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子結構專題一、多選題1 .如圖為波爾為解釋氫原子光譜畫出的氫原子能級示意圖,一群氫原子處于n=4的激發狀態,當他們自發的躍到較低能級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有()。依£;eV« G4仆尋TH113用A.電子軌道半徑減小,動能增大B.可發出連續不斷的光譜線C.由n=4躍遷到n=1時發出光子的頻率最高D.由n=4躍遷到n=1時發出光子的波長最長【答案】AC【解析】(1)當氫原子中電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電子軌道半徑變小,躍遷過程中,原子核對電子的庫侖力做正功,根據動能定理,電子動能增大,A正確;(2)根據玻爾理論,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故原子中電子躍遷時,能級差 ??也是量子化的
2、,只 能是一些特定的數值,根據? ?發光頻率也只能是一些特定的頻率,故不能產生連續譜, 而是線狀譜,B錯誤;(3)電子由n=4躍遷到n=1時,能級差最大,根據??= ?產生的光子頻率最高,波長最短, C正確,D錯誤。故本題選AC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盧瑟福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B.大量處于n= 3激發態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時,最多能輻射 2種頻率的光子C. a粒子的穿透本領比B射線強D.光照射金屬時,只要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截止頻率,無論光的強弱如何,都能發生光電效應【答案】AD【解析】盧瑟福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選項 A正確;大量處于n =3激發態
3、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時,最多能輻射 ?= 3種頻率的光子,選項B錯誤;a粒子的穿 透本領比B射線弱,選項C錯誤;光照射金屬時,只要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截止頻率,無論光 的強弱如何,都能發生光電效應,選項 D正確;故選AD.3 .如圖4為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做 a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 在圖中的A、B、C、D四個位置時,關于觀察到的現象,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A.相同時間內放在A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少B.放在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到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C.相同時間內放在B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比放在 A位置時稍少些D.放在C、D位置時屏上觀察不到閃光【答案】BC【解析
4、】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 說明大多數射線基本不偏折, 可知金箔原子內部很空曠。故A錯誤;放在D位置時,屏上可以觀察到閃光,只不過很少很少。 說明很少很少射線發生大角度的偏折。故 B正確;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 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故 C正確;放在CD位 置時,屏上仍能觀察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說明極少數射線較大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 的體積小且質量大。故D錯誤。故選BC。4 .關于a粒子散射實驗和原子結構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尬子散射實驗完全否定了湯姆孫關于原子的棗糕模型”B.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很好
5、地解釋了 a粒子散射實驗C.少數a粒子發生大角度散射是因為受到很強的引力作用D.大多數a粒子不發生偏轉的原因是正電荷均勻分布在原子內【答案】AB【解析】A: a粒子散射實驗完全否定了湯姆孫關于原子的棗糕模型”,故A項正確。B: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很好地解釋了 a粒子散射實驗,故B項正確。C: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少數a粒子運動過程中靠近原子核時會受到很強的庫侖斥力作用發生大角度偏轉。故 C項錯誤。D:絕大多數的a粒子穿過原子時離核較遠,受到的庫侖斥力很小,運動方向幾乎沒有改變。故 D項錯誤。5 .氮原子被電離出一個核外電子,形成類氫結構的離子,其能能級示意圖如圖所示,當
6、分別用 能量均為50?密電子和光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肌0日-6AYE.IKkVA.當用能量為50?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可能輻射能量為40. 8?密光子B.當用能量為50?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一定不能輻射能量為40. 8?光子C.當用能量為50?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可能輻射能量為40. 8?密光子D.當用能量為50?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一定不能輻射能量為40. 8?光子【答案】BC【解析】AB、當用能量為50?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能量為 -54.4+ 50.0?-4.4?V,不能躍遷,一定不能輻射能量為40. 8?光子,故A錯誤,B正確;CD、當用能量為
7、50?子作用于處在基態的氮離子時,基態的氮離子吸收部分的電子能量,能 躍遷到第二能級,可以輻射能量為40.8?光子,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6 .關于光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發射光譜一定是連續譜B.利用線狀譜可以鑒別物質和確定物質的組成成分C.各種原子的原子結構不同,所以各種原子的光譜也是不同的D.太陽光譜中的暗線,說明太陽中缺少與這些暗線相對應的元索【答案】BC【解析】A項:發射光譜有兩種類型:連續光譜和明線光譜,故 A錯誤;B、C項:各種原子的發射光譜都是線狀譜,都有一定的特征,也稱特征譜線,是因原子結構不 同,導致原子光譜也不相同,因而可以通過原子發光譜線來確定和鑒別物質,對此稱
8、為光譜分 析,故B、C正確;D項:太陽光譜是吸收光譜,其中的暗線,說明太陽中存在與這些暗線相對應的元素,故D錯誤。點晴:原子的發射光譜都是線狀譜,也叫特征譜線,各種不同的原子的光譜各不相同,是因原 子中電子結合不同.因此可通過原子發光來確定物質的組成。7 .關于原子光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稀薄氣體發光的光譜只有幾條分立的亮線B.稀薄氣體發光的光譜是一條連續的彩帶C.不同原子的光譜線不同D.利用光譜分析可以確定物質的化學成份【答案】ACD【解析】AB:稀薄氣體發光的光譜只有幾條分立的亮線, 是明線光譜。故A項正確,B項錯誤。C:同一種原子的明線譜和吸收譜譜線位置相同,不同原子的光譜線不同。故
9、C項正確。D:不同原子的光譜線不同,利用光譜分析可以確定物質的化學成份。故 D項正確。點睛:熾熱的固體、液體及高壓氣體發光產生的光譜一般是連續譜,稀薄氣體發光產生的光譜 多為明線光譜,白光通過某種溫度較低的蒸氣后將產生吸收光譜。原子的發射光譜和吸收光譜 都是線狀譜,同一種原子,線狀譜的位置相同。8 .處于基態的氫原子被某外來單色光激發后躍遷到??= 5能級,然后發出光線。已知普朗克常量? = 6.63 X 10- 34?刎A.該外來單色光的能量為12.75?B.該氫原子發射的所有譜線中,最長的波長為4000 ?C.該氫原子發射的所有譜線中,最短波長的光子動量為6.97 X10-27kg?m/s
10、D.該氫原子發射的光照射逸出功為3.34?金屬鋅,最大光電子動能約為9.72eV【答案】BCD【解析】(1)根據躍遷理論,處于基態的氫原子被某外來單色光激發后躍遷到??= 5能級,需要吸收的能量為? ?- ?= -0.54-(-13.6)eV=13.06eV, A 錯誤;(2)波長最長的譜線來自第5能級向第4能級的躍遷,根據??? ?= ?- ?,解得:?” 4000? B 正確;?. .(3)波長最短的譜線來自第5能級向第1能級的躍遷,根據?-?= ?- ?,解得:??in =9.5 X10-8?,又根據??=9 代入解得:2K 6.97 X10-27kg?m/s, C 正確;(4)根據愛因
11、斯坦光電效應方程?= ?% + ?2得:??max 故本題選BCD9 .氫原子的能級如圖所示,已如可見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圍為 級躍注的過程中輻射成吸收光子的特征認識正確的是?nin-? 0?=9.72eV,D正確;1.623.11eV,那么對氫原子在能-0.85-1.513.4113.6A.大量氫原子處于n=4能級時向低能級躍遷能發出6種領率的可見光B.氧原子從高能級向n=3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是不可見光C.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頻率的可見光,并發生電離D.用能量為12.5eV的光子照射處與基態的氫原子,可以使氫原子躍遷到更高的能級 【答案】BC【解析】大量氫原子處于n=4能級時向低
12、能級躍遷能發出? = 6種頻率的光,其中4一3放出光 子的能量:(-0.85) - (-1.51) =0.66eV;其中 3一2 放出光子的能量:(-1.51) - (-3.4) =1.89eV; 其中4一2放出光子的能量:(-0.85) - (-3.4) =2.55eV;則只有三種是可見光,選項 A錯誤;氫 原子從高能級向n=3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的能量小于1.51 eV,則屬于不可見光,選項B正確; 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電離需要的最小能量為 1.51 eV,則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可以吸收任意 頻率的可見光,并發生電離,選項 C正確;12.5eV的光不等于任何能級差,則能量為 12.5e
13、V的 光子照射處與基態的氫原子,不能被氫原子吸收,不可以使氫原子躍遷到更高的能級,選項 D 錯誤;故選BC.1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湯姆孫首先發現了電子,并最早測定了電子的電荷量B.盧瑟福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C.光譜分析可在不破壞、不接觸物體的情況下獲取其內部的信息D.氫原子中的電子離原子核越近,氫原子的能量越大【答案】BC【解析】A.湯姆生通過研究陰極射線實驗,發現了發現了電子,密立根最早測定了電子的電荷 量,故A錯誤;B.盧瑟福通過對a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故B正確;C.光譜分析是通過物體發出的光譜分析物體的組成的,可在不破壞、不接觸物體
14、的情況下獲取 其內部的信息,故C正確;D.根據玻爾的原子結構模型,氫原子中的電子離原子核越遠,氫原子的能量越大,故 D錯誤。 故選:BC.11 .物理學家的科學發現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關于物理學家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并通過實驗比較準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B.富蘭克林把自然界的電荷分為兩種,密立根首先測定了元電荷的值C.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揭示了磁現象和電現象之間的聯系D.玻爾和助手們進行了 ?粒子散射實驗,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答案】BC【解析】A、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比較準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故 A錯 誤;B、富蘭克林把自然界的
15、電荷分為兩種,密立根首先測定了元電荷的值,故 B正確;C、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揭示了磁現象和電現象之間的聯系,故 C正確;D、盧瑟福進行了 ?粒子散射實驗,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 D錯誤; 故選BC。12 .下列敘述中符合物理學史的有()A.湯姆孫通過研究陰極射線實驗,發現了電子B.盧瑟福通過對?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的分析,證實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C.巴耳末根據對氫原子可見光區的譜線分析,總結出了氫原子光譜可見光區波長公式D.玻爾提出的原子模型,徹底否定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答案】AC【解析】湯姆孫通過研究陰極射線實驗,發現了電子的存在, A正確;盧瑟福通過對 a粒子散 射實驗
16、現象的分析,證實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B錯誤;巴爾末根據氫原子光譜 分析,總結出了氫原子光譜可見光區波長公式,C正確;玻爾在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的基 礎上,引入了量子理論,提出的原子模型,并沒有完全否定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D錯誤.13 .氫原子光譜在可見光區域內有四條譜線 Ha、H仍H 丫和H 6,都是氫原子中電子從量子數 n>2 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發出的光,它們在真空中的波長由長到短,可以判定 A. H a對應的前后能級之差最小B.同一介質對Ha的折射率最大C.同一介質中H 6的傳播速度最大D.同一介質對Ha的臨界角比Hb的大【答案】AD? .【解析】A、根
17、據??= ?= ?齊知,Ha對應的刖后能級之差最小,故 A正確;B、根據??=加知,Ha的頻率最小,同一介質對Ha的折射率最小,故B錯誤; .? .C、根據??=加知,同一介質對Ha的傳播速度最大,同一介質中 H 6的傳播速度最小,故C錯1 ,D、根據??較口,同一介質對Ha的臨界角比Hb的大,故D正確;故選AD。二、單選題14 .現有1500個氫原子被激發到量子數為 4的能級上,若這些受激發的氫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態, 則在此過程中發出的光子總數是(假定處在量子數為n的激發態的氫原子躍遷到各較低能級的原子數都是處在該激發態能級上的原子總數的 )()?-1個,發出光子500>=1500個;同
18、理,處在量子數為3的激發態的500個氫原子躍遷到量子數為12的激發態和基態的原子數都是 500芻=250個,發出光子250>2=500個;處在量子數為2的激發態的500+250=750個氫原子躍遷到基態的原子數是 750X1=750個,發出光子750個;所以在此過程中發出的光子總數為 n=1500+500+750=2750個,故C正確,A. B. D錯誤;故選Co【點睛】根據題意分別求出n=4躍遷到n=3、n=2、n=1的光子總數,以及n=3躍遷到n=2、n=1 的光子總數、n=2躍遷到n=1的光子總數,從而求出所有的光子總數。15 .如圖是氫原子能級圖.有一群氫原子由n=4能級向低能級
19、躍遷,這群氫原子的光譜共有()種譜線.Ef就- - _ 一 一 一- 0505J4,旬肥3-1513J.40I116A. 3種 B. 4種 C. 5種 D. 6種【答案】D【解析】一群氫原子由n=4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這群氫原子能輻射出 ?=6種不同頻率的光 子,則產生的光譜共有6種,故選D.16.氫原子的能級圖如圖所示。用某種單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處于 n=2能級的氫原子,氫原子 吸收這種光子后,能發出波長分別為 方、加、為的三種光子(2 仔玲。則照射光光子的波長 為()N日¥4 笫3 -1512 -J402 -11.60A. 1 B.永 C. 1- %D. 2+ 3z【答案】A【解
20、析】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并不穩定,能夠自發向低能級躍遷并發射光子,氫原子只發出三 種不同頻率的色光,知氫原子處于 n=3能級。所以某種單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處于n=2能級的氫原子,躍遷到氫原子處于n=3能級。氫原子吸收這種光子后,能發出波長分別為1 M 及?的二種光子,(方> 不> 為)。根據光子頻率??= ?得光子波長越小,頻率越大。顯然從 n=3直接躍遷到n=2能級時輻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故入射光子的能量E=hv1,所以照射光光子的波長為無。故選Ao17.氫原子的能級圖如圖所示,一群氫原子處于n=4的能級狀態。關于這群氫原子,下列說法A.2200 B. 2500 C.2
21、750 D.2400【答案】C【解析】根據題中所給信息,處在量子數為 4的激發態的氫原子躍遷到各較低能級的原子數都是處在該激發態能級上的原子總數的1,即向量子數為2、3的激發態和基態各躍遷1500*=500 33中正確的是()-0.85 eV3-1.51(>V2- 3.4 N1I3.6NA.這群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能輻射出 4種頻率的光B.由n=4能級向基態躍遷時輻射光的波長最短C.處于n=4能級的氫原子電離至少需要 12.75eV的能量D.從n=4能級躍遷到n=3能級釋放光子的能量大于從 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釋放光子的能 量【答案】B【解析】(1)這群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
22、可輻射出 ?= 6種不同頻率的光,A錯誤;(2)根據玻爾躍遷理論??? ?可知,能級差???大,輻射出光頻率?越大,則波長越短。由題可知,該氫原子中電子從 n=4能級躍遷到n=1能級的??能大,故波長最短,B正確;(3)要想將n=4能級的電子剝離原子,即讓電子電離,至少需要吸收 ??= 0- ?= 0.85eV的 能量,故C錯誤;(4)從n=4能級躍遷到n=3能級釋放光子的能量??= ?- ? = 0.66eV,從n=3能級躍遷到 n=2能級釋放光子的能量?= ?- ?= 1.89eV,貝U D錯誤;故本題選B18 .根據玻爾理論,氫原子的電子由外層軌道躍遷到內層軌道時()A.放出光子,電子的
23、動能減小B.放出光子,電子的動能增大C.吸收光子,電子的動能減小D.吸收光子,電子的動能增大【答案】B【解析】根據玻爾躍遷理論,氫原子的電子由外層向內則軌道躍遷時,就會以光子的形式向外 釋放能量;根據動能定理,由于電子向原子核靠近,靜電力做正功,所以電子的動能增加。 故本題選B【點睛】根據玻爾躍遷理論,可以知道電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是會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 根據靜電力正功,結合動能定理,可以判斷電子動能變化情況。19 .氫原子從能量為E的能級躍遷到能量為??的能級時,輛射出波長為?的光子。已知普朗克常 量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則?冷于()A. ?- ? B. ?+ ? C. ?+ ?
24、D. ?- ?【答案】A【解析】由玻爾理論得:E-E' =hT|?h所以E =E?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輻射光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吸收光子,并要掌握能級差與光子頻率的關系,即可輕松解答.20 .氫原子從能級A躍遷到能級B時,輻射波長為??的光子,若從能級B躍遷到能級C時,吸 收波長??時的光子.已知? > ?,則氫原子從能級C躍遷到能級A時A.輻射波長為?- ?的光子B.輻射波長為后床的光子 ?-?2C.吸收波長為?- ?的光子D.吸收波長為二?的光子 ?-?2【答案】B?【解析】因為為> 打,根據??= -?知/A
25、到B輻射光子的能量小于B到C吸收光子的能 量,所以C能級能量比A能級能量大,從C到A躍遷時輻射光子,C、A間的能級差 M=h?-h?又知小二年?,解得 為W?1 故選Bo點睛:本題考查能級躍遷,較易題.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輻射光子,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吸收光子,知道能級差與光子頻率間的關系Em-En=h?21 .某原子M層的一個電子吸收頻率為??的X射線后被電離,電離成為自由電子后的動能是?, 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則電子處于M層時原子的能級(即能量值)為()A. ?B. ?C. ?- ?D. ? + ?【答案】C【解析】設M層電子的能級為Em,由能量守恒可知?= ?+?,解得
26、??=?- ?,故C 正確,A、B、D錯誤;故選Co22.氫原子第n能級的能量為En=?尹?i = l, 2, 3),若一個處于第n1能級的氫原子躍遷過程中發射能量為2.55eV的光子后處于比基態能量高出 10.2eV的第n2能級。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A. n1 = 5B. n2= 3C.用能量為l0.2eV的光子照射氫原子,就可以使處于基態的氫原子電離D. 一個處于第n1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最多可能輻射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答案】D【解析】由題可知,基態能級為-13.6eV,處于第n1能級的氫原子躍遷過程中發射能量為 2.55eV 的光子后的能量為-13.6+10.2eV=-3.4
27、eV,所以第n1能級為-3.4+2.55eV=-0.85eV,所以n1=4,所 以一個處于第m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最多可能輻射出 m-1=3種不同同頻率的光子, 故應選D。23 .在礦物勘探中,勘探人員經常會用光譜分析的方法來確定礦物的成分.如圖甲所示的a、b、c、d為四種元素的特征譜線,圖乙是某礦物的線狀譜,通過光譜分析可以確定該礦物中缺少的 元素為.FA. a元素B. b元素C. c元素D. d元素【答案】B【解析】由特征譜線與線光譜對比可知,特征譜線中缺少b元素的特征譜線,可知可以確定該礦物中缺少的元素為b,故選B.24 .如圖所示為氫原子的能級圖,若用能量為12.09eV的光
28、子去照射一群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則氫原子S只113.fi1A.能躍遷到n=3的激發態B.能躍遷到n=4的激發態C.氫原子將被電離D.氫原子不能吸收光子而發生躍遷【答案】A【解析】因為-13.6 eV +12.09 eV = - 1.51eV,可知氫原子能夠躍遷到第3能級,所以A正確, BD錯誤。氫原子要想被電離至少得需要 13.6 eV的能量,所以氫原子不會被電離。 C錯誤。所 以選擇A o【點睛】能級間躍遷吸收會輻射的光子能量等于兩能級間的能級差,通過該規律判斷基態的氫 原子躍遷到第幾能級25 .右圖畫出了氫原子的4個能級,并注明了相應的能量 E。處在n = 4的能級的一群氫原子 向低能級躍遷
29、時,能夠發出的光波總共有A.二種 B.四種 C.五種 D.六種【答案】D【解析】處在n = 4的能級的一群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能夠發出的光波種類為? = = 6, 故D項正確,ABC三項錯誤。26 .可見光光子的能量在1. 613.10 eV范圍內。若氫原子從高能級躍遷到量子數為 n的低能級 的譜線中有可見光,根據氫原子能級圖可判斷門為()A. 1 B. 2 C. 3 D. 4【答案】B【解析】根據能級圖可有:當n=1時,E2-E1=10.20eV是最小的光子能量,大于 3.10eV,所以 n=1不可能;如果n=3時,E3=-1.51eV,則從n=8iU n=3的躍遷時發出的光子能量是最大,
30、也小 于1.61eV,所以,n=3也不可能,n=09iJ n=4的躍遷時發出的光子能量為 0.85eV,不在可見光 范圍內;則剩下只有n=2才滿足條件。故選項ACD錯誤,B正確。故選B。27 .下列敘述中符合物理學史的有()A.湯姆生通過研究陰極射線實驗,發現了電子和質子的存在B.盧瑟福通過對a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的分析,證實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出元電荷 e的電荷量,即著名的 密立根油滴實驗”。D.玻爾提出的原子模型,徹底否定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答案】C【解析】湯姆生通過研究陰極射線實驗,發現了電子;盧瑟福發現了質子,選項 A錯誤;盧瑟 福通過對a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的分
31、析,得到了原子的核式結構理論,選項 B錯誤;美國物理學 家密立根測出元電荷e的電荷量,即著名的 密立根油滴實驗”,選項C正確;玻爾建立了量子 理論,成功解釋了氫原子光譜;但其是建立在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之上得出的結論,故D錯誤。故選C.28 .下列說法正確在是()A.玻爾的氫原子模型完全摒棄了經典電磁理論,所以能對氫原子光譜做出合理解釋B. 一個處于??= 4能級的氫原子最多自發躍遷時能發出 6種不同頻率的光子C.貝克勒爾發現天然放射性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D.衰變釋放的?粒子和?粒子,前者穿透本領和電離能力都比后者強【答案】C【解析】A、玻爾的氫原子模型不足之處在于保留了經典粒子的觀
32、念,仍然把電子的運動看作經典力學描述下的軌道運動,故 A錯誤;B、一個處于??= 4能級的氫原子自發躍遷時最多能發出三種不同頻率的光子,分別是 4 - 3;3 一2; 2 1 ,故 B 錯誤;C、貝克勒爾發現天然放射性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故 C正確;D、衰變釋放的?粒子和?粒子,前者穿透本領較弱,但電離能力較強,故 D錯誤; 故選C29 .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他的實驗依據是:在用粒子轟擊金箔時發現粒子A.全部穿過或發生很小的偏轉B.全部發生很大的偏轉C.絕大多數發生偏轉,甚至被押回D.絕大多數穿過,只有少數發生很大偏轉,甚至極少數被彈回【答案】D【解析】當a粒子穿過原子時,電
33、子對 a粒子影響很小,影響a粒子運動的主要是原子核,離 核遠則a粒子受到的庫侖斥力很小,運動方向改變小,只有當a粒子與核十分接近時,才會受到很大庫侖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a粒子接近它的機會就很少,所以只有極少數大角度的偏轉,而絕大多數基本按直線方向前進,故 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a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為:a粒子穿過原子時,只有當a粒子與核十分接近時,才會受 到很大庫侖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a粒子接近它的機會就很少,所以只有極少數大角度的偏轉,而絕大多數基本按直線方向前進。30 .原子從一個能級躍遷到一個較低的能級時,有可能不發射光子,例如在某種條件下,銘原子的n=2能級上的
34、電子躍遷到n=1能級上時并不發射光子,而是將相應的能量轉交給n=4能級上的電子,使之脫離原子,這一現象叫做俄歇效應,以這種方式脫離了原子的電子叫做俄歇電子,已知銘原子的能級公式可簡化表示為 ??= - 式,式中n=1, 2, 3表示不同能級,A是正的已知常數,上述俄歇電子的動能是()A 11? B 7? C 3? D 13? 16 16 16 16【答案】A?【斛析】由題息可知n=1能級能重為:E1=-A , n=2能級能重為:E2=-,從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釋放的能量為:AE=E2-E1=34?; n=4能級能量為:E4=-;?,電離需要能量為:E=0-E4=?;所以從n=4能級電離后
35、的動能為:EkuzE-Eut-gu7",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31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有().A.光的粒子性被光電效應和光的衍射現象所證實B.在a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C.紫外線照射某金屬表面時發生了光電效應,則紅外線也一定可以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D.氫的半衰期為3.8天,若取4個氯原子核,經過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個氫原子核【答案】B【解析】A、光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現象證明光具有波動性,光電效應現象證明光具有粒子性,故 A錯誤;B、在?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 B正確;C、能發生光電效應的
36、條件是入射光的頻率比該金屬的極限頻率大,紅外線的頻率比紫外線小, 所以紫外線照射某金屬表面時發生了光電效應,則紅外線不一定可以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 故C錯誤;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統計規律,對單個原子核不適用,故 D錯誤。點睛:考查光的波粒二象性、光電效應、以及a粒子散射實驗和半衰期等相關知識, 知識點多, 關鍵要記住相關規律,需要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32 . 一群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吸收某種光子后,向外輻射了? ? ?受種光,其波長分別為【解析】 根據能級間躍遷輻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兩能級間的能級差,且? 一?=及?'隊?2>?2>?所以??= ?+ ?,則氫原
37、子吸收白光子的能量為?不,再根據光子能量與波長的 ?”?關系有:?£=?£+?”即=十,故ABC錯誤。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 ? ? ?a光恰好能使某金屬發生光電效應,則 b光定能使某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故 D正確。故選D 【點睛】能級間躍遷輻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兩能級間的能級差,結合光子頻率和波長的關系得出輻射光子波長的關系.結合光電效應的條件判斷 b光能否發生光電效應.33 .若用|?|表示氫原子處于基態時能量的絕對值,處于第?能級的能量為??=易,則在下列各能 量值中,可能是氫原子從激發態向基態躍遷時輻射出來的能量的是()|?|A V【答案】【解析】3
38、_ 7 一|?|B. ; |?|C. -|?|D.號B處于第二能級的能量?=-=,則向基態躍遷時輻射的能量??=: ?.處于第三能級的能量?=-三,則向基態躍遷時輻射的能量?=" ?;處于第4能級的能量為? = - W,向 基態躍遷時輻射的能量??=£ ?, B正確.【點睛】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能級間躍遷輻射的光子能量等于兩能級間的能級差,即 ? - ?= ?34.在人類對微觀世界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實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說法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A.湯姆生發現電子,表明原子仍具有復雜結構B.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并預言電磁波的存在,后來由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
39、存在C.愛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論,后來普朗克用光電效應實驗提出了光子說D.盧瑟福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證實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答案】C【解析】A.湯姆生發現電子,表明原子仍具有復雜結構,故 A正確;B.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并預言電磁波的存在,后來由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故B正確;C.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了解釋光電效應現象,愛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說,故 C錯誤;D.盧瑟福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證實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故 D正確;本題選擇錯誤答案,故選:C?、??且?>?>?三種光子的能量分別為???、?,若?恰能使某金屬產生光電效應,則()?A.被氫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為 B.?=
40、?+ ?C.j 1_1?= ??? ?三、解答題35.氫原子處于基態時,原子的能級為?= - 13.6eV,普朗克常量? = 6.63 X10-34J?s,當氫原子在??= 4的激發態時,問:(1)要使氫原子電離,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2)能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答案】(1) 0.85eV(2) 12.75eVD. ?%一定能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答案】D1【解析】(1)由氫原子的能級公式得? = 72?= - 0.85eV故要使處在n=4能級的氫原子電離,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為0.85eV。(2)由??= ?- ?可知?= ?- ?= 12.75eV即處于n=4的氫原子躍遷到n=
41、1時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大為12.75eVo故本題答案是(1) 0.85eV(2) 12.75eV點睛:要使粒子電離,則能量應該大于粒子的電離能,在能級躍遷中能級差值越大,則能量越大,可以利用這兩個特點來解題。36.已知氫原子處于基態時的能級值為-13.6eV,普朗克常量h=6.63 X0-34J s,如果大量氫原子 處在n=4的能級:(1)會輻射出幾種頻率的光?(2)其中波長最長的光是在哪兩個能級之間躍遷時發出的?(3)金屬鈉的截止頻率為5.53 X014Hz,請通過計算判斷,讓這些氫原子輻射的光照射金屬鈉板,能發生光電效應的光共有幾種?【答案】(1)6種(2)從第四能級向第三能級躍遷時:光子的能量最小,波長最長(3) 4種【解析】(1)大量處在n=4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能輻射的不同頻率的光子數為?42種;從第四能級向第三能級躍遷時:光子的能量最小,波長最長。(3)由??鈉=?可得:(3)從n=3向n=2躍遷,發出的光子頻率最小,波長最長,故:解得:??=36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4129-2025膠鞋、運動鞋外底不留痕試驗方法
- 計算機通信技術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研討會試題及答案分享
- 對火災應急預案的評價(3篇)
- 兒科火災應急演練預案(3篇)
- 計算機硬件選型與配置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整合與風險管理的策略探討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的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競爭優勢構建與風險管理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全國統一高考生物試卷(廣東卷)(含答案與解析)
- 2023年《中藥商品學》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威努特防火墻配置手冊
- 模具工裝檢具加工申請單
- 南京求真中學新初一分班英語試卷含答案
- 山東省各地市地圖課件
- 預見性思維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課件
- 新疆維吾爾阿克蘇地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
- 撫養費一次性付清協議書
- 每日工作流程物業保安主管經理
- STEM教學設計與實施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