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學生勞動實踐能力調查問卷一二年級情況分析:一二年級的孩子基本每天參加10分鐘左右的家務勞動,但所涉及的內容不同,有些只能從事簡單的一至兩件,而有些則會的較多,這與老師和和、家長的培養密切相關,老師應對那些在這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孩子加以鼓勵,并且大家加發揚,以點帶面,讓更多的孩子學會更多的家務。孩子的年齡雖然尚小,但勞動態度還是很不錯的,除個別需要家長提醒外,絕大部分的孩子已經能主動參加,老師應該為表現突出的孩子樹立榜樣。對于生活小技能的使用孩子們都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但由于年齡尚小,效果不夠理想,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師有目的的進行指導,使他們的勞動技能有所提高。學校為每位孩子到提供了勞動服務崗位
2、,為每個孩子都樹立起“把學校看成是自己的家,我有義務保持這個大家庭的整潔”的觀念。通過家庭、學校的雙向幫助,學生普遍認為對自己的實踐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三、四年級情況分析:同學們每天都有至少10分鐘的家務勞動時間,這已成為同學的一種自覺的行為。 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同學們十分喜愛,選項中內容選擇有差異,有的同學樣樣做,個別的只會做一、兩項。老師應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多發揚并加以指導。 同學們有較強的勞動觀念,自理和動手能力有待提高。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支持這一活動,這也阻礙了學生發揮勞動積極性。 掌握生活小技能的選項中的差距也很大,有的全部都掌握,有的會一、兩項。老師應多搭建舞臺給予
3、展示的機會,讓這些孩子有充分的自信。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大力宣傳這些生活小技能。在家多給予實踐的機會。 在學校每位同學都有勞動服務崗位,盡心盡責,有強烈的責任感。勞動效果較好。 豐富多采的假日小隊活動為學生走向社區提供了時間、場地。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同學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活和勞動習慣都比較好,同時也增強了熱愛勞動的觀念。 同學們比較認同參加家庭和社區勞動能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五年級情況分析:同學們基本都有將近20分鐘的勞動時間,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 同學們已能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作為高年級的學生,所從事的家務類型較廣,內容也較多,老師可以適時的在班中開展小
4、型的家務勞動比賽。 對于家務勞動的態度與認識除個別需要家長提醒外,絕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做到自主自愿,面對這種積極性老師應予以肯定,大加鼓勵。 生活小技能的掌握,表現出參差不齊的水平,有的同學只會一兩樣,有的則樣樣精通,可見教師可適時的,應地制宜地同學們進行這方面知識的補充,讓在這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同學起好帶頭作用。 在班級中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勞動崗位,并且基本都能參加一次或者兩、三次社區公益勞動,有的則甚至更多。教師鼓勵發揚之余,還應積極幫助他們開展有關活動,使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通過學校、家庭、社區的勞動,孩子們都認為這些勞動對提高自己的勞動實踐能力是有所幫助的。 同學們對自己的生活勞動習慣
5、的認識較準確,大多認為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勞動,可以形成良好的各種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養成計劃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家長不但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還安排孩子接受英語、奧數、寫作、繪畫、器樂等各種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然而,對孩子的一些最基本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往往卻比較忽視。現在的小學生,不熱愛勞動、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不愛護環境衛生、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學生的這些不良習慣,看起來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對其自身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將來如何很好地融入社會,都是十分不利的。一個
6、人如果沒有較高的勞動素質,一定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就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最終必將被社會無情的淘汰。對目前小學生中存在的勞動觀念淡薄的現象,我們可以作如下分析:一、家長對學生參加勞動的態度1、溺愛包辦心理。現在的家庭,對獨生子女的過度呵護,造成學生勞動上的依賴。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家務勞動從來不讓孩子動手,就連整理書包、刨鉛筆、系鞋帶等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都是家長代勞,舍不得讓孩子自己來做,使他們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甚至在學校組織大掃除時,有些家長都要不辭辛勞地跑到學校替孩子勞動,生怕孩子吃苦受累。2、望子成龍心理。由于不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有嚴
7、重的“重智輕勞”傾向。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不能因為勞動耽誤了學習。有時孩子也想做一些事,但家長不但不支持,反而對孩子說:“你只需要管好學習,做事可以由大人來”。這樣便造成孩子在勞動教育上的缺乏。3、無所謂的心態。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理,使一些家長認為,孩子長大后,什么事自然就會做了,用不著從小鍛煉培養,現在還是應該把學習放在首位。這種不重視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心態,必然會導致孩子勞動機會的減少,勞動觀念的淡薄和勞動技能的缺乏。二、學生不參加勞動的不良影響1、會養成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由于家長對孩子的事情長期包辦,孩子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認為自己是中心,別人為自己服
8、務都是應該的。對別人的付出無動于衷,不知道體諒家人、孝敬長輩。2、會養成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的不良品德。什么事都不想自己動手,都想不勞而獲,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上了大學,到了工作單位,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還不具備。3、會養成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不良習氣。由于沒有自己的勞動付出,也體會不到別人勞動的辛苦,別人打掃得干干凈凈的教室、街道等公共場所,不知道愛惜,隨處亂扔果皮紙屑,不講究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培養小學生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是學校教育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小學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教育工作,特別是小學德育工作,正是通過生動活潑的校內外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
9、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公德教育、社會常識教育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當然,家庭教育也是教育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能力素質的培養,都需要高度重視,尤其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需要我們共同研究和努力。那么如何解決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的問題,逐步培養學生形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呢?第一、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1、探求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勞動意識的增強。勞動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實踐,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在以往的學校勞動教學中,學生參加實踐的時間少,機會少,因此,對勞動提不起興趣,也培養不出技能。所以,教師在教學中,
10、要把傳授勞動知識技能與培養勞動習慣相結合,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工作的責任心,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2、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促進學生勞動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在小學生中定期舉辦自理能力測試、勞動能手競賽、“今天我當家”中隊主題會等活動,讓孩子參與實踐。在學校繼續開展“雛鷹行動”系列活動,培養學生“五自能力”,還可以舉行隆重的頒章儀式,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和勞動實踐,豐富了課余生活,增加了對勞動的興趣,同時,自理能力、動手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3、重視勞動過程的監督和考核評價。在確定勞動教學目標、內容的同時,要建立必要的監督機制,如采
11、用制定“學校家庭勞動教育反饋”等有效手段,注重學生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從不會到會的各項需求,踏踏實實,真正使勞動教育自始至終落到實處。另外,我們還要逐步完善學生勞動考核、評價標準,通過考核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勞動意識、促使學生養成勞動習慣的目的。第二、主動爭取家庭教育的緊密配合1、要打破來自家庭教育的障礙。中國傳統的教導就有這樣教育學生的:理想的讀書人,一生與書為伴,手不釋卷,動手的事情是下等人做的。更何況現在的家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關懷備至”,家務活幾乎都不讓孩子做,孩子勞動鍛煉的機會自然就少了。在家長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家庭的教育必然會影
12、響了有限的學校勞動教育效果,而且還會導致孩子養成不愛勞動的習慣,不珍惜勞動成果。實踐證明,學生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的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將會事倍功半。因此,學校要指導家庭教育,幫助家長克服來自思想上的障礙,端正家長的教育思想,不斷增強其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意識。2、要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教水平。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社會化的起點,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勞動觀念、能力和習慣,家庭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而且家庭的重視程度和家長能力、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學校可以通過家長學校這一形式,主動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和溝通,以專題講座、經驗交流、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
13、,幫助家長調整心態,準確評價子女,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家庭關系和家教環境,使用正確科學的教育方法。引導家長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第三、積極依靠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幫助1、深入社區開展各類實踐活動。我們可以通過“假日小隊”、“紅領巾特別行動小隊”等形式,定期帶領學生參加社區勞動,參與社會公益勞動,盡量為學生勞動技能的提高創造條件。這些社會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也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促使學生在家里勞動態度的改變,在學校認真做好值日,在社會上自覺遵守文明規則。2、建立活動基地,從課堂向社會延伸。
14、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學校可以與鎮村農戶掛鉤,建立勞動實踐基地,利用假日或者勞動課,帶領學生參觀,學習,參加社會實踐,如種樹、種菜,承包綠地等,放手讓學生參與勞動。還可以通過班級負責管理,或分班輪流管理的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把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課堂教學逐步向社會延伸,為學生將來順利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相信,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夠在勞動實踐中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創新,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小學生校外行為習慣文明
15、禮儀現狀的調查報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子女的減少,孩子更加被家庭所關注。在家庭里人們把更多的精力和才力放到了孩子身上,旨意是好的。可剖其實質,更多的家長則是在不斷滿足孩子精神和物質上的要求,而是放在頭上怕嚇著,含在口里怕化了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在生活中逐步養成了依賴、自卑、任性、唯我獨尊等不良心理,隨之而來的不文明行為習慣一一呈現在他人面前。給學校教育帶來負面影響,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且很多孩子在學校時一個樣子,到了學校外又是一個樣子,這種現象的存在就不能讓老師很好的掌握學生文明禮儀的情況。為了深入全面了解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狀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
16、生思想道德素質,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造堅實基礎。我們于2008年,對16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小學生校外行為習慣文明禮儀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一、調查時間:2008年2月至今二、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 我校現有在校學生267人。留守兒童21人,占總數7.8%。本次我們學校學生校外行為習慣調查問卷共發放267份,收回267份,有效率為100%。三、調查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我校的全體學生。調查目的主要了解學生校外行為習慣養成的基本情況。本次調查主要內容包括:一、文明禮儀、孝敬父母、心理健康;二、自我管理、自主學習;三、
17、保護環境等三個方面。四、調查結果與分析:表1、關于學生文明禮儀、孝敬父母、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調查情況: 題目 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你有心事會怎么做?情況主動問好有時視而不見經常有時沒有告訴父母告訴他人悶在心里人數22245019839302114115比例83%17%0%74%15%11%79%15.3%5.6%題目課間是否追逐打鬧?你和父母交流嗎?得到過老師表揚嗎?情況經常有時沒有經常偶爾沒有經常偶爾沒有人數2520222246156217500人數9%2%83%92%5.6%3%81%19%0 從以上調查
18、數據中可以看出,在文明禮儀方面,不管在學校看到老師,還是在家里看到長輩,你會怎么做?我校有83%的學生會向長輩主動問好;關于課間活動是否追逐打鬧?我校學生嚴格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83%的學生課間能從事有意義的文體活動,做到不追逐打鬧。以上可喜局面的出現,都得益于近幾年來我校深入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張集鎮小學生安全知識常規、張集鎮小學生衛生知識常規,并以此為抓手,以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為載體,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修養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成效顯著。近幾年,我校課題組還結合“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等有特定意義的節假日,在全體學生中舉行了一系列家庭“
19、感恩”實踐活動,要求學生或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為父母親洗洗腳、捶捶背;或者給父母講幽默、說笑話,逗父母開心調查表明,在家里,我校學生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有74%的學生能幫助父母做家務,其中經常幫助父母做家務的達15.3%;79%的學生聽從父母的教導,主動學習做家務;平時有81%的同學能和父母主動交流。此外,我校課還注重利用教師政治業務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家長會等各種途徑,為教師、學生和家長做好心理講座和心理咨詢,同時為學困生以及心理有障礙的學生提供一整套較有針對性、實效性較強的個性化心理服務。以上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校師生、家長心理健康的水
20、平。調查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如果心理有事92%的同學能夠主動和父母交流;有79%的同學愿意告訴父母、老師、同學,只有5.6%的同學會將心事悶在心里。此外,有81%的同學能在課堂上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對待自己比較自信。表2、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等方面習慣養成的調查情況題目你經常讀課外書籍嗎?你的課外書籍情況?自己的事怎么處理?情況經常讀很少讀不讀多種很少不夠自己做有時做自己不做人數12912018121131152024520比例48%44%7%45%49%6%75%16%7%題目課堂上經常積極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嗎?你每天都能獨立地完成作業嗎?得到過家長表揚嗎?情況經
21、常有時沒有經常偶爾沒有經常偶爾沒有人數221342222026219810465比例82%13%5%82%10%8%36%38%24%從以上調查數據看,我校有48%的學生能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有52%的學生沒有條件或者沒有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有45%的學生有一定的課外讀物;有82%的學生能經常在課堂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有82%的學生每天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只有36%的學生經常得到家長的表揚;只有75%的學生能夠做到自己的的事情自己處理。以上調查數據表明,我校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還比較欠缺,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待加強;此外,從調查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由于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切,家長普遍
22、對學生嚴格苛求有余,對學生的積極鼓勵不足,導致學生普遍不夠自信。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課外閱讀的迫切需求,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我校圖書館正在大量添置圖書;同時,積極籌建閱覽室,爭取早日實現學校的所有圖書全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校以“四步八自”課堂教學模式為抓手,積極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課堂上絕大多數把時間歸還給學生。 此外,我校通過對家長的培訓,帶動家長也積極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來,家校聯網、家校聯手,形成教育合力,探索一條適應流動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有效途徑和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表3、學生環保意識、節儉意識的調查情況:
23、60;題目 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你一般會怎樣處理?在公共場所用完水電后,你是怎樣做的?如果你不小心破壞了公物,又沒有人看見,你會怎么做?情況撿起來扔進垃圾桶有時撿視而不見自覺關閉有時不關不關主動跟老師講隱瞞事實不知該怎么做人數2302512210517222405比例86%9%5%78%19%3%83%15%2%保護環境,清潔家園是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多年來,我校一直堅持對學生進行綠色環保教育,對學生進行了誠實守信的教育,大力弘揚“面對垃圾彎彎腰,我為環保作貢獻”和“誠實做事,誠信做人”的美德。從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我校86%的學生有良好的環境衛生意識;78%以上的學生有珍惜資源和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83%的學生有愛護公物和誠實守信的品德。這是令人欣慰的。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加強環保的思想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明禮、導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愛護環境的思想,形成保護環境的習慣。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貨黃金購買合同協議
- 電表生產銷售合同協議
- 電瓶車購車合同協議
- 田間道路整修合同協議
- 獅橋融資租賃合同協議
- 電工學徒工合同協議模板
- 電商淘寶平臺合同協議
- 玻璃臺面采購合同協議
- 甲醇燃料供貨合同協議
- 電廠爐渣回收合同協議
- 2024年東南亞紙巾商銷(AFH)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 服務質量保障措施及進度保障措施
- 七層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
- 中國子宮內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讀
- 電力設備保修承諾書范本
- 患者發生譫妄的應急預案與流程
- 酸棗仁湯的劑型研究
- 甘肅省蘭州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 教育機構課程顧問標準銷售流程
- 俄羅斯阿爾泰山脈的生態保護與旅游業
- (2024年)夾具設計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