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半年工作總結_第1頁
農業半年工作總結_第2頁
農業半年工作總結_第3頁
農業半年工作總結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半年工作總結【篇一: 2014 年農業上半年工作總結】2014 年上半年農業工作總結2014 年上半年全區農業和農村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區農林水牧局認真貫徹區委十六屆七次會議精神,以 “30” 工程為重點,全面落實農業 “小城鎮建設工程、兩鄉晉級工程、精品農業工程、綠色食品工程、合作經營工程、美麗鄉村工程 ”等 6 大民生工程,較好完成了農業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一、上半年全區農業和農村工作1、以宣傳貫徹 “中央一號文件 ”為重點,全力做好備春耕生產工作。今年春節過后,我們以宣傳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為重點,深入鄉村全面落實區委十六屆七次全會所確定的“30”工程中農業6 大工程,為做

2、好備春耕生產工作奠定了基礎。一是深入鄉村宣傳抓落實。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區政府實行“區農口干部包鄉、鄉級干部包村、村級干部包組”的推進機制,區鄉農口干部大下基層,圍繞科技培訓、服務 “三農 ”,廣泛開展中央一號文件的宣傳活動,落實農業 6 大工程,督促檢查、指導、協助農民搞好備春耕生產工作。全區備春耕生產工作做到了早計劃、早落實,全區農作物種植計劃已于 3 月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落實計劃面積5.7 萬畝,其中:水稻 352 畝,玉米 3.73 萬畝,大豆 0.7 萬畝,蔬菜6420 畝,其他作物 5900 畝。二是加大科技培訓抓落實。去冬今春全區共舉辦各類培訓班 22 期,培訓

3、1500 余人次,聘請市農業專家宣講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各項惠農政策,培訓農民棚室蔬菜增產、增效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果樹改造栽培技術、畜禽養殖和疫病防治技術、農機秋整地技術等新技術,使廣大農民提高了科學種田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設備維修使用抓落實。重點抓好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的農機具檢修,區鄉農機技術人員多次深入合作社和大戶,幫助指導檢修農機具,現全區共檢修各類農機具 278 臺套,農機具檢修率達到 90% 以上,農用灌溉設備也全部檢修完畢,能夠滿足我區田間春耕生產的需求。四是加強資金保障抓落實。今年,全區備春耕資金共需2708 萬元,其中:銀行貸款 1275 萬元,農民自籌 1433

4、萬元,加之,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資金即將發放,基本可以滿足春耕需求。五是加強農用物質準備抓落實。全區已購入化肥1373噸、農家肥20 萬立方米、農藥 23.7噸、農膜105 噸、種子384 噸。共育蔬菜苗320 萬株,目前全區蔬菜棚室生產已全面定植,預計4月中旬黃瓜和葉菜即將上市。大田生產在4 月20 日全面開始, 5 月20 日結束。積極與工商部門配合開展了兩次農產品食品安全、農資市場大檢查活動,下發了成立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方案和要求,落實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積極引導農民自覺防范,自我保護,杜絕了坑農害農的現象發生,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六是積極向區人大常委會匯報了農

5、業春耕生產和森林防火工作情況。4 月份區人大對全區農業春耕生產和護林防火工作進行了視察,對我區農業,特別是特色、精品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同時我區春季農業工作得到了區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2、以 “兩個戰役 ”為重點,突出抓好森林防火攻堅戰。“清明節 ”、“五一 ”兩個節日,是春季森林防火的重要時期,打好這兩個攻堅戰,勢在必行。區政府及時召開了春季森林防火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了省市區森林防火工作會議精神和領導講話,區、鄉、村都層層簽訂了森林防火責任狀,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撲、責有人擔。在主要村屯路口、主要區域、山口張貼森林防火宣傳標語800條幅,懸掛宣傳橫幅 70 條,設立防火旗

6、 200 面,設置固定警示牌3塊。針對春耕時節,農民大量焚燒秸稈的實際,對重點人員、重點火險區、重點防范區實行嚴格監控,各村的入山道口設立固定檢查站 43 處,防火隊伍 500 人,做到了村屯出口有人把、山頭墳頭有人守,堅決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堅決杜絕秸稈焚燒和野外玩火,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事故。3、推進打造特色綠色產業,在增加農民收入上實現新突破。加強保護地建設,發展特色綠色農業產業是區政府落實區委十六屆七次全會“30”工程的重點。一是利用省政府 “兩大平原 ”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涉農資金整合方案下撥項目資金的機遇,積極對上爭取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資金,著力引進民營企業、合作社、種植

7、大戶開發建設和改擴建西郊鄉蔬菜棚室、西郊綠色蔬菜生產基地等保護地,共上報爭取項目 31 項,其中:上半年紅星鄉紅太村市級農業產業化企業鉦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食用菌等農產品加工基地項目”、團結村種豬場 “標準化養殖場建設項目 ”已列入市重點農業開發項目,目前已進入市上報批復階段。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發展以苜蓿草種植桑蠶養殖為重點的特色農業示范點 2 個,位于紅星鄉東太村。二是依托綠色蔬菜、青玉米等經濟作物,擴大草莓、香瓜、小雜糧等種植規模,綠色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00 畝,特色種植達到500 畝以上,青玉米、甜玉米種植面積保持在1 萬畝,小雜糧種植面積3000 畝,全區無公害種植面積

8、保持在 5 萬畝。三是積極探索家庭農場發展模式,幫助東太村種植大戶劉奎秋組建家庭農場,逐步實現土地聯戶經營,目前正在辦理工商執照等工作。建立和完善鄉、村土地流轉服務組織,下發了成立鄉土地糾紛仲裁委員會的通知和要求,確定了土地確權試點村(紅星鄉朝陽村、西郊鄉東郊村)。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上半年共完成土地流轉1.1萬畝,土地規模化經營0.7 萬畝。四是按照區委領導打造美麗鄉村的要求,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協助紅星鄉打造和完善紅星村杏花餐飲美麗鄉村一條街、紅星村 1-2 組村容村貌整治、朝陽瀚海農業觀光園、朝陽村草莓采摘園和西郊宏福種業農業觀光園、新發小城鎮、西郊現

9、代農業示范園區、義烏小商品城兩條農業旅游觀光示范街。五是與區人社局、市勞轉辦開展了兩次“春風行動 ”招聘會,拓寬了農村勞動力市場,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平臺,上半年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 9926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2億元。六是實施以新品種、新技術為重點的農業科技推廣項目10 項,推廣新品種 20 余個,新技術10 余項。積極采取農作物有機肥料、生物肥料、專用肥料、復合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機械化標準施肥、機械化秸稈根茬還田、機械化耕作方式的應用,降低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強度,確保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4、以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為重點,積極做好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今年突出抓好紅星鄉景濤養殖場、紅星鄉明全養

10、殖場、西郊鄉春良養殖場、金生養牛場等 4 個標準化養殖場的創建工作,已完成向市畜牧獸醫局上報工作,年內檢查驗收。深入30 余家養殖場、獸藥和飼料經銷店、動物診療所開展了行政執法檢查,共采取尿樣30 余份,進行“瘦肉精 ”等違禁獸藥檢測。區政府投入2.8 萬元用于動物防疫工作經費,保證了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上半年完成了雞冠區畜牧產業發展規劃,規劃設計了禁養區和適養區。5、以機械化生產為重點,積極做好農機補貼宣傳工作。2014 年共完成春耕整地 5.25 萬畝,機械播種4.9 萬畝,機械根茬還田完成 2.6 萬畝,大中型農機具更新完成17臺。開展了農機銷售和維修市場的檢查,共審驗農

11、機銷售網點6 戶,農機維修網點5戶,農機銷售和維修網點合格證發放率達到100% 。對 4 家農機市場整機銷售企業實施 “三包 ”情況進行了監管和檢查,確保了農機戶的合法權益。利用農機 “四下鄉 ”活動等契機,開展了大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宣傳,到目前共辦理大型農機購置補貼 12 臺套,爭取補貼資金約 15 萬元。【篇二:農業服務中心2015 年上半年工作總結】農業服務中心2015 年上半年工作總結鎮黨委、政府:今年上半年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農村穩定為目標,加大力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以發展

12、為主體,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加強鞏固新產業,有力的促進了全鎮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一)、抓園區建設促農業結構不斷優化。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宣傳,一方面動員群眾抓好糧食生產;另一方面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以園區建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促產業發展上臺階。發揮當地產業優勢,在五星村建成集中連片1060畝以上的架豆制種園區一個,輻射帶動全鎮架豆制種面積達到1.5 萬畝。在建設過程中,多次與上級部門、村委會做好園區布局、田塊落實、協調等工作。另一方面從技術上求突破,在4 個村建設 300畝核心糧食創高產園區 4 個,面積達1.2 萬畝;另一方

13、面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全鎮落實糧食面積 5.1萬畝,其中小麥 1.3 萬畝;玉米面積 4.1 萬畝。玉米全程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園區4 個,涉及4 村,面積 2 萬畝;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農民增收。(二)認真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在全鎮范圍開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在全體鎮村干部的大力努力下,從進家入戶、動員收費、等多個環節下功夫,完成小麥、玉米、架豆番茄等農作物政策性農業保險面積 6.3 萬畝,完成保費 15 萬元。(三)做好小麥吸漿蟲淘土普查及小麥 “一噴三防 ”工作。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指導下,對小麥吸漿蟲、蚜蟲、小麥赤霉病、全蝕病、白粉病、等進行了測報和防治,并積極組

14、織各村做好小麥 “一噴三防 ”工作;全鎮通防面積 3500 畝;為指導全鎮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各類農作物病蟲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四)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認真貫徹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根據縣購置補貼領導小組的安排,多方爭取補貼資金,為多名農機大戶進行補貼,今年重點以玉米聯合收獲機為重點,鼓勵農戶積極購買,為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收割奠定基礎。(五)做好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加大農業科技培訓,普及宣傳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科學服務本領,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主要采取現場操作,以會代訓,發放技術資料等方式進行培訓;并積極組織農民開展了百萬農民培訓工程,結合科普之冬、科技下鄉、科普趕集活動,重點

15、培訓了節能日光溫室栽培技術、脫水蔬菜標準生產技術、馬鈴薯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保護性耕作等技術,共舉辦科技培訓108 期 7500 人次,發放農業科技資料 1000 余份。(六)農村新能源建設及戶用沼氣安全管理為充分發揮農村能源戶用沼氣效益,確保戶用沼氣安全使用,今年,我們在做好沼氣池的使用管理技術服務的同時,對全鎮戶用沼氣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按照上級業務部門安排,完成全鎮2003 年 2010 年 14 個村建設戶用沼氣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調查戶數 936 戶,為下一步維修、填埋摸清底數。(七)認真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工作。為了認真落實貫徹國

16、家、自治區、市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認真抓好示范鄉鎮的鞏固工作的流通環節、違禁農藥、農產品經銷網點等工作。(八)積極參與政府其它工作。今年上半年在搞好業務工作的同時,服從黨委、政府安排,積極參與政府安排的各項中心工作及包村工作。二、今后工作打算1. 抓好站上建設及內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質和服務能力。鞏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成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各種制度,以工效掛鉤為手段,鼓勵農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抓園區建設,并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根據本鎮實際,對已確定的示范、推廣項目,采取 “專人、專事、專責 ”的工作制度。2.

17、 以示范園區建設為突破口,狠抓特色產業發展。今后幾年圍繞設施蔬菜、脫水蔬菜、蔬菜制種、測土配方施肥和糧油高產創建,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保護性耕作等重點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上,協助縣農技(機)中心圍繞農業生產中的重點、難點,開展試驗、示范研究,狠抓示范園區建設工作。3、繼續按農牧局和鎮黨委、政府要求認真落實各項目標任務。4、抓好其它日常工作。二 0 一五年六月【篇三:農業半年工作總結】一、春季備耕工作,確保農業生產正常進行針對農用物質市場進行整頓,配合縣農業局對農藥種子經營戶進行培訓,確保農藥、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質的正常供給,杜絕買賣假農用物質現象發生,從而切實保障各項春耕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去年冬末

18、今春少雨的情況,加上部分渠堰被地震損毀,今年水稻面積大量減少,鼓勵農戶栽種玉米,將面積種滿種盡。全鎮完成糧食種植面積 3790 畝,其中小麥590 畝,玉米 3200 畝,蔬菜 1800 畝。目前小春已基本收獲完畢,總產達到319 噸。二、有機產品的認證準備工作今年我鎮準備對新光村的紅心果進行有機認證,依托新光村興源紅心果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大力抓好有機產品的認證工作的準備,邀請縣農業局的高級農藝師對農戶進行紅心果的栽培與管理的培訓,參加培訓會人數 36 人,種植紅心果農戶幾乎全部到會,并嚴格按照有機認證的程序進行培訓。三、農村能源建設今年縣農業局下達我鎮的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任務 17 口。現在已完成了 10 口,爭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