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考前專項練習_第1頁
五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考前專項練習_第2頁
五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考前專項練習_第3頁
五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考前專項練習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考前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外古詩閱讀。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注釋):戍(shù)樓:軍營城樓。 梅花何處落:是將曲調(diào)梅花落拆用。1前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氣氛?( )A.和平寧靜 B.悲傷凄涼C.歡快熱烈 D.緊張激烈2對詩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第一、二句用雪凈牧馬月明等營造了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B.第三句是將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處二字,意思是何處吹奏梅花落。C.第三、四句妙在將梅花落拆用,構(gòu)成梅花開滿關山的實景,讓人看到落梅的花瓣灑滿關

2、山的奇異景象。D.本詩構(gòu)思巧妙,言辭婉轉(zhuǎn),情思含蓄,意境深遠,是唐人邊塞詩的上品。3詩歌最后兩句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_4詩人通過寫聽吹笛,描寫出了塞上一幅怎樣的景象?_2. 課內(nèi)閱讀。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1將長相思補充完整。2長相思是一首_,而不是詩。作者是_朝的_。3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上闋將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濃縮為“_”“_”二字,而重復使用“_”,原因是_。4下闋通過描寫行軍途中的風雪,以一句“故園無此聲”收尾,更加突出了作者_。3. 讀詩句,完成練習。九州生氣

3、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1由“萬馬”一詞我想到了這樣的景象:_。2聯(lián)系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選一選。(1)“風雷”指的是(_)a.風雨雷電。   b.一場巨大的變革。(2)“萬馬齊暗”實際上是寫(_)a.所有馬都停止了嘶鳴。   b.迫于壓力,朝野一片沉寂,都不敢說話。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再說說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_4. 閱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完成練習。鄉(xiāng)村四月宋 翁 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1詩中“_” 、“_”兩個字突出反映了農(nóng)事的緊張和繁忙的程度。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

4、想感情?_5.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后回答問題。過百家渡四絕句(其四)宋楊萬里一晴一雨路干濕,半淡半濃山疊重。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1這四句詩分別寫了什么?請連一連。第一句 牛第二句 人第三句 路第四句 山2下面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由兩個對偶句組成B.這首詩描寫了秋季農(nóng)村豐收的景象C.詩中的路和遠山只是畫面的背景,著重表現(xiàn)的是草中的牛背和秧間的人蹤3由詩中畫橫線的句子,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_6. 漫步古今,閱讀與感悟。材料一:舟過實仁宋·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材料二:村居清·高鼎草長鶯

5、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材料三: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1材料一至材料三描寫的對象是_,都表現(xiàn)了兒童_的生活。(四字短語)2翻譯材料一畫橫線的句子。 _3選做題(二選一) A.“張傘使風”“放紙鳶”“追黃蝶”是古代兒童快樂生活的寫照,你有類似快樂經(jīng)歷嗎?請模仿古詩寫兩句七言詩句展示。 _ , _。B.如果你沒有類似的快樂經(jīng)歷,請說出你的感受、想法和原因。_7.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

6、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_2尾聯(lián)運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_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登樓覽景時怎樣的心情?_4試分析“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一句中的“來”和“變”字。_5杜甫登樓中借古諷今體現(xiàn)詩人憂國憂民的詩句是什么?_8. 閱讀山居秋暝,完成練習。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1選擇詞語的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1)暝(_):   A紅日初升,天色明麗

7、   B日落時分,天色將晚   C紅日高懸,正午十分(2)歇(_):   A休息   B停止   C盡(3)浣女(_):   A玩耍的女孩   B洗衣物的女子   C做完事情的女子(4)王孫(_):   A指詩人自己   B貴族子弟   C王家的孫子2這首詩的作者是_朝

8、詩人_,寫這首詩的地點在_,當時季節(jié)是_。3閱讀下面的詩句,完成練習。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1)對詩句停頓劃分完全正確的一項是(_)A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B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2)詩人運用了動態(tài)描寫的詩句是_,運用了靜態(tài)描寫的詩句是_。(3)最符合這兩句詩描寫景象的一項是(_)A明月照在松林間,清泉流淌在石頭上。B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猶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C月光灑在松林間,清泉在石頭上流淌。(4

9、)詩人寫下這首詩,根本原因是他(_)A對山水描寫之中寄托自己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B對山里百姓那種悠閑自在生活的熱愛。C對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麗風光的喜愛。9. 課外閱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注釋)聞:聽說。官軍:指唐朝軍隊。劍外:劍門關以南的地方,也稱劍南。當時杜甫在梓州,正處劍門關西南,故云劍外。薊北:泛指河北北部,當時是安史叛軍的最后巢穴。卻看:回過頭來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隨意地卷起來,指興奮得不能讀書了。放歌:盡情歌唱。縱酒:縱情喝酒。青春:

10、明麗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1“初聞涕淚滿衣裳”中的“淚”是()。A. 悲傷的淚 B. 悔恨的淚 C. 悲喜交集的淚2“漫卷詩書喜欲狂”運用了_描寫,表達了詩人_的心情。3你從詩中的哪些詞語體會到詩人“喜欲狂”?_4杜甫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時,是那樣激動、歡喜,更主要的原因是()A. 自己從此可以結(jié)束顛沛流離的生活。B. 從此國家可以重歸統(tǒng)一,人民可以免受戰(zhàn)亂之苦。5這首詩尾聯(lián)中用了四個連接詞“_”“_”“_”“_”,將“_”“_” “_”“_”這四個地名串連起來,寫出一種瞬間即至,瞬間即過的動感,表達了詩人_

11、(用一個成語來概括)的心情。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_10. 課內(nèi)閱讀。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1本詩的作者是_(朝代)詩人_。2解釋下列詞語。示兒:_ 九州:_王師:_ 乃翁:_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情感?_11. 課內(nèi)閱讀。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_,_。1這首詩的作者是   朝的   ,在原文橫線上填出所缺的詩句。2解釋下列詞語。恃:_  喑:_  生氣:_3下列對前兩句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詩句寫

12、得大氣磅礴、慷慨激昂。 B.企盼中透露著悲哀和無奈C.為后兩句提出建議奠定基礎 D.語言精練,“萬馬齊喑”成了成語4全詩抒發(fā)了詩人_的情感。12. 課外閱讀。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注釋)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野:原野。曠:空闊遠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詩中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這種情感?_2下面是對第一句詩“移舟泊煙渚

13、”在全詩中所起的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恰當?shù)囊豁検?)A.第一句詩中,“移舟”是劃動小船的意思,“泊”字點出題目中的“宿”字。所以這一句在全詩中起到點題的作用。B.“煙渚”二字寫出了江邊煙霧茫茫的環(huán)境,渲染了全詩的氣氛。C.作者羈旅夜泊,體現(xiàn)出日暮無歸的莫名惆悵,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好準備。3閱讀全詩,再按要求作答。(1)寫出詩中的對偶句:_,_。這兩句詩屬于_(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2)用自己的話說說上題所填的兩句詩的意思。_4“月”是文人筆下常見的景物,曾勾起許多詩人、詞人的創(chuàng)作情思。請你寫出兩句含有“月”的詩句。_13. 對比閱讀。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4、。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注釋)僵臥:躺臥不起。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戍輪臺:戍守邊疆。夜闌:夜深。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冰河:冰封的河流。1(提取信息)示兒是詩人臨終前寫給兒子的_詩,詩中詩人的遺憾是“_”;詩人的囑咐是“_,_”。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中,“_”兩個字表現(xiàn)了詩人強烈而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2(理解詩意)參考注釋,寫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后兩句詩的意思。_3(詩文比較)下列對兩首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兩首詩都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都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愿望。B.示兒這首詩前后矛盾,詩人明明知道死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