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結合建立第一個STM32工程_初學者必看_第1頁
圖文結合建立第一個STM32工程_初學者必看_第2頁
圖文結合建立第一個STM32工程_初學者必看_第3頁
圖文結合建立第一個STM32工程_初學者必看_第4頁
圖文結合建立第一個STM32工程_初學者必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圖文結合教你在RVMDK上建立自己的STM32工程發布: 2009-5-20 15:59 | 作者: hnrain | 查看: 53次在網上找了很久,還是沒有能找到一篇圖文結合的介紹如何在RVMDK上建立自己的STM32的工程的好文章,于是下決心自己寫一篇。偶用的是RealView MDK 3.22評估版。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很容易就下載到了。 一、先新建一個工程項目文件夾。由于RV編譯環境需要加入比較多的庫文件,有用戶自己寫的代碼,也有庫文件,還有編譯輸出文件,還有新建的工程文件。所以我們最好在新建立的文件夾里再新建幾個子文件夾,這樣就不容易亂,我按照網上介紹的,建立的GPIO工程如下:二、

2、首先雙擊桌面上的Keil uVision3快捷方式,打開的是你上次打開過的一個RV工程。這個不用理它,你直接點擊Project New uVision Project,如下圖:會出現一個Creat New Project對話框,提示我們要將此工程保存到什么路徑之下:三、我們將工程保存到GPIO文件夾中的Obj子文件夾中,輸入文件名(不用輸后綴,因為后綴默認為*.uv2),點擊“保存”,會自動彈出選擇ARM器件對話框: 選擇好目標ARM型號,單擊“確定”,會彈出一個對話框,提示你是否要添加啟動文件,點擊“是”: 這樣,工程就建立好了。四、 管理建立好的工程。因為文件比較多,所以我們最好用幾個文件

3、夾來放不同類型的文件。注意,這些文件夾是虛的,實際中并不存在,只是方便管理而已。如下圖: 點擊工具欄上的那個“品”字形按鈕,或者右擊Source Group1,選擇Manage Components,出現以下對話框: 根據個人的習慣,建立幾個文件夾,一般建立三個: 1)StartUp:用來存放STM32的啟動文件;2)在Project菜單下的用戶寫的源文件main.c,保存在User子文件夾下,把該文件添加到工程中(Add File to Group "User")并編寫程序代碼;3)將所使用到的庫函數加入工程(Add File to Group "Lib&quo

4、t;),其中stm32f10x_lib.c文件是整個庫的一些定義,是必須要的;在這里,如果不知道使用了哪些庫函數,不知道應該添加哪些庫文件進入工程,就添加所有的固件庫函數到工程,為了方便可以直接添加:C:KeilARMRV31LIBST路徑下的STM32F10xR.LIB文件進入工程; 設置好的界面如下: 我們在編譯之前還應該對工程選項做些設置,這些設置也可以在建立工程后馬上進行;在工程上單擊右鍵,選擇“Options for Target”,打開選項窗口: Device標簽為器件選擇,這在建立工程的時候就設置好了。Target標簽為目標設置;Output標簽為輸出設置,是輸出信息的輸出路徑,

5、點擊“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一般偶選擇輸出文件存放路徑為Out子文件夾;Debug標簽為DEBUG調試設置,默認狀態為軟件調試,而也可以選擇JLINK和ULINK或者ST LINK-II Debugger進行硬件調試,選擇Run to main是為了進入調試狀態后直接進入主函數;Utilities標簽是程序下載設置。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程序的編寫和編譯了。比起CARM來,偶感覺有點點麻煩,呵呵。Keil MDK工程管理圖文詳解發布: 2009-5-20 15:47 | 作者: hnrain | 查看: 53次前幾天有人問RVMDK下的工程管理,說前面的博文寫的太

6、簡單了,希望能寫個圖文教程。今日得閑,寫下此文送給大家。 好的代碼管理方法能給人一種有條理的感覺,通過將不同功能的代碼文件分門別類的組織起來,不僅可以理清整個項目的脈絡,還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各代碼文件和函數間跳轉,從而加快項目的開發速度。 RVMDK的工程管理在Project WorkSpace窗口中,上圖是我建立好的一個STM32的工程目錄,有三個Groups,分別用來存放STM32的啟動文件、庫文件和用戶文件。下面介紹進行工程管理的步驟:第一步、在Project WorkSpace窗口中剛建好的工程上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Manage Components”,打開項目管理對話框;

7、 第二步、在“Project Components”標簽下根據需要建立目錄,第一欄是工程的根目錄,在這里可以修改目錄名;第二欄是添加Groups,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建立不同的組來分別放置不同類型的文件;第三欄是為建立的組添加代碼文件用的,點擊“Add Files”添加。 這樣就完成了工程管理目錄的設置,除了用上面的方法添加代碼文件外,還可以直接在Project WorkSpace窗口中用鼠標右鍵進行添加。在Project WorkSpace窗口中選擇不同的標簽還可以查看Regs、Books、Functions等信息,比較有用的是在Regs中查看通用寄存器的值,在Functions中進行不同代碼文

8、件和函數間的跳轉。 個人認為Keil MDK的工程管理功能還是非常方便的,值得稱道STM32 RVMDK學習實例_1.GPIO軟件仿真發布: 2009-5-20 16:05 | 作者: hnrain | 查看: 60次使用Keil的RealView MDK開發工具進行STM32的學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感受最深的是MDK提供的軟件仿真功能很好很強大。從IAR轉到MDK開發環境以后,我就很少像以前那樣一遍遍的將程序下載到開發板上進行調試了,而更多的是采用MDK的軟件仿真功能進行調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今天開始,我會陸續把以前做的一些試驗發布到Blog里,希望大家多來捧場! STM32 RVMDK

9、學習實例的第一回就從GPIO的軟件仿真入手。我使用的是RealView MDK 3.22評估版,英蓓特對其幫助文件進行了漢化,大家可以到下面的地址下載: 第一步當然是建立工程了,這里就不詳細敘述了(可以參考Blog前文,網上也有很多介紹); 第二步編寫代碼并編譯,關鍵代碼如下:int main(void)#ifdef DEBUG debug();#endif RCC_Configuration(); GPIO_Configuration(); while(1) / For STM3210B-LK1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5); delay(); GPIO_R

10、esetBits(GPIOB, GPIO_Pin_5);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6); delay(); GPIO_ResetBits(GPIOB, GPIO_Pin_6);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7); delay(); GPIO_ResetBits(GPIOB, GPIO_Pin_7);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8); delay(); GPIO_ResetBits(GPIOB, GPIO_Pin_8);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7); delay(); GPIO_ResetBits(GPIOB, GPIO_Pin_7);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6); delay(); GPIO_ResetBits(GPIOB, GPIO_Pin_6); 很簡單,就是用GPIOB的5、6、7、8位實現流水燈效果。 第三步選擇Debug工具,打開“Options對話框”-選擇“Debug標簽”-選中“Use Simulator”->確定; 第四步進入Debug模式,打開“Debug菜單”-選擇“Start/St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