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合自然地理模擬練習題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題1輻射干燥指數輻射干燥指數 =R/Lr ,式中, R 為年輻射平衡; L 為蒸發潛熱; r 為年降水總量。2緯度地帶性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綜合體大致沿緯線延伸,按緯度發生有規律的排列,而產生南北向的分化。3耗散結構這種在遠離平衡情況下形成的有序結構依靠不斷地耗散外界的物質和能量才能維持,這種結構稱為耗散結構。4、地球表層是由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過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組成的有一定結構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體。5、自然區是在發生上相同又能表現自然地帶特征的區域。在它的范圍內可觀察到地質構造、地形形態、地表水和地下水、
2、地方氣候、土壤類型、生物群落及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組成的綜合體有規律地典型地重復出現。6元素的地球化學遷移自然地理環境中化學元素由一種存在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存在形式,并伴隨著一定的空間位移的運動過程。7波爾茲曼統計熵公式是 S=kln,其中 S 為波爾茲曼統計熵, k 為波爾茲曼常數, 為熱力學幾率或無序度。8干濕度地帶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綜合體大致沿經線方向延伸,按經度由海向陸發生有規律的東西向分化。9、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沒有強烈的侵蝕,也沒有明顯的堆積,土壤顆粒粗細適中,地;.下水埋深較深,不影響土壤發育。該地段的地方氣候可代表當地的大氣候;有良好的養分平衡量條件。10、水遷移元素:以簡單的或復
3、雜的離子或分子狀態,通過水圈進行遷移的元素。11、自然地理區劃:一方面要把具有歷史發展的共同性和有規律的地域聯系的自然地理單元自下而上地合并聯結起來,另一方面要根據發展的共同性、自然結構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過程的統一性,將區域內部相似性最大、差異性最小,而與其外部相似性最小、差異性最大的地方自上而下地劃分開來。12.季節節律由于地球公轉而出現自然地理過程和現象以季節(年)為周期的節律性變化。13.旋回性節律是以不等長的時間間隔為重復周期的自然演化規律。14.階段性節律是指生物類群在周期性或旋回性變化的背景上,以一定階段為周期表現出的突變性的重復。15.負反饋如果反饋的結果是抑制系統偏離原狀態則稱
4、為負反饋。16.正反饋如果反饋的結果加劇了系統脫離原狀態則為正反饋。17.天然環境只受人類間接的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發生明顯變化的自然環境。18.人為環境自然條件經過人類直接影響和長期作用后,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次生自然環境。二、填空題1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2 “七山一水二分田 ”代表的是一個區域的(土地結構)。3影響地域分異的基本因素有二:(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因素。4綜合自然區劃的兩個基本原則是(綜合性原則)和(主導因素原則)。5地球表層的界限是上至(對流層頂),下至(沉積巖石圈底部)。6自然地理系統最先出現的圈層是(大氣圈)
5、和(巖石圈),而后出現(水;.圈),再后出現了(生物圈),與此同時,地球表層的最后一個自然圈層(土壤圈)也產生了。7綜合自然區劃的三個一般性原則是(發生統一性原則)、(相對一致性原則)和(區域共軛性原則)。8土地分級單位自下而上可分為(相)、(限區)和(地方)。9.(正)反饋的作用是自我組織,(負)反饋的作用是自我調節。10.自然地理系統的功能可分為如下四種:(供給功能)、(處置功能)、(抵制功能)和(保存功能)。11.輻射干燥指數R/Lr 的變化從 04,景觀由森林、(草原)、半荒漠變成(荒漠)。12.(大氣)圈是游離氧的主要“倉庫”,而(綠色植物)是生產游離氧的主要“工廠”。13.巖石地形
6、復合體為自然地理系統提供(疏松物質和化學元素)。14.彼列爾曼根據化學元素遷移條件,把地表面上各種各樣的形態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殘積處境)、(水上處境)、水下處境。15.自然地理環境的空間結構:(分層結構 )、滲透結構、地域結構。16.地域分異主要指: (緯度地帶性 )、干濕度分帶性、垂直地帶性及其他地域分異規律。17.自然區劃主要的原則有: (發生統一性原則 )、相對統一性原則、空間聯系性原則、綜合性與主導因素結合原則。18.地帶性區劃單位從高級到低級為:(帶 )地帶亞地帶次亞地帶。19.山坡面按其形態可分為直坡、(凸坡 )、凹坡和凹凸坡。20.影響土地評價的因子有地形、(氣象氣候 )、水分狀
7、況 .21.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 的科學。22.地球的外部構造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圈層。23.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級)表示,目前己知最大地震不超過(8.9里氏級)里氏級。24.地球大氣是多種物質的混合物,由(干潔空氣) 、(水汽) 、(懸浮塵粒) 或(雜質) 組成。25.氣溫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溫線)表示。;.26.局地環流包括(海陸風)、(山谷風)、(焚風)等地方性風。27.(水量平衡)是水循環的數量表示。29.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三類。30.風對地表細粒的作用有(風蝕作用) 、(搬運作用) 、(風積作用)三種形式。31.大陸邊
8、緣主要包括 (大陸架) 、(大陸坡) 和(大陸隆) 三個地貌類型。三、單項選擇題1地球表層的能量基礎是(A )。A 太陽能 B 生物能 C 水能 D 風能2對于地表化學元素的遷移,( C)是最主要的動因。A空氣B 水C 生物有機體D 土壤3自然地理綜合體的最小單位是(C )。A自然區B 限區C 相D 地方4自然地理系統的核心是(C )。A大氣B 水分C 有機界D 土壤5形成地貌基本格局的能量因子是(B)。A太陽能B 地球內能C 潮汐能D 生物能6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過程,粗略地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最后一個階段是( B )。A原始共生階段B 和諧共生階段C 改造自然階段D 順應自然階段7
9、. (B )是自然地理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A 大氣B 巖石地形復合體C 水分D 有機界8. 地球表層的能量基礎是( A )A 太陽能 B 生物能C水能D風能9. 自然地理綜合體的最小單位是( C )A 自然區B限區C相D地方10. 當一個系統對周圍環境輸出過多的能量和物質, 從而使系統因滿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統受損,這種損傷功能類型稱之為( B )A 進料過多 B 泄漏 C 進料不足 D 阻塞;.11. 地域分異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下列那種不是對地帶性單位的劃分 ( C )A 自然帶 B 自然亞地帶 C 自然地區 D 自然地帶12. 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區劃
10、著作:DA 漢書·地理志 B 管子 ?地員篇 C 夢溪筆談 D 禹貢13. 綜合自然區劃中特有的關鍵性原則是: CA.發生統一性原則B相對一致性原則C綜合分析與主導因素相結合原則D 區域共軛性原則14. 雙列系統中地帶性區劃單位等級序列為: CA. 自然區自然地區自然省自然州B. 自然大區自然地區自然亞地區自然州C. 自然帶自然地帶自然亞地帶自然次亞地帶D 自然區自然亞區自然小區15. 貫徹發生學原則的主要區劃方法是: ( C )A地理相關分析法B 類型制圖法C古地理方法D主導標志法16. 地球表層最主要能量是: BA地球內能B 太陽能C 宇宙射線 D放射性元素17. 土地分類單位自
11、上而下為: AA科屬種 B 立地土地單元土地系統 C 相限區地方 D 級亞級單元18. 土地分級單位自上而下為: BA科屬種 B 土地系統土地單元立地 C 相限區地方 D 級亞級單元19. 下列單位中,屬于地帶性單位的是: AA自然地帶B 自然地區C 綜合帶D 自然州20. 下列哪個單位是最基本的地帶性區劃單位: AA自然地帶B 自然帶C 自然地區D 自然州21. 下列著作哪一部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類和分等著作:A;.A管子 ?地員篇B 漢書 ?地理志C 宇宙D 地學通論22. 系統的最主要特征是: AA整體性B 差異性C 層次性D 相關性23. 綜合自然區劃中特有的關鍵性原則是: CA.發生
12、統一性原則B相對一致性原則C綜合分析與主導因素相結合原則D 區域共軛性原則24. 完整的垂直帶譜其頂帶應該是: AA. 永久冰雪帶B.基帶C.樹線D.高山草甸帶25. 季節節律的顯著程度隨緯度增加而 (),晝夜節律隨緯度的增加而 ():BA.增加增加B.增加減少C.減少減少C.減少增加四、簡答題1試述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征。答:地球的外能與內能作用顯著;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相物質并存;有機界和無機界相互轉化;人類聚居的場所。2畫圖說明正反饋,并說明正反饋的作用。答:當正因果反饋環中的一個要素發生變化,通過反饋環中各個環節的連鎖反應,加強了這種變化趨勢,使其脫離初始狀態,這種在變動中起自我增強的作
13、用是正反饋環的作用。以下圖為例:貓的數量+滅鼠藥的數量鼠的數量+;.3試述自然地理環境外部聯系的本質。答:支配自然地理環境中各種基本過程的能量,幾乎全部都從外部進來。自然地理環境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使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穩定有序的結構。天文因素與地球因素共同作用,支配了自然地理環境演化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規律。自然地理環境附近的地圈對自然地理環境具有調節和保護作用。4地區性的表現有哪些?答:地區性是在一定的地帶性單位內的非地帶性分異。如中亞熱帶自然地帶內部由沿海到內陸存在這樣的差異:東部(浙、閩)沿岸是臺風侵襲的范圍,暴雨影響很大;中部(湘、贛)是夏季受伏旱控制的地區,炎熱干旱,秋末冬
14、初等季節受寒潮影響較大,春季常出現倒春寒;西部(川、貴)降水比較均勻,降水強度不大,多云霧,形成比較陰濕的氣候。5.水在自然地理系統中有何作用?(1)水圈是自然地理系統的組成要素之一,水參與各種各樣的自然地理過程( 2)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并且是供生物生存的環境的組成部分( 3)水是自然地理過程發生的必要條件。水可以做溶劑也可以做原料,參與大部分自然地理過程。如元素的遷移、生物光合作用等。( 4)水在地球表層的物質、能量交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物質進行搬運,參與能量的固定轉移。6.自然區的基本特征。(1)有統一的自然地理過程,一個自然區只有一個自然地理過程,自然地理過程不同,則產生不同
15、的自然區( 2)自然區既體現地帶性特征,又體現非地帶性特征。( 3)擁有完整的系列和組合方式;.7.地球表層整體性的表現形式。(1)地球表層各組成要素之間存在物質、能量交換,構成一個整體,相互影響。( 2)地球表層各組成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產生了新的功能。如,生產功能是在水、生物、土壤、大氣等要素共同作用下產生。( 3)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牽一發而動全身。改變自然系統中某一條件,將產生系列的效應。( 4)地球表層有穩定的結構,包括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8. 自然地理環境內部聯系的基本特點?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和各組成部分建立起一定的結構,從而完成一定的功能、形成整體
16、效應。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是實現自然地理環境整體功能和整體效應的重要過程;物質循環必然伴隨著能量轉換與傳輸。如水的循環,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質循環與物質平衡不可分割。不平衡,引起物質能量的再分配,出現物質循環、能量傳輸,最終又達到相對平衡;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是旋回發展的復雜過程。 如生物循環、 水循環。9. 自然地理環境時間演變的基本特點演化是不可逆的前進過程演化是不斷重復的節律過程演化是前進與節律的統一過程10. 綜合區劃的綜合性原則與主導因素原則之間有什么關系?主導因素原則與綜合性原則并不矛盾:綜合性原則強調在進行區劃時,必須全面考慮構成自然區域的各組成要素和地域分異因素。主導因素原則強
17、調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查明某個具體自然區域形成和分異的主導因素。基于上述認識,有的自然區劃工作者把這兩個原則合稱為綜合性分析與主導因素分析相結合原則11.科學的土地概念包含哪些內容?;.土地概念包括下列內容:(1) 土地具有定的綜合自然特征。 這主要取決于其組成成分相互作用所體現的整體性特征。(2) 土地是具有一定水平范圍和垂直厚度的地段, 其規模隨土地等級的大小而不同,在空間上彼此存在定的鑲嵌組合關系,即地域結構關系。(3) 土地是自然歷史發展的產物, 受自然規律制約,有其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4) 土地是人類活動的場所, 又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除具有自然屬性外, 還具有定的經濟利用價值。因此
18、它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受到人類不同程度的利用和改造。12.系統結構與功能之間有什么關系?系統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非常密切:(1) 結構是保證物質、能量、信息流通的渠道。(2) 功能是維持結構存在和發展的基礎。(3) 沒有無結構的功能,也沒有無功能的結構。13.地方性與地帶性、非地帶性之間有什么關系。(1) 地帶性就是由于地球形狀、 地球的運動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陽輻射分布不均而產生有規律的分異。(2) 非地帶性是指由于地球產生海陸分布、 地勢起伏和構造運動而形成的有規律分異。(3) 地方性就是在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影響下, 由局地分布因素影響而形成的陸地表面小范圍、小尺度的分異規律性。五、論述題1.自
19、然地理環境與人類是怎樣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如何協調發展?答: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人類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人類的三大種族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人口分布和人口質量的自然地理因素:自然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起著促進或阻延作用。人類活動的自然地理效應:;.對于地表狀態的改變; 對于物質循環的改變; 對于熱量平衡的改變;對生態平衡的改變;對自然地理過程速率的改變。人類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時,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概念。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促進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的途徑: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振興經濟發展,改進增長方式
20、;改善自然地理環境質量,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大力開展自然地理環境建設。2.一般系統的熵變化是怎么構成的?各部分各起著什么作用?答:( 1)對于開放系統,熵的變化規律可以用著名的普里戈金方程表達:dsdis + des式中: ds 系統中熵的變化;dis 由系統內部不可逆過程產生的熵變化,也稱熵產生;des 通過系統的邊界輸入的熵,也稱熵流。(2)各部分所起的作用:熵產生 dis總是大于或等于零,它使系統向無序化方向發展。熵流 des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當熵流 des大于零時,加速了系統向無序化方向發展;當熵流 des等于零,該系統為孤立系統,dsdis 0,由系統內部不可逆過程產生的熵逐漸增
21、加,系統向無序化方向發展;當熵流 des小于零時,可以抵消系統內部產生的熵,甚至可以超過它,使系統越來越有序,保證系統的存在與發展。des <0, des < dis時, ds 0,系統處于退化狀態;des <0, des dis 時, ds0,系統處于穩定狀態;des <0, des dis 時, ds<0,系統復雜化或生長出新的系統。3. 試述水平地帶性與垂直地帶性有何異同。答: 概念 水平地帶性 - 由赤道向兩極,從沿海向內陸沿水平方向呈帶狀的地域分異,是緯度地帶性與濕度地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垂直地帶性 -隨地勢高度的變化,沿垂直方向呈水平環帶狀的地域分異,
22、受;.水平地帶性影響,又不同于水平地帶性。 相似性 : a.帶譜相似,但方向不同b.成因相同 差異性: a.自然帶的寬度不同 b.濕度變化不同 c.光照不同 d.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不同4.自然地理環境外部聯系的本質?支配自然地理環境中各種基本過程的能量,幾乎全部都從外部進來;自然地理環境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環境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無序到有序不斷進化發展,并形成穩定有序的結構;宇宙因素和行星因素合稱為天文因素,天文因素給予自然地理環境以數學規則性的影響,使得自然地理過程出現周期性和地帶性;地球因素破壞規則性,兩者共同作用,支配自然地理環境演化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規律;自然地理環境附近的地圈對自然地理環境具有調節和保護作用。5.黑土退化原因分析:黑土是發育于暖溫帶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土壤類型。我國黑土主要發育在東北區。黑土的退化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地理環境變遷而使黑土成土條件缺失。二是人類活動、耕作而導致黑土退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汽車銷售合同電子版
- 《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市政工程課件
- 2025城鄉供水供用水合同范本
- 百年中國觀后感600字
- 瑕疵車修復合同協議
- 瓷磚鍍金加工合同協議
- 電子招標服務合同協議
- 電腦軟件維護合同協議
- 電梯使用管理合同協議
- 瑜伽館禮品合同協議
- 色盲檢測圖(俞自萍第六版)
- 工地固體廢棄物處置方案
- 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制度
- 學生休學家長申請表
- 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 TD-T 1056-2019 縣級國土調查生產成本定額
- XX醫院安全風險清單及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清單
- 職校招生宣傳PPT
- 三星SHP-DP728指紋鎖說明書
- 除顫儀維護保養登記(封面)及保養流程實用文檔
- 網絡設備安全配置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