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1頁
浙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2頁
浙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3頁
浙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古詩文閱讀。程門立雪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注釋)見:拜見。蓋:大約。瞑坐:打瞌睡。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既:已經。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頤偶瞑坐。_(2)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_2“時與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楊時與游酢在欣賞程家的雪景。B.楊時與游酢想拜見程頤,又擔心打擾程頤休息。C.楊時與游酢沒有經過程頤允許,不敢擅自離開。3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發?_2. 課文回放。孔子這

2、才知道顏回并沒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萬分,便對弟子們說:“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1)讀一讀,說說你怎么理解畫線句子。_(2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他是一位怎樣的人?_3. 閱讀與理解。濫竽充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注釋:濫:失實的,假的。竽:一種古代樂器,即大笙。說:通“悅”,對感到高興。廩(ln):糧食。食(s):供養。1齊宣王和齊湣王

3、都喜歡聽吹竽,所不同的是,齊宣王喜歡_,湣王喜歡_。南郭處士后來逃走,是因為_。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_。2像“濫竽充數”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_、_。4. 文言文閱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豬)。”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子妻之市 之:往B.顧反,為女殺彘 反:同“返”C.妻適市反 適:往D.特與嬰兒戲耳 特:特別2請把“今子欺之,是教

4、子欺也”這個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譯文:_3試概括這則寓言的寓意或簡要說說它給你的啟示。答:_5. 閱讀理解。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1在這首伯牙追悼知音鐘子期的詩歌中,和“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意思一樣的詩句是_2最能表達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詩句是_。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詩句的意思。 (1)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 (2)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_4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_6. 閱讀課文,回答問題。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

5、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詣:_乃: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示: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聞:_2仔細閱讀下面的句子,完成練習。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上面這兩句話的意思。_(2)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處?_7. 課外閱讀。齊白石臨摹學生的畫那年,齊白石在當時的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當老師,指導學生們畫畫。有一次,他的學生謝時尼在課堂上畫了一幅梅雞

6、圖。圖畫上的一枝梅花艷麗俊秀,梅花下的公雞畫得非常生動別致,特別是公雞那彎彎的尾巴顯得十分活潑可愛。齊白石瞧著這幅畫,欣賞了很長時間,然后,笑著對謝時尼說:“你畫的這畫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臨摹一張嗎?”謝時尼聽了齊白石的話,起初還以為老師在跟他開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師那副認真懇切的神情,知道老師沒有跟他開玩笑,就把梅雞圖交給了齊白石。一周后,齊白石又來上課了。他講完課后,便拿出自己臨摹出來的畫對謝時尼說:“你看我臨摹得好不好?”謝時尼被老師這種虛心認真的精神感動了。過了多年以后,每當謝時尼想起這件事時,都感到老師這種虛心認真的學習精神值得他學一輩子。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問題是:1.結合上下文

7、,解釋下列詞語。別致:_懇切:_2.齊白石欣賞梅雞圖是因為。3.“這畫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的意思是( )A.酸甜苦辣等味B.香、臭等味C.畫的意境D.意思4.為什么起初謝時尼以為老師在跟他開玩笑()A.齊白石是大畫家,怎么可能臨摹學生的畫?B.齊白石說話時的神情不夠嚴肅。C.齊白石經常跟學生開玩笑。D.謝時尼覺得自己的畫不夠好。5.從文中可以看出齊白石是一個怎樣的人?_8. 精讀細品(先用“”畫出文言文的節奏,再說說全文的意思)。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_9. 快樂閱讀(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

8、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1在括號里給帶橫線的字注音。2解釋題目的意思_3翻譯下列句子。(1)鉤以寫龍,鑿以寫龍。_(2)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_4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_5寫出你喜歡的三個寓言故事的題目。_10. 快樂閱讀(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夸父追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1)文中加點字“走”的古義是_,今義是_。(2)下列各句解釋中有誤的一項是( )。A、夸父與日逐走,入日。(夸父跟

9、著太陽跑,追趕上了太陽。)B、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C、化為鄧林。(變成了一片桃林。)(3)文中寫夸父能吞河飲渭,運用了什么修辭?_11. 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1這則寓言名叫_,選自_作者是_時期_家_。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的意思。楚人有鬻盾與矛者_物莫能陷也_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其人弗能應也_12. 文言文閱讀。月攘一雞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

10、速已矣,何待來年?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1)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_(2)或告知曰_(3)然后已_(4)請損之_2用現代文翻譯下面的句子。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_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示?說說你的看法。_13. 古文閱讀。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1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是()A.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譯文:荔枝的特點大致如上所說,它實際上比我介紹的還要好。B.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

11、。譯文:如果離開了樹的枝干,一天就會變顏色。C.樹形團團如帷蓋。譯文:它的樹形呈圓的形狀,很像古代用來遮蔽東西的“帷蓋”。D.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譯文:葉子像桂樹,冬天青翠;華麗像橘樹,春天一片繁榮。2下列對本段層次的分析正確的是()A.CB.D3填空題(1)文章寫樹從_、_、_再寫到_。寫果實是由_寫到_、_、_。(2)文章大量運用_,連用十個“如”字從_、_、_、_各個方面加以描述。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十種物體作比,依次進行具體生動地說明,請你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_14. 閱讀下列兩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