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流曝氣生物濾池_第1頁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_第2頁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_第3頁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_第4頁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技術來源技術來源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onduction Current Biofilter(以下簡稱CCB法)是在傳統曝氣生物濾池的基礎上,充分借鑒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無泵污泥回流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的設計手法以及二級和三級污水處理工藝的功能而開發研制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CCB法已在我國的北京、河北、天津、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江蘇、河南、湖北等地已有工程實例,經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3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3

2、0mgL以下,最低6.55mgL。由于出水水質達到中水回用標準,適合我國越來越嚴的環保要求,今后沒有升級改造的后顧之憂,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被列入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中進行強制性推廣使用。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清水池污水污水預處理池預處理池脫水機房脫水機房泥餅外運泥餅外運出水出水污泥池污泥池2、工藝過程、工藝過程 圖1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工藝過程圖 預處理池主要由格柵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也可根據水質情況,采用厭氧池、氣浮池)等三部分組成,預處理其功能是降低污水中的SS和一定程度的BOD5、CODcr等指標。3、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動態示意圖4、構造形式、構造形式

3、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單元構造為U型雙錐、三區、三級、三相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反應器,由內錐(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也稱一區),外錐(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也稱三區),以及下部的導流沉降分離區(也稱二區)三部大分組成。 在內錐即(一區)和外錐(三區)設有濾料,在導流沉降分離區(二區)內裝有導沉板和排泥管。在內外錐與導流沉降分離區之間,設有反沖洗空氣管和水管,其結構詳見右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構筑示意圖。 ( 1)、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 預處理后的污水自上而下進入內錐內(一區),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下行,空氣自下而上,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在對流接觸氧化的過程中,與污水

4、及濾料上附著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 ( 2)、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 通過內錐(一區)處理后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繼續下行,進入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二區)內,在導流板的作用,并借助于流體下行的重力,使重于水的污泥順勢下沉于錐底,實現泥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在導流板的作用下進入外錐(三區)繼續處理,分離出來的泥在上部水壓作用下,被壓入錐底,通過排泥管,進入污泥槽,流至污泥干化池。污泥流至干化池后,上清液和污泥在干化過程中外排的廢液,通過回流槽,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進行反硝化處理,干化污泥外運處理。 ( 3)、上向流

5、曝氣生物過濾區)、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導流沉降分離出來的水在導流板的作用下進入到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三區),與空氣一道自下而上,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與污水及濾料上附著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該區借鑒了接觸氧化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給水快濾法五者的設計手法,繼而使污水在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這個基本單元內,綜合完成污水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中的第三級處理。污水在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三區)的處理過程中、也要產生一定的污泥,產生的污泥同樣借助于重力作用,使重于水的污泥通過導流板間隙,也同樣下沉于底部的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

6、還同樣通過上部水的壓力,將污泥壓入錐底的排泥管,排入污泥槽,流至干化池。在這里不難看出,污水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中,綜合實現了兩次曝氣,而共用一個沉淀區的綜合作用,因此導流曝氣生物濾池還具備兩曝兩沉(AB法)的污水處理工藝特征。污泥流至干化池后,上清液和污泥干化過程中外排的廢液通過回流槽,回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處理。污泥消毒干化后外運處理。5、工藝技術、工藝技術厭氧池或水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解酸化池污泥下沉(內錐即對流接觸污泥下沉(內錐即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氧化生物過濾區)污泥下沉(外錐即曝氣生物污泥下沉(外錐即曝氣生物過濾區)過濾區)污泥沉降泥水分離無泵污泥外排外

7、錐排泥內錐排泥厭氧或水解酸化池排泥泥餅外運上清液和廢液回流4)、污泥流動過程)、污泥流動過程(4)、氣、水、泥運行線路)、氣、水、泥運行線路1)、曝氣過程)、曝氣過程曝氣(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不曝氣(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曝氣(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 2)、污水處理過程)、污水處理過程下向流(內錐即下向流接觸氧化區)下向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上向流(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消毒排放或回用 3)、氣、水混合運行過程)、氣、水混合運行過程水下行氣上行,氣水對流接觸(內錐即對流接觸氧化區)泥下行水上行,曝氣混合液借重力下行進入導流沉降分離無泵回流區水上行氣下行(外錐即曝氣生物過濾區)清

8、水池5)、硝化反硝化過程厭氧或水解(視水質而定 )硝化(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該區也有反硝化功能)詳見原理圖硝化(外錐即上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該區也有反硝化功能)泥水分離(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污泥干化處理沉降后的污水導流進入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外錐污泥下沉泥餅外運內 錐污 泥下 沉內錐污泥下沉上清液和廢液回流反硝化圖圖3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6、關鍵技術、關鍵技術(1)、技術原理)、技術原理工藝技術原理工藝技術原理 曝氣生物濾池由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以及下部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三部分組成。在內錐即下向流生物接觸氧化過濾區和

9、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都設有濾料。在下部的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內裝有導流板和無泵污泥回流管。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與下部的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自動回流區之間裝有濾料,并在濾料下部設有濾池反沖洗空氣管和水管。其污水流向為:污水自上而下進入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內,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下行至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實現泥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污泥在不用泵的條件下,自動回流到污水池的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處理。分離出來的水導入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并同樣通過濾料空隙曲折上升,污水在上升的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也在重力作用

10、下,自動下沉于導流沉降分離區,通過無泵污泥排泥系統,回流到污水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處理。空氣的流向為: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內,空氣是自下而上,在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在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空氣同樣是自下而上,在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水與空氣的流向分別為: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內,因污水是自上而下,而空氣是自下而上,并且水和空氣都是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對流,與污水及濾料上附著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另一方面,水與空氣在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因污水和空氣都是自下而上的,水和空氣在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與污水及濾料上

11、附著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在內錐即下向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的濾料上,由于生物膜附著在濾料上,不受泥齡限制,因而種類豐富,對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污染物被吸附、攔截在濾料表面,作為降解菌的營養基質,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進一步“俘獲”基質,將其同化、代謝、降解。在碳氧化與硝化合并處理時,靠近濾池進水口的濾層段內有機污染濃度高,異養菌群占絕對優勢,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CODcr、BOD5和SS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濃度逐漸降低。在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污水處理池下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占優勢,氨氮被硝化。在生物膜內部以及部分填料間

12、的空隙,蓄積的大量活性污泥中存在著兼性微生物。因此,在導流曝氣濾池中可發生碳污染物的去除,同時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粒狀濾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攔截等作用外,兼有過濾的作用,隨著處理過程的進行,在濾料空隙間蓄積了大量的活性污泥,這些懸浮狀活性污泥在濾料縫隙間形成了污泥濾層,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機物的同時,還起到了很好的吸附過濾作用,從而能使有機物及懸浮物均得到比較徹底的清除。 圖4原理示意圖在裝置運行過程中,隨著生物膜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及濾料上截留的雜質不斷增加,濾料中水頭損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時期,需對濾料進行反沖洗。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裝置以其貯存在清水池中清澈的出水作為反沖用水,不另設反

13、沖水池,反沖洗廢水通過排水管回流到預處理設施。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后的水,流入消毒區,消毒區采用推流翻騰S型工藝和虹吸式二氧化氯消毒系統,推流翻騰保證消毒劑與污水充分混合和消毒接觸時間,虹吸式二氧化氯消毒系統能將產生的二氧化氯儲存在投藥箱內,定比定量向污水中投加消毒劑。在污水消毒過程中,藥箱內消毒劑下降到一定位置時自動發出信號開機,產生二氧化氯消毒,投藥箱藥液盛滿后自動指令關機。因此,既達到了定比定量投藥,又保證消毒劑的供給,同時還保證消毒劑充分混合和接觸時間。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污泥通過無泵污泥回流系統排至干化池,上清液和干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回流到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污

14、泥消毒干化后外運處理。圖5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反沖工藝流程示意圖格柵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砂濾池清水池取樣井污水排放反沖洗進水反沖洗 出水、脫氮除磷原理、脫氮除磷原理、脫氮原理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脫氮原理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氮的基礎上,通過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氨氮通過硝化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作用將硝態氮轉化為氨氣,從而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除磷原理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除磷的原理是在厭氧條件下,聚磷菌將其細胞內的有機磷轉化為無機態磷,并加以釋放,利用此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攝取廢水的溶解、溶解性有機物質的合成PHB,從而在好氧的條件下,聚磷菌則將PHB

15、降解以提供其從廢水中攝取磷所需的能量,從而完成聚磷的作用。(3)、關鍵技術)、關鍵技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充分借鑒了充分借鑒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SBR法、AB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無泵污泥回流法、給水快濾等十者的設計手法,集曝氣、快速過濾、懸浮物截留、兩曝兩沉、無泵污泥回流、定期反沖于一體,使污水在U型雙錐這一個單元體內,綜合實現三級、三區、三相導流、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處理全過程,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優于排放標準,實現中水回用。項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曝氣方法鼓風曝氣溶解氧量(mg

16、L)2.54.0氣水比(2.55)1污泥回流比510曝氣時間h1.53泥齡d不受泥齡期限制水力停留時間h12BOD5容積kgBOD5(m3d)25污泥產率%0.5氧利用率%3540運行方式敞開適應環境濕度050單位占地面積(m2T污水)0.2達到標準優于國家排放標準,達到中水回用每噸污水工程投資(元)1000-1900(注:水量大造價低,水量小造價高)處理成本(元T污水)0.110.201(4)、主要設計參數;)、主要設計參數;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2)、設計參數)、設計參數序號序號構筑物名稱構筑物名稱工藝參數工藝參數1格柵調節池格柵流速0.6ms;進水渠寬0.8m,格柵間

17、隙10mm;格條寬10mm;60傾斜放置;格柵進行防腐處理。2水解酸化池上升流速0.51.8mh;單孔布水負荷0.51.5m2;出水孔處設45導流板;氣水比51101;水力篩縫隙3mm時;出水孔為1525mm;清水區高0.51.5m;日排泥12次;BOD5去除2535%;CODcr去除3045%;SS去除1020%;水解率為2535%。3導流快速沉淀池下向流沉降區表面負荷4m3m2h,上向流斜淀區表面負荷8m3m2h,斜管孔徑100mm,斜管長1m,斜管水質傾向60,斜管垂直高度0.86m,上部水深0.7m,緩沖層高度1m。 4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0水溫50;氣水比(35)1;BOD5負

18、荷為2.05.5kg(m3.d);反沖洗周期17d;反沖洗強度為48L(m2.s);濾料輕質陶粒;平均密度1.051.1;平均粒徑510mm;裝填高度1.52.5m;水力停留時間12h;微污染物只需停留0.5h。5砂濾池砂濾層厚度2.5米;墊層0.3米;濾速取4.0米小時;反沖強度10升(米2.秒);反沖時間5分鐘。6清水池作為濾池反沖洗水儲水池和保證計量設施的穩定運行。7消毒池推流翻騰S工藝,消毒接觸時間1.5h,余氯量0.5mgL。8脫氯池推流翻騰S工藝,脫氯時間30min,余氯量0.5mgL。9污泥池磚混結構7、主要創新點、主要創新點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具有以下主

19、要創新點:)具有以下主要創新點:(1)、設備技術結構獨特,U型池為國內污水治理技術首創;(2)、污水在同一個處理單元內,實現三區、三級、三相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處理全過程,是一種典型的內循環、復合型、污水處理脫氮除磷反應器。(3)、濾池中濾料的比表面積之和比BAF等生物濾池大大提高。(4)、氧利用率比BAF曝氣生物濾池提高1.5倍左右。(5)、具備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給水快濾法、無泵污泥回流法的特點。(6)、在連續運行條件下實現間歇曝氣,比SBR間歇曝氣運行方式更節約占地投資。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在同一個污水處

20、理單元體內實現兩沉兩曝,比AB法、A20法、接觸氧化法等污水處理工藝結構更顯科學合理。(7)、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具備實現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節約能源。脫氮除磷效果較A20法好。(8)、運用集成創新,提高設備自動化程度,運行管理簡單;革新工藝,簡化處理流程,工程投資經濟性;(9)、緊湊型設計,池容積和占地面積較小,場地適應性強;(10)、構筑物模塊化設計,有利于擴建;(11)、對氣溫及運行方式的適應性強。(12)、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穩定; 8、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設備技術工藝結構獨特,設備技術工藝結構獨特,U型池為國內污水治理技術首創型池為國內污水治理技術首創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

21、B)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級、三區、三相導流、活性污泥外排及回流的三相導流、脫氯除磷反應器。在連續進水的條件下實現間歇曝氣、快速過濾、懸浮物截留、兩曝兩沉、無泵污泥回流、定期反沖于一體。兼有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SBR法、AB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無泵污泥回流法、給水快濾等十者的優點。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處理法的典型有機結合體。通過生物氧化、生物吸附、生物過濾、沉降分離、脫氮、除磷,處理后的水質優于國標,達到中水回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形式為U型雙錐導流曝氣濾池,內錐為生物接觸氧化區,外錐為生物過濾區。濾

22、池底部為無泵污泥外排回流區,在內錐和外錐設有反沖洗空氣管和水管,反沖洗水管和空氣管上部設有2.54m濾料,污水自上而下進入內錐及生物接觸氧化區內,空氣在曝氣濾池中自下而上,在裝有濾料的接觸氧化區內對流接觸氧化,通過2.54m的濾層,使接觸氧化后,在導流作用下進行沉降分離出來的水進入外錐即生物過濾區,通過2.54m濾層,又進行曝氣生物過濾,分離出來的污泥無泵污泥外排,上清液回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繼續處理(反硝化)。 (2)與常用方法相比,脫氮除磷效果好)與常用方法相比,脫氮除磷效果好1)常用方法脫氮除磷差的原因 除磷的好壞取決于聚磷菌在厭氧段能否將磷徹底釋放和排泥的好壞,如

23、果厭氧段不能徹底釋放磷,工藝系統中無法很好地排泥,除磷效果是不好的。例如A2O工藝是前些年較為典型的脫氮除磷工藝,但是盡管如此,除磷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其原因是: 、由于混合液中的NO2-N、NO3-N在二沉池中反硝化,使N2附著在污泥表面上而上浮,造成二沉池表面負荷較低,停留時間長,使二沉池的污泥沉降效果不理想。 、由于無氧池依靠二沉池池底污泥造成無氧條件下的釋放,但是在回流污泥中由于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從而在無氧池中反硝化釋放氮氣,使無氧池不能形成很好的無氧條件,從而使得無氧段氧化還原電位偏高,聚磷菌對磷酸的釋放不徹底,有機磷水解不充分,除磷效果不理想。為了在工藝中避免上述問題,采取增大二

24、沉池,增長停留時間,但帶來的問題是表面負荷降低,不僅造成工程投資大,而且出水中SS高,除磷效果差,由于系統中污泥停留時間長,部分污泥硝化,排泥量少,除磷效果低。 2)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污水處理設備的脫氮除磷 、脫氮除磷: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不設二沉池、其脫氮原理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氮的基礎上,通過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氨氮通過硝化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作用將硝態氮轉化為氨氣,從而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除磷的原理是在厭氧條件下,聚磷菌將其細胞內的有機磷轉化為無機態磷,并加以釋放,利用此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攝取廢水的溶解、溶解性有機物質的合成

25、PHB,從而在好氧的條件下,聚磷菌則將PHB降解以提供其從廢水中攝取磷所需的能量,從而完成聚磷的作用。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除磷:基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上述原理,結合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污水處理工藝,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污水處理單元的前面設有厭氧池、缺氧池二段,加上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這兩個好氧段后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厭氧、缺氧、好氧三段脫氮除磷工藝。與此同時,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內錐即下向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中有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見原理圖),因此較其它通用污水處理技術更有除磷的技

26、術優勢。特別是污水在內錐和外錐的曝氣條件下,聚磷后和污泥一道下沉于無泵污泥回流區底部,并在上部水下作用下,含有高濃度磷的污泥通過無泵污泥排泥管排出池外,流入污泥干化池,污泥中8090%的磷夾帶在干化污泥中被外運處理,從而被去除,其它部分磷隨干化池中的上清液和污泥干化過程中的廢液回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進行釋放,達到反硝化。在重力的條件下回流到下部的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在缺氧的條件下滿足反硝化的運行條件,從而完成脫氮作用,同時將通過上部的壓力作用將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污泥壓入,并通過回流管流經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干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又回流到無氧池中,以滿足聚磷菌對磷的釋放。再進

27、一步在好氧段聚磷菌過量攝取磷,從而達到從水中去除磷的目的。 、綜上,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脫氮除磷處理工藝較A2O法處理工藝更為突出。9、工藝創新、工藝創新(1)工藝集約化創新性)工藝集約化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充分借鑒了向下流曝氣生物濾池法、向上流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給水快濾法、沉降分離法和無泵污泥回流法八者的設計手法和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的優點。使污水在U型雙錐這一個系統內,綜合實現三級、三區、三相導流、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的全過程,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綜合反應凈化器。因此工藝上創新性;(2)連續進

28、水條件下實現間歇曝氣)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歇曝氣 污水連續進入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后,自上而下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下降,空氣自下而上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在對流接觸中,與污水及濾料失去的生物膜進行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進而完成曝氣過程。曝氣后的水進入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后,在導流板的作用下與不曝氣即相對靜態的條件下空隙間完成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過程,實現空隙間不曝氣,沉降分離的水在導流板作用下進入外錐與生物填料過濾后,水和氣以向上流的方式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穿過濾層進而實行曝氣過程。因此,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是在連續進水的條件下實現曝氣、不曝氣、曝氣的間

29、歇曝氣過程,達到了兩個曝氣區共用一個沉淀區的雙重目的,裝置沒有閑置,節約占地和投資費用。(3)借助動力實現泥水分離和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借助動力實現泥水分離和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 污水通過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處理后水,在重力作用下繼續下行,進入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內,又在導流板的作用,并借助于流體下行的重力,使重于水的污泥順勢下沉于錐底,同時在上部的水壓作用下,壓入錐底排泥管,排入污泥槽,流至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在干化過程中外排的廢液都通過回流槽回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進行反硝化處理,干化污泥外運處理。污水在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沉降排泥后分離出來的水,在

30、導流板的作用下進入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的處理過程中也要產生一定的污泥,產生的污泥同樣借助于重力作用,使重于水的污泥通過導流板間隙,也同樣下沉于底部的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還同樣通過上部水的壓力,將污泥壓入錐底的排泥管,排入污泥槽,流至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干化過程中外排的廢液通過回流槽,回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處理。污泥消毒干化后外運處理。 (4)在)在U型雙錐的同一單元體內,實現兩曝兩沉型雙錐的同一單元體內,實現兩曝兩沉污水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內進行處理,曝氣后的污水進入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內處于相對靜止的沉淀狀態。沉淀后的水在導流板作用下導入外

31、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后,污水在上向流生物過濾區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同樣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于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沉淀污泥通過上部水壓進入排泥管流入污泥槽,通過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干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回流到污水池前 ,進入水解酸化或厭氧池反硝化,干化污泥外運處理,因此,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綜合實現兩個曝氣區共用一個沉淀區的功能,并且在同一個處理單內實現兩曝兩沉。10、結構創新、結構創新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單元構造為U型雙錐、三區、三級、三相導流、沉降分離和無泵污泥回流反應器。由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也稱(一區)、錐底即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也稱(二區)和外錐

32、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也稱(三區)。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一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三區)設有濾料,在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二區)內裝有導沉板和排泥管。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一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三區),與錐底即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排泥區(二區)之間,設有反沖洗空氣管和水管,其結構詳見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構筑示意圖。圖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構造示意圖11、應用創新、應用創新(1)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穩定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由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

33、過濾區,以及下部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三部分組成。 在內錐即下向流生物接觸氧化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都設有濾料。在下部的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內裝有導流板和無泵污泥回流管。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與下部的導流沉降分離無泵污泥自動回流區之間裝有濾料,并在濾料下部設有濾池反沖洗空氣管和水管。其污水流向為:污水自上而下進入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內,通過 濾料空隙間曲折下行至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實現泥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污泥在不用泵的條件下,自動回流到污水池的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處理。分離出來的水導入外錐即上

34、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并同樣通過濾料空隙曲折上升,污水在上升的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也在重力作用下,自動下沉于導流沉降分離區,通過無泵污泥排泥系統,回流到污水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處理。空氣的流向為: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內,空氣是自下而上,在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在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空氣同樣是自下而上,在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水與空氣的流向分別為:在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內,因污水是自上而下,而空氣是自下而上,并且水和空氣都是通過濾料空隙間曲折對流,與污水及濾料上附著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另一方面,水與空氣在外錐即上向

35、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因污水和空氣都是自下而上的,水和空氣在濾料空隙間曲折上升,與污水及濾料上附著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好氧條件下,發生氣、液、固三相反應。(2)污水處理效果好)污水處理效果好污水在內錐即下向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內的濾料上,由于生物膜附著在濾料上,不受泥齡限制,因而種類豐富,對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污染物被吸附、攔截在濾料表面,作為降解菌的營養基質,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進一步“俘獲”基質,將其同化、代謝、降解。在碳氧化與硝化合并處理時,靠近濾池進水口的濾層段內有機污染濃度高,異養菌群占絕對優勢,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CODcr、BOD5和SS在此

36、得以降解和去除,濃度逐漸降低。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池下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占優勢,氨氮被硝化。在生物膜內部以及部分填料間的空隙,蓄積的大量活性污泥中存在著兼性微生物。因此,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中可發生碳污染物的去除,同時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粒狀濾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攔截等作用外,兼有過濾的作用,隨著處理過程的進行,在濾料空隙間蓄積了大量的活性污泥,這些懸浮狀活性污泥在濾料縫隙間形成了污泥濾層,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機物的同時,還起到了很好的吸附過濾作用,從而能使有機物及懸浮物均得到比較徹底的清除。(3)通過反沖再生、實現同期運行)通過反沖再生、實現同期運行在裝置運行過程中,隨著生

37、物膜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及濾料上截留的雜質不斷增加,濾料中水頭損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時期,需對濾料進行反沖洗。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裝置以其貯存在清水池中清澈的出水作為反沖用水,不另設反沖水池,反沖洗廢水通過排水管回流到預處理設施。(4)定比定量消毒、保證消毒效果)定比定量消毒、保證消毒效果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處理后的水,流入消毒區,消毒區可采用紫外線消毒。還可采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次氯酸鈣、液氯等多種化學藥劑消毒,當采用化學藥劑消毒時,無動力污水消毒裝置是最理想的消毒設備。當污水處理采用消毒劑發生器消毒時,消毒區采用推流翻騰S型工藝和虹吸式二氧化氯消毒系統,推流翻騰保證消毒劑與污

38、水充分混合和消毒接觸時間,虹吸式二氧化氯消毒系統能將產生的二氧化氯儲存在投藥箱內,定比定量向污水中投加消毒劑。在污水消毒過程中,藥箱內消毒劑下降到一定位置時自動發出信號開機,產生二氧化氯消毒,投藥箱藥液盛滿后自動指令關機。因此,既達到了定比定量投藥,又保證消毒劑的供給,同時還保證消毒劑充分混合和接觸時間。廢液回流污水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污泥通過無泵污泥回流系統排至干化池,上清液和干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回流到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污泥消毒干化后外運處理。(5)對氣溫及運行方式的適應性強)對氣溫及運行方式的適應性強 處理系統的出水水質好,是由于

39、整個濾池中存在著較高濃度的微生物,生化反應速率高,并可通過控制供氣量使濾池中存在好氧和缺氧環境,使得濾池組合可實現硝化、反硝化。同時,由于高濃度的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定在粒狀濾料的表面,無污泥膨脹之慮,不會因濾池受水力負荷的沖擊而造成微生物流失,因此,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對水力負荷及有機負荷都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6)革新工藝,簡化處理流程)革新工藝,簡化處理流程由于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生物和物理綜合截留作用,處理后水中的SS很少,故不需設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使處理流程得以簡化。(7)緊湊型設計,池容和占地面積較小)緊湊型設計,池容和占地面積較小,場地適應性強場地適應

40、性強 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BOD5容積負荷大,幾乎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所以它的池容積和占地面積較常規二級生物處理工藝要小得多,同時,由于濾池后不設二次沉淀池,大大節省了占面積和土建費用。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工藝的總占地面積只有氧化溝工藝的1/3。 濾池內高比表面積和粗糙多孔的粒狀生物填料,使其可能積聚多達1015g/L微生物量,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將使得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容積負荷大為提高,減少池容及占地面積,此對擬建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對污水中懸浮物的生物截留作用,使出水中的SS很少,完全達到國

41、家所要求的排放標準。(8)構筑物模塊化設計,有利于擴建)構筑物模塊化設計,有利于擴建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單元為模塊化結構,能較好地適應城鎮污水處理廠分期建設。 (9)處理效果:)處理效果:表1 基本控制項目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單位:mg/ L項目CODcrBOD5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總氮(N)氨氮(N)總磷(P)色度PH糞大腸菌群數(個/L)指標151010110.5155(10)1306-93注:下列情況按去除率指標執行:當進水CODcr大于350mg/L時,去除率應大于60%;BOD5大于160mg/L時,去除率應大于50%。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指標;括號內

42、為水溫12時的指標。表2 部分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單位:mg/L項目總汞烷基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指標0.001不得檢出0.010.10.050.10.1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可用于新建污水處理工程,還可用于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污水處理結果達到或優于國家規定的如下排放標準:、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標準的一級A類、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排放標準、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的排放標準12、技術性能、技術性能(1)技術前瞻性)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

43、氣生物濾池(CCB)充分借鑒了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給水快濾法、聚磷排泥法等八者的設計手法,集曝氣、快速過濾、懸浮物截留、兩曝兩沉、無泵污泥回流、定期反沖于一體,使污水在U型雙錐這一個單元體內,綜合實現三級、三區、三相導流、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處理全過程,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優于排放標準,實現中水回用,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采用U型雙錐結構,巧妙地將污水處理分為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上向流曝氣生

44、物過濾區三個污水處理區域,實現了兩曝兩沉和無泵污泥外排的工藝結構,具備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法、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接觸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流法、給水快濾法、聚磷排泥法的處理工藝技術特征,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內,綜合實現三級、三區、三相導流、無泵污泥外排及回流的全過程,是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工程投資經濟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BOD5容積負荷大,幾乎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所以它的池容積和占地面積較常規二級生物處理工藝要小得多。同時,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中,具有上下結

45、構的沉降無泵污泥外排回流區,因此無需二次沉淀池,大大節省了占地面積和土建費用。污水處理廠采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工藝的總占地面積只有氧化溝工藝的13。裝置內高比表面積和粗糙多孔的粒狀生物填料,使其可能積聚多達1015gL的微生物量,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將使得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容積負荷大為提高,減少池容積及占地面積,此對擬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對污水中懸浮物的生物截留作用,使出水中的SS很少,完全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排放標準,故濾池后面不需設置二沉池,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4)處理效果穩定性)處理效果穩定性處理系統的出水水質好,是由于整個系統中存在著

46、較高濃度的微生物,生化反應速率高,并可通過控制供氣量使裝置中存在好氧和缺氧環境,使得該裝置組合可實現硝化、反硝化。同時,由于高濃度的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定在粒狀濾料的表面,無污泥膨脹之慮,不會因濾池受水力負荷的沖擊而造成微生物流失,因此,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對水力負荷及有機負荷都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即使污水是減少一半以下或停水后再啟用,只需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正常運行,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5)處理流程簡化性)處理流程簡化性由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生物和物理綜合截留作用,處理后水中的SS很少,故不需設置二沉池,加上系統中具有沉降污泥無泵回流系統,因此無需污泥回流泵房,使處理流程得

47、以簡化,進一步節省占地面積,因此處理流程簡化性。(6)投資和運轉費用經濟性)投資和運轉費用經濟性 由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流程短、池容小和占地省,使工程費用大大低于常規二級生物處理工藝。同時,采用裝置專用曝氣系統并利用粒狀濾料對氣泡的切割及阻擋作用,使得氣泡在濾層中進一步被細碎,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濾層內的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導致濾池總體充氧效率大為提高,氧的利用率達30%以上,從而節省能耗,因此投資和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操作管理簡單性由于相關工業技術的發展,一些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如液位傳感器、在線溶氧測定儀、定時器、變頻器、PLC中央程控系統及微電腦等產

48、品的出現,使得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運行管理自動化得以順利實現,其運行管理變得簡單易行。一般來說,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可以對進水水質、水量以及污水中溶解氧濃度進行在線檢測,并通過PLC控制系統方便地調整曝氣時間的長短,控制風機的供氧量,易于優化運行,特別是對各大、中、小污水處理廠更顯突出,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8)脫氮除磷典型性)脫氮除磷典型性1)、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脫氮除磷基本原理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脫氮原理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氮的基礎上,通過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氨氮通過硝化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作用將硝態氮轉化為氨氣,從而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

49、。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除磷的原理是在厭氧條件下,聚磷菌將其細胞內的有機磷轉化為無機態磷,并加以釋放,利用此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攝取廢水的溶解、溶解性有機物質的合成PHB,從而在好氧的條件下,聚磷菌則將PHB降解以提供其從廢水中攝取磷所需的能量,從而完成聚磷的作用。2)、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除磷基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上述原理,結合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工藝,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水處理單元的前面設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加上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和外錐即上向流曝氣生物過濾區以及導流沉降無泵污泥回流區,這兩個曝氣和不曝氣段,形成了

50、較為完整的硝化反硝化脫氮除磷工藝。與此同時,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內錐及下向流接觸氧化生物過濾區中有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見原理圖),因此較其它通用污水處理技術更有除磷的技術優勢。特別是污水在內錐和外錐的曝氣條件下,聚磷后和污泥一道下沉于無泵污泥回流區底部,并在上部水壓作用下,含有80-90%高濃度含磷污泥通過無泵污泥排泥管排出池外,流入污泥干化池,從而磷隨干化污泥外運而被去除,未去除的其它磷隨干化池中的上清液和污泥干化過程中的廢液回流到污水處理池前端,進入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進行釋放,達到反硝化。3)、脫氮除磷效果差的原因除磷的好壞取決于聚磷菌在厭氧段能否將磷徹底釋放和排泥的好壞,如果厭氧

51、段不能徹底釋放磷,工藝系統中無法很好地排泥,除磷效果差。例如A2O工藝是較為典型的脫氮除磷工藝,但是,除磷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其原因是: 由于混合液中的NO2-N、NO3-N在二沉池中反硝化,使N2附著在污泥表面上而上浮,造成二沉池表面負荷較低,停留時間長,使二沉池的污泥沉降效果不理想。 由于無氧池依靠二沉池池底污泥造成無氧條件下的釋放,但是在回流污泥中由于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從而在無氧池中反硝化釋放氮氣,使無氧池不能形成很好的無氧條件,從而使得無氧段氧化還原電位偏高,聚磷菌對磷酸的釋放不徹底,有機磷水解不充分,除磷效果不理想。為了在工藝中避免上述問題,采取增大二沉池,增長停留時間,但帶來的問

52、題是表面負荷降低,不僅造成工程投資大,而且出水中SS高,除磷效果差,由于系統中污泥停留時間長,部分污泥硝化,排泥量少,除磷效果低。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基本結構: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底部設有進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層,厚度一般為2.53m,填料頂部裝有擋板,防止懸浮填料的流失。擋板上均勻安裝有出水濾頭。擋板上部空間作反沖洗水的儲水區,其高度根據反沖洗水頭而定,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的下部設有沉降分離無泵污泥回流區,將內錐即下向流對流接觸氧化區曝氣后的水在重力和導流板的作用下沉于底部,并通過排泥管外排,有較好的排泥作用,加上導曝前有預處理的厭氧段和好氧段,能較好的釋放磷,因此

53、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整個處理工藝比A2O有較好的處理效果。(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由于大量的微生物生長在粒狀填料粗糙多孔的內部和表面,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如長時間停止不用后再恢復運行,可在進水、供氣后的幾天內恢復正常運行;由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所特有的高微生物量,使得該裝置對氣溫變化的適應性也較強,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檢修換件方便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所需的主要設備和材料,國內均可配套生產,基本不需進口。只有少量自控檢測儀表和執行機構需進口。(11)、工程建設靈活性)、工程建

54、設靈活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單元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還有利于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13、各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各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格柵池格柵池沉砂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砂濾池砂濾池消毒脫氧池消毒脫氧池1、城鎮、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城鎮、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排放或回用排放或回用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泥餅外運泥餅外運反沖洗反沖洗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上清液上清液污污水水化學除磷化學除磷二氧化氯發生器二氧化氯發生器格柵池格柵池調節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

55、砂濾池砂濾池消毒脫氧池消毒脫氧池2、生活、醫院污水處理工藝、生活、醫院污水處理工藝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排放或回用排放或回用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泥餅外運泥餅外運反沖洗反沖洗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上清液上清液污污水水二氧化氯發生器二氧化氯發生器格柵池格柵池沉砂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砂濾池砂濾池清水池清水池3、屠宰廢水處理工藝、屠宰廢水處理工藝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達標達標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泥餅外運泥餅外運反沖洗反沖洗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上清液上清液污污水水化學除磷化學除磷二氧化氯發生器二氧化氯發生器濃縮減量濃縮減量

56、調節池調節池Fenton反應池反應池導流曝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濾池砂濾池砂濾池清水池清水池4、制藥廢水處理工藝、制藥廢水處理工藝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達標達標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泥餅外運泥餅外運反沖洗反沖洗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上清液上清液污污水水隔油池隔油池氣浮池氣浮池Fe-C電解池電解池UASB池池泥餅外運泥餅外運格格 柵柵隔油調節池隔油調節池砂濾池砂濾池清水池清水池PH值調節混合池值調節混合池達標達標污污水水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UASB池池細格柵細格柵氣浮池氣浮池砂濾池砂濾池清水池清水池調節池調節池泥餅外運泥餅外運污污水水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UASB池池5、合成氨廢

57、水處理工藝、合成氨廢水處理工藝6、酒精廢水處理工藝、酒精廢水處理工藝反沖洗反沖洗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達標排放達標排放上清液上清液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上清液上清液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格格 柵柵緩沖器緩沖器清水池清水池達標達標污污水水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泥餅外運泥餅外運7、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反沖洗反沖洗上清液上清液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均化池均化池中和池中和池混凝絮凝池混凝絮凝池氣浮池氣浮池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污泥濃縮

58、池污泥濃縮池砂濾池砂濾池清水池清水池調節池調節池污污水水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UASB反應器反應器達標排放達標排放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泥餅外運泥餅外運8、制糖廢水處理工藝、制糖廢水處理工藝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上清液上清液污泥脫水間污泥脫水間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反沖洗反沖洗集水池兼厭氧池集水池兼厭氧池清水池清水池達標排放達標排放污污水水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9、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反沖洗反沖洗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結晶沉淀池結晶沉淀池氣浮池氣浮池廢氣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調節池調節池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UASB反應器反應器砂濾池砂濾池格格 柵柵污污水水調節池調節池10、制革、制革/造紙廢水處理工藝造紙廢水處理工藝集水井集水井導流沉淀池導流沉淀池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