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測試題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世界地理測試題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世界地理測試題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世界地理測試題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世界地理測試題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地理檢測試題(二)第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讀圖,回答13題。1圖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確的是()A南美洲、非洲、北美洲、亞洲B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歐洲C南美洲、大洋洲、亞洲、歐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亞洲2圖中四地所在國家排序正確的是()A阿根廷、南非、泰國、法國 B巴西、澳大利亞、印度、德國C坦桑尼亞、阿根廷、澳大利亞、英國D贊比亞、智利、美國、俄羅斯3圖中四地所在國家所瀕臨的海洋,排序正確的是()A大西洋、印度洋、泰國灣、地中海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波羅的海C印度洋、太平洋、

2、地中海、北海D大西洋、太平洋、阿拉伯海、波羅的海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報告,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附近海域當地時間2010年12月26日凌晨發生里氏7.6級地震,震中位于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以南225千米處,震源在海床以下24.4千米。結合下圖。回答45題。4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原因是 ()A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B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C處在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D處在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5此次地震易誘發的次生災害是 ()A火山B海嘯 C風暴潮 D暴雨下圖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資源開發較充分的國家。該國大型水電站多為

3、高水頭(電站水庫水位與發電機組所在位置高差大)電站。據此完成68題。6挪威大型水電站多為高水頭電站的主要原因是該國()A海岸線曲折,多峽灣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網密布 D河湖眾多,少泥沙7挪威為建高水頭電站而修建的水庫()A很少引發庫區移民 B水位季節波動較小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護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8挪威消耗民用電最多的是()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飪讀歐洲固體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圖(%),完成910題。9歐洲固體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A由西北向東南減小 B由西南向東北減小C由西南向東北遞增 D由低緯向高緯減小10關于圖中等值線說法,正確的是()AA處等值線

4、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響BA處等值線向南彎曲主要受海陸分布的影響CB處等值線閉合主要受海陸分布的影響DB處固體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前景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從現在的68億增長到90多億,許多國家都將出現人口迅速老齡化的現象。讀下圖回答1112題。11全球人口將在未來40年間增加20多億,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欠發達地區 B發達地區 C東半球各國 D西半球各國12下列國家中,人口機械增長率較大的國家是()A中國、日本 B尼日利亞、墨西哥 C埃及、印度尼西亞 D科威特、德國以下為世界兩條大河的三角洲略圖,據此完成1315題。13關于甲、乙兩個三角

5、洲自然地理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兩地區全年盛行西南風 B兩地區氣候形成原因相同C兩地區的主要河流水量豐富 D兩地區以流水堆積地貌為主14兩三角洲所在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多洪澇災害 B甲地農作物以小麥為主C乙地為季風氣候 D乙地居民多為黑色人種15如果城市A利用當地原料發展工業,最適宜的工業部門是()A棉紡織工業 B麻紡織工業 C水產品加工業 D電子工業16初冬和早春,黃河某些河段易有凌汛現象出現,這種現象還可能發生在( ) A尼羅河B密西西比河 C萊茵河 D葉尼塞河讀“澳大利亞某季節等溫線()圖甲和海平面等壓線圖乙(單位:hPa)”,回答1719題。17影響圖甲中M海域等溫線彎曲

6、的主要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大氣環流 C地形 D洋流18圖乙中可能出現降水的地點是 ()AQ BR CS DT19圖示季節,Q地的盛行風是 ()A東北風 B西北風C東南風 D西南風讀中國、俄羅斯、印度、英國四國土地利用類型比重圖(圖1)和某國兩大經濟地帶的基本資源指標圖(單位:%)(圖2),回答2021題。20圖2表示的國家,最可能是圖1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21甲國耕地比重遠低于乙國的主要原因是()山區面積廣大 人口密度大于乙國干旱半干旱面積廣 國土面積小于乙國A B C D閱讀下面兩幅圖,完成2223題。22甲圖是某種農業活動形式的示意圖。該農業活動最可能出現在乙圖中的()Aa

7、處Bb處Cc處Dd處23乙圖中b區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區之一,其興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設 B氣候溫和濕潤,有利于人類居住C水陸交通便利,有利于對外聯系 D陽光燦爛,有利于農業生產讀某區域略圖,回答2425題。24有關圖中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A以平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B山地、平原、高原相間分布,地勢東西高,中部低C西部山地久經外力侵蝕,起伏和緩D東部高原地勢陡峻,多火山地震25有關國的敘述,正確的是()A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 B該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C居民以黑種人為主 D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區選擇題答題欄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

8、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甲、乙兩圖分別為印度和意大利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10分) (1)兩國中面積較大的是 (國名),判讀依據是 。(2)乙圖中亞平寧山脈的走向為: (3)根據兩國的地理位置判斷,E、F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為: 、 (4)甲圖中國家發展工業的資源優勢是 ,其地區分布特點是 ,該國依靠本國資源發展了 工業。流經乙圖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 (5)在甲圖中繪出69月盛行的風向27讀兩國輪廓圖,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簡要回答圖示兩國在自然資源方面各具有的突出優勢。 (2)簡述兩國人口分布

9、的特點? (3)A城與B城相比,城市問題哪一個更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圖所在的大洲有世界最大的沙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8.讀下列一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4分)材料1:俄羅斯區域圖。材料2:甲、乙、丙河徑流量季節變化統計。河名各季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比例(%)冬(122月)春(36月)夏(78月)秋(911月)甲8363719乙6512221丙3373426材料3:2006年俄羅斯相關數據統計圖。(1)據材料1,分析連接俄羅斯東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據材料2,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徑流季節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2分)(3)據材料3,評價俄羅斯亞

10、洲部分發展經濟的條件。(4分)(4)簡述俄羅斯人口遷移對流入地的主要意義。(4分)29. 讀下面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各題。(14分)(1)圖示區域地勢特點是,判斷依據是。(2分)(2)試評價河流的航運價值,并分析其原因。(4分)(3)圖示區域乳畜業發達,試分析其發展乳畜業的有利區位條件。(2分)(4)M區為該國的 工業區,其地位出現衰落,原因是(6分)世界地理檢測試題(二)詳解答案1.C2.B3.D解析地位于巴西高原,瀕臨大西洋;地位于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位于印度,瀕臨阿拉伯海;地位于德國,瀕臨波羅的海。4.D5.B解析第4題,瓦努阿圖位于澳大利亞的東北方向,處在印度洋板塊

11、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地殼比較活躍,地震多發。第5題,火山是地質災害,可誘發地震;風暴潮是由強風引起的,暴雨是一種天氣現象;發生在海洋上的地震易誘發海嘯現象。 6B解析主要受地形影響,挪威地處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形以山地為主,河流落差大。7A 解析水庫多利用天然湖泊,大壩和發電廠分離,淹沒面積小,再加上這里人口密度小,所以很少引發庫區移民。8C 解析挪威所處緯度高,氣候寒冷,所以消耗民用電最多的是取暖。9-10解析:提取圖中等值線的數據信息,即可判斷分布特征;A處等值線向南彎曲,說明該處降雪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較大,依據經度位置可判斷是烏拉爾山脈,地勢高而氣溫低,所以降雪較多。B處介于1020之

12、間,依據“大于大的”規律,B處固體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要大于20%。答案:9.C10.A11.A12.D 解析第11題,由圖可以看出,未來40年間增加的20多億人口主要來自非洲、拉丁美洲等欠發達地區。第12題,人口機械增長主要指人口的遷移情況,在四個選項中,科威特發展石油工業需要大量勞動力,人口機械增長率高;德國人口出現負增長,勞動力短缺,需要大量遷入人口,故人口的機械增長率也較高。13.D14.A15.A解析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屬熱帶季風氣候,多洪澇災害,農作物以水稻為主;乙地是尼羅河三角洲,也是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為地中海氣候,棉花種植面積廣,居民多為白色人種。16D

13、解析葉尼塞河位于高緯度地區,有結冰期,并且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17.D18.D19.C 解析澳大利亞西側是西澳大利亞寒流,受寒流影響,等溫線向低緯彎曲,在圖乙中,丁地是低壓中心,易降水,從圖乙看出,此時陸上氣壓高于海上,澳大利亞應為冬季,Q地盛行風向為東南風。20.C21.B 解析第20題,由四國的土地利用類型可知,甲、乙、丙、丁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山區占國土的2/3,耕地面積很少)、印度(耕地面積居亞洲首位)、俄羅斯(亞寒帶針葉林面積廣大)、英國(畜牧業發達,草地面積較多),根據圖2的資源指標可判斷該國為俄羅斯。第21題,中國山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3,且干旱半干旱面積廣;而印度地形以高

14、原和平原為主,氣候以熱帶季風為主,降水豐沛,因此中國耕地比重遠低于印度。22.B23.D 解析第22題,考查美國區域概況、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畜牧業飼料主要來自作物,是典型的乳畜業,分布在美國的東北部五大湖沿岸。第23題,考查影響城市分布的區位因素。本區緯度位置較高,受大西洋水汽影響,降水較多,氣溫較低不利于農業生產。24.B25.B解析第24題,圖中地區為南美洲回歸線附近地區,西部是安第斯山區,中部是拉普拉塔平原,東部是巴西高原。第25題,國為巴西,工業發展快,但不能說是高度發達,居民以白種人為主,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26(10分) 印度 印度國土經度(或緯度

15、)跨幅大 西北-東南 熱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 煤鐵錳等資源豐富 印度半島東北部 鋼鐵 汛期在冬半年 略27(12分)(1)甲國:氣候炎熱干燥,光熱充足,太陽能豐富,石油資源儲量大。(2分)乙國:氣候濕熱,水量充沛,水能蘊藏量大,生物多樣性豐富,鐵礦質優量大。(2分)(2)兩國人口地區分布都極不平衡,甲國人口90%以上集中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區,乙國人口90%以上居住在東南沿海地帶。(2分)(3)A城。A城市職能復雜,B城市職能單一(3分)(4)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地域寬廣;西海岸有加那利寒流的減濕作用;北部與亞歐大陸相聯系使東北信風從大陸上吹來干燥氣流;地形較單一,地勢高差較小。(3分)28(14)(1)鐵路(運輸)東西距離遠(或國土面積大);資源地與消費市場距離遠,貨運量大;冰封期長,水運不發達。(4分)(2)春季河流徑流量大,徑流季節分配不均;冬季積雪多,春季氣溫升高,融雪補給量大。(2分)(3)優勢條件:面積廣大,自然資源豐富;劣勢條件:人口少,氣候嚴寒,農業用地不足,科技力量薄弱,開發歷史短。(4分)(4)緩解勞動力短缺狀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