題1. 某承受中心荷載的柱下獨立根底 ,根底底寬b=1.5m,埋深d=1.6m,地基土為粉 土,重度丫 =17.8kN/m3,摩擦角標準值$ k=22°, e=1.1,C k=1.2kPa,試確定地基承載力設 計值。利用公式f Mb b M d 0d M cck進行計算。M b =0.61 M d =3.44 Mc=6.04(答:f V=121.5kPa )2. 某中砂土的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平均值,已修正)N=20,試確定其承載力標準值。如根底寬度為 2.0m,埋深為0.5m,土的重度為丫 °=18.0kN/m3,試確定該
7、根底的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答:f=f k=286kPa)3. 同上題,但根底埋深改為1.0,試確定該根底的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答:n d=4.4;f=319.6kPa )4. 某粘性土層根據六個試件的土工試驗資料,計算得各個試樣的孔隙比:e 1'=0.75,e ?=0.76,e 3、=0.73,e 4、=0.81,e 5、=0.76,e &=0.69 和液性指數:I l1=0.60 ,I l2=0.65 , I l3=0.66 , I l4=0.59 , I L5=0.61,I l6=0.64 ,試求該 土的承載力根本值、 標準值。 如根底埋深1.8m,根底底面以上土的重度
8、丫 o=17.1kN/m :基底寬度b=3.4m,基底以下土 的重度丫 =17.8kN/m3,試求該根底的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公式詳見教材145頁。(答:fo=231.25kPa , fk=212.75kPa , f=250.46kPa )5. 某中砂土的重度為 丫 0=18.0kN/m3,地基承載力標準值為 f k=280kPa,試設計一方形截面柱的根底,作用在根底頂面的軸心荷載為F=1.05MN,根底埋深為1.0m,試確定方形根底底面邊長。查表7-17。寬度修正系數為 4.4。 f=319.6Kpa求得A=3.505,算出b=1.87答:算得 b=1.87m,取 b=1.90m6. 某磚墻厚
9、240mm墻底標高-0.20m,該標高處軸心荷載設計值為F=150kN/mo該處土層情況如附圖所示,地下水位在淤泥質土頂面處。建筑物對根底埋深沒特殊要求, 且不必考慮土的凍脹問題。試設計該根底,材料自選提示:此題必須進行軟弱下臥層 驗算。zlTKn/m" fi=124KPa Egi-2 =B. OMPa淤泥虞土:Esi-j =2* SUlPa根據公式7-15、7-18、和7-20進行計算,結果是根底寬度取1.6m埋深為0.8m。7. 一鋼筋混凝土內柱作用在根底頂面的軸心荷載設計值F=400kN,地基土層情況如附圖所示,地下水位在標高-1.60m處,細砂層以下為硬塑粘土,試設計該柱根底
10、,材料自選。計算結果 b=1.5m l=2.25m8. 同上題,但根底底面形心處還有彎矩設計值M=45kN-m作用著。試設計該柱根底,材料自選。選作9. 如圖的柱下條形根底,埋深1.5m,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160kPa,試設計該柱根底尺寸,并用例梁法計算該條形根底的內力.此題選做加1 1疔1FCHDl.On 5.(hi d6. On,5. On Lf f斤T1 A根底底答:mA=150kN-m;mB=886kN-m;mc=886kN-m;mD=150kN-m;mABmaX=-455.6kN-m;m Bcma=-464kN-m;mcDma=-455.6kN-m;V a左=300kN; V a右
11、=-602.8kN;Vb左=89.72kN;V b右=-900kN;V c左 =900kN;V A右 =-897.2kN;Vd左=602.8kN;V d右=-300kN10. 一地下室基坑深4m,坑底以下為粘土層隔水層,厚度 3m ,重度為丫=20.0kN/m3,粘土層以下為存在承壓水的粗砂層。問作用于粘土層底面的承壓水的壓力值超過多少,坑底粘土層才可能被頂破答:60kPa)20*3=6011、某地標準凍深1.8,土質為凍脹性土 ,采暖系數 Y t=0.85,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144.16KPa,其他件如圖中給出.求墻下條形根底的埋置深度及根底寬度并對軟弱臥層 進行驗算.地基壓力擴散角0E
12、 s1/E s2Z=0.25 bZ> 0.5 b36 °23 °510 °25 °1020 °30 °F=170kny'm¥ =18kn/m3Es=9MFaHd=11 5%=0Es=3MPa £k=90KPaR d=l. 1 qb=Oi要點:首先確定最小埋深,然后根據公式7-15、7-18、和7-20及表7-20進行計算。習題八一填空題1通常,當軟弱 土層很厚,樁端達不到良好地層時,樁基設計應考慮_沉降_問題。2. 樁根底的設計內容有七項,分別是確定樁的類型、截面尺寸和樁長,初步選擇承臺 底面的標高、
13、確定單樁承載力、估算樁數并確定其在平面上的布置、樁根底受力計算、樁身結構設計、承臺設計、繪制樁根底施工詳圖。3根據建筑物因樁基損壞所造成的后果的嚴重性將建筑樁基分為_ 個平安等級。4建筑樁基的極限狀態分為兩類,分別是承載能力極限狀態_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5樁基按承載性狀分類,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磨擦型和端承型及四個亞類 型;分別是 _磨擦樁_、_端承磨擦樁一和 _端承樁_、一磨擦端承樁_。6.按設置效應可將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非擠土樁、少量擠土樁_和擠土樁。7樁頂受荷后產生的位移是由 _樁身彈性壓縮和_樁底土層壓縮_之和構成的。8. 單樁承載力主要取決于地基對樁的支承力_和樁身的_材料強度
14、_。9. 單樁的破壞模式有_曲屈破壞_、_整體剪切破壞_和 _刺入破壞_。 二選擇填空題1. 按材料強度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時,混凝土構件穩定系數 $值,對于低承臺,考慮土的側向約束時可取 B ;但對于高承臺或穿越很軟的土層及可液化的土層時應取CA: 大于 1;B:等于1;C: 小于 1;D:不確定2.在計算樁的水平承載力時,我國各標準(包括"地基根底 "標準)推薦用_C_確定水平抗力系數。A:"k" 法 ;B:"c" 法;C:"m" 法;D: 常數法三判斷題1. 有較厚的近期回填土 (未固結 ) 地區不易采用樁根底
15、的原因是回填土固結時將在 樁身周圍產生一 個負摩阻力。(x )2. 有較厚的近期回填土 (即未固結 ) 地區不易采用樁根底的原因是回填土太松軟對 樁不能起到嵌固作用。(x )3端承型群樁根底的群樁效應系數n =1( V )4. 根據靜荷載試驗確定基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時,已經對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同時考慮了。( x )5. 橋梁工程中的樁根底,不僅要滿足樁基的豎向承載力的要求外,還必須對樁基的水平承載力進行驗算。( x )四問答題1. 在什么情況下宜采用樁根底方案 ? 一般對以下情況可考慮選用樁基方案。1、地基的上層土質太差而下層土質較好;或地基軟硬不均或荷載不均,不能滿足 上部結構對不均勻變
16、形的要求。2、地基軟弱,采用地基加固措施不適宜;或地基土性特殊,如存在可液化土層、 自重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及季節性凍土等。3、除承受較大垂直荷載外,尚有較大偏心荷載、水平荷載、動力或周期性荷載作 用。4、上部結構對根底的不均勻沉降相當敏感;或建筑物受到大面積地面超載的影響。5、地下水位委高,采用其它根底型式施工困難;或位于水中的構筑物根底等。6、需要長期保存、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建筑物。2. 在什么情況下樁根底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教材 188 頁3. 在什么情況下樁根底應進行變形驗算?教材 188頁4. 在什么情況下應考慮樁側的負摩阻力的作用?教材 195 頁五計算題1. 截面邊長為 4
17、00mm 的鋼筋混凝土實心方樁,打入 10m 深的淤泥和淤泥質土后, 支承在中等風化的硬質巖石上。作用在樁頂的軸心壓力為800kN,樁身的彈性模量為3X104N/mm2,試估算該樁的沉降量。教材209頁答:1.66mm2. 某場區從天然地面起往下土層分布是:粉質粘土,厚度 l1=3m ,含水量 w1=30.7% ,塑限Wp=18%,液限wL=35% ;粉土,厚度l2=6m,孔隙比e=0.9;中密的中砂。試 確定各土層的預制樁樁周土摩阻力標準值和預制樁樁端土中密的中砂承載力標準 值按樁入土深度 10m 考慮。根據教材 200 頁表格進行查取某些數據。粉土修正系數為0.88;中砂取中間值。答: q
18、Sik1=40kPa, qSik2 = 3 5 . 3kPa , qS3=64kPa, qpk=5300kPa3. 土層情況同上題,現采用截面邊長為350 >350的預制樁,承臺底面在天然地面以下1.0m,樁端進入中密中砂的深度為1.0m,試確定單樁承載力標準值。利用公式 8.21 進行計算。答:Quk=1147.4kN; 丫 S=y P=y sp=1.65;R=695.4k4. 一矩形截面柱,其邊長為bc=450mm,hc=600mm,柱底標高為-0.5mm,該處作用的荷 載設計值為 :F=4100KN,M0=214KN-m,H=186KN, 擬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方樁,bp=400mm
19、,樁長初選15m,承臺埋深初取1.4m。承臺下樁側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粘土,可塑,厚度 1 m , qSIK=40kPa , qCK=200kPa ,粉質粘土, 流塑,厚度 12m,qSIK=20kPa, qCK=200kPa,粘土,可塑,qSIK=75kPa , qCK=2500kPa,樁端進入該層 2m,建筑樁 基平安等級為二級,承臺混凝土取C20 ,配置H級鋼,試設計該樁根底。C20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ft=1100kPa,抗壓強度設計值fC=10000kPa , n級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fy=310N/mm2 計算步驟: 1 求單樁豎向承載力標準值; 2初選樁數及承臺尺寸; 3計
20、算復合基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群樁有側阻力; 4承載力驗算; 5承臺受沖切計算; 6抗剪計算; 7配筋計算。5 根據在圖給出的資料 ,求 A,B,C,D 四根樁受的力是多大?F=3000KnM=480Ka-ni200nn300mrriLlOSOmn350runi300mm+500rninTOOmnn+ cSOOmii3D0mn481.79、350.29、440.7、600nnIlOOOflifliSOOnwii lOOdfliii I根據公式8.26和8.27進行計算。四根樁受力分別為:391.38KN。習題九一填空題1. 軟土的壓縮系數 ai-2 一般在_0.5_1.5_MPa-1之間?2.
21、軟土具有的工程特性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滲透性 差;具有明顯的結構性和流變性。3.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機械碾壓法適用于大面積填土和雜填土地基的壓實土質.4.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振動壓實法適用于砂土和由爐灰、 爐渣等組成的雜填土的土質.5.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重錘夯實法適用于濕陷性黃土 的土質.6.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換土墊層法適用于膨脹土、素填土、雜填土、季節性凍土地基以及暗溝、暗塘等淺層處理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的情況.土的7. 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采用碾壓法時,其效果與 壓實機械的壓實能量 含水量因素有關.8.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重鍾夯實法的影響深度與錘
22、重、錘底直徑落距及_土質條件因素有關.9.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排水固結預壓法適用范圍是 _處理淤泥、淤泥質土 及其它飽和軟粘土 _.二問答題1. 在處理軟弱土地基時,強夯法適用于什么樣的土質;而對于什么情況下不得使用 強夯法.教材230頁。2. 什么是堆載預壓法?其適用范圍如何?教材234頁。3. 什么是砂井堆載預壓法 ?教材234頁。4. 砂井堆載預壓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是什么?教材234頁。5. 什么是真空預壓法?其特點和適用范圍如何 ?教材235頁。6. 什么是擠密法?擠密法在軟弱粘土中是如何性改善土的工程性質的?教材237頁7. 灰土擠密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如何?教材237頁。8. 什么是
23、高壓噴射注漿法 ?其適用范圍如何?教材238、239頁。9. 什么是深層攪拌法?其適用范圍如何?教材239頁。三.計算題:1. 某條形根底上有軸心荷載,荷載及土層情況如下列圖.試設計該根底及砂墊層.砂 墊層的承載力設計值 f=150kPa.F=210kN/mJrrrrr -'m.-prrrLJrr/Li ;.rrrrrir.-"-"rm-lBlL.-.s1s.isy = 16kN/ii?=fi=80kPa巴f?=72kPa基底寬度b=1.5m砂墊層寬度為3.23m。2. 某柱荷載為軸向力 F=770kN,彎距M=100kN-m地質條件及其他情況如圖中所示,粘性土為凍
24、脹性土,采暖系數2 t=0.85,采用中砂作換土墊層,砂墊層的承載力的標準值 f k=220kN/m2.試進行獨立根底及砂墊層的設計耕地F=770kN粘性土 =18.5kN/n?fk=90kPaQb=O 0=1* 1計算埋置深度取1.5m。砂墊層厚度取1米;計算砂墊層承載力;驗算粘土層承載力。3. 某海港工程為軟粘土地基,Cv=G=1.5 x 10-3cm2/s,采用砂井堆載預壓法加固,砂井 長H=16m砂井直徑dw=30cm間距l=1.5m梅花形布置,求一次加荷2個月時砂井地基的平 均固結度參見9.5 9.6 公式進行計算,結果是:Urz=93.8%4. 某松砂地基,地下水位與地外表平,采用砂樁加固,砂樁直徑d=0.6m,該地基土的 ds=2.7, 丫 sat=19.0k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與標準考核試卷
- 電腦刺繡技術考核試卷
- 空調器運行數據挖掘與分析考核試卷
- 糕點烘焙的環保生產理念考核試卷
- 電機在電力質量改善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源在農村能源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江蘇省宿遷市2025年初三5月第二次聯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交替傳譯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遂寧能源職業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導論(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市職業大學《現代計算方法與工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2024年阜陽太和縣第二人民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工地分紅合同協議
- 變配電工多選試題及答案
- 零售業智能轉型:DeepSeek驅動的消費行為分析與推選系統
- 招商引資知識培訓課件
- 癌癥治療協議書模板
- 2025年平頂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弘揚航天精神中國航天日主題宣教課件
- 上海市寶山區上海交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考生物試題模擬試卷(8)生物試題含解析
- 私募基金財務管理制度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