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測量第一節線路路徑方案的選擇第二節選定線測量第三節三角形分布法測距第四節橫基線法測距第五節交叉跨越測量第六節平斷面測量第七節桿塔定位測量測量工作依據送電線路測量技術規定線路勘測技術規定第一節線路路徑方案的選擇選線工作分為初勘選線和終勘選線選線的目的:選擇線路最短、施工方便、運行安全、便于維護。安全和經濟一、室內選線經濟、技術、平安、環保二、實地勘察室內選線考慮的因素:初勘選線圖上選線 繪出若干方案作為收資和初勘的依據收資及初勘終勘選線 確定走向,設立臨時標樁定位 在選擇的路徑上定線,斷面測繪,配置桿塔設計測量工作包括:選線測量定線測量平斷面測量交叉跨越測量定位測量第二節
2、選定線測量一、選線測量測定線路中心的起點,直線點,轉角和終點位置逐點在實地確定。二、定線測量根據測量的結果,用標樁精確固定于地面(一直接定線正倒鏡分中法延長直線,或稱為重轉法。儀器在z,正鏡視J,倒轉望遠鏡視A倒鏡), 再倒鏡視J,倒轉望遠鏡視BJZADB重轉定線矩形法定線(二間接定線 采用矩形法或三角形法矩形法儀器在B,以A點后視方向測角B90度。依次定出C,D,E,F用鋼尺法往返量取距離BC,DECD可視距量取矩形法定線FABCDE方法與步驟1.在B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儀器,用一測回法測量ABC=90,用鋼卷尺或皮尺量取BC的長度。2.在C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儀器,用一測回法測量B
3、CD=90。3.在D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儀器,用一測回法測量CDE=90,用鋼卷尺或皮尺量取DE的長度,使DE = BC。4.在E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儀器,用一測回法測量DEF=90。本卷須知1.嚴格按照一測回法測量角度。2. DE長度一定要與BC長度相等。3.CD長度要繞過障礙物。三角形法定線三角形法定線盡量采用等腰三角形量取BC長和角ABC,角BCD,計算CD長,角CDE 測定D點,例5,解法一二比較ABCDEP三角形法定線坐標定線 x yP1、P2為已知控制點,J1、J2為要測設點。定線時,將儀器安置在P1點上,后視P2點轉 角,并量取s距離,即定出J1點的位置。同樣方法定出J2
4、及其他各點。注意:距離s用鋼尺往返測量,相對誤差不大于1/200,或者用全站儀直接測量。角度 用測回法施測一測回。半側回之差不大于 1。P1P2J1J2xxy11yarctan2121)()(yyxxsGPS定線GPS坐標系統坐標系轉換定線施測 測量和放樣三、釘標樁定線測量中對所有轉角、直線、測站點等都要釘立標樁,并分別按順序從線路起點開始編號。樁名是唯一的。Z、J、G測量標樁規格 (a)一般標樁;(b 固定標樁注:1.本圖注記尺寸以cm為單位 2.標樁長度與埋設深度可視土質而定。四、測水平轉角水平轉角直線樁和轉角樁的水平角,一般以測回法觀測一個測回,取其平均值,半側回之差不大于1。左轉和右轉
5、的概念線路轉角是指線路中心線之間水平夾角的補角,即轉角點的線路前進方向與原線路延長線的夾角。左轉右轉Z1Z2J2五、距離及高程測量視距法測量時,在平地時不超過400m,在丘陵地帶時不超過600m,在山區時不超過800m。采用三角形法和橫基法測量距離第三節三角形分析法測距三角形分析法測距:A、B兩點間的距離為待測距離,A、C是根據現場地形布設測定基線。1、選擇基線AC或BC。2、分別在B、C點測量3、按照正弦定理知注意:小角應不小于1,基線與所求邊夾角應在70110之間;對兩個小角需進行實測。ABC、sinsinsinsinsinACABBCACAB第四節橫基線法測距橫基線法測距:MN為專用橫基
6、線尺,長度2米。使橫基線尺的邊緣與望遠鏡的十字絲橫絲重合。 AMNDB2cot2lD交叉跨越送電線路與河流,電力線,弱電線路,交通線,地上地下建筑交叉跨越測量的內容測定位置及標高,以確定該檔檔距及弧垂設計參考交叉角,位置,標高第五節交叉跨越測量(1交叉跨越測量,可采用直接丈量、視距法和光電測距儀測距等方法,測定其距離和高度。 當采用視距法測量時,以直讀視距與加讀三絲進行比較;若只能讀出二絲時,不得切整數。直讀視距與上、下絲讀數允許較差相對誤差為 1/200。 對于有影響的交叉跨越,應就近樁位以正倒鏡測定垂直角,其允許高差較差為 0.2M。 當距離和高差觀測符合限差要求時,成果取中數。(2若大跨
7、越線路交叉已有電力線,應測量中線交叉點最高線的線高。當線路不是正交或左右不等高時,應測量左右邊線有影響一側交叉點的線高及風偏點的線高。交叉跨越桿塔時,應測量桿塔頂高及平面位置。(3若大跨越線路跨越弱電線路,應測量交叉點的線高。當左右不等高時,應選測風偏點的線高。 對一、二級弱電線路,應施測其交叉角,并注明兩側桿號、桿型、材質及通向。當交叉跨越桿位時,應測量桿頂高,并在平斷面圖上加以注明。(4當大跨越線路交叉跨越鐵路或主要公路時,應測量交叉點軌頂或公路路面高程。注明鐵路被交叉跨越的里程。當跨越電氣化鐵路時,尚應測繪交叉點電力線的高程,并注明數據。(5當大跨越線路交叉跨越房屋時,應測量邊導線外 1
8、5M 內的屋頂高。(6當大跨越線路通過林區時,應選測、注記主要樹種的名稱和高度,并表明范圍。(7當大跨越線路交叉跨越電纜及油、氣管道等地下管線時,應根據設計人員提供的實地位置,測量交叉點的交叉角及地面高程,并注記管線名稱和通向。(8當大跨越線路交叉跨越架空索道、特殊管道、渡槽等建構筑物時,應測量交叉點頂部的高程,并注記被交叉跨越物的名稱、材料及通向。(9當大跨越線路交叉跨越其他擬建或正在建設的設施時,應按設計要求和指定的位置進行測繪,并注明其名稱、通向、交叉點累計距離、交叉角、地面高程、建構筑物標高等。交叉跨越測量itanixDHHHHHABAB或平面測量220kv以下 中心線各20m220k
9、v以上中心線各30m其余范圍地物可以目測斷面測量沿線路中心線,兩邊或線路垂直方向的地形起伏變化點的高度和距離測量縱斷面和橫斷面第六節平斷面測量斷面點的選擇不測點:地形變化不大需測點:邊界點,影響導線弧垂和桿塔位置確定 反映地形變化的點測量方法視距斷面測量1平斷面測量應根據測量任務書要求,確定平斷面測量的范圍,應用儀器施測范圍內的地物(建構筑物、道路、水系、架空物及地下電纜管道等),并注記接近路徑中心線的距離和高度。2對被交叉跨越的 35KV 以上送電線路,必要時測繪交叉跨越分圖,并注明被交叉跨越線路相鄰兩桿塔的桿號、型式、桿塔高度。3大跨越線路與弱電線路(電報、有線廣播、鐵路信號線等)平行接近
10、,經設計估算有危險影響時,應測繪弱電線路危險影響相對位置圖。4斷面測量,可采用視距法或直接丈量的方法測定其距離和高差。5采用視距法施測時,斷面點宜就近樁位施測,不得越站觀測。需要臨時加設測站時,應進行正倒鏡對向觀測,其距離較差允許相對誤差為 1/150,高差較差允許為 0.2M,成果取中數。6選測的斷面點,應能反映地形起伏變化和地貌特征橫斷面兩側對地安全間距,基礎施工要求邊導線的縱斷面和橫斷面 邊線地面高于中線地面0.5米 或1:4的斜坡平斷面測量測量規定8.1 平面測量8.1.1 送電線路的起迄點應施測與變電所相對的平面關系。8.1.2 送電線路中心線兩側各50m范圍內的地物應測繪其平面位置
11、。中心線兩側各20m范圍內的建筑物、道路、管線、河流、水庫、地下電纜、斜交或平行接近的梯田等,均應實測其平面位置。8.1.3 當線路通過森林、果園、苗圃、農作物及經濟作物時,平面應實測其邊界并注明作物名稱、樹種及高度。8.1.4 當送電線路平行接近通信線路時,應按設計專業的要求實測或調繪其相對位置。通信線路危險影響相對位置圖的比例尺,應按平行接近線路的長短參照4.2.6執行8.2 斷面測量8.2.1 斷面測量可采用視距法、光電測距法、直接丈量等方法測定距離和高差。8.2.2 半測回測定斷面點的高差時,垂直度盤的指標差不應大于士0.5,大于時應進行改正。8.2.3 斷面點宜就近樁位施測,應遵守“
12、看不清不測的原則。視距長度不宜大于300m,大于時垂直角應進行正倒鏡觀測,距離應同向兩次觀測,其較差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1/200,成果取中數。也可加設測站進行施測,其距離和高差的技術要求,應按第6章的有關規定執行。8.2.4 選測的斷面點應能真實反映地形變化和地貌特征,防止漏測。平地斷面點的間距不宜大于80m,獨立山頭不應少于3個斷面點。在導線對地距離可能有危險影響的地段,斷面點應適當加密。對山谷、深溝等不影響導線對地安全之處可不測繪。8.2.5 當導線的邊線地面比中線地面高出0.5m時,應施測邊線斷面,立尺時應按導線間距準確地立在邊線位置。當線路通過高出中線和邊線的陡坎或陡坡附近時,應根據需要施測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賒銷額度協議書
- 樓棟長志愿服務協議書
- 背書轉讓協議書
- 變更孩子撫養權協議書
- 綜合還款協議書
- 考研錄取協議書
- 房屋代買賣合同協議書
- 酒場休戰協議書
- 道路綠化協議書
- 米油回收協議書
- 【MOOC】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河南中醫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3年駕駛臺資源管理真題模擬匯編(共873題)
- 2025中考英語作文預測:19個熱點話題及范文
- 黑龍江省龍東地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階段測試(二)(期中)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本科《經濟學(本)》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6)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項訓練:中國近代史材料題40題(原卷版)
- 升職晉級與薪資調整管理制度
- 安徽省2024年中考數學試卷【附真題答案】
- 基層社區治理困境及化解路徑研究分析-以XXX社區為例 行政管理專業開題報告
- 2024年甘肅省天水市中考地理試題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二(定心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