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論文_第1頁
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論文_第2頁
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論文_第3頁
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論文_第4頁
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摘要隨著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移動通信網絡的迅速普與和競爭的日益激烈,新業務和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已經提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短消息業務(SMS)作為 GSM 網絡的一種基本業務,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系統運營商和系統開發商的重視,基于短消息業務的各種應用也蓬勃發展起來。本系統是一種基于 GSM 短消息的遠程控制系統,以單片機(STC12C5AXS2)為系統的中央控制器,將SIM300模塊,各類傳感器模塊,受控部件等有機結合,構成整個家用電器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模塊檢測家用電器是用情況,以 GSM 網絡

2、作為遠程信號的傳輸平臺,從而達到用戶通過手機遠程控制家用電器。數據的傳輸方式主要是短消息方式,系統中采用 PDU 模式,短消息的接收和發送是通過 AT 指令來實現的,本論文講述了常見的 AT 指令與其使用方法。系統的硬件設計中,對主要硬件 SIM300和STC12C5AXS2單片機與其外圍電路進行了詳細的講述。硬件包括 SIM300通信模塊SIM300,STC12C5AXS2 單片機,顯示單元,各種傳感器和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軟件包括單片機初始化、主程序、信號采集中斷程序、通過串口通訊的短消息接收和發送程序。論文的最后部分以 GSM 短消息的遠程控制系統為基礎,結合家用電器檢測技術設計出一套基

3、于 GSM 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并給出了此系統應用領域的一些探討和研究。關鍵詞:單片機、SIM300、STC12C5AXS2。AbstractWith the GSM (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new business and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has been referr

4、ed to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Short message service ( SMS ) as a basic service of GSM network,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ystem operator and developer attention, based on the short message service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also flourish.This system is based on GSM short message

5、 remote control system with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 STC12C5AXS2), as the system central controller, SIM300 module, various types of sensor module, controlled component such as organic combination, constitute the entir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sensor module for

6、detecting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is used, with GSM network as a long-range signal transmission platform, so as to achieve the user through the mobile phone remote control household appliances.Data transmission is the main way of short message, the system adopted PDU model, short message receiving

7、and transmitting through the AT instruction to implemen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ommon AT instruction and its using method.Hardwar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main hardware SIM300and STC12C5AXS2SCM and its peripheral circuit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hardware includes communication module SIM3

8、00SIM300, STC12C5AXS2 single chip, a display unit, all kinds of sensors an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unit. Software includes MCU initialization, the main program, interrupt program signal acquisi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short message receiving and sending program. The last part

9、of the paper to the GSM short message remote control system as the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appliances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design a set of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GSM, and gives the application domain of the system and som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10、.Key words: SCM, SIM300, STC12C5AXS2.分享到翻譯結果重試抱歉,系統響應超時,請稍后再試· 支持中英、中日在線互譯· 支持網頁翻譯,在輸入框輸入網頁地址即可· 提供一鍵清空、復制功能、支持雙語對照查看,使您體驗更加流暢目 錄摘要I第一章緒論11.1 課題背景11.2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21.3 系統設計主要任務31.3.1硬件部分31.3.2 軟件部分3第二章系統方案設計4第三章系統硬件電路設計53.1單片機控制模塊53.2 溫度采集與煙霧濃度檢測模塊53.3 GSM控制與報警模塊53.4 LCD顯示模塊63.5 無線傳輸模塊7

11、3.6 受控單元模塊7第四章系統軟件設計94.1中央控制器流程圖94.2受控單元流程圖10第五章系統整機調試與功能測試115.1 家用電器檢測與控制模塊115.2 溫度采集、煙霧濃度檢測模塊115.2.1溫度采集115.2.2 煙霧濃度檢測115.3 GSM控制與報警模塊11第六章設計總結與技術展望12致13參考文獻14附錄1520 / 24第一章 緒論1.1 課題背景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移動通信從模擬時代走向了高度數字化時代,它們可靠性非常高,而且性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由此可見,各種電信和互聯網新技術極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手機終端遠

12、程控制作為一較新的課題與常規的遙控方式相比,顯示出一定的優越性,不需進行專門的布線,因此通過GSM網絡遠程遙控距離可跨省市,這可以大大體現出利用GSM遠程控制的優越性。操作者通過各種指令即時了解受控對象的有關信息,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操作。遠程控制部分課題目前已有涉足者,但是還只限于實驗室階段,因而距離實際應用,尤其是對于日常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并不能完全體現出手機遠程遙控方式的特點。和傳統的控制系統相比,基于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有其鮮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種感知技術的廣泛應用。其次,它是一種建立在GSM網絡上的控制系統。SIM300的家用電器控制系統不僅僅提供了傳感器的連接,其本身也具

13、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夠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在家用電器控制系統上尤為突出。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 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它將讓用戶有更方便的手段來管理控制家庭設備,更可以執行場景操作,使多個設備形成聯動;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的各種設備相互間可以通訊,不需要用戶指揮也能根據不同的狀態互動運行,從而給用戶帶來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適與安全。家用電器控制系統不僅具有傳統的控制功能,提供舒適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

14、庭生活空間,還將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為具有能動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換功能,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換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系統的網絡化功能可以提供遙控、家電(空調,熱水器等)控制、室外遙控、照明控制、防盜報警、窗簾自控、可編程定時控制與計算機遠程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使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和安全。因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布線簡單、功能靈活,擴展容易而被人們廣泛接受和應用。 家用電器控制系統發展將大大推動我國實現家庭信息化進程,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輕松、有序、高效的現代生活方式。我們有了更為完善的基于S

15、IM300家用電器控制系統設計理念。1.2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目前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性價比較低,難以推廣,僅在別墅與豪華酒店等高檔場所中才有。本設計正是針對這一點進行了較大改進,以“人性化、智能化、高性價比”為原則,采取手機、單片機的,利用不同的指令達到對于不同操作的提示與對受控方狀態的信息反饋,從而使操作者能夠與時了解受控方信息,使產品達到交互式與智能化。在設計本系統時,面對各種檢測對象和大量控制單元,需要利用各種接口標準和MCU 進行連接,再經過MCU(STC12C5A60S2)進行數據處理,實現實時測控。而此時采用MCU來實現家用電器控制系統不僅具有采集控制方便、簡單、靈活等優點,而且

16、可以大幅度提高各模塊和芯片的協調性,從而大大提高系統的可利用性。本系統完成了單片機應用系統其開發過程的總體設計、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和系統調試,根據開發的實際需要,相互協調、交叉,有機的進行。本系統的MCU與各個芯片和模塊的接口、各項標準都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標準,為以后的產品優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本系統,鑒于人性化與智能化的理念,該設計可使得人們在任何時刻,任意地點對家中的任意電器進行遠程控制,如在外提前將空調打開制冷、熱水器燒好熱水、電飯煲煮好香噴噴的米飯,打開洗衣機幫你提前洗好衣物,打開豆漿機為你磨好豆漿、開啟微波爐幫你加熱食品等等,大大節省了用戶的時間。當用戶在住宅時,可通過手機,控制室家

17、電的開關,此方法對于生活無法自理的人,尤其適用,使人們盡享高科技帶來的簡便而時尚的現代生活。系統中還配置了報警功能,若監測到火災時,將啟動門禁執行單元,GSM模塊將向用戶手機發送火災報警信息,以便用戶進一步采取行動,達到安防的重要目的。對家中裝有溫度要求較為嚴格的嬰兒房或是物品儲物柜時,系統中配置溫度采集器,煙霧檢測器,可實時檢測與采集室的煙霧濃度與溫度,當室溫度超過預設溫度值時,將進行蜂鳴器提示和GSM短信溫度異常報警,同時也方便用戶根據實際的溫度情況,以合理調整生活狀況,同樣,檢測到煙霧濃度異常時,將進行GSM火災報警。當系統中的傳感器感應到空氣質量異常時,如CO、CH4、NH4、H2等有

18、害氣體濃度超標時,空氣質量檢測與清新系統中的語音報警器將自動啟動,同時臭氧發生器自動開啟,換氣扇同時工作,達到清新空氣的目的。以上所述,即是我們基于SIM300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所必須有的功能,其家庭中央處理平臺兼容性極強,家用電器控制系統發展將大大推動我國實現家庭信息化進程,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輕松、有序、高效的現代生活方式!1.3 系統設計主要任務本文利用GSM模塊與單片機STC12C5A60S2和各類家居傳感器設計制作一款家用電器控制系統。系統的設計包括:系統硬件的設計與調試和控制軟件的編寫與調試。 1.3.1硬件部分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其硬件部分主要由六大部分構成:(1)控制單元。單片機STC

19、12C5A60S2是系統中控制部分關鍵的元件,它與控制單元組成控制部分功能。(2) GSM( SIM300)模塊。通過GSM完成報警功能。(3) 傳感器數據采集系統。利用傳感器采集信息(DS18B20和MQ-2),為用戶提供準確的數據。(4) 受控部件。通過控制設備,控制器件,完成系統設計的功能。(5)無線數據傳輸模塊。準確穩定地傳輸數據。(6)LCD顯示模塊。準確直觀的了解各傳感器的狀態。1.3.2 軟件部分軟件設計部分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1)數據采集與數據分析部分。即通過單片機對數據進行實時的集與處理。(2)( SIM300)模塊部分。讀取信息,執行命令。(3)分析控制部分。根據采集的信

20、息進行分時操作有利于提高系統效率。第二章 系統方案設計基于上述社會目前所擁有的成熟技術,我們以單片機為中心控制單元,通過各個傳感器采集室各信息,將數據通過GSM網絡實時反饋到手機終端。同時,用戶可經過手機終端遠程操作家居,可到達實時監控與操作的目的。系統總設計框圖如圖2.1 圖2.1基于SIM300家用電器控制系統總框圖本系統以控制單元(STC12C5A60S2)、傳感器數據采集器件、受控部件、GSM( SIM300)模塊、手持設備(手機)、無線數據傳輸模塊構成一個完整的基于SIM300家用電器控制系統。第三章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系統硬件電路包括單片機中央控制器、溫度采集與煙霧濃度檢測模塊、GS

21、M控制與報警模塊、LCD顯示模塊、無線傳輸模塊,整體的電路設計簡約,可靠性強。3.1單片機控制模塊采用STC12C5A60S2單片機。STC12C5A60S2/AD/PWM 系列單片機是宏晶科技生產的單時鐘/機器周期(1T)的單片機,是高速/低功耗/超強抗干擾的新一代8051單片機,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8051,但速度快8-12倍。部集成MAX810專用復位電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轉換,針對電機控制,強干擾場合。雖然精確度較ARM有所降低,但基本可以滿足家用電器控制系統各項要求。3.2 溫度采集與煙霧濃度檢測模塊當DS18B20接收到溫度轉換命令后,開始啟動轉換。轉換完成后的溫度

22、值就以16位帶符號擴展的二進制補碼形式存儲在高速暫存存儲器的第1,2字節。單片機可通過單線接口讀到該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并發送給主機。當煙霧傳感器感應到家里有一定濃度煙霧時,通過LM324電壓比較器比較輸出低電平,啟動蜂鳴器報警,同時單片機控制高低電平使整個家里的電源斷開,防止意外發生或減小意外發生的概率3.3 GSM控制與報警模塊GSM無線接人(GSM fixed radio access,GFRA)技術又稱GSM無線用戶環路(WLL),是采用GSM數字蜂窩技術替代傳統固話來為用戶提供電信業務的技術。隨著電信市場開放競爭格局的形成,聯通、網通、移動和電信等無線運營商都獲得了公用經營權。GSM

23、就是在這種競爭格局下誕生的一種語音接人設備,它能在GSM蜂窩網絡覆蓋圍,快速、經濟、廉價地提供通信業務,與傳統的固定接人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特點:1)經濟。運營維護費大大低于有線系統,且成本與距離無關,對農村和邊遠地區優勢明顯。2)能迅速提供業務。GFRA在很短的時間即可投入使用。3)靈活可變。無須預測話務量,可隨時按需進行變更、擴容方便。在偏遠地區、城區人口密集等布線困難和受到自然災害破壞等地區推行具有傳統網絡無可比擬的優勢。4)容量大。采用小區覆蓋、頻率再用等技術。可擴大用戶容量。5)安全可靠。性好等。市場已經出現了多款無線接入設備,主要缺點是抗干擾能力差,容易掉線,有的甚至無法建立呼叫等,

24、本文從硬件和軟件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改進和優化,達到了設計要求。本系統利用AT指令完成控制GSM模塊進行SMS通訊的所有流程,歐洲通信委員會ETST發布的GSM0705標準AT指令集是目前全球所有GSM模塊都支持的收發SMS的命令集,常見的AT指令見表3.1。表3.1 與SMS有關的AT指令命令功能AT+CMGR讀短信息AT+CMGL 列出SIM卡中的短信息AT+CMGS發送短信息AT+CMGF 選擇短信息格式T+CMGD刪除短信息AT+CNMI顯示新收到短的信息每個AT指令以“AT+”開頭,以回車結尾。在AT指令中還包括以下控制符:發送符(用< Z>表示),十六進制為0xlA;結束符

25、(用<CR>表示),十六進制為0x0D。3.4 LCD顯示模塊帶中文字庫的128X64是一種具有4位/8位并行、2線或3線串行多種接口方式,部含有國標一級、二級簡體中文字庫的點陣圖形液晶顯示模塊;其顯示分辨率為128×64, 置8192個16*16點漢字,和128個16*8點ASCII字符集.利用該模塊靈活的接口方式和簡單、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構成全中文人機交互圖形界面。可以顯示8×4行16×16點陣的漢字. 也可完成圖形顯示.低電壓低功耗是其又一顯著特點。由該模塊構成的液晶顯示方案與同類型的圖形點陣液晶顯示模塊相比,不論硬件電路結構或顯示程序都要簡潔得

26、多,且該模塊的價格也略低于一樣點陣的圖形液晶模塊。基本特性:(1)、低電源電壓(VDD:+3.0-+5.5V)(2)、顯示分辨率:128×64點 (3)、置漢字字庫,提供8192個16×16點陣漢字(簡繁體可選) (4)、置 128個16×8點陣字符 (5)、2MHZ時鐘頻率 (6)、顯示方式:STN、半透、正顯 (7)、驅動方式:1/32DUTY,1/5BIAS (8)、視角方向:6點 (9)、背光圖3.1 LCD12864接口電路方式:側部高亮白色LED,功耗僅為普通LED的1/51/10 (10)、通訊方式:串行、并口可選 (11)、置DC-DC轉換電路,無

27、需外加負壓 (12)、無需片選信號,簡化軟件設計(13)、工作溫度: 0 - +55,存儲溫度: -20 - +60。3.5 無線傳輸模塊FT-1100-232 數據通信模塊發射功率為10mW,低功耗。使用無線數據傳輸433MHz 免向無委申請頻段(420MHz440MHz)。基于FSK 的調制方式,采用高效前向糾錯好信道交織編碼技術,提高了數據抗隨機干擾和突發干擾的能力,在信道誤碼率為10-2 時,可得到實際誤碼率10-510-6。在開闊視距情況下,天線放置高度位置>2 米,9600bps 可靠傳輸距離大于200m (BER=10-3/9600bps);1200bps 傳輸距離可達30

28、0m (BER=10-3/1200bps)。提供透明的數據接口,能適應任何標準或非標準的用戶協議。自動過濾掉空中產生的假數據(所收即所發);通信軟件支持無線抄表系統的DL/645 規約。FT-1100-232 在同一個頻段可以按照用戶500KHz 間隔頻點則可以提供至少40個信道,滿足用戶多種通信組合方式。提供3 種接口方式。FT-1100-232 提供3選1 接口方式,TTL電平UART 接口或標準電平的RS-232或標準的RS-485 口。接口波特率等于空中有效波特率:1200、2400、4800、9600、19200bps(接口速率最高可設置到19200bps);數據格式為8N1/8E1

29、/8O1 用戶自定義,可傳輸無限長的數據幀,用戶編程更靈活。即使是半雙工通信,用戶也無需編制多余的程序,只要從接口收/發數據即可,其它如空中收/發轉換,控制等操作,FT-1100-232模塊自動完成。3.6 受控單元模塊在某些應用場合,需要控制設備的狀態,比如開機或者關機,因此本系統也設計了相應的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相對比較簡單,主要利用繼電器來實現,具體的控制電路如圖所示。圖3.2繼電器控制電路在圖中,在一般狀態下,繼電器處于開路狀態,當在IN管腳輸出高電平時,繼電器吸合,則電路導通,這樣就可以控制設備的狀態了。第四章 系統軟件設計軟件是系統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本系統軟件包括:中央控制器部分,

30、GSM部分,受控單元部分,溫度和空氣質量檢測部分,家用電器檢測與控制部分。本章介紹具體流程。4.1中央控制器流程圖中央控制器流程如圖4.1所示圖4.1中央控制器流程圖用戶在遠程手持設備發送指令,由中央控制器讀取并判斷信息,通過CC1100發送控制指令并接受反饋信息。4.2受控單元流程圖受控單元流程如圖4.2所示。通過單片機處理CC1100所接受到的控制信令與各個傳感器所反饋回的信息,達到控制家電與監控室情況的目的。圖4.2受控單元流程圖第五章 系統整機調試與功能測試系統所包含的功能模塊有:家用電器檢測與控制模塊,溫度采集、煙霧濃度檢測模塊與GSM報警模塊。本章介紹具體功能。5.1 家用電器檢測

31、與控制模塊用戶在遠程終端通過發送控制指令至主機,然后中央控制器進行信令識別、判斷與執行,使家中的電器可以隨意開啟與關閉。5.2 溫度采集、煙霧濃度檢測模塊5.2.1 溫度采集通過DS18B20采集溫度信息,利用無線模塊傳送到中央控制器,同時通過GSM網絡對異常溫度進行手機短信報警。5.2.2 煙霧濃度檢測通過MQ-2檢測煙霧濃度,利用無線模塊傳送到中央控制器,同時通過GSM網絡對異常濃度進行手機短信火災報警。5.3 GSM控制與報警模塊當主人在家的時候,尤其是有青壯年的時候,不需要設定防盜功能,即可以關閉功能;假如主人要離開房屋或夜間睡眠時,則可以打開防護功能。如果在主機上安裝一些開關來設定“

32、設防”、“撤防”,紅外檢測會隨之起作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誤報。本系統在設防和撤防的選擇上,采用流行的無線遙控裝置,包括發送和接收兩部分,分別采用PT2272和PT2262模塊,也可以通過的手機設防。GSM模塊采用流行的SIM300模塊,確保各方面功能穩定性的實現。系統中的單片機判斷檢測部分送來的數據,進行相應的操作,比如讓揚聲器發聲,讓GSM模塊發送短信等,從而實現系統的預設功能。第六章 設計總結與技術展望目前家用電器控制系統性價比較低,實用功能少,僅在高檔場所中才有,而我們的系統完美地將各個功能模塊有機結合起來,且其設計人性化、智能化(如任何手持設備均可對家電進行操作),性價比高,性能

33、優越,配置簡單,安裝方便,實時性強,適合普與于私人住宅,也可應用于對安防溫度等要求較高的場所。系統的創新點在于:使用GSM網絡控制;同樣也是在開發過程中所攻克的技術難關。在本系統基礎上,還可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如借助3G網絡,在手機終端上以視頻形式檢測室情況;在手機端運用JAVA編程軟件,對軟件進行操作達到控制家電的目的,同時在軟件界面中顯示反饋信息,脫離短信控制家電的不便。3G和物聯網聯合,家用電器控制系統的發展將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變革。3G平臺為智能家居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視頻通話、家庭遠程監控、手機網絡控制,以與通過3G技術發展的各種智能家電的控制等等都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另外,在3G的

34、產業鏈上,包括電信運營商、網絡設備提供商、終端提供商、終端軟件提供商等等,每個環節都蘊藏著巨大商機。3G平臺推進了智能家居行業的快速發展,這必將成為今后公眾的焦點。家用電器控制系統仍然處于一個不斷研究探索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完善其功能,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未來的發展要求。參考文獻1藍和慧,寧武,閆曉金.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指導系列.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單片機應用技能精解M.電子工業,20092譚浩強. 新世紀計算機基礎教育叢書.C程序設計M 清華大學,20073萬福君, 松峰單片微機原理系統設計與應用M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14 Richard Barnett 等.嵌入式C 編程與At

35、mel AVRM.:清華大學,2003:75-1675 梁森等.自動檢測與轉換技術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5-38,153-1736 ATMEL 公司.ATmega32 芯片手冊Z.7 許等. 電機控制M. :大學,20028 N kansah F D. Technology and reliability of submicron 1 T2 flash EEPROM. UMI Number: 9995534. Bell &Howell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 2001: 29單片機微機測控系統設計大全王福瑞航空航天大學附錄附1:部

36、分元器件清單SIM300、STC12C5AXS2、DS18B20等附2:程序清單#include"STC12C5AXS2.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key1=P33;/發送測試sbit shan=P32;/刪除端子sbit fire=P34;/煤氣傳感器sbit ren=P35;/人體傳感器sbit key2=P10;sbit key3=P11;sbit out=P20;sbit out1=P21;uchar i_receive1,

37、 TC35_RE180,/接收數據 i_TC35_RECE1, TC35_MAX1,a,fdfh, /接收最大值 i_TC35;uchar i_receive2, TC35_RE280,/接收數據 i_TC35_RECE2, TC35_MAX2, /接收最大值 i_TC352;uchar code TC_MDSJ2="" / 手機uchar code TC_FSNR="I AM OK" /發送短信容?uchar code TC_ZXH2="+00" /移動本地中心號。uchar code TC_MDSJ1="AT+CMGS=

38、" /目的手機地址,uchar code TC_ZXH1="AT+CSCA=" /本地中心號。 /*功能描述:串口1初始化 */ void UART1_Init() SCON |= 0x50; /串口1方式1,接收充許 BRT = 0xDC; /波特率9600 AUXR |= 0x15; /串口1使用獨立波特率發生器,獨立波特率發生器1T PCON &= 0x7F; /波特率不加倍 EA = 1; ES = 1; /充許串口1中斷 /* 功能描述:串口1發送一個字符 */ void UART1_SendOneChar(uchar val) SBUF = v

39、al; while(TI = 0); TI = 0; /*輸入參數:str:指向要發送的字符串的指針 */ void UART1_SendStr(uchar *str) while( (*str)!='0' ) UART1_SendOneChar(*str); str+; /* 功能描述:串口1中斷服務程序,接收串口1字符 */ void UART1_Int(void) interrupt 4 if (RI = 1) RI = 0 ; i_receive1=SBUF; TC35_RE1i_TC35_RECE1+=i_receive1; if(i_TC35_RECE1>TC

40、35_MAX1) TC35_MAX1=i_TC35_RECE1; /*Function:定時器初始化BRT定時器用作串口2波特率發生器,9600bpsNo Return*/* 功能描述:串口2初始化 */ void UART2_Init() AUXR &= 0xf7;/波特率不倍速S2CON = 0x50;/8位數據,可變波特率BRT = 0xDC;/設定獨立波特率發生器重裝值AUXR |= 0x04;/獨立波特率發生器時鐘為Fosc,即1TAUXR |= 0x10;/啟動獨立波特率發生器EA = 1; IE2 |= 0x01; /充許串口2中斷 /* 串口2發送一個字符 */ voi

41、d UART2_SendOneChar(uchar val) S2BUF = val; while (S2CON & 0x02) = 0); S2CON &= 0xFD; /* 功能描述:串口2發送字符串 */ void UART2_SendStr(uchar *str) while( (*str)!='0' ) UART2_SendOneChar(*str); str+; /* 串口2中斷服務程序,接收串口2字符*/ void UART2_Int(void) interrupt 8 if (S2CON & 0x01) = 1) S2CON &=

42、 0xFE; i_receive2=S2BUF; TC35_RE2i_TC35_RECE2+=i_receive2; if(i_TC35_RECE2>TC35_MAX2) TC35_MAX2=i_TC35_RECE2; /-延時-void delay_GSM(uint i)unsigned int i_delay,j_delay; for(i_delay=0;i_delay<i;i_delay+) for(j_delay=0;j_delay<4000;j_delay+); /-清空緩存-void clear_ram1()for(i_TC35=0;i_TC35<=79;i

43、_TC35+) TC35_RE1i_TC35=0;i_TC35_RECE1=0;TC35_MAX1=0;/-清空緩存-void clear_ram2()for(i_TC35=0;i_TC35<=79;i_TC35+)TC35_RE2i_TC35=0;i_TC35_RECE2=0;TC35_MAX2=0;/-void AT_zhili()UART1_SendStr("ATrn"); /-寫手機短信容-void ATNAME()UART1_SendStr(TC_FSNR);delay_GSM(1000); UART1_SendOneChar(0X1A);/短信息容發送結束

44、標識 UART1_SendOneChar(0X0D);/空格 UART1_SendOneChar(0X0A);/換行(空格+換行=回車)/-寫目的手機號-void AT_CMGS()uchar i; UART1_SendStr("AT+CMGS="); UART1_SendOneChar(0X22);/雙引號for(i=0;i<=sizeof(TC_MDSJ2)-1;i+) UART1_SendOneChar(TC_MDSJ2i);/發送輸入的目的手機號 UART1_SendOneChar(0X22);/雙引號 UART1_SendOneChar(0X0D);/空格

45、UART1_SendOneChar(0X0A);/換行/-寫信息中心號-void AT_CSCA()uchar i; UART1_SendStr("AT+CSCA="); UART1_SendOneChar(0X22);/雙引號 for(i=0;i<sizeof(TC_ZXH2)-1;i+) UART1_SendOneChar(TC_ZXH2i);/設置短信息中心號 UART1_SendOneChar(0X22);/雙引號 UART1_SendOneChar(0X0D);/空格 UART1_SendOneChar(0X0A);/換行/-AT接收格式指令-void AT

46、_CMGF()UART1_SendStr("AT+CMGF=1rn");/TEXT模式選擇02/-AT短消息讀取指令-void AT_CMGR()UART1_SendStr("AT+CMGR=1rn");/讀取第一條短信/-/查詢指令-void chaxun() AT_CMGF();delay_GSM(200); /TEXT模式設置完畢!rn");AT_CSCA();delay_GSM(200); /設置短信息中心號AT_CMGS();delay_GSM(200); /目的手機設置完畢!rn");if(key2=0)UART1_Sen

47、dStr("1 ON ");elseUART1_SendStr("1 OFF ");if(key3=0)UART1_SendStr("2 ON");elseUART1_SendStr("2 OFF");delay_GSM(1000);UART1_SendOneChar(0X1A);/短信息容發送結束標識 UART1_SendOneChar(0X0D);/空格UART1_SendOneChar(0X0A);/換行(空格+換行=回車)P0=0xfb;delay_GSM(800); /短信已經發送請查收!rn");void main(void)P0=0x00;delay_GSM(8000);delay_GSM(2000);P0=0xff;UART1_Init(); / 串口初始化UART2_Init();UART1_SendStr("AT+CNMI=2,1,0rn");delay_GSM(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