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開啟化學之門 測試卷(6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40分)1.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試劑,可能是濃氨水,有同學提出打開瓶塞觀察。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猜想假設 B.收集證據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2.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 ) A.氮氣 B.氧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3.以下都是古代“山頂洞人”從事的活動,其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采集野果 B.鉆木取火 C.狩獵捕魚 D.縫制衣服4.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剛熄滅時,燭芯會冒出一縷白煙,燃著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此白煙可能是( ) A
2、.氮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D.石蠟固體小顆粒5.化學以物質作為研究對象。下列物質屬于同一種物質的是( ) A.冰和干冰 B.鎂帶和氧化鎂 C.鐵絲和鐵銹 D.銅綠和堿式碳酸銅6.實驗室中的蒸發皿是由一種陶瓷材料制成的。應用了陶瓷的物理性質是( ) A.耐高溫 B.耐腐蝕 C.硬度小 D.能導電7.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食醋 B.二氧化碳 C.加碘食鹽 D.雪碧飲料8.托盤天平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用托盤天平稱量15 g粗鹽,天平調零后,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移,此時的操作應是( )A.減少砝碼 B.添加粗鹽 C.減少粗鹽 D.調節平衡螺母9.實驗時,對剩余藥品的處理方
3、法是( )A.倒回原瓶 B.倒入廢水池里 C.原地拋棄 D.放入指定容器里10.鎂帶燃燒之所以是化學變化,是由于鎂帶在燃燒時( ) A.逐漸變短 B.發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熱 D.生成白色固體粉末11. “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減少乃至杜絕污染,下列對農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稈的處理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就地焚燒 B.發酵后作農家肥 C.加工成精飼料 D.制造沼氣12.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氣體不可直接從空氣中分離獲得的是( )A.用于醫療急救的氧氣 B.用作清潔燃料的氫氣C.用作食品防腐劑的氮氣 D.用作焊接保護氣的稀有氣體13.下列說法中,屬于描述物質物理性質的是(
4、 )A.鎂帶經點燃后能在空氣中燃燒 B.加熱堿式碳酸銅可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C.酒精是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燒匙中點燃時也會燃燒14.某固體物質受熱后變為氣體物質,這種變化屬于( ) A.物理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1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將氯化氫氣體與氨氣混合出現大量白煙 B.將硝酸銀溶液滴入碘化鉀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 C.碳酸氫銨受熱分解屬于化學變化 D.銅絲在火焰上灼燒,有黑色物質產生16.下列說法你認為錯誤的是( )A.化學變化和化學反應是同一個概念 B.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同
5、時發生物理變化C.化學變化的特征就是一定會有沉淀生成 D.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變化,物質的變化反映了物質的性質17.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B C D圖1-118.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加熱前試管外壁的水沒有擦干;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沒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里液體的中下部。其中與之相關的是( ) A. B. C. D.19.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如圖1-2所示,該同學稱取燒杯的實際質量為( )圖1-2A.23.0 g
6、B.27.4 g C.32.3 g D.32.6 g20.某同學作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如下,其中操作有錯誤的是( )圖1-3二、填空與簡答題(27分)21.(5分)請寫出能表示下列元素或物質的化學符號: 氫_,氧_,碳_,鈣_,鐵_,鎂_,氧氣_,水_,二氧化碳_,碳酸氫銨_。22.(4分)我們學習化學要掌握物質分類的知識。(1)有空氣、氧氣、五氧化二磷、糖水、礦泉水、冰水共存物等六種物質, 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有_(用序號表示),屬于混合物的有_ (用序號表示)。(2)請你說出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混合物,并說出其組成: ; 。23.下列是有關水的一些描述,仔細閱讀并回答問題:水是一種
7、無色、無味的液體;在101 kPa下,水在0 時結冰,在100 時沸騰;4 時水的密度為1 g/cm3;水蒸發時能吸收大量的熱;在一定條件下,水能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水能溶解食鹽、糖等多種物質;把少量水潑到熾熱的炭火上,能產生可以燃燒的氣體(氫氣、一氧化碳);水能與二氧化碳、氧化鈣反應分別生成碳酸、氫氧化鈣。其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質的語句是_(填序號);描述水的化學性質的語句是_(填序號)。24.請你用合適的方法區分下列各組物質:(1)鎂條與銅絲:_。(2)白醋與酒精:_。(3)水與澄清石灰水:_。(4)濃鹽水與水:_。25. (5分)完成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并在后面注明相應物質的化學式:(1)鎂
8、帶在空氣中燃燒_; (2)銅絲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后變黑_;(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_; (4)氮氣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_;(5)加熱碳酸氫銨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_。三、實驗與探究題(38分)26. (10分)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將鋅粒直接投入試管中: 。(2)在試管口用藥匙倒入碳酸鈉粉末: 。(3)用同一支滴管(不洗滌)取用不同藥液: 。(4)實驗用剩的藥品放回原瓶: 。(5)試管外壁有水,直接用來加熱: 。(6)加熱試管時,與燈芯接觸: 。(7)傾倒液體時,瓶塞未倒放: 。(8)傾倒液體時,標簽未向著手心: 。(9)用試管刷刷洗試管時,用力過猛: 。(10)滴管
9、伸入試管內滴加藥液: 。27.(10分)實驗室里,在一個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動的活塞的玻璃管中放入白磷(過量,白磷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為40 ),將玻璃管固定好,放在盛有80 熱水的燒杯上,實驗裝置如圖1-4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圖1-4(1)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有:玻璃管內 ;活塞 ;活塞最后約停在刻度 處。(2)白磷在反應過程中要過量的原因為 。(3)反應后,玻璃管中的氣壓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玻璃管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請猜測這種氣體可能有哪些性質(至少寫三條)。 ; ; 。(4)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28.( 10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為石蠟)及其
10、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小暢同學: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將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于是得出結論:該實驗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小徐同學:點燃蠟燭,發現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三種不同顏色的火焰區,如圖甲所示,在焰心上端可看見一個黑色錐形火焰區(A區),它的上面是另外一個火焰區(B區),可觀察到圖中的B區火焰呈 色。圖1-5 小婷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外焰、內焰、_三層。 小芳同學:為了進一步探究三層火焰溫度的高低,小芳同學按圖乙所示,將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約1 s后取出,可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處最先碳化變黑。因此她認為蠟燭火焰的 溫度
11、最高。小明同學:在小徐同學實驗的基礎上,小明同學將玻璃管的一端分別放在A、B兩區,發現從A區中能引出可被點燃的白煙,從B區中能引出黑煙。(1)白煙的主要成分是 ;黑煙的主要成分是 。(2)若用冷的濕毛巾包住引出白煙的玻璃管,會發現玻璃管另一端很難點燃,原因可能是 。 小李同學:在小芳和小明兩名同學實驗的基礎上,小李同學為了探究黑煙和白煙產生的原因以及蠟燭的火焰溫度高低不同的原因,他查閱了相關資料:蠟燭燃燒的過程其實是石蠟蒸氣的燃燒,此過程存在“石蠟固體石蠟液體石蠟蒸氣”的變化過程;燃燒需要氧氣,若石蠟與氧氣接觸充分,則發生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若石蠟與氧氣接觸不充分,則發生不完全燃燒,產生的
12、熱量少,且會生成炭黑(也會生成一氧化碳)。由此,他對以下問題進行了解釋:(1)外焰溫度最高的原因是石蠟蒸氣 。(2)在B區能引出黑煙的原因是石蠟蒸氣 。(3)在A區能引出白煙的原因是石蠟蒸氣 。29.(8分)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探究銅綠的性質 實驗用品試管、酒精燈、鐵架臺、_(填儀器名稱,下同)、_、銅綠、稀鹽酸、火柴等。 實驗過程及現象記錄 (1)觀察銅綠的顏色和狀態等物理性質:銅綠是_色_狀固體。(2)分別取一定量的銅綠粉末于兩支試管中。 (3)向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觀察到銅綠_,液體呈_色,同時有大量_產生。(4)將另一支試管在酒精燈的_焰上加熱(注意:加熱時要先_
13、加熱后再_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綠色粉末逐漸變成_色,試管口有_出現。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結論銅綠具有的化學性質是:(1)_。(2)_。 實驗探究李明同學查閱資料后得知:銅綠在加熱時還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請幫他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在加熱過程中確實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寫出實驗步驟、現象與結論)_。參考答案與點撥一、1.C 點撥:運用對比法解答此題。濃氨水易揮發,打開瓶塞觀察可以驗證,所以此步是設計實驗,故C正確。故選C。2.A 3.B 點撥:運用概念辨析法解答此題。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判斷該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就看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采集野果
14、、狩獵捕魚、縫制衣服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C、D選項錯誤;而鉆木取火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項B正確。4.D 點撥:運用本質分析法解答此題。蠟燭剛熄滅時,燭芯會冒出一縷白煙,燃著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常溫下為固體,據此進行分析判斷。5.D 點撥:運用本質分析法解答此題。冰是固態的水,而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題意;鎂的化學符號是Mg,而氧化鎂的化學式為MgO,不是同一種物質,故B不符合題意;鐵絲的成分是鐵,而鐵銹的成分為氧化鐵,故C不符合題意;銅綠和堿式碳酸銅的成分相同,銅綠是堿式碳酸銅的俗名,故D正確。6.A7.B 點
15、撥:運用概念辨析法和組成分析法解答此題。根據組成物質的種類,物質可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只含有一種物質,有固定的組成;而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各成分之間不發生反應,一般沒有固定的組成。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題意;加碘食鹽中含有氯化鈉、碘酸鉀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題意;雪碧飲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水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題意。8.C 點撥:運用規范操作法解答此題。稱量15 g粗鹽,首先調節天平平衡,接著在天平兩邊各放一張相同的稱量紙,在天平右盤添加15 g的砝碼,再用藥匙向左盤添加藥品至天平平衡。若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說明藥品的量多
16、,則應減少粗鹽,故選C。9.D 點撥:運用“三不一要”原則解題。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故選D。10.D 點撥:運用全面分析法解題。判斷化學變化的根本依據是看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故鎂帶燃燒之所以是化學變化,是由于鎂帶在燃燒時生成白色固體粉末。11.A 點撥:運用節能環保理念和綠色化學思想分析解題。對農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稈的正確處理方法有發酵后作農家肥,或加工成精飼料,或制造沼氣,但不能就地焚燒,會引起空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等。12.B 點撥:空氣中含有氧氣,可以分離出來并用于醫療急救,故A不符合題意;空氣中沒有氫氣,無法分離出氫氣,故
17、B符合題意;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氮氣化學性質較穩定,無毒,可以分離出來用作食品防腐劑,故C不符合題意;空氣中含有稀有氣體,可以分離出來用作焊接保護氣,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3.C 點撥:運用概念辨析法解題。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酒精是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溶于水,屬于物質的顏色、氣味、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C正確。14.B 點撥:運用概念辨析法解題。固體物質受熱變成氣體,這里的氣體可以是新生成的氣體,例如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這一變化屬于化學變化;如果把冰加
18、熱變為水蒸氣,這一過程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所以這種變化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故選B。15.B 點撥:運用現象分析法解題。氯化氫氣體能與氨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氯化銨,則將氯化氫氣體與氨氣混合出現大量白煙,故A說法正確;將硝酸銀溶液滴入碘化鉀溶液中,硝酸銀與碘化鉀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黃色沉淀碘化銀,故B說法錯誤;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C說法正確;銅絲在火焰上灼燒,銅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故D說法正確。16.C 點撥:運用概念辨析法解題。化學變化也叫化學反應,故A說法正確;在化學變化中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如石蠟燃
19、燒是化學變化,在這個化學變化中石蠟熔化是物理變化,故B說法正確;化學變化的特征是生成新物質,并不是化學變化都會有沉淀生成,故C說法錯誤;物質的變化是由物質的性質決定的,同時物質的變化又反映了物質的性質,故D說法正確。17.C 點撥:運用操作規范法解題。取用藥品不能用手抓,故A錯誤;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手不能握短柄,要握著長柄,故B錯誤;圖示符合裝置氣密性檢查的要求,故C正確;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不能用酒精燈引燃,否則易引起火災,故D錯誤。18.C 點撥:運用操作規范法和系統分析法解題。試管在加熱的過程中發生破裂,主要的原因是試管受熱不均勻造成的。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
20、應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是正確操作;試管外壁有水,容易導致試管受熱不均勻使試管炸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易使試管炸裂;試管內的液體超過容積的1/3,加熱沸騰后液體易濺出,不會造成試管破裂;加熱時沒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試管內的液體受熱不均易濺出,不會造成試管炸裂;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內的液體的中下部,易使試管受熱不均勻使試管炸裂。故可能會造成試管炸裂。故選C。19.B 點撥:運用操作規范法和誤差分析法解題。圖中物品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質量關系應為:砝碼的質量燒杯的質量游碼的示數。即30 g燒杯的質量2.6 g,得燒杯的質量為:30 g2.6 g27.4 g。故選B。
21、20.C 點撥:先將試管橫放,把盛藥品的藥匙或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再使試管直立,故A正確;取用液體時:試劑瓶瓶口要緊挨試管口,防止液體流出;標簽向著手心,防止液體流出腐蝕標簽;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從而污染藥品,故B正確;給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1/3,防止液體沸騰濺出;試管與桌面約成45°角,圖中操作錯誤,試管不應豎直,故C錯誤;在洗滌試管時用試管刷輕輕地刷洗,不能用力過猛,圖中操作正確,故D正確。二、21.H;O;C;Ca;Fe;Mg ;O2 ;H2O;CO2;NH4HCO322.(1); (2)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組成的; 礦泉水由水和
22、礦物質等組成(合理即可)23.;點撥:運用概念辨析法解題。解答本題要分析物質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化學性質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等;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等。24.(1)看顏色,銀白色的是鎂條,亮紅色的是銅絲 (2)聞氣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 (3)各取少量液體,分別通入二氧化碳,變渾濁的是石灰水,無明顯現象的是水 (4)測定其密度(或取少量于蒸發皿中蒸發至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點撥:運用物質的性質決定其鑒別方法解題。區分物質可以利用物理性質,也可以利用化學性質。(1)鎂條和銅絲的金屬光澤明顯不同,呈銀白色的
23、是鎂條,紫紅色的為銅絲,因此可以用看顏色的方法鑒別二者;(2)白醋和酒精的氣味不同,白醋有酸味,而酒精有特殊香味,所以可以用聞氣味的方法鑒別二者;(3)水和石灰水的化學性質不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濃鹽水加熱蒸發掉水后會有晶體析出,而水沒有,所以用加熱蒸發至干的方法可以鑒別二者。25.(1)鎂(Mg)氧氣(O2) 氧化鎂(MgO) (2)銅(Cu)氧氣(O2)氧化銅(CuO)(3)磷(P)氧氣(O2) 五氧化二磷(P2O5) (4)氮氣(N2)氫氣(H2)氨氣(NH3)(5)碳酸氫銨(NH4HCO3) 氨氣(NH3)水(H2O)二氧化碳(CO2)三、26.(1)打破試管底部 (2)使藥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 (3)污染試劑 (4)造成原試劑污染 (5)試管炸裂 (6)試管炸裂 (7)污染試劑或瓶塞上的藥品腐蝕桌面 (8)殘留的藥液腐蝕標簽 (9)損壞試管 (10)污染試劑27.(1)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 4 (2)耗盡玻璃管中的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那曲地區嘉黎縣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商務禮儀培訓課件
- 2025年租賃合同范本參考文獻
- 2025汽車銷售融資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建筑物外墻及陽臺欄桿翻新項目合同
- 2025水電工合同范文合同
- 2025年濟南長清區八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 2025智能家居動漫設計合同
- 2025年石油銷售居間合同協議范本
- 電子口岸簡介
- 高中物理選修二第一章《安培力與洛倫茲力》測試題(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專題13 統計與概率-【好題匯編】五年(2020-2024)高考數學真題分類匯編(含答案解析)
- 國家開放大學本科(非英語專業)學士學位英語統一考試樣題
- GB/T 44273-2024水力發電工程運行管理規范
- 城軌行車課程設計
- 中職護理專業護理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 2024年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小學生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精課件
- A類供應商績效評價表
- 新目標英語初三英語總復習資料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