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按照生年先后排序)。在中“先秦”,歷史學名詞,指秦朝以前的歷史時代,起自遠古人類產生時期,止于公元前 221 年秦 始皇滅六國。此一時期約為東周春秋戰國之時,我國主要學術思想如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 于這個時期。此時大思想家輩出,皆能著書立說,自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稱其為“先秦諸子” 國思想史上先秦諸子之說占有崇高地位, 后世思想學派莫不淵源于此。 其著作成為了解中國古代社會 政治、經濟、文化之寶貴資料。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先秦比作中華文明的頭顱。先秦諸子如“老子” 、“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等稱號中的“子” ,為時人對 其尊稱,意為先生和圣人。
2、在此依據相關文獻,搜集整編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資料簡介如下。一、管子“圣人之師”管仲(公元前 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號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 管敬仲,漢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后代。其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教育家、經濟學家,被譽為“圣人之師”和“華夏文明的保護者” 。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 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伙經商;后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 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 ,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于 士”。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戰國策、國語齊語、史記
3、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 論語、北宋蘇洵的管仲論對管仲的事跡做出了分 析和評價。二、老子“道教始祖”老聃(約前 580年前 500年之后 ),姓李,名耳,字聃,謚號伯陽,后人稱其為“老子” ,河南 省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集(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漢族,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老子故里鹿邑縣亦因老子先 后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并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 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 ),其作品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
4、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安徽渦陽)任藏室史(相當于國 家圖書館館長) 。他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 關(位于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又稱道德真經 ,或直稱老子 、或老子五 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 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 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 父”。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并與儒家和后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 道教出現
5、后,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 ;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 道德經的國外版 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三、晏子“辭令大腕”晏嬰(前 578前 500),字仲,謚平,又稱晏子,漢族,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 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晏嬰 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 556年)其父晏弱病死,晏嬰繼任齊卿,歷任齊靈公、 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的卿相,輔政長達 60 余年。晏子甚是睿智,愛民,不辱使命,為春秋時期的人 才之一。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善于辭令,使楚時曾舌戰楚王,維護國家尊嚴。內輔國政,屢
6、諫 齊君。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晏嬰、樂毅之流,皆值禍難飄然,有以自立。 ” 其封地為晏城,在今山東省齊河縣晏城鎮。四、孔子“至圣先師”孔丘(公元前 551.9.28 公元前 479.4.11:“予觀古人尚哲簡戇,因事蟬脫,如季札、蘧瑗、 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 350 米。,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一),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 漢族, 山東曲阜南辛人, 祖籍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
7、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 之圣”、“天之木鐸” ,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 及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世界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相傳孔子曾修詩、書、禮、樂,序周易,撰寫春秋 。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的論語。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 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稱為“孔孟” 。孔孟
8、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 孟之道”。五、孫子“兵法之父”孫武(約公元前 545前 470),漢族,東周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是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 的吳國將領,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占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 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孫子兵書 、 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在中 國被奉為兵家經典,被譽為“兵學圣典” 、“鎮國之寶” ,置于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 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范之書。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
9、璨瑰 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 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今日在山東、江蘇蘇州等地,尚有祀奉孫武的廟宇,多謂之兵圣廟。六、曾子“儒家宗圣”曾參(前 505 年前 435 年) ,姓曾,名參,字子輿,漢族,春秋末年生于魯國東魯(山東臨沂 平邑縣),后移居魯國武城(山東濟寧嘉祥縣) 。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 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 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 道德修養。著述大學 、孝經等,
10、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曾子是儒家正統思想的忠實傳人, 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學問授之以徒,又將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論語 ,上承孔子之道,下開思孟學派, 對孔子的思想一以貫之。 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乃至中華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東臨沂平邑縣建 有曾點墓和曾參墓;嘉祥縣南建有曾子廟、曾林(曾子墓)七、墨子“墨家先祖”墨翟(公元前 468 公元前 376),名翟, 漢族, 我國戰國初期宋國國都 (今河南商丘) 或魯國(今 山東滕州)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 人物。后來其弟子收集其語錄, 完成墨子一書傳世。 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
11、同”、 “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并有著有墨 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家創始人。其主要 思想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 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 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 ,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后,墨 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八、列子“沖虛真人”,故而史跡甚少。由此有人認為列子是后人之假托。列御寇(生卒年月不
12、詳,約為東周威烈王時期人,即前 425 年前后),史稱列子。鄭國圃田(今 今河南鄭州中牟縣)人。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道家學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 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學家。對后代的哲學、文學、科技、宗教都有深遠的影響。著有列子 。列 子中的“天體運動說”、“地動說”、“宇宙無限說”,而這些學說都遠遠早于西方的同類學說唐玄 宗于天寶年間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 。列子一生安于貧寒,不求名利,不進官場,隱居鄭地 40 年, 潛心著述 20 篇,約十萬多字。現在流傳有的列子一書,列子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西漢時仍 盛行, 西晉遭永嘉之亂, 渡江后始殘缺。 其后經由張湛蒐羅整理加以補全
13、。 現存八篇 天瑞、黃帝、 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其中愚公移山 、杞人憂天 、兩小兒 辯日、紀昌學射 、湯問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列子一向低調,有 所謂“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另認為在前420年前337年),鄭韓時期人物(今河南新鄭)以“術”著稱,著有申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19 年,“內修政 國內政局得到穩定, ”十五年間便使九、申子“術法博士” 申不害 (約公元前 385前 337, 人。戰國時期韓國著名的道家、思想家。 的代表人物。韓國滅掉鄭國后,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為相 教,外應諸侯” ,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
14、、 “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 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韓國強盛起來。 戰國時法家申不害和韓非的并稱。 后世以“申韓” 代表法家, 亦以稱申韓之學。 如史 記李斯列傳:“若此然后可謂能明申韓之術而脩商君之法。”后漢書酷吏傳樊曄:“政嚴猛,好申韓法,善惡立斷。 ”清姚鼐聞香茝兄擢廣東按察使卻寄二十韻 :“政竝褒召杜,道必閉申韓。 ”十、孟子“儒學亞圣”孟軻(約公元前 372 年約公元前 289 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 。漢族, 東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為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人,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
15、 家、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 是魯國人。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 墨翟。孟子相傳為魯國姬姓貴族孟孫氏孟共仲(孟恭仲)公子慶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 eng)氏。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較 為偏激。加封為“亞圣公” ,被后世尊稱為亞圣。其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 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 本思想,游歷于齊、宋、 滕、魏、魯等諸國,希望追隨孔子推
16、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后歷時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情” ,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后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 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十一、莊子“道教祖師”莊周(約前 369年前 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 ,道教祖師,號南華真人,漢族,道 教四大真人之一,華夏族,戰國時期宋國蒙 ( 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 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莊周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 遷至宋國蒙地。莊周生平只做過地方漆
17、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其為老子思想的繼 承和發展者, 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 “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 被思想學術界尊為 “老莊哲學” 。 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逍遙游 、齊物論等名篇。其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諸多方面,但根 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哲學。莊子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為“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認為“道” “先天生地” ,從“道未始有封” ,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政治上主張“無為而 治”,放棄一切妄為。他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 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
18、得,倒 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其文想象力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并善用寓言故事形 式,富有幽默諷刺意味,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者著有莊子 (被 道教奉為南華經 ),道家經典之一。 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 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十二、荀子“辭賦英杰”荀況(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 與“孫” 二字古音相通, 故又稱孫卿, 漢族, 戰國末期趙國猗氏 (今山西安澤縣一說今運城臨猗) 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
19、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 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 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荀子思想偏向于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 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荀子主張人性有惡,須要由圣 王及禮法的教化, 來“化性起偽” 使人格提高。 荀子思想雖然與孔子、 孟子思想都屬于儒家思想范疇, 但有其獨特見解, 自成一說。 與孔孟相比, 荀子思想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 他重視禮義道德教育, 也強調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其賦實為散文,即散 文體辭賦, 像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考試心理素質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的重要概念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備考的團隊合作與分享經驗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應試過程中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徑試題及答案
- 環境微生物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關于費用支付sql筆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數據統計試題及答案
- 財務會計新動態試題及答案
- 畜牧業生物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考試考點剖析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北京市公務員招考考試真題
- 2024九省聯考適應性考試【貴州省】物理答案及答案解析
- 勞動合同換簽主體協議書范文
- 【N市某公寓樓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論文)18000字】
- 風電基礎施工方案
- 2024年職業病防治考試題庫附答案(版)
- 六年級升學講座模板
- 工程項目后評價與經驗總結考核試卷
- 地震監測設備質量檢測手冊
- 110kV平西變電站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09幾何大題綜合-【黃金沖刺】考前10天中考數學極限滿分沖刺(浙江專用)原卷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