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周轉輪系的內力矩 、功率流與自鎖楊實如 ,段欽華(成都大學 機械系 ,成都 610106)楊實如摘 要 :應用離散方法 ,深入分析了兩種 2 K2H 型行星輪系的內力矩和功率流 ,發現 2 K2H 型行星輪系屬于封閉差動輪系 ;其中 ,正號機構存在循環功率流 。循環功率流不僅降低了正號機構的效率 ,而且在某種情況下還會使輪系自 鎖 。同時 ,分析了 3 K 型行星輪系的內力矩 、功率流和自鎖問題 。關 鍵 詞 :行星輪系 ;內力矩 ;功率流 ; 循環功率流 ;自鎖中圖分類號 : TH132. 425文獻標識碼 :AA Study on Inner Torque , Po wer2Flo w a
2、nd Self2Locking of Epicyclic Gear Tra insYANG Shi2ru , DUAN Qin2hua(Department of Machinery , Chengdu University , Chengdu 610106)Abstract : This paper used the discretization method and thoroughly analyzed the inner torque and power2flow of two kinds of 2 K2H planetary gear train. We find that 2 K2
3、H planetary gear train belongs to the planetary differ2 ential gear train , and the positive sign mechanism has circulating power load. The circulating power load re2 duc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ositive sign mechanism , and the gear system will be self2locked in some conditions. Moreover , the prob
4、lems on the inner torque , power2flow and self2locking of 3 K planetary gear train were ana2 lyzed.Key words : Planetary gear train ; Inner torque ; Power2flow ; Circulating power load ; Self2locking為什么 2 K2H 正號行星輪系的嚙合效率通常要比負號輪系低 ? 而且當系桿為從動件時還可能發生自鎖1 ? 一般 根據效率公式來進行分析2 。本文用力學中的截面法分析 構件所受的內力矩 、畫出了反映輪系
5、內部功率流向的離散 圖 ,從功率流和內力矩平衡的角度回答了以上問題 。并據 此對 3 K 型行星輪系的功率流和自鎖進行了分析 。m = Ma + Mb + MH = 0在轉化機構中 , 按嚙合功率平衡條件1(1)有M HH= 0( )2a a 0 + Mb b1 理論基礎圖 1a 為常見的 2 K2H 型負號機構 。但它不是最簡單的 周轉輪系 。當輪系以勻角速度工作時 ,輪系處于平衡狀態 。如果將圖 1a 畫成圖 1b 形式 ,再根據截面法從中斷開 ,得到 圖 1c 和圖 1d 所示的兩個 K2H 型周轉輪系 ,這兩個輪系也 應當是平衡的 ,只是斷開截面上應有內力矩的作用 。現分析圖 1c 所
6、示輪系的受力平衡問題 。圖 1e 為圖 1c輪系的受力圖 。其中 , Ma 為外力偶矩 , MH 和 Mb 為斷開截 面上的內力矩 。根據力偶系平衡條件有圖 1 2 K2H 型與 K2H 型基本輪系收稿日期 :2002 12 12將式 (2) 代入式 (1) ,并根據 iab = a / b , 可得H H H基金項目 :四川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2A112) 資助作者簡介 :楊實如 (1945 - ) ,女 ( 漢) ,四川 ,副教授 Ma Mb MH 式中 : 0 為轉化機構的效率 ;為反映轉化機構中嚙合功率圖 3 中 , 三角形表示 K2H 型輪系單元 ,構件依序標在圖形頂點
7、上 , 單元之間固定在一起的構件用細實線連接 。流向的指數 , 當嚙合功率 MaH > 0 時 , = + 1 ; 當嚙合功率aH可見 ,單元 1 為 K2H 型負號 ( iag1 < 0) 差動輪系 ,單元 2 為MaH < 0 時 , = - 1 。aK2H 型正號 ( iHg2 b > 1) 行星輪系 ,整個輪系屬于 K2H 型封閉顯然 ,對圖 1d 所示 K2H 型正號機構或整個 2 K2H 型輪系 ,式 (3) 也適用 。若不計嚙合摩擦損失 (0 = 1) , 則式 (3) 變為式周轉輪系 。圖 3 中的箭頭表示功率流向 ,因輪 a 為主動件 , 系桿為 從動
8、件 , 故可先畫出輪 a 和系桿外伸端聯軸節 P 處的箭頭 ,表示出輪系總體的功率流向 。需注意的是 ,被細實線連結的構件的角速度應相同 ,而細實線還成了功率流的流道 ,便 于功率流向分析 。設輪 a 的角速度a 和所受力偶矩 Ma 皆為正向 ( 順時 針) , 在圖 3 中標“a ( +) , Ma ( +) ”。以此為基礎 ,分析其它構件的角速度和所受力偶矩的方向 ,從而確定輪系內部的功率流向 。(1) 確定構件的角速度方向Ma Mb MH(4)1 =1 -iHiH-abab對輪 b 固定的 2 K2H 型或 K2H 型行星輪系有1i HiaH = 1 -(5)ab2 2 K2H 行星輪系
9、的內力矩 、功率流與自鎖2. 1 2 K2H 型平面行星輪系的類型圖 2 為 2 K2H 型平面行星輪系的四種型式 。其中 , 圖2a 、圖 2b 為負號機構 ,圖 2c 、圖 2d 為正號機構 。圖 2a 為圖2b 當齒數 zg1 = zg2 時的特殊型式 。H對整個 2 K2H 行星輪系 ,因 iab < 0 , 由式 (5) 知iHiaH = a / H = 1 - > 0ab因 a > 0 , 故 H > 0 。對輪系單元 2 ,因 iH > 1 (見圖 2b) ,按照式 (5) 有g2 biHig2 H = g2 / H = 1 - < 0g2 b
10、因 H > 0 , 故 g2 < 0 。故在圖 3 中應標 : H ( +) 、g ( - )(2) 確定構件所受力偶矩的方向 根據式 (4) ,對輪系單元 1 ,有。 Ma Mg1 MH1 (6)- 1 =1 -iHiHag1ag1因 iH < 0 , 故 M 與 M 同向 , M 與 M 反向 。故在圖ag1g1 aH1 a3 中應標 : Mg1 ( +) 、MH1 ( - ) 。(3) 畫輪系內部的功率流向圖按功率 N = M, 正功率為輪系單元的輸入功率 , 箭頭 尖端應指向輪系 ; 負功率為輪系單元的輸出功率 , 箭頭尖端應 背向輪系 。因功率 Ng1 = Mg1g
11、 < 0 、N H1 = MH1H < 0 , 應按負功率畫箭頭 。又因功率 Ng1 從單元 1 流出 , 只能從 g2 處 流入單元 2 , 再由 H2 處流出單元 2 。故圖 3 中其余箭頭可全部畫出 。根據箭頭方向 ,知功率 Ng2 > 0 、N H2 < 0 , 可確定 Mg2 <0 , MH2 < 0 。故圖 3 中應標 : Mg2 ( - ) 、MH2 ( - ) 。因聯軸節 P 處 功率為輸出功率 , 即 N P = M PH < 0 , 故確定力矩 M P 為負 ,即圖 2 2 K2H 型平面行星輪系現以圖 2b 和圖 2c 所示負號和
12、正號機構為例 ,介紹應用離散圖和式 (4) 、式 (5) 的簡單分析方法 。設輪 a 為主動件 ,系桿為從動件 。試對輪系進行內力矩 、功率流和自鎖分析 。2. 2 負號機構的內力矩與功率流 為了清楚地表示出輪系內部功率流和構件所受內力矩 ,需畫出離散圖 。圖 3 為圖 2b 輪系的離散圖 。(7)M P = MH1 + MH2至此 ,圖 3 所示各構件的角速度方向 、所受力矩方向和功率流向全部確定 。2. 3 正號機構的內力矩與功率流對圖 2c 所示正號機構 (NN 型機構 , 0 < iH < 1 , iH >ag1 g2 b1) , 按以上方法和步驟 ,可得圖 4 離散
13、圖 。2. 4 從功率流向分析輪系的效率與自鎖觀察圖 3 和圖 4 所繪出的功率流向 ,可知 ,負號機構屬功率 分流(匯流) 型 ,輪系中無循環功率流 ;而正號機構屬功率回流圖 3 負號機構的離散圖型 ,輪系中存在循環功率流。在圖 4a 中 , NH1 (即 MH1H) 為循環功率 ,在圖 4b 中 , NH2 (即 MH2H) 為循環功率。因循環功率不能 輸出 ,只在封閉回路中循環 ,增大了單元 1 和單元 2 的輸入功率 量 ,也就增大了功率損耗量 ,這就是正號機構效率較負號機構低 的原因(若單獨分析單元 1 或單元 2 的效率 ,其效率并不低3 ) 。 在圖 4a 中 ,如果 | NH1
14、 | = | NH2 | ,則從聯軸節 P 輸出的功率 NP= 0 ,效率aH = 0 ,自鎖便開始發生 ,若 | NH1 | > | NH2 | ,則輪系不能轉動 ,為維持輪系運轉 ,反而需從聯軸節 P 輸入功率 , NP 變 為正功率 ,即aH < 0 , 自鎖程度更高。和系桿 H ) 組成 。于是 ,將圖 4 與圖 3 中單元 1 (全部箭頭應改為反方向)組合 ,可得 3 K 型輪系的離散圖 。圖 6 為 iH > 1 時的離散eb圖 , 圖 7 為 0 < iH < 1 時的離散圖 。eb從離散圖知 ,3 K 型輪系由三個 K2H 型輪系單元構成 。在單元
15、 1 、2 構成的封閉回路中也存在循環功率流 。因功率 從輪 e 輸入 ,當單元 1 、2 組成的 2 K2H 型正號輪系發生自鎖時 ,輪系單元 3 將無功率流入 ,則整個 3 K 型輪系將發生自鎖 。3 K 型離散圖 ( i H > 1 時)圖 6eb圖 4 NN 型機構的離散圖圖 7 3 K 型離散圖 (0 < i H < 1 時)eb2. 5 從受力平衡角度分析輪系的自鎖圖 4 與圖 3 不同 ,其內力矩 MH1 與 MH2 的方向相反 。即 在系桿上 , 內力矩已部分平衡掉 。在圖 4a 中 , 若 | MH1 | 增大 , 從式 (7) 知 , 將使外力矩 M P
16、( 輸出力矩) 減小 ; 如果| MH1 | = | MH2 | , 則已經不需外力矩參與平衡 , 即 M P = 0 ,aH = 0 , 自鎖便開始 ; 若 | MH1 | > | MH2 | , 則 M P < 0 , N P 變為輸入功率 , M P 變為輸入力矩 , 才能維持輪系運轉 , 即 aH< 0 , 自鎖程度更甚 。2. 6 輪系的自鎖區間故 3 K 型行星輪系的自鎖區間應為0 i H 1/eb0式中 : 0 為輪系單元 1 、2 組成的 2 K2H 型正號輪系的轉化機構的效率 。4 結論本文將周轉輪系劃分為最簡單的 K2H 型輪系 ,并用力 學中的截面法分析
17、構件所受的內力矩 , 畫出 了 反 映 2 K2H 型輪系結構 、各構件轉向關系 、各構件所受力矩方向和輪系 中的功率流向的離散圖 。概念清晰 、分析透徹 、簡明易懂 。 并指出存在循環功率流是 2 K2H 型正號行星輪系和 3 K 型 行星輪系效率較低和可能發生自鎖的原因 。對周轉輪系的設計有一定指導意義 。2 K2H 正號機構的自鎖區間1為0 iH 1/ ab0式中 : 0 為 2 K2H 輪系轉化機構的效率 。當 iH= 或 i H0 abab= 1/ 0 時 ,aH = 0 ; 當 0 < iH < 1/ 時 , < 0 。ab0 aH3 3 K 型行星輪系的自鎖分析圖 5 為 3 K 型行星輪系 ,當輪 e 為主動件 、輪 a 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州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肢體腫脹的觀察與護理
- DIP知識課件教學課件
- 物業服務接待課件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個案護理
- 2025-2030中國碳纖維預浸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總部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必考題
- 人工智能對文化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 2025年全屋定制家居市場分析與經營計劃
- 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課件:慢充系統檢修
- 2025年中國旅行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專題09 產業區位與產業發展【知識精研】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 2025年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說明表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湖北省水功能區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