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科版修訂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電1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2 點亮小燈泡3 簡單電路4 電路出故障了5 導體與絕緣體6 做個小開關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第二單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開了2 各種各樣的花3 花、果實和種子4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5 種子的萌發6 動物的卵7 動物的繁殖活動第三單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營養3 營養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發霉了6 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1 各種各樣的巖石2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3 巖石的組成4 觀察、描述礦物一5 觀察、描述礦物二6 面對幾種不知名礦物7 巖石、礦物和我們1第一單元電一、單元教學意義當我
2、們輕輕閉合開關 : 電燈就會發出光,收音機就會播放動聽的樂曲,電視機就會呈現五彩繽紛的畫面, 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似乎早就習以為常了。電的大規模應用,是基于人類對電的不斷探究。孩子們也對電感興趣。這一單元將借助導線、 燈泡、電池等電器元件和許多有趣的探究活動, 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的初步概念,促進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開展。本單元的第 1 課“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學生將首先對身邊的靜電現象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 靜電現象在學生們的身邊經常會發生。在這一課中, 他們將知道靜電現象是物質在外力作用下, 發生電荷轉移而形成的。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如果電荷能持續地向一個方向流動,
3、就會產生電流。 這些是學生們建立電概念的根底。接下來在“點亮小燈泡 “簡單電路“電路出故障了三課中,學生將開展對電路的研究。用一根電線和一個電池使小燈泡發光。這一活動看似簡單,但四年級的學生仍會津津有味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將在活動中認識電、電路,想象電流是怎樣流動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燈泡亮起來的實驗中,他們會提出更具挑戰性的任務, 并嘗試著用更多的連接方法使小燈泡亮起來。 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將使他們連接的電路更加穩定, 并便于操作。為了“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 ,學生將探索不同電路連接方式對小燈泡的影響。 在電路中,如果某個地方連接不好或者某個電器元件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燈泡不亮。 “電路出故
4、障了一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尋找電路故障的過程中,將自制的“電路檢測器做為重要的檢測工具。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將形成關于電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電是一種能源,它能使物體發光、發熱 “要使小燈泡發光,電必須流經包括電池在內的完整的回路 “用一樣的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電路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導體和絕緣體 ,將使學生對身邊物質性質的認識得到開展,同時對電的理解也得到加深。本單元還在導體與絕緣體的認識根底上,安排了“做個小開關一課,旨在使學生把已形成的電路概念進一步開展為一個“可以控制的電路 ,同時也深化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2單元的最后一課是“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日的是整理學生的發現和認識,比
5、擬串聯和并聯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整個單元的安排是一個嚴密的構造, 前后課之間有著學生認識開展上的邏輯關系。學生從認識電的本質一電荷開場, 到認識電路、 電流、開關、電路檢測器、導體、絕緣體,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將最終指向對電的認識。在本單元中, 學生使用的是電池這樣一個平安的電源, 而在日常生活中, 多數用電器使用的是 220 伏的交流電。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 220 伏交流電的電源是很危險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 要把平安用電的教育貫穿單元教學的始終。二、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靜電現象是物質在外力的作用下電荷位置發生變化所產生的帶電現象。2、電荷有正電荷和負電荷兩種
6、,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3、電荷持續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電流。4、要使電流經過導線使小燈泡發光,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電路。5、使用一樣的材料,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路;用不同的連接方式連接的電路具有不同的特點。6、有的物質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導體;有的物質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絕緣體。7、開關通過連接和斷開電路來控制電路中的用電器。8、電是一種能量來源,能產生光和熱。過程與方法:1、組裝簡單的電路。2、在關于電的探究活動中,進展預測、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的結果。3、用簡單的電路圖表示電路的連接方式。4、制作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5、用電路檢測器檢驗電路中的故障。6、用電路檢測
7、器檢驗導體和絕緣體。7、用電路檢測器探究接線盒里電路的連接情況。3情感態度價值觀:1、知道平安用電的重要性。2、激發探究電的興趣。3、開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三、教學準備氣球、線繩,塑料梳子、碎紙屑、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導線、回形針、小開關、紅燈、綠燈、黃燈、具有 4 個和 6 個接線頭的盒子、橡皮、木質材料 (小木片、小木棒等 )、金屬材料、絲、棉、皮、各類布料 (濕和干 )、鉛筆、鋼筆和玻璃等。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
8、以產生電流。過程與方法: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展合理的解釋。情感態度價值觀:開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教學重點】 解釋靜電現象【教學難點】 認識正負電荷【教學準備】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教學過程】一、體驗靜電現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 看教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什么?4教師演示:用梳子梳枯燥的頭發,頭發可能會怎樣?-頭發飄起來了。頭發為什么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2、體驗靜電現象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發現了什么? -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
9、碎紙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認識電荷1、不一樣的電荷1靜電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 為什么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 -小組研討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枯燥的頭發,梳子帶負電荷,頭發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發就飄起來了。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發現了什么? 2 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后互換小結:兩個摩擦后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
10、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2、讓電荷流動起來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 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流動。 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 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作業設計:板書設計: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5電荷能流動起來教學反思:1靜電實驗。實驗材料有兩種,一種是橡膠棒和毛皮,一種是玻璃棒和絲綢。課前我在實驗準備的時候做了嘗試, 用橡膠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紙屑不是很明顯,而有機玻璃棒經過絲綢的摩擦在靠近紙屑時吸附現象非常明顯, 有的紙屑甚至飛舞了起來。于是選擇
11、了后者作為學生實驗的材料。 課上比照實驗效果非常好。2意外收獲。學生在做靜電實驗的時候,有些同學叫起來:“看,我的袖管也能吸附紙屑。我一看,果然,他的袖管上吸附著一些紙屑。因為今天學生穿的是校服,衣料是腈綸的,在摩擦后很容易產生靜電,也出現了吸附效果。于是,我順水推舟,和學生探討起生活中其他的靜電現象 ,3細節失算。靜電實驗需要紙屑,而且是那種撕的很細小的紙屑。雖然再三提醒,下午三節課下來, 地上掉了一些紙屑。 因為學生起身帶起的風也會使得紙屑飄落。 我只得讓學生下課后把掉在地上的紙屑一一撿起。 現在想想,只要在課前準備一些盒子, 把紙屑放在盒子里進展實驗, 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紙屑飄落
12、在地上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應該以聽眾的身份出現,盡量不打斷學生的發言,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己。2、點亮小燈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一樣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過程與方法:1、連接簡單電路。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展有日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2、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6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教學重點】 正確
13、連接電路【教學難點】 認識小燈泡的構造,正確連接小燈泡【教學準備】小燈泡、 1. 5 v 的干電池、導線、實驗記錄單、小燈泡的剖面圖或剖開的大燈泡的實物、電池和小燈泡的圖片等【教學過程】一、引入當我們閉合家里的開關, 電燈就會亮起來。 電燈為什么會亮呢?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小燈泡吧!二、認識小燈泡等的構造1、小燈泡的構造1小燈泡大家都看到過吧?你能畫一畫印象中的小燈泡嗎?要求劃出小燈泡的內部構造觀察小燈泡。2每組一個燈泡,觀察小燈泡的各局部構造。3交流觀察結果,并對自己畫的小燈泡作出修正。4猜猜電流是怎么從小燈泡內部通過的?用手指畫一畫。2、觀察導線、電池,說說導線和電池的構
14、造三、讓小燈泡發光1、點亮小燈泡1小組活動 - 連接這些實驗器材,想方法使小燈泡亮起來,用手比劃說說電流是怎么流動的?并做好記錄,用箭頭畫出流動的方向。2組織學生匯報:連接好的小組上臺展示,并說說電是怎么流動的?它的方向是怎樣的?沒有連接好的也上臺展示,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 可能出現的問題 -滲透短路、斷路等知識。2、嘗試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1還能用哪些方法點亮小燈泡,用實物圖畫下來哦。2畫出每一種連接方法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徑,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3把連接圖貼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74分析接亮的共同點3、出示實物圖,分析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四、平安教育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都是電池, 電
15、壓較小,不傷及到生命,而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 220V 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的、致人死亡的點,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 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 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尤其要注意。作業設計:板書設計:點亮小燈泡小燈泡導線電池不同實物圖展示:教學反思:通過小組探究獲得幾種電路連接方式。 課堂以兩人小組的方式進展探究, 學生很快便得出了兩種連接方式: 一種是利用導線把小燈泡的一個接點 金屬外殼和電池負極相連, 小燈泡的頂端接點與電池正極連接。 一種是把電池兩極顛倒過來。還有一種方式: 燈泡的金屬外殼與電池正極接觸, 燈泡的頂端接點用導線與電池負極連接。 而得出后一種方式的小組
16、極少, 三個班級只有四組學生。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思維的慣性使然, 一般還是習慣于把燈泡立于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把燈泡橫臥在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那么屬于“另類思維 。但不管怎樣,學生的探究熱情非常高漲, 很多人也許是第一次親手點亮小燈泡。 課堂上我給足了他們時間,讓每個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初步感受了簡單的電路。應該說,這是他們本節課最大的收獲。這節課上完之后, 雖然教學流程比擬順暢, 但是整體感覺不是十分理想, 某些環節沒有到達預設的要求, 總而言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課堂組織還不夠教學語言不夠精煉,過于平實,沒有輕重緩急;對學生反響的點評,還不到位。今后我還需多想方法加強課堂常規教學,形成自
17、己獨特的語言魅力,同時加強專業知識的培養, 加強教態教法的學習, 多掌握一些教學技巧, 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根底。3、簡單電路【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一電池。8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3、使用一樣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過程與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局部。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教學重點】1、使用一樣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局部。【教學難點】
18、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教學準備】每小組小燈座 2 個、電池盒 1 個、 1 號電池 1 節、導線 4 根、小燈泡 2 個、記錄紙假設干,記號筆1 支。【教學過程】一、活動導入: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著來點亮小燈泡,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啊?3、引導學生想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提醒學生觀察或回憶學校和家里的電燈是怎樣安裝的 )二、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學會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請一生演
19、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安裝,教師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燈泡是怎么裝到小燈座上的?(3)導線怎么連 ?(指出彈簧接線頭的最正確連接方法)說明: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學生觀察的根底上由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提供的步驟告訴學生,不必對使用方法進展討論。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保證每個學生都會使用。94、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5、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師介紹用簡單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1、再提供 1 個小燈泡、 1 個小燈座、 3 根導線,讓學生嘗試怎樣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2、學生使用
20、教師提供的材料來進展各種嘗試,當嘗試成功后,再去嘗試其他的連接方法。3、教師提醒學生將各種方法的電路圖畫出來,以便交流。4、根據各小組電路的連接情況,再發給每個小組一節電池和一個電池盒,探究兩節電池在電路中的連接方法,并畫出電路圖。5、實驗完畢,小組匯報,互動交流。交流要點:小燈泡亮了嗎 ?用了幾種連接方法 ?哪種方法更好 ?為什么 ?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 ?指出電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 四、活動延伸:1、挑戰:我們能連接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起來嗎?2、討論他們的想法,使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得到進一步開展。作業設計:板書設計:電池導線用電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方法點亮小燈
21、泡教學反思:本課是我上的一節常規課,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 這節課動手操作性強,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進展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是基于學生的經歷,密切聯系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 表達了對知識綜合應用。 在本課設計中我始終圍繞科學課的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來展開探究活動。首先,讓學生了解有關電的知識, 回憶舊知和生活實際, 并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說,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做, 親身去感受, 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點亮一個小燈泡。在課堂上充分鼓勵敢于嘗試的同學, 對于學生在點亮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讓其他的孩子去發現, 去指正。由此導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我們先來認識10一些電器
22、元件,這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的科學名字。你能用一根導線、 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 再一次使小燈泡亮起來嗎?這個問題一拋出, 很多同學躍躍欲試, 而對這樣的組裝, 他們可能很早就已經玩過類似的游戲。所以,他們非常感興趣、 。因此,小燈泡很快被學生點亮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著,我又會提出一個問題。 “分析我們的連接,你能說說干電池的電流是怎么走動的嗎? 這下可難住了一部學生。 她們可能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少局部對電學感興趣的學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奧秘。 但說不完整。在他們的思考問答下, 更多的學生會參加思考的行列。 此時,我將孩子們零散的答復進展歸納總結,全盤托
23、出。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開關來控制燈泡。而這個連接卻沒有開關。 我們能不能加一個小開關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熄呢?參加開關,重新點亮小燈泡!孩子們又很快的完成了組裝。現在,請你把我們的連接用實物圖畫下來,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電路。 學生們花了幾分鐘才畫好實物電路圖。要畫得像容易嗎?感覺怎么樣?要是簡化一下就好了! 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呢?此時, 可以充分讓學生們想想簡便的方法, 她們給了我很多好的意見。 我也給同學們一種方法,學習畫簡單的電器元件符號, 用符號再一次畫簡單電路圖。在教學過程中, 按照這樣的思路進展教學后, 我立即發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 使小燈
24、泡亮起來。 學生對燈泡內部的構造不了解,對看不見的電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后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 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 完整的電路。 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 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很難開啟學生智慧的思維。因此,我這課的設計,先點亮小燈泡, 認識電流的存在, 小燈泡只有在回路電路中才能亮, 一旦斷開就會熄滅。然后,逐漸的增加電器元件,我們不可能始終用手握著讓小燈泡亮,電器元件就可以讓我們的手解放出來。 這就構成了一個電路連接。 學習畫簡單電路圖,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知電路連接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電路的布置對生
25、活有很大的幫助。4、電路出故障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 )。2、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過程與方法:1、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112、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精神。【教學重點】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體驗科學的檢測手段將使我們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教學難點】 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教學準備】每組 2-3 個小燈泡、導線假設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一
26、X電路檢測器的掛圖。【教學過程】一、觀察導入: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并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2、說明:小燈泡發光是因為在這個電路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板書:回路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并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么不亮了 ?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 (建議:教師可準備多個好的和壞了的小燈泡,有電的和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檢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排除連接方法上的問題。2、引出新的問題 :為什么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1. 小燈泡壞了;2. 燈
27、座松了,沒有連上;3、三、做個電路檢測器:1、討論,用什么方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一般有下面幾種方法: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 電池盒兩端彈簧夾上的導線有沒有夾緊;電池是否放好了;小燈泡擰緊了嗎 , 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導線等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燈泡是否能亮。122、在此根底上指導學生按教科書中的提示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做法:把上節課連接過的簡單電路中的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拆下來,另外再連上一根導線,這就是我們的電路檢測器。 3、做好電路檢測器后,試試靈不靈。4、根據教材10 面的插圖講解檢測電路和檢測電路中各個局部(小燈泡、導線 )的方法。把故障電路的某一局部
28、電路或某一個元件連到電路檢測器的兩個導線頭之間,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局部電路或這個元件是暢通的、沒有故障的,否那么就證明這局部電路或這個元件不暢通、有故障。 5、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在檢測電路時,應先把故障電路中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2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是否有電,應采用取出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里,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6、制定檢測方案。提醒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要邊檢查邊做記錄;最后數一數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7、利用排除法進展測試,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讓學生再試一次,使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分組匯報。8、強
29、調平安事項。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 的電路。9、拓展:還有其他方法查找電路中的故障嗎?板書設計:回路故障電流中斷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1. 小燈泡壞了;2. 燈座松了,沒有連上;3、4、電路檢測器教學反思:這節課重點是讓學生利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存在的故障,并進展排除。通過探究活動, 進一步理解電路的原理。 學生小組實驗中的電路中的故障都是課前我預先設置的,有的是導線問題,如里面的銅絲斷了,接頭沒有剝掉塑料套;有的是燈座問題,如燈座的接線柱的線掉了,燈座壞了;有的是燈泡問題,如燈泡壞了,燈泡沒有擰緊;有的是連接問題 , 在教學中,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很多故障學
30、生在一開場實驗就發現了, 并且很快就排除了, 而且沒有意識到這就是13教師成心為他們設置的故障,因此還喊著“我們這組沒有故障 ,完全不按照我的設想一步一步去檢測。出現這種情況, 作為教師,應該是種什么樣的感受呢?是遷怒于學生打亂教學秩序,還是欣喜于學生的聰明?我想, 如果從學生角度出發, 從教學的實效出發,那毫無疑問應該是后者。 但是原來電路中的故障已經排除, 怎么辦呢?于是我就換了種方式,讓學生假設“燈座、燈泡、導線其中一個環節有問題,該如何用電路檢測器進展檢測。 這樣,學生還是通過動手, 掌握了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的要領。一堂課,當出現了我們課前沒有料到的情況時, 作為教師, 應當及時
31、調整教學方案,只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 以學生的學為中心, 我們的教學就會真正成為有效的教學,我們的課堂,也就會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5、導體與絕緣體【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 ;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2、導電性是材料的根本屬性之一。過程與方法: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方案,并完成設想的方案。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情感態度價值觀:1、學會與人合作。2、培養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平安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教學重點】 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并知道哪些是道題哪些是絕緣體。【教學難點】我
32、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教學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 :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 )、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 20 種待檢測的物體,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教學過程】一、觀察導入: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的。14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3、想方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 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4、討
33、論:為什么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5、講授: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絕緣體。 板書:導體、絕緣體二、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光,并做好記錄。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光。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5、重復檢測一次,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三、檢測 20 種物體的導電性:
34、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 種供檢測的材料, 一X“我們的檢測記錄 表。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亮做出預測,然后進展嘗試實驗,并做好檢測記錄。 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 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亮。5、在觀察的根底上對 20 種物體進展分類, 并從分類中發現一定的規律, 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 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展識別,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局部能使小燈泡發光,有的局部不能使小燈泡發光。我們
35、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展平安用電教育。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局部,注意平安用電。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板書設計:5、導體與絕緣體15導體導電性絕緣體平安用電教學后記:從課堂上的情況反響看, 導體與絕緣體這兩個科學概念學生以前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在認識上是比擬模糊的。教科版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是電單元的第五節課,學生在以前的探究活動中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 為什么導線
36、的外面用塑料皮,里面用銅絲?,為什么小燈座、電池盒的有些局部用銅來做,有些局部用塑料來做?因此,教材開門見山,一開場就告訴學生什么叫導體,什么叫絕緣體,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是導體, 哪些是絕緣體, 然后掌握用電路檢測器去檢測 20 種甚至更多物體能不能使小燈泡發亮,在檢測前讓學生先作出預測,強調重復幾次。 教材的這種設計凸顯了探究活動的價值, 強調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概念、內化概念,如果說起初的概念是模糊的話,那么,活動后的概念將是深刻的、影響深遠的。想讓課堂開放些, 學生自主些, 但是終究不能到達想要的效果, 相反的沒有給學生話語權, 在思維上牽著學生走; 細小的環節的處理把握不好,
37、比方過渡和引導的語句,沒有讓學生在整理信息后在思維認識上有所提升,達不到預設的“點 ,即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沒有真正意義的提升。改良措施:探究初始應該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激發探究欲望;在匯報中,抓住切機,進展引導,提升思維與能力。6、做個小開關【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過程與方法: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 觀察手電筒的開關【教學難點】 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
38、控制電路。【教學準備】16為每個小組準備 :一只手電筒和相應的干電池, 軟木塊 (橡皮 )一塊、圖釘兩個、曲別針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一個、電池盒一個、電池一節,導線假設干,紅燈、綠燈和黃燈各1 個。【教學過程】一、觀察手電筒:1、觀察組成手電筒的各種材料。討論:在這些材料中, 有哪些是導體, 哪些是絕緣體?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思考:電池和小燈泡是怎樣安裝的?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怎樣的?試著標出電流的路徑。3、觀察手電筒的開關。觀察并操作手電筒的開關,體驗開關是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的。教科書提供了一X手電筒內部構造的電路圖,圖中表示的是電路斷開的
39、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手電筒的電路是通的,圖上的開關該怎樣表示?畫一畫電流是如何從電池的一端通過開關和小燈泡回到電池另一端的。二、做個小開關:1、給每一組一個斷開的電路,討論怎樣設計一個開關。重點討論:用什么材料來做,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2、利用身邊的材料,討論并設計制作一個小開關,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3、利用每組準備好的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能穿插控制紅綠燈的電路。推測一下,什么時候紅燈亮,什么時候綠燈亮。活動目的:用一個開關來控制紅綠燈的亮與滅。4、如果要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中間亮起一盞黃燈的話,應該怎么辦 ?方法: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電路的根底上,再增加一個電路,用一個開
40、關控制三個電路。5、交流匯報:1在小組活動中發現了哪些問題?2解決了哪些問題?173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4一共運用了幾種小開關的制作方法?5自己設計的紅綠燈是怎樣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紅綠燈有什么區別?三、延伸與拓展:1、介紹幾種不同的開關,如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2、布置學生課后調查家里用電器的開關是什么樣的,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板書設計:6 、做個小開關開關連接或斷開電路導體絕緣體做個小開關控制紅綠燈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教學反思 :?做個小開關? 這節課是第一單元第六課, 學生逐步從連接簡單電路到較復雜的電路,隨著電路的復雜, 必然需要有一個更方
41、便的控制電路的方法。 前面幾節課都是用斷開連接或拿掉電池的方式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 學生已經感到這些方法比擬麻煩, 基于這些原因,做個能自如控制小燈泡亮與不亮的器具就顯得十分必要。這節課,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開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平常的物品,學生也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和使用到。對于“做個小開關理論上講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事實上,學生雖然經常接觸,卻很少有知道它的制作方法的,更沒有學生關心過它的原理和運用。所以,我在教授這課時,抓住關鍵,讓學生動手,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把生活中平常的東西, 學生不關心的東西, 轉化成學生比擬感興趣的東西,并了解一些根本常識。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42、【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體連接,這兩點之間就18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那么就是斷路。2、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過程與方法:1、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并在反復觀察和實驗中發現不同連接方式的特點。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勇于挑戰、繽密推斷的態度。2、樂于交流自己的觀點。【教學重點】 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教學難點】 能運用串聯和并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電路【教學準備】為小組準備 :一個電路檢測器、兩個四個接線頭的盒子 (其中一個只有一組通路,另一個有三組通路 )
43、、實驗記錄單 ;一節電池 (配電池盒 )、一個小燈泡 (帶燈座 )、導線幾根。【教學過程】一、里面是怎樣連接的:活動一:關于第一個接線盒的研究1、發給每組一個接線盒,觀察接線盒外面的四個接線頭及對應的數字標號2、翻開盒蓋,看到 1 號和 3 號接線頭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3、蓋上盒蓋,討論:如何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出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斷路?4、用電路檢測器實際檢測,看看檢測結果是不是和前面觀察到的一樣。活動二:檢測、推測第二個接線盒內導線的連接情況1、發給每組另外一個接線盒,說明盒子上面的四個接線頭在盒子里面是有導線連接的。 不翻開盒子, 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驗
44、, 能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嗎?2、學生先討論檢測順序,然后再開場檢驗,并把檢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111223-2-3-4-3-4-4通路斷路193、檢驗完后,根據檢驗結果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情況,把推測結果畫在記錄紙上教材 17 面。4、各小組匯報推測結果,并討論哪種推測是合理的。5、翻開接線盒,讓學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樣連接的。二、比擬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活動一: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1、發給每組兩節電池、兩個電池盒、一個小燈泡、一個燈座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 讓小燈泡亮起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2、啟發思考:在不同的兩種方法中,你有什么發現。3、學生匯報后,教師
45、作適當講解。 串聯和并聯:一節電池的電壓是 1.5V ,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是 3V ,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兩節電池并聯起來,電壓還是 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 活動二:小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1、發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兩個小燈座、一節電池、一個電池盒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都亮起來。看看能有幾種方法。2、啟發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么發現?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說明:“比擬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這一活動,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讓學生直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按照教科書上的電路連接方式連接電路,重點放在讓學生觀察兩種連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有
46、什么不同上。這樣做更有利于讓學生發現并聯電路和串聯電路的本質不同。 三、拓展活動:看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提供學生假設干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設計電路, 比一比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最實用。板書設計: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通路斷路里面是怎樣連接的電路檢測器比擬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串聯電路并聯電路教學反思:在對串并聯電路分析比擬的探究過程中,關鍵是讓學生了解并聯電路和串聯電路在連接方法上的本質不同。 新課程要求指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 為防止學生漫無目的的討論和探究。 當學生展開討論和探究活動時。 我走下小組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實驗。 適時、適當的點撥。在學會了科學的的檢測方法的過程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
47、空間。學生的學習有序有效。通過這樣的課堂探究歷程,20學生不僅僅獲得一定得科學知識, 更重要是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技能, 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上完了這一課,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就是這一節課涉及到的實驗材料過多,耽誤了一些時間, 以后可以到小河街去買一些可以裝材料的袋子, 如信封、封口的塑料袋,這樣的話就可以節約不少的時間, 還有不少的學生并不清楚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我一直在努力的啟發他們,可很少有同學想到。以后遇到這樣的情況干脆直接告訴他們怎么做。 上課的流程可以改為如下:先在黑板上面畫好電池串聯和并聯的圖讓學生找兩副圖的一樣點和不同點解釋什么叫串聯,什么叫并聯主要從一條回路和多條回路上解釋學生領
48、材料做并聯和串聯的實驗匯報的時候,要同學重點觀察小燈泡亮的程度。21第二單元新的生命一、單元教學意義本單元是在三上?植物?、?動物?單元對一些動植物外部特征進展觀察,并初步掌握了一定觀察方法, 又在三下經歷了 ?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對動植物的生命周期進展觀察的根底上來學習的。 本單元主要是圍繞植物的“新生命 誕生來指導學生認識新生命產生的相應器官及相對較長的、 微細的新生命誕生的變化過程, 從中知道新生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是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本單元包括兩局部:第 15 課是第一局部,是幫助學生認識開花植物的繁殖方式。這局部的學習是從引導學生觀察一棵油
49、菜到一朵油菜花再到一棵油菜花開場,即?油菜花開了? ,從對一種花的觀察,開展到對?各種各樣的花?的觀察,在觀察中也許學生會產生一個問題:顏色、形狀、大小、構造千差萬別,人們是根據什么把它們統稱為花的呢?于是就產生?花、果實和種子?一課,隨著活動的展開,探究重點便轉移到了果實和種子上了。 如果種子都落在旁邊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活動自然推進到?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那么一粒種子在自然環境下又是怎樣生長的呢?學生勢必進入 ?萌發的種子?的研究課題,植物是這樣,動物呢?第 67 課是第二局部,是幫助學生認識動物的繁殖方式。通過認識動物的卵、卵的孵化過程及哺乳動物的繁殖方式, 幫助學生建立 “繁殖也是動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科學概念。二、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繁殖是生物的根本特征。動物和植物都需要通過繁殖延續物種。2、許多動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動物的卵都要經過受精后才能產生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石材供應合同
- 2025工業區倉庫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建筑工程包工不包料合同范本
- 2025年的單身公寓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農產品種子購銷合同
- 2025標準版簡單個人租房合同示例
- 2025年反擔保抵押合同范本
- 2025標準版城鎮公寓買賣合同
- 2025標準木材采購合同范本
- 《我國氣候特點》課件
- 2025年北京市三類人員安全員c3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及治療課件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地理試卷(含答案)
- 吹小號的天鵝試題及答案
- 數據庫開發 試題及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國標準時間第3部分:公報
- 2024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農業合作社管理與運營模式試題及答案
- Unit 4 Clothes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年版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710205 大數據技術應用
- 202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維修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及行業發展趨勢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