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知識助我成長_第1頁
框知識助我成長_第2頁
框知識助我成長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課第一框 知識助我成長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珍惜受教育機會、履行受教育義務的意識和決心。2、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培養學生學習的態度。3、引導學生認同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4、使學生認識到,接受教育既對個人成長和家庭有利,也對國家和社會有利;既是道 德責任也是法律義務。能力目標:提高學生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增強學生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自覺性。 知識目標: 懂得教育的含義,教育的作用,受教育的含義,義務教育的地位、含義和特點。 教學重點 受教育權的基本含義,公民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基本內容。教學難點初步具備對有關是否合乎教育法的判斷能力。教

2、具準備CAI 輔助教學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活動一:CAI:兒子和驢子一個家長和老朋友聊天,談及自己的兒子。家長:我要教育我的兒子,以免他成為愚人。朋友:做的對,要給孩子準備上學用的錢。家長:但這筆錢數目不小啊,夠我買頭毛驢。朋友:如果你買驢,而不讓孩子上學,家里就兩頭驢了。教師問:你是如何理解那位朋友說的“如果你買驢子,而不讓孩子上學,家里將有兩 頭驢子”?學生:(略)教師: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會愚昧無知,難以成才,接受 教育將使我們終身受益。 能夠使我們明白更多的知識,贏得生存的更大空間。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使我們終身受益的權利。板書: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一、

3、知識助我成長(一)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活動二:材料一:大眼睛材料二、全國希望工程第一位大學生、研究生張宗友,2001年在南京大學考博成功,成為全國希望工程第一位博士生。張宗友1990年因家貧面臨失學,金寨縣希望工程辦公室予以援助,使其得以繼續學業。在救助期間,張宗友不負眾望努力學習,1992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阜陽師范學院,1996年9月又考入南京大學攻讀碩士。由于學業突出,上大學期 間希望工程繼續資助他。1999年,張宗友從南京大學畢業,留校執教。2001年1月,他報考母校古典文學博士, 歷經辛苦,近日終于如愿以償。 張宗友平時十分熱心于希望工程的公 益活動。他表示,“一定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

4、來回報希望工程的關愛。”結合上述材料回答 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的這幅廣告畫是為什么設計的?( 2)希望工程是為什么而設立的?(3)材料二中的張宗友的命運是因為什么而改變的?( 4)張宗友的事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教師問:剛才我們同學的發言,使我們知道,教育是我們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 社會的進步為目的的,以傳授知識、 經驗為手段。 下面我們弄清一 個基本的概念教育。請同學們談談你的認識,什么是教育?學生回答略教師:教育的含義分為廣義和狹義板書: 1、教育的含義廣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 的社會活動。狹義:是指在一定的

5、教育機構中,由教育者對受教育者實施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 有組織的系統影響活動。教師問:我們同學今天坐在學校里學習,這是一種什么性質的教育?學生:(略)教師:現在我們所講的教育是指狹義上的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教育對一個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請同學們閱讀“阿韋龍野人”的故事。活動三:CAI :阿韋龍野人“阿韋龍野人”是一個長期流浪在法國南部森林地帶無人照管的男孩, 1799 年被當地農 民發現。 盡管研究表明他具有并不遜于其他孩子的遺傳稟賦, 但無論怎樣培訓和訓練, 人性 的基本特征和包括語言、 理智在內的各種屬于人的能力卻再也無法形成。 原因不僅在于他在 發育時期與世隔絕, 而且還在于受教育

6、的時間開始得太晚, 發音和思維等器官長期沒有得到 利用,人的潛能被永遠埋葬于童年期野獸般的生活狀態中了。教師問:結合故事,設想一下教育對于人有什么樣的作用?學生回答略。教師:故事告訴我們教育對于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請同學們結合阿韋龍野人故事談談接受教育、掌握知識的益處,并回答教育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略。教師:讓我們來看看弗蘭西斯培根是怎么談教育的。CAI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 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一一培根教師: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 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

7、備, 是個人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 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 使每個人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 從而開辟人性發展的道路,奠定走 向未來的基礎。板書: 2、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問:材料二中的張宗友的命運是因為什么而改變的?這個事例給了我們什么啟 示?學生答:(略)教師:知識改變命運,是教育改變了他的命運,改變了他的生存狀態,促進了他自身 發展,使他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并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教師追問:還能舉出其他的例子來說明教育對個人的成長發展所起的作用嗎? 學生答(略) 教師:知識改變命運,是教育使每個人的生活不同,幸福的生活是人們的向往和追求, 而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

8、基。板書: 3、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必須接受教育教師:教育對于個人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答(略)活動四:材料一:某鄉中學有 1000 多名學生, 校。雖經教師家訪動員、宣傳教育,仍然有 到這一情況后, 對這些家長進行了說服教育, 政府依據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 將其子女送回學校。所以我們必須要求國家賦予我們受教育的權利。前年開學,校方發現 80 多名初中生沒有按時返31 名學生的家長不支持子女返校。鄉政府了解但仍然不奏效。 為使失學的學生重返課堂,鄉31 名學生的家長處以罰款。這些家長不得不材料二:2006 年春季開學之際,國家做出了首先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全國的農村貧困地區免除義務教

9、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決定。閱讀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 31 名學生家長的行為是否侵權?侵犯了學生的什么權利?2對 31 名學生的家長處罰的依據是什么?3、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哪些特征?4接受義務教育,對個人和家庭及國家有什么好處?學生:是侵權行為。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的權利。教師:(略)學生: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教師: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 助的權利。這是公民一項基本人權。教師問:請同學想一下你已經接受了什么教育?將來還準備接受什么教育?在我們生 活中還存在哪些形式的教育?學生答:(略)教師:上幼兒園是學前教育,上大學、讀研究生、博士等是接受高等教育,參加自學 考試是接受成人教育, 上小學、 初中是接受義務教育。 這些都是國家為了公民受教育權得到 實現所展開的各類教育。 現在我們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我們就此重點介紹一下九年義務 教育。板書: 4、義務教育的含義義務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 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教師:了解了什么是義務教育,我們接著來了解一下義務教育具有的特征。學生回答略。教師:材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