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又見徽州一臺人生戲 一曲徽州腔 文/璇子戲曲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歷史上也稱戲劇。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傳統藝術。世界上把它和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戲曲始終扎根于中國民間,為人民喜聞樂見,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的觀眾對象。遠離故土家鄉的人甚至把聽、看民族戲曲作為思念故鄉的一種表現。安徽戲曲藝術源遠流長,遺產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安徽曲藝約有60種,其中源于安徽和流行較廣的約20種。除了聞名中外的黃梅戲;成就了國粹經典的徽劇。本文還將重點為大家介紹一些不大為眾人所知卻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安徽傳統地方戲曲。儺戲
2、: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流傳于中國佛教圣地九華山麓方圓百公里的貴池儺戲源于圖騰崇拜意識。它是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敬祖、驅邪納福為目的,以佩戴面具為表演特征的古老戲曲藝術形式。目前流傳于貴池、石臺和青陽等縣(區),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貴池區的劉街、梅街、茅坦等鄉鎮幾十個大姓家族。清代貴池人郎遂所編杏花村志記載,貴池儺戲源于對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動;明嘉靖池州府志對貴池儺戲活動內容有較明確的記載:“凡鄉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像,或滾球燈,妝神像,扮雜戲,震以鑼鼓,和以喧號,群飲畢,返社神于廟。”貴池儺戲一般只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時擇日演唱,演員和觀眾都是本宗族
3、成員。各宗族之間在演出日期安排、劇目順序、演出形式,以及劇本、唱腔、面具、服飾、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這與當地的習俗風尚、自然條件、經濟狀況有密切關系。池州儺戲有“儺儀”、“儺舞”和“儺戲”等表現形式。整臺“正戲”,飾演既有戲劇情節、表演程式,又有腳色行當和舞臺砌末等戲曲特征的“本戲”。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農歷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擇日進行,“秋祭”即農歷八月十五進行,平時不演出。演唱藝術的傳授,大都是以"口傳心授"的民間傳襲方式,父子相傳和宗族師承。因此它的聲腔發展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沿襲古老戲曲聲腔的不變性;二是聲腔音樂由宗族師承關系所帶來的多變性
4、(不變性是指聲腔方面的總體風格;多變性是指代代相傳的承訛所帶來的曲調結構與旋律的具體變化)。貴池儺戲演員的面部不化妝,一直沿襲戴面具演出的傳統。面具采用楓楊木雕制,油漆彩繪,形狀為外凸內凹,眼珠和眼角鏤空,便于演員表演時向外張望,戴時頭上均扎一塊紅頭巾或戴紅布帽子予以裝飾。貴池儺戲服裝比較簡樸原始,一般都是明代服裝樣式。早期各宗族大多因陋就筒,土布制成斜襟長袍,用黃山梔染成茶色或用靛蘭染成蘭色。后來,也用顏色勾繪花紋圖案,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各角色的臉譜扮相,包括冠戴、頭飾、髯口均在面具上予以表現,形象鮮明、生動,富有個性。池州儺戲匯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種學科、多
5、個領域,內涵十分豐富,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和極高的文化人類學、戲劇學、宗教學、美術學、歷史學、考古學和民俗學等學術研究價值,仍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儀式,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戲曲之一,被稱作中國戲曲的“活化石”。嗨子戲:天下獨一戲阜南文化底蘊深厚,被萬里同志譽為“天下獨一戲”的嗨子戲,就是在這塊熱土上成長起來的一朵絢麗藝術奇葩。一百多年來,嗨子戲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流行于安徽西北部阜南、潁上、臨泉等地,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的“嗨子戲”因演唱行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嗨子戲又稱咳子戲、嘿子戲、哈子戲,
6、因其唱段開頭用“咳”或“哎嘛”起腔,唱句間也用“咳”作虛詞甩腔而得名。同時,因其道具、服裝比較簡單,一副花筐即可裝完全部行頭,走村串巷,畫地為“臺”即可開鑼演唱,因而又稱為花籃戲、地撲籠子、燈扭子戲、地出溜子、山歌班子等,息縣等地還有稱“娘當妖”的,流行于潢、商、固、息、淮各縣和安徽的阜陽、六安一帶。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帶,以民間地燈小戲為基礎,吸收兄弟劇種的表演藝術發展演變而來,約形成于清朝中葉,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嗨子戲是許許多多歷代民間藝人的天才創造,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是淮河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嗨子戲獨特的藝術風格:曲調柔美委婉、豐富多
7、彩;旋律清新俏麗、高伉哀怨,唱腔古樸原始、優美動聽,表演粗獷豪放、恢諧幽默,語言鄉音俚語、古色古香,劇目貼近生活,淳樸自然。它的唱腔分為主調和花調兩大類:主調有老生調、喜娃子、苦娃子三種;花調有下陜西、放鸚哥、打貨、祭塔調等六、七十個。傳統劇目有本戲、折子戲、三小戲一百多出,比較流行的有打桃花、站花墻、王員外休妻等。解放前用鑼鼓伴奏,解放后增加了絲竹樂器。嗨子戲音樂體系由唱腔和打擊樂兩部分組成。唱腔以板腔為主,曲牌為輔,幫腔合聲,打擊樂間奏,唱、幫、打三位一體。嗨子戲的曲牌音樂亦叫雜調,是直接采用民歌舞地燈的音樂,共30余種,常用的有鳳陽調、彩調、打長工、開門調等。樂隊由3人或5人組成。嗨子戲
8、代表性的戲有小家庭等,主要戲班有潢川縣的羅成五擔綱組合的戲班。嗨子戲源于生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歷代藝人口傳心授,容入大量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于其中,是一種活態的歷史文化形式。在其發展過程中涌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劇目,如打桃花、三擊掌、何氏勸姑、站花墻、王延慶休妻等這些劇目以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為內容,自由活潑、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通俗易懂的地方語言,博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厚愛,具有非凡的藝術生命力,至今廣為流傳。解放后,搬上舞臺的嗨子戲,仍保持著原始風貌,這些淮河文化的精髓歷代相傳,表現了戲曲藝術的審美價值。鳳陽花鼓戲:唱盡生活百態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是安徽省一個普普通通的
9、縣,但是,這里卻有幾樣東西很出名。其中之一就是鳳陽人的絕活鳳陽花鼓,這是鳳陽民間獨有的傳統藝術,在全國都很有影響。花鼓是我國一種民間歌舞,南宋時期就有記載,是由農民在田間插秧時擊鼓演唱發展而來,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鏜鑼,女打小花鼓,邊歌邊舞,有時增加樂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風格、曲調不同。鳳陽花鼓流行于明清時期,唱的都是民間小調,曲目有近百種。歷史上鳳陽地區災荒不斷,許多人家離開家園,以打花鼓唱曲為生,鳳陽花鼓又成了貧窮討飯的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鳳陽歌,歌中唱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牛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10、”。根據清代的記載,早期花鼓“音節凄婉,令人神醉”。可是,在當時鳳陽年歲豐收時,仍然有人唱著鳳陽花鼓出走他鄉謀生,清代顧見龍繪“花鼓演唱圖”這又是什么緣故呢?其實,當時的鳳陽也并不是每年都鬧災荒,出走他鄉據說還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為了要充實自己故鄉鳳陽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一帶有錢人家十四萬戶遷移到鳳陽,不準他們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違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鄉掃墓探親,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賣藝回鄉,來年春季再回鳳陽。隨后相沿成俗,不論豐收災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鳳陽花鼓又以這種賣藝的形式走遍了四方。鳳陽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為當
11、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孟姜女等,每一首都曾被廣泛傳唱。隨著歷史的發展,鳳陽花鼓的鼓、鼓條乃至擊鼓方法都在不斷變革。20世紀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鳳陽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剔除了小鑼,專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時根據擊鼓用的鼓條特征,將其改稱為“雙條鼓”。中國改革開放以后,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鄉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表演一番,以表達歡樂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
12、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近年來,鳳陽民間花鼓藝術團體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民間藝術表演和比賽活動,參加多部影視片的拍攝,并在全國獲獎。鳳陽花鼓近年還走出國門,到日本表演,獲得贊譽。廬劇:安徽流傳最廣的劇種廬劇,舊稱“倒七戲”,解放后改今名。流行于皖中、皖西一帶有一千多萬人的廣大地區,是安徽省內流傳最廣的一個劇種。廬劇曲調清新樸實,優美動聽,很受當地群眾喜愛廬劇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的歌舞為基礎,吸收了端公戲、嗨子戲、門歌等劇種的唱腔和劇目,逐漸發展成了格調統一、色彩鮮明的地方戲。它的確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其歷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發現一石碑。碑
13、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現,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產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用家鄉的廬劇、俗稱“倒七戲” 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22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并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勛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
14、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合肥流行的“倒七戲”代替國歌,蒙混過關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臺,即當舞臺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后臺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臺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舞蹈吸收民間花鼓燈、早船舞等形式,花樣翻新,姿
15、態優美。廬劇的劇目約二百多個。在觀眾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借羅衣、討學錢、休丁香等。劇本大多取材于流傳在民間的歷史傳說或反映人民生活的民間傳說,語言通俗易懂,清新生動。廬劇雖只有數百年歷史,但它內在的人文精神、生活習慣、行為范式、言語傳承、心靈契合卻是多種因素的歷史積淀、交匯、融合而成。青陽腔:徽劇的鼻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那么脫胎出徽劇的青陽腔就能說是徽劇的鼻祖了。青陽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因青陽屬池州府,故又稱池州調或徽池雅調。明代嘉靖年間,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傳入青陽,當地藝人吸收其精髓,并與當地九華山鑼鼓佛俗說唱、民歌小曲等民間藝術相融合,"錯用鄉語,融合土調",冶
16、煉而成富有民間地方特色的青陽腔。青陽區位優越,山水靈秀,不僅兵家之爭,也是道家、佛教建立道場、傳經弘法的好處所。作為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青陽腔興盛于明清,持續500余年。宗教的興盛,是青陽腔在青陽產生和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宗教祭祀、九華山佛教活動,目連戲的上演,助興了青陽腔的發展與傳播。據專家考證:南陵、青陽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同時青陽腔影響了全國各地許多高腔的唱法。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為青陽腔的遺脈。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以古老的青陽腔為主要唱腔的目連戲,反映了皖南農村民間風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口傳文學。”由于目連戲中充斥著鬼神形象和宗教內容,因
17、此它的演出場合也漸由單純的祭祀鬼神擴展到民間祈福禳災,驅疫避邪等各個方面。戲劇是佛事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青陽腔所產生的嘉慶、萬歷年間,恰是九華山佛事最為繁盛、興旺之時,宗教文化、佛教文化直接支配作用于戲曲藝術。明末清初,青陽腔隨徽劇涌入安徽省城安慶,以及懷寧、樅陽、桐城等地,其后徽劇走向省內外各地。乾隆年間,安慶四大徽班進京獻藝,享譽京師舞臺半個多世紀,在京城吸收了秦、晉、梆等北方劇種的精華,于是孕育產生了京劇。同時黃梅戲也是青陽腔融合湖北黃梅采茶調、徽調發展而形成的戲曲藝術。因此,青陽腔是徽劇的前身,徽劇又是京劇的前身,滋養了第三代地方大戲黃梅戲,包括京劇、贛劇、湘劇、川劇等戲曲劇種,
18、都直接或間接地吸收了該唱腔,借鑒其唱法,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從而青陽腔"為天下時尚"的新調,被譽稱京劇"鼻祖",它對我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泗州戲:最隨性自由的戲曲泗州戲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與山東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血緣關系。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并 泗州戲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早期的泗州戲,是一種近似說唱的簡單戲劇形式。它從一人敲板演唱“小篇子”(簡單的生活小故事),一人用柳葉琴伴奏的“唱門子”(沿門賣唱),逐漸發展為“七忙八不忙,九個人看戲房”的小戲班。由于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電 第23講 正弦波振蕩電路學習資料
- 山東青島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三模擬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西南版畫拓展之多媒體版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傭金結算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離婚訴訟起訴
- 二零二五版辦公用品購買合同書
- 鑄就研究明星
- 臨床試驗法律那些事之合同主體二零二五年
- 工程設計戰略合作協議書
- 國際貿易出口合同書模板
- 新人面試典型試題及答案
- GB/T 26361-2025旅游餐館設施與服務要求
- 2024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畢業生招聘考試真題
- 電動汽車安全駕駛培訓
- 短視頻平臺對獨立音樂人的影響研究-全面剖析
- 2024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真題
-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操作培訓課件3
- 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解讀(完整版)
- 水磨鉆專項方水磨鉆專項方案
- 2024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吉林銀行總行招聘筆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