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調查分析_第1頁
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調查分析_第2頁
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調查分析_第3頁
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調查分析_第4頁
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調查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調查分析作者:廖永松摘要:本文利用2011年河南省農戶調查數據來分析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研究發現,農戶小麥存售比率下降,小麥消費市場化程度提高,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正向以市場化為表征的現代農業方向快速演化。影響農戶小麥存售行為的因素有農戶家庭人口規模、人均非農收入和戶主年齡。人口規模大的家庭,存多售少。人均非農收入高的農戶存麥低于人均非農收入低的農戶。年輕的新型農民存糧顯著低于年齡大的傳統農民。綜合這些觀察,可以預測未來中國糧食市場規模會大幅度提高,這需要調整國家糧食儲備、市場流通、糧食貿易等相關政策,以適應糧食快速市場化的新形勢。關鍵詞 小麥 河南 存售糧行為 糧食安全

2、 新型農民(一)研究背景傳統小農耕作以滿足自家消費為目的,糧食等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低,存售比率高。隨著上世紀80年代農業改革的逐步推進,在中國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的同時,非農收入在農戶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原來許多種糧農戶糧食消費也越來越多地需要通過市場購買,這勢必影響到中國糧食市場規模和結構。近年來,國際糧食市場深度動蕩,國內CPI居高不下,就需要更加充分調查研究農戶的存售糧行為,為國家制定糧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柯炳生(1997)較早關注了中國農戶糧食儲備的影響因素及其對市場的影響,認為農戶儲糧的基本動機是出于糧食安全考慮。糧食政策、市場風險和不穩定的氣候條件使農戶采

3、取措施儲糧,農戶儲備糧水平變動只有20%-30%與市場價格變動相關。Park(1999)認為在市場缺乏效率和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交易成本最小和消費安全是農戶糧食儲備的決定因素。萬廣華等(2007)利用中國19922002年間27 個省(市、自治區)的面板數據檢驗了農戶價格投機、交易成本和消費安全三個方面對農戶糧食儲備量的影響,發現影響農戶糧食儲備行為的因素包括價格和消費安全考慮而不是交易成本。史清華和徐翠萍(2009)通過對長三角15個村1000個農戶的調查發現,過去20年里農戶糧食儲備出現了明顯的倒型特征,農戶年儲糧只有3個月的消費量,農戶的糧食需求對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已有研究為分析農

4、戶糧食存售行為提供了重要參考,但還不足以認識當前我國農戶糧食生產和消費行為出現的新情況、新特征。本文利用我國農業第一大省河南省2011年5個小麥主產縣農戶調查數據,應用Probit和Logit模型解釋農戶小麥消費市場化的原因,并用線性模型估計了小麥存售比率和存量的影響因子的彈性。發現家庭人口規模大的農戶存售糧比高、人均非農收入高的和戶主年齡小的農戶存糧少,糧食價格不是決定農戶存糧規模的根本原因,而年齡是影響農戶存售糧比率最為主要的因素。(二)理論和樣本點分布1.農戶存售糧行為的理論分析市場交易者的商品儲備行為常用價格套利理論來解釋,通俗來說就是市場交易者低進高拋。如果市場交易者選擇在某一時期增

5、加或減少商品儲備,影響其行為的方程為: (1)式中,Pt為t期價格,C為商品存儲邊際成本,E(Pt+1)是商品預期價格,r為市場利率。根據Nerlove(1958)的適應性預期理論,價格形成表現為一個適應性預期過程,可表達為: (2)其中,Pt 表示t 期商品價格,  表示滯后期的價差,r是對過去價格變動的一個調整系數。但Renkow(1990)發現經典的商品儲備套利模型不適合半自給農戶的糧食儲備行為。如果將農戶糧食消費完全通過市場購買看作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向以市場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完全轉型,而部分糧食消費通過市場購買視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將完全依賴于市場

6、的糧食消費的農戶定義為1,部分依賴于市場的農戶定義為0,可用Probit或Logit兩種離散因變量模型來估計一個農戶糧食消費從半自給自足向完全市場化變動的影響因素和概率。Probit模型的數學式表示為:  .(3)其中, 為標準正態分布函數,為待估計參數,X為影響農戶糧食消費是否完全市場化的向量指標,包括:1)農戶家庭常住人口;2)農戶戶主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年齡;3)家庭常住人口在家的居住時間;4)小麥市場價格;5)農戶人均非農收入;6)是否村干部和縣級區域虛變量。借鑒已有的研究,定義農戶小麥存售行為方程: .(4)其中:St表示t時期農戶小麥存量, TPt為農戶當年小麥產量

7、;Pt為當期價格,X3為農戶特征向量,X4是人均非農收入;D是否村干部和縣級區域虛變量, 是隨機擾動項,a為截距項,b為待估參數。2.樣本點分布河南省是我國糧食產量第一大省。2009年,全國小麥產量1.15億噸,河南省小麥產量達到了3156萬噸,占了全國的26.5%,調查分析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行為具有代表性。課題組在2011年7月20-30號選取河南省鄭州市的中牟縣和新鄭市、焦作市的修武縣和沁陽市、新鄉市的延津縣等5個小麥主產縣,分別代表豫東中筋、強筋白麥種植區、豫西北強筋白麥種植區和豫東北強筋、中筋白麥種植區。每個縣選取7個村,每個村隨機選取10戶,共計35個村,350戶農戶,以農戶和村級問

8、卷的方式實地調查。受各種因素制約,實際得到的有效問卷336份。表2-1 樣本點分布情況鄭州市 焦作市 新鄉市中牟縣 新鄭市 修武 泌陽 延津村名 戶數 村名 戶數 村名 戶數 村名 戶數 村名 戶數坡劉村 10 敬樓 9 小營村 9 西向二街 9 梁僧固 10馮莊村 9 北靳樓 10 楊樓村 10 

9、大金陵 9 位莊 10皛店村 10 東郭寺 10 西黃村 10 皮莊 10 青莊 8丁莊村 9 岳莊 9 王村 9 小金陵 10 王潭村 10賀兵馬村 10 姚張村 9 郇封村 10 廖屯 10 軍寨村 9蘆家村 10 沂水 10 小文案 10

10、60;屯頭 10 李僧固 10三王村 8 史莊 10 馬莊 9 袁屯 9 李莊 9資源來源:作者整理(三)數據分析336份有效樣本中,36戶家庭沒有種植小麥,61戶在小麥收割完后不到10天內將小麥全部出售,216戶在小麥收割完后銷售一部分,然后留存一部分滿足自家消費,23戶沒出售小麥。也就是說,調查農戶中有97戶小麥消費全部通過市場購買,占總戶數的30%。特別是鄭州市的中牟縣,大蒜等經濟作物占農戶農作物播種面積比例大,農戶主食消費對市場的依賴度更高,幾乎一半的農戶需要全部從市

11、場購買面粉、饅頭、面條、油條、燒餅、餃子、面包等當地人習慣消費的主食。在其它小麥主產縣,小麥生產消費完全市場化的農戶也占了一定比例。表3-2 農戶小麥存售情況樣本縣 沒種小麥 收割完后一次性售完 收割完后銷售一部分 收割完后不出售 總戶數中牟縣 24 6 24 12 66新鄭市 2 12 53 3 70修武 3 18 43 3 67泌陽 7 8 49 3&#

12、160;67延津 0 17 47 2 66合計 36 61 216 23 336資料來源:作者調查理論上說,如果家庭人口在家居住時間越長,主食消費量越大,農戶小麥主食消費完全市場化的概率變小。經統計檢驗,這個變量與農戶人均非農收入高度負相關。原因可能是農戶家庭人口在家居住時間越長,外出非農就業時間就越短,農戶的非農收入隨之顯著下降。根據AIC和SIC準則,在參數估計時將這個變量去除掉。縣域虛變量中牟縣樣本定義為0,其他縣的定義為1,表示氣候、消費習慣、基礎設施等區域性差異。表3-3 

13、農戶小麥消費市場化的Probit 和Logit模型估計結果解釋變量 Probit 模型 彈性值 Logit模型 彈性值家庭人口數(人) -.1589* -0.249  -.2679* -0.234 小麥單價(元/斤) 0.3854  0.127  0.6656  0.122 人均非農收入(元) .000034* 0.066  .00006* 0.065 戶主年齡(歲) -.0258* -0.469  -.0

14、432* -0.438 是否村組干部(是=1) .4758* 0.041  0.8123* 0.039 戶主受教育年限(年) -0.0194  -0.054  -0.0384  -0.060 縣域虛變量(新鄭) -0.0601  -0.005  -0.1031  -0.005 縣域虛變量(修武) 0.4381  0.033  0.7370  0.031 縣域虛變量(泌陽) -0.2494  -0.017 &

15、#160;-0.4786  0.019 縣域虛變量(延津) 0.4965  0.039  0.8413  0.037 常數項 0.5616  0.9620 LR chi2(10) 30.86   30.36Prob > chi2 0.0006   0.0007注:  *、*、*分別表示在5%、1%和0.1%置信度下顯著        

16、;                                      估計結果正如所預計的一樣,不管是用Probit模型或是Logit模型,農戶小麥消費是否完全市場化顯著地受農戶家庭常住人口規模、人均非農收入、戶主年齡的影

17、響。農戶家庭人口規模越大,存糧來保障自已糧食安全的概率越高,其彈性為-0.249(Logit模型估計結果為-0.234);小麥的價格不是農戶小麥消費全部市場化的決定性因素。隨著價格上漲,農戶售糧增加,市場化程度提高,但出于保障自身糧食安全的考慮,價格提高并不會使農戶將糧食安全全部推向市場。隨著經濟發展,農戶人均非農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農戶小麥消費完全市場化的概率也相應提高,雖然彈性值僅為0.066。農戶人均非農收入完全市場化的彈性值較低,表明即使農戶非農收入增加,農戶也會選擇保存一定量的糧食。然而,隨著非農收入的持續增長,將會有更多的農戶糧食消費全部通過市場購買。比如,若農戶人均非農收入翻番,農

18、戶小麥消費完全市場化的概率將提高7%。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戶主的年齡與農戶小麥消費是否全部市場化高度負相關,表明年輕的農民糧食生產消費的市場觀念要高于年齡大的農民,其彈性值為-0.469。也就是說,平均意義上講,1980年出生的農民存糧的概率比1960年出生農民存糧的概率下降10個百分點。就心理認知而言,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農民,對饑餓、災荒的危害程度的理解沒有他們上輩那些人深刻,這些農民參與市場的程度更高,對糧食不安全風險的預期低。農戶生產小麥后,一部分用于銷售,一部分用于儲備(主要用于一個市場周期內的自家消費)。用農戶小麥銷售量占生產量的比例(Rstock)來反映農戶小麥生產市場化程度,

19、小麥生產量與銷售量的差(Gstock)反映農戶出于自家糧食安全考慮后的小麥儲備行為,并用這兩個變量分別對家庭人口數量、小麥出售價格、人均非農收入、戶主年齡、文化程度、是否村組干部以及縣級地區虛變量進行普通最小二乘(OLS)回歸,結果如下:表3-4 小麥存售行為的影響因素(OLS估計) Rstock Gstock解釋變量 系數(t-值) 彈性值 系數(t-值) 彈性值家庭人口數(人) -.0172*(-2.42) -0.10 133.451*(3.82) 0.58 小麥單價(元/斤) .

20、6411*(8.75) 0.80 -167.434(-0.47) -0.15 人均非農收入(元) 4.519e-06*(2.34) 0.03 -0.019* (-2.02) -0.10戶主年齡(歲) -0.0020(-1.67) -0.14 12.001*(2.04) 0.61 是否村組干部(是=1) .0576*(2.27) 0.02 -52.440 (-0.42) -0.01 戶主受教育年限(年) 0.0030(0.68) 

21、;0.03 -5.421(-0.25) -0.04 縣域虛變量(新鄭) .1069*(2.78) 0.03 -479.428* (-2.55) -0.11 縣域虛變量(修武) 0.068(1.74) 0.02 -409.13104* (-2.14) -0.09 縣域虛變量(泌陽) 0.015(0.36) 0.00 -71.741(-0.36) -0.01 縣域虛變量(延津) .1628*(4.25) 0.05 -556.472

22、* * (-2.97) -0.12常數項 0.1965(1.84)  474.267(0.91) F( 10,   270) 13.12    4.52 可決系數(R2)調整可決系數  0.3271 0.3022    0.1435  0.1118 注:  *、*、*分別表示在5%、1%和0.1%置信度下顯著兩個方程的F統計量值分別為13.12和4.52,大于1%水平下的F臨界值,拒絕H0假設,方程總體顯著

23、、有效。兩個方程回歸的可決系數分別為0.32和0.15,作為利用橫截面數的估計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回歸結果顯示各變量的符號與理論預期相符合。家庭人口規模越大的農戶,小麥銷售量占產量的比例越小,農戶存糧越多,對自身糧食消費的關注程度越高。就小麥存儲量而言,價格提高,存儲量減少,銷售量增加,但系數在統計上并不顯著。原因是隨著小麥價格提高,如果農戶小麥產量高,在能夠首先滿足自家消費的情況下,農戶會相應提高小麥銷售量占小麥產量的比重。不管如何,農戶的年齡是影響其小麥銷售和儲備行為的重要因素。年輕的農民更愿意增加售糧、減少儲存,更多地到當地市場上購買饅頭、面條等勞動節約型的主食品。人均非農收入水平的提高

24、,使得農戶從市場上購買食物的能力增強,也會促使農戶減少存糧;此外,人均非農收入高的農戶,用于存儲糧食的勞動力機會成本高,這也是農戶減少存糧、增加銷售量的重要原因。特別地,按照預期理論,在市場信息不完全的條件下,農戶常會“價漲時惜售、價落時拋售”,但調查結果并不支持這種理論假設。調查區域小麥收割時間在6月10號前后, 高達87%的農戶在收割完小麥的1個月之內將所需出售的小麥全部售完。90%以上農戶選擇在家將糧食銷售給糧食經紀人。近年來消費者食品價格指數(CPI)逐年提升,通貨膨脹率高漲,一些研究將其歸結為農民對通脹的預期(馬龍等2010)。從小麥主產區農戶售糧行為看,并沒有出現農戶在價格上升時“

25、捂糧不售”的情況。就單個農戶頁言,其銷售糧食的總量較小,很難對糧食市場價格變動有一個精確預測,如果農戶有很強的通脹預期,其應會選擇多次售糧,而不是一次性售糧。在國家逐年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情況下,小麥價格的增長表現出一個平穩、緩慢的態勢,農戶價格上漲預期不大。如表3-5所示,各縣小麥價格與中國糧食儲備總公司在河南的小麥收購價變動基本相同。表3-5 2009年7月以來調查村小麥價格(元/斤)調查縣 2009M7 2009M12 2010M7 2010M12 2011M2 2011M7中儲糧收購價 0.87 0.87

26、 0.90 0.90 0.95 0.95中牟縣 0.92  0.94  0.97  1.03  1.03  1.01 新鄭市 0.89  0.91  0.94  0.99  0.99  1.00 修武 0.90  0.94  0.98  1.02  1.02  1.01 泌陽 0.85  0.89  0.94  0.98  1.

27、01  1.02 延津 0.90  0.92  0.96  0.99  1.01  1.00 平均 0.89  0.92  0.96  1.00  1.01  1.01 資料來源:作者調查 注:M表示月份現階段農民存麥的容器五花八門,有用化肥塑料袋、橡膠麥屯、鐵皮麥屯、塑料糧倉、布袋、瓷缸等等,但化肥塑料袋作為存儲容器所占比例最大。因其容量100斤易搬運和存放,成本很低。農戶在存糧袋里放少量驅蟲藥,然后存儲在一間專門用于存放糧食的小房間里。他們認為這種存放方式基本不

28、會有蟲蛀、霉變等損耗。調查發現,有部分村的農民直接將收獲的小麥存放在當地面粉廠,面粉廠按一定面粉折換率(一般為0.7-0.8。折換率高低取決于小麥質量、麥麩歸農民還是面粉加工廠)給農戶面粉。這種方式既保障了農民的口糧安全,又可節約農戶的存儲和交易成本,值得推廣。此外,由于農民居住壞境和生活方式較之以往有了變化,很多兩層或兩層以上樓房的農戶,也會減少存糧數量。(四)結論和討論根據對河南省農戶小麥存售糧行為的調查分析,農戶小麥生產消費市場化程度提高,越來越多的自給、半自給的傳統小農向市場化的現代農戶生產消費方式轉變。農戶小麥生產消費市場化程度取決于家庭人口規模、戶主年齡和人均非農收入水平,小麥價格

29、并不是根本原因。年輕農民存糧明顯下降,隨著1980后出生的新型農民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農戶家庭規模縮小,農戶非農收入來源的增加,未來中國糧食生產、消費的市場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快,這會大大提高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市場規模,勢必影響到全國小麥市場流通的空間布局、國家糧食儲備和貿易政策。在農戶糧食生產消費市場化程度提高后,如何平衡市場與國家糧食儲備在調控糧食市場特別是如小麥這樣的主食品價格的關系值得討論。小麥等糧食作物生產依賴于光、溫、水、土等自然條件,生產具有周期性,而小麥等糧食是人類最為主要的食物營養來源。世界各國都通過糧食儲備來解決糧食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時間差矛盾,如FAO提出了糧食庫存警戒線(庫存消費比)為17%18%(約需有 65天糧食消費量的儲備量)。對于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