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美術學科教學方案_第1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美術學科教學方案_第2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美術學科教學方案_第3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美術學科教學方案_第4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美術學科教學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美術學科教學方案中國花鳥畫線描執教學校 鄭州師范學院 執教系部 美術系 執教班級 14級美術學(1)班 執教教師 王 雪 教師職稱 助 教 教學時間 20152016學年上學期 課程性質 必修課 美術學科中國花鳥畫線描課程教學方案 任課教師:王雪課題名稱 中國花鳥畫線描學科美術學學制3年課程性質 必修課學時36學分課程編號12100116教 學 周第11-12周教材出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任教班級14級美術學1班教材目錄第一章 工筆花鳥畫概論 第二章 工筆花鳥畫所用工具和顏料 第三章 工筆花鳥畫技法演變第四章 工筆花卉和鳥的白描技法學生人數 38人教具目錄文房四寶、范畫、教學錄像(錄像:D /

2、教學文件 / 白描視頻)其它說明 教學工具1、熟宣紙,絹,毛邊紙等。2、筆:勾線筆類筆。3、墨汁:常用一得閣。4、其它工具:調色用瓷盤:一般有大、小兩種型號,純白色瓷盤為好。洗筆盅:有專門用于畫畫用的洗筆盅,或用大口瓶子或小桶。教學要求通過臨摹是學生了解花鳥畫的用筆用線,筆墨技法及美術要求。通過對歷代名作的欣賞,提高學生的修養及鑒賞水平。教學目的通過線描造型訓練,使學生了解傳統線描畫的發展和演變,初步掌握線描的勾勒方法與用筆規律,注意筆性與筆力的訓練,提高線的表現能力,并在技法的訓練中逐步提高對造型的審美趣味。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比較法。教學重點1、注重線在描繪對象的生長規律的同時,本身具

3、有的形式化趨向,要求學生通過主觀審視,經過篩選重組,使線不違背自身規律,又符合藝術和審美要求。2、學習上循序漸進,進行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既對學生著重進行造型能力、傳統技法的嚴格訓練,又注重啟發、誘導學生的藝術個性,鼓勵他們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創新。教學難點注重用線合理表現對象的結構和生長關系,注意骨法用筆的特點,要求學生從對象的表象去把握結構框架。用合理的筆法墨法去表現對象。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第一周 教學過程: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一、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從表現手法上分:寫意、工筆、兼工帶寫。從表現題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鳥。二、講述工筆白描歷史:工筆白描是中國畫最基本的

4、描繪方法。它作為一種繪畫形式和藝術語言,不僅深受中國畫家的重視和喜愛,而且以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質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明珠。中國工筆花鳥有著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以及豐富多彩的風格流派,綜觀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的說:它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而興盛于兩宋。中國花鳥畫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殷周的青銅器,漢代的畫像轉畫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藝品上經常出現的花木、鳥獸、魚蟲、龍鳳等紋樣。這些都是審美意識作用下產生的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在創造物質的同時,也創造了文化藝術。但這還不能稱之為花鳥畫,因為它不是獨立的繪畫藝術品。當繪畫藝術經過與實用的分離,并逐漸發展成熟,在魏晉南北朝

5、時出現了以禽鳥和山水、花園、蔬果為題材的作品,此時的花鳥畫多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的帶有一定的裝飾性,這是花鳥畫的萌芽時期。花鳥畫發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藝術空前活躍,詩歌、書法都出現了一代高峰使花鳥畫繼山水之后也逐漸獨立起來,成為專門的一種畫科。這時花鳥畫已成和人物畫,山水畫三分天下之勢。到唐代中晚期花鳥畫已經逐步成熟,根據歷史上記載薛稷、邊鸞、刁光胤等畫家高手輩出,到黃筌父子手里獲得了進一步發展,作風艷麗豐富,被世人稱之為“黃家富貴”。南唐的畫壇,則以徐熙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稱為“徐熙野逸”。花鳥畫的獨立是中國畫的發展,是中國畫內涵和主題的深化。唐朝末年農民起義,打垮了

6、唐朝的統治機構,由于戰爭頻繁,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繪畫發展也受到影響。但這一時期唯西蜀與南唐戰爭事較少,北方的一批貴族,士大夫紛紛來到江南和西蜀,又由于兩地郡主喜愛繪畫,從而創辦了“翰林圖畫院”。五代時期雖不長,但卻對宋代的院體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太祖掃蕩唐末五代之亂統一全國后,偃武修文革新圖治,文藝也有新的復興。相繼擴建規模龐大的“翰林圖畫院”對繪畫藝術在當時的繁榮是有推動作用的。同時還羅致了四散的畫家,實行畫家考試錄取制度,按其繪畫能力授予不同的官職。至宋徽宗時畫院盛至頂峰。黃氏父子其畫風技法,大體而言先用細淡的墨勾出物象的輪廓,然后再根據對象的不同質感在相應的輪廓內渲染色彩所達到高度

7、的真實性和生動性。北宋初年,由于二黃壟斷了宮廷畫院的權利,“黃家富貴”的畫體遂得以成為畫院中評定優劣去取的標準。因此約一百年的時間,宮廷內外的不少畫家都以黃體為格,以求得畫院中的一席立足之地。甚至連徐熙的孫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放棄家傳的落墨法。另創不用墨筆直以色彩圖之的沒骨法。隨著審美觀念的發展,花鳥畫逐漸轉變畫風。在文人士大夫之間,對徐熙畫派流連贊嘆者大有人在,并從北宋中期開始一股水墨寫意而以枯木,竹石,梅蘭為題材的文人畫涌起,后又加菊花合稱“四君子”用筆勁健,俊雅文秀,以屬文人畫筆墨淡墨一路。開后世墨蘭法門,注重書法結合。工筆花鳥畫各種流派無論意境、構圖、勾染都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兩宋時期的花

8、鳥畫空前繁榮,使工筆花鳥畫技不但成熟,而且又創造出勾填法、勾勒法、沒骨法和白描墨染法等多種風格流派。同時花鳥畫在理論上有所建樹,奠定了花鳥畫家尊重生活,長期深入研究生活的優秀傳統。強調花鳥的物理、物情、物態,把花鳥人格化,借物抒情。兩宋時期花鳥畫的空前繁榮得益于最高統治者的偏愛與重視,得益于皇家“翰林圖畫院”的建立。元代的“隱逸”則是一種社會性的退避,而與他們的“隱逸”生活直接相關的花鳥畫的藝術趣味和審美觀念也有深淺區別。鄉村而城市的一種情感回憶和追求,正是為何花鳥畫成熟于城市生活相當發達的宋代的緣由。進入明代以后,廷院體花鳥一度復興,由工筆粗筆轉化。雙勾填色,嫌刻板艷俗。徐謂是中國文化史上一

9、位怪杰,他的水墨大寫意花鳥借以發泄其滿腔的怨憤,所謂推倒一世之智勇,拓萬古之心胸。明清后,中國畫進入一個新的高峰,各種風格的畫法同時并存,最具風貌的畫家如趙之謙、任伯年等使這個高峰輝煌燦爛。“五四”以后新觀念、新思潮及外來文化的影響推動了繪畫的變革。文革后,花鳥畫家們在藝術思考表現方面有著很的變化與發展,超越了傳統,走向了現代。花鳥的精神內涵、審美取向、技法特點正起著巨大變化。藝術在不斷展,中國繪畫藝術將向更高的藝術舞臺。縱觀線描藝術的發展過程,歷代成就卓著者層出不窮,它的藝術表現形式,己經過了千余年的歷史錘煉,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它根植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促進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

10、,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正是當今藝術學子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三、勾線的工具和材料一幅優秀的線描作品,遠比鉛筆線描更具藝術魅力,因為毛筆的表現力是鉛筆所無法企及的。但由于毛筆的難于掌握和對勾線的功力要求較高,故而勾線階段成則出神入化、點畫生輝;毀則前功盡棄、功敗垂成,切不可等閑視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勾線首先要熟悉勾線的工具和材料,繪畫藝術的發展過程早已證明,不同的畫家對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的差異,導致了藝術風格上的變化。特定的工具和材料可以成為繪畫造型觀念和表現手法發生演變的原發點,線描做為一個技法體系的發展與形成也證明了這一點。 線描所使用的工具

11、材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1)筆毛筆從制作材料上大致可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大類。 硬毫毫料挺拔,既易于借力又富有彈性,是初學者最常選用的工具;但含墨量少,如運用不當,線條變化較少。紫毫、狼毫、牛耳等都屬硬毫之列。 軟毫筆性軟而不易掌握,使用上難度較大;但含墨量大,筆法變化也豐富,運用得當,豐韻內蘊,為硬毫所不及。羊毫、雞毫是軟毫的代表。 兼毫由硬毫與軟毫合制而成,由于毫料配用比例上的不同,軟硬程度上也有差異,因而品類極多,兼毫的筆性介于二者之間。毛筆按鋒穎的長短和筆頭的粗細又有長鋒與短穎之分,厚鋒(粗)與瘦鋒(細)之別。毛筆無論鋒穎長短,鋒穎皆可分為筆鋒、筆腹、筆

12、根三部分,在使用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無論那種類型的毛筆,“尖、齊、圓、健”是一支好筆的基本條件。 尖是指筆鋒要尖。只有筆鋒尖,筆鋒才能收攏,可藏可露;若筆鋒不尖,即是禿筆。 齊是指將筆毫平鋪時筆鋒是齊的,與尖是對應的條件。既尖且齊,筆鋒才能收攏不散、不開叉,方能點線圓融如意。 圓是指筆腹要飽滿充實,只有筆腹飽滿,才能八面使轉如意,且始終收攏如尖錐狀;勾線時筆鋒有筆腹的扶持,點、線才能圓潤厚重,富有立體感。 健是指筆毫的彈性,筆毫的彈性,主要取決于毫料的質量;彈性強,健而銳,勾勒才能自如。 初學者選用勾線用的筆,開始時以硬毫為宜,水平提高后,也可選用兼毫筆,至于軟毫筆,因其難于掌握,則一般不予

13、選用。 毛筆的選用,長鋒、短鋒可按個人習慣而定,工筆類人物線描常用的硬毫勾線筆如葉筋筆、衣紋筆等,都屬于長鋒中的瘦鋒類;紅毛筆、蟹爪筆等都屬于短鋒中的厚鋒類。就其特性而言,短鋒易于掌握,但少變化;長鋒使用難度較大,但變化也多。(2)墨墨的種類分為松煙、油煙、松油煙、漆煙四大類。 繪畫用墨,以油煙為佳,因其姿媚而不深重,墨色變化層次也多,淡墨無污濁之弊。墨的使用,在于研磨,人稱“執筆如壯士,研墨如病夫”。是指研墨易輕、慢、正,不可過急過快,墨汁才能細膩且變化豐富。 現在,書畫用墨汁的生產,使墨的使用方便簡易,但墨汁的缺點也很明顯,濃墨附著力不強,見濕易污,淡墨也較少變化;使用時最好少加點水再用墨

14、研磨,效果較好。如屬正式畫稿,特別是需要托裱者,用墨還是自研使用為好,以免托裱時有污濁之憂。 (3)紙線描寫生一般都是用鉛筆在較厚的素描紙上完成,如屬練習,可直接在其上用毛筆勾線;講究一些的線描寫生,大都是在素描紙的鉛筆稿上用宣紙拷貝后,再用毛筆勾線。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涂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其缺點是久藏會

15、出現“漏礬”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箋、冷金、酒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生宣則吸水力強。用淡墨水寫時,墨水容易滲入,化開。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故創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方可得心應手。 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玉版宣”即屬此一類。 簡單區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用水接觸紙面,水分立即散開的即為生宣、凝聚基本無變化的,即為熟宣,散開的速度較慢的為半熟宣(亦稱煮錘宣)。 宣紙品種按原料配比分類可分為棉料、凈皮、特凈三大類。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紙,較薄、較輕;凈皮是指檀皮含量達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

16、量達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紙張更能經受拉力,質量也越好;對應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紙,更能體現豐富的墨跡層次和更好的潤墨效果,越能經受筆力反復搓揉而紙面不會破。 線描用紙,初學者以選用熟宣紙為宜,因熟紙不滲化,易于掌握。水平提高后,亦可用半生半熟紙或生紙。(4)硯硯臺在傳統硯譜中有端硯、歙硯、洮硯、魯硯四大名硯。硯臺的鑒別方法看:看硯的質、工、品、銘、飾與新舊,是否經過修補等。如果硯已經修補過的,其補過的地方顏色與硯的原色總會有差別。 摸:拿到一方硯,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來感覺像小孩皮膚一樣光滑細嫩,說明石質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覺,說明其石質較差。 敲:將硯面用五指托空,輕

17、輕擊打,或用手指彈硯,聞其聲。若為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這三種不同的聲音,分別體現出端石質的嫩與老。而歙石硯敲擊則以清脆的“鐺、鐺”金屬聲為最好。如果聲音為“噗、噗”,就說明該歙石多泥質,或石質有暗傷痕,為下品。 洗:硯最好要經過清洗,尤其是古硯因硯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硯的自然美紋,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硯的墨痕,看硯石是否有傷痕和修補過的痕跡。 掂:用手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石硯,一般來說硯石物膠結緊,顆粒細;輕的說明膠結松。掂的方法尤其對歙硯比較適用。 刻:一方硯的好與差,首先考慮的是石質的好壞。對于硯石熟悉的只要用力在硯石上輕輕地刻上幾道,馬上就會感覺出硯石

18、的優與劣。但從實用而言,普通硯臺即可,以發墨快,蓄墨多,不吸水,并且帶蓋最為方便實用。初學者如作為練習,用墨盒盛墨汁使用亦可。 線描藝術的工具材料,遠比其他畫種簡單,初學者除筆的質量要達到要求,其他工具與材料的選用不必過分講究,至于有條件者,則另當別論了。四、白描畫法白描,也稱“線描”、“雙勾”,它的特點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關系,完全用線來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質感和立體感,圓滿地完成畫面效果,達到形神兼備的造型要求,形成中國畫“以線造形” 的審美要求和民族特色。白描在中國繪畫藝術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形象的框架和筋骨,還具有獨立的藝術性,所以它又是中國畫的一個獨立畫種。白描是學習中國畫的

19、基礎,南齊謝赫的六法論中特別于第二法中便提出“骨法用筆”。清沈宗騫云:“筆乃作畫之骨干也,骨具則筋絡可聯,骨立則血肉可附”,可見用筆是中國畫造型的根本技巧。線的運用是中國畫最顯著的特點和優點之一,“線描既成,物象已立。”就是說,當輪廓勾出來后,物象的形態已經包含在線描之中了。傳統的工筆畫和寫意畫具是以線造型。工筆勾線像楷書。寫意勾線像草書,都包含大量的“線”,人物畫中的衣紋、器物,山水畫中的車、舟、山石、樹木、屋宇、亭臺樓閣以及某些皴法,花鳥畫中的花草樹枝,鳥的羽毛,往往也是以勾法表現的。白描是研究線的運用和表現的形式美,是畫的骨子,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訓練基礎,是表現任何一種物象最明快最簡捷的

20、手法,也最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最具有自己民族特點的一種國畫表現形式。所以要學好中國畫,必須以白描做基本功,打基礎。所謂“白描打底”也有這一層意思。   對握筆的這些要求主要是針對中鋒用筆的線條,特別在進行線條練習的時候,更要嚴謹規范,這樣才能充分了解中國畫用筆的規律。當然,在實際繪畫中,不可能使用千篇一律的中鋒筆法,特別是寫意畫,筆觸的提按轉折、筆鋒的中側順逆等千變萬化,但是,用筆的一切變化都建立在正確的握筆方法和對用筆基本功的掌握上。白描勾勒不是用細線沿著花葉輪廓去“描”,而是用書法中講究的用筆法“寫”出形象。    五指握筆法對握

21、筆的姿勢、指法和腕、肘部的運動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1)姿勢:要求筆垂直于畫面上,不要出現斜角,要達到“筆如懸針”的狀態。五指握筆的方法可以使筆與紙垂直,這樣就避免了筆鋒的側面與紙張接觸,就不會出現側鋒了。  (2)指法:五指并攏,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中指勾住筆桿往里拉,無名指頂住筆桿往外推,小指抵住無名指。握筆的五指要有力度,切忌松垮,手掌要虛空,就象握住一只雞蛋,要求“指實掌虛”。  (3)腕、肘:要求以肘作為支點,腕部虛懸,運動前臂。四、演示與講解:勾每條線都必須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起筆藏鋒、行筆、收筆回鋒。演示各種筆墨變化:如中鋒與側鋒、順鋒

22、與逆鋒,以及頓挫、轉折、連斷、粗細、方圓、疾徐、光毛、虛實等用筆的變化。中國畫在造型上講究“意象”,并不追求對象的真實性,在形式語言上具有較強的程式性,“意象”的造型和“程式”的語言是可以通過臨摹學習其規律的,所以學習中國畫從臨摹入手是一個好的方法。任何一根線,它都由起筆、行筆和收筆這三個部分組成,正確掌握和運用這三個動作是線條成敗的關鍵。 (1)起筆要頓 所謂“頓”就是筆鋒著紙后輕輕地上下抖動幾下,其目的就是將外露于線條之外的筆鋒調整到線條之中,使之“藏鋒”。書法筆畫線條起筆時要求“欲右先左”,即如果筆畫是從左往右寫的話,起筆時要求筆畫先從右往左寫,然后再回過來從左往右,這樣做的目的也就是讓

23、筆鋒藏于線條之中。 (2)行筆要暢 線條在運行過程中要流暢,要求線型要統一,不能出現“蜂腰”、“側鋒”和“飛白”等現象。要使線條流暢,首先要做到呼吸均勻,千萬不要憋著一口氣,尤其是畫長線,更要氣息流暢,這樣就會克服緊張情緒,有效地減輕停頓和顫抖等現象。要解決粗細不均,線型不統一和“側鋒”等現象,必須“中鋒運筆”,只有這樣線條才能如“春蠶吐絲”般地勁健連綿。 在行筆過程中要注意線條的節奏和韻律。一根線,尤其是長線,在行筆中切不可一瀉千里,要盡量利用筆觸運行的快慢、輕重來控制線條的節奏變化,在轉折的地方要“頓筆”,這樣既可以調整筆鋒運行的軌跡方向,又可以產生節奏感,這種有節奏變化的線條才能產生韻律

24、,才有生命力。 (3)收筆要留 書法筆畫線條要求收筆時要“回鋒”,也就是要將筆鋒回過來藏到線條之中。在進行國畫線條練習時也要注意“藏鋒”,但沒有必要象書法那樣“回鋒”。“留”就是將筆鋒留于線條之中,切不可將線條尾巴隨意地拖到線條的外面。在畫線條時只要將筆適時停住,不要下意識地拖帶即可。 (4)順、逆鋒在繪畫過程中,人們往往習慣于從左往右或從上往下地運筆,這種習慣的運筆叫“順筆”,而從右往左或從下往上的運筆就沒有“順筆”自然,它較別扭,所以稱為“逆鋒”。在練習勾線時,要“順鋒”“逆鋒”交替進行,千萬不要因“逆鋒”難就少練習。練習“逆鋒”不要為了勾勒的方便而改變畫面的方向,如果隨意轉動畫面的話,就

25、起不到練習的作用了。線描藝術的筆法亦有所忌:主要有板、刻、結、枯、弱、率等。板:所謂板,一是用筆不活,二是沒有腕力,三是用筆為物象形體所困,缺少變化。刻:所謂刻,是指用筆過于顯露,妄生圭角,不夠含蓄。結:所謂結,是指用筆拘謹,行筆遲緩,線與線交接過緊,不夠靈動。枯:所謂枯,是指用筆飄浮枯于,缺少生氣,無厚潤之感。弱:所謂弱,是指行筆忽飄忽墜,筆線飄浮,如水上浮草,沒有力度。率:所謂率,是指行筆草率,或含糊潦草,或妄自為力,筆法雜亂無章。線條是中國畫的基礎,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作品的成敗,因此在學習中國畫之前,尤其在學習工筆畫之前進行線條的學習尤為重要。學國畫練習線條就猶如學書法練習筆畫一樣,通過對

26、線條的起、行、收的練習,掌握線條運行的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各種線條變化的練習,熟悉不同筆毫的硬度特性和用筆的不同角度變化規律,準確把握指、腕、肘的運行方向和力度,靈活運用各種頓挫、轉折、提按。在書法筆畫線條練習中,要求“藏鋒”,也就是要將筆鋒藏于筆畫線條之中,切不可“露鋒”。線條在運行時要始終使筆鋒藏于筆畫線條之間,如果筆鋒露出線條之外,就犯了“側鋒”的大忌了。雖然國畫線條和書法線條不盡相同,國畫線條變化豐富,要求多樣,但在進行基礎線條練習時,它也和書法筆畫線條的要求基本一致,重點要求掌握“中鋒運筆”,這樣才能畫出挺健流暢,“如錐畫砂”、“如屋漏痕”般遒勁有力的線條。第二周 教學主要過程

27、一、講述葉子的結構畫法: 1、葉片的形態和葉脈。2、葉柄是葉片與莖的連接部分。3、托葉。二、勾線方法:白描花卉靠用筆用墨表現花卉的質感,一般用較細較淡的墨勾花,較重較粗的線勾莖葉等。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線粗重、方硬,色彩淺及薄嫩的地方用線輕細、圓柔。一幅好的作品,在用線、用筆、用墨上都應考究,既有變化,又有統一,不能死搬硬套,要學會靈活運用。1、勾線起筆順序:為不蹭臟畫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順序勾下來。2、如何表現結構之前后關系:當兩條線相遇,一線在前壓住另一條線,即為前壓后。3、邊緣線與折面線的處理:花葉的輪廓線大致可分為兩類不同的線條,一種是葉片和花瓣轉折時產生的折面線和

28、花葉的主筋,這種線要勾成飽滿、富于彈性的弧線,以表現花葉挺拔的生命力;另一種是葉片、花瓣的邊緣線要用頓挫、起伏、有粗細和連斷等多種變化的筆觸,以表現花葉曲折豐富的變化。這兩種線條既有對比,又要統一,既表現了花葉轉折變化的多姿,又要有線條本身的節奏和韻律。4、墨色變化:線條的濃淡粗細,一般花頭用淡墨,葉子用濃墨。中國畫講“應物象形”,好的線條必須與花卉的形象、質感、空間感結合得恰到好處。生動地表現花卉的生命力、精神意趣。從對象的結構出發,寫出對象具體生動的形,最終達到表現對象內在神韻的目的。白描勾葉的各種變化及注意事項 1、勾葉的粗細變化:葉尖薄,葉柄厚,故勾葉從葉柄起筆,由粗而細,主脈也相同,

29、切忌主脈與邊緣三條線正交于一點。 2、勾長葉與花莖的方法:左臂倚案扶紙,撐住身體,右手執筆輕輕擎起手腕,用小指掌側微微擦著紙面行筆。 3、側葉脈勾法:勾側脈起筆時要頓筆藏鋒,與主脈結合好,不要歪斜或脫節,每條側脈的末端都指向葉尖。三、白描花卉的花頭用筆變化及注意事項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可從基部起筆,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從尖端起筆。玉蘭、木棉用線挺拔有力,牡丹、芍藥等花瓣薄嫩多折,勾線可用細線顫筆。 2、花頭外輪廓要有參差、圓缺的變化,畫復瓣花要歸蒂連心。 3、花筋的處理,花筋不明顯的不勾,顯著的必須勾好,可以更好地表現花瓣的轉折運動,線要細而虛。 4、花蕊的勾點:雌蕊明顯的可先用中

30、淡墨勾勒,雄蕊花絲要勾得細而有力,行筆快捷,收筆尖細,花絲向雌蕊攢抱,花藥用焦墨一點成形。 5、花萼、花托、花柄的勾法:勾花萼的尖部用筆要頓在一起,短花柄可不勾,長花柄兩條線要勁挺有力,搖曳多姿,兩條邊線要平行均勻,不可忽粗忽細。 四、莖枝與樹本的勾勒與皴擦 1、草本莖的勾勒:兩條邊線平行,出枝的節間略為膨大,行筆注意平行,也要有頓挫。 2、木本莖的勾勒:用皴表現樹皮的紋裂和起伏,皴擦結合,表現樹皮干裂粗糙,起伏轉折。勾皴木本枝干多用中鋒與側鋒結合,轉筆與折筆互用。注意由老本到小枝、由粗漸細的規律,出枝和生疤處隆起,曲折有形,枝干穿插以“女”字形(斜三角形)為美。 好的白描既要表現花卉的形神氣

31、質,又是畫家感情和性格的流露,要練好白描就要堅持金石、書法的研習,把他們融合起來,加強線描的藝術趣味。 五、講述鳥的畫法:鳥類屬于恒溫、卵生的脊椎動物。鳥的軀體形成一個梭形,鳥的前肢演化為一對翅膀,全身遍被羽毛。 1、骨骼:鳥類骨骼露于體表的是嘴和下肢。上嘴骨與頭愈合在一起,下嘴骨游離,由韌帶與上嘴連接。下肢的股骨于脛骨大部分包在腹內,鶴類與雞類的脛骨露出得多一些。鳥腿為跗蹠骨。鳥爪有四個腳趾,第一趾向后包括指甲在內有骨兩節,由內向外數,第二趾三節,第三趾四節,第四趾五節。 2、鳥體各部名稱:頭部包括上額、頭頂、枕部、前頸、后頸、側頸、喉、眼先、眉線、耳羽、頰,身體包括背部、胸部、腰部、腹部、

32、肋部、尾巴、上尾筒、下尾筒、翅膀,腿部包括內趾、中趾、外趾、后趾。 3、鳥體羽毛的組織結構:鳥體羽毛可大體分為兩類,一稱為“翎”,一稱為“毛”。古人曾把畫鳥稱為畫“翎毛”。 “翎”指較大的比較硬挺的羽毛,中間生有明顯的羽軸,與兩側生的羽枝區別分明。翎生在翅與尾,在飛翔時起主要作用。 “毛”指比較柔細的絨毛,羽軸和羽枝區別不明顯,它們起著保護體溫的作用。毛的生長有一定的走向,背面、腹面與膀上的毛走向都不同。 4、鳥的形象與體面: 鳥的頭部和軀干是兩個卵形,聯上頸部、加上翅尾就形成鳥的形象. 鳥的翅膀張開大致可分為三種翼形:方形翼(鷹翼)、尖形翼(信天翁類)、圓形翼(一般鳴禽)。 鳥的尾羽形象變化很多:如平尾(鷗、鷺等)、凸尾(如伯勞)、尖尾(如雉類)、契尾(啄木鳥)、圓尾(鳩、鵲等)、凹尾(繡眼、白玉鳥等)、燕尾(家燕)。 畫鳥的角度要變化多樣但不宜畫正前、正后、正側等,因為這些角度易呆板。畫鳥的形象不要照相式地自然主義的描寫,可加以夸張改造,使之更美。 為了更好地塑造鳥的姿態,可以借用素描中分面的方法,用輔助線分析鳥的體面關系,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畫好一些難于表現的姿態。 無論鳥類的種類有多大的差異,但其生長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