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方案】2013屆高考二輪地理復習專題測試(江蘇用):第(精)_第1頁
【創新方案】2013屆高考二輪地理復習專題測試(江蘇用):第(精)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6 講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限時:45 分鐘 滿分:100 分-、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4 分,共 32 分)F 圖是“我國內陸某區域分布圖”。讀圖完成 12 題。厠嚳等骷機垛洲罰泊沙漠1 現發現該湖泊在逐年萎縮。對其原因推測中,最不可能的是()A .人口增長迅速,流域內取水量大增B. 氣候異常,蒸發量增大C. 湖泊對地下水的補給量增加D .該區域過度開墾,以增加糧食產量2影響圖中 a、b、c、d 四個聚落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 .氣候B.地形C .水源D .政策解析:1.選 C 2.選 C 第 1 題,人口快速增加、過度開墾會導致用水量增加;氣候 異常,蒸發量加大也會導致湖泊萎縮。

2、第 2 題,該地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區,聚落沿河分布, 水源成為影響聚落分布的最主要因素。風能資源的豐富程度可以用風能密度來表示,下圖是“我國陸上風能密度分布圖據此回答 34 題。3.關于我國風能資源分布特征的敘述, 正確的是()A .盆地多于平原B .高原多于山地C .東北多于西南D .南方多于北方4.圖中甲地風能密度大于乙地,其原因是()A.甲地緯度低,獲得太陽輻射多B.甲地受臺灣海峽狹管效應影響C .乙地面對的海峽開闊風力強大D .乙地受山地阻擋作用風力較小解析:3.選 C 4.選 B 第 3 題,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得出結論。第4 題,太陽輻射與風能多少關系不大;甲地受臺灣海峽狹管效應,風力

3、強勁,風能密度大。5.下列關于圖示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A .當該區域大洋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時,泰國洪澇災害爆發B.該區域水旱災害頻繁,沿海地區多颶風災害C .農業類型以水稻種植業和熱帶種植園農業為主D .圖中南面的安達曼群島位于板塊交界處6.若全球氣候持續變暖, 則下列情況最有可能發生的是()A.圖中島嶼的山地毛竹分布的海拔降低B.圖中島嶼面積不斷擴大C .我國遼東半島適宜種植甜菜的面積擴大D.我國三江平原水稻種植面積擴大解析: 5.選 A 6.選 D 第 5 題, 該區域大洋環流呈逆時針方向說明是北半球冬季, 泰國降水少, 故 A項錯誤;該區域地處熱帶,以水稻種植業和熱帶種植園農業為主;該

4、區 域為熱帶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發;南面的安達曼群島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 界處。第 6 題,隨著全球變暖,我國三江平原水稻種植面積增大,島嶼的山地毛竹分布 的海拔升高,島嶼面積縮小,遼東半島適宜種植甜菜的面積縮小。讀“某區域公路干線(虛線)分布圖”,完成 78 題。讀下圖,完成 56 題。與冬季人們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及夏季植被茂盛,光合作用強,固定CO2多有關。7 影響圖中公路干線走向的主導因素是()河流資源城鎮氣候A .B.C .D .8.影響圖中交通安全的災害主要是()臺風寒潮地震泥石流A .B.C .D .解析:7選 B 8.選 C 第 7 題,從圖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斷出

5、圖示地區為山區,中部海拔相對較高,居民點主要是沿河分布,公路也主要是沿河谷延伸,選擇河谷地區建路有利于降低建設難度和成本,沿河經過眾多城鎮,又可以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第8題,圖中的地名“臥龍”為解題提供了定位信息,該地為四川盆地,北部的山地阻擋了冬 季風和寒潮的侵襲,距海洋較遠,且有地形阻擋,基本不受臺風的影響,盆地內又多山地、 丘陵,地質條件復雜,因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繁,對交通安全危害較大。、雙項選擇題(每小題 6 分,共 24 分)(2012 淮安模擬)下圖為“ 19932003 年西伯利亞(即亞洲北部)沙果特濕地上空(1 千米高度)空氣樣中 CO2含量的變化觀測統計圖”

6、。讀圖完成 910 題。9.“觀測數據曲線”出現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其形成原因主要有()A .冬季人們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C .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固定CO2多D .夏季人類活動強度大,排放 CO2多10.分析“長期趨勢曲線”可知,氣候變化對西伯利亞地區的影響有()A .可以大面積種植熱帶作物B.森林帶分布范圍向北擴展C .高山上林帶上限位置下降QO 冶量(p L/L)380370360350310330觀測數-爸期趨勢曲馥1 4 710U1)II1998 (年)D .北部海岸線位置向南推進解析:9.選 AC 10.選 BD 第 9 題,據“觀測數據曲

7、線”呈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可知第 10 題,“長期趨勢曲線”顯示空氣樣中C02含量呈上升趨勢,即全球氣候呈變暖趨勢,選項 B、D 正確。氣溫雖呈上升趨勢但在西伯利亞地區仍不能大面積種植熱帶作物的,高山上林帶上限位置上升。(2012 南京模擬)下圖為“2007 年部分國家石油產、消量統計示意圖”,讀圖回答 1112 題。11.石油出口量占本國石油產量比重最大的兩個國家是()A 沙特阿拉伯B 俄羅斯C .墨西哥D .伊朗12.美國石油進口量比中國大得多,其原因主要包括()A 社會經濟發達B.國內能源資源貧乏C .以石油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D.能源利用率低解析:11.選 AB 12.選 AC 第 11 題

8、,讀統計圖可知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兩國原油 產量高,消費量低,因此石油出口量占本國石油產量比重大。第12 題,從圖中看出美國原油消費量最高,結合美國資源、經濟狀況可知選項A、C 正確。美國能源利用率比中國高。三、綜合題(共 44 分)13.(2012 淮安調研)()(20 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12 年 1 月中旬開始,歐亞各地頻發極寒天氣,不僅干擾人們的生活,也影 響這些地區原汕產圧(mZI千脯】產業活動。材料二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組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了今年歐亞極寒天氣相關資料,并繪 制出下圖。(1)有專家認為歐亞各地頻發的極寒天氣與北極濤動”有關。北極濤動”是指北半 球中緯度和高

9、緯度氣壓此消彼長的現象。如果該觀點成立,則“此消彼長”可能是指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氣壓比正常情況偏_(高/低),中緯度地區氣壓比正常情況偏_(高/低),從而使中高緯度地區之間的水平氣壓梯力 _(增大/減小),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氣流 _(增強/減弱)。(4 分)(2)該研究性小組通過研究得出極地冷空氣擴散南下有三條路徑,一條沿大西洋東岸到 歐洲地區,一條到亞洲地區,一條到北美地區。試分析北美地形對極地冷空氣擴散南下的 影響。(8 分)(3)試分析極寒天氣對歐洲三大產業活動帶來的不利影響。(8 分)解析:第(1)題,極寒天氣與“北極濤動”有關。所以,北極濤動應是南北氣壓差增大(高 緯度氣壓偏高,低緯

10、度氣壓偏低),冷空氣南下造成的。第 題,由圖知,北美山脈、高原南北縱列分布,且中部地勢低平,有利于冷空氣長驅南下。第(3)題,對農業的影響主要是使乳畜業受損;極寒天氣使電力、通信設施受損,影響工業生產;極寒天氣還會影響交通 運輸業、旅游業、服務業等。答案:高低增大增強(2)北美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地勢低平且南北縱貫,有利于極地冷空氣長驅南下。(3)低溫凍害危害農業生產,使乳畜業受損;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受損,造成能源供 應緊張,影響工業生產,阻礙經濟發展;影響交通的正常運行,影響旅游等服務性行業的 經濟效益。14. (2012 南京二模)()(24 分)讀“我國石油進口部分通道示意圖”和“甲、

11、 乙兩地氣候資料圖”,完成下列問題。(1)新月沃土是指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圖上好像一彎新月而得名。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_根據甲、乙兩地氣候資料圖,分析甲、乙兩地氣候特點的差異及69 月降水少的共同原因。(6 分)(3)我國西南油氣進口通道與海上油氣進口通道相比,優勢有_。 (6 分)(4)為確保我國能源安全,除實現能源進口的多元化外,從能源開發利用的角度,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6 分)解析:第(1)題,該地區氣候干旱,水源是促進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農業活動容易導致土地鹽堿化、土地荒漠化等問題。第(2)題,從氣溫的最高值、最低值,氣溫的變化,降水的季節分配,總降水量等角度分析。第(3)題,從管道運輸的優勢方面分析。第題,從開源、節流、建立石油儲備基地等方面分析。答案:(1)水源 荒漠化 次生鹽堿化(2)最高月氣溫不同,最低月氣溫不同(氣溫的年較差不同);最高月氣溫出現的時間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