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娥微課文本教案19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1頁
高瑞娥微課文本教案19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2頁
高瑞娥微課文本教案19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3頁
高瑞娥微課文本教案19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4頁
高瑞娥微課文本教案19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S)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教案-19 地震中的父與子 鶴壁市山城區第八小學 高瑞娥語文(S)教學設計教 材:語文(S)四年級下冊課 文:19 地震中的父與子板 塊:教學設計教案設計思路: 1以“這對父子了不起在哪”為主線,以課文中父親的外形、行為、語言描寫為體會抓手,以“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來貫穿全文,層層推進,讓學生感受承諾之重,感受信賴之美,進而感受真愛、感受生命。 2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 讓學生從靜態的文本中感受到跳蕩的生命。 3抓住文章留白處進行想象和練筆,凸顯語文學科特性。教學目標: 1.學習父子倆在險惡的環境面前充滿自信,不向困難屈服的品格。 2.有感

2、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救助兒子和兒子等待父親過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和深深信任。 3.認識“塌、昔、墟、掘、爆、堪”等 6 個生字,會寫“昔、漆、拐、挖、掘、控、辟、擁”等 8 個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彎、挖掘、控制、開辟、擁抱”等詞語。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課文的父親挖掘廢墟、尋找兒子的經過是課文的重點。教學難點: 1.體會父親救助兒子和兒子等待父親過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和深深信任。 2.在對比中品味文中語句的用語準確和表達技巧。課前準備: 1.課件。 2.課前搜集有關地震的資料。課時安排: 語文(S)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教案-19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3、設計說明第一課時 一、揭題,交流資料 1讀完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2生討論匯報。 3 說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關于地震的那些資料?(學生交流資料)4小結:地震這一天災讓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雖然災難無情, 但是人間有愛。在 1994 年的洛杉機大震中,也有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 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去體會父親的了不起!二、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一) 請大家自由品讀課文,從哪里我們感受到了這位父親的了不起?請你邊讀邊想象畫面,在你有感觸地方做上記號,也可以用一兩個字或詞,記錄下你讀時的感受。 (二)引出重點段。 1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哪一個地方最讓你

4、感動,甚至有潸然淚下的感覺。 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導讀出感受。 (三)體會重點段。讀這段話的時候, 哪一句話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2 的順序可隨學生回答變更) 1 體會“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 (1)這句話里又是哪些詞抓住了你的心?(到處、破爛不堪)引導學生想象具體樣子。 (2)父親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在這 38 小時里會發生哪些觸目驚心的場面,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生講述想象內容,師引導讀好此句。) 2 體會他挖了 “十二小時, 二十四小時, 三十六小時,他不停地挖著,沒人再來阻止他。” (1)你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里感受到了什么?(比

5、較課后第三題文句) (展示課件第四屏) (2)你能把這種漫長和艱難讀出來嗎? (3)從這個“再”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在課文里找找看那些人曾經阻止過他,為什么阻止他?(指導讀人們勸說的話,讀出著急、擔心的語氣。 ) (4) 小結:但為了救兒子,父親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確實了不起。(5) 開課伊始,直奔主題,以“了不起的父與子”為主線,圍繞 “父親了不起” 、 “兒子了不起”展開以下兩課時的教學。邊讀邊思,隨時批注是四年級學生應該逐漸養成的習慣。引導學生抓重點句、重點詞體會文章。通過對情境的補充想象,深刻感受文本中父親因愛而執著的救援兒子的行為。 3體會重點句: “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

6、一起。 ” (1) 父親 36 小時不眠不休,哪來的力量? (2)這是他“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平常他什么時候會對兒子說這句話? (3)小結: 高興的時候,父親會對兒子說: 悲傷的時候,父親會對兒子說: 膽怯的時候,父親會對拍拍肩膀,鼓勵兒子說:別怕, (4)如今兒子在廢墟下生死未卜,父親雖沒說一句話,可是我們能感到他心里對兒子的一聲聲叮嚀,一次次呼喚。他會在心里一遍遍對兒子說什么?他又會在心里一遍遍對自己說什么? (5)小結:是對兒子的承諾,是對兒子深深的愛支撐著父親。所以盡管挖掘得如此艱難,盡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沒有放棄。 (6)36 小時過后,父親已成了什么樣呢?師范讀后生再讀此段。總結

7、:此情此景,誰看了會不為之動容!我們要對這位父親說:您真了不起!第二課時 上節課我們被父親了不起的行為震撼了,心中滿是沉甸甸的父愛。下面讓我們把目光聚集到兒子阿曼達身上。 一、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1默讀課文 1123 自然段,看看從哪兒可以看出兒子了不起? 2 為什么他不怕? (無論,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3想象補白。 (1) 就在父親進行著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挖掘的同時,兒子和伙伴們在黑暗的廢墟下進行著漫長的等待。在等待中,他們會遇到什么困難?阿曼達又是怎樣做的呢?通過電影剪輯般的引讀、渲染,使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父親的形象更豐滿。 (2) 那是怎樣驚心動魄的 38 小時,怎樣饑

8、餓恐懼的38 小時。可惜文章沒有描述,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阿曼達是怎樣鼓勵 13 個小伙伴熬過這艱難的 38 小時的。先小組內說一說,再寫下來。可以學習文章中對父親描寫的方法。(生補寫故事,進行練筆) ( 3)生交流練筆內容。 (4)小結:阿曼達就是這樣不斷地鼓勵自己,也鼓勵著同學,他把對父親的信任化作了戰勝一切困難和恐懼的勇氣,所以我們說:這位兒子真了不起! 二、贊美父子,照應開頭 1讓我們齊讀 2023 自然段,讓我們看看愛創造出了什么奇跡! 2 地震是殘酷的,但是父子間因愛所產生的能量遠遠超出了這次地震。此時,我們不由地發自內心的贊嘆:這對地震中的父與子真了不起! 三、總結升華 1 這種“了不起”源于父親對兒子的愛,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下面讓我們用這句話來回顧一下這個艱難的歷程: 當父親看到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支撐他的是這句話 ; 當人們都來阻攔他,勸他放棄時,回響在他耳邊依然是這句話 ; 當他孤軍奮戰,傷痕累累,就要倒下時,給他力量的還是這句話 ; 父親不在乎那 38 個小時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為他知道,此刻,他兒子一定跟他一樣,在默念著那句話,那就是 ; 當安全出口在十四個孩子面前打開的時候,兒子卻最后一個出來,那是因為父親的話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 ! 2 小結: 生命因為堅持而變得堅強,因為希望而變得堅韌,因為愛而變得永恒! 3推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