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王子講座:量波的三線結構(第一~四節)_第1頁
黑馬王子講座:量波的三線結構(第一~四節)_第2頁
黑馬王子講座:量波的三線結構(第一~四節)_第3頁
黑馬王子講座:量波的三線結構(第一~四節)_第4頁
黑馬王子講座:量波的三線結構(第一~四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黑馬王子3.12講座:量波的三線結構最近兩周(從2月28日周一截圖至今),我們一直給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股市結構分析技術,即“量波的三線結構分析技術”。有同學看懂了,有同學卻說沒有看懂。我想趁這個周末的休息時間,系統地給大家介紹介紹。希望能對同學們的看盤有所幫助。第一節、三線遞升結構首先我們來看看兩周前即2月28日上證分時截圖的走勢:圖中有三條藍色水平線,上線為2890平衡線,即前一日(2月25日周五)的最高點位;中線為2876平衡線,即近日強調的(12月27日)的最高點;下線為2860平衡線,即前二日(2月24日周四)的開盤點取整數值。如圖所示,當天指數一開盤即一路下行,在距中線(A)僅2個點

2、即回頭向上,稍后即飛瀑而下,在距下線差2點處向上,稍作回調即直沖中線(A),沖過中線僅僅1個點又向下回落,2分鐘后即再度沖過中線(A),形成ABC三個波峰。隨后飄搖而下,在A1點觸及中線,然后扶搖而上,形成DEFG四個波峰。由此可見,A處這條中線很有意思,量波對它三次穿越、三次碰觸,在A1處既是回踩,又是坐實,還有確認的含意,一箭三雕后,進入步步遞升的走勢。形成了ABCDEFG七個波峰。如果以這七個波峰畫水平線,那就過癮了,七條水平線的右側,幾乎都有回踩水平線的動作,幾乎都能畫出精確的“十字線”。最令人放心的是圖中的三個圓圈,都是回踩三條平衡線的動作,這里的回踩都是“點擊”,仿佛一個運動員由上

3、而下地踩到了起跳板,逐級向上騰越。這就是“三線遞升結構”。請大家對照K線圖查看這三條線,都是關鍵的平衡線。因為平衡線的選擇和移植非常重要,我們再次強調如下:上線為2890平衡線,即前一日(2月25日周五)的最高點位;中線為2876平衡線,即預報的(12月27日周一)的最高點位;下線為2860平衡線,即前二日(2月24日周四)的開盤點取整數值。當你看到這三條平衡線的來源,當你看到量波在這三條平衡線上的精準表演,你不得不佩服市場運行的鬼斧神工。你不得不下決心從根本上去探尋市場運行的規律。那么,這里有什么規律呢?第一,從量線上看,必須是重要的平衡線,并且準確無誤地將它移植到分時圖上,你才能在變幻莫測

4、的走勢中,去準確把握其運行的方向和節奏。如何選點畫線,如何移植平衡線,我們在論壇上已有多次講解,此處不再贅述。第二,從量波上看,必須要有回踩平衡線的拐點出現,回踩的越精準,表明市場的運作越正常,不回踩的或者不能形成十字線的,就有隱患,有時,甚至還可能有陷阱。第三,從量柱上看,分時量柱一定要紅肥綠瘦,要有支撐量波的后勁。這一點,和日K線的價升量縮剛好相反,要求價升量跟,協調發展。第四,從操作上看,中線是我們操盤的行為中樞,也就是決定如何操盤的神經中樞。只有第二次站穩中線后的拐點才是最好的介入機會,本例中的A1、B1、C1、D1、E1、F1點,就是介入的最佳時機。也許有人會說:在OA段的任何一個位

5、置介入豈不更爽?其實不然。OA段的介入是你現在看到的馬后炮,更是事后諸葛。在沒有有效站穩中線的時候,特別是在沒有A1處第二次回踩中線并拐頭向上的時候,你很難判斷后市會不會向下擊穿中線,甚至跌破下線。第三節和第四節將要講到的昨天(3月11日周五)的走勢,就是最好的見證。第二節,三線遞降結構由第一節的講述可見,“中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三線中的中樞神經,是決定做多或做空的分水嶺。為了方便初學者一目了然,短線操作中一般的“中樞”可以用前一日的收盤價作“中線”,有時,我們稱之為“零軸”。只要次日的走勢高于中線,我們就應該準備做多;只要次日的走勢低于中線,我們就要準備做空。這是最簡便直觀的做法。科學的做

6、法則是順勢測勢,因勢設線。做多也好,做空也罷,前一日應該對次日有個預測,做到前瞻性與技術性的盡量統一。換句話說,應該心中有數,才能臨陣不亂。在下降行情中,還要注意三線檔位的升格。即中線轉換為上線,下線轉換中線,必要時補充下線。例如,上前天(3月9日周三)上證收了個假陰十字星,收盤為3002點,有許多股評說“站上3000點,看高3100點”,我根據當天的盤勢,預測次日將有一跌,就在次日(3月10日周四)寫了安全第一,賺錢第二的盤前預報,并且指出“設2996為中線,設2980為下線若2980不能守穩,可以減倉若半小時內不能收復,繼續減倉”請看預報當日“上證指數2011.3.10日分時圖的留影”:圖

7、中可見,我們預設的2996中線比收盤線的3002低6個點,這里打破了以收盤點位為中線的慣性,結果,當日(3月10日)上證指數低開7個點,在2995點開盤,與盤前預報的中線僅僅相差1個點。這1點之差不可小看,它一出現就能基本上判定當日是弱市。該中線即升格為上線,相應地,原定的下線即升格為中線。中線即決定當日的攻守機遇。開盤后,指數一路下跌,在2980點下方震蕩,曾四次攻擊2980線,只有一次稍微突破即下落,至O點最后一次上攻2980未及,可見該線失守無疑。從短線防守的角度講,從O點開始的任何一段量波的峰頂都是出貨時機。為了便于觀察當天的走勢,先前預報過的2960線即補充為下線。這里的下線是前交易

8、中的上線,下線一旦跌穿,即表示前面的支撐受損,此時更應大膽出貨。事實說明,次日(3月11日周五)的最高點為2960點,剛好處于圖中B線的下方。與觀察“三線遞升結構”不同的是,“三線遞降結構”應以下跌中最突出的谷底畫線,本例中便有了ABC三條小平衡線。這三條小平衡線屬于“底頂互換”,左側的底,壓制著右側的頂,層層遞降,逶迤而下。通過解剖本例,我們可以找到什么規律呢?第一,從量線上看,凡是重要的平衡線上遇到兩次以上受壓回落的“低頭點”,后勢看跌。三線中尤以中線受壓時最為明顯。第二,從量波上看,凡是左側量波的波谷都是右側量波的波頂時,后勢看跌,即使有稍稍向上的突破,也不會改變其下跌的趨勢。第三,從量

9、柱上看,凡是分時量柱綠肥紅瘦時,其后走勢不容樂觀;綠柱的面積總是大于紅柱的面積時,即使紅柱稍有增長也會被更大的綠柱攔截。第四,從操作上看,中線依然是操作中樞,凡是第二次沖擊中線而不過的“低頭點”都是出貨良機。而“三線遞升結構”與之相反,凡是第二次回踩中線的“抬頭點”都是進貨良機。也許有人會說:看這天的走勢,只要它一低開我就出貨,豈不是更好?是的,這樣的想法現在看來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在許多低開高走先例的影響下,誰也不會一見低開就出貨。只有在中線被有效證明上攻無力出現“低頭點”之后,我們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用一句時髦的話說,這才是“賣錯了也得賣”的位置。第三節、三線復合結構由前面第

10、一二節的講述可見,無論“三線遞升”還是“三線遞降”,其核心都在于一個“遞”字。只有發現走勢中的“遞勢”,才是正確進出的關鍵。單邊上下的走勢也許比較好辨別,遇到復雜的走勢卻很難對付。例如,昨天(2011.3.11日周五)的上證走勢,即使有經驗的股民也很難對付。請看“上證指數2011.3.11日分時走勢圖”:如圖所示,其中既有“三線遞升”又有“三線遞降”,全天有四分之三的時間處于強勢。面對這樣的走勢,大家結合前面講過的內容,能指出介入與退出的理由嗎?    我們明天解答。第三節、三線復合結構由前面第一二節的講述可見,“三線遞升結構”是“頂底互換”,“三線遞降結構”卻是“底頂互換

11、”。無論“三線遞升”還是“三線遞降”,其核心都在于一個“遞”字。只有發現走勢中的 “遞點”或“遞勢”,才能正確把握進出的關節。單邊上下的走勢也許比較好辨別,復雜的走勢卻很難對付。例如,昨天(2011.3.11日周五)的上證走勢,即使有經驗的股民也很難對付。請看“上證指數2011.3.11日分時走勢圖”: 面對這樣的走勢,結合前面講過的內容,大家能指出介入與退出的理由嗎?凡是科學的理論,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要求我們從事物發展的過去來研判它的未來,從事物演變的全局研判它的局部,所以,要看清3月11日周五的這種走勢,必須從3月11日之前的走勢來綜合

12、分析之。實話實說,如果沒有對最近一周行情的精心研究,面對上面這樣的盤勢,我們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那么,我們是如何來研判的呢?下面結合這一周來我們盤前預報和盤中點評的觀點,談談我們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指正。3月7日周一盤前預報標題是關注3007附近的攻防,13:27時點評“白線不破2980才能上攻,這里是三線遞升結構”。3月8日周二盤前預報標題是預設2980-3007防線,11:30點評“上午的量能沒有釋放,人們的觀望情緒濃厚,我們能看到這一點,主力也能看到這一點。所以,下午不排除制造恐慌,并突然跌破2980點的可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抖米袋戰術,大家留心即可”。收盤后提醒大家要重視2980線的

13、撐力。3月9日周三盤中提示要點是提防“緩漲對應急跌”過程,09:20時點評:“剛才從央視二臺看到,今天看多的投資者占89%了,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收盤后提醒大家注意三線遞升與三線遞降。3月10日周四盤前提示標題是安全第一,賺錢第二,收盤后提醒大家特種兵的第一要素是保存自己;09:30點評“今天有一個壞消息,這就是基金倉位已達80%”。3月11日周五盤前預報標題是關注2939-3007間的動作。以上預報要點和盤中點評,需要對照當日走勢來看,才能看出預測與現實的相互驗證。有了前面這五個提醒,再來看3月11日的走勢我們就有了研判的基礎。請看我們3月11日當天對走勢的實盤點評:09:34 

14、大盤開在2942,(目前)最低2940點,為什么比預測的2939高出1個點?每次預測與實盤都要追究其原因。09:40 目前上攻勢頭太急,有回調的必要。不要追。09:51 在昨日收盤線上徘徊最近的8日成本均線在2954。09:56 就目前情況看,今日的中線應該就是2957,也是昨日收盤價。今日的收盤價將非常重要。10:10 數據出爐:2月份CPI同比增長4.9%,PPI上漲7.2%!10:21 同學們今天的發言質量高,除了少數說奉承話的以外,多數都有自己的觀點。祝賀抓住漲停的同學們!10:28 綠柱面積逐步擴大中10:34 早

15、盤的急速上攻,果然不是好事。記住:急升波和急下波一樣不可信。10:40 量波的敏感,的確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示、暗示,就看我們能不能讀懂它。11:00 現在還不能說企穩了,繼續觀察分時的紅綠柱,從面積上觀察多空的能量對比。11:12 可以用10:01的高點和10:41的高點連線,觀察股指突破該線的位置。11:20 只要用科學的方法看盤,股指的走向基本在你的框架內。說突破就突破。11:25 有人問,王子的看盤方法肯定有訣竅,沒有全部告訴我們。哈哈,王子的全部訣竅就在量柱擒漲停的三個規律里面,只要弄懂了這三個規律,用三個規律來看盤,你就輕松自如了。11

16、:30 三個規律就是“賣在買先、價在量先、莊在散先”。有同學對“第一規律”不懂,所以經常做反。以上點評,都是盤中實時觀感,隨手打出,毫無遮掩,現在看來,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感覺,現在回頭對應盤面來看,自己都感覺似有神助,恰到好處。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做出如此準確研判的呢?這就是“三線復合結構”的看盤效果。下面,結合第一、二節講述的“三線遞升”和“三線遞降”規律,來看看我們對“三線復合結構”的盤面分析。第四節、三線復合結構的實戰解盤先請看“上證指數2011.3.11日分時三線結構圖”:如圖所示,今日“三線”為貫通全天的三條長橫線,依次是:上線:為盤前預設的2870平衡線,比日前

17、下線下調10個點;中線:為昨日收盤位2957平衡線,以日前收盤點位做自然中線;下線:為盤前預設的2939平衡線,即此前預報過的12月15日與2月7日最高點連線的峰頂線,事實上,許多同學根據量線教材上介紹的原理,取最近的大陰線實頂2942點更精準,請看當天的開盤點位、中間最低點位C、午后跳水后向上的拐點G,都在2942一線。有了這三條線,我們的判斷就輕松了:第一,根據“中線定漲跌”的原理,大盤全天都沒有站穩中線,這是看跌的主要依據。第二,無論“三線遞升”或“三線遞降”都有“遞點”,但是,這個分時圖上,左側ABC三個低點水平線上沒有觸及任何抬頭點;右側DEF三個高點水平線上也沒有觸及任何坐實點,所

18、以,股指在這些平衡線上的運行都是虛浮的,好象是故意“做”出來的,顯得不正常。第三,從量波上看,早盤低開后的上攻很急,所以我在09:40分的點評是“目前上攻勢頭太急,有回調的必要。不要追。”再看從C點開始的上攻,走得非常規則、非常完美,每個量波之間的幅度和角度幾乎一模一樣。你再仔細看看,這和開盤時的急攻如出一轍,我們多次強調過“要提防規則走勢后的潛在兇險”,果然,午后14:03分開始了兇險的下跌。我在盤后文章中指出:“顯然這里隱藏著某種陰謀,即吸引場外資金進場。當然,今天有預期加息的影響,強化了這種突變,但是,這種兇險的預兆卻是先前制造的,也許是先知先覺者提前布置了這樣的規則走勢,套住了許多午后進場的股民”。對此,有同學提出異議,認為這里的下跌是日本超級地震造成的。我認為,日本地震有一定影響,但這個突發事件不會影響到14:03分之前的走勢。在此之前,3月9日股指最高上探3012點,央視二臺統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