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方案】2015-2016學年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配套課時達標訓練(四) 化學能與熱能_第1頁
【創新方案】2015-2016學年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配套課時達標訓練(四) 化學能與熱能_第2頁
【創新方案】2015-2016學年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配套課時達標訓練(四) 化學能與熱能_第3頁
【創新方案】2015-2016學年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配套課時達標訓練(四) 化學能與熱能_第4頁
【創新方案】2015-2016學年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配套課時達標訓練(四) 化學能與熱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達標訓練(四)化學能與熱能一、選擇題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B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C已知金剛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石墨是放熱的,所以金剛石比石墨穩定D生石灰放入水中會顯著放熱2下列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一定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之一C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主要是由化學鍵變化引起的D在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中, 反應物的總能量總是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3根據圖示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該反應一定有能量轉化成了化學能C反應物比生成物穩定D因為生成物的

2、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所以該反應不需要加熱4雙選根據下面的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的同時釋放能量B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的同時吸收能量C1 mol H2跟 mol O2反應生成1 mol H2O一定釋放能量245 kJD2 mol H2(g)跟1 mol O2(g)反應生成2 mol H2O(g)釋放能量490 kJ5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發出蒼白色火焰,在反應過程中,破壞1 mol氫氣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a kJ,破壞1 mol氯氣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b 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c kJ。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Aab>cBab&

3、gt;2cCab<c Dab<2c6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液態水汽化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苛性鈉固體溶于水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生石灰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干冰升華ABCD7.有下列物質:NaOH固體;濃硫酸;NH4NO3晶體;CaO固體?,F將它們分別裝入有水的錐形瓶里,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發現U形管內滴有紅墨水的液面呈現如圖所示狀態,判斷加入的物質可能是()A BC D8已知2SO2O2 2SO3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總能量一定高于SO3的總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

4、熱就可發生9近年來各大型運動會所用火炬的燃料多采用丙烷,其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3H85O23CO24H2O。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火炬燃燒時化學能只轉化為熱能B所有的燃燒反應都會釋放熱量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總能量D丙烷完全燃燒的產物對環境無污染,故丙烷為環保型燃料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鍵要吸收熱量BN2性質非常穩定,是因為N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鍵,要破壞氮氮三鍵需吸收更多的能量C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H2O時所釋放的熱量稱為中和熱D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變化都

5、是化學變化11制造太陽能電池需要高純度的硅,工業上制高純度的硅常用以下化學反應實現:Si(s)3HCl(g)SiHCl3(g)H2(g)(放熱反應);SiHCl3(g)H2(g)Si(s)3HCl(g)。以下對上述兩個化學反應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A兩個反應都是置換反應B反應是放熱反應C兩個反應都有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的轉化D兩個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12(重慶高考改編)肼(H2NNH2)是一種高能燃料,有關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斷裂1 mol化學鍵所需的能量(kJ):NN鍵為942、O=O鍵為500、NN鍵為154,則斷裂1 mol NH鍵所需的能量(kJ)是()A194B391C51

6、6D658二、非選擇題13“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完美交會對接,標志著我國成功實現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長征”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該反應是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斷開化學鍵_的總能量小于形成化學鍵_的總能量。14已知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1 mol石墨轉化為金剛石,吸收1.9 kJ的熱量。(1)該反應_(填“是”或“不是”)吸熱反應。(2)石墨和金剛石相比,_能量高,_更穩定。(3)推測石

7、墨與金剛石各1 mol在相同條件下燃燒,_放出的熱量多。15(北京高考節選)用Cl2生產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產生副產物HCl。利用反應A,可實現氯的循環利用。反應A:4HClO2 2Cl22H2O已知:反應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熱量。回答下列問題:(1)H2O的電子式是_。(2)斷開1 mol HO鍵與斷開1 mol HCl鍵所需能量相差約為_kJ,H2O中HO鍵比HCl中HCl鍵_(填“強”或“弱”)。16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三套實驗裝置:(1)上述3個裝置中,不能證明“銅與濃硝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的是_。(2)某同學選用裝

8、置進行實驗(實驗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試管里加入適量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U形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說明該反應屬于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3)為探究固體M溶于水的熱效應,選擇裝置進行實驗(反應在甲中進行)。若M為鈉,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若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則說明M溶于水_(填“一定是放熱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或“可能是放熱反應”),理由是_。若觀察到燒杯里的玻璃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M可能是_。(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證明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O22H2O=4KOH3O2)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方法:選擇上述裝置_(填“”、“”或“”)進行實驗

9、;方法: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餾水,片刻后,若觀察到棉花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是_反應。課時達標訓練(四) 化學能與熱能 答案1解析:選C金剛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石墨是放熱的反應,說明金剛石能量大于石墨的能量,能量越低的物質越穩定,即石墨比金剛石穩定,C項不正確。2解析:選D在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中,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化學反應放出能量;若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化學反應吸收能量。3解析:選D由圖可知,生成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故一定有其他的能量轉化成了化學能,該反應應為吸熱反應,A、B正確;物質能量越低越穩定,C正確

10、;吸熱反應一般需要加熱才能發生,D錯誤。4解析:選A、DQQ(吸)Q(放)436 kJ249 kJ930 kJ245 kJ,因為Q<0,所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項正確,B項錯誤;生成2 mol H2O(g)時應放熱2×245 kJ490 kJ,故D項正確;C項中缺少物質的狀態,所以釋放的能量不一定是245 kJ。5解析:選D斷開1 mol H2中的化學鍵與斷開1 mol Cl2中的化學鍵消耗的總能量為(ab) kJ,而形成2 mol HCl中的化學鍵放出總能量為2c kJ,因為H2與Cl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且釋放了光能,故ab<2c。6解析:選B注意吸熱或放熱過程與吸熱反

11、應或放熱反應的區別。CuSO4·5H2O受熱分解生成CuSO4和H2O,屬于吸熱反應。KClO3分解是吸熱反應。是放熱反應,均為物理變化。7解析:選BU形管內右側液面高于左側,說明錐形瓶中氣體受熱膨脹,NaOH固體、濃硫酸溶于水放熱,NH4NO3晶體溶于水吸熱,CaO與水反應放熱。8解析:選B判斷一個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關鍵看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差值。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放熱,B項正確,A項和C項錯誤;放熱反應只表明反應物總能量比生成物總能量高,而加熱是反應的條件,兩者無必然聯系,許多放熱反應也必須加熱才能開始進行。9解析:選A火炬燃燒時,化學能

12、轉化為熱能和光能,A不正確;所有的燃燒反應都屬于放熱反應,B正確;依據反應物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和放熱(吸熱)反應的關系可知,C正確;因為丙烷燃燒的產物是CO2和H2O,對環境無污染,D正確。10解析:選B形成新化學鍵需要放出熱量,故A不正確;物質本身的能量越低,鍵能越大,越穩定,破壞化學鍵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故B正確;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所釋放的熱量稱為中和熱,C不正確;水變為冰,放出熱量,但屬物理變化,D不正確。11解析:選B反應是放熱反應,則“Si(s)3HCl(g)”的總能量高于“SiHCl3(g)H2(g)”的總能量,因此反應是吸熱反應,B

13、項錯誤,C項正確;和都是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和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A、D兩項正確。12解析:選B利用圖示可知肼和氧氣變成原子時斷鍵需要的能量為2 752 kJ543 kJ2 218 kJ。肼和氧氣斷鍵變為原子時要斷裂1個NN,4個NH,1個O=O鍵,所以1×1544×(NH鍵鍵能)1×5002 218,解得斷裂1 mol NH鍵所需能量為391 kJ。13解析:因為此反應是燃燒反應,所以應是放熱反應。答案:(1)C2H8N22N2O42CO23N24H2O(2)放熱大于吸收放出14解析: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是化學變化

14、,故1 mol石墨可轉化為金剛石,該反應吸收1.9 kJ的熱量,屬于吸熱反應,金剛石的能量高,石墨的能量低,故石墨更穩定,石墨與金剛石各1 mol在相同條件下燃燒時金剛石放出的熱量多。答案:(1)是(2)金剛石石墨(3)金剛石15解析:(1)水是共價化合物,其電子式為。(2)設斷開1 mol HCl鍵需要的能量為a kJ,斷開1 mol HO 鍵需要的能量為b kJ。則生成物的總鍵能反應物的總鍵能115.6 kJ,即(2×2434b)(4a498)115.6,解得ba32(kJ)。斷開1 mol HO鍵比斷開1 mol HCl鍵所需要的能量大,則HO鍵比HCl鍵強。答案:(1) (2)32強16解析:(1)裝置可通過U形管中紅墨水液面的變化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裝置可通過燒杯中是否產生氣泡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是放熱還是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