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理化學課程復習資料1、 單項選擇題:1.對隔離體系而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體系的熱力學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2.經下列過程后,體系熱力學能變化不為零(U 0)的是 D.純液體的真空蒸發過程 3.下列關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熱力學性質正確的是 C.mixS > 0,mixG < 0 4.理想氣體恒壓膨脹,其熵值如何變化? B.增加 5.在下列熱力學函數中,可以用于判斷過程自動與否的是 C.GT, 6.若反應2H2(g) + O2(g) = 2H2O(g) 的熱效應為rHm,則 B.fH mH2O(g) = 0.5rHm 7.已知反應H2(g) + 0.5O2(g) = H2O (g)
2、在298K、p下的反應焓變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H2(g) 的標準摩爾燃燒焓 8.某化學反應在298K時的標準Gibbs自由能變化為負值,則該溫度時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K值將B.K>19.合成氨反應 N2(g)+ 3H2(g)= 2NH3(g)達平衡后加入惰性氣體,保持體系溫度和總壓不變(氣體為理想氣體),則有 C.平衡左移,Kp 不變 10.在一定的溫度T和壓力p下,反應3O2(g) 2O3(g)的以組元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Kp與以組元物質的量分數表示的平衡常數Ky之比為 D.p-1 11.在373K、 p下,水的化學勢為l,水蒸氣的化學勢為g,則 A.l = g 12.在、兩相中
3、均含有物質A和B,A和B在相中的化學勢分別為A()和B(),A和B在相中的化學勢分別為A()和B(),當兩相達到平衡時應有 B.B() = B() 13.FeCl3和H2O能形成FeCl3·2H2O、FeCl3·6H2O、2FeCl3·5H2O和2FeCl3·7H2O四種水合物,該體系的組元數和在恒壓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數為 B.C = 2,= 4 14.下列關于杠桿規則適用對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適用于二組元體系的任何相區 15.對(基)元反應A +2B P而言,其反應速率方程可以用不同反應物濃度對時間的變化率來表示,即有,和三種形式,則kA,
4、kB和kP三者之間的關系為 C.kA=0.5kB=kP 16.標準氫電極是指 C.Pt,H2(pH2=p)| H+(a = 1) 17.在298K時,測得濃度為0.1和0.01 mol·kg-1的HCl溶液構成濃差電池的液接電勢為Ej(1);若溶液濃度相同,而換用KCl溶液,則其液接電勢為Ej(2)。兩液接電勢的關系為 A.Ej(1) Ej(2) 18.電極電勢的改變可以改變電極反應速率,其直接原因是改變了 A.反應活化能 19.在相同的溫度及壓力下,把一定體積的水分散成許多小水滴,經這一變化過程以下性質保持不變的是 B.表面張力 20.已知肥皂液的表面張力為0.025N·
5、m-1,若球形肥皂泡的直徑為1×10-2m,則該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壓強為 D.20 Pa 21.298K時,苯蒸氣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蘭繆爾吸附等溫式,在苯蒸氣壓為40Pa時,覆蓋度 = 0.05;當 = 0.5時,苯的蒸氣壓為 B.760 Pa 22.關于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物理吸附有選擇性,化學吸附無選擇性23.在一定量的以KCl為穩定劑的AgCl溶膠中加入電解質使其聚沉,同濃度下列電解質溶液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正確的是 A.AlCl3ZnSO4KCl 24.在堿性溶液中用HCHO還原HAuCl4制備Au溶膠,其主要反應為:HAuCl4+5NaOHNaA
6、uO2+4NaCl+3H2O2NaAuO2+3HCHO+NaOH2Au+3HCOONa+2H2O若Au溶膠以AuO2-為穩定劑,則Au溶膠的結構式為 D.(Au)m·x AuO2-·(x y) Na+ y-·y Na+ 25.在下列分散系中,丁達爾效應最強的是 D.硅溶膠 2、 判斷題:1.對氣態物質而言一定有Cp CV = nR。 X 2.室溫、大氣壓為p的條件下,一杯水蒸發成同溫同壓下的水蒸氣為可逆過程。 X 3.體系從同一始態出發,經絕熱不可逆過程達到的終態,若經過絕熱可逆過程,則一定達不到該終態。 4.自發過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過程一定是自發的。
7、X 5.如果某一化學反應的不隨溫度變化,那么其也不隨溫度變化,但其卻與溫度有關。 6.二組分理想溶液的總蒸氣壓大于任一組分的蒸氣壓。 X 7.對純組分而言,其化學勢就等于其吉布斯自由能。 X 8.在374K,p下,液態水H2O(l)的化學勢比氣態水H2O(g) 的化學勢高。 9.因為,所以是在溫度T時,化學反應到達平衡狀態時的Gibbs 自由能變化量。 X 10.對理想氣體反應 0 = BB而言,若反應體系的B > 0,則在確定溫度壓強下,當向已到達平衡的反應體系加入惰性氣體時,平衡將向左移動。 X 11.如果某化學反應的,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12.反應CO(g) +
8、 H2O(g) CO2(g) + H2(g),因反應前后的分子數相等,所以無論體系壓力如何變化變化,對平衡均無影響。 X 13.某一固體在25和大氣壓力下升華,這意味著該物質三相點的壓力大于大氣壓力。 14.單元系的相數一定少于多元系的相數。 X 15.分解反應Pb(C2H5)4 = Pb + 4C2H5 是基元反應。 X 16.反應速率常數kA一定與反應物A的濃度有關。 X 17.已知某平行反應的一個分支反應AB的活化能為E1,另一個分支反應AC活化能為E2,且E1> E2。為提高B的產量,應該提高反應溫度。 18.因為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與電導池常數Kcell及電導G之間的關系為 =K
9、cell·G,所以可以說電導率與電導池常數Kcell成正比。 X 19.標準電極電勢等于電極與周圍活度為1的電解質之間的電勢差。 X 20.電池反應的電動勢EMF與對應電池反應計量方程式的寫法無關,而電池反應的rGm值與對應電池反應計量方程式的寫法有關。 21.如果規定標準氫電極的電極電勢為1V,則各可逆電極的還原氫標電勢值都將增加1V,而電池的電動勢不會改變。 22.鹽橋可以完全消除液接電勢。 X 23.實際分解電壓一定比理論分解電壓高。 24.溶膠的電泳與電解質溶液的電解本質是相同的。 25.以過量的KI穩定的AgI溶膠帶正電。 X 26.用同一支滴管滴出相同體積的水、NaCl稀
10、溶液和乙醇溶液,滴數是相同的。 X 3、 填空題:1.將1mol的HCl(g)在298K、p下溶于水中,Q < 0,W < 0,H < 0。(填>,<或=)2.若1mol理想氣體從壓強p1=0.5MPa的始態經節流膨脹到壓強p2= 0.1MPa的末態,則體系的熵變S = 13.38 J·K-1。3.物質的熱容C 不是 狀態函數(填“是”或“不是”),為物質的 容量 性質(填“容量”或“強度”)。4.將N2(g )和Ar(g )視為理想氣體,則經以下恒溫混合過程后,體系的熵變分別為(填“>”,“<”或“=”):(1)1mol N2(p,V )
11、+ 1mol Ar(p,V ) 1mol N2 +1mol Ar (p,V ) ,S = 0;(2)1mol N2(p,V ) + 1mol N2(p,V ) 2mol N2(p,2V ), S = 0。5.體系Gibbs自由能在確定溫度下隨壓強的變化率 V ,在確定壓強下隨溫度的變化率 -S 。6.含不揮發溶質的稀溶液,其沸點 > 純溶劑的沸點。(填 >,< 或 = 號) 7.由兩種液體所形成的溶液中,組元的蒸氣壓對拉烏爾定律產生不太大的正偏差。若溶液濃度用物質的量分數表示,且選取純液體為參考態,則溶液中組元的活度系數必定 > 1;如果選擇極稀條件下服從亨利定律,且物
12、質的量分數等于1的狀態為參考態,則溶液中組元的活度系數必定 < 1。(填 >,< 或= )8.化合物A的分解反應為 A(s) B(g) + 2C(g),則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與A物的分解壓p分之間的關系為 9.將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H2S(g)混合。在一定溫度下,當體系達到平衡時,此體系的獨立組分數C =_ 2 _,自由度f = 1 _。10.AlCl3溶于水后水解產生Al(OH)3沉淀,該體系的組元數C = 3 ,自由度數f = 3 。11.在一定壓力下A和B形成具有最低恒沸點的二元系,最低恒沸物的組成為xB = 0.475。若進料組成為xB = 0.80
13、0,在具有足夠塔板數的精餾塔中精餾,則在塔頂得到 恒沸物 ,而在塔底得到 純B 。12.已知某復雜反應的表觀速率常數k與各基元反應速率常數之間的關系為,則表觀活化能Ea與各元反應活化能之間的關系為: Ea = Ea,2 + 0.5(Ea,1 - Ea,4) 。13.鏈反應包含鏈的 引發,鏈的 傳遞 和鏈的 終止三個基本步驟,鏈反應可分為 直 鏈反應和 支 鏈反應兩種。14.某反應物的轉化率達到50%、75%所需要的時間分別記為t1/2和t1/4,這兩者的比值t1/2:t1/4對一級反應而言為 1:2 ,對二級反應而言為 1:3 ,對三級反應而言為 1:5 。15.連串反應的總包反應速率由速率
14、最慢 的反應步驟決定,該反應步驟稱為反應的 速控 步驟;總包反應的級數與該反應步驟的級數 不一定 相等(填“一定”或“不一定”)。16.強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與溶液濃度的關系為:隨濃度增大,電導率先 增加 后 下降 ;而其摩爾電導率與溶液濃度的關系為:隨濃度增大,摩爾電導率 降低 。17.如果標準氫電極的電極電勢被規定為1V,則與之對應的可逆電極電勢值相對現行的可逆電極電勢應該 增加1V ;而由此可逆電極電勢計算出的可逆電池電勢值應該 不變 。18.反應Cu(s) + Cu2+(a1) = 2Cu+(a2) 可設計成如下兩個電池:(1) Cu(s) Cu+(a2) | Cu+(a2), Cu2+
15、(a1) | Pt ,(2) Cu(s) | Cu2+(a1) | Cu+(a2), Cu2+(a1) | Pt ,則在298K時,兩電池的標準電動勢之間的關系是 ,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化量之間的關系是 = 。(填“=”或“”)19.電極極化的種類有 電阻 極化、 濃差 極化和 電化學(或活化) 極化。20.由于電極極化,與可逆電池相比,原電池的實際輸出電勢 降低 ,電解池的能耗 增加 。(填“增加”或“降低”)21.溶膠是 動力學 不穩定,而 熱力學 穩定的高度分散體系。(填“熱力學”或“動力學”)四、計算題:1.1mol雙原子理想氣體在300 K、101 kPa下,經恒外壓恒溫壓縮至平衡態,
16、并從此狀態下恒容升溫至370K、壓強為1 010 kPa。求整個過程的U、H、W及Q。2.設有0.1 kg N2為理想氣體,溫度為273.15 K,壓強為101325 Pa,分別進行下列過程,求各過程的Q和W,及經各過程后體系的U、H和S。恒容加熱至壓強為151987.5 Pa;恒溫可逆膨脹至原體積的2倍。3.計算1mol的O2(g)從298K及p的始態出發,經過絕熱、恒外壓壓縮至3p的末態時W和Q,以及體系的U,H,S,G和A。已知Sm(O2,298K)=205 J·K -1·mol-1;設O2(g)為理想氣體。4.1 mol水在373 K、p下,恒溫向真空蒸發,體系的末
17、態壓力為0.5p,已知水在373 K下的汽化熱為40.66 kJ·mol-1。設水蒸氣為理想氣體,求該過程的W、Q和經過過程后體系的U、H、S、A和G。5.試計算反應 C2H4(g) + H2(g) C2H6(g) 在1000 K下的標準平衡常數Kp。已知在2981000K范圍內,反應的平均熱容差Cp = 10.8 J·K-1·mol-1;298 K下,乙烯和乙烷的標準燃燒焓分別為-1411 kJ·mol-1和-1560 kJ·mol-1,液態水的標準生成焓為-286 kJ·mol-1;C2H4(g)、C2H6(g)和 H2(g)的標
18、準熵分別為219.5、229.5和130.6 J·K-1·mol-1。6. 288.15K時,1mol NaOH溶解在 4.599mol H2O中所成溶液的蒸汽壓為596.5Pa,在該溫度下,純水的蒸汽壓為1705 Pa。已知水的汽化熱為40.62 kJ·mol-1,并設水的汽化熱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求:溶液中水的活度及活度系數;在溶液中與在純水中,水的化學勢相差多少?該溶液的沸點。7.在100 g水中溶解了29 g的 NaCl后,溶液在373.15 K時蒸氣壓為82.927 kPa。求該溶液在373.15 K時的滲透壓; 該溶液的凝固點; 該溶液的沸點。已知37
19、3.15 K時水的比容為1.043 dm3·kg-1,冰的熔化熱為fusHm = 6.048kJ·mol -1,水的蒸發熱為vapHm = 40.67kJ·mol -1,并設冰的熔化熱和水的蒸發熱均為與溫度無關的常數。8.某元反應為A + B C ,若兩種作用物的初始濃度均為0.2mol·dm-3,在25時的初速度為5×10-2mol·dm-3·s-1,在45時的初速度為0.5mol·dm-3·s-1。試求該反應在上述兩個溫度下的反應速率常數,半衰期及該反應的活化能值。9.某有機化合物A在323K,酸催化
20、下發生水解反應。當溶液的pH = 5時,反應半衰期t1/2 = 69.3min;pH = 4時,反應半衰期t1/2 = 6.93min。實驗表明反應半衰期與A物的初始濃度無關,反應速率方程為。求 和; 在323K時的速率常數kA; 在323K、pH = 3時,A水解80%所需要的時間。10.某物質A在有催化劑K存在的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得到產物B。若用X表示A和K所生成的活化絡合物,并假設反應按照以下機理進行:A + K X,速率常數為k1X A + K,速率常數為k2X K + B,速率常數為k3求:反應速率 -dcA /dt 的一般表達式(式中不含X項); k2>> k3時,反
21、應速率簡化表達式,并說明此時由機理推導速率方程采用了什么近似方法; k2 << k3時,反應速率簡化表達式,并說明此時由機理推導速率方程采用了什么近似方法。11.請用Debye-Hückel極限公式計算298K時0.01mol·kg-1的NaNO3和0.001mol·kg-1的Mg(NO3)2混合溶液中Mg(NO3)2的離子平均活度系數,離子平均活度和活度。12.在298.15K下,某電導池先后充以高純水、0.02mol·L-1的KCl溶液和AgCl飽和溶液進行電導測定,所測得的電阻R值依次為2.20×105、100和1.02
22、15;105。已知該溫度下KCl溶液和AgCl飽和溶液的摩爾電導率m分別為1.383×10-2、1.268×10-2S·m2·mol-1。求: 電導池常數Kcell;AgCl的電導率AgCl; 298.15K下,AgCl的溶解度。13.下列電池在298K時的電動勢E = 0.165 V,電池反應(得失1個電子)的rHm = 50 kJ·mol-1。Pt,H2(1.0kPa)| HBr(0.1mol·kg-1)| AgBr(s),Ag(s)1)計算電池的標準電動勢值;2)計算可逆電池產生1 mol電子電量時的熱效應和電池電動勢的溫度系數
23、。已知= 0.799V,固體AgBr的溶(活)度積為Ksp=1×10 12。14.在298.15 K及p下,。試將Ag(NH3)2+配合物的形成反應設計成原電池,并求Ag(NH3)2+的配合穩定常數K配合。15. A、B二組元凝聚系相圖如下圖所示。請指出圖中各部分存在的相態,并繪出從M點開始降溫(如圖所示)的步冷曲線。 16.20時,水的表面張力為72.8×10-3 N·m-1,汞的表面張力為48.3×10-2 N·m-1,汞和水的界面張力為37.5×10-2 N·m-1。設汞與水完全不互溶,試通過計算說明:1)水能否在汞的
24、表面上鋪展開?2)汞能否在水的表面上鋪展開?17.常壓下,水的表面張力(N·m-1)與溫度t()的關系為 = 7.567×10-2 1.4×10-4t。若在10下,保持水的總體積不變,試求可逆地擴大1cm2表面積時,環境對體積所做的最小表面功Ws,體系與環境所交換的熱Q,及體系的熵變S,焓變H和吉布斯自由能變化量G。18.在292 K時,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張力。式中0為純水的表面張力,、為常數。(1)求丁酸的表面吸附量與濃度的關系式。(2)當13.1×10-3N·m-1,19.62,而濃度0.2 mol·L-1時的吸附量。(3)當時,吸
25、附量為多少?此時丁酸在表面上可認為構成單分子層緊密排列,則丁酸分子的截面積為多少?參考答案四、計算題:1.解:第1步是理想氣體經恒溫過程,所以U1 = 0,H1= 0 1mol雙原子理想氣體在300 K、101 kPa下的體積為: 由于第2步是恒容升溫過程,則完成第2步所達到的末態體積應該與經第1步至平衡態時體系的體積相等,該體積值為: 故經第1步至平衡態時的壓強為 因此,恒外壓恒溫壓縮至平衡態的過程做功為: W1= -p(V2 - V1) = -818.92×103×(3.046 - 24.695)×10-3 =17727 J = 17.727 kJ 故: Q1
26、 = -W1 = -17.727 kJ 第2步是理想氣體經恒容升溫過程,則W2 = 0 故,U2= Q2 = CV,m(T2-T1) = 20.79×(370 -300) =1455.3 J=1.455 kJ H2 = Cp,m(T2-T1) = (20.79 + R)×70 =2037.3 J =2 .037 kJ 整個過程:W = W1 + W2 = 17.727 kJ Q = Q1+ Q2 = -17.727+1.455 = -16.27 kJ U =U1+ U2 =1.455 kJ H =H1+H2 = 2.037 kJ 2.解:因為N2 氣為雙原子理想氣體,則Cp
27、,m = =29.10 J·mol-1·K-1,CV,m =20.79 J·mol-1·K-1 恒容過程W = 0,且則末態溫度 T2 = 1.5T1 =1.5×273.15 K UV = n CV,m(T2-T1) = (100÷28)×20.79×(1.5×273.15 -273.15) =1.01×104 JQV =UV =1.01×104 J HV = n Cp,m (T2-T1) = (100÷28)×29.10×(1.5×273.15
28、 -273.15) = 1.42×104 JSV = n CV,m ln (T2/T1) = (100÷28)×20.79×ln(1.5 T1/ T1) = 30.11J·K-1 理想氣體恒溫HT = 0,UT = 0 W= -5622 J= -5.62 kJ W= - Q = 5622 J = 5.62 kJ 3.解:O2(g)為雙原子理想氣體,則CV,m = 2.5R,Cp,m = 2.5R,絕熱則有:Q = 0,故U = W,對理想氣體而言,U只是溫度的函數,有U = nCV,m(T2T1) = 2.5 R(T2T1)而 W= p外(V2
29、V1) = = R(3T1T2) = 2.5 R(T2T1) 根據上式解得:T2 = 468.3 K 所以,U = 2.5 R(T2T1) = 2.5 ×8.314×(468.3298) = 3540 J W = U = 3540 J H = nCp,m(T2T1) = 3.5 R(T2T1) = 4955 J S2 = S1 + S = 205 + 4.02 = 209.02 J·K-1 A = U (TS) = 3540 (468.3×209.02 298×205) = 31.84 J G = H (TS) = 4955 (468.3
30、15;209.02 298×205) = 33.24 J 4.解:向真空蒸發,則p外 = 0,所以W = 0 向真空蒸發為不可逆蒸發過程,各狀態函數變化量可以通過以下可逆過程計算: 過程為水的可逆蒸發,所以:H1 = nvapHm = 1×40.66 = 40.66 kJ U1 = H1 pV H1 pVg = H1 nRT = 37.56 kJ G1 = 0,S1 =H1/ T = 40.66×103 / 373 = 109 J·K-1,A1 = U1TS1 = 37.56 40.66 = 3.1 kJ 過程為水蒸氣的恒溫變壓過程,因水蒸氣為理想氣體,
31、則H2 = 0,U2 = 0 G2 = nRT ln(p2/p1) = 1×8.314×373×ln(0.5p/ p) = 2149.5J = 2.15 kJA2 =G2 =2.15 kJ, S2 = nR ln(p1/p2) = 1×8.314×ln(p/0.5 p) = 5.76 J·K-1故 H =H1 +H2 = 40.66 kJ,U =U1+U2 = 37.56 kJ G =G1 +G2 = 2.15 kJ ,A =A1 +A2 = 3.12.15 = 5.25 kJ S =S1 +S2 = 109 + 5.76 = 114
32、.76 J·K-1,Q =UW = U = 37.56 kJ 5.解:因為水的生成反應H2(g) + 0.5O2(g) = H2O(l) 就是H2(g)的燃燒反應,所以有在298 K下,cHmH2(g) = fHmH2O( l) = -286 kJ·mol-1 故反應在298 K下的焓變為:rHm298 K = cHmC2H4(g) + cHmH2(g)- cHmC2H6(g) = (-1411) + (-286) - (-1560) = -137 kJ·mol-1 根據基希霍夫定律,反應在1000 K下的焓變為: rHm1000 K = rHm298 K + C
33、p×T = -137 + 10.8×702×10-3 = -129.4 kJ·mol-1 在298 K下,反應的熵變為:rSm298 K = SmC2H6(g) - SmC2H4(g) - SmH2(g) = 229.5 - 219.5 - 130.6 = -120.6 J·K-1·mol-1 而反應在1000 K下的熵變為:rSm1000 K = rSm298 K + Cp×ln(T2/T1) = (-120.6) + 10.8×ln(1000/298) = -107.5 J·K-1·mol-
34、1 則反應在1000 K下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為:rGm1000 K = rHm1000 K - TrSm1000 K = (-129.4)×103 - 1000×(-107.5) = -21.9×103 J·mol-1 由rGm1000 K= -RT lnKp 得:Kp= exp 21900/(8.314×1000) = 13.9 6.解:(1)依題意NaOH溶液中H2O和NaOH的濃度分別為:, 因為NaOH為非揮發性溶質,所以288.15K時溶液的蒸汽壓就是來源于水蒸氣,根據沸點下降公式得: 則: 根據得: 根據沸點升高公式 得: 7.解:
35、該溶液已不是稀溶液,所以相關計算必須用活度取代濃度。溶液中水的活度可用拉烏爾定律計算: 因為滲透壓= (- RTln aH2O)/Vm (- RTln aH2O)/ Vm, H2O而Vm, H2O = 1.043×18.02×10-3 dm3mol-1 所以, 因為溶液的凝固點降低值為: 所以該溶液的凝固點為Tf = 252.6K 因為溶液的沸點升高值為 所以該溶液的沸點為Tb = 378.85K 8.解:該元反應為二級反應,根據質量作用定律可得其反應速率方程為:r =kcAcB因為兩作用物的初始濃度相等,所以r=kc2 ,即 在25時, 反應的半衰期 在45時, 反應的半
36、衰期 根據阿侖尼烏斯方程可得:9.解: 因為反應半衰期與A物的初始濃度無關,所以反應對A物而言為一級,即 =1 而H+為反應催化劑,其濃度在反應前后相等,所以反應的表觀速率常數k = kA(cH+) 則,由題目所給數據得: 利用pH = 5(或pH = 4)時的數據計算可得: 因為pH = 3,所k = kA×10-3 = 1 min-1 A水解80%時,體系中A的濃度就是初始濃度的20%,則A水解80%所需時間為: 10.解: 因為基元反應和均涉及A物的濃度變化,所以: 式中涉及活化絡合物X的濃度,而活化絡合物X只是中間產物,不出現在總包反應中,所以有: 則: 當k2>>
37、; k3時,k2+ k3 k2,則反應速率簡化表達式為: 此時采用的近似方法是平衡近似法。 當k2 << k3時,k2+ k3 k3,則反應速率簡化表達式為: 此時采用的近似方法是穩態近似法。 11.解:依題意,該混合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分別為:mNa+ = 0.01mol·kg-1,mMg2+ = 0.001mol·kg-1,mNO3- = 0.012mol·kg-1 所以,該混合溶液中離子強度為: I = ymizi2 = y (0.01´12 + 0.001´22 + 0.012´12) = 0.013 mol
38、3;kg-1 根據Debye-Hückel極限公式得: , 根據可計算出該混合溶液中Mg(NO3)2的平均質量摩爾濃度為: 所以,該混合溶液中Mg(NO3)2的離子平均活度為:或 由aB =( a±) 得: 12.解: 根據和可得: 由題知KCl溶液的m = 1.383×10-2S·m2· mol-1,cKCl = 0.02mol·L-1 = 20.0 mol·m-3, R=100,代入上式計算得:Kcell= 100 ×20.0 ×1.383×10-2 = 27.66 m-1 由得AgCl溶液的電導率: 高純水的電導率: 因此,AgCl的電導率為:AgCl = l H2O = (2.712 -1.257) ×10-4=1.455×10-4S· m-1 AgCl的溶解度為: 13.解:(1)該電池的電極反應分別為正極反應:AgBr(s) + e Ag (s) + Br-(aq) 負極反應:0.5H2(1.0kPa) H+(0.1mol·kg-1) + e 故電池的標準電動勢 而反應:Ag+(aq) + e Ag (s) 反應:AgB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院內護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實驗室安全與生物技術教案計劃
- 園林設計公司介紹
- 文化藝術活動保證金協議
- 建立數據分析能力提升決策水平計劃
- 行政管理中的公共關系創新路徑試題及答案
- 車位出租合同補充條款
- 工程經濟學成果試題及答案
- 投資風險與收益評估的框架試題與答案
- 公共關系學輿論引導策略試題及答案
- 從胡希恕認識厥陰病辨治慢性腎衰竭
- 11471勞動爭議處理(第10章)
-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及其配套制度講義課件
- 《商務西餐禮儀》課件-
- 部編版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課件
- 全國統一市政工程預算定額2002版
- 調壓器技術規范
- 學校生均占地面積
- 《康復醫學》第四章 常見疾病的康復 第二節 腫瘤康復課件
- 2016年度高考全國3卷文綜地理試題(解析版)
- SIPOC培訓教材學習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