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千古同_第1頁
懷才不遇千古同_第2頁
懷才不遇千古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懷才不遇千古同一首詩的產生是要經過一番複雜的過程。形成一首詩的要素 ,有作者詩歌上的主張、天賦,作者的心境和寫作的技巧,本期端午節專輯中,特別介紹了古代愛國詩人屈原,還有現代詩人夏 宇,以及美國著名詩人伊莉莎白畢夏普的詩作。除了欣賞他們 的詩外,也了解了他們的創作歷程。中國最早的名詩人古典篇中國在春秋戰國以前,能夠以詩聞名於世並留有詩集傳世的詩人並不多見,而其中以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343277 BC.)最為有名。屈原名平,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他在內政上能為楚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在外交上能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大受信任重用,飽受百官忌妒。屈原遭讒 以詩表志在排擠

2、屈原的群臣中,以上官大夫及令尹子蘭最為積極。他們分別向楚懷王及楚頃襄王進讒言,使屈原多次遭受流放。史記中記載,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勸他,既然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屈原則堅持潔身自愛的說他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溫蠖是惛憤、塵埃的意思。)絕望屈原 自沉汨羅江於是屈原作懷沙賦,表明知死不可讓兮,願勿愛兮。隨後,他就懷石自沉汩羅江以死。他死後,有許多中國及日本的畫家,常喜歡以屈原徘徊江畔的情景做為繪畫的主題,以象徵他們自己的

3、藝術與當世品味之間的差距。我在前幾年,也畫過一張屈大夫行吟圖,來紀念這位中國詩人之祖。而詩人作家更是常常以屈原自況,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或為他人的遭讒而抱屈。年少賈誼,才華出眾詩人之最早為文弔屈原的是西漢時期的賈誼(201169BC.)。賈誼年十八,便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當時吳廷尉為河南太守,聞賈誼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漢文帝初即位,聽說吳廷尉治平為天下第一乃徵用吳。吳便向文帝推薦,說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史記記載道: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知其意所欲出。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對賈誼的傑出表現,非常賞識

4、,立刻破格拔擢,一年之內,他便升至太中大夫。賈誼受讒,為賦弔屈原賈誼竄升太快,議論又多損及公卿諸侯,於是,大家紛紛告他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最後又把他外放至湖南為長沙王之太傅。賈誼到了長沙,渡湘水時,自傷身世,為賦以弔屈原,是第一位以賦體弔念屈原的詩人。他在賦中大嘆屈原:嗚呼哀哉,逢時不祥!接下來又悲憤的說:嗟苦先生兮,獨離(遭遇)此咎。最後,他感慨萬千的以屈原自況說:彼尋常之汙瀆兮(髒水溝),豈能容吞舟之魚!橫江湖之鱣驔兮(大魚),固將制於蟻螻。其苦痛之情實不下屈原。吞舟之魚典故出自莊子:庚桑楚謂弟子曰:吞舟之魚,蕩而失水,則螻蟻能制之。此一寓言是指小國暗

5、主,不容忠臣,而為讒賊小臣所害。這種事情,無代無之。屈原死後一百零八年,同樣的遭遇落到了賈誼的頭上。他寫完弔屈原賦後,不久又寫了一篇服鳥賦,認為自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靜,氾乎若不繫之舟。賈誼在長沙王處,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賈誼自傷為傅(老師)無狀,哭泣歲餘,亦死。享年僅三十三歲。永恆的詩人屈原驚遇大詩人英詩篇畢霞璞(Elizabeth Bishop 一九一一 一九七九)是美國二十 世紀的重要詩人之一。她生前雖然獲不少,頗受詩壇人士重視 ,但卻一直沒有擠入大詩人的行列。一八三年, 她過世四年後<<詩 全集>>(the complet Poems

6、 一九二七 一九七九)正式出版,大 家才驚見她偉大的藝術成就。此後,她聲譽日隆,<<詩全集>>也不 斷重印,初版本更是搶手,大書店中固然早已銷售一空,二 手書 店裡也難見芳蹤。我曾分別於一九八五、八六、八七花了三年的工夫,趁到紐約 及倫敦演講開會之便,四處尋找此書,可惜連一本也沒買到。一九八八年,余光中先生邀請我去中山大學演講。當晚光中先生令媛余 幼珊小姐,讓出她在中大的教授宿舍,借我一宿。我在她的書 架上,看到畢氏的<<詩全集>>,大喜過望。第二天立刻要求借閱影印。余小姐的本子是一九八四年印行的初版五刷 本。我捧著影印的詩集,如獲至寶,連夜仔細

7、閱讀,並譯了其中一首<海 灣我生日那天(the Bight-On my birthday)在報上發表,後 來收入我的譯詩集<<詩人之橋>>。我能夠擁有,畢氏<<詩全集>>的是一九九五年,屬於初版九刷本。這是我所能夠找到最早的版本了。丟掉的藝術<一種藝術>(One Art)這首詩,是畢氏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分六段,前五段每段三行,第六段以四行收尾一 人行事處世,易以擁有為樂。失去為悲。畢霞璞一反陳腔,開宗明義,在 第一段第一行便說丟掉是好的。並把如何丟掉視為一種藝 術。還煞有介事的宣稱要精通丟掉的藝術,並非 難事。詩人同 時又深刻的

8、觀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本身,便蘊藏著被丟的嚮往 。有些東西,丟就丟掉了,沒什麼不 了的,不會釀成巨禍。這 簡直成了禪宗放下的體悟了。第二段,詩人以犀利的眼光指出,我們每天都多多少少丟失 一 些東西,具體的如鑰匙,抽象的如浪費一兩個小時。 大家每天 都不知不覺得丟失這個丟失那個,而且丟得非 常自然,毫不勉強 。可見要精通丟掉的藝術實在並不困難。第三段,詩人更大膽指出,我們不應只滿足於 精通如何丟三落 四;同時要常常練習丟得更多,失得更快。去過的地方,認識的人 ,當然要想法忘掉丟失。就連沒有去過的地方,沒有見過的人,也應該儘力丟掉,不再擁有。這又與老子的絕聖棄智毗鄰了。第四段,詩人以自己的經驗為

9、例,說自己不單 丟了母親傳給他 的手錶(在此,手錶象徵母親傳給她的時間,歲月,生命 ;同時也把她小時候住過的房子,以及後來住的幾幢心愛房子全都弄丟了。這也就是說,她把所有過去的記憶,全都丟光了。到了第五段,詩人丟失的東西,愈來愈多,愈來愈大 ,連城市 、河流、幾個大洲,幾大洋都丟得一乾二淨。真是氣魄驚人, 這一丟把全詩丟入了名詩行列。最後一段,詩人用幾近開玩笑的口氣,對自己的 愛人說 甚至把你也給丟掉了。丟掉了你玩 笑的口氣,你可愛的 模樣 。我當初不該沒對你說實話一句透露了她當初對心 愛的 人說了一句言不由衷的謊話,結果把愛人給丟了。詩 人現 在想想有點後悔,但也因此更證明丟掉的藝術不難精通。雖 則如此,但丟失了自己一生的至愛到底還是一件 難過的事情, 留下了無可挽回的遺憾。畢霞璞寫詩,擅自用一種假裝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