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標準_第1頁
機械加工標準_第2頁
機械加工標準_第3頁
機械加工標準_第4頁
機械加工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加工技術要求6.1 加工原則1. 目的對機加工產品質量控制,以確保滿足公司的標準和客戶的要求。2. 范圍適用所有機加工產品,和對供應商機加工產品的要求及產品的檢驗。3. 定 義A級表面:產品非常重要的裝飾表面,即產品使用時始終可以看到的表面B級表面:產品的內表面或產品不翻動時客戶偶爾能看到的表面。C級表面:僅在產品翻動時才可見的表面,或產品的內部零件。4.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3-1997普通螺紋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GB/T 14

2、5-2001中心孔GB/T 197-2003 普通螺紋 公差GB/T 1031-2009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 GPS) 表面結構 輪廓法 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GB/T 1182-2008公差標注GB/T 1184-1996GB/T 1568-2008產品幾何技術規范( GPS) 幾何公差 形狀、方向、位置和跳動形狀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鍵 技術條件GB/T 1804-2000GB/T 2828.1-2003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4249-2009GB/T 5796.4-2005Q/JS Jxx.xx-2012Q/JS Jxx.xx-20125. 術語和定義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

3、的公差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產品幾何技術規范( GPS) 公差原則梯形螺紋 第 4 部分:公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機柜半成品鈑金件 下料技術要求GB/T 1182-2008 給出的術語和定義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5.1 切削加工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層切去成為切屑,使工件獲得規定的幾何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車削、銑削、刨削、磨削、拉削、鉆孔、擴孔、鉸孔、研磨、珩磨、拋光、超精加工及由它們組成的自動技術、數控技術、成組技術、組合機床、流水線、自動線。5.2 特種加工特種加工亦稱“非傳統加工 ” 或 “現代加工方

4、法” ,泛指用電能、熱能、光能、電化學能、化學能、聲能及特殊機械能等能量達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從而實現材料被去除、變形 、改變性能或被鍍覆等。公司現有的特殊加工方法有線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水切割加工。5.3 公差帶有一個或幾個理想的幾何線或面所限定的、由線性公差值表示其大小的區域。6. 技術要求1) “ 基準先行 ” 原則基準表面先加工,為后續工序作可靠的定位。如軸類零件第 道工序一般為銑端面鉆中心孔,然后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其它表面。2) “ 先面后孔 ” 原則當零件上有較大的平面可以用來作為定位基準時,總是先加工平面,再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證孔和平面之間的位置精度,這樣定位比較穩定,裝

5、夾也方便,并可避免粗糙面鉆孔引起的偏斜。3) “ 先主后次 ” 原則先加工主要表面(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基準面和工作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如鍵槽、螺孔、緊固小孔等) 。次要表面一般在主要表面達到一定精度后,最終精加工之前。4) “ 先粗后精 ” 原則對于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按由粗到精的順序依次進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這一點對于剛性較差的零件,尤其不能忽視。6.2 一般要求6.2.1 機械加工件的切削加工和必須符合產品圖樣,工藝規程和本標準規定。6.2.2 機械加工件的已加工表面,不得有銹蝕及影響性能,壽命和外觀的磕碰、劃傷等缺陷。6.2.3 除了特殊要求外,加工后的零部件不得有尖銳的棱角和毛刺。

6、6.2.4 精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面等工作表面,不得打有損于表面質量的印記。6.2.5 經熱處理后的零件,精加工時不得產生退火、燒傷及裂紋等現象。6.2.6 經加工后的零件在搬運、存放時,必須防止受到損傷、腐蝕及變形6.2.7 圖樣上未注明的倒角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mmD(d或1)>5510>10 30>30100>100 250>250500>5001000C0.0.5212346注:非圓柱面倒角參照選用,其中l為與倒角處有關的尺寸中最小的一個尺寸6.2.8 圖樣上未注注明的倒圓尺寸,如無傾角要求時,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mmD-d<4>

7、;4 12>1230>1280>80140>140 200>200D(L)310>1030>3080>80260>260630>6301000>1000R0.512481220注1: D值用于盲孔和外端面倒圓。注2:非圓柱面倒圓參照選用,其中L為與倒圓處有關的尺寸中最小的一個尺寸。6.2.9 圖樣上未注明倒角,過度圓角的表面粗糙度,應以相連兩表中Ra值較大的選取,如有一面不進行加工時,則應取加工面的Rd值。6.2.10 在成對成組加工的零部件(如滑動軸承的上、下軸瓦,齒輪箱的上下蓋等)上,應 做出標記.6.3 未注尺寸公差6.3

8、.1 未注公差尺寸(不包括倒角和倒圓半徑)的極限偏差數值按GB/T1804-2000-m級取值。數值見表3的規定。表3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數值mm公差等級基本長度范圍0.5336630>30120120 4004001000>10002000f±±0.0.±0.1±0.15±0.2±0.3±0.50505m±0.1±0.1±0.2±0.3±0.5±0.8±1.2c±0.2±0.3±0.5±0.8

9、7;1.2±2±3v一±0.5± 1±1.5±2.5±4±66.3.2倒角尺寸和倒圓半徑的極限偏差數值按GB/T1804-2000-m級取值。數值見表4的規7£o表4倒角尺寸和倒圓半徑的極限偏差數值mm公差等級基本長度范圍0.5 336>6 30>30f±0.2±0.5± 1±2mc±0.4±1±2±4v6.3.3盲孔的鉆孔深度,其允許偏差規定如下:1) 孔深不大于50mm勺為0+3mm2) 孔深大于50mm勺為0

10、+5mm1.1.4 凡物平處以最低點測量,物平深度的極限偏差為0+5mm1.1.5 一面為加工面,一面為非加工面的未注尺寸公差的極限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1)鑄件、鍛件及焊接件按相應的非加工未注尺寸公差的極限偏差的70%土值。2)鑄件、鍛件的突緣或壁厚允許減薄,當壁厚0 10mm寸,具減薄量不得大于壁厚 的20%當壁厚10mm寸,具減薄量不得大于壁厚的15%.6.4 未注形狀公差6.4.1 直線度和平面度圖樣上未標注的直線度和平面度的公差值按GB/T1184-1996-H級取值,具體公差值見表5表5mm公差等級基本長度范圍<10> 1030>301001003003001000

11、>10003000H0.020.050.10.20.30.46.4.2 圓度、圓柱度的未注公差值圓度、圓柱度的未注公差值要求見 GB/T1184-1996中相關規定6.5 未注位置公差6.5.1 平行度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給出的尺寸公差值,或是直線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中的相應公差值取較大者。應取兩要素中較長者作為基準,若兩要素的長度相等則可選取一要素 為基準。6.5.2 垂直度取形成直角的兩邊中較長的一邊作為基準,較短的一邊作為被測要素,若兩邊的長度 相等則可取其中任意一邊作為基準,按 GB/T1184-1996-H級取值,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見 表6.表6mm公差等級基本長度范圍<

12、;100>100 3003001000>10003000H0.20.30.40.56.5.3 對稱度應取兩要素中較長的一邊作為基準,較短的一邊作為被測要素,若兩要素的長度相等 則可取其中任意一要素作為基準,按 GB/T1184-1996-H級取值,對稱度的未注公差值見表 7.注:對稱度的未注公差值用于至少兩個要素中的一個是中心平面,或兩個要素的 軸線相互垂直。表7mm公差等級基本長度范圍<100>100 3003001000>10003000H0.5K0.60.81.0L0.61.01.52.06.5.4 同軸度同軸度的未注公差值未作規定。在幾極限情況下,同軸度的

13、未注公差值可以和表8中規定的徑向圓跳動的未注公差值相等,應取兩要素中較長的一邊作為基準,若兩要素的長度相等則可取其中任意一要素作為基準。6.5.5 圓跳動對于圓跳動的未注公差值,應以設計或工藝給出的支撐面作為基準,否則應取兩要素中較長的一邊作為基準,若兩要素的長度相等則可取其中任意一要素作為基準。按GB/T1184-1996-H級取值,圓跳動的未注公差值見表 8.表8mm公差等級圓跳動公差值H0.1K0.2L0.56.5.6 垂直要素、傾斜要素由角度公差和直線度或平面度未注公差值分別控制。6.5.7 圓跳動和全跳動的公差值不應大于該要素的形狀和位置的未注公差的綜合值。6.5.8 任意兩螺釘、螺

14、栓孔中心距的極限偏差當圖樣上未注明時,按表 9的規定mm螺釘或螺栓中心距36>6 10> 1018>1830>30100100 200200任急兩螺釘中心距極限偏差±0.12±0.25±0.30±0.50±0.75±1.25±1.50任急兩螺栓中心距極限偏差±0.25±0.50±0.75±1.00±1.50±2.50±3.006.6未注公差角度的極限偏差角度尺寸的極限偏差數值按角度短邊長度確定,對圓錐角按圓錐素線長度確定。角度尺寸的

15、極限偏差數值按GB/T1804-2000-m級取值。角度尺寸的極限偏差數值見表10.表10公差等級基本長度范圍(mm<10>10 50>50120120 400400f±1。±30'±20'±10'±5'mc±1° 30'±1。±30'±15'±10'v±3°±2±1。±30'±20'6.7螺紋1.1.1 加工的螺紋表面不允許有黑

16、皮、磕碰、亂扣和毛刺等缺陷1.1.2 螺紋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當圖樣上未注明時應按下列規定:1)普通螺紋精度應按GB/T197-2003規定的6T 6g級。內螺紋表面粗糙度值為12.5 曬外螺紋表面粗糙度值為6.3 pm2)梯形螺紋精度應按GB/T5796.4-2005的規定。內螺紋表面粗糙度值為 6.3 m 外 螺紋表面粗糙度值為3.2皿1.1.3 外螺紋軸線對桿部軸線及內螺紋軸線對孔部軸線的同軸度,分別不大于外螺紋大徑 及內螺紋大徑的尺寸公差1/2.1.1.4 螺紋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應符合GB/T 3-1997的規定。1.1.5 攻制螺孔的軸線對端面的垂直度應按表11的規定。表

17、11mm螺紋長度< 10> 1016> 1625>2540>4063>63100公差值手攻0.120.150.200.250.300.40機攻0.080.100.120.150.200.251.8 鍵和鍵槽1.8.1 鍵必須符合 GB/T1568-2008的規定。1.8.2 當鍵長與鍵寬之比8時,鍵工作面在長度方向的平面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鍵寬0 6mm寸,公差等級按7級;2)當鍵寬836mm寸,公差等級按6級;3)當鍵寬40mnW,公差等級按5級;4)具體公差數值見表12。表 12mm鍵、鍵槽長< 10> 10>>25>40

18、>63100 160 度1616 254063100160250公5公0.0050.0060.0080.0100.0120.0150.0200.02560.0080.0100.0120.0150.0200.0250.0300.040等7ZEE值0.0120.0150.0200.0250.0300.0400.0500.0601.8.3 未注鍵槽兩工作面平行度的公差應按表12中公差等級7級取值。1.8.4 未注鍵槽的對稱度按 GB/T 1184-1996附錄B中表B4中9級取值。1.9 中心孔1.9.1 圖樣中未注明、加工中又需要中心孔的零件,在不影響使用和外觀的情況下,加工 后中心孔可以保留。1.9.2 中心孔應符合 GB/T 145-2001的規定。1.10 表面粗糙度圖樣中未注明表面粗糙度應符合 GB/T 1031-2009的規定。7. 檢驗規則7.1 拒收7.1.1 除另有規定,當零件要素的形位誤差超出未注公差值而零件的功能沒有受到損害 時,不應按慣例拒收。7.1.2 除另有規定,超出一般公差的零件如未達到損害其功能時通常不應判定拒收。7.2 檢驗要求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