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共6頁)_第1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共6頁)_第2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共6頁)_第3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共6頁)_第4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共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第三章 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 知識目標:1、把握學前兒童基本情緒的發展以及學前兒童高級情感的發展。 2、了解學前兒童情緒社會化的發展狀況。技能目標:1、能夠辨別并分析學前兒童情緒、情感。2、能初步設計促進學前兒童良好的情緒、情感發展的活動方案。 基本情緒的發展情緒的發展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 情緒的社會化道德感理智感情感的發展美感 第一節 學前兒童情緒的發展一、基本情緒的發展v 1、哭哭代表著不愉快的情緒。人出生時,最明顯的情緒表現就是哭。新生兒的哭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漸帶有社會性(有了需要性的哭。餓了會哭,尿布濕了會哭,冷了會哭)。 生理性的啼哭: 心理性啼哭:v 2、笑

2、笑是愉快情緒的表現,兒童的笑比哭發生的晚。笑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自發性的笑,嬰兒最初的笑是自發性的,是一種生理表現,不是社交的表情手段。這種自發性的笑會在3個月以后逐漸消失。二是誘發性的笑,它與自發性笑不同,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溫柔地碰碰幼兒的臉頰,就會出現誘發性的笑,也是反射性的笑。三是社會性的微笑,4個月左右,嬰兒出現有差別的微笑。嬰兒只對親近的人笑,或者對熟悉的人臉比對不熟悉的人臉笑得更多。這是最初的社會性微笑。嬰兒的笑發展階段:自發的微笑(0-5周) 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3,4周起) 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6個月起)v 3、恐懼幼兒的恐懼分化經歷一下幾個階段:(1)本能的恐懼。恐

3、懼是嬰兒天生就有的情緒反應,甚至可以說是本能的反應。最初的恐懼不是由視覺刺激引起的,而是由聽覺、膚覺、機體覺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聲音,從高處摔下等。(2)與直覺和經驗相聯系的恐懼。嬰兒從4個月左右開始,出現與直覺發展相聯系的恐懼。引起過不愉快經驗的刺激會激起恐懼情緒。也是從這時開始,視覺對恐懼的產生漸漸起主要作用。(3)怕生。怕生是對陌生刺激物得恐懼反應,怕生與依戀同時產生,一般在6個月左右出現,嬰兒對母親的依戀越強,怕生情緒也越強烈。v 4、依戀依戀是幼兒對某個人或某些人特別親近而不愿意離去的情緒。有研究認為幼兒依戀突出表現為三個特點:幼兒園以與依戀對象在一起,與其在一起時感到愉快;在幼兒

4、痛苦、不安時,依戀對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撫慰幼兒;依戀對象使幼兒具有安全感,當依戀對象在身邊時,幼兒較少害怕,當幼兒害怕時,總要尋找依戀對象。二、情緒的社會化(一)情緒中社會性交往的成分不斷增加學前兒童的情緒中,涉及社會性交往的內容,醉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學前兒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兒童自己玩的高興時的微笑;第二類,兒童對教師微笑;第三類。兒童對小朋友微笑。這三類中,第一類不是社會性情感的表現,后兩類則是。從1歲到3歲兒童對自己微笑的比例下降,對小朋友和教師微笑的比例增長,即兒童非社會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會性微笑的比例則不斷增長。(二)引起情緒反應的社會性動因 引起情緒反應的

5、原因,成為情緒動因。 13歲的兒童情緒反應的動因,除了與滿足生理需要有關的食物外,還有大量與社會性需要有關的事物。如,嬰兒喜歡被人抱。抱,使其身體舒適,滿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又使嬰兒直接與成人接觸,又能滿足他的社會性需要。因此,當嬰兒饑餓時,成人把他抱起來,也能使他安靜一會兒,這是因為滿足了他的社會性需要。但總的來說,3歲前兒童情緒反應動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滿足是主要動因。34歲幼兒,情緒的動因處于從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向主要為滿足社會性需要的過渡階段。例如,剛入園的幼兒喜歡老師牽他的手,愿意讓老師摸一摸、親一親,喜歡與老師身體的親密接觸。56歲幼兒,情緒影響的社會性動因更加明顯。在中大班幼兒中,社

6、會性需要的作用越來越大。幼兒非常希望被人注意、重視、關愛,要求與別人交往。與人交往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及人際關系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幼兒情緒的產生和性質。成人不理睬幼兒之所以可以成為一種懲罰手段,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見,幼兒的情緒情感與社會性交往、社會性需要的滿足密切聯系,幼兒的情緒情感正日益擺脫同生理需要的聯系,而逐漸社會化,其與成人(包括教師、家長)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聯系,社會性交往、人際關系對兒童情緒影響很大,是左右其情緒情感產生的最主要動因。 (三) 情緒表達的社會化 情緒是通過表情表達出來的。表情有面部表情、肢體表情和言語表情。 兒童表情社會化的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解(辨別)

7、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運用社會化表情手段的能力。1、理解辨別)面部表情的能力理解(辨別)面部表情的能力又與社會性認知有著密切聯系。近1歲的嬰兒己經能夠籠統地辨別成人的表情。例如,對他微笑,他會笑;如果接著立即對他拉長臉,裝出嚴厲的表情,嬰兒會馬上哭起來。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兒已經能夠辨認別人高興的表情,對憤怒表情的識別則大約在幼兒園中班開始。2、運用社會化表情的能力理解(辨別)面部表情的能力是運用社會化表情的能力的基礎。兒童從2歲開始,已經能夠運用表情手段去影響別人,并學會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方式表達同一種情緒。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一、長,兒童解釋面部表情和運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長。一般而言

8、,辨別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第二節 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1、道德感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較復雜的過程。3歲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歲后,特別是在集體生活中,隨著幼兒掌握了各種行為規范,道德感也發展起來。小班幼兒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個別行為的,往往是由成人評價引起。中班幼兒的道德感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他可以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教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中班幼兒不但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由此產生相應的情緒。如,他們看見小朋友違反規則會產生能夠激發的不滿,中班幼兒常常

9、“告狀”,就是道德感所激發起來的一種行為。大班幼兒的道德感進一步發展和復雜化。他們對好與壞,好人與壞人,有鮮明的不同情緒。2、美感美感是人對事物審美的體驗,他是根據一定的美的評價而產生的。兒童對美的體驗也有一個社會化過程。嬰兒從小喜好鮮艷悅目的東西以及整齊清潔的環境。幼兒初期的個體仍然主要是對顏色鮮艷的東西、新的衣服鞋襪等產生美感。他們自發地喜歡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歡形狀丑惡的任何事物。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幼兒逐漸形成了審美的標準。比如,幼兒對拖著長鼻涕的樣子感到厭惡,對于衣物、玩具擺放整齊產生快感。同時,他們也能夠從音樂、舞蹈等藝術作品中體驗到美,而且對美的評價標準也日漸提高,從而促進了美感的發展。4歲前的幼兒喜歡鮮艷的物體,4歲以后逐漸發展起對藝術作品的初步欣賞能力,在欣賞中體驗和表現出喜悅、羨慕等美感。幼兒的美感與良好的情緒體驗緊密聯系,依然膚淺、表面;直接以行動、表情、語言和活動等方面表達。 3、理智感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緒體驗,這是由是否滿足認識的需要產生的體驗。這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高級情感。幼兒理智感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環境的影響和成人的培養,適時地給幼兒提供恰當的知識,注意發展他們的智力,鼓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