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針灸科面癱病肩凝癥中醫診療方案SANY 標)QH-GNHHJ8-N#(面神經炎)診療方案一、診斷(-)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針灸學 (石學敏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1) 起病突然,春秋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側面頰、耳內、耳后完骨處 的疼痛或發熱。(2) 一側面部板滯,麻木,流淚,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眼不能閉合, 口角向健側牽拉。(3) 一側不能作閉眼,鼓腮,露齒等動作。(4)肌電圖可表現為異常。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神經病 學第五版(王維治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
2、涼吹風史,或有病毒感染史。(2)表現: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病側額紋消失,眼裂不能閉合,鼻 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時漏氣,食物易滯留于病側齒頰間,可伴 病側舌前2/3味覺喪失,聽覺過敏,多淚等。(3)腦CT、MRI檢查正常。(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發病15天以內。2 .恢復期:發病16天至6個月(發病半月一-面肌連帶運動出現)。3 .聯動期和痙攣期:發病6個月以上(面肌連帶運動出現以后)。(三)證候診斷1 .風寒襲絡證: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兼見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脈浮緊。2 .風熱襲絡證: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繼發于感冒發熱,或咽部感染史,舌紅苔黃膩,脈浮數
3、。3 .風痰阻絡證: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顏面麻木作 脹,伴頭重如蒙、胸悶或嘔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膩,脈弦滑。4 .氣虛血瘀證: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時有抽搐,舌淡 紫,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二、治療方案(-)針灸治療:采用循經與面部局部三線法取穴。1 .體針(1)急性期治法:驅風祛邪,通經活絡。第一周:循經取穴,取四肢和頭部外周的百會、風府、風池、太沖、合谷 等穴位。針刺1寸,百會平補平瀉,風府、風池、合谷瀉法,太沖補法,留針 30分鐘。第二周:循經取穴,取頭部及面部外周的百會、風府、風池、太沖、合谷 (健側或雙側)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陽、下關、翳風、巨髏
4、等,針刺1 寸,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分鐘。隨癥配穴:舌前2/3味覺喪失加廉泉;聽覺過敏加聽宮。亦可采用陽明經筋排刺,即按照陽明經筋循行路線,每隔寸1針,排列成 兩排(約針8-10針),留針30分鐘。(2)恢復期治法:活血化瘀,培補脾胃、榮肌養筋。循經取穴、頭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線法取穴。采用循經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會、風府、風池、太沖、合谷, 刺法同前。神庭、太陽、下關、翳風、足三里、內庭,針刺1寸。神庭、太 陽、下關、翳風采用平補平瀉手法,足三里、內庭采用補法,留針30分鐘。面部局部三線法取穴:從神庭、印堂、水溝至承漿,這些穴位在人體面部 正中線上稱為中線;陽白、魚腰、承泣、四白、巨
5、髏、地倉在面前旁正中一條 線上,稱為旁線;太陽、下關、頰車在面部側面的一條線上,稱為側線。始終 以三條基本線上的穴位為主穴。隨癥配穴:眼瞼閉合不全取攢竹、魚尾穴,鼻 翼運動障礙取迎香穴,須肌運動障礙取夾承漿穴。針刺寸,采用平補平瀉、 間斷快速小幅度捻轉手法,200轉/分,捻針2分鐘,間隔留針8分鐘,重復3 次,留針30分鐘。亦可采用陽明經筋排刺,即按照陽明經筋循行路線,每隔寸1針,排列成 兩排(約針8T0針),留針30分鐘。(3)聯動期和痙攣期治法:培補肝腎、活血化瘀、舒筋養肌、息風止痙。采用循經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線法取穴針灸治療:白會、風府、風池、太 沖、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陽、下關、翳
6、風、足三里、內庭,針刺1 寸。神庭、太陽、下關、翳風采用平補平瀉手法,足三里、內庭采用補法。若 面肌跳動選行間、陽陵泉,采用瀉法;若面肌萎縮則選用脾俞、三陰交穴針灸 治療,采用補法,留針30分鐘。若出現倒錯或聯動,可以采用繆刺法(即在針 刺患側的同時配合刺健側),根據倒錯或聯動部位選用太陽、下關、陽白、魚 腰、承泣、四白、巨髏、地倉、頰車等穴,還可配合艾灸或溫針灸或者熱敏灸 治療。隨證配穴:風寒襲絡證加風池、列缺;風熱襲絡證加大椎、曲池;風痰阻 絡證加足三里、豐隆;氣虛血瘀證足三里、膈俞。2 .電針適應于面肌萎軟癱瘓者。一般選取陽白一太陽、下關一巨髏、頰車一地倉 三對穴位。陰極在外周,陽極在中
7、心部。波形為連續波,頻率l-2Hz,輸出強度 以面部肌肉輕微收縮為度。電針時間約30分鐘。3 .灸法適應于風寒襲絡證者,選取太陽、下關、翳風、承漿、陽白、魚腰、承 泣、四白、地倉、頰車、印堂、巨髏、夾承漿等面部穴位,采用溫和灸、回旋 灸、雀啄灸、溫針灸或者熱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約20分鐘。4 .拔罐適應于風寒襲絡證各期患者。選取患側的陽白、下關、巨蹈、地倉、頰車 等穴位。采用閃火法,于每穴位區域將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約1秒鐘,不斷反 復,持續5分鐘左右,以患側面部穴位處皮膚潮紅為度。每日閃耀1次,每周 治療3-5次,療程以病情而定。根據病情,亦可辨證選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絡拔罐治療。(二)辨
8、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1 .風寒襲絡證治法: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推薦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炙麻黃、熟附子、細辛、荊芥、防風、 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2 .風熱襲絡證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絡。推薦方藥:大秦蕪湯加減。秦蕪、當歸、蟬蛻、赤白芍、金銀花、連翹 各、防風,板藍根、地龍、生地、石膏等。3 .風痰阻絡證治法:祛風化痰,通絡止痙。推薦方藥:牽正散加減。白附子、白芥子、僵蠶、全蝎、防風、白芷、天 麻、膽南星、陳皮等。4 .氣虛血瘀證治法:益氣活血,通絡止痙。推薦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茂、黨參、雞血藤、當歸、川茸、赤芍、 桃仁、紅花、地龍、全蝎、僵蠶。(三)其他療法根據病情和臨床實際,亦可采
9、用紅外線照射等療法。三、療效評價(-)評價標準1 .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確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經功能分級標準(H-B分級)結合臨床癥狀進行評定2 .中醫癥狀療效標準:采川面癱自身健側對照評分法。3 .面部殘障(FDI)評分法。(二)評價方法患者進入路徑笫1天、30天、60天分別評定House-Brakmann面神經功 能、中醫癥狀評分。患者進入路徑笫30天、60天分別評定面部殘障(FDI)評分。肩凝癥(肩關節周圍炎)診療方案一、診斷(-)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 療效標準(ZY/) ”。(1)50歲左右發病,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右
10、肩多于左肩,多見于體力 勞動者,多為慢性發病。(2)肩周疼痛,以夜間為其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肩關節活動功能 障礙。(3)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均有壓痛,出現典型的“扛肩”現 象。(4) 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新編實用骨科學第二版(陶天遵主編,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8年)。(1)癥狀與體征:該病呈慢性發病,多數無外傷史,少數僅有輕微外傷。 主要癥狀是逐漸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關節活動障礙。a疼痛位于肩前外側,有時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區,但無感覺障礙。夜 間疼痛加重,影響睡眠,不敢患側臥位。持續疼痛可引起肌肉痙攣和肌肉萎 縮。肩前、后方,肩峰下,
11、三角肌止點處有壓痛,而以肱二頭肌長頭腱部壓痛 最明顯,當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時疼痛加劇。b早期肩關節活動僅對內、外旋有輕度影響,檢查時應固定肩胛骨,兩側 比較。晚期上臂處于內旋位,各個方向活動均受限,但以外展、內外旋受限明 顯,前后方向的活動一般是存在的。此時肩部肌肉明顯萎縮,有時因并發血管 痙攣而發生上肢血循環障礙,出現前臂及手部腫脹,發涼及手指活動疼痛等癥 狀。(2) X線檢查:可無明顯異常。肩關節造影則有肩關節囊收縮、關節囊下 部皺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現嚴重的骨質疏松改變,特別是肱骨近端,重者 有類似“溶骨性”破壞的表現,但通過病史及局部查體很容易與骨腫瘤鑒別開 來。(二)疾病分期:參
12、照肩周炎(李平華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 年)1 .粘連前期:主要表現為肩周部疼痛,夜間加重,甚至影響睡眠,肩關節 功能活動正常或輕度受限。2 .粘連期:肩痛較為減輕,但疼痛酸重不適,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嚴重, 各方向的活動范圍明顯縮小,甚至影響日常生活。3 .恢復期:疼痛改善,肩關節功能活動改善。(三)證候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 效標準(ZY/)。1 .風寒濕型:肩部竄痛,遇風寒痛增,得溫痛緩,畏風惡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膩,脈弦滑或弦緊。2 .瘀滯型:肩部腫脹,疼痛拒按,以夜間為其。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澀。3 .氣血虛型:肩部
13、酸痛,勞累后疼痛加重,伴頭暈目眩,氣短懶言,心悸 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脈細弱或沉。二、治療方法(-)針灸療法1 .粘連前期主穴:肩前、肩髏、肩黑、膈俞、外關、合谷配穴:若風寒重可加用風門、風池穴;若濕重,可加用曲池、陰陵泉穴或 采用平衡針療法;若有瘀滯可加用肩貞、陽陵泉、條口穴。治療方法:(1)經皮穴位電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采用兩對電極(帶有直 徑為3厘米的不干膠電極板)分別粘貼連接患側肩部二穴(肩前與肩髏或肩鶻 與疆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關二穴,刺激參數為:連續波、高頻 (100Hz)刺激10分鐘后轉為低頻(2Hz)刺激30分鐘,強度10±2mA
14、(合 谷、外關刺激強度可適當降低)。隔日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2)電針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施瀉法或平補平瀉,得氣后肩 前、肩髏(或肩鶻、膈俞),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電針刺激,合谷、外關分別接 電針,刺激參數為疏密波(2Hz/100Hz)、強度5±2mA (合谷、外關刺激強度 可適當降低),留針至30nlin。(3)溫針灸:在肩前、肩髏、肩鶻、膈俞等局部月俞穴針刺得氣后,選用 23個月俞穴實施溫針灸,連續施灸23壯(每壯3克艾絨);合谷、外關采 用毫針刺激,用瀉法、留針3045分鐘。(4)平衡針療法主穴:肩痛穴。配穴:疼痛及項加頸痛穴。定位:肩痛穴:位于腓骨小頭與外踝連線的上
15、1/3處。頸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前凹陷 中。取穴原則:肩痛穴與頸痛穴采用交叉取穴,即右側患病針刺左側穴位,左 側患病針刺右側穴位。針刺方法:取坐姿膝直位,選用3寸無菌毫針,肩痛穴與頸痛穴直刺寸左 右,提插針刺手法,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同時令患者活動肩部,動作由慢 到快,用力不宜過猛,不留針。針感要求:肩痛穴以觸電似針感向足背、足趾和踝關節傳導出現的麻、脹 感為宜。頸痛穴以局部出現酸、麻、脹感為宜。(5)拔罐:針灸后可在壓痛點或局部月俞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15 分鐘。若瘀滯嚴重可刺絡拔罐:采用皮膚針叩刺或粗針點刺壓痛點,使少量出 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
16、1015 mino(6)穴位注射:選取以上穴位1-3個,用當歸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注射 至每穴1ml,每周注射1次,4次為一個療程。(7)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針刺部位局部神燈照射,每次30分鐘。(8)還可采用腹針療法和熱敏灸療法。2 .粘連期主穴:肩前、肩髏、肩弱、膈俞、外關、合谷配穴:若有瘀滯可加用肩貞、陽陵泉、條口穴。氣血虛加足三里、氣海、血 海。治療方法:(1)溫針灸:取肩微穴多方向透刺(向肩髏穴、向肩前穴、向臂膈穴方 向),在肩前、肩髏、肩弱、膈俞局部月俞穴針刺得氣后,選用23個瑜穴實施 溫針灸,連續施灸23壯(每壯3克艾絨);合谷、外關采用毫針刺激,用瀉 法、留針3045分鐘。(2
17、)經皮穴位電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采用兩對電極(帶有直 徑為3厘米的不干膠電極板)分別粘貼連接患側肩部二穴(肩前與肩髏或肩胭 與膈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關二穴,刺激參數為:連續波、高頻 (100Hz)刺激10分鐘后轉為低頻(2Hz)刺激30分鐘,強度10±2mA (合 谷、外關刺激強度可適當降低)。(3)電針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施瀉法或平補平瀉,得氣后肩 前、肩髏(或肩耦、膈俞),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電針刺激,合谷、外關分別接 電針,刺激參數為疏密波(2Hz/100Hz)、強度5±2mA (合谷、外關刺激強度 可適當降低),留針至30min。(4)平衡
18、針療法主穴:肩痛穴。配穴:疼痛及項加頸痛穴、正氣虧虛加升提穴。定位:肩痛穴:位于腓骨小頭與外踝連線的上1/3處。頸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前凹陷 中。升提穴:兩耳尖向上與正中線交點前1-2寸。取穴原則:肩痛穴與頸痛穴采用交叉取穴,即右側患病針刺左側穴位,左 側患病針刺右側穴位。針刺方法:取坐姿膝直位,選用3寸無菌亳針,肩痛穴與頸痛穴直刺寸左 右,提插針刺手法,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同時令患者活動肩部,動作由慢 到快,用力不宜過猛,不留針。升提穴向前平刺1-2寸,可留針。針感要求:肩痛穴以觸電似針感向足背、足趾和踝關節傳導出現的麻、脹 感為宜。頸痛穴、升提穴以局部出現
19、酸、麻、脹感為宜。(5)拔罐:針灸后可在壓痛點或局部腌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15 分鐘。若瘀滯嚴重可刺絡拔罐:采用皮膚針叩刺或粗針點刺壓痛點,使少量出 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15 mino(6)穴位注射:選取以上穴位1-3個,當歸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注射至 每穴1ml,每周注射1次,4次為一個療程。(7)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針刺部位局部神燈照射,每次30分鐘。(8)還可采用腹針療法、火針療法等。(二)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風寒濕型治法: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推薦方藥:蠲痹湯加減,羌活、獨活、秦蕪、當歸、川茸、桂枝、木香、 乳香、茯苓、防風、桑枝、海風藤、炙甘草。中成藥:大活
20、絡丹等。2,瘀滯型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絡推薦方藥:舒筋活血湯加減,當歸、川茸、熟地、川牛膝、威靈仙、蒼 術、陳皮、白芍、木防己、防風、羌活、白芷、茯苓、醋元胡、生姜。中成藥:七厘膠囊等。3 .氣血虛型治法:補氣養血,通絡止痛推薦方藥:黃芭桂枝五物湯加減,黃芭、桂枝、當歸、川茸、白芍、白 術、細辛、秦無、防風、炙甘草。中成藥: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等。(三)其他療法1 .小針刀:針刀療法、帶刃針療法、鍍針療法、鉤活術療法等2 .傳統針灸儀器:針刺手法針療儀、智能通絡治療儀、多功能艾灸儀、智 能型中藥熏蒸汽自控治療儀、數碼經絡導平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等治療。3 .物理治療:TDP照射或紅外線照射、超激光治療、低周波治療、立體動態干擾電治療和磁熱療法等。4 .推拿治療:以理筋通絡為主,如滾法、拿法等及肩周炎松解術。三、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整體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衛生部制定發布,1997年第三輯)有關“肩周炎”的療效標準:1 .治愈(臨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活動范圍恢復正常。2 .顯效:肩部疼痛緩解明顯,肩關節活動范圍改善明顯。3 .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緩解,肩關節活動范圍部分改善。4 .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知識驗證試題及答案
- 專業寵物殯葬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內容更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測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考試全解析試題及答案
- 視野拓展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財務分析能力培養試題及答案2025
- 實木塑膠跑道施工方案
- 水泥基座的施工方案
- 花藝師市場環境分析題及答案
- 路燈安裝工程項目實施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
- 山西省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筆試題庫
- 路面附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規劃課題申報范例: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教育案例研究(附可修改技術路線圖)
- (2025新版)建設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支付計劃
- 2024下半年軟考信息安全工程師考試真題-及答案-打印
-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
- 小學五年級期中家長會課件
- 化學工程概述-化學工程師的角色和職責
- 頸椎病 課件教學課件
- 2023-2024學年北京一零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合格考)(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