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術方案目的及意義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土地整治的決策部署及統籌城鄉發展工作 精神,為落實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2(年)和四川省土地利用總體規 劃(2006-202(年)的目標任務,統籌安排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和城鄉建設用地增 減掛鉤等各項土地整治活動,合理布局土地整治重點區域、 重大工程、示范項目 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 指導各地規范推進土地整治工作,有必要開 展各級土地整治規劃修編工作。科學編制和嚴格實施土地整治規劃,有利于有效整合資源,合理引導資金, 規范推進各項土地整治活動,優化用地結構,促進耕地保護和集約節約用地;有 利于統籌協調農村土地整治、資源環境保護和經
2、濟社會發展,促進土地資源可持 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有序推進農民居住條件改善、農村基礎設 施建設、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村環境治理,更好地發揮土地整治在新農村建設和 城鄉統籌發展中的抓手作用。工作依據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e)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f)基本農田保護條例g) 關于規范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0 * 號)h) 農村土地整治管理暫行辦法(國 發2010*號)i) 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C162 號)j)四川省土地整治規劃編制
3、工作方案川(國土資發2011 35號)k) 市級土地整治規劃(2011-202(年)和市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各部門 各行業發展規劃、有關區域發展規劃,以及有關土地整治的地方性法規、 規范和政策文件。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范圍1.1 土地整治對低效、空閑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進行治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活 動,是各類土地整理、復墾、開發以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活動的統稱。1.2 農用地整理采取平整土地、歸并地塊,建設灌溉、排水、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 持等措施,通過綜合整治農用地及其間的零星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提高耕地質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農田集中連片程度,促進農田適度規模經營,改
4、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活動。1.3 土地復墾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污染或 自然災害損毀(包括地震、洪災、滑坡崩塌、泥石流、風沙)等原因造成破壞、 廢棄的土地進行綜合整治,使其恢復到可利用狀態,增加農用地和耕地面積的活 動。1.4未利用地開發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水土資源相匹配為原則,采取工程、生 物等措施,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宜農未利用地,增加農用地和耕地面積的活動。1.5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和村莊規劃建設要求,采取工程技術、土地產權調整等措 施,對農村居民點及農村所屬特殊用地、工礦用地等進行拆遷、重建、更新、合 并,優化農村建設用地
5、布局,促進農村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積的活動。1.6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將若干擬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 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于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等措施,實現耕地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建設用地不 增加、布局更合理、節約集約用地等目標的土地整治活動。編制原則土地整治規劃應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認真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堅持以內涵挖潛為重點,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以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6、:a)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b)上下結合,與有關規劃協調;c)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土地變更調查及有關調查成果為基礎;d)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及補充耕地任務,堅守耕地紅線,提高耕地 質量,實現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管護的統一;e)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確保城鄉統籌發展的綜合效益;f)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優化生態空間格局;g)在多方案比較的基礎上確定規劃方案;h)堅持政府決策、部門合作、專家論證、公眾參相結合。準備工作1、為積極配合瀘州市土地整治規劃項目,我公司將成立規劃領導小組。領 導小組負責確定計劃方案,協調與有關部門的聯系工作,并解決規劃中的重 大問題,審查規劃方案等。2、
7、組建規劃編制組。編制組負責土地整治規劃編制的具體工作。3、對相關人員進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專業技術技能培訓。技術流程實地調舟準備工作段規劃捷礎硏究蟲大問題硬究縣域發展條件分折上輪規劃艮韜涇*咳工作評價榨關規劃協調研究整冶港力功能分區研究 眾甲地甦理潘力評價I 建設用地整埠替力評忻基本農田醛備空間布局硏究11土地樂冶生態敏感性搭局研究112 I鎮村怵果布局優化研究士地境毘憾力評抑P利用地開發蘑力評忻土地罄冷收益估算及分配機制研兄縣域土地整治士地整洽基礎設協槃枸建一 城>|建設用地埴矍詢琴 基本農田整備空間菇 鎮村悴蚤間優讓 - 農地用護與縹芭空間格呂構逐*±地墨拾總恠布局基 礎
8、 硏 究 階 段很 應用 段規 劃制段資料準備根據規劃需解決的問題和完成的目標,有針對性地調查收集以下基本資料:a)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氣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災害等 資料。b)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耕地后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 產資源、自然景觀資源等資料。c)經濟社會狀況:主要包括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農業統計、農用地分等、區域交通、農田水利、民風民俗、歷史文化資源等資料。d)生態環境狀況: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鹽堿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質災害及生態環境評估、監測等資料。e)有關規劃、標準及調查: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農業、林業、 牧業、城鄉建設、交通
9、、水利、環境保護、旅游、文化等部門規劃、標準 及調查資料等。規劃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包括上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情況評價、土地整治潛力調查評價、 土地整治重大問題研究等。上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情況評價上輪編制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地區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評價,未開展上輪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地區可結合實際開展土地整治相關工作情況的總結和評價。1. 上輪規劃編制情況介紹結合上輪規劃編制環境背景,分析上輪規劃編制原則、指導思想、基本思路、 目標任務及主要實施措施情況。2. 上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總結總結上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經驗,分析土地開發整理復墾潛力挖掘情況, 補充耕地主要途徑、面臨問題及困難,分析土地開發整
10、理復墾重點區域、重大工 程和重點項目的實施情況。3. 上輪規劃目標實現情況分析對比分析上輪規劃實施期間補充耕地及耕地占補平衡落實情況。已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地區,應分析掛鉤周轉指標歸還情況。4. 總體效益評價結合上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從不同項目類型角度,結合土地整治項目的 目標設置來選取合理的評價指標,評價上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的總體效益, 包 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土地整治潛力調查評價1、充分利用準備工作階段所收集資料,當所收集資料經整理后仍不能滿足 規劃編制需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調查。2、補充調查以土地利用現狀圖、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及相關規劃等資料 為基礎,采
11、用問卷、實地抽樣等方法,調查確定各調查單元各類待整治土地資源 總量及新增耕地系數。3、補充調查應在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統一組織、鄉鎮人民政府配合下,以行 政村為單元開展。4、補充調查一般應采用全面調查方式,特殊情況下可采用典型調查方式。 全面調查以全部行政村為對象開展;典型調查選擇具代表性的行政村開展。5、全面調查按以下要求進行:a)農用地整理狀況調查。以鄉鎮為組織單位,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各 行政村待整理農用地資源總量;或通過土地利用現狀圖件與數據分析,了解各村閑散地,待開發園地、牧草地,待復墾設施農用地,待填埋坑 塘水面總量,及現狀農村道路占耕地比例、農田水利用地占耕地比例、 田坎系數等。同時選取
12、若干有代表性的已開展農用地整理的行政村,測 算以上各類農用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積和增加耕地系數,或設定在當前社 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集約利用水平較高的耕地片區內農村道路、農 田水利用地、田坎的比例;b)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狀況調查。以鄉鎮為組織單位,通過調查問卷 統計各行政村待整理農村建設用地資源總量;或通過統計數據與有關規 劃分析,確定各鄉鎮的特色村、規劃中心村、規劃遷并村規模與布局; 或調查統計各行政村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城鎮化趨勢,對規劃目標年農 村人口數量的預測,參照村鎮建設標準和當地宅基地標準等,測算規劃 農村居民點總規模,通過對比現狀及規劃,分析各行政村農村建設用地 騰退規模;或通過圖件分
13、析確定各行政村待整理零散農村建設用地規模 與布局等內容。選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已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的村莊, 測算建設用地騰退規模、增加耕地面積和增加耕地系數;C)土地復墾狀況調查。以鄉鎮為組織單位,收集獨立工礦運營狀況 等有關資料,依據各鄉鎮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按圖斑對工礦地進 行篩選分析,確定待復墾廢棄土地。選取若干典型,調查廢棄土地的面 積、坡度、有效土層厚度、土壤質地、水源保證情況、有無限制因素、 是否適宜復墾、可復墾為耕地的面積與系數,以及可復墾為其他農用地 的面積。并可根據實際需要,對待復墾土地有針對性地進行適宜性評價 工作。d)未利用地開發狀況調查。以鄉鎮為組織單位,依據各鄉鎮第
14、二次 全國土地調查數據,通過有關分析,匯總可開發的沼澤地、荒草地、鹽 堿地、沙地、裸地、灘涂、湖泊水面、河流水面等。選取若干典型,調 查未利用地的面積、坡度、有效土層厚度、土壤質地、水源保證情況、 有無限制因素及是否適宜開發、可開發為耕地的面積與系數,以及可開 發為其他農用地的面積。并可根據實際需要,對待開發土地有針對性地 進行適宜性評價工作。6. 、典型調查以鄉鎮為組織單位,按各村集中連片耕地的總體坡度(6度、6-15度、15 度)分別選取典型樣區,通過數據分析,匯總耕地中溝渠、道路、林網、田坎、 墳地、零星建設用地及未利用地等面積之和占待整理耕地區面積的比例,及待開發園地、牧草地總量,待復
15、墾設施農用地總量,待填埋坑塘水面總量,與設定的 當前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集約利用水平較高的耕地內溝渠、道路、林網、 田坎等面積之和占所在耕地區面積的比例,及園地、牧草地開發,設施農用地復墾,坑塘水面填埋可新增耕地系數。典型樣區面積不小于該村該類型耕地面積的 2-5%。7、潛力功能區劃分依照縣域城鄉空間發展態勢、重要生態功能區空間布局、歷史文化村鎮保護 及地形坡度、是否已開展土地整治項目等內容, 劃定土地整治潛力功能分區,明 確土地整治工作可開展范圍及不同功能分區內土地整治工作的重點方向。8、農用地整理潛力評價與分級8.1農用地整理潛力評價可依照新增耕地面積潛力、新增耕地系數潛力和 提高耕地
16、生產能力潛力分別評價,評價結果可進一步分級。8.2結合縣域土地整治潛力功能分區,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考慮社會經 濟、科技水平和可投入資金量等因素,通過耕地后備資源調查、問卷調查統計、 圖件與數據分析等多方法確定待整理農用地資源,結合典型調查確定的各類可增 加耕地系數等成果,測算可整理為耕地、農用地的面積,將全縣各行政村的農用 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積潛力、新增耕地系數潛力進行匯總并分級。8.3通過縣域耕地現狀圖及農用地分等定級圖件配準及疊加,測算各耕地 地塊現狀質量等級,明確規劃等級,確定各耕地地塊質量等級提高程度, 分村匯 總形成全縣農用地整理提高耕地生產能力潛力并分級。9、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評
17、價與分級9.1結合縣域土地整治潛力功能分區及調查分析數據,以行政村為基本單 元,考慮社會經濟、科技水平和可投入資金量等因素,通過規劃銜接法、人均用 地估算法、散戶歸并法等,確定待整理農村建設用地總量,結合典型調查確定的 可增加耕地系數等成果,測算建設用地可騰退規模和可整理為耕地、農用地的面 積。并將全縣各行政村的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進行匯總并分級。10、土地復墾潛力評價與分級10.1結合縣域土地整治潛力功能分區及調查分析數據, 以行政村為基本單 元,考慮社會經濟、科技水平和可投入資金量等因素,通過耕地后備資源調查、 問卷調查統計、圖件與數據分析等多方法確定待復墾廢棄土地資源總量,結合典型調查確
18、定的可增加耕地系數等成果,測算廢棄土地可復墾規模和可整理為耕 地、農用地的面積,將全縣各行政村的廢棄土地復墾潛力進行匯總并分級。11、未利用地開發潛力評價與分級11.1結合縣域土地整治潛力功能分區及調查分析數據,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考慮社會經濟、科技水平和可投入資金量等因素,通過耕地后備資源調查、 問卷調查統計、圖件與數據分析等多方法確定待開發未利用地資源總量,結合典型調查確定的可增加耕地系數等成果,測算未利用地可開發規模和可整理為耕 地、農用地的面積。并將全縣各行政村的未利用地開發潛力進行匯總并分級。12、土地整治潛力匯總對農用地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未利用地開發和廢棄土地復墾潛力分析 測
19、算得出的各類潛力類型、等級、面積、分布等成果進行整理匯總,形成潛力匯 總表。重大問題研究圍繞中央對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規劃目標, 結合地方實際,組織開 展土地整治目標任務、土地整治與城鄉統籌發展、土地整治與農業發展、土地整 治與生態環境保護、土地整治權屬管理、土地整治重點工程安排、城鄉建設用地 增減掛鉤的土地收入使用、實施土地整治規劃政策措施等重大問題研究。土地整治規劃編制總體布局總體布局是在土地整治潛力調查和評價的基礎上,為統籌安排縣域內耕地、各類農用地、農村建設用地、未利用地、廢棄土地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引導土地 整治的方向,實現土地整治目標,進行土地整治的戰略分區,劃定土地整治重點
20、區域。1、農用地整理重點區域劃定原則有:a)農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潛力較大;b)農用地整理提高耕地質量等級較大;c)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分布相對集中;d)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相對優越,農用地整理基礎條件較好;e)原則上一般不打破村級行政界限。2、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重點區域劃定原則有:a)人均或戶均農村建設用地超標較多,整理潛力較大;b)農村居民點分布零亂、分散;c)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群眾基礎好;d)城鎮建設用地指標比較緊張,城鄉建設用地布局不合理;e)已有較好城鄉空間規劃基礎;f)生態搬遷村莊集中地區。3、廢棄土地復墾重點區域劃定原則有:a)廢棄土地復墾潛力較大,可通過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恢復到可
21、 利用狀態;b)相對集中連片,可有效提高土地復墾效率和復墾質量, 增加有效 耕地面積;c)土壤條件、水文條件、地形坡度適宜,有利于降低復墾成本;d)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i. 未利用地開發重點區域劃定原則有:a)待開發未利用地相對集中連片,開發潛力大,具有規模開發價值;b)土壤條件、水文條件、地形坡度、交通條件適宜,有利于降低開 發成本;c)充分考慮生態資源承載力,不破壞自然環境。ii. 劃區方法a)以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工作底圖,依據土地開發整理潛力分布圖和 分區原則繪制分區草圖。b)征求相關部門和公眾意見,對有爭議的區域進行調整,在協調一 致的基礎上確定。4、農地保護與綠色空間格局構建
22、分析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沼澤地、荒草地、水庫水面、城鎮內部 水域和綠地等綠色空間現狀特征,明確生態環境建設方向,優化綠色空間結構和 布局。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區和生態環境安全 控制區,提出各區土地整治關注重點與方向。5、鎮村體系空間布局優化結合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其他有關規劃,提出未來村鎮空間體系發展 方向。優化村鎮用地布局,結合村莊所處區位、經濟、規劃等因素,提出不同類 型的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模式,明確未來整理關注重點。明確縣域特色村莊保護與 建設方向。6、基本農田整備區空間安排結合縣域現狀基本農田及農用地、建設用地等整治潛力分布,劃定基本農田整備區。明確基
23、本農田整備區的整治規模、空間、實施措施等內容。7、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安排已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的地區,應結合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重點區域劃定項目拆舊區備選區域。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建新區應位于允許建 設區及有條件建設區內。暫未列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的地區, 可預分配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預劃定項目備選區域,并明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 鉤項目啟動條件及保障措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拆舊區及建新區還應符 合其他有關規定要求。8土地整治基礎設施體系構建結合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其他有關規劃,提出水利及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框架;結合區域水利設施和交通骨干工程, 提出田間工程與水利骨
24、干工程、 交 通骨干工程的協調連接要點。依據自然本底特征,劃定不同的農田工程建設類型 區,詳細說明農田基礎設施規劃布局要求。提出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 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等工程的建設內容和標準。制定重點工程及重點項目9、重點工程以劃定的土地整治重點區域為基礎,立足當地經濟社會條件和土地資源利用 特色,以落實區域內土地整治重大任務,或解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能源、 交通、水利等)、流域綜合開發治理、生態環境建設、區域發展規劃等土地整治 活動中出現的土地利用問題為目的, 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前提,制定土地整 治重點工程,并明確整治的區域、方向等。重點工程可以在重點區域內安排,也可
25、以跨若干重點區域。重點工程在規模 上區別國家層面的重大工程。重點工程一般通過土地整治項目進行實施。重點工程應具有以下特點:a)土地整治規模較大;b)對實現規劃目標起主要支撐作用;c)對落實重點區域內土地整治任務發揮主導作用;d)預期投資效益較好;e)能夠明顯改善區域生態環境。重點項目重點項目是指規劃期內以增加耕地為主要目的, 圍繞規劃確定的土地整治任 務和重點工程,集中資金成規模進行的土地整治活動。重點項目主要在重點區域、 重點工程內安排。項目的具體名稱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確定。重點項目選定應符合以下要求:a)土地整治潛力較大,基礎條件好;b)預期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明顯;c)對推進縣域
26、土地整治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d)有一定規模;e)項目建設期一般不超過3年(農村居民點整理除外);f)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要求。項目選定的方法a)根據土地開發整理潛力分析、重點區域及重點工程結果和規劃目 標,初步提出項目類型、范圍與規模;b)進行實地考察,邀請當地干部、群眾座談,分析項目實施的可行 性;c)與有關部門協商,進行綜合平衡;d)確定項目的界線、測算面積。規劃投資與籌資分析1投資估算方法第一步:測算典型項目單位面積投資量。分地貌類型和項目類型在本地區或 類似地區選擇已經完成的典型項目,分別測算出典型項目單位面積投資量。第二步:估算項目投資量。根據典型項目與規劃確定的各個項目在地形、地貌、
27、基礎設施(水、電、路)、交通條件、物價水平、勞動力價格等方面的差異, 對項目單位面積投資標準進行修正,再根據項目規模計算出項目投資量。第三步:計算總投資量計算公式如下:nC 二C。/V (Si RJ Gi 2(j,n,其中n為項目個數)其中:C 一一總投資量(萬元);C0一一項目總投資量(萬元);Si一一項目規模(公頃);Ri目增地系數;G 一規劃補充耕地總量(公頃)。2籌資分析可包深入研究本地區籌資環境,明確本地區土地整治所需資金的籌資渠道。括:a)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b)耕地開墾費;c)土地復墾費;d)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土地開發部分;e)耕地占用稅、農發基金;f)社會單位、個人投
28、資;g)農民個人投資;h)其他投資。規劃編制成果縣級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規劃說明、規劃圖件、規劃數據庫和規劃附 件。1規劃文本:a)前言:規劃目的、任務、依據,規劃范圍和規劃期限等;b)規劃背景:區域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土地利用基本情況,上 一輪規劃實施及相關工作情況評價,規劃期內土地整治面臨的新機遇與 挑戰等;c)土地整治潛力評價:土地整治潛力功能分區、各類土地整治潛力 評價及分級等;d)規劃戰略與目標:土地整治戰略、總體目標、主要調控指標、鄉 鎮土地整治安排,規劃期內應遵循的基本政策導向等;e)土地整治總體布局:整治分區與整治重點區域等;f)農地保護與綠色空間格局構建:闡明農用地特別是耕地和基本農 田的保護策略,提出生態安全格局建設方向以及生態功能區內土地整治 的要點等;g)鎮村體系空間布局優化:闡明城鄉建設用地布局、鎮村體系、土 地整治模式及要點等;h)基本農田整備空間安排:包括基本農田整備區的范圍、 規模、整 治目標及措施等;i)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安排:提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范圍 和項目等;j)土地整治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分別闡明交通、水利等重要基礎設 施建設重點、空間布局及有關建設標準;k)重點工程及重點項目安排:分別闡明縣級土地整治重點工程與重 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職業道德考點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的技術標準解析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資格考試主題試題及答案集錦
- 完善考試知識結構2024年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建住宅買賣合同 標準版 模板
- 團隊訓練的重要性 2024籃球裁判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行政管理師備考案例題及答案
- 2024行政管理師考試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聚焦業務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細菌生長條件與關鍵因素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管理考試題目分析試題及答案
- 鍍銀鏡子原片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英語4月二模質檢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養老院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結項鑒定審批書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 2025年03月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北京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公開招聘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預防觸電知識培訓
- 中藥煎藥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京瓷哲學學習與應用課件
- 2025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