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KW儲能系統初步設計方案及配置_第1頁
300KW儲能系統初步設計方案及配置_第2頁
300KW儲能系統初步設計方案及配置_第3頁
300KW儲能系統初步設計方案及配置_第4頁
300KW儲能系統初步設計方案及配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山銓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儲能系統項目初步設計方案2017年06月目 錄1 項目概述32項目方案32.1智能光伏儲能并網電站33.2儲能系統5磷酸鐵鋰電池5電池管理系統(BMS)5儲能變流器(PCS)63.2.4 隔離變壓器83.3能量管理監控系統9微電網能量管理9系統硬件結構9系統軟件結構10系統應用功能11一、 項目概述分布式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孤島保護等特點,分布式能源電能質量差,分布式能源設備利用率沒有被充分發掘。微電網是為整合分布式發電的優勢、削弱分布式發電對電網的沖擊和負面影響而提出的一種新的分布式能源組織方式和結構,能有效改善分布式能源電能質量差、分布式能源設備利用率不能被充

2、分發掘等分布式能源的不足。微電網通過整合分布式發電單元與配電網之間關系,在一個局部區域內直接將分布式發電單元、電力網絡和終端用戶聯系在一起,可以方便地進行結構和配置以及電力調度的優化,優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輕能源動力系統對環境的影響,推動分布式電源上網,降低大電網的負擔,改善可靠安全性,并促進社會向綠色、環保、節能方向發展。微電網是當前國際國內能源和電力專家普遍認可的解決方案。本項目擬建設一套鋰電池儲能系統,通過低壓配電柜給部分辦公樓宇負荷供電,可實現對各個設備接口采集相關信息,并通過智能配電柜對各個環節進行投切,在并網及孤島情況下實現發電、儲能及負荷的控制,保持微電網系統的平衡運行。二、

3、 項目方案2.1 智能光伏儲能并網電站本電站系統目的在于擬建設中山銓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儲能并離網系統示范工程,通過接入辦公樓宇的日常照明等真實負載,可演示離網狀態下正常供電系統示范;分布式光伏多余電量進行儲能示范;以及后臺監控及能量調度等示范。本項目擬建設的儲能系統,系統由鋰電池儲能系統、控制系統、監控系統以及能量管理系統構成。其中控制系統可實現對分布式電源、負載裝置和儲能裝置的遠程控制,監控系統對分布式電源實時運行信息、報警信息進行全面的監視并進行多方面的統計和分析實現對分布式電源的全方面掌控,能量管理系統可控制分布式電源平滑出力與能量經濟調度。系統一次拓撲結構如下圖所示:能量管理及系統監控

4、網絡結構圖如下圖所示:能量管理系統可以根據儲能情況及負載情況實現并離網切換控制,以及微電網系統幾種不同運行模式的切換,可以實現分布式電源離網運行控制,并網點電氣參數監控,實現系統負載遠程投切控制。配置一套電池管理系統實現對儲能電池的充放電狀態及電池電量估計,實現分布式電源能量均衡控制及系統的經濟運行。根據微電網交流母線電壓頻率情況,實現負荷分類切除,保證重要負荷的優先供電保障。2.2 儲能系統2.2.1 磷酸鐵鋰電池配置容量300kWh。2.2.2 電池管理系統(BMS)BMS是用于監測、評估及保護電池運行狀態的電子設備集合。主要功能:1)監測并傳遞鋰離子電池、電池組及電池系統單元的運行狀態信

5、息,如電池電壓、電流、溫度以及保護量等;2)評估計算電池的荷電狀態SOC、壽命健康狀態SOH及電池累計處理能量等;3)保護電池安全等。電池智能管理系統可對單體及整組電池進行實時監控、充放電、均衡、巡檢、溫度監測等,采用諸如電壓均衡控制、超溫保護等智能化技術,可以管理多組電池,檢測每組中所有單體電池電壓、電池組總電流、多路環境溫度等,是一套功能強大、技術指標完善的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管理系統(BMS)組成:電池模組監測裝置(BMU)、電池簇管理單元(BCMS)、直流監控單元(DMU)、電池堆管理單元BAMS及顯示、監控上位機等組成。表 電池管理系統主要參數表序號項目名稱 技術參數及指標 1 工作電

6、源 1832V2 單體電壓采集范圍 05V3 單體電壓采集誤差 ±3mV4 電流采集范圍 300A5 電流采集誤差 ±1%6 溫度采集誤差 ±17 電壓采集周期 5ms8 電流采集周期 1ms9 溫度采集周期 5ms10 均衡電流 1.2A11 SOC 估算值 5%12保護 過充、過放、超溫、等保護,且保護定值可整定13 與 PCS 通信方式 CAN14 與后臺監控通信方式 Ethernet15 事件記錄存儲 10000 條16 歷史數據存儲 10 天2.2.3 儲能變流器(PCS)本系統配置1臺 100KW 儲能變流器。1)產品特性Ø 先進的無通訊線電

7、壓源并聯技術,支持多機無限制并聯(數量、機型);Ø 支持多源并機,可與油機直接組網;Ø 先進的下垂控制方法,電壓源并聯功率均分度可達 99%;Ø 支持低溫、無蓄電自主黑啟動;Ø 支持三相 100%不平衡帶載運行;Ø 支持并、離網運行模式在線無縫切換;Ø 具有短路支撐和自恢復功能;Ø 采用雙電源冗余供電方式,提升系統可靠性;Ø 支持多類型負載單獨或混合接入(阻性負載、感性負載、容性負載);Ø 具備完善的故障以及操作日志記錄功能,可記錄故障時高分辨率的電壓、 電流波形;Ø 優化的硬件及軟件設計,轉換

8、效率可高達 98.7%。直流側可接入光伏組件,同樣支持多機電壓源并聯,可作為離網光伏電站低溫、無蓄電情況下的黑啟動電源。2)技術參數表表 儲能變流器主要技術參數表型號100KW交流側參數交流接入方式 三相三線(無變壓器)額定功率 100kW最大容量 110kVA額定電網電壓 400V電壓運行范圍 400+10%(可設定)最大運行電流 158A輸出過載能力 1.1額定電網頻率 50HZ頻率范圍 4751.5 (可設定)總電流波形畸變率(THD) <3% (額定功率)功率因數 0.9(超前)-0.9(滯后)直流側(電池)參數額定功率 100kW最大穩定運行功率 110kW直流電壓范圍 580

9、V850V最大長時運行電流 185A穩壓精度 ±1%穩流精度 ±2%保護低電壓穿越 有防孤島保護 有(支持計劃性孤島)交流過流保護 有交流過壓保護 有交流欠壓保護 有交流過頻保護 有交流欠頻保護 有相序錯誤保護 有過載保護 有直流過流保護 有直流過壓保護 有直流欠壓壓保護 有直流極性反接保護 有內部短路保護 有過溫保護 有絕緣保護 有開關狀態異常保護 有降額保護 有功率模塊(IGBT)保護 有系統最大轉換效率 0.987尺寸(寬*高*深) 1000mm*2200mm*800mm重量 1260kg允許最高海拔 5000 米(3000 米需降額使用)防護等級 IP20噪聲 &l

10、t;65dB工作環境溫度 35+45存儲環境溫度 40+70冷卻方式 風冷允許相對濕度 095%,無凝露通訊接口 以太網、RS485、CAN2.02.2.4 隔離變壓器產品型號 額定容量 110kVA輸入電壓 400V+10%(3P)輸出電壓 400V+10%(3P+N)額定頻率 50Hz±2.5%連接組別 Dyn11(可定制)絕緣耐熱等級 H 級溫升 110使用海拔 4200m效率 98.5%工作溫度 -3545防護等級 IP20冷卻方式 風冷結構尺寸(寬*深*高) 1200mm*650mm*1976mm總重量 1300kg2.3 能量管理監控系統2.3.1 微電網能量管理微電網能

11、量管理系統用于保障微電網的穩定和經濟優化運行。其是一種計算機系統,包括提供基本支持服務的軟件平臺,以及提供使微電網內發電、配電、用電設備有效運行所需功能的一套應用軟件,是微電網監控系統核心,擔負著系統電源管理、負荷管理以及統計分析、評估等功能。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基本功能包括數據信息采集和處理、數據庫管理、人機界面、設備控制等。系統控制功能包括微網運行基礎控制、計劃無縫切換控制、外部故障下的無縫切換控制、離網功率平衡優化控制、功率波動平滑控制等。系統應用功能包括分布式電源的運行分析與展示、微網運行效益分析、有功功率整體優化控制、無功電壓整體優化控制、電能質量優化控制等。2.3.2 系統硬件結構微

12、電網能量管理系統的典型實施方案如下圖所示,由就地設備層、協調控制層和能量管理層組成。就地設備層為光伏發電儲能電池、可中斷負荷、可控負荷等設備;協調控制層由通信控制器、串口服務器、光纖交換機、協調控制器等設備構成;能量管理層由前置服務器、工作站、GPS、防火墻、打印機、顯示大屏等構成。協調控制負責微網運行基礎控制、計劃無縫切換控制、外部故障下的無縫切換控制、離網功率平衡優化控制、功率波動平滑控制等功能;能量管理負責全局能量管理目標制定、全局優化策略運行和具體執行目標下發。數據采集通信網絡采用串口和以太網接口,通信控制器支持多種標準通信協議及定制協議,并提供RS-232、RS-485串口及100/

13、1000M以太網接口,通信控制器可將特殊或非標準的通信規約轉換為標準的IEC60870-5-104或Modbus規約,以便于前置服務器處理。協調管理層通信主要采用以太網接口,距離較遠的系統使用光纖以太網進行信息傳輸。通過防火墻隔離,協調管理系統可以接入因特網,實現數據的遠程轉發和共享。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結構2.3.3 系統軟件結構能量管理系統軟件體系結構由操作系統、支撐平臺、應用功能共三個層次組成,應用功能又分為基本應用功能和高級管理功能兩個部分,如下圖所示。操作系統支持跨平臺,支撐平臺包含數據采集管理、數據庫管理、網絡通信管理、圖形管理、報表管理、權限管理、報警管理、計算統計等模塊。基本應用

14、功能包括SCADA處理、監控功能、統計分析功能、安全WEB數據發布等。高級管理功能包括全局能量管理目標制定等。能量管理系統軟件層次結構圖協調控制器采用B/S結構,包括硬件控制器、功能控制軟件和瀏覽器用戶工作界面。協調控制器的軟件體系結構如下圖所示。協調控制器的服務器端包括支撐軟件和功能軟件兩部分。功能軟件包括微電網協調控制和設備協調控制。微電網協調控制功能包括微網運行基礎控制、無縫切換控制、功率平衡優化控制、功率波動平滑控制、有功功率整體優化控制、無功電壓整體優化控制、電能質量優化控制等。設備協調控制功能包括光伏發電出力控制、可控負荷調節、可中斷負荷調節、有功無功優化控制。協調控制器的瀏覽器端

15、是用戶工作界面,可觀察協調控制功能軟件工作狀態、配置參數、控制工作模式等。協調控制軟件層次結構圖2.3.4 系統應用功能(1)設備監控實時監測微電網系統內各設備運行狀態,并能對設備進行控制與運行情況分析。系統采集和處理各類實時數據,并將實時數據處理后送至實時數據庫與歷史數據庫。例如:對儲能電池的實時運行信息、報警信息進行全面的監視,并進行多方面的統計和分析,實現對儲能的全面掌控; (2)微電網運行控制1)微電網的基本控制功能:實現微電網離網啟動與停止2)計劃無縫切換功能:按照計劃要求實現微電網從并網狀態無縫轉化成離網狀態以及從離網狀態無縫轉化成并網狀態。無縫切換過程中微電網內的負荷不會失電。3

16、)離網功率平衡控制功能:微網離網運行時,首要目標是保證重要負荷的供電,在此基礎上,可有選擇地保證非重要負荷的供電。離網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的核心是根據微電網內儲能單元的剩余儲能容量決定微電網內發電單元和負荷單元的調節方法。4)設備計劃控制:對特定需要計劃運行的設備,可以編制計劃值或計劃運行曲線,使得該設備按照計劃值或計劃曲線運行。(3)運行效益分析1)電能統計:實時監測分布式電源的發電數據、各類負荷的用電數據以及微電網與主網的交換功率數據,為其它分析提供數據支撐。2)數據統計分析:統計光伏年發電量、系統年上網電量、光伏歷史總發電量、系統累計上網電量、停電累計時間、離網運行累計時間等數據;分析節能減

17、排指標,如節省燃煤、節省燃油、減排氮氧化合物、減排二氧化碳等;分析對比各分布式電源的發電量、運行狀況以及建設投資,計算項目投資回報率,對項目的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評價。3)經濟運行:制定微網經濟運行目標,如儲能壽命最長、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利用,電價效益最優等,按照目標能量管理系統形成決策并指導協調控制器控制具體設備。(4)目標控制管理1)目標控制:例如可以制定微網并網點功率一定范圍變化目標,減少微電網和電網的功率交換波動,提高用電安全可靠性。2)電能質量監測分析與治理:通過微電網內布設的電能質量相關設備,如有源濾波器,能量管理系統可以監視微電網內的電能質量指標,并根據各項技術數據形成控制命令,指導電能質量治理設備的實際運行。a)可設定低谷電價時段,能量管理柜控制交流電通過儲能逆變器、向蓄電池充電。當蓄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