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_第1頁
關于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_第2頁
關于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_第3頁
關于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_第4頁
關于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 ( 作者:陳永民 陳平 張作禮發表時間:2014年11月 ) 論文關鍵詞:沖擊地壓防治災害治理措施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華豐礦區地質開采環境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沖擊地壓形成的內外因和內在斑裂產生的機理。建立健全了災害預測防治體系,提出了開采解放層、煤層注水、爆破卸壓等治理防護措施。0引言沖擊地壓是采場周圍煤巖體,在其力學平衡狀態破壞時,由于彈性變形能的瞬間釋放而產生一種以突然、急劇、猛烈破壞為特征的動力現象。沖擊地壓是一種特殊的礦山壓力顯現。其顯現強度特征一般為弱沖擊、強沖擊、彈射、礦震、巖爆、煤炮、沖擊波、彈性振動等,常伴有煤巖體拋出、巨響及氣浪等現象;其發生

2、突然劇烈,沖擊波力量巨大,瞬間摧毀巷道、采煤工作面和設備,傷擊人員。據統計,山東省從1996年至2005年3月份,先后有13處煤礦發生沖擊地壓災害,發生破壞性沖擊地壓353次,死亡28人,重傷65人,摧毀巷道8 000余米。新汶礦業集團華豐煤礦是一個具有水、火、瓦斯、煤塵、沖擊地壓等多種自然災害的老礦井,開采歷史長,生產條件較為復雜。隨著生產水平的下移,第5水平(-1 100m水平)是目前的主要生產水平,礦井地面表高+130m,回采工作面采深達1 140m,開拓深度達1 200余米。礦井煤巖層為單一傾伏向斜構造,地層走向由NWNNE漸變為NEE,傾向由E變為N及NW,傾角32°35&

3、#176;。華豐煤礦首次沖擊地壓發生在1992年3月8日2406(1)工作面上平巷,標高為-538m。首次沖擊以來共發生0.5級以上沖擊地壓28000余次,1.0級以上沖擊地壓2900余次,1.5級以上沖擊地壓490余次, 2.0級以上的7次,最大震級2.9級。其中共發生破壞性沖擊地壓107次,造成工作面停產11次,累計造成41人重傷, 7人死亡,摧毀巷道2 000余米,平均頂底板移進1. 2m,兩幫移進0.8m,摧毀巷道500余米,斷面收縮率75%以上,其中大部分頂底板閉合,需要停產大修;累計破壞工作面長度400余米,平均底鼓1.1m,煤壁向老空區移進0.5m,共損壞單體液支柱407根,鉸接

4、頂梁503根,嚴重損壞了多臺設備、設施及多道通防設施,累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0萬元。因此,加強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預防與治理工作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當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1沖擊地壓發生的原因沖擊地壓發生原因有內因、外因2種因素:內因包括煤層本身的物理屬性、煤層原巖應力狀態;外因包括采深、采動集中應力(主要為超前支承壓力、煤柱集中應力等)、放炮誘發等。1.1沖擊地壓發生的內因(1)煤層具有沖擊傾向性沖擊地壓的發生與煤巖體物理力學性質有直接關系。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開采研究所對華豐煤礦4層煤沖擊傾向性試驗結果表明,華豐煤礦4層煤具有強烈沖擊傾向性,其直接頂具有中等沖擊傾向性。(2)礫巖活動是發生沖

5、擊地壓的主要力源華豐煤礦4層煤上方基本頂為70余米厚的砂巖層,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周期性跨落;其上為40余米厚的紅土層,隨基本頂的跨落而彎曲下沉;再上部為500800 m的巨厚礫巖層,礫巖層完整性較強,抗壓及抗拉強度均較大,采后不易冒落下沉,導致礫巖層與紅土層之間產生離層空間。隨著采空面積的加大,巨厚礫巖層形成板狀懸空巖梁,礫巖層原來的應力狀態發生改變,從而增加了未采4層煤的應力水平。當板狀礫巖層懸露面積達到一定程度后,開始緩慢下沉并周期性斷裂跨落,礫巖層的斷裂跨落對下部的煤巖體產生沖擊載荷,從而加劇了4層煤工作面煤體的應力集中程度,導致4層煤工作面沖擊危險增強,因此,巨厚礫巖層是發生沖擊地壓的主

6、要力源。1.2沖擊地壓發生外因(1)采深大應力高華豐煤礦首次沖擊地壓發生在-538 m水平,垂深為668 m,即沖擊地壓發生臨界深度為668m,開采大于該深度就有可能發生沖擊地壓。目前礦井最大開采深度為1 230m, 4層煤工作面開采深度已達970m,已遠遠超過該深度。隨著4層煤工作面采深的加大,自重應力已超過4層煤的抗壓強度,較高的原巖應力易使煤體產生應力集中而破壞。(2)煤柱集中應力的影響為滿足煤層防火的要求,相鄰采區之間和上下階段之間留有采區和階段隔離煤柱,現場實測和數值計算結果表明, 4層煤柱應力集中峰值范圍為712m,當煤柱尺寸12 m后,在煤柱內部將產生疊加應力,從而為煤柱沖擊提供

7、了基礎應力條件。(3)工作面采動集中應力和周期來壓的影響觀測結果表明, 4層煤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集中范圍為535m,應力集中系數為2. 5,但上方礫巖層的超前壓力影響范圍達120m。因此, 4層煤工作面采動集中應力對工作面影響較為明顯。4層煤分層開采時上分層工作面周期來壓強度最大達510 kn/m2,來壓較為強烈。據不完全統計, 4層煤沖擊地壓83%發生在頂板來壓期間,且對工作面超前壓力影響范圍破壞最為嚴重。(4)工作面推采速度的影響回采工作面推采過大后,工作面煤體集中應力得不到及時釋放,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因此工作面推采速度也是影響沖擊地壓發生的因素之一。(5)放炮誘發回采工作面放炮容易造成煤

8、巖體能量釋放,因此工作面放炮是誘發沖擊地壓的主要工序,據統計,華豐煤礦放炮誘發沖擊地壓占75%以上。2沖擊地壓災害預測預報及治理 ( 作者:陳永民 陳平 張作禮發表時間:2014年11月 ) 2.1沖擊地壓災害預測方法(1)經驗類比法經驗類比法是預測采區或工作面沖擊危險程度和區域的常用方法。工作面開采或巷道掘進前,利用經驗類比法對工作面進行沖擊危險程度劃分,采空區邊緣、斷層附近、煤柱區等均為沖擊危險程度相對較高的部位,應優先進行防沖治理。(2)煤粉監測法煤粉監測是操作方便、效果明顯的一種沖擊危險監測措施。監測方法:使用MSZ 12電煤鉆、42套節麻花釬子配42鉆頭打眼,從孔口開始每米收集1次煤

9、粉,并用彈簧秤稱其重量記錄在記錄表上,每打完1個孔,必須立即將結果填入記錄表,當監測煤粉量超過危險煤粉量時,預報有沖擊危險。再利用電磁輻射法進行校核監測,當兩種監測手段均有沖擊危險時,應及時實施卸壓爆破,炮后再打12個煤粉監測孔,校驗卸壓效果,如不能消除沖擊危險,必須繼續實施卸壓爆破,直至消除沖擊危險。(3)電磁輻射監測法電磁輻射監測是近幾年由中國礦業大學發展研究的一種新型沖擊危險監測方法,利用KBD 5型流動電磁輻射儀和KBD 7電磁輻射監測系統對工作面進行電磁輻射監測。操作簡便,實用性較強。(4)工作面礦壓監測法每班對上、下平巷超前支柱進行阻力監測,找出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及應力集中

10、系數,確定超前支護距離及方式。根據阻力大小預報工作面頂板來壓及應力集中區域。在工作面中部布置2個測區,測區間距20m,每個測區包括2個支架,重點對工作面支架阻力進行循環監測,然后畫出監測曲線,預測工作面頂板來壓情況,結合其他監測手段預報工作面沖擊危險度。同時對每個支架都安設自動測壓表,一方面可以對支架初撐力進行監控,另一方面可以對工作面頂板來壓情況進行全面預報分析。(5)微震監測法利用短周期地震儀監測記錄0. 5級以上沖擊發生的次數及沖擊地壓釋放的能量。利用此趨勢預測預報近期沖擊地壓發生的趨勢及應力釋放情況。在定位系統建成之前,采用現在的地震儀現行監測。(6)鉆孔應力計監測法在工作面上、下平巷

11、超前100 m均勻埋設鉆孔應力計,對巷道煤體應力變化情況進行監測。鉆孔應力計設在上平巷下幫、下平巷上幫,孔口距底板0. 5m,沿煤層傾角布置,孔距20 m,孔深10 m。每小班監測2次,畫出每臺應力計的監測結果,找出應力集中地點及集中范圍,配合其他手段實現工作面沖擊危險的準確預報。2.2沖擊地壓災害治理(1)開采解放層為從根本上治理沖擊地壓,華豐煤礦實施了開采解放層方案,首先開采弱沖擊傾向且沒有出現沖擊地壓現象的6層煤,然后在解放范圍內開采4層煤。研究結果表明,在保護角內4層煤頂底板圍巖應力得到較大范圍和幅度的降低,直接底、直接頂、基本頂應力降低幅度約35%。實施解放層開采后,沖擊現象明顯降低。(2)合理開采各煤層、水平、階段、采區應按合理順序開采,避免相向回采和形成孤島煤柱。采用長壁開采方法,冒落法管理頂板。厚層堅硬砂巖頂板大面積懸頂時,應進行強行放頂。采用無煤柱護巷,盡量不留煤柱,少掘巷道。開拓巷道及永久峒室,應布置在巖層或無沖擊地壓危險的煤層中。(3)煤層注水有沖擊傾向的工作面開采前進行超前注水可以提前改善煤層結構,降低煤體的沖擊傾向性,是一種主動治理措施。(4)爆破卸壓工作面開采期間,可對工作面煤體進行超前松動爆破和卸壓爆破。松動爆破是一種超前治理措施,卸壓爆破是一種被動卸壓治理措施,當監測到有沖擊危險后,應立即實施卸壓爆破。卸壓孔深71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