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州省農業委員會公告(第92號) 貴州省第六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于2016年6月27日召開第四次主任委員會議,根據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的有關規定,審(認)定通過了通過了水稻、玉米、大豆、馬鈴薯、辣椒、大蒜、花生、紫蘇、高粱、燕麥、薏仁、蕓豆、蠶豆、甘蔗、火龍果、李子和中藥材等共72個新品種,現予以公告。 希望各地根據公告品種特征特性和適宜種植區域,結合本地生態環境及耕作制度,因地制宜組織示范推廣,充分發揮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在上述審(認)定區域內若發現該品種有不可克服的缺點或豐
2、產性、抗逆性嚴重喪失,我委將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退出并停止推廣種植。 附件、1、貴州省2016年農作物審(認)定品種目錄 2、貴州省2016年農作物審(認)定品種簡介附件1:貴州省2016年農作物審(認)定品種目錄作物品種名稱審定編號審定時間報審單位(個人)水稻中優295黔審稻2016001號2016年6月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友香優53黔審稻2016002號2016年6月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川谷優1378黔審稻2016003號2016年6月貴州萬勝種業有限公司川谷優451黔
3、審稻2016004號2016年6月貴州卓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鋒優125黔審稻2016005號2016年6月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科兩優3219黔審稻2016006號2016年6月湖南科裕隆種業有限公司Y兩優143黔審稻2016007號2016年6月湖南桃花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花香優1618黔審稻2016008號2016年6月四川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T香優557黔審稻2016009號2016年6月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萬畝良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紅四方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嘉早優1792黔審稻2016010號2016年6月四川嘉禾種子有限公司黔糯優11黔審稻20160
4、11號2016年6月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畢粳優3號黔審稻2016012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玉米友禾玉28黔審玉2016001號2016年6月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黔南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友玉109黔審玉2016002號2016年6月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康農20黔審玉2016003號2016年6月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貴單812黔審玉2016004號2016年6月貴州大學物華玉一號黔審玉2016005號2016年6月貴州物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金輝玉998黔審玉2016006號2016年6月六枝金輝農科所作物品種名稱審定編號審定時間報審單位(個人)玉米煌單1108黔審玉2
5、016007號2016年6月貴州省遵義市輝煌種業有限公司金玉908黔審玉2016008號2016年6月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百隆玉958黔審玉2016009號2016年6月貴州百隆源種業有限公司興農單7號黔審玉2016010號2016年6月貴州黔西南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旺玉30黔審玉2016011號2016年6月云南禾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恩單636黔審玉2016012號2016年6月湖北清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桂單1125黔審玉2016013號2016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桂甜糯525黔審玉2016014號2016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興農糯3號黔審玉20160
6、15號2016年6月貴州黔西南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新中玉801黔審玉2011011號2016年6月貴州新中一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大豆黔豆9號黔審豆2016001號2016年6月貴州省油料研究所黔豆11號黔審豆2016002號2016年6月貴州省油料研究所安豆8號黔審豆2016003號2016年6月安順市農業科學院安豆9號黔審豆2016004號2016年6月安順市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畢薯7號黔審薯2016001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貴州恒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薯20號黔審薯2016002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黔芋8號黔審薯2016
7、003號2016年6月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貴州金農馬鈴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青薯9號黔審薯2016004號2016年6月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貴州金農馬鈴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金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黑美人黔審薯2016005號2016年6月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貴州金農馬鈴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金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物品種名稱審定編號審定時間報審單位(個人)馬鈴薯英倫紅黔審薯2016006號2016年6月貴州師范大學威芋7號黔審薯2016007號2016年6月威寧縣山地特色農業科學院辣椒遵辣9號黔審椒2016001號2016年6月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遵辣10號黔審椒2016002號
8、2016年6月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黔椒11號黔審椒2016003號2016年6月貴州省農科院山茂園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貴州省園藝研究所卓椒八號黔審椒2016004號2016年6月貴州卓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老農918黔審椒2016005號2016年6月安徽福特種苗有限公司老農908黔審椒2016006號2016年6月貴州老農種子有限公司黔辣9331黔審椒2016007號2016年6月貴州省辣椒研究所大蒜威寧紫皮大蒜黔審菜2016001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產業辦公室威寧縣中水果蔬專業合作社花生鑫花4號黔審油2016001號2016年6月廣西鑫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濮花28號黔審油2016002號20
9、16年6月濮陽市農業科學院黔花生7號黔審油2016003號2016年6月貴州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所紫蘇奇蘇2號黔審油2016004號2016年6月貴州省油菜研究所奇蘇3號黔審油2016005號2016年6月貴州省油菜研究所高粱茅粱糯2號黔審粱2016001號2016年6月貴州大學紅粱豐1號黔審粱2016002號2016年6月貴州粱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省旱糧研究所燕麥白燕2號黔審麥2016001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白燕11號黔審麥2016002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作物品種名稱審定編號審定時間報審單位(個人)薏仁貴薏苡1號黔審薏2016001號2016年6月興仁縣農
10、業局黔薏苡3號黔審薏2016002號2016年6月貴州黔西南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蕓豆畢蕓3號黔審蕓2016001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畢蕓4號黔審蕓2016002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畢蕓5號黔審蕓2016003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蠶豆織金小蠶豆黔審蠶豆2016001號2016年6月畢節市烏蒙雜糧科技有限公司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通蠶鮮6號黔審蠶豆2016002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通蠶鮮7號黔審蠶豆2016003號2016年6月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甘蔗黔糖6號黔審糖2016001號20
11、16年6月貴州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黔糖7號黔審糖2016002號2016年6月貴州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黔糖8號黔審糖2016003號2016年6月貴州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黔糖9號黔審糖2016004號2016年6月貴州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火龍果晶金龍黔審果2016001號2016年6月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李子蜂糖李黔審果2016002號2016年6月安順市農業科學院中藥材宣和益母草1號黔審藥2016001號2016年6月貴州宣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施太1號黔審藥2016002號2016年6月貴陽中醫學院貴州三泓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附件2:貴州省2016年農作物審(認)定品種簡介一、水稻品種名稱:中優295(區
12、試名稱:中9A/R891)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1號品種來源: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引用中國水稻研究所選育的不育系中9A與恢復系禾恢295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4.8天,比中優169晚熟1.2天。株型松散適中,劍葉寬長。分蘗力中等,穗型中等,結實率較高,后期轉色較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劍葉長直;葉鞘、葉緣無色。平均株高120.3厘米,畝有效穗14.2萬,穗長25.5厘米,每穗213.1粒,結實率78.1%,千粒重27.7克,粒型較長,穎尖無色、無芒。2013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80.8%,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2.7
13、%,堊白粒率30%,堊白度2.4%,粒長7.2毫米,長寬比3.1,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4%,堿消值級5.0,透明度2級,達國標三級優質稻谷標準;食味鑒評65.2分。2012年和2013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指數分別是5.7和4.1。 2012年和2013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較弱。產量表現:2012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28.18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4.16%,達極顯著水平;2013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41.65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8.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34.91公斤,比對照增產6.41%。19個試點18增1減,增產點次達94.7%。2013年
14、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6.64公斤,比對照增產7.38%,6個試點全部增產,增產點次為100%。栽培技術要點:插足基本苗,插植密度20×23厘米,基本苗8萬畝左右,秧齡為3035天。適時早播,重施基肥,畝施有基肥1000公斤,磷肥30公斤,復合肥50公斤作底肥。早施分蘗肥,栽插后57天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孕穗期追施復合肥10公斤作穗肥。水漿管理以前期淺水促蘗,灌漿期干濕交替,注意后期不能斷水過早,以防早衰。在病蟲防治方面,堅持強氯精浸種,根據病蟲預測預報及時施藥防治病蟲,在始穗期、齊穗期尤其注意對稻瘟病的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秋風重發區慎用。品種名稱:友香優53
15、(區試名稱:DM65/H53R)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2號品種來源: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友香A與恢復系禾恢53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6.4天,比中優169晚熟1.4天。株葉型較好,劍葉中寬直立。分蘗力中等,穗型中等,結實率中等,后期轉色較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劍葉直;葉鞘、葉緣紫色。平均株高112.5厘米,畝有效穗14.3萬,穗長25.5厘米,每穗220.7粒,結實率72.1%,千粒重29.0克,粒型較長,穎尖紫色、有部分頂芒。2015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81.4%,精米率68.8%,整精米率52.0%,堊白粒率
16、12%,堊白度4.3%,粒長6.9毫米,長寬比3.0,膠稠度6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8.2%,堿消值級4.2,透明度1級,達國標三級優質稻谷標準;食味鑒評73.5分。2014年和2015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指數分別是4.06和3.61,2014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為較強,2015年為較弱。 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32.24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4.16%,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37.84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6.74%,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35.04公斤,比對照增產5.44%。19個試點18增1減,增產點次達94.7%。2015
1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4.56公斤,比對照增產8.05%,5個試點全部增產,增產點次為100%。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早播,秧齡35天左右;2、插足基本苗,畝栽1.2萬穴,基本苗每畝10萬左右;3、施肥管理,重施底肥,畝施農家肥800公斤,磷肥25公斤,復合肥50公斤,并及時追施分蘗肥,以及孕穗期肥,適當偏施鉀肥,切不可偏重施用氮肥;4、稻田要求,前期淺水管理,灌漿期干濕交替,后期不能斷水過早,濕潤管理到成熟;5、病蟲防治,堅持咪鮮胺浸種,在始穗期和齊穗期注意防治稻瘟病,并及時防治其它病蟲害。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品種名稱:川谷優1378(區試名稱:川谷優138)審定編號:黔審稻
18、2016003號品種來源:貴州萬勝種業有限公司、銅仁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川谷A與恢復系R1378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7.9天,比對照晚熟3.1天,株葉型較緊湊,劍葉直立較寬。分蘗力中等,穗型較大,結實率中等,后期轉色較好。平均株高113.7厘米,畝有效穗14.3萬,穗長26.5厘米,每穗202.8粒,結實率76.1%,千粒重30.4克,長粒型,無芒,稃尖紫色。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2015年檢驗:出糙率82.8%,精米率71.4%,整精米率47.6%,堊白粒率43%,堊白度10.0%,粒長7.0毫米,長寬比3.0,膠
19、稠度3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6%,堿消值級3.8,透明度2級。2015年度食味鑒定評分73.5分。稻瘟病抗性鑒定2014年綜合抗性指數為5.22,2015年綜合抗性指數5.17。耐冷性鑒定2014年評價為“較弱”、2015年為“弱”。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試初試平均畝產639.71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4.79%;2015年續試平均畝產630.34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7.3%。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35.03公斤,比對照增產6.02%。累計19個點次中,14增5減,增產點次73.68%。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4.7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 5.57%,5個點全增。栽培
20、技術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5天3、合理密植。每畝1.21.5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畝施基肥農家肥750公斤、尿素7公斤、普鈣25公斤、氯化鉀7公斤,移栽5天后畝施分蘗肥尿素3公斤,主穗圓桿后10天畝施穗肥尿素2公斤。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蟲害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秋
21、風重發區慎用。品種名稱:川谷優451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4號品種來源:貴州卓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川谷A與恢復系ZR451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為156.4天,比對照中優169遲熟1.1天。株葉型較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劍葉挺直;葉鞘、葉緣紫色。平均株高119.2厘米,畝有效穗13.3萬。穗長26.9厘米,每穗205.4粒,結實率80.5%,千粒重30.5克。粒型較長,穎尖紫色、無芒、后期轉色好。2015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試,米質主要指標為:出糙率82.6%,精米率68.4%,整精米率50.8%,堊白粒率44%,堊白度9.1%
22、,粒長7.0毫米,長寬比2.8,膠稠度4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4%,堿消值級4.3,透明度2級;食味鑒評75.3分。2014年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5.64,2015年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均為5.22級。2014年耐冷性鑒定為較強,2015年耐冷性鑒定為強。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27.51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5.47%,居參試組合第一位;2015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28.31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4.92%,居參試組合第一位。兩年平均畝產627.91公斤,比對照增產5.19%。兩年19個試點17增2減,增產點率89.5%。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5.03
23、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5.62%,增產點率100%。栽培技術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5天3、合理密植。寬窄行栽插方式,每畝1.21.5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畝施基肥農家肥750公斤、尿素7公斤、普鈣25公斤、氯化鉀7公斤,移栽5天后畝施分蘗肥尿素3公斤,主穗圓桿后10天畝施穗肥尿素2公斤。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
24、螟蟲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蟲害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品種名稱:鋒優125(區試名稱:鋒68A/R125)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5號品種來源: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湖南奧譜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日月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用三系不育系鋒68A與恢復系R125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9.6天,比中優169晚熟5.3天。株葉型較好。分蘗力中等,穗型中等。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劍葉直立;葉鞘、葉緣紫色。平均株高115.2厘米,畝有效穗14.0萬,穗長24.9厘米,每穗217.0粒,結實率72.3%,千粒重29.9克,粒型較長,穎尖紫色、有少許頂
25、芒。2015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81.6%,精米率73.2%,整精米率53.5%,堊白粒率17%,堊白度3.2%,粒長6.7毫米,長寬比2.8,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8%,堿消值級6.0,透明度1級,達國標三級優質稻谷標準;食味鑒評74.6分。2014年和2015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指數分別是6.19和4.47,2014年和2015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較弱。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47.09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5.79%,達極顯著水平;2015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98.33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4.89%,達極
26、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22.71公斤,比對照增產5.36%。19個試點16增3減,增產點次達84.5%。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8.83公斤,比對照增產4.36%,5個試點4增產1減,增產點次為80%。栽培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 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0天。3、合理密植。寬窄行栽插方式,每畝1.21.6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
27、、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蟲害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熱量較好的遲熟雜交秈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秋風重發區慎用。品種名稱:科兩優3219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6號品種來源:湖南科裕隆種業有限公司用科S作與湘恢3219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兩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6.7天,比中優169晚熟1.9天。株葉型適中,劍葉直立。分蘗力中等,穗型較大,結實率較高,后期轉色較好。莖稈粗壯;葉色濃綠,葉鞘、葉緣無色。平均株高113.1厘米,畝有效穗14.6萬,穗長25.2厘米,每穗204.3粒,結實率81.4%,千粒重28.4克,粒型長,穎尖無色、無芒。2015年經農業部
28、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81.5%,精米率69.0%,整精米率44.6%,堊白粒率18%,堊白度3.4%,粒長6.4毫米,長寬比3.0,膠稠度7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0%,堿消值級6.0,透明度1級;食味鑒評79.0分。2013年和2014年稻瘟病鑒定綜合抗性指數分別為5.4和5.86。2013年和2014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分別為“較強”和“弱”。 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46.72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5.25%,達顯著水平;2014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51.28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11.28%,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49
29、.00公斤,比對照增產8.19%。20個點次全增。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5.98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7.50%,5個試點全增。栽培技術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2、每畝秧田用種量1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1.0公斤,秧齡30天或主莖葉片數達56葉時移栽。3、合理密植。每蔸12粒谷苗,每畝1.3萬穴,基本苗56萬。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30、。品種名稱:Y兩優143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7號品種來源: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桃花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兩系不育系Y58S與恢復系P143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兩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8.0天,比對照中優169晚熟3.0天。株葉型適中,植株較高,劍葉直立。分蘗力中等,穗型較大,后期轉色較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葉鞘、葉緣無色。平均株高111.0厘米,畝有效穗14.6萬,穗長26.4厘米,每穗202.7粒,結實率81.4%,千粒重28.3克,長粒型,穎尖無色、無芒。2014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79.7%,精米率68.5%,整精米率51.9
31、%,堊白粒率40%,堊白度5.4%,粒長6.9毫米,長寬比3.1,膠稠度63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8.5%,堿消值級5.3,透明度1級;食味鑒評76.5分。2013年和2014年稻瘟病鑒定綜合抗性指數分別為5.2和4.53。2013年和2014年耐冷性鑒定評價分別為“較強”和“較弱”。 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82.31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5.74%,達顯著水平;2014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22.88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7.10%,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52.59公斤,比對照增產6.38%。20個試點18增2減,增產點次達90%。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
32、產616.10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6.79%,5個試點全增。栽培技術要點:1、用種量:在貴州省作一季稻栽培,每畝大田用種量0.81.0公斤;2、播種期:適宜播種期4月中下旬;3、培育分蘗壯秧,適時移栽:每畝秧田用45%(15-15-15)復合肥30公斤作底肥,秧苗3葉時畝施尿素58公斤作斷奶肥。秧齡以25天為宜,不能超過30天;4、合理施肥,及早攻苗:該品種是超級稻組合,群體大,穗大粒多,需肥水平較高,大田用30公斤復合肥作底肥,移栽后35天每畝用尿素810公斤作追肥,孕穗期每畝施氯化鉀10公斤;5、科學管水:移栽后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在孕穗期保持深水層,齊穗后以濕潤灌溉為主。適宜種植區
33、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品種名稱:花香優1618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08號品種來源: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用不育系花香A與恢復系川恢1618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為158.4天,比對照中優169晚熟2.8天。株高119.1厘米,株葉型較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淺綠,劍葉硬直;葉鞘、葉緣綠色。分蘗力中等,畝有效穗13.8萬。穗型較大,穗實粒數為146.5粒,結實率77.9%,千粒重32.5克。粒型長、粒重大,穎尖無色、無芒、后期轉色好。2015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試,米質主要指標為:出糙率81.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5
34、4.5%,堊白粒率18%,堊白度5.0%,粒長7.7毫米,長寬比3.2,膠稠度6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8.5%,堿消值級4.0,透明度1級,達國標優3級;食味鑒評76.5分,較對照香早優2017(80分)略低。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2014年為5.03、2015年為4.78級。耐冷性鑒定2014年表現為較強;2015年表現為弱。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633.84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4.48%,達顯著水平;2015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25.64公斤,比對照中優169增產9.85%,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28.33公斤,比對照增產7.08%。19個試點17增2減,增
35、產點次達89.47%。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9.10公斤,比對照增產1.91%,5個試點4增1減,增產點次為80%。栽培技術要點:1、4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5天。3、合理密植:寬窄行栽插方式,每畝1.21.5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畝施基肥農家肥750公斤、尿素7公斤、普鈣25公斤、氯化鉀7公斤,移栽5天后畝施分蘗肥尿素3公斤,主穗圓桿后10天畝施穗肥尿素2公
36、斤。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蟲害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遲熟雜交秈稻區。品種名稱:T香優557(區試名稱:黔優64)審定名稱:黔審稻2016009號品種來源: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萬畝良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紅四方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T香23A與恢復系黔恢557組配而成。特征特性:早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4天,與對照香早優2017相當。株葉型松散適中,后期葉片直立,抗早衰,葉鞘、葉緣無色。平均株高94厘米,畝有效穗15.4萬,穗長23.8厘米,每穗177.3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7.5克。長粒型,
37、穎尖無色。2014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糙米率79%,精米率69.9%,整精米率63%,堊白粒率6%,堊白度0.7%,粒長6.7毫米,長寬比3.3,膠稠度6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2%,堿消值7,透明度1,達國標1級;食味鑒評79.7分,對照香早優2017(80.0分)。2013年和2014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指數分別是4.6和5.53級。2013年和2014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分別為“較強”和“弱”。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試早熟組平均畝產658.56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3.15%,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674.25公斤,比對照香
38、早優2017增產7.0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66.40公斤,比對照增產5.10%。16個試點13增3減,增產點次達81%。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7.45公斤,比對照增產8.8%,5個試點全部增產,增產點次為100%。栽培技術:(1)適時早播:在我省一般于4月上中旬播種,采用蓋膜濕潤育秧、溫室兩段育秧、旱育秧等技術均可,培育多蘗壯秧。(2)合理移植:秧齡期為35天左右。中等肥力田塊每畝定植1.5萬蔸左右??刹捎脤捳校ㄕ?6寸,寬行910寸,株距56寸)或者寬行密株(寬行8寸,株距5寸)均可。每蔸插2粒谷秧。(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一般每畝使用普鈣50公斤,尿素
39、1520公斤,鉀肥1015公斤。在分蘗期夠苗時,適度曬田控苗,成熟期不要曬田過早。(4)注意防治病蟲害。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早熟雜交秈稻區。品種名稱:嘉早優1792(區試名稱:金嘉792)審定名稱:黔審稻2016010號品種來源:四川嘉禾種子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嘉早1A與恢復系禾恢792組配而成。特征特性:早熟秈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56.8天,比對照香早優2017遲熟1.8天。株高95.3厘米,株葉型適中,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劍葉挺直,葉鞘、葉緣紫色;分蘗力較強,畝有效穗16.4萬,穗型較大,穗著粒密,每穗總粒數186.7粒,結實率81.9%,千粒重27.3克,粒型較長,無芒,穎尖紫色,后期
40、轉色好。2014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79.4%,精米率67.2%,整精米率55.3%,堊白粒率34%,堊白度6.5%,粒長7.0毫米,長寬比3.1,直鏈淀粉含量19.6%,膠稠度55毫米,堿消值級5.5,透明度1級。食味鑒評81.8分,對照香早優2017(80分)。2013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抗性指數3.9;2014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抗性指數4.88;2013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為“強”,2014年耐冷性自然鑒定綜合評價為“較弱”。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試早熟組平均畝產664.39公斤,比對照(組內平均值)增產4.07%;2014年續試平均畝產686.
41、72公斤,比對照香早優2017增產9.05%。兩年平均畝產675.56公斤,比對照增產6.54%。16個試點16增0減,增產點次達100%。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4.28公斤,比對照香早優2017增產 19.89%,6個試點6增0減,增產點次為100%。栽培技術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5天3、合理密植。寬窄行栽插方式,每畝1.31.6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
42、粒重。畝施基肥農家肥750公斤、尿素7公斤、普鈣25公斤、氯化鉀7公斤,移栽5天后畝施分蘗肥尿素3公斤,主穗圓桿后10天畝施穗肥尿素2公斤。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蟲害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早熟雜交秈稻區。品種名稱:黔糯優11(區試名稱:黔糯優1號)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11號品種來源: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用不育系黔糯1A與恢復系糯恢11組配而成。特征特性:遲熟秈型三系雜交糯稻,全生育期152.9天,比糯優6211晚熟3.3天。株葉型適中,劍葉松散。分蘗力中等,穗型較大,結實率較高,后期轉色較好
43、。莖稈粗壯;葉色淺綠,葉鞘、葉緣無色。平均株高112.2厘米,畝有效穗13.9萬,穗長26.0厘米,每穗183.4粒,結實率84.7%,千粒重29.1克,粒型較長,穎尖無色、無芒。2015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出糙率79.9%,精米率69.8%,整精米率57.9%,粒長6.6毫米,長寬比2.9,膠稠度1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堿消值級4.0,達國家優質糯米標準;食味鑒評84.8分。稻瘟病抗性表現中感,耐冷性表現中等。產量表現:2013年省區試遲熟組平均畝產580.68公斤,比對照糯優6211增產5.28%,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61.05
44、公斤,比對照糯優6211增產4.84%,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570.86公斤,比對照增產5.07%。10個試點8增2減,增產點次達80%。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8.12公斤,比對照糯優6211增產4.29%,6個試點2增4減,增產點次為33.3%。栽培技術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0天3、合理密植。寬窄行栽插方式,每畝1.21.5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
45、粒重。畝施基肥復合肥100公斤、尿素7公斤,移栽5天后畝施分蘗肥尿素5公斤,抽穗前20天左右施穗肥尿素23公斤。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6、 適時收割:當90%以上的谷粒黃熟,搶晴天及收獲。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中低海拔秈稻種植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品種名稱:畢粳優3號(區試名稱:ZDA/ZT59)審定編號:黔審稻2016012號品種來源: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滇型粳稻不育系畢粳2A與粳稻恢復系畢粳恢3號組配而成。特征特性:中熟粳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60.7天,比對照滇雜31早熟0.6天。株葉型適中,劍葉直立。分蘗力較強,穗型較大,結實率較
46、高,后期轉色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葉鞘、葉緣無色。平均株高103.4厘米,畝有效穗17.51萬,穗長20.97厘米,每穗187.22粒,結實率79.57%,千粒重24.59克,粒型橢圓,穎尖無色,無芒。2016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驗:出糙率85.1%,精米率76.8%,整精米率68.1%,堊白粒率42%,堊白度5.1%,粒長6.2毫米,長寬比2.6,膠稠度7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3%,堿消值7.0,透明度1級。2015年食味鑒定評分80.6分。2014年和2015年稻瘟病自然鑒定抗性指數分別為1.3和1.0,2014年人工鑒定抗性指數4.8。產量表現:20
47、14年省區試粳稻組平均畝產517.02公斤,比對照滇雜31增產9.46%;2015年省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59.83公斤,比對照滇雜31增產7.35%。兩年平均畝產538.43公斤,比對照增產8.35%。累計11個點次7增4減,增產點率63.6%。 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5.80公斤,比對照滇雜31增產22.3%,3個點全部增產。栽培技術要點:1、清明節前后播種,播種前曬種、強氯精浸種、稀播勻播,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育秧方式以旱育秧或薄膜覆蓋濕潤育秧,畝用種1.52.0公斤。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秧齡不超過45天。3、合理密植。栽插規格6×(69)寸,或7&
48、#215;4寸或6×5寸,畝插13.320萬基本苗,每畝1.52.0萬穴,隨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種植密度。4、科學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結合科學管水,夠苗曬田,干濕壯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畝施基肥農家肥750公斤、尿素10公斤、普鈣30公斤、氯化鉀5公斤,移栽7天后畝施分蘗肥尿素5公斤,主穗圓桿后12天畝施穗肥尿素4公斤。5、苗期、破口期、齊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蘗期、孕穗期注意稻飛虱、螟蟲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蟲害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粳稻種植區。二、玉米品種名稱:友禾玉28(區試名稱:YS12328)審定編號:黔審玉2016001號品種來源:
49、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于2011年冬用自交系J344作母本,外引自交系1039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2天,與對照黔單16相當。株型半緊湊,株高 273厘米,穗位高108厘米。雄穗一次分枝17個左右,雄穗最低側枝位以上主軸長35厘米,最高側枝位以上主軸長25厘米,雄花護穎微紫,花藥紫紅色;雌穗花絲紅色;果穗筒形,穗長20厘米,穗行數18.1行、禿尖0.6厘米。籽粒排列直,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2.3克,穗軸紅色。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90克/升,粗淀粉含量76.32 %,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3.9%,賴氨酸含量0.27%;經四川省農科院
50、植保所鑒定: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絲黑穗病、紋枯病和莖腐病,感大斑病和灰斑病。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域試驗C組平均畝產717.8公斤,比對照增產10.3%;2015年省區域試驗C組續試平均畝產753.9公斤,比對照增產20.9%。兩年平均畝產735.9公斤,比對照增產15.49%,18個點次全部增產,增產點達100%。2015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2.5公斤,比對照增產17.5%,9個點次全增,增產點達100%。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宜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之間;直播和育苗均可,宜采用營養塊或營養球單株育苗,大田定向移栽;2、種植密度:每畝種植28003200株;凈作套作均可;3、施肥:施
51、足底肥,要求每畝肥用農家肥16002200公斤,或用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50公斤,中期適時追肥,畝用復合肥25公斤,適時澆水防旱,能保證后期肥水供應更高產;4、田間管理:在苗期進行勻苗、補苗、及時中耕除草,加強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莖腐病、絲黑穗病、紋枯病和玉米螟。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南州、黔東南州、黔西南州、六枝特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區,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灰斑病。品種名稱:友玉109(區試名稱:KN109)審定編號:黔審玉2016002號品種來源: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用自交系J344作母本,外引自交系QB446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
5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19厘米。雄穗一次分枝16個左右,雄穗最低側枝位以上主軸長38厘米,最高側枝位以上主軸長26厘米,雄花護穎淺紫色,花藥微紫色;雌穗花絲淡紅色;穗長20.0厘米,穗行數17.2行,禿尖1.0厘米。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重36.8克,穗軸紅色。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94克/升,粗淀粉含量75.55 %,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3.96%,賴氨酸含量0.27%;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小斑病和莖腐病,中抗紋枯病、穗腐病和灰斑病,感大斑病和絲黑穗病。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域試驗F組平均畝產664.3
53、公斤,比對照增產5.38%;2015年省區域試驗F組續試平均畝產740.2公斤,比對照增產19.39%。兩年平均畝產625.15公斤,比對照12.39%,17個點次16增1減,增產點達94.1%。2015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9.9公斤,比對照增產8.97%,8個試點全部增產。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宜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直播和育苗均可,宜采用營養塊或營養球單株育苗,大田定向移栽。2、種植密度:每畝種植密度28003500株,凈作套作均可,高產田可適當提高密植。3、施肥:施足底肥,要求每畝施用農家肥16002200公斤,或用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50公斤;中期適時追肥,每畝施用復合肥2
54、5公斤,適時澆水防旱,保證后期肥水供應。4、田間管理:在苗期進行勻苗、補苗,及時中耕除草。5、病蟲害防治:加強莖腐病、小斑病、紋枯病、絲黑穗病及玉米螟防治。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六枝特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區,注意防大斑病和絲黑穗病。品種名稱:康農20(區試名稱:惠玉168)審定編號:黔審玉2016003號品種來源: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引進,湖北康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用自交系FL706作母本,自交系FL598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天,與對照黔單16相當。幼苗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1厘
55、米,穗位高108厘米。雄穗一次分枝10個左右,最低位側枝以上主軸長32厘米,最高位側枝以上主軸長22厘米,雄花護穎紫色,穎基紫色,花藥紫色,雌穗花絲淺粉紅色。穗長18.6厘米,穗行數16.6行,禿尖1厘米,單穗粒重227克,籽粒黃色,百粒重40.4克。半馬齒型,穗軸白色。2015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62克/升,粗蛋白10.32%,粗脂肪 4.51%,粗淀粉73.44%,賴氨酸0.29%。2015年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小斑病,中抗絲黑穗病、紋枯病、穗腐病和莖腐病,感大斑病和灰斑病。產量表現:2014年省區域試驗D組平均畝產682.2公斤,比對照增產11.07%,
56、增產極顯著;2015年省區域試驗D組續試平均畝產707.3公斤,比對照增產14.65%。兩年平均畝產694.8公斤,比對照增產12.86%,增產點為90%。2015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8.4公斤,比對照增產10.69%,8個試點全部增產。栽培技術要點: 宜春播,單株定植,每畝種植密度35004000株左右。播種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施足底肥,每畝施用1000公斤腐熟廄肥和30公斤玉米專用復合肥。5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結合每畝施尿素510公斤。重施苞肥,于小喇叭口時視玉米長勢畝施1520公斤尿素、10公斤復合肥、5公斤鉀肥。同時進行中耕、培土;酌施“粒肥”:根據玉米生長情況,在后期酌情增施“粒肥”,一般515公斤,以復合肥鉀肥為主。注意防治紋枯病和莖腐病,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成熟后及時收獲,脫粒,晾干貯藏。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南州、黔東南州、黔西南州、六枝特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區,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灰斑病。品種名稱:貴單812(區試名稱:貴單5585)審定編號:黔審玉2016004號品種來源:貴州大學于2011年冬用外引自交系QR164作母本,自育自交系GD932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天,比對照黔單16短3天。幼苗長勢強,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貨分銷合同樣本樣本
- 冰淇淋套餐轉讓合同樣本
- 當月生產計劃的有效制定
- ups設備銷售合同標準文本
- 2025簡易借款合同范本
- 農村供水委托運營合同樣本
- 農戶養殖種植合同范例
- 關于員工勞動合同范例
- 出口家具訂購合同樣本
- 2025鐵路運輸合同簡易協議書
- 2025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真題及答案(5套)
- 2025年學校食堂防火應急演練工作實施方案
- 2025屆廣東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講評課件
- 2025年4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押題及答案
- 山東省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3月校際聯考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糧油食材配送投標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了凡四訓-徐韻發(課堂PPT)
- 蹲踞式起跑 教案
- 《螞蟻和西瓜》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