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建筑教育_第1頁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建筑教育_第2頁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建筑教育_第3頁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建筑教育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注: 此模板為了簡潔清晰地示范整體格式要求, 文中部分文字已做省略)多元·介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建筑教育Diversity and Intervention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of Delft University ofTechnology褚冬竹CHU Dongzhu摘要: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成立于1904 年,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建筑學院之一,開設有建筑學、建筑技術、土地與項目管理、城市規劃等專業,并在“技術與精神、自然與人工”等辯證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創新與多元是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學的重要特色。在

2、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化、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學院基于“網絡學院( Network Faculty )”理念,借助信息化技術,將校內校外、國內國外的多家研究教學機構整合起來,強調國際化氛圍與視野。在對該建筑學院介紹分析之后,進一步探討了荷蘭建筑師的特征及其值得學習之處。關鍵詞: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教育;多元性;介入性Abstract: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in TU Delft (abbreviation as BK in Dutch) was founded in1904. As one of the biggest architec

3、ture faculties in Europe, BKhas differentdepartments asArchitecture,BuildingTechnology, Urbanism, Real Estate & Housing, RMITand Mediastudie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y VS Spirit, Nature VSArtificiality” , BK has carried out lots ofvaluabl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new era of digi

4、tal and informatic revolution, BK is transfering itself to Network“ Faculty ” ,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possiblities of integration with many universitiesand insititutes internationally. Furthermore, the character of Dutch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 in details.Keywords: The Faculty of

5、 Architecture in TU Delft;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Diversity; Inter-vention中圖分類號:G642(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6-2181 ( 2012) 04-建筑學世界豐富而多元。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孕育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建筑類型。相應地,建筑教育也呈現出多元紛呈的局面不同國家、不同院校依據各1自的存在背景探索著不同的建筑教育之路。建筑學是一個充滿生命力與創造性的學科。對特色道路的選擇與堅持,也成為建筑院校生存與發展的必然??v觀世界名校,如英國的 建筑聯盟學院( AA ,即ArchitecturalAsso

6、ciation School ofArchitecture)、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 ) 與貝爾拉格學院、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美國哈佛、普林斯頓等世界名校,無論學校大小如何懸殊,無一不是以鮮明的個性而享譽世界。為進一步研究當代建筑教育的多元化狀態,筆者作為訪問學者赴荷蘭研修,選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作為核心對象,對其教育思想、機構設置、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與學習,并承擔了部分本科與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1. 學院概況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簡稱 TU Delft )的前身是1842 年由荷蘭

7、國王威廉二世創建的“皇家工程學?!?。建校170 年來,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已發展成為荷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專業設置最齊全的理工科學府,其學術成就享譽歐洲及世界,并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瑞士蘇黎世聯邦工學院、德國亞琛理工大學等高校組成著名的IDEA 聯盟 。 “技術創新” 是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重要理念,其建筑學院的辦學特色亦十分清晰。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以下簡稱“建筑學院”)成立于1904 年,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建筑學院之一,目前約有3300 名學生、 300 余名教師,開設有建筑學、建筑技術、土地與項目管理、城市規劃等專業,并在“技術與精神、自然與人工”等辯證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開

8、展工作。這樣的辦學規模,對于一個總人口僅1600 萬的國家來講,不啻為一個巨大而高質的人才輸出陣地(圖1)。 , (略)圖 1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外觀圖 2 Materialisation工作室的簡介海報Fig.1 fa?ade of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in TU Delft2. 教學特色Fig. 2 poster for Materialisation Studio22.1多元化的工作室教學在整個建筑學院里,沒有班級的概念,只有工作室的分別。從本科到博士都依循工作室的模式進行培養。而除了設計課之外的其它課程,也依不同的工作室而有所 不同。 , (略)學生必

9、須考慮結構方式、材料與做法、交通流線、立面與細部設計,并繪制各項1/20-1/5 的細部大樣(多為墻身大樣) 。 若有特殊構造方式的想法,還需與結構專家請教討論(圖2-3)。, (略)2.2團隊合作正如前文介紹到,建筑學院的國際化程度相當高,而荷蘭人做學問的傳統則為團隊合作與小組討論。例如,建筑系里除了某些工作室在MSc1 時是以 2、3 人一起做設計外,其余大都是在前期研究階段進行小組合作,設計階段則專注于自己的設計。 , (略)圖 3 Materialisation工作室學生作品圖 4 建筑學院內的中央大廳,也是模型制作大廳Fig.3 students?works of Materiali

10、sation StudioFig.4 central hall of Faculty of Architecture2.3 模型制作模型制作可謂建筑學院一大特色,當然這個特點與其重視技術性、實踐性的特點高度相關。每到臨近交圖的前夕,中心大廳(模型制作室)內座無虛席,兩側工作間內的各型模型機器也通宵達旦地工作。 , (略)一日中午筆者路過建筑學院大廳,因為交圖季剛剛結束,廳內寥寥無人。只見兩個學生在埋頭苦干(圖 4)。過去一瞧,倆人正在做卡紙模型。 , (略)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 “建筑師知道黑色意味著切剖,非專業者卻可能迷惑啊?!庇谑?,他們在不斷的糾結之中緩慢前進,執著得有些可愛(圖5- 7)

11、。3圖 5 制作過程中中的木質模型圖 6 紙板模型對復雜曲線的表現Fig.5 wood mould in the makingFig.6 expression of complex curves in cardboard mould圖 7 紙板模型表現參數化設計形體(Hyperbody 工作室)圖 8 畢業答辯現場Fig.7 parametric design feature expressed by cardboard mould2.4畢業設計Fig.8 scene for graduate answering與其它任何一所建筑學院相同,畢業設計永遠是衡量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學質量的最重要標尺

12、,也是一個學生學生生涯中的壓軸戲。碩士階段的畢業設計為期一年,由 MSc3 和 MSc4 兩階段組成,學生必須在MSc2 學期結束前選定畢業設計參與的工作室。 , (略)中國學生中不乏獲得了畢業設計高分者,有些還被選送入荷蘭的畢業設計展,十分不易(圖 8)。3. 延續的思考:荷蘭建筑教育的“介入性”實質以多元化為立足點,涵蓋多個建筑學研究領域,學術精神與技術創新并重,強調動手與質疑 , (略)討論中,教條式的現代主義被認為是一種“膽怯的選擇” 、一種“沒有實質的膚淺風格” 1 。這種審視與批評激勵了后來荷蘭青年建筑師的快速崛起,突破戰4前“經典”現代主義的種種原則,并在世紀之交達到被譽為“超級

13、荷蘭”( SuperDutch)的巔峰(圖 9)。 , (略)“設計作為一個學科的核心特征是:它具有將矛盾需求轉化為一個整體的能力,這使得設計成為所有技術科學的中心; , 城市與鄉村的轉型越來越多地受到偶然性項目與建筑介入( architectural intervention)的影響(圖 10)?!?2 , (略)面對荷蘭的建筑教育與建筑師,我想探究的是這樣一個群體在“過去” 、“現在”以及更重要的“將來”所擔當的角色。 2009 年,荷蘭建筑學會( NAi )的掌門人歐雷 ? 波曼( Ole Bouman)出版了一本書因果的建筑學:未來的荷蘭設計( Architecture of Cons

14、equence: Dutch Designs on the Future)3 。, (略)圖 9 “荷蘭建筑到底有多現代?”研討會代圖 10 “由設計進行研究(Research by Design)”會議論文集封表合影面Fig.9 group photo for the of ,How modern isFig.10 the cover for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Research by Designthe Dutch architecture?seminar這些關聯著全人類未來的“大”話題都出現在了荷蘭建筑師的解答之中。歐雷 ? 波曼在接受采訪時強調了這樣一

15、句早已司空見慣的陳述 “建筑不僅應具有展示的功能,還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 4 這句話,平淡中透射著自信與責任,這便是我所看到的荷蘭建筑師,一個全面介入的專業集體。正如 2010年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妹島和世所說: “21世紀已經開始,很多事情正在改變。我們考慮建筑能否讓新的價值觀變得清晰起來,能否出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們仍然相信建筑可以有所作為。這是關于建筑可能性的實踐,在新的社會和自然環境中, 用不同方法創造新建筑,用一種新的方式來生活。 ”5 的確,“建筑可以有所作為” 。 荷蘭的建筑教育與建筑師正在給我們上著一堂生動的課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學習如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這類境

16、外院校,其目的是對我們的建筑教育進行思索。結合我們的國情與各校的具體背景,筆者相信,充分面向未來且更為成熟的中國建筑教育必將逐漸發展起來。5注釋: 關于 TU Delft 的中文名稱,國內有不同的稱呼,如: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代爾夫特科技大學、代爾夫特工業大學等。本文根據所搜集到的資料分析,并參照其它西方著名高校的習慣翻譯如“麻省理工學院( MIT )”,決定采用“理工大學”作為本文的中文稱謂。 IDEA 聯盟是由四所歐洲著名的理工科大學組成的大學聯盟,成立于1999 年。它的成員是: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Technische Un

17、iversiteit Delft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idgen?ssische TechnischeHochschule Z richü)、亞琛工業大學( Rheinisch-Westf?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由其校名中的字母共同構成 IDEA。第五所大學巴黎高科( Institut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Paris)于 2006 年加入。參考文獻:1 巴特 ·洛茨瑪 . 荷蘭建筑的第二次現代化 J. 世界建筑 , 2005(07): 28-32.2 Faculty of

18、 Architecture TUDelft. Researchby DesignM. Delft:TU Delft press,2000: 3-4.3Bouman O. Architecture of Consequence: Dutch Designs on the FutureM.Rotterdam: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 2009.4 周一妍 .“荷蘭建筑界大腦”歐雷 . 波曼專訪 N. 外灘畫報 , 2011-08-11(450)5 鐘和晏 , 蒲實 , 萇萇 , 等. 建筑師如何拯救世界 J. 三聯生活周刊 , 2010(39): 5

19、6.圖片來源:圖 1、3-8: 作者拍攝圖 2: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學組提供圖 9: Van Dijk H. Twentieth-Century Architecture in the NetherlandsM. Rotterdam:010 Publishers, 1999: 177.圖 10: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TU Delft. Research by DesignM. Delft: TU Delft press, 2000.圖片說明:圖 1: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外觀Fig.1 fa?ade of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in TU Delft圖 2: Materialisation 工作室的簡介海報6Fig. 2 poster for Materialisation Studio圖 3: Materialisation 工作室學生作品Fig.3 studentsworks of Materialisation S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