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脂的特性及應用范圍_第1頁
潤滑脂的特性及應用范圍_第2頁
潤滑脂的特性及應用范圍_第3頁
潤滑脂的特性及應用范圍_第4頁
潤滑脂的特性及應用范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滑油生產技術制作人:王新軍.日期:2013/12/5.1. 理想潤滑油基礎油基礎油應具有的性能有哪些?(1) .適當粘度和好粘溫性。(2).低的蒸發損失。(3).優良的低溫流動性。(4). 良好的氧化安定性。(5).適宜的對氧化產物添加劑的溶解能力。(6).好的抗乳 性及空氣釋放值。2. 簡述潤滑油基礎油生產過程,并說明潤滑油加工從減壓渣油和脫瀝青油生產 基礎油典型的三個步驟及其作用是什么?1 .生產過程:原油-常壓蒸餾-常壓渣油-減壓蒸餾-殘渣潤滑 油料-精制-潤滑油基礎油-成品油調和工序-成品潤滑油。2 .三個主要步驟:(1).精制提高粘度指數。(2).脫蠟以降低傾點。3 .補充精制改善穩

2、定性和色度。3.作用是為了得到所期望的產品性能,然后得到最大的基礎油產率。3. 潤滑油應具有的基本特點。1 .良好的潤滑作用。2 .不會因機械工作使潤滑油的理性發生不良變化。3 .具有摩擦材料以及其他各種材料相適應的物理特性。4 .起到密封作用,防治水和臟物進入。.避免潤滑表面上泄漏低落或發生不應有的甩出。6 .在氣溫很低的情況下不會變的很硬,產生很大的摩擦阻力。7 .能與橡膠密封以及在機械中被潤滑部位的其它材料相適應。8 .防腐蝕。4影響潤滑油氧化的原因是什么?(1) 潤滑油的化學組成以及這些組成的數量。(2) 溫度條件。(3) 氧化時間(4) 金屬及其它物質的催化作用。5. 簡述潤滑油的主

3、要作用。(1) 降低磨擦:在磨擦面加入潤滑劑,能使磨擦系數降低,從而減少了磨 擦阻力,節約了能源消耗。(2) 減少磨損:潤滑劑在磨擦面間可以減少磨粒磨損、表面疲勞、粘著磨 損等所造成的摩損。(3) 冷卻作用:潤滑劑可以吸熱、傳熱和散熱,因而能降低磨擦熱造成的 溫度上升。防銹作用:磨擦面上有潤滑劑存在,就可以防止因空氣,水滴、水蒸 汽、腐蝕性氣體及液體、塵埃、氧化物引起的銹蝕。(5) 傳遞動力:在許多情況下潤滑劑具有傳遞動力的功能,如液壓傳動等。(6) 密封作用:潤滑劑對某些外露零部件形成密封,能防止水分雜質侵入。(7) 減震作用:在受到沖擊負荷時,可以吸收沖擊能,如汽車減震器等。(8) 清凈作

4、用:通過潤滑油的循環可以帶走雜質,經過濾清器濾掉。6. 簡述潤滑油調和工藝中脫水的原理。當皂化反應完成后,所得到的產物是一種金屬皂、基礎油、水或水蒸汽 組成的混合物。這時,水分大概占總量的 10%-20%。脫水是指在加熱的條 件下,是誰氣化二全部排出的過程。7. 簡述潤滑油調和基理。潤滑油調和大部分為液一液相互溶解的均相混合,個別情況下也有不互溶的液 液相系,混合后形成液一液分散體;當潤滑油添加劑是固體時,貝以液一固 相系的非均相混合物或溶解。固態的添加劑為數并不多,而且最終互溶,形成 均相。一般認為液一液相系均相混合物是以下三種擴散機理的綜合作用。即(1).分析擴散。(2).渦流擴散。(3)

5、.主體對流擴散。8. 試比較潤滑油調和中間歇混合與連續混合的優缺點1 .間歇混合:工藝和設備比較簡單,不需要精密的流量計和高度可靠的自控手段,也不需要在線的質量檢測手段,建設所需投資少,易于實現。但 生產力受調和罐大小的限制。適合批量少組分多的油品調和2 .連續混合:可實現優化控制,合理利用資源,減少不必要的質量過 剩,從而降低成本。但生產力取決于組分調和成品油罐容量的大小。適用于生 產規模大品種和組分較少的油品調和。相對投資較大。9. 基礎油分為礦物基礎油和合成基礎油。10. 石油按化學組成分為石蠟基、環烷基、中間基、瀝青基。11. 潤滑油作用:密封、減摩抗磨、冷卻、清凈沖洗、抗磨防銹、應力

6、分散緩沖、 動量傳遞。12. 潤滑油的基本性能。1 .外觀(色度)反應精制程度和穩定性。2 .密度:物理性能指標。3 .粘度:反應內摩擦力,表油品油性和流動性指標。4 .粘度指數:表黏度隨溫度變化程度。5 .閃點:表油品蒸發性的一項指標。6 .凝點:冷卻條件下停留最高溫度。7 .酸值堿值和中性值。8 .水分:潤滑油含水量百分數。9 .機械雜質:潤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奈等溶劑的沉淀物或膠狀懸浮物。10 .灰分和硫酸灰分:灰分為不燃燒物質13. 合成基礎油的基本性能。1 .抗氧化性能好。2.潤滑性能好。3.粘溫性好。4.工作溫度寬。 .較低的揮發度。6.低溫型能好。7.化學穩定性高和抗腐蝕性能好

7、。14. 潤滑油加工從減壓渣油和脫瀝青油生產基礎油典型的三個步驟(1).精制提高粘度指數。(2).脫蠟以降低傾點。(3).補充精制改善穩定性和色 度。15. 補充精制分為白土精制、加氫補充精制、液相脫氫 -白土補充精制。16. API指美國石油協會,代表質量等級;SAE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代表潤 滑油粘度等級。17. 美國石油協會潤滑油基礎油分類(按質量等級分)為 I、II、山、IV、V5 類。18. “老三套”是指精制、脫蠟、補充精制。19. 合成油種類:合成烴、酯類油、聚醚、硅油、氛油、磷酸酯。20. 合成油特性:合成油具有礦有潤滑油所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的工作環境,用作潤滑油脂的基礎油,可

8、制成耐高溫高負荷高轉速高真空高輻射強氧化腐蝕等苛 刻條件的潤滑油脂產品。21. 聚醚(PAG是以環氧乙烷(EO和環氧丙烷(PO為原料,單獨開環聚合或共聚制得的線型聚合物。22. 潤滑油添加劑分類。1 .按保護潤滑表面分為:清凈劑、分散劑、抗摩劑、極壓劑、摩擦改進劑、 防腐劑、防銹劑。2 .按改善潤滑劑物理性質分為:粘度指數改進劑和降凝劑。3 .按保護潤滑劑本身分為:抗氧劑、金屬鈍化劑、抗泡劑23. 潤滑油添加劑作用:(1).保護潤滑表面。(2).改善潤滑劑的物理性質。(3)保護潤滑劑本身。24. 潤滑油脂單劑是指單一組分的潤滑油添加劑。25. 清凈劑是能使發動機部件得到清洗并保持干凈的添加劑。

9、26. 清凈劑作用:中和作用、洗滌作用、分散作用、增溶作用。27. 分散劑是抑制油泥、漆膜和淤渣等物質的沉積,并能使這些沉積物質以膠體 狀態懸浮于油中的添加劑。28. 抗氧抗腐劑作用是為了抑制油品的氧化過程,鈍化金屬對氧化的催化作用, 達到延長油品使用周期及保護機械的目的。29. ZDDP為二烷基二硫代膦酸鹽。30. 含磷添加劑極壓性能順序:磷酸酯銨鹽 磷酸酰胺亞磷酸酯酸性磷酸酯 磷酸酯膦酸脂 次磷酸脂.31. 影響潤滑油氧化的因素。(1)潤滑油的化學組成對氧化的影響。(2)溫度的影響。(3)氧的壓力影響。(4)金屬與金屬鹽的影響。32. 提高潤滑油抗氧化和抗腐蝕性能的途徑。(1).合理精制。

10、(2).添加抗氧抗磨劑。33. 降凝劑的作用是降低凝點。34. 復合劑功效:(1).相加性。(2).協合性。(3).對抗性。35. 抗泡劑主要作用是抑制油品泡沫產生,并使泡沫破裂。36. 用溶劑精制法生產基礎油步驟。(1).溶劑精制去除芳烴等非理想組分。(2).溶劑脫蠟以保證基礎油的低溫 流動性。37. 防銹劑作用(1).防銹劑分子在金屬表面形成吸腐性保護膜。(2).防銹劑對水和極性物 質的增溶作用。(3).防銹劑的水置換作用。38自動批量調和的工藝過程:(1).進料。(2).混合。(3).出料。(4). 清洗。(5).最終調和。39. 調和定義:在一定條件下,把性質和組成相近的兩種或兩種以上

11、的基礎油, 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添加劑的過程稱為調和。40. 液-液相系均相混合的的三種混合基理:(1).分子擴散。(2).渦流擴散。(3).主體對流擴散。41. 潤滑油調和工藝形式:(1).罐式調和。(2).管道調和。(3).罐式-管 道調和。(4).氣脈沖調和。42. 罐式間歇調和工藝類型:1.機械攪拌調和。2.泵循環攪拌調和:(1). 泵循環噴嘴攪拌調和。(2).靜態混合器調和。43. 影響調和質量因素:(1).組分的精確計量。 (2).組分中的水含量。(3).組分中的空氣。 (4).調和組分的溫度。 (5).添加劑的稀釋。(6).調和系統的清潔度。44. 潤滑油調和注意事項:1 .調和

12、前注意事項:(1).確定儲罐,檢查儲罐原裝油品及清潔狀況。(2).對即將進行調和的基礎油,保持在稍高于調和溫度下存放。(3).添加劑。2 .調和過程注意事項:(1).調和溫度。(2).調和順序。(3).添加劑加 入方式。(4).防止混入水分。(5).防止混入固體雜質。3 .硅油分散。45. 潤滑脂定義:潤滑脂是稠化劑分散于液體潤滑油中所組成的一種穩定的固體 或半固體產品,這種產品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某種特性的添加劑和填料。46. 稠度是指潤滑脂的軟硬程度,其大小用工作錐入度來衡量。47. 原料配制投料順序:基礎油脂肪或脂肪酸堿類48. 粘度:粘度反應油品的內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滾動型的一項指標

13、。在未添加任何添加劑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粘度值 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數潤滑油是根據粘度來分牌號的。 粘度的表示方式:(1).動力粘度。(2).運動粘度:表示液體在動力作用下流動時內摩擦力的 量度,其值為相同溫度下液體的動力粘度與其密度之比。單位:mm2/s ( 3)恩氏粘度。(4).雷氏粘度。(5).賽氏粘度。49. 粘度指數:溫度升高,粘度減小;溫度降低,粘度增大。溫度隨粘度變化的 性質叫粘溫性能。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溫度影響越小,其粘溫性能 越好;反之越差。50. 機械雜質:是指存在于潤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劑的沉淀物或膠 狀懸浮物。51. 灰分用于判斷油品的精制深度。灰分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灼燒后剩下的殘留 物(不燃燒)物質叫做灰分,以質量百分比表示。52. 殘炭是潤滑油基礎油的重要質量指標,是為判斷潤滑油的性質和精制深度而規定的項目。潤滑油基礎油中殘炭的多少與化學組成和油品的精制深度有關。 油品精制深度越深,其殘炭值越小。一般來講,空白基礎油的殘炭值越小越好。53. 酸值表示潤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質的指標,分為強酸值和弱酸值。54. 凝點是指在規定的冷卻條件下油品停止流動的最高溫度。55. 桶裝潤滑油在儲運過程中,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