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黃河流域小型水庫建設規劃山西省水利廳二OO六年一月山西省黃河流域位于我省西部和南部,占全省總面積的 62%,是我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和 改革委員會規劃的晉中和晉東能源基地即位于該流域, 在我省國 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國以來, 山西省黃河流域共建成大型水庫 2 座、中型水庫28 座、小型水庫 360 座,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地表水源工程和 地下水供水工程為骨干、小型水利工程為輔助的供水體系。 “十一五”期間, 山西省黃河流域規劃建設大中型水庫6 座,全流域供水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由于黃河流域大中型水庫數量較少,每個縣(市、區)平均 不到一座,供水、防洪覆蓋范圍偏小;
2、另一方面,黃河流域 80% 左右的面積位于山區, 分布在山區的大部分城鎮和農村地區沒有 可靠的水源。 “十一五”期間及今后一個時期,在水資源條件相 對較好的地區,特別是山區, 通過建設小型水庫工程, 合理增加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量, 解決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生活、 生產和生 態用水。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利部關于加強對水庫建設管理的通知(發改農經 20041644 號)的要求,為了統籌規劃黃河流 域小型水庫項目布局, 合理安排小型水庫建設規模和進度, 山西 省水利廳組織山西省水利建設開發中心等單位編制了 山西省黃 河流域小型水庫工程建設規劃 ,經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 流域機構審批后,作為我省
3、黃河流域 “十一五” 期間和今后一個 時期小型水庫建設的指導和依據。目錄第一章 概述 1一、自然地理 1二、社會經濟 2三、水資源情況 3第二章 小型水庫建設現狀及面臨形勢 9一、小型水庫建設現狀 9二、面臨形勢 10第三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目標 13一、指導思想 13二、基本原則 13三、規劃范圍及水平年 14四、編制依據 14五、規劃目標 15第四章 工程布局 17一、完善流域城鄉供水保障體系 17二、完善流域防洪減災保障體系 18三、完善流域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 18第五章 工程規劃及實施意見 19一、近期建設重點 19二、遠期建設意見 36第六章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40一、確立水資源可持
4、續發展戰略思想 40二、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 40三、加強水源工程建設的組織保障 40四、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 41五、加快前期工作 41六、強化工程建設管理 41七、深化水庫運行管理體制改革 42八、加強水利科技創新 42第七章 效果評價 43附表 1附表 2第一章 概述一、自然地理山西省位于華北地區西部, 黃土高原東翼, 黃河的中游。平 面輪廊呈由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南北介于北緯34034440(434之間,南北長約680km,東西介于東經110014.6114053.4之間,東西寬約 300km。全省總面積15.63萬km2,分 屬黃河與海河兩大流域,其中黃河流域面積 9.71萬km
5、2,占全省總面積的 62%。山西省處于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連接 部的特殊位臵,對加快“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 施起著示范、引導、輻射、帶動效應和承東啟西的作用。山西從總體上看是一個被黃土覆蓋著的山地形高原, 境內具 有山地、丘陵、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地丘陵面積約占 全省總面積的 80%,大部分地區在海拔 1000m 以上,地表破碎、 地形復雜、起伏懸殊。 東部以太行山為主脈形成塊狀山地, 西部 是以呂梁山為主干的黃土高原,中部分布著大同、忻定、太原、 臨汾、運城等一系列斷陷盆地。全省共有大小河流 1000 余條,其中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汾 河、沁河、三川河、昕
6、水河、涑水河等,河流基本上屬于自產外 流型,且以季節性河流為主。山西地處中緯度大陸性季風區, 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 山西省黃河流域降水量常年在 400650mm之間,各地區分布不均, 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山區較多,盆地較少,19562000年系列黃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20.8mm。山西省黃河流域按水資源區劃大致分為河口龍門 (含紅河 區)、龍門三門峽、三門峽沁河、汾河、沁河五個分區,分 區 面積分別 為 33276km2、 8375km2、 3397km2、39826km2、 212264km2。二、社會經濟現狀年( 2005年,以下同)山西省總人口 3355萬人,其中 城鎮人口 1413
7、萬人, 農村人口 1942 萬人, 城鎮化率 42%。山西 省黃河流域總人口 2 1 8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920萬人,鄉村人 口 1267 萬人,城鎮化率 42%。全省行政區劃共設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晉城、朔州、 忻州、晉中、臨汾、運城、呂梁 11 個市,其中黃河流域包括呂 梁、臨汾、運城 3 市的全部,太原、晉城、晉中 3 市的大部分面 積,忻州、朔州、長治 3 市的部分面積。山西是國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 山西省的國 民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 對全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 但 是由于山西的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 能源和初級礦產品比重較 大,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 經濟
8、發展速度和整體效益與我國東部 地區差距較大。-3 -現狀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4180億元,人均12495元,處于全國中等水平。特別是農業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發展速度慢,且不穩定。現狀年黃河流域主要社會經濟指標及其在全省所占比 重詳見表1-1。表1-1現狀年黃河流域主要經濟指標項目單位黃河流域全省所占比重%地區生產總值億元2680418064總人口萬人2187335565其中城鎮人口萬人920141365鄉村人口萬人1267194265人均GDP元/人122471249598工業增加值億元1185175667耕地總面積萬畝3619569064其中水澆地面積萬畝1324188570糧食總產量萬t6
9、0599661大牲畜存欄萬頭17031354小牲畜存欄萬頭、只1081182159由表1-1所示的山西省黃河流域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所占的 比重,可以看出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在全省占有舉足輕重的地 位。全流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到全省的64.1%,鋼鐵、化工、軍工、重型機械制造和糧食、棉花生產在全省占有主導地位。三、水資源情況(一)水資源量我省是水資源貧乏的省份之一, 根據山西省第二次水資源評價成果,全省1956年2000年系列多年平均降水量508.8mm,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 86.8億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84.0億m3,扣除河川徑流與地下水之間重復量47.0億m3,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3
10、.8億m3,人均、畝均占有水資源量分別為 381m3和180m3,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6和1/9,屬于嚴重缺水地區。黃河流域同期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 50.9億m3,多年平均降 雨入滲補給量50.5億m3,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 75.3億m3, 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只有 344m3,僅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 90%, 缺水狀況尤為嚴重。按流域分區,水資源總量的分布是:河口龍門區 15.46 億 m3,龍門三門峽區 7.48億m3,三門峽沁河區 3.99億m3, 汾河區33.59億m3,沁河區14.77億m3。見表1-2。山西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極值比為 3.05,三門峽沁河區 最大,達 11.66
11、,其它分區介于 2.25 7.83 之間,極大值大多出 現在 20 世紀 60 年代。(二)水資源開發利用2005年山西省黃河流域實際供水量為40.90億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4.47億m3 (包括提引黃河干流水2.07億m3),占總供水量的35.4%,地下水供水量24.08億m3,占總供水量的58.9%,污水處理回用量及礦坑排水回用量為2.35億m3,占總供水量的5.7%,見表1-2。表1-2 黃河流域水資源分區水資源量及現狀年供水量統計表水資源分區地級行政區面積(km2)水資源量(萬用)供水量(萬m)地表水量降雨入滲補給量河川基流量水資源總量地表水地下水其他合計紅河區朔州市2211615
12、7581429349037415765571237偏關一吳堡區忻州市99111821640866560852263326429811596404呂梁市666326937147731062532296211022991334543小計16574451535563916233845595374528029210947吳堡一龍門區呂梁市709724565146241212636519303246461877865臨汾市739433364177021715924451257911083234009小計14491579293232629285609705611575451011875龍門一潼關區運城市6
13、5411833745580568258235148275056165387潼關一三門峽區運城市1834785511985323916601437351399513三門峽一沁河區運城市33973942518891184193989722006002800汾河上中游區忻州市344126652142051388526972351648999太原市6253167624082767015088821496373891400072885呂梁市7228300364860915275633701461219529200036141晉中市9677335633766611751594781798238750200
14、058732臨汾市1615256376338215541042130335101200010134小計28214132650147645691662111295747410141720000178891汾河下游區臨汾市859459000676763664590031392262925468480運城市301883462272625412853156002903034630小計116127404093345426321247534482658283103109沁河區長治市23021683112832629223371346305651臨汾市2273221217972781922274498160
15、658晉城市4758636424438840749672816733347410207小計933310259465192548601129267578393811516丹河區晉城市29312483928958190453475220229062264613730合計97138508979505375261495752859144700240800235054090052005年山西省黃河流域人均年供水量為176m3,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9%,工業、農業和城鄉生活供水全面短缺,供水不足已經成為制約山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重 要因素。總體的資源性缺水、豐枯懸殊、連續干旱、時空分布不
16、 均等是山西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的主要特點, 給水量的調節、 控制、 利用帶來很大困難,也凸現出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山西省黃河流域現狀年地下水供水24.08億m3,占總供水量的 58.9%,其中城市生活及工業供水的85%取用地下水。 地下水的過度超采, 導致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地下水超采區面積擴 大,全流域超采區面積10540km2,其中嚴重超采區面積 4457km2, 地下水超采量達6.14億m3 (其中太原、臨汾、運城三大盆地區 超采量5.54億m3, 般山丘區及巖溶山丘區超采量0.70億m3)。山西省黃河流域地表水供水量在平水年占河川徑流量的1/51/4,枯水年占河川徑流量的1
17、/3左右,出省水量占到河川徑流量的 70以上,地表水總體開發利用程度不高,且主要集 中在腹部盆地地區如汾河、 涑水河流域, 其余沿黃諸河的開發利 用率一般在 10 30之間,總體來看,沁河、沿黃支流等河 流還有較大的開發利用潛力,見表 1-3。(三)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1 )水資源形勢嚴峻,水供需矛盾尖銳山西省黃河流域人均占有水資源量344m3,按照1993年聯合國“國際人口行動”提出的水緊缺指標屬于嚴重缺水的區域。 自 20 世紀 70 年代后期以來, 全流域總體處于一個較長的枯水時 期,使得本來就很緊張的水資源形勢變得更加嚴峻。自 1980 年以后,為了保證國家對能源的需要,能源工
18、業及相關產業迅速發展,煤炭、火力發電、煤化工、鋼鐵、鋁工業的產量有了幾倍甚 至十幾倍的增長。同時,城鎮和農村生活用水、生態用水迅速增加。當前,供水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和“短板”,成為不可忽視、不容回避的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問 題。表1-3現狀年黃河流域地表水開發利用表水資源分區地表水資源量(億 m3)地表水供水量(億 m3)開發利用率(%備注紅河區0.620.046.7偏關一吳堡區4.520.5411.9吳堡一龍門區5.790.569.7龍門一潼關區1.831.48/0.084.4供水量中含提引黃河水量1.63億m3潼關一三門峽區0.790.44/0.2126.6三門峽一
19、沁河區3.940.225.6汾河上中游區13.275.7543.3汾河下游區7.404.4860.5沁河區10.260.767.4丹河區2.480.208.1合計50.9014.47/12.8425.2地表水供水量/本流域供水量(2)水資源調控配臵能力低,水源工程建設嚴重滯后黃河流域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區,水源工程建設難度大, 成本高,工期長。建國以來,全流域共建成水庫390座,總庫容21億m3。現有的30座大中型水庫都是1976年以前開工建設的, 經過30年以上的運行,淤積量已達 6.4億m3,調節能力下降, 地表水調蓄控制能力嚴重衰減。現狀年河口龍門區、 三門峽沁河區以及沁河區水資源開發利用
20、率不足10%,處于較低水平。(3)水源結構不合理,地下水超采嚴重。流域主要地形特點為山高坡陡, 地高水低。 河川徑流量大部 分集中在汛期 3 個月,一場洪水往往只持續幾個小時, 若沒有工 程調蓄很難利用。由于地表水源工程供水能力有限,自 1972 年 以來,為滿足經濟發展對供水的需求,地下水開采量逐年增加, 導致全流域地下水超采量達 6.14億m3。此外,工業廢水、城市 污水的排放造成了河流水質的嚴重污染。 由于我省黃河流域的大 部分河流為季節性河流,非汛期清水流量較少,納污能力很低, 導致大部分河流水質達不到要求的水功能。9 第二章 小型水庫建設現狀及面臨形勢一、小型水庫建設現狀新中國成立以
21、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基礎產業的發展, 我省水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 20 多年來,隨著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利建設進程加快, “十五”期間水利事 業全面推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截止 2005 年底,山西省已建成水庫 730 座,總庫容 45.0 億 m3,其中大型水庫 6座,中型水庫 57座,小型水庫667座。山 西省黃河流域累計建成水庫390座,總庫容21.2億m3,其中大型水庫 2座,中型水庫 28座,小型水庫 360座。山西省黃河流域2005年360座小型水庫總庫容達 4.5億m3, 設計興利庫容2.4億m3;其中小(1)型水庫129座,總庫容3.6 億m3,興利庫容1
22、.9億m3,已淤積庫容0.7億m3。目前山西省黃河流域小型水庫大都興建于 50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初期,主要擔負著防洪、灌溉和供水等任務,運行 30 多年 來,為全省的防洪、灌溉、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以及養殖、發電 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是山洪災害頻發的省份之一,同時受氣候影響,降水分布極不均勻, 旱情經常發生, 各河流上的 小型水庫對保護下游人民尤其是農村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農業灌溉及城鄉生活供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增加了中小縣城及周 邊農村經濟發展和糧食生產供水, 提高了中小河流、 重要城鎮的-# -防洪標準,改善了中小河流區域內城鄉生態環境,為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3、已建小型水庫情況見表2-1 o表2-1現狀年黃河流域小型水庫基本情況表單位:萬m地區總計其中:小(1)型水庫座數總庫容已淤積庫容興利庫容座數總庫容已淤積庫容興利庫容太原市153016.00267.201562.2092805.00228.001535.00長治市3352.0047.50129.001237.0025.00129.00晉城市969378.502834.305432.70317281.602252.504088.00朔州市61230.00270.20408.5021125.00252.00380.00晉中市375258.801439.202613.40164523.801381.8
24、02196.00運城市907815.701249.503462.67225034.14549.102199.85忻州市62772.70484.00745.2042649.70449.00657.20臨汾市728035.91802.935251.89255964.61530.103808.61呂梁市357541.001539.704204.00196496.001159.703723.00合計36045400.618934.5323809.5612936116.856827.2018716.66、面臨形勢(一)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山西省黃河流域屬于資源性嚴重缺水地區,呂梁山區是農村飲水困
25、難人口集中分布地區, 雖然近年來我省開展飲水解困工程 解決了大部分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問題,但目前還有2/3的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 不少地方農民還在飲用高氟、高砷水和苦咸水,對身體健康帶來很大危害,加重了農民負擔,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保障飲水安全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io-當前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 在有水源條 件的河流上規劃建設小型水庫, 對于解決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的 飲水安全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二)發展經濟、促進中小城鎮和礦區建設的需要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 今后 一個時期我省將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特色
26、城鎮化建 設進程,部分大中型工業項目將落戶到水資源條件較好的中小城 鎮,以煤炭、 鐵礦、鋁土礦產開采的礦區建設發展速度也將逐步 加快,工業需水要求逐年增加。規劃建設小型水庫對于保障中小城鎮和礦區的工業需水要 求,促進新農村建設和特色城鎮化, 縮小城鄉差距, 構建社會主 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三)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需要 黃河流域是山西省的經濟發達地區, 也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 地,在全省經濟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的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目前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積 1234 萬畝,但實際灌溉面積只有 992 萬畝,大部分面積不能適時適量灌溉,流域的供水能力明顯 不足。尤其是山區的水資源供需
27、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需要按照“高 水高用,低水低用”的思路優化配臵水資源, 但現有山區水庫還 不能滿足配臵要求,規劃建設小型水庫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 力,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 保障這些區域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 的經濟發展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四)提高防洪標準、促進人水和諧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化進程加快, 社會財富也在快速 積累。 人民群眾對于提高防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享有防洪安全保 障的要求不斷提高。山西省黃河流域山丘區面積大,地形復雜, 小流域局地性暴雨山洪經常出現, 山洪災害伴隨著黃土濕陷、 滑 坡、泥石流成為一種多發性自然災害。 由于未能貫徹 “人與自然 和諧共處,給洪
28、水留出路”的原則,對邊山峪口、山區河道的防 洪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不適當的生產建設和生活設施的布設, 侵占了行洪河道、溝道,致使山洪災害頻繁發生,防洪保安難度 很大。多數中小城鎮現狀防洪標準沒有達標, 缺乏洪水調控措施, 堤防達標率僅為 13.6%,在防洪安全方面與小康社會的要求有很 大差距。(五)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新山西的需要山西省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 7.03萬km2,占到國土總面積 的 72%。經過多年努力,全流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3.48 萬 km2,但是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同時,流域內以礦業開發 為主的產業結構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滯后, 導致水體污染 嚴重,形成水資源
29、匱乏與生態環境污染惡性循環。 更為嚴重的是, 水體污染已向地下水、巖溶泉水滲透,對供水水源地形成威脅。 解決水的問題,已經成為生態建設的決定性因素。第三章 指導思想與規劃目標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 以科學發展 觀為統領, 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 目標, 結合我省晉西北、 太行山革命老區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 規劃,立足于扭轉水資源日趨短缺、 水供給日趨緊張、 水環境日 趨惡化的局面, 以流域內大中型水庫工程總體布局為基礎, 按照 合理開發、高效利用、 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的總要求, 制定小型 水庫的總體布局。 并根據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30、、 工程建設條件 和建設資金的籌措能力, 按效益優先和輕重緩急, 制定小型水庫 工程建設的實施規劃, 保障流域內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的供水安 全、防洪安全和水生態安全。二、基本原則1、以流域分區為單元進行規劃。 小型水庫建設以已經審批 過的流域規劃和專項規劃為依據,以 2006 年完成的全省流域分 區水資源規劃配臵成果為基礎, 在以流域分區為單元進行資源平 衡確定其必要性的前提下, 通過對規劃初選工程進行調研、 論證, 最后確定項目。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流域內現有及規劃大中型水庫 工程總體布局的基礎上, 根據各市水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需 求的不同,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利益, 與已建水庫和
31、其他水資源 工程統籌考慮,按投入產出的經濟性,合理確定水庫規模。3、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根據項目前期工作、建設條件和 建設資金的籌措能力, 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優先考慮 生活用水、優先開發水資源利用潛力大、供水效益顯著、當地政 府建設積極性高的項目,確定小型水庫工程建設的實施排序。4、保護生態,協調發展。 把生態保護放在重要位臵,避免 在已過度開發的河流上進行梯級水資源開發。統籌考慮防洪減 災、河道內生態用水、 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改善生態環境等 多方面的因素,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5、建管并重,科學管理。 在高度重視水庫建設管理、確保 工程質量的同時,高度重視水庫建成后的運行
32、管理,明晰產權, 落實管理職責和管理經費, 建立科學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 提高 供水效益,使水庫處于良性運行狀態。三、規劃范圍及水平年 規劃范圍:山西省黃河流域,流域面積97138km2。規劃水平年:現狀基準年 2005 年,近期水平年 2010 年, 遠 期水平年 2020 年。四、編制依據1、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黃河流域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3、山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4、山西省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5、山西省水資源規劃配臵報告6、山西省水利發展大調研有關成果7、有關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五、規劃目標(一)增加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的供水能力 通過小型水庫的規劃建設, 完善以大中型地表水源工程和地 下
33、水供水為主的供水體系, “高水高用” ,以地表水源臵換超采地 下水, 重點解決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飲水安全、 經濟發展和農業 灌溉用水要求,保障“兩區”建設、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 用水要求。(二)提高中小城鎮及周邊農村的防洪標準 山西省黃河流域大部分處于山區,河流流程短, 坡度陡,洪 水陡漲陡落, 沿河兩岸城鎮及農村防洪標準普遍偏低。 通過小型 水庫的規劃建設,在提高沿河兩岸城鎮及農村防洪標準的同時, 還可以利用部分雨洪資源,增加供水能力。(三)加大重點中小河流的水能資源利用率 水電作為清潔可再生的綠色環保能源,結合小型水庫建設, 將這種低成本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具有多種效益, 不僅
34、 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江河治理, 還可以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加快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 步伐。“十一五”期間及今后一個時期, 在我省小型水庫建設中, 將結合農村電氣化縣和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規劃, 利用水庫供 水和灌溉, 建設小型水電工程, 開發利用我省較為豐富的水能資 源。(四)適當發展灌溉面積根據山西省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期間全省 有效灌溉面積增加 120萬畝,達到并穩定保持在 2000 萬畝,實 現農業人口人均 1畝水澆地,全省增加實際灌溉面積 400 多萬畝、 達到 1630 萬畝,實現農業人口人均 8 分保澆地,新增灌溉面積 大部
35、分在黃河流域。 通過小型水庫的規劃建設, 在改善現有灌溉 面積的同時,適當增加灌溉面積。(五)改善中小河流區域內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山西省黃河流域屬于資源性缺水地區, 生態環境脆弱, 在部 分有水資源條件的中小河流上, 通過合理建設小型水庫, 增加對 地下水補給、調節枯水期河道生態流量、增加濕地面積,可逐步 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第四章 工程布局“十一五”期間及今后一個時期,通過建設小型水庫, 進一 步完善黃河流域以大中型地表水源工程和地下水供水工程為骨 干、小型水利工程為輔助的供水、防洪和生態環境保障體系。一、完善流域城鄉供水保障體系在河口龍門流域分區,規劃建設深溝(旁弓I)水庫、千年 水庫、
36、坪底水庫、陽灣則水庫、峪口溝水庫、南陽山水庫、清峪 水庫、柏山水庫、南峪水庫等 9 座水庫,為晉西北、晉西經濟社 會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并發展小水電。在三門峽沁河流域分區, 規劃建設李家河水電站、 板澗河 水庫、上澗水庫、泗交水庫等 4 座水庫(水電站),在解決沿黃 各縣供水的同時,也可以發展小水電。在汾河流域, 規劃建設柳林水庫、 大廟河水庫、 石膏山水庫、 龍鳳水庫、石寶水庫、樊王河水庫、藺郊水庫、魏家溝水庫、五 馬水庫、臣南河水庫、黃華峪水庫等 11 座水庫,增加靜樂縣、 寧武縣、靈石縣等沿汾河 10 個縣(區)水電裝機容量和供水能 力。在沁河流域,規劃建設永和水庫、倪莊水庫、西冶水庫、
37、圍灘水庫、東大河水庫、云首水庫、柿莊水庫、和川水庫等8 座水庫,為臨汾、 晉城兩市 5 縣的供水、 發電和灌溉提供水資源保障。二、完善流域防洪減災保障體系在部分山區支流上增設小型水庫, 提高山區重點支流和重要 區域的防洪標準。在汾河流域規劃建設樊王河水庫、龍鳳水庫、魏家溝水庫、 黃華峪水庫,減輕介休市、交城縣、稷山縣的防洪壓力;在泗交 河規劃建設泗交河水庫, 提高夏縣的防洪標準; 在沁河流域規劃 建設西冶水庫和柿莊水庫,緩解陽城縣和沁水縣的防洪問題。三、完善流域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在保障供水的同時, 規劃修建的部分水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的 小型水庫可作為地下水回灌、 防護林建設及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的
38、水源,并增加枯水期河道生態流量。在有條件利用雨洪資源地區建設小型水庫, 蓄滯雨洪水, 改 善當地的生態環境。-17 -第五章 工程規劃及實施意見一、近期建設重點“十一五”期間,山西省黃河流域擬安排 32 座小型水庫工 程,按照行政區劃分:忻州市 3 座,晉中市 5 座,呂梁市 6 座, 長治市 2座,晉城市 5座,臨汾市 6 座,運城市 5座。按照流域 分區,河口龍門區 9座,三門峽沁河區 4座,汾河區11座, 沁河區 8座。32座水庫新增總庫容 2.11 億 m3 ,新增供水能力 2.11 億m3,新增水電裝機2.54萬kW,總投資36.97億元。山西省黃 河流域小型水庫工程項目行政分區匯總
39、見表 5-1,流域分區匯總 見表 5-2。表5-1山西省黃河流域(行政分區)小型水庫工程匯總表序號水庫名稱所在河流縣(區)流域面積kmi庫容萬mi供水量萬mi裝機kW總投資萬元2007年擬 開工 項目黃河流域合計14424211132120925447忻州市1深溝水庫(旁引)嵐漪河支流北川河:M-i U-j t=r 岢嵐縣6.133544723002柳林水庫汾河支流東碾河靜樂縣娑婆鄉1609628551503大廟河水庫汾河支流大廟河寧武縣窯子灣村112990806500晉中市4石膏山水庫汾河支流仁義河靈石縣南關鎮1104975782005龍鳳水庫汾河支流龍鳳河介休市364.2980100040
40、06石寶水庫汾河支溝石寶溝平遙縣68.95893001507樊王河水庫汾河支溝樊王河介休市樊王村472001002008藺郊水庫瀟河支流涂河榆次區長凝鎮2489501000300:呂梁市9千年水庫三川河支流小東川河離石區信義鎮58.760831010坪底水庫屈產河石樓縣裴溝鄉99240050011魏家溝水庫磁窯河交城縣魏家溝村91.7899556616012陽灣則水庫蔚汾河支流嵐尾河興縣陽灣子村7283015020013峪口溝水庫三川河支流峪口溝:方山縣北武當鎮24050040078014高紅水庫黃河支流三川河柳林縣41219801100600長治市15永和水庫沁河支流紫紅河沁源縣郭道鎮368
41、968105637516倪莊水庫沁河支流赤石橋河沁源縣赤石橋鄉75610258100晉城市17西冶水庫沁河支流西冶河陽城縣蟒河鎮127.667065060018圍灘水庫丹河澤州縣金村鎮2418.59841200150019東大河水庫丹河支流東大河澤州縣236840111252020云首水庫沁河支流端氏河沁水縣固縣鄉21813210032021柿莊水庫沁河支流固縣河沁水縣固縣鄉1429801000640臨汾市22和川水庫沁河安澤縣和川鎮2653990563123五馬水庫汾河支流洪安澗河古縣城關鎮348.8983777163024清峪水庫鄂河支流清川河鄉寧縣留太村45233701025柏山水庫昕水
42、河支流南川河:蒲縣189.44502508026南峪水庫昕水河支流南峪河隰縣后南峪村67.5420.1152.483827臣南河水庫澇河支流臣南河浮山縣北王鄉臣 南河村7822612314運城市28李家河水電站黃河支流西陽河垣曲縣歷山鄉237.2974705529板澗河水庫板澗河垣曲縣解峪鄉200990662530上澗水庫亳清河垣曲縣5540065731黃華峪水庫汾河支流黃華峪稷山縣16632179432泗交水庫泗交河夏縣泗交鎮107.2107243表5-2山西省黃河流域(流域分區)小型水庫工程匯總表序號水庫名稱所在河流縣(區)流域面積kmi庫容萬mi供水量萬mi裝機kW總投 資萬 元2007
43、年擬 開工 項目黃河流域合計14424211132120925447河口龍門1深溝水庫(旁引)嵐漪河支流北川河M-i U-j t=r 岢嵐縣6.133544723002千年水庫三川河支流小東川河離石區信義鎮58.76083103坪底水庫屈產河石樓縣裴溝鄉9924005004陽灣則水庫蔚汾河支流嵐尾河興縣陽灣子村728301502005峪口溝水庫三川河支流峪口溝方山縣北武當鎮2405004007806高紅水庫黃河支流三川河柳林縣412198011006007清峪水庫鄂河支流清川河鄉寧縣留太村4523370108柏山水庫昕水河支流南川河蒲縣189.4450250809南峪水庫昕水河支流南峪河隰縣后
44、南峪村67.5420.1152.4838三門峽沁河10李家河水電站黃河支流西陽河垣曲縣歷山鄉237.2974705511板澗河水庫板澗河垣曲縣解峪鄉200990662512上澗水庫亳清河垣曲縣5540065713泗交水庫泗交河夏縣泗交鎮107.2107243汾河14柳林水庫汾河支流東碾河靜樂縣娑婆鄉16096285515015大廟河水庫汾河支流大廟河寧武縣窯子灣村11299080650016石膏山水庫汾河支流仁義河靈石縣南關鎮11049757820017龍鳳水庫汾河支流龍鳳河介休市364.2980100040018石寶水庫汾河支溝石寶溝平遙縣68.958930015019樊王河水庫汾河支溝樊王
45、河介休市樊王村4720010020020藺郊水庫瀟河支流涂河榆次區長凝鎮248950100030021魏家溝水庫磁窯河交城縣魏家溝村91.7899556616022五馬水庫汾河支流洪安澗河古縣城關鎮348.8983777163023臣南河水庫澇河支流臣南河浮山縣北王鄉臣 南河村782261231424黃華峪水庫汾河支流黃華峪稷山縣166321794沁河25永和水庫沁河支流紫紅河沁源縣郭道鎮368968105637526倪莊水庫沁河支流赤石橋河沁源縣赤石橋鄉7561025810027西冶水庫沁河支流西冶河陽城縣蟒河鎮127.667065060028圍灘水庫丹河澤州縣金村鎮2418.5984120
46、0150029東大河水庫丹河支流東大河澤州縣236840111252030云首水庫沁河支流端氏河沁水縣固縣鄉21813210032031柿莊水庫沁河支流固縣河沁水縣固縣鄉142980100064032和川水庫沁河安澤縣和川鎮265399056312007 年,將重點開工建設晉中市石膏山水庫和龍鳳水庫, 呂梁市坪底水庫和千年水庫, 長治市永和水庫, 晉城市西冶水庫 和圍灘水庫, 臨汾市和川水庫和五馬水庫, 運城市李家河水電站 等 10 座小( 1 )型水庫工程, “十一五”期間建成,新增總庫容 0.81億m3,新增供水能力1.17億m3,新增水電裝機1.18萬kW。 2007 年擬開工項目特性見
47、附表 1 。2008 年以后陸續開工建設忻州市深溝水庫、柳林水庫、大 廟河水庫,晉中市石寶水庫、樊王河水庫、藺郊水庫,呂梁市魏 家溝水庫、陽灣則水庫、峪口溝水庫、南陽山水庫,臨汾市倪莊 水庫,晉城市東大河水庫、云首水庫、柿莊水庫,臨汾市清峪水 庫、柏山水庫、南峪水庫、臣南河水庫,運城市板澗河水庫、上 澗水庫、黃華峪水庫、泗交水庫等 22 座小( 1 )型水庫,該 22 座水庫新增總庫容1.31億m3,新增供水能力0.95億m3,新增 水電裝機 1.37萬 kW。 2008 年以后擬開工項目特性見附表2。(一)忻州市( 1 )深溝水庫深溝水庫位于忻州市岢嵐縣, 屬于黃河一級支流嵐漪河的北 川支流
48、上,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6.13km2。水庫主要引取北川河徑流,取水口新民以上多年平均徑流量 647萬m3。是以農業 灌溉和人畜飲水為主的小( 1 )型旁引水庫。深溝水庫樞紐包括大壩和泄洪設施。 設計總庫容 354 萬 m3。水電站裝機容量 300kW水庫的修建, 可以有效調蓄水資源, 每年增加供水量 472 萬 m3,并解決上游9村6000多人的人畜飲水問題。(2)柳林水庫 柳林水庫位于忻州市靜樂縣娑婆鄉與康家會鎮交界處, 屬汾河支流東碾河。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60km2,多年平均徑流量1328萬m3,是以城鎮生活和工業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生態等 綜合利用的小( 1)型水庫工程。柳林水庫由土
49、壩、泄洪底洞、 灌溉涵管三部分組成。 設計總 庫容962萬m3。水電站裝機 150kW。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工業、城鎮生活和農村人畜供水 855 萬 m3。(3)大廟河水庫 大廟河水庫位于寧武縣東寨鎮窯子灣村雷鳴寺, 屬汾河支流大廟河。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 112km2,多年平均徑流量 1575 萬m3。是一座以城鄉供水、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小( 1 )型 水庫工程。大廟河水庫壩型為漿砌石重力壩。 整個樞紐由大壩、 溢洪道、 放水隧洞三大部分組成,設計總庫容990萬m3;水電站裝機500kW。(二)晉中市(1)石膏山水庫 石膏山水庫地處晉中市靈石縣南關鎮峪口村上游1.5km ,位于汾河中游一級支流仁義河上游石膏山峽谷出口處。 壩址以上控 制流域面積110km2,多年平均徑流量為 1315萬m3,是一座以 城鎮生活及工業供水、 農村人畜飲水為主, 兼顧農田灌溉、 防洪、 發電和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小( 1 )型水庫。石膏山水庫工程包括樞紐工程、 供水和灌溉工程。 樞紐由攔 河大壩、導流泄洪洞、供水發電洞等工程組成。水庫總庫容為 497萬m3;電站為引水式,裝機 200kW。水庫建成后, 每年可新增供水量 577.6 萬 m3 ,其中向靈石縣 縣城和南關鎮提供城鎮生活和工業供水464萬m3,提供仁義河沿岸農村人畜飲水 36萬m3,農田灌溉面積 3495畝,灌溉用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標準化戰略實施展望與挑戰應對考核試卷
- 港口及航運設施工程合同管理考核試卷
- 租賃市場客戶關系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深海打撈裝備的作業安全標準制定與實施考核試卷
- 滌綸纖維在高端運動品牌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趨勢考核試卷
- 海洋石油鉆探的鉆井工程優化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源項目風險評估與管理考核試卷
-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數碼圖形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運動解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中考英語熱點話題閱讀《哪吒2魔童鬧海》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考研(第3版)鄭永廷配套考試題庫及答案【含名校真題、典型題】
- UL9540A標準中文版-2019儲能系統UL中文版標準
- 一種基于STM32的智能門鎖系統的設計-畢業論文
- 項目選址比選方案分析參考范本
- 中機2015~2016年消防系統維保養護年度總結報告
- 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生產工藝技術規程doc
- 極域電子教室解決方案
- JA系列電子天平使用說明書
-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GB-T-1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最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