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輪發電機電氣檢修維護規程_第1頁
水輪發電機電氣檢修維護規程_第2頁
水輪發電機電氣檢修維護規程_第3頁
水輪發電機電氣檢修維護規程_第4頁
水輪發電機電氣檢修維護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企 業 標 準 水輪發電機維護檢修規程(電氣部分) 20161001 發布 20161201 實施目 錄前 言II1 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設備規范13.1 發電機設備規范13.2 中性點接地變壓器設備規范24 主要內容與要求34.1 發電機設備巡回檢查、維護34.2 檢修前的準備工作44.3 檢修維護注意事項44.4發電機檢修項目、標準及周期64.5 發電機檢修工藝及標準134.6 發電機的干燥224.7 機組啟動運行244.8 檢修試驗記錄及檢查驗收244.9 檢修總結和技術文件整理24附 錄 A26 前 言 本標準編制所依據的起草規則為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2、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CPI2000102002012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編寫規定和 DL/T 8002012電力企業標準編制規則中對標準編寫內容的有關規定及設備制造廠提供的相關產品資料、設計圖紙資料等而制定。本標準由積本標準修訂于2010年05月25日首次發布,于2014年03月31日第一次修訂發布并實施,2016年10月01日第二次修訂發布,2016年12月01日實施。水輪發電機維護檢修規程(電氣部分)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輪發電機電氣部分維護、檢修的項目,檢修周期、工藝及質量標準,檢修管理等。 本標準適用于水輪發電機電氣部分的維護檢修工作。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

3、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 50170-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DL/T5961996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07-2014 水輪發電機組啟動試驗規程DL/T5230-2009 水輪發電機轉子現場裝配工藝導則DL/T817-2014 立式水輪發電機檢修技術規程GB/T8564-2003 水輪發電機組安裝技術規范SL600-2012 水輪發電機定子現場裝配工藝導則DL/T8382003 發電企業設備檢修導則DL/T10662007 水電站設備檢修管理導則3 設

4、備規范3.1 發電機設備規范表1 發電機技術參數發電機技術參數序號技 術 參 數1型式三相、立軸、空冷、半傘式同步發電機2型號SF34070/162003額定容量377.78MVA4額定功率340MW5額定電壓18kV6額定電流12118A7功率因數(COS)0.9表1(續)序號技 術 參 數8相數39額定轉速85.71r/min10飛逸轉速160 r/min11額定頻率50Hz12額定勵磁電壓360V13額定勵磁電流2680A14勵磁方式靜止可控硅自并勵15旋轉方向俯視順時針16定子槽數735 槽17定子線圈數量1470根18定子鐵芯外徑16200mm19定子鐵芯內徑15380mm20定子鐵

5、芯高度2200mm21定、轉子絕緣等級F級22發電機效率98.73%23并聯支路數524轉子磁極數7025定子接線方式星形疊繞26發電機冷卻方式雙路密封自循環空氣冷卻27推力軸承冷卻方式內循環油冷卻28發電機滅火方式水噴霧29發電機制動方式機械制動30定轉子氣隙22mm31推力軸承負荷24000KN32轉子起吊重量955T33定子起吊重量385T34節距1-10-223.2 中性點接地變壓器設備規范表2 中性點接地變技術參數序號技術參數35型號FZJ18-755.5-1036額定電壓18kV37額定容量160kVA38初始電流755.5A39接地電阻0.91740接地變壓器DKDC-160/1

6、8/0.4341接地變壓器短路阻抗5.96%序號技術參數1型號FZJ18-755.5-102額定電壓18kV3額定容量160kVA4初始電流755.5A5接地電阻0.9176接地變壓器DKDC-160/18/0.437接地變壓器短路阻抗5.96%4 主要內容與要求4.1 發電機設備巡回檢查、維護4.1.1 發電機巡回檢查項目及要求。.1 發電機維護人員應對發電機設備進行定期巡回及局部測溫。4.1.11.2 每周巡回一次,巡回人員應辦理工作票并作好巡回記錄,工作時必須有兩人或兩人以上進行發現問題及時逐級上報。4.1.1.3 測溫工作每月進行一次,測溫部位為:勵磁滑環、勵磁搭線、勵磁碳刷、接地變外

7、殼及中性點母線筒等部位(必要時需視情況進行加密測量)。表3 發電機集電環、碳刷、中性點接地變壓器巡回檢查項目及要求序號巡回檢查項目標 準1檢查集電環、電刷的火花情況及各部溫度允許有輕微火花存在,碳刷應低于802電刷在刷握內的活動情況無搖擺、前后伸縮自由無卡澀。3勵磁電纜引線及接頭無過熱、松動、電纜外絕緣無損傷4檢查電刷的磨損程度接觸緊密,刷辮無過熱等現象。不短于刷握的1/2。5檢查刷握、刷架無灰塵、油垢與刷握集電環表面間隙符合標準(3-4mm)6檢查集電環表面表面應光滑、無油垢、無異音磨面吻合接觸良好7檢查上端罩內無異音及摩擦異響8檢查變壓器本體無積灰、油垢、異音9檢查變壓器套管外部無破損裂紋

8、、放電、閃絡10檢查引線、接頭、母線無發熱跡象。11檢查接地電阻器無過熱、無積灰、連接頭無過熱現象。4.1.4 發電機風洞巡回檢查(必要時進行)注意事項:4.1.4.1 進入發電機風洞必須辦理工作票,工作時必須有兩人或兩人以上進行。4.1.4.2 進入風洞時,著裝符合要求,無關物品不得帶入機內,并履行人員、物品登記制度。4.1.4.3 進入發電機內所用的手電、風鏡等,必須事先檢查保證應完好。4.1.3.4 風洞巡回中應注意與帶電部位的安全距離,不得觸及轉子定子各部。4.1.3.5 進入風洞對照明燈具進行檢查。表4 發電機風洞內巡回檢查項目及要求序號巡回檢查項目標 準1檢查發電機整體無異音,無異

9、味。2觀察發電機引出線及中性點接頭的情況發電機引出線及中性點接頭無過熱、變色現象。3觀察發電機定子線棒上下端部電暈、放電情況線棒下端部無明顯電暈放電情況4檢查風洞內照明照明燈具無異常4.2 檢修前的準備工作4.2.1 根據檢修計劃做好人員組織分工同時做好設備缺陷的統計及技術文件準備工作。4.2.2 制定符合現場實際的安全、技術措施。 檢修所需的工器具、材料、備品、備件應齊全,完好。4.2.4 檢修方案制定及檢修前進行的技術交底。4.2.5 檢修現場布置,包括檢修用電、水、風、照明的準備。4.3 檢修維護注意事項4.3.1 發電機內部作業注意事項.1 檢修作業過程中,發電機層風洞門應設專人進行出

10、入登記管理。4.3.1.2 只允許發電機檢修人員及有關工作人員進入發電機內部。4.3.1.3 進入發電機內部與工作無關的物品不得帶入。4.3.1.4 進入發電機內部嚴禁穿帶有金屬物的鞋子及衣物。4.3.1.5 發電機內部作業不得踩踏線棒端部、絕緣盒、匯流環,以免損傷絕緣。4.3.1.6 進入發電機風洞內作業人員及其所攜帶的工器具、材料必須登記,;所用工器具必須預先檢查其完好性,易脫落部件必須進行緊固處理(例如:活動扳手的調整螺絲必須點焊,較小的工具應在其尾部縛上彩帶)作業完畢后應清點注銷。4.3.1.7 分解部件前要作好標記、標號,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安置,并作好適當的防護。4.3.1.8 部件

11、拆卸前必須先清點數量,并作好記錄,拆卸下來的零部件數量必須與清點的數量相符合,方可攜出。攜出零部件的規格數量、安裝部位應登記,并與零部件一起妥善保管。4.3.1.9 連接部件安裝前應清點數量,核對安裝部位。零部件安裝完畢后,必須再次進行清點核對,已安裝的零部件數量應和帶入的零件數量完全一致。4.3.1.10 搬運線棒等絕緣部件時,應輕拿輕放,防止絕緣破損。4.3.1.11 發電機內部作業時必須二人以上,若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4.3.1.12 發電機內部作業要滿足安全的照明(使用36V及以下安全電壓等級行燈照明)要求,風洞內部固定照明必須具有專業防爆功能的燈具。4.3.1.13 隨時保持檢修

12、設備及現場的安全文明工作。4.3.1.14 發電機內部除濕機及加熱器只能在機組檢修及停機狀態下根據空氣濕度或檢修工期時間選擇性投入。4.3.2 發電機檢修的動火措施。4.3.2.1 動火作業時應嚴格辦理動火作業票。 在發電機內部使用明火作業,如:電焊、氣焊、氣割,必須作好線棒的防護工作,并做好防火和防飛濺的措施,配備足夠相應的滅火器材并在現場配置專業消防員,作業完畢后必須仔細清理焊渣和熔珠。4.3.2.3 使用汽油、無水乙醇、油漆類物品時應遠離火源(如電爐、電燈、加熱器等)。4.3.2.4 進行發電機定子噴漆時,現場應通風良好,備有相應足夠的滅火器材,并應有專職消防人員監護。4.3.2.5 噴

13、漆時使用防爆燈具或使用手電,滿足照明要求。4.3.3 有毒物品使用防范措施4.3.3.1 參加工作人員應經身體檢查,無妨礙工作的疾病。4.3.3.2 工作時應帶橡皮手套及防毒面具,并輪流作業,休息時應遠離現場到通風處。4.3.3.3 使用有毒物品部位應保持環境通風。4.3.4 發電機主引線及中性點螺栓緊固4.3.4.1 不允許使用電動扳手,以免損傷銅螺帽。力矩扳手的開口和寬度應與標準螺栓對邊寬度一致。不允許在扳手的開口處墊以墊塊緊固,緊固后螺栓絲扣必須高出二扣以上。緊固螺栓力矩值見下表發電機電氣連接設備的所有螺栓均采用呆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緊固,最后用力矩扳手測量其力。表5 發電機風洞內巡

14、回檢查項緊固螺栓力矩值螺紋規格緊固力矩(kg·cm)緊固力矩(N·m)緊固力矩(lp·ft)標準值特殊值標準值特殊值標準值特殊值M660405.93.94.32.9M81408013.77.810.15.8M1028020027.519.620.314.5M1248035047.134.334.725.3M16120087011885.386.862.9M2022001700215167159123M2230002200294216217159M2439002900382284282210M3077005300755520557383注:特殊值適用于對澆注絕緣件的

15、緊固,鋼螺栓對銅螺帽緊固力矩為特殊值加5-15N.m,積石峽電站發電機主引線及中性點引線接引螺栓為M16。4.2 發電機設備巡回檢查、維護4.2.1 發電機維護人員應對發電機設備進行定期巡回及局部測溫。4.2.2 每周巡回一次,巡回人員應作好巡回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逐級上報。4.2.3 發電機風洞巡回檢查(必要時進行)注意事項:4.2.3.1 進入發電機風洞必須辦理工作票。4.2.3.2 進入風洞時,著裝符合要求,無關物品不得帶入機內。4.2.3.3 進入發電機內所用的手電、風鏡等,必須事先檢查保證應完好。4.2.3.4 風洞巡回中應注意與帶電部位的安全距離,不得觸及轉子定子各部。4.2.4 發

16、電機巡回檢查項目及要求(必要時) 發電機風洞巡回檢查項目及要求序號巡回檢查項目標 準1檢查發電機整體無異音,無異味。2觀察發電機引出線接頭的情況發電機引出線接頭無過熱、變色現象。3觀察發電機定子線棒上下端部電暈、放電情況線棒下端部無明顯電暈放電情況發電機集電環、電刷的巡回檢查項目及要求4檢查集電環、電刷的火花情況及各部溫度允許有輕微火花存在,碳刷應低于805電刷在刷握內的活動情況無搖擺、前后伸縮自由無卡澀。6勵磁電纜引線及接頭無過熱、松動、電纜外絕緣無損傷7檢查電刷的磨損程度接觸緊密,刷辮無過熱等現象。不短于刷握的1/2。8檢查刷握、刷架、無灰塵、油垢與刷握離電環表面間隙符合標準(3-4mm)

17、9檢查集電環表面表面應光滑、無油垢、無異音磨面吻合接觸良好發電機接地變壓器的巡回檢查項目及標準序號巡回檢查項目標 準10檢查變壓器本體無積灰、油垢、異音11檢查變壓器套管外部無破損裂紋、放電、閃絡12檢查引線、接頭、母線無發熱跡象。13檢查接地電阻器無過熱、無積灰、連接頭無過熱現象。4.4發電機檢修項目、標準及周期4.4.1 發電機設備檢修周期。序號檢修類別周 期1D級檢修視機組運行狀況2C級檢修每年一次3B級檢修36年4A級檢修810年 表6 發電機設備檢修周期4.4.1 發電機D級檢修內容。4.4.1.1 D級檢修主要內容是消除設備和系統的缺陷。檢查項目同機組C級檢修檢查項目,不包含清掃項

18、目。4.4.2 發電機C級檢修項目及標準。表7 發電機C級檢修項目及標準檢修部位檢 修 項 目標 準質檢點發電機定子部分1定子繞組上、下端部檢查1)上下端部繞組接頭絕緣盒及有無裂紋、流填充物應無流淌、接頭有無過熱現象。2)上下端部各處綁繩及絕緣墊塊均應緊固無松動與斷裂現象。3)下繞組彎曲部分及持環絕緣有無損壞、電暈放電痕跡。4)下槽口處有無絕緣磨損,電暈腐蝕現象。5)查槽口墊塊、層間墊塊及其,綁繩有無松動、折斷。6)下槽口槽楔、墊條有無松動、脫落,綁繩無松動、折斷等現象。H2匯流排、跨接線及引出線檢查1)匯流排(含跨接線)、引出線絕緣應完整無損傷,無過熱及電暈痕跡。2)匯流排(含跨接線),引出

19、線支架,固定絕緣板應無損傷、過熱變色現象;支架、卡板不應松動。3檢查上下擋風圈板應無松動、裂紋、破損,綁繩是否緊固、齊全4定子繞組預防性試驗按照電力設備電氣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執行5內部清掃檢查無遺留物、無異常、無積灰。6根據需要進行拆裝引線工作1)拆裝工作應按所做標記進行2)安裝時各部件連接應牢固無松動(緊固力矩見表5)表7(續)檢修部位檢 修 項 目標 準質檢點發電機轉子部分1檢查轉子上平面勵磁引線1)勵磁引線表面絕緣應完好。2)勵磁引線接頭絕緣包扎完整,固定夾板不應松動,勵磁引線接頭不應過熱。3)勵磁引線連接應無松動、絕緣夾板應完整無缺,固定螺栓應緊固,絕緣夾板鎖片應鎖緊。H2檢查阻尼

20、環及其接頭1)阻尼環與阻尼條連接良好,無斷裂開焊,螺栓應緊固,鎖片應鎖緊。2)阻尼環及其接頭無裂紋、變形、無斷片、螺栓無松動。3集電環,電刷清掃檢查電刷更換1)每個電刷有1/4的刷辮斷股或電刷磨損超過本身長度的1/3時換新電刷。2)每次更換電刷的數量不應多于電刷總數的1/3。3)同一電機應使用同一制造廠、同牌號的電刷。4)電刷的刷辯應連接牢固,接觸良好,不得與轉動部分或彈簧片相碰觸。5)電刷在刷握內應能自由移動,應使其隙保證在0.1mm0.2mm之間。6)彈簧卡應完整無機械損傷,型號和壓力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7)電刷彈簧卡應安裝牢靠,并不與刷辮磨卡。8)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應大于電刷截面

21、積的85%以上。9)電刷應在集電環的整個外摩擦面上工作,不得靠近集電環的邊緣,否則調整刷握,使之符合要求。4接地電刷檢查、更換1)刷架、刷握應無損傷、無污垢。2)刷握距離大軸表面應有34mm間距,應垂直對正大軸。3)電刷有1/4的刷辮斷股或電刷磨損超過本身長度的2/3時,應更換新電刷。4)電刷的刷辯應連接牢固,接觸良好。5)彈簧卡無損傷,壓力符合產品規定。6)電刷彈簧卡應安裝牢靠,并不與刷辮磨卡。7)接觸面應與大軸的弧度相吻合,不小于截面的85%5轉子繞組預防性試驗應符合電力設備電氣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6轉子各部清掃檢查勵磁引線(包括中心體內勵磁引線)、絕緣緊固件清掃使用專用清洗劑,絕緣緊固

22、件螺絲緊固無松動,無遺留物、無異常、無積灰。7根據需要進行拆裝引線工作1)拆裝工作應按所做標記進行2)安裝時各部件連接應牢固無松動.3)絕緣包扎時云母帶半疊包6-8層,每層刷環氧膠,外部半疊包玻璃絲帶4層,待環氧膠固化后在外層刷環氧紅磁漆表7(續)檢修部位檢修項目標 準質檢點中性點接地變壓器1電氣連接部位的螺栓檢查1)引線絕緣、無破損、過熱現象。2)各電氣連接緊固無過熱。3)中性點母線筒外部清掃,表面無積灰。4)接地線檢查,應牢固可靠。W2線圈絕緣檢查應清潔無破損、無過熱、變形。3檢查支持絕緣子表面無損傷、裂紋及閃絡現象。4檢查清掃變壓器及電阻器無發熱現象,表面清潔、無積灰。5檢查變壓器鐵芯及

23、固定件1)鐵芯及固定件清潔無雜物,無放電燒傷痕跡2)固定牢固、無松動。6.電流互感器1)清掃灰塵清潔干凈、物見本色。2)緊固螺栓螺栓緊固、齊全。3)電氣預試應符合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1 消除以往遺留缺陷及在發電機C級檢修中發現的缺陷。4.4.2.2 更換風洞、上端罩各部位已損壞的照明燈具及光源。4.4.3 發電機設備B級檢修項目表8 發電機B檢修項目及標準檢修部位檢 修 項 目標 準質檢點發電機定子部分1定子繞組上、下端部檢查1)上下端部繞組接頭絕緣盒及有無裂紋、流填充物應無流淌、接頭有無過熱現象。2)上下端部各處綁繩及絕緣墊塊均應緊固無松動與斷裂現象。3)下繞組彎曲部分及

24、持環絕緣有無損壞、電暈放電痕跡。4)下槽口處有無絕緣磨損,電暈腐蝕現象。5)查槽口墊塊,綁繩有無松動、折斷。6)下槽口槽楔、墊條有無松動、脫落,綁繩無松動、折斷等現象。W2匯流排、跨接線及引出線檢查1)匯流排(含跨接線)、引出線絕緣應完整無損傷,無過熱及電暈痕跡。2)匯流排(含跨接線),引出線支架,固定絕緣板應無損傷、過熱變色現象;支架、卡板不應松動。H3檢查上下擋風圈板應無松動、裂紋、破損,綁繩是否緊固、齊全4定子繞組預防性試驗按照電力設備電氣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執行5內部清掃檢查無遺留物、無異常、無積灰。表8(續)6根據需要進行拆裝引線工作1)拆裝工作應按所做標記進行2)安裝時各部件連接

25、應牢固無松動(緊固力矩見表5)H發電機轉子部分1檢查磁極繞組及其接頭1)磁極繞組表面絕緣應完好。2)磁極接頭絕緣包扎完整,固定夾板不應松動。磁極接頭不應過熱。3)磁極連接應無松動、斷裂、開焊、接頭螺絲與絕緣夾板應完整無缺,固定螺栓應緊固,鎖片應鎖緊。H2檢查阻尼環及其接頭1)阻尼環與阻尼條連接良好,無斷裂開焊,螺栓應緊固,鎖片鎖緊。2)阻尼環及其接頭無裂紋、變形、無斷片、螺栓無松動。3轉子引線檢查1)絕緣應完整、無破損及過熱。2)引線固定完好,螺栓固定牢靠,無松動,連接緊固。4集電環,電刷清掃檢查電刷更換1)每個電刷有1/4的刷辮斷股或電刷磨損超過本身長度的1/3時換新電刷。2)每次更換電刷的

26、數量不應多于電刷總數的1/3。3)同一電機應使用同一制造廠、同牌號的電刷。4)電刷的刷辯應連接牢固,接觸良好,不得與轉動部分或彈簧片相碰觸。5)電刷在刷握內應能自由移動,應使其隙保證在0.1mm0.2mm之間。6)彈簧卡應完整無機械損傷,型號和壓力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7)電刷彈簧卡應安裝牢靠,并不與刷辮磨卡。8)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面積應大于電刷截面積的85%以上。9)電刷應在集電環的整個外摩擦面上工作,不得靠近集電環的邊緣,否則調整刷握,使之符合要求。5接地電刷檢查、更換1)刷架、刷握應無損傷、無污垢。2)刷握距離大軸表面應有34mm間距,應垂直對正大軸。3)電刷有1/4的刷辮斷股或電刷磨

27、損超過本身長度的2/3時,應更換新電刷。4)電刷的刷辯應連接牢固,接觸良好。5)彈簧卡無損傷,壓力符合產品規定。6)電刷彈簧卡應安裝牢靠,并不與刷辮磨卡。7)接觸面應與大軸的弧度相吻合,不小于截面的85%7轉子繞組預防性試驗應符合電力設備電氣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8轉子各部清掃檢查清掃使用專用清洗劑無遺物、無異常、無積灰。9根據需要進行拆裝引線工作1)拆裝工作應按所做標記進行2)安裝時各部件連接應牢固無松動3)絕緣包扎時云母帶半疊包6-8層,每層刷環氧膠,外部半疊包玻璃絲帶4層,待環氧膠固化后在外層刷環氧紅磁漆表8(續)檢修部位檢 修 項 目標 準質檢點中性點接地變壓器1電氣連接部位的螺栓檢查

28、1)引線絕緣、無破損、過熱現象。2)各電氣連接緊固無過熱。3)母線筒外部清掃檢查4)接地線檢查,應牢固可靠。W2線圈絕緣檢查應清潔無破損、無過熱、變形。3檢查支持絕緣子表面無損傷、裂紋及閃絡現象。4檢查清掃變壓器及電阻器清潔、無積灰。5檢查變壓器鐵芯及固定件1)鐵芯及固定件清潔無雜物,無放電燒傷痕跡2)固定牢固、無松動。6電流互感器1)清掃灰塵清潔干凈、物見本色。2)緊固螺栓螺栓緊固、齊全。3)電氣預試應符合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4.4.3.1 消除以往遺留缺陷及在發電機B級檢修中發現的缺陷。4.4.3.2 更換檢修機組段各部位已損壞的照明燈具及光源。4.4.4發電機設備A級檢

29、修項目、及標準。表9 發電機設備A級檢修項目及標準檢修部位檢修項目標 準質檢點發電機定子1包含所有B、C級檢修的項目見B見C級檢修標準H2定子繞組上下槽口處絕緣檢查,槽楔及楔下墊條檢查1)上下槽口處繞組絕緣無被硅鋼片割破磨損現象,應無電暈腐蝕痕跡。2)上下槽口楔子墊條應無松動脫落現象。3)槽楔應完整無松動、過熱、斷裂等現象。4)槽楔斜口對準通風溝方向,并與通風溝對齊,楔下墊條應無松動現象。5)槽楔不應凸出定子鐵芯內圓,下部槽楔綁繩應無松動或斷股現象。3電氣預防性試驗、測溫元件校驗應符合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4端部接頭、墊塊及綁線全面處理見4.5發電機檢修工藝及標準5線棒及鐵芯表

30、面清洗噴漆1)使用艾斯40帶電清洗劑,線棒、鐵芯表面、綁帶等部位清洗干凈。2)環氧紅磁漆漆面噴涂平整,無流掛、毛刺,漆膜表面光滑。表9(續)檢修部位檢修項目標 準質檢點發電機定子6吊出轉子,檢查和處理定子槽楔、風溝見4.5發電機檢修工藝及標準H7.定子穿心螺桿絕緣測試500V電搖表逐個測得對地絕緣大于550兆歐發電機轉子1包含所有B、C級檢修的項目見B、C級檢修標準H2發電機空氣隙檢查測量氣隙間無雜物、無異常3集電環電刷裝置及引線調整見CB級檢修標準4電氣預防性試驗應按照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執行。5磁極線棒匝間絕緣處理見4.5發電機檢修工藝及標準6磁極線棒、引線或阻尼繞組更換見

31、4.5發電機檢修工藝及標準7.轉子磁極及引線清洗噴漆1)使用艾斯40帶電清洗劑,磁極表面、阻尼環、磁極引線、磁極接頭等部位清洗干凈。2)環氧紅磁漆漆面噴涂平整,無流掛、毛刺,漆膜表面光滑。中性點接地變壓器1包含B、C級檢修的所有項目見BC級檢修標準H2必要時對器身進行干燥1)繞組直流電阻相間差別一般不大于平均值的4%,線間差別一般不大于平均值的2%,與以前相同部位測得值比較其變化不應大于2%。2)繞組鐵芯絕緣電阻換算至同一溫度下與前一次測量結果相比應無顯著變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必要時3接地電阻的校驗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4電氣預防性試驗應按照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執行

32、。電流互感器1BC級檢修的所有項目見CB級檢修標準H2電流互感器更換必要時3電流互感器干燥必要時、絕緣電阻值達到100M4電氣預防性試驗應符合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項目標準。4.4.4.1 消除以往遺留缺陷及在發電機A級檢修中發現的缺陷。4.4.4.2 更換檢修機組段各部位已損壞的照明燈具及光源。4.5 發電機檢修工藝及標準4.5.1 發電機定子線棒更換工藝及標準。4.5.1.1 定子繞組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更換。(1)經耐壓試驗不合格的線棒。(2)主絕緣損傷1.5mm以上。(3)接頭股線損傷,其導體截面減少達15% 以上的線棒。(4)線棒嚴重變形,主絕緣可能損傷的線棒。(5)線棒防暈層

33、嚴重破壞(損)的線棒。4.5.1.2 更換定子線棒的工序如圖準備工作工器具、材料準備編寫施工措施施工現場布置拆除舊線棒割除綁扎、去除絕緣退出槽楔焊開接頭取出上層繞組取出下層繞組線棒耐壓槽部清理嵌線準備包端部絕緣清掃檢查噴漆端部焊接槽楔安裝嵌入上層線棒測溫元件安裝嵌入下層線棒4.5.1.3 更換定子線棒的工藝要求:(1)除去接頭絕緣盒、焊開接頭。(2)除去待更換線棒絕緣時,不得損傷其他合格的線棒。(3)焊開接頭時,作好其他合格線棒的防護不得有損傷。(4)割除端部綁扎線,同時割除間隔墊塊、槽口墊塊綁扎線,取出間隔墊塊、槽口墊塊。 (5)如更換下層線棒,需拔出一個節距內的所有上層線棒。(6)操作過程

34、中防止損傷線棒。(7)退出槽楔。1)退出槽楔時,防止損傷定子鐵芯及線棒上下端部。2)退出槽楔時,應盡量使其完整,以便恢復時使用。(8)取出上層線棒1)在線棒上下槽口處系上抬繩(尼龍或亞麻繩)。2)將扁擔穿入抬繩中,并別在鐵芯上,注意要保護好鐵芯。3)上下一齊向槽外抬線棒,同時在上下端部用橡皮鋃頭敲擊線棒,使其震動易于抬出。4)如線棒過緊,不易抬出時,應于中部通風溝處多系抬繩,以免拔彎線棒。(9)取出下層線棒1)取出一根下層線棒,首先取出上層一個節距內的所有線棒,所拔出的線棒作好標記和防護措施同時進行耐壓試驗,單根線棒交流耐壓(2.75Un+2.5)kV。2)上層線棒取出后,取出層間墊條,并檢查

35、有無測溫元件,如有應妥善放置,以便嵌線時按要求復位。3)按4.5.1.3條要求取出下層線棒。(10)嵌線準備1)清理線槽,并用干燥壓縮空氣吹掃線槽及下線部位的上下端部,仔細檢查壓指,線槽端部及通風溝處,應無遺留物,鄰近線棒絕緣應無損傷,槽內測溫元件不應有損壞,并檢查鐵芯硅鋼片有無凸出,如有應做處理,用浸丙酮的白布清理,擦凈線槽內的粉塵,污物。2)新線棒下槽前應經耐壓試驗并合格,為取出下層線棒而拔出的上層線棒也應經耐壓試驗并合格,待用。3)新線棒的層別,形狀,尺寸應與原舊線棒相同。4)線棒接頭銅線斷股者應用銅焊焊接,接頭銅線斷股多于8根者不宜使用。5)新線棒須對其兩端要施焊的導電部位的表面進行清

36、理,去除雜物,余膠,氧化膜,并用無水乙醇清洗后,將接頭封好,用浸丙酮的白布清理,擦凈線棒表面粉塵及脫膜劑。6)在線棒表面標出CRTV膠涂抹區標記,用沙紙稍許打毛線棒大面。7)配剪聚脂無紡布,尺寸為0.12×200×2200,將CRTV膠涂在聚脂無紡布上,用刮板將膠刮到尺寸后,將聚脂無紡布纏繞于線棒上。8)嵌線前檢查線棒表面電阻率,每根線棒面應測量5點,電阻率應在1×1031×105內。9)嵌裝線棒所需工器具,材料已準備完畢,并具備嵌線條件。(11)嵌入下層線棒1)檢查線棒與端箍之間的間隙,按間隙大小墊入適當厚度的浸有J0793固化膠的滌綸毛氈并用0.1&

37、#215;25無堿玻璃纖維帶ET100固定。2)槽底墊入0.25×22.7×2230導電玻璃布J0967和一層導電聚酯無紡布。3)控制好線棒伸出槽口兩端的長度,并與已安裝的線棒標高一致,嵌入時線棒應平行推入槽口,嵌線過程中線棒不得產生彎曲,不得產生軸向竄動,且不應卡傷線棒外表面的防暴層和CRTV層。4)線棒入槽后,線棒與槽底之間應無間隙,當側面間隙超過0.3mm,長度大于100mm時,應用0.25 mm導電聚酯無紡布J09677墊條塞緊。5)線棒中心與鐵芯中心錯位一般不大于2毫米,下線過程中要防止槽底的導電聚酯無紡布下滑移動。6)用線夾和壓線板對下層線棒進行固定,壓緊。7)

38、安置好間隔塊和槽口墊塊,全部間隔塊最大最小高差應小于2mm,塞入的深度應相等。8)用0.35×35的五緯玻璃絲帶浸J0793膠后晾至半干,進行間隔塊線棒和端箍的固定,固定完畢待J0793固化后將下層線棒壓線夾等拆除。9)對下層線棒進行槽電位試驗,試驗電壓為相電壓(10392V),槽電位不應大于10V。4.5.1.3.11.10 對下層線棒進行耐壓試驗,耐壓值2.5Un+2.0(KV),應合格。進行上述試驗時,注意保護好測溫電阻。(12)嵌入上層線棒1)下層線棒嵌入后應經耐壓試驗合格后,再嵌入上層線棒。2)用壓縮空氣吹凈下層線棒及槽部,在下層線棒墊入4×22.7×2

39、230F級高強度玻璃布D327,如有層間測溫元件,應在測溫元件所在的位置處加墊0.25×24×2040F導電玻璃布J09671。3)在上、下層線棒端部,根據實際尺寸,墊上浸有J0793固化膠的30mm和40mm滌綸玻璃絲繩及適形毛氈,用0.1×25無堿玻璃纖維帶ET100進行1/3迭包。4)按下層線棒嵌入的方法和要求,嵌入上層線棒,在線棒表面槽內段包一層導電聚酯無紡布,線棒入槽后,上、下層線棒接頭錯位不應大于5mm,前后距離偏差應在并大塊范圍之內。利用壓緊工具將上層線棒壓緊。檢查所有測溫元件應完好無損。(如有)5)用0.35×35的五緯玻璃絲帶浸J079

40、3固化膠,安裝間隔塊,槽口墊塊;用涂膠的0.3×25五緯玻璃絲帶,將上、下層線棒綁扎在端箍上。6)對上層線棒進行槽電位試驗,試驗電壓為相電壓(10392V)槽電位不應大于10V,注意保護好測溫電阻。(如有)。7)槽楔打緊后,對上、下層線棒進行耐壓試驗,耐壓值為2.5Ue+1.0(KV),應合格。(13)定子槽楔有下列情況時應重新打緊。1)定子線棒更換后。2)吊出轉子或吊拔磁極檢查時,每槽有1/3長度槽楔松動者,或有裂紋,斷裂者,及每槽有上下各二節楔子松動者。(14)打緊槽楔1)墊槽內墊條時,厚薄要適當,用深度尺測量從槽口到上層線棒之間的距離(盡量每根槽 楔下均測量一點)并根據此厚度計

41、算出緊貼上層線棒墊條的厚度,將配置好的墊條、波紋板放于槽內,將槽楔從槽的上端放下,直至將槽楔打到與波紋板齊平。2)打緊槽楔時不應損傷鐵芯及線棒。3)所有槽楔應與線棒及鐵芯齒槽配合緊密,伸出鐵芯槽口的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4)楔下墊條應墊的堅實、平坦、上下端伸出槽口的長度不得超越槽楔,尤其不得與線棒高電阻半導體漆相碰。5)槽楔通風斜口應順著轉子旋轉方向,與鐵芯通風溝對齊,偏差不大于3mm。6)槽楔打緊后,上下兩端的兩節槽楔應全緊,其他每節要求3/4緊。7)槽楔緊度檢查時可用0.20mm和0.40mm鋼絲制作成槽楔緊度檢查工具,從鐵芯通風溝處深入。如果0.40mm鋼絲能插入波紋板的波峰或波谷或者0.

42、20mm鋼絲不能插入波紋板的波峰或波谷,則應將槽楔退出后重打,否則應視為合格。用小榔頭敲擊不能發出實聲。8)對于有測溫線棒的槽,應在每打完一根槽楔后均要檢查測溫線棒是否完好。9)打緊后的槽楔不應凸出鐵芯內圓表面,如有應退除,重新打緊。10)最后一節槽楔下端用2尼龍繩或玻璃絲繩浸J0792膠后綁扎6道,防止槽楔脫落,(15)定子線棒并頭塊焊接的準備。1)對線棒兩端要焊接的導電部位表面,進行仔細清理,并用無水乙醇清洗焊接面。2)對并頭用連接銅板進行無氧退火,增加連接板的塑性,焊接時應用無水乙醇清洗其表面。3)焊接用的銀銅焊機清掃檢查,具備使用條件,并將其吊運至工作部位。4)銀銅焊機用水源水壓不應低

43、于1kg/cm2,氣壓不應低于5kg/cm2。5)聯接好銀銅焊機的腳踏開關,鈕子開關,接通水源,氣源,電源。(16)定子線棒端部焊接要求1)用整形工具對線棒頭進行校形,用鋼絲刷,砂布,無水乙醇等清理焊接部位,達到釬焊要求。2)必須對線棒端部進行可靠保護,以防熔化的焊料掉入線棒之間燙傷線棒絕緣。3)焊接前必須加裝冷卻水套,以保護線棒絕緣不被焊接時產生的高溫損傷,拆除冷卻水套應在焊接完成,焊接 部位的溫度降至正常溫度后進行。(17)端頭焊接的工藝1)合上銀銅焊機電源開關,點動夾鉗升降按鈕。再次檢查電葫蘆工作應正常。2)調整氣壓使之在45kg/cm2內,操作夾鉗的鈕子開關,再次檢查夾鉗動作情況,應靈

44、活無誤。3)線棒端部用銅絲綁扎,將0.2mm厚銀焊片彎成“”型,尺寸略大于線棒端部焊接尺寸,放置在焊接處,然后貼上連接銅板,魚嘴鉗夾緊,檢查貼合面間隙應小于0.2mm。4)將冷卻套貼緊在線棒端部靠近絕緣處,并用專用夾鉗夾緊。5)點動葫蘆開關,使焊接夾鉗高度合適,取下臨時夾鉗,用焊接夾鉗夾緊焊接部位。6)踏下腳踏開關,使焊接夾鉗通電,待碳精塊開始均勻發紅后,改用點動腳踏開關,讓碳精塊的熱量均勻地送到焊接接頭上,直至焊片熔化,同時用13mm的銀焊料HIAgCu805進行補料,使焊料充滿連接銅板與線棒端部的間隙,補料時不可補得過多,隨時注意不得使熔珠滴落在線棒間隙內。7)完成一個接頭焊接之后,不能急

45、于松開夾鉗,待焊料完全凝固后才能松開。(18)銀銅焊機操作注意事項。1)操作人員必須熟悉銅焊機原理結構,經過一段時間實際操作訓練并取得操作證后,才能操作焊機。2)開機前必須先接好水源,并檢查排水口,出水應流暢,流量合適,停機時先斷電源,后斷水源。3)焊接前根據線棒截面大小,選取合適的變比,以獲得最佳的焊接電流。4)銀銅焊機在使用時機殼應接地,以免外殼漏電發生意外。5)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6)銀銅焊機一旦出現事故,應先切斷電源。(19)線棒銀并頭銅焊接參數及材料型號:1)焊片型號:HIAgcu805。2)焊料型號:HIAgcu805。3)焊接時間:1分30秒。4)氣壓:5kg/2。5

46、)水壓:1kg/2。6)出口水溫;85。7)焊接碳精塊有效面積:70×352。8)碳精塊型號: D252。(20)線棒接頭焊接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并頭套塊銅板和銅線導電部分,應結合嚴密,銅線與銅板之間的間隙一般不大于0.3。2)接頭焊接時,焊料應充實,但不可有滴流現象,焊后表面應光滑,外觀無尖角,無焊瘤,無氣孔及空洞,無絕緣灼傷等缺陷。3)接頭焊接后,應檢查焊接質量,在接頭接觸部位前后選擇兩點,測量其間的接觸電阻,以不大于同截面導線長度電阻值為合格,且各接頭電阻最大最小比值不超過1.2倍。(21)繞組接頭絕緣要求1)繞組接頭采用云母帶包扎時,包扎前應將原絕緣削成斜坡,其搭接長度為

47、50絕緣包扎密實,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繞組接頭絕緣采用環氧樹脂澆灌時接頭與絕緣盒間隙應均勻,繞組端頭絕緣與絕緣盒上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澆灌應飽滿,無貫穿性氣孔和裂紋。3)進行端頭絕緣工作時,應徹底清理焊接頭,消除尖角,毛刺,焊瘤等焊接缺陷,焊接表面的氧化物必須徹底清理。4)檢查絕緣盒質量,應無裂紋,汽泡和壁厚不均勻等現象;清洗絕緣盒,防止灰塵,異物附著;烘干絕緣盒,并防止受潮,以免影響絕緣質量。5)嚴格按照廠方提供的絕緣配比方案調配絕緣填充膠,并防止絕緣膠被灰塵,金屬屑,雜質,水分等污染。6)絕緣盒套入后,與線棒的絕緣搭接長度不應小于45;否則應用填充膠J0978和云母加包、接長,與

48、相鄰絕緣盒之間高差應不大于3mm,絕緣盒底部與并頭塊之間的最小距離不低于2mm絕緣盒口部與并頭塊之間的最小距離不低于3mm,絕緣盒與并頭塊之間的距離應均勻。7)安裝上端絕緣盒時,應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8)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填充膠在絕緣盒內形成氣隙,絕緣膠填充要飽滿,搭接處坡口整形要整齊美觀。(22)定子支持環檢查檢修要求:1)支持環應無絕緣過熱、開裂、老化、腐蝕,電擊穿現象。2)發現上述情況時,支持環必須進行檢修,一般與更換定子線棒同時進行,只有在支持環絕緣嚴重損壞時才進行專門處理。3)從支持環絕緣斷裂點或絕緣損壞點往兩端方向共剝380(包括兩端各120長的絕緣斜坡)。4)絕緣剝掉后,如果需要

49、在支持環上進行焊接工作時,需用石棉布包好,焊好后,應檢查焊接質量,清掃焊渣,打磨焊疤,用甲苯或無水乙醇全面清洗焊接面。5)清掃后不平處用1361漆調石棉粉填充并包扎浸膠的玻璃絲帶絕緣。(23)定子噴漆1)根據檢修中更換線棒與處理接頭的數量以及線棒漆層損壞情況,確定定子局部或全部噴漆。2)噴漆前線棒應徹底清掃絕緣表面,不應有灰塵、油垢。3)定子鐵芯內膛噴1361絕緣灰磁漆或183絕緣紅磁漆。4)定子線棒端部噴一層1323紅磁漆,待其干后,再噴一層1361絕緣灰磁漆或183絕緣紅磁漆。5)噴漆時使用清潔干燥壓縮空氣,漆層厚度要均勻,不可出現滴淌、流掛現象。6)噴漆工作應按規定作好防火與防毒措施。(

50、24)檢修后的檢查與清掃1)用清潔干燥壓縮空氣吹掃定子線棒上下端部,定子內膛亦應吹掃,必要時應清洗鐵芯。2)定子線棒端部有大量油垢時,要用清洗劑徹底清擦。3)開機前機內應徹底清掃,檢查,并拉發電機空氣間隙。4.5.2 轉子磁極的檢修或更換4.5.2.1 磁極發現有下列缺陷之一時應吊出分解檢修或更換。(1)磁極勵磁線棒主絕緣不良。(2)磁極勵磁線棒有匝間短路或接地,無法恢復其絕緣。(3)磁極繞組嚴重燒損需要換備品磁極。4.5.2.2 磁極分解檢修的主要工序(1)拆開固定磁極連線夾板的固定螺栓。(2)拆開磁極接頭的絕緣包繞層。(3)拆開磁極連線的固定螺栓。(4)拆開阻尼環接頭。(5)吊拔磁極。(6

51、)繞組與鐵芯分解。(7)鐵芯及繞組清掃、檢查、處理。(8)繞組與鐵芯組裝。4.5.2.3 磁極繞組組裝的主要工序。(1)檢查、測量繞組、鐵芯各部無異常。(2)將繞組套入鐵芯。(3)調節繞組高度,磁極繞組高度和墊板在壓緊狀態下,墊板與鐵芯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規定時不應超過±1。(4)繞組與鐵芯間塞入環氧玻璃布板,楔緊繞組。(5)磁極干燥(必要時)。(6)測量單個磁極絕緣電阻不應小于5M。(7)磁極經交流耐壓試驗合格。4.5.2.4 磁極接頭發現下列缺陷時應進行更換處理。(1)軟接頭銅片斷裂。(2)軟接頭損傷使導電截面減少15%以上及焊縫有裂紋。(3)銅片失去彈性。(4)軟接頭與磁極繞組鉚接不良。(5)軟接頭直流電阻不合格。4.5.2.5 磁極接頭更換的主要工序。(1)拆卸阻尼環接頭(磁極需要吊出時)。(2)拆卸磁極軟接頭固定夾板、絕緣層。(3)拆開磁極軟接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