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診療耳目眩運(1)【關鍵詞】中醫診療耳目眩運 凡痰濕內盛,清陽不升;情志失調,氣滯血瘀;勞倦內傷,正氣不足,陰陽失調,腦失所養,功能損傷,不能制約全不能制約全身協調平衡。癥見間歇性頭昏眩暈,耳鳴目糊,嘔逆煩躁,如坐舟車,景物旋轉,站立不穩,稱為耳目眩運。 耳目眩運,又名眩暈、眩仆、眩運、眩冒、頭目眩運等名。多發于中年人,單耳受累,發病之后精力疲乏。尤其是應用鎮靜劑(合成藥)之后。更疲軟無力,精神不振。較適宜自然療法。 病因病理 1.外感濕邪,痰火上沖 濕邪外感,不得清解,郁而生痰,痰郁化火,或火邪為患,上沖頭目,“腦轉則目系引急,日久,內傷臟腑,陰陽失調,平衡協調逆亂,發而為耳目眩運病。故
2、明方賢曰:“眩運分之為二,皆由痰火為病,以此分為二也。眩暈雖屬痰火,未嘗不由腎虛兼風邪所得。蓋痰者本流動之物,又因火動而助其愈盛。火性炎上,得風則愈熾,風火兩動,痰之易作”(奇效良方頭眩)。 2.情志所傷,氣滯血瘀 七情內傷,怒氣傷肝,憂愁傷肺,慮思傷脾,喜極傷心,驚恐傷腎。五臟俱損,精華不能上榮于耳目,引起耳目眩運病。明張景岳曰:“有眗目驚心而運者,有焦思不釋而運者,有被毆被辱氣奪而運者,有悲哀痛楚大叫大呼而運者,此皆傷其陽中之陽也”(景岳全書),正指此而言。 3.勞倦內傷,正氣不足 素稟不足,形盛神虛;或勞倦內傷,正氣不足;或性欲不節,精氣內耗。精氣神傷,上不能濡潤耳目,清竅失靈,腦轉而目
3、系急,清汪蘊谷曰:“縱欲無節而傷陰”,“勞倦費神而傷陽”(雜證會心錄眩暈),陰虛風動,陽虛氣損,腦與耳目俱傷,也是耳目眩運形成之因。 癥候特征 耳目眩運,初期常無明顯癥狀,或見精神不振,氣短懶言,頭昏體重,食欲呆滯,再加之失眠,或食傷,或勞累,引動痰火,或虛風內動,致耳中蟬鳴,頭痛灼熱,隨即頭昏眩暈,“視物皆轉”(徐大椿醫書全集),如坐舟車,惡心嘔吐,眼球震顫,面色蒼白,額汗淋漓。或見“頭眩撲倒屋轉,嘔吐痰涎,惡聞人聲”。或見“頭運倒眼眩,腦項急痛”,“風眩目疼耳聾”(圣濟總錄)。輕則半時,甚則數天不能停止。 發作期間,除耳鳴目顫頭暈之外,還有面目虛浮,精神短少,脘痞腹脹,二便不調,或烘熱煩躁
4、,心悸不安,失眠多夢,口苦咽干,或眉棱骨痛,眼不可開,手足無力,膚冷自汗,肥胖或消瘦等征象。 脈沉伏,或沉弦,或細弦,舌質淡,或絳,或黃膩,或黃厚等。 治則 耳目眩運,痰濕郁火為患者,除濕化痰,清腦瀉火,平熄內風;氣郁血瘀引起者,理氣解郁,活血化瘀;正氣不足所致者,補氣養血,滋陰壯陽。明王肯堂曰:“夫火因動而起,但各從其所動之因而治之;因實熱而動者,治其熱;因邪搏擊而動者,治其邪;因厥逆逼上者,下治所厥之邪;因陰虛而起者,補其陰,抑其陽,按而收之;因陽虛而氣浮上者,則補其陽,斂其浮游之氣;因五志而動者,各安其臟氣以平之;因郁而發者,治其所郁之邪,開之發之;因精血不足者,補之不已,則求其屬以衰之
5、;因勝克而動者,從勝衰之氣而補瀉之;中氣虛衰而動者,補其土以安之;上焦清明之氣虛,不能主持而動者,亦當補中焦之谷氣,推而揚之;因五臟六腑上注之精氣不足而動者,察其何者之虛而補之。如是雖不專治其火而火自熄矣”(證治準繩眩運)。全面論述耳目眩運病的各種治療原則,經驗豐富,足資借鑒。 中藥治療,平和,見效緩慢;針灸辨證施治,可有即刻效應;氣功預防復發,實際實用(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綜合藥物針灸氣功之長,能得長治久安。 辨證論治 1.實火 主癥:突發眩暈,如坐舟車,天旋地轉,耳鳴眼顫,口干口苦,面赤升火,煩熱汗出,頭額脹痛,惡心嘔吐,尿赤便秘,煩躁易怒。脈弦滑,或沉緊,舌紅,苔黃。 證析:此為實火上
6、攻高巔所引起。火邪急暴,上攻頭目,驟然而作眩暈,并見房屋天地旋轉等;實火上沖,頭目耳俱傷,故癥見一派頭、耳目俱損之象。口干口苦面赤,尿赤便秘等,也是實火灼津傷絡的緣故。本篇論文由網友投稿,讀書人只給大家提供一個交流平臺,請大家參考,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盡快處理。脈舌征也是實火為患之征。 治則:清熱瀉火。 處方:中藥: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加大黃、枳殼。涼膈散(和劑局方)。 針灸:俠溪、內庭、內關、中脘、足三里、太沖、太溪、合谷、曲池、中渚;或百會、風池、大椎、懸鐘、申脈、金門、束骨或至陰。 手法:平臥,或俯臥。放松形神,調勻呼吸。極度昏暈,不能自制者,侍者可促其平臥,瀉法進針,得氣后重行針,
7、待患者自覺平和后,導引入靜(意守俠溪,或至陰),留針半時或更長,出針。急癥,可先取第一組穴治療(瀉法),癥不減,或仍眩暈不能自立,出針后再取坐位,或平俯臥,取百會、風池、至陰,靜坐或臥半時,再出針。如患者配合,一般均能減緩癥狀,或可緩慢行走回家。 2.痰濕 主癥:頭眩頭暈,耳鳴目糊,身體重滯,面色浮白,口澀口膩,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大便不爽,食欲不振,口吐痰涎。脈弦滑,或滑數,舌淡,苔厚或白膩。 證析:此為濕盛痰壅所引起。濕盛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阻滯絡道,故頭暈頭眩,身體重滯;痰壅則清竅閉阻,故耳鳴目糊,面色浮白。濕痰郁阻中焦脾胃,則脘腹脹滿。惡心嘔逆。食欲不振,口澀口膩等也是濕盛痰阻的緣故
8、。 脈舌征亦為濕盛痰壅之征。 治則:除濕化痰,清利頭目。 處方:中藥: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加荷葉、蒼術、梔子、菊花、浮海石、膽南星。柴胡加龍牡湯(即小柴胡湯加龍骨、牡蠣)(傷寒論)加蒼術、佛手、厚樸、陳皮。 針灸:合谷、內關、中脘、足三里、豐隆、內庭、陽陵泉、懸鐘、太溪;或百會、風池、脾俞、胃俞、至陽、陽輔、丘墟、束骨。 手法:平臥,或俯臥。放松形神,調勻呼吸。瀉法進針,得氣后導引入靜(意守太溪,或束骨),留針半時后,氣平和時出針。 3.陰虛 主癥: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烘熱不安,口干口渴,不喜飲,或飲亦不多。手足心熱,乏力氣短,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精神不振。脈細數,舌紅絳,苔白,或少苔而
9、干。 證析:此為陰虛,虛火上升所引起。陰虛于內,清竅失養,則頭目眩暈,耳鳴耳聾。陰虛則生內熱,內熱上沖,故癥見手足熱,煩熱不安,口干口渴。陰精不足,內臟陰陽平衡失調,則癥見精神不振,乏力等。 脈舌征也是陰虛不足之象。 治則:養陰清熱,除煩利竅。 處方:中藥:八仙長壽丸(醫級)、朱砂安神丸(醫學發明)加麥冬、女貞子、梔子、百合、白芍、炙首烏。 針灸:太溪、照海、三陰交、關元、合谷、神門、列缺;或百勞、心俞、肝俞、太溪、金門、申脈。 手法:平臥,或俯臥。放松形神,調勻呼吸。平補平瀉法進針,得氣后引導入靜(意守合谷,或申脈),留針半時,待口中和時出針。 4.陽虛 主癥:頭目昏眩,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自汗息短,心悸胸悶,食少便溏。脈沉細,或沉弱,舌淡青,苔白。 證析:此為陽虛不能溫運頭目所引起。陽虛于內,臟腑功能失調.精華不能上榮于面目、頭、耳,則癥見頭目昏暈,耳鳴耳聾。陽虛則外寒,故癥見畏寒肢冷等。陽虛脾腎陽氣不足,不能運化水濕,濕郁于內,阻逆中焦,故癥見惡心嘔吐,食少便溏等癥。 脈舌征也是陽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的緣故。 治則:溫腎壯陽,健脾扶正。 處方:中藥:四逆湯(傷寒論加二陳湯(和劑局方)。 針灸:關元、足三里、懸鐘、然谷、列缺、三間;或百會、風池、厥陰俞、命門、腎俞、委中、陽輔、昆侖、金門、申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普法知識競賽試卷及答案(完整版)
- 【7道期中】安徽省天長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
- 網絡推廣方案培訓課件
- 能源管理手冊培訓
- 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合規指引煙草-上海應急管理局202403
- 一年級上冊(2024)1 學科學教學設計
- 新疆精河縣八年級地理下冊 9.1 自然特征與農業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健身教練學員培訓
- 書聲科技入職培訓
- 倉儲租賃合同2025年
- GA/T 1768-2021移動警務身份認證技術要求
- 貫徹中國式《現代化》全文解讀
- 日本神話課件
- 2023年廣東成人學士學位英語考試真題與答案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合理消費》優質課件
- 畢業設計(論文)-基于安卓平臺的簽到管理系統設計
- 大學生中長跑鍛煉焦慮心理的原因及對策研究獲獎科研報告
- 煙花爆竹安全培訓課件
- ABC量表為家長評定量表
- 電梯系統管理維護方案
-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公開招聘村(居)社區工作者【共500題附答案解析】模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