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軾水調歌頭復習及中考試題精選備課人:邵秀娟高景濤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僧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蘇
2、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傳誦甚廣。題解及寫作背景水調歌頭,是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代演變為宮廷樂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調開頭的一段,另填新詞,因而得名。(參見教材P111注釋1)序言中,“中秋”、“兼懷子由”,透露了寫作本詞的時間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當時41歲的蘇軾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蘇軾的弟弟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六七年沒有見面。望月思親,心情抑郁惆悵。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
3、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二、注釋1、把酒:端起酒杯。2、宮闕(qfe):宮殿。3、歸去:回到天上。4、瓊樓玉宇:指想象中的宮殿。5、不勝(shg):經不住,承擔不了。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8、不應:不該。9、何事:為什么。10、別時圓:在人們分別時圓。11、此事:指人的“歡”和“合”和月的“晴”和“圓”。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13、共嬋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三、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明月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
4、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么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里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間!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么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愿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
5、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四、詩歌賞析(一)、選擇題1、宋代作家中,在詩詞文賦以及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是BA、歐陽修B、蘇軾C、陸游D、辛棄疾2 .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號:(A)A東坡居士B、青蓮居士C、稼軒居士D、易安居士3 .下列詞人中,屬于豪放派詞人的有(B)A李煜日辛棄疾C柳永H李清照4 .開創豪放派詞風的宋代作家是CA、歐陽修B、王安石C、蘇軾D、辛棄疾5 .蘇軾水調歌頭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首詞的主題是:(B)A、羈旅行愁B、望月懷人C、悲悼故國D、憂時傷事6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表現作者出世思想與入世思想矛盾的語句
6、是(B)A、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C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D月有陰晴圓缺(二)、賞析題1 .本詞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紹寫作緣由。文中說的“子由”是詞人的弟弟,其名為蘇轍,他和蘇軾,蘇洵并稱文壇“三蘇”。2 .全詞以問句開篇,上闋問月,口闋問天,歸根到底是在問自己。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化用李白把酒問月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4 .詞的上闋,寫詞人“天上宮闕”的想象,詞中描繪了一個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現了對明月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詞的下闋寫“無限”時對美滿生活的探求,全是詞人內心的工實寫照,從表達方式看主要是敘述。6、下列
7、詩句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C)A.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C.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7、水調歌頭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圓之夜,給遠方的朋友發條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調歌頭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姆”的句子。8、有人就此詞的上闋上了個上聯,請你根據下闋內容對出下聯:上聯:望月懷逸興壯思,自具雅量高致。我的下聯:例:懷人寫悲歡離合,頗顯曠達胸襟。9、本詞中表達詞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0、"起舞弄清影"中的"
8、弄"字用得好在哪里?."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斷變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11、這首詞中表達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12、對這首詞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上闕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B.下闕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為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里,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C.“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13、你還知道哪些和“月亮
9、”“月光”有關的古詩詞?說說“月亮”“月光”在古詩詞中通“月光”在古詩詞中通常蘊含的意義?如李白的靜夜思,古代詩人常借“月亮”“月光”表達思念之情。14、給加點的字注音。(1)宮闕(q詁)(2)瓊樓(qieng)(3)綺戶(yi)(4)嬋娟(chnjum)15、寫出三句表達對親人、朋友的懷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詩詞句子。(1)(2)(3)(三)、問答題開頭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宮境界,發出“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的疑問。這問年問月連發的疑問,反映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追問:那么他為什么向往月宮呢?因為他寫這首詞時正被貶官,處在政治失意的時候,這首詞正反映了他內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現實使他得不到安慰和
10、滿足,因此向往月宮,進而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思妙想。怎樣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點撥:“我欲乘風歸去”,明白的說出了他的這種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顧慮“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未能望情于現實。在這時,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消極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積極努力、建功立業)兩方面都吸引著他,使他處在極度的矛盾之中。這里的“歸去”應怎樣理解?(“歸去”帶有歸隱、超然世外的意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表現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月下慢慢起舞,雖然只有清影隨人,但也令詞人陶醉。這境遇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的溫暖。“何似在人間”是詞人“起
11、舞弄清影”的感受。這時作者的思想從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贊美和熱愛,也顯示了他積極的人生態度。“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有什么作用?(“轉”、“低”描寫月光慢慢轉移,表明夜漸漸深了。“無眠”表示離情正濃。“朱閣”“綺戶”與上闕的“瓊樓玉宇”對照,既寫月,也寫月下離人。這就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自然過渡到懷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長向別時圓”一句。“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體現了詞人的什么感情?(這是詞人悵恨久別,用埋怨的口吻對月亮無可奈何的發問,表明了“月圓人不圓”的遺憾之情。“不應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詞人很快領悟到離別是人生無法解決的永恒的遺憾,因而
12、開始自解自嘆、自我安慰了,巧妙轉入下一句。)找出詞中蘊涵人生哲理與表達美好祝愿的句子。(蘊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它將人世的聚合離散看作如明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正因為蘊涵了人生哲理,這句詞也成為名句。表達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關于祝福的流傳千古的名句。詞人終于以理遣情,希望從共賞明月中互致安慰,離別之憾可以從兄弟友愛中獲得補償,這樣也就能做到“不應有恨”了。這句與上闕結束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樣,以美好的境界結束。)這首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作者
13、在詞中問天,實際是在問人生,抒發對人生的感慨。這首詞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度終于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他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中考練習題】1、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B)A、上闋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日下闋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為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里,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C“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2、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A這首詞上闋寫詞人
14、對天上宮闕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下闋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B“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C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詩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合,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3水調歌頭中,上天為什么說“歸去”?詞中哪兩句是由出塵之想轉向入世情懷的過渡?上天而說“歸去”,因為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上片末兩句
1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兩片之間的過渡句,飛天探月,出塵之思,終于讓位于對人間生活的熱愛。4.簡析“車處閣,低質戶,照無眠”一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轉”和“低”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無眠”準確地表現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放眠的情景。5詞的上片詩人從幻想上天寫起,最后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這中間顯示詩人感情起伏的詞語一個是“我欲”,一個是衛、一個是何儀。(2分)6指出下面詞語或句子所表達的情感。“何事長向別時圓”中的“何事”表達的情感: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惆悵“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的情感:對親人的美好祝愿;樂觀曠達的情懷7. 本詞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紹寫作緣由。文中說的“子由”是詞人弟弟的字,其名為蘇轍,他和蘇軾,蘇洵并稱文壇“三蘇”。8. 全詞以問句開篇,上闋問且,下闋問云,歸根到底是在問自己。9.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化用李白把酒問月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10詞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11.下列對詩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D)A.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化用杜甫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兩句詩意。B. “我欲乘風歸云,又恐瓊樓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幾句設想,暗示了中秋之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道工程法律法規政策學習與應用考核試卷
- 紡織品批發商物流配送網絡優化考核試卷
- 紡織品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養護與海洋資源全球合作機制加強考核試卷
- 電視節目的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體驗考核試卷
- 植物油加工廠的智能化生產調度優化考核試卷
- 硅冶煉廠的工藝優化與產能提升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技術創新與研發考核試卷
- 滌綸纖維在防油地毯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眼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設備考核試卷
- 侵占財產起訴狀
- 2023年某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 靜壓樁機安裝拆卸方案
- 電腦故障維修
- 2023山東春季高考數學真題(含答案)
- 煤礦機電運輸提升安全知識考試題庫(帶答案)
- 2022年初中歷史課程標準電子版
- 平面四桿機構的急回特性
- 考研經驗分享課件
- iFix培訓手冊的資料
- 夜空中最亮的星二部合唱簡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