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物理人教版知識點歸納八年級上冊第一章機械運動一、長度時間的及其測量1.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 m 常用的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 米(cm)"、"毫米(mmT、“微米(師)"、"納米(nnV 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1km=1C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 10 6 科 m; 1m= 10 9 nm 。(2)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 、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卷尺等。(3)正確使用刻度尺:為了便于記億,這里將刻度尺的使用總結為六個字:選、放、看、讀、記、算。 “選
2、”合適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放”尺要沿著所測直線、刻度部分貼近 被測長度放置。“看”讀數看尺視線要與尺面要 垂直 。“讀”要 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記”正確記錄測量結果,記錄帶單位。“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值。2.時間的測量(1)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時問的單位是“ 秒(2)時間的測量工具:秒表、停表 、時鐘等。3.誤差(1)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在測量中誤差總是存在的。誤差不是錯誤,上羞_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盡可能減小誤差,但不可能消除誤差。(2)減小誤差的方法:使用高精度儀器、改進實驗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二、運動的描述1.機械運動:物理學
3、中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2.參照物(1)研究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關系。當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 的,如果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3)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同。一般在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常選擇 地面或者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 ,也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則是相對于參照物 而言的,這
4、就是運動的相對性。三、運動的快慢1 .知道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1)通過相同的距離比較時間 的大小。(2)相同時間內比較通過路程的多少。2 .速度:(1)物理意義: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 的物理量。(2)定義:速度是指路程與時間之比。(3)速度計算公式:v= s/t 。注意公式中各個物理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以及路程和時間的計算。(4)速度的單位國際單位:米 /秒,讀做米每秒,符號為 m/s或m- s-l。常用單位:千米/小時,讀 做千米每小時,符號為 km/h。單位的換算關系:1m/s= 3.6 km/h 。(5)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做運動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對于勻速
5、直線運動,雖然速度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與路程和時間無關。變速直線運動可以用 平均速度一來粗略的地描述物體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的運動快慢。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v=s/t,式中,t為總時間,s為路程。第二章聲現象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聲音是由振動 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靠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靠鐘振動發聲,等 等);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聲音在 固體 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3、 真空 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
6、電話(申磁波)交談;4巡5、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 m/s;聲速跟 介質的種類 和 溫度 有關;聲 速的計算公式是 v=s/t;聲音在15c的空氣中的速度為 340m/s:6、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 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回聲加強原聲;)7、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的距離,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離);8、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 聽小骨 、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 鼓膜 振動,再經 聽小骨 、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
7、覺;9、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 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 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二、聲音的特性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 有關, 頻率 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 ,單位是赫茲)2、響度:聲音的 強弱叫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 物體 振幅 越大,響度越大;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小;3、音色:聲音的品質特征;與發聲體而一 材料 和 結構 有關,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 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發的聲靠音色 )4、超聲波和次
8、聲波: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20000 Hz,高于20000 Hz 叫超聲波;低于20 Hz 叫次聲波; 三、聲音的利用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 ,B超,敲鐵軌聽聲音,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制作聲納等)2聲可以傳遞 能量(飛機場旁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噪聲:(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 凡是 妨理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2、噪聲的
9、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 ,符號為 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分貝;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J0 分貝;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分貝;0dB指剛剛引起聽覺;3、控制噪聲:(1)防止噪聲的產生(安消聲器);(2)防止噪聲的傳播(植樹、隔音墻)(3)防止噪聲也入人耳(戴耳塞)一第三章物態變化、溫度:1、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 的物理量;2、:攝氏溫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 C ;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沸水 的溫度規定為100C;然后把0c和100c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C。3、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 液體的熱脹冷縮的
10、原理制造的;4、溫度計的使用:使用前要: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 (每個小刻度表示多少溫度),并估測液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測量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接觸 容器底 和 容器壁;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 要待溫度計的示數 4走后讀數,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5、體溫計:測量范圍: 35 C- 42 C ;分度值為 0.1 C;體溫計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二、熔化和凝固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 ;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熔化要 吸 熱,凝固要 放 熱;2、固體可分為晶體和 非晶 體;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和
11、凝固點(熔化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 ,繼續吸熱);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 相同;3、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 ;繼續 吸收 熱量:晶體凝固的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 ;繼續 放 熱:4、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ae%之w 初胸珀化u寸峭涮舊電化曲次唱4.2一$ 冉聲獻明時帆俎耍變化曲螳三、汽化和液化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 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汽化要 吸 熱、液化要 放 熱;2、汽化的方式為沸騰和蒸發;(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 表面 發生的 緩慢 的汽化現象;注: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 溫度有關;B跟液體 表面前 的大小有關;C跟液
12、體表面 空氣流速 有關。(2)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而一,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 現象;一注: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同種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 高(高壓鍋煮飯);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3)蒸發可 吸熱 :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涂酒精降溫;3、液化的方正一(1)降低 溫度;(2) 壓縮體積 如:氫的儲存和運輸;液化氣;四、升華和凝華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2、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態變化;3、凝華現
13、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 表面)第四章光的傳播一、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燈泡、月亮)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3、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 c=3 X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W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 & 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路程 ,光年是 長度 單位。、光的反射光的反射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 有一部分光會 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們看見不發光的
14、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包;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4、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互看雙眼)5、兩種反射:鏡面 反射和 漫 反射。(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 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象,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1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 的連線和鏡面 垂直 ,像到鏡面的距離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
15、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2、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 而是發散 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3、凸面鏡和凹面鏡1、以球的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 面鏡,以球的內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 面鏡:2、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街道拐角處的反光鏡) ;凹面鏡對光有 會聚 作用(太陽灶,反射式天文望遠鏡,電筒)(要求會作光路圖)四、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 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偏近,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2、折射定律:光從空氣
16、斜射 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 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 兩側,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增大 。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時光路也是可逆 的。當光從水或其他介質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大 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的例子:水中的魚 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 高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 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 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 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 彎折了:4、人們利用光的折射看見水中物體的像是3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五、光
17、的色散1、太陽光通過 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 紅、橙、黃、綠、藍、靜、紫 七種顏色,這種現象叫色散;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 現象;2、色光的三原色是:京一 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3、紅外線:紅外線位于紅光之外,人眼看不見;(1)、一切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溫度越高 輻射的紅外線越多;(紅外線夜視儀)(2)、紅外線穿透云霧的本領強(遙控探測)(3)、紅外線的主要性能是 熱 作用強;(加熱,紅外烤箱)4、紫外線:在光譜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 看不見 ;(1)、紫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化學作用強;(消毒、殺菌)(2)、紫外線的生理作用,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3)、熒光 作用;(驗鈔)第五章透鏡及
18、其應用一、透鏡1、凸透鏡:中間 厚 、邊緣松 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2、凹透鏡、中間 薄、邊緣 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門上的貓眼;(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2、基本概念:(1)、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2)、光心:通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用“ O”表示。(3)、焦點: 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4)、焦距:焦點到 光心 的距離焦距用“ f”表示。3、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經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經過焦點 ;經凹透鏡后向外發散,但其反向延長線 必
19、過焦點(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 作用,凹透鏡對光有,故作用);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如下圖:是倒立、縮小 的實像;2、投影儀:鏡頭是 凸 透鏡;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成像原理: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 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 物體, 遠離 膠卷、屏幕。3、放大鏡:放大鏡是 凸 透鏡;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于 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 虛 像;注:要讓物體更大,應該讓放大鏡靠近 物體;三、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器材:凸透鏡、光屏、
20、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虛像正物像同側,實像倒物像異側;物遠實像小,焦點內放注意事項: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心注意: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成像條件物距(u)成像的性質像距(V)應用u> 2f倒立縮小的實像f < v < 2f照相機u=2f倒立等大的實像v =2ff < u < 2f倒立放大的實像v> 2f幻燈片u=f不成像0< u < f正立放大虛
21、像V > u放大鏡四、眼睛和眼鏡1、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 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膠卷);2、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前 面,晶狀體太 厚,需戴3透鏡矯正;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后 面,晶狀體太 薄,需戴 凸 透鏡矯正;凸g點寞情景I比睛部扇棺外場成的事.相卻女餐芹凸審I商HLE3.3-U門總厘蒙云工,# .匚屏<、恒士!£j呢:因劉世,把叩忠喂在四流也時配五、顯微鏡和望遠鏡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縮小 、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 鏡,成放大1、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2、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
22、物體成 的虛像;六、質量和密度一、質量1 .質量(1)定義:物體中 含物質的多少 叫質量,用字母 m 表示。(2)質量的單位: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有千克( kg)、噸(t)、克(g)、毫克(mg),其中kg 是質量的國 際單位。(3)換算關系:1t= 1000 kg ; 1kg= 1000 g ; 1g= 1000 mg 。(4)質量是物質的一種性質 ,它不隨物體的 形狀、狀態、溫度和地理位置的改變而改變。2 .質量的測量:用天平(1)構造:托盤天平由 橫梁 、指針、分度盤、標尺、游碼、托盤、平衡螺母構成,每架天平配制一 盒 祛碼 。盒中每個祛碼上都標明了質量大小,以“克”為單位,用符號“g”
23、表示。(2)使用:先將天平放 水平桌面 ;將游碼 調零 ;再調螺母 使天平平衡 ; 左盤 放物體, 右盤 放碼;調整平衡后不得移動天平的位置,也不得調節平衡螺母 ;左盤放被測物體 ,右盤中放祛碼;物體白質量=盤中祛碼總質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一四點注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 ;向盤中加減祛碼時要用鐐子 ,不能用手接觸祛碼,不能把祛碼弄濕、弄臟;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祛碼要輕拿輕放。二、密度1.探究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的實驗:結論:(1)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或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比值是一定的)(2) 不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2.密
24、度(1)定義:物體的質量與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 p 表示。(2)公式:p = m/v。式中,p表布密度;m表木質量;V表布體積。(3)單位:國際單位是 kg/m 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單位還有:克 /厘米3(g/cm 3),讀做克每立方厘米。換算關系:1g/cm3= 1000 kg/m 3。(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種類和狀態 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三、測量物質的密度1 .體積的測量(1)體積的單位: m dnm(L)、cm(mL) > mm(2)換算關系:1ms=103dn3;1dmi=10 3 cm3;1cm3=103mr3i;1L= 1 dm3
25、;1mL=103mr3io(3)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一(4)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項要認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彳t表多少cm3(毫升)?測量時量筒或量杯應放平穩。讀數時,視線要凹液面相平 。2 .密度的測量(1)原理: p=mv。(2)方法:測出物體質量 m和物體體積V,然后利用公式 p=mv 計算得到p。(3)密度測量的幾種常見方法測沉于水中固體(如石塊)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祛碼)量筒 、石塊、水、細線。步驟: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倒適量的水入量筒中,記錄水面的刻度M;用細線拴住石塊浸沒入量筒的水中,記錄此時水面的刻度 V 用表達式 算出密度。測量液體(如鹽水)的密度器
26、材:天平(含祛碼)、量筒、燒杯、鹽水。步驟: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將燒杯中的鹽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記錄量筒中液面的示數V;用天平稱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i;用表達式 算出密度。四、密度與社會生活1、播種前選種也用到密度,把要選的種子放在水里,飽滿健壯的種子由于密度上而沉到水底,癟殼和雜草種由于密度 Jb 而浮在水面上。2.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質的密度。(1) 氣體的熱脹冷縮最為顯著,它的密度受溫度的影響也最大。(2) 一般固體、液體的熱脹冷縮不像 氣體那樣明顯,因而密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遵循“熱脹冷縮”的規律。如:水在 0- 4 C熱縮冷脹;4 C的水
27、體積 最 小密度 最大。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1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2)力可以使物體 運動狀態發生 改變 。2 .力的概念(1)力是 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2)力的單位: 牛頓 ,簡稱: 牛 ,符號是 N。(3)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示意圖(1)用力的示意圖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2)作力的示意圖的要領:確定受力物體、力的 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力的作用線,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可用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線段的終點來
28、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比如甲、乙兩個物體間產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對乙施加一個力的同時,乙也對甲施加了一個力。由此我們認識到:力總是成對出現的;相互作用的 兩個物體互為施力 物體和 受力 物體。二、彈力1 .彈力是物體由于 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壓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實質都是彈力。2 .彈簧測力計(1)測力計:測量 力的大小 的工具叫做測力計。(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范圍內,拉力的大小和彈簧伸長成正比;(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測量前,先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的位置,如果不是,則需校零;所測的力不能大
29、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以免損壞測力計。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和測量范圍,估計被測力的大小,被測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測量時,拉力的方向應沿著 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且與被測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線。讀數時,視線應與指針對應的刻度線垂直 。三、重力1 .重力:由于 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 .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1量 成正比。公式:G= mg ,式中,G是重力,單位牛頓(N) ; m是質量,單位千克(kg)。g= 9.8 N/kg 。3 .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 豎直向下 。(2)應用:重垂線,檢驗墻壁是否豎直。4 .重心-(1)重力的
30、等效作用點叫重心。5 2)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上。有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上,也有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以外。第八章運動和力一、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1)探究“阻力對運動物體的影響”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通過水平面時初速度相等。(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 得到的。(3)力是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的原因,而不是 維持運動的原因。(4)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慣性(1)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2)對“慣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31、“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 屬性 ,不是一種力,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 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同一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運動快還是運動慢,不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是不變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二、二力平衡1 .力的平衡(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兩個力(或多個力)作用時,如果能 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物體處于平衡狀態。(2)平衡力: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兩個力(或多個力)叫做 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
32、相等,方向 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可以簡單記為:等大、反向、共線、同體。2 .二力平衡的應用(1)己知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確定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或尋求物體平衡的方法、措施。3 .力和運動的關系(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受非平衡力 <> 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三、摩擦力4 .摩擦力:兩個相互 接觸 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 或有 相對運動趨勢 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5 .摩擦力產生的條件(1)兩物 接觸并擠壓。(2
33、)接觸面 粗糙。(3)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6 .摩擦力的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1)決定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 大小有關,還跟 接觸面粗糙程度 有關。兩個分結論:0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 ,滑動摩擦力越大。7 .增大與減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2)減小摩擦的主要方法:減少壓力 ;使接觸面 更光滑 ;用 滾動摩擦 代替滑動;使接觸面彼此分離。第九章壓強一、壓強8 .壓強:(1)壓力:產生原因:由于物體相互擠壓 而產生的力。壓力是作用在物體表面 上的力。方向
34、:垂直于受力面。壓力與重力的關系:力的產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壓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當物體放置于水平面 上時壓力才等于重力。壓力的作用效果由 和 共同決定的。兩個分結論;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一個物理量,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 和受力面積有關。(3)壓強的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 叫做壓強。(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帕斯卡;F表示壓力,單位是牛頓;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是平方米。(5)國際單位:帕斯卡 ,簡稱帕,符號是 pa。 1Pa=lN
35、/m:其物理意義是:l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 1N 。9 .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1)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 壓力 :減小 受力面積。(2)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 壓力 :增大 受力面積。 二、液體壓強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液體具有流動 性,10 液體壓強的特點(1)同種液體中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2)同種液體中,深度越 深液體壓強越大。(3)在深度相同時,液體 密度 越大,液體壓強越大。11 液體壓強的大小(1)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 和液體 密度 有關。(2)公式:P= Pw gh 。式中,P表示液體壓強單位帕斯卡(Pa); P表示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每
36、立方 米(kg/m 3); h表示液體深度,單位是米 (m)。12 連通器一一液體壓強的實際應用(1)原理: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當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 的。(2)應用:水壺壺嘴和壺身、鍋爐水位計、水塔、船閘、下水道的彎管。三、大氣壓強1 .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氣具有 流動 性。2 .大氣壓的測量一一托里拆利實驗(1)實驗方法:在長約1n 一端 開口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于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于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測出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76 cm 。(2)計算大氣壓的數值:Po=P 水銀=pgh=13.6X1
37、0 3kg/m3X9.8N/kgX0.76m= 1.013 X 105 Pa。所以,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為: Po= 1.013 X105 Pa=76cmHg=760mmHg。(3)以下操作對實驗沒有影響:玻璃管是否傾斜;玻璃管的粗細;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銀面的位置。(4)若實驗中玻璃管內不慎漏有少量空氣,液體高度下降 ,則測量值要比真實值偏 Jb。3 .影響大氣壓的因素:高度、天氣等。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 ,大氣壓減小100Pa。4 .氣壓計一一測定大氣壓的儀器。種類: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方廠(又叫做無液氣壓計)。5 .大氣壓的應用:抽水機等。四、液體壓強與流
38、速的關系1 .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2 .飛機的升力的產生: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 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 工、壓強 小 ,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小、壓強 大。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的升力。第十章浮力、浮力向上 的力,這個力就是浮力。F浮=G-F彈1 .當物體浸在液體或氣體中時會受到一個2 .測量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即。用公式表本為;F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的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浮二G排 。(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計算浮力大小的數學表達式;F浮=G排=m液g= p液gV
39、h(2)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 。三、浮力的應用3 .浸在液體中物體的浮沉條件(1)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 浮出液面,最后 漂浮在液面。如表:浮力與物重的關系液體密度與物體物體運動狀態F浮G物P鎘|)物物體上浮F?< G 物P液 P物物體下沉F?= G 物P液二P物物體懸浮在液體中任何深度處(2)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于 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不動。但漂浮是物體在液面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2.應用(1)輪船: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
40、鋼鐵制成空心的輪船,使它排開水的體積增加 ,從而來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的水的質量 。(2)潛水艇:原理:潛水艇體積一定,靠水艙充水、排水來改變自身重力 ,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來實現上浮、下潛或懸浮的。(3)氣球和氣艇:原理:氣球和飛艇體內充有密度小于 空氣的氣體(氫氣、氨氣、熱空氣)。3浮力的計算方法:稱量法:Fff= G-F彈平衡法:F浮=G (懸浮或漂浮)3壓力差法:F s=F ±-F向下(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 = p液gV排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一、功1、功(1)力學中的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 在力的方向上移
41、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 就顯示出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2)功的兩個因素:一個是 有力的作用 ,另一個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物體受到了力,但一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物體由于慣性運動通過了距離,但 沒有受到力。物體受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互垂直 ,這個力也不做功。2、功的而(1)計算公式:物理學中,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 。即:W= FS 。(2)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W 表示功,單位是 焦耳(J) , 1J=1N m; F表示力,單位是 牛頓(N);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m)。二、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2、功率(
42、1)定義:功與做功所用的時間叫做功率,用符號“ P”表示。單位是瓦特( W(2)公式:p= W/t 。式中 p 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W); 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 ; 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s)。(4)功率與機械效率的區別: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 ;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與總功比值大小。三、動能和勢能1、能量:(1)物體能夠 對外做功 ,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2)單位:焦耳(J)2、動能(1)定義:物體由于 運動 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 質量 ;物體運動的速度 。兩個分結論;(1)在物體的質量相同時,速度越 大 ,物體動能越大。(2)在物體的速度相同
43、時,質量 越大,物體動能越大。3、重力勢能(1)定義:物體由于 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 ;物體被舉高的高度 。兩個分結論(1)在物體的質量相同時,舉得 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在物體舉得高度相同時,質量越 大,重力勢能越大。4、彈性勢能(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四、機械能及其轉化1、機械能:重力勢能和 動能統稱為機械能。2、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化 。3、機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動能和勢
44、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總和不變,機械能是守恒的。第十二章簡單機械一、杠桿1 .杠桿:(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 的硬棒就是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O);動力:使杠桿 轉動 的力(F1):阻力:阻礙 杠桿轉動的力(F2);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11);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12)。2 .杠桿的平衡條件(1)杠桿的平衡:當有兩個力或幾個力作用在杠桿上時,杠桿能保持 靜止 或 勻速轉動,則我們說 杠桿平衡。(2)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公式:F1L尸F2L23 .杠桿的應用(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特
45、點省力但費距離。(2)費力杠桿:動力臂 小于阻力臂的杠桿,特點費力但省距離。(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特點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二、其他簡單機械4 .定滑輪(1)實質:是一個 等臂 杠桿。支點是轉動軸,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輪的半徑。(2)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S=h5 .動滑輪(1)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省力杠桿。支點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繩子與動滑輪相切的點,動力臂是滑輪的直徑,阻力臂是滑輪的半徑。(2)特點:能省 一半 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S=2h6 .滑輪組作用:既可以 省力 又可以 改變力的方向 ,但是費距離。* |(不計繩重和摩擦
46、),繩子自(2)省力情況:由實際連接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決定。拉力一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其中n是繩子的段數,h是物體移動的高度。7 .輪軸和斜面(1)輪軸:實質是可以連續旋轉的杠桿,是一種省力機械。輪和軸的中心是支點,作用在軸上的力是阻力_F2,作用在輪上的力是 動力F1,軸半徑r,輪半徑R,則有FiR=Er,因為R>r,所以Fi<F2。(2)斜面:是一種 省力 機械。斜面的坡度越 緩 ,省力越多。三、機械效率1、有用功一 Wr用: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在提升物體時,Wri=Gh。2、額外功一Wb外(1)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必須做的 的功叫額外功。(2)額外
47、功的主要來源:提升物體時,克服機械自重、容器重、繩重等所做的功。克服機械的B擦 所做的功。3、總功一w總:(1)人們在使用機械做功的過程中實際所做的功叫總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即:W總=W有用+W額外。(2)若人對機械的動力為 F,則:W總=FS一4、機械效率-Y(1)定義: 有用功與總功比值叫機械效率。(2)公式:Y = W有用/ W總。(3)機械效率總是小于 二。(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摩擦,改進機械,減小自重。5、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亞監中 :(1)實驗原理是 (2)需要測的物理量有 、.(3)實驗器材除鉤碼、鐵架臺、細線還需安、(4)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 、:提高
48、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有、一、。物體提升的高低、繩子的繞法是否影響機械效率? 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三章內能一、分子熱運動1、分子運動理論的基本內容: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和 斥力 ;2、擴散現象: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氣體、液體、固體均能發生擴散現 象。擴散的快慢與 溫度 有關。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做無規則運動 ,并且間接證明了分子間存在間隙。3、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 又有 斥力 ,引力和斥力是 同時存在的。二、內能1、內能(1)概念:物體內部 所有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 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49、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個物體,溫度上升 ,它的內能增加,溫度 降低 ,內能減少;影響內能的主要因素: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及體積等。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 與 熱傳遞 。(1)做功: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的過程。(2)熱傳遞:熱傳遞的條件:物體之間 (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存在 溫度差。物體吸收熱量,物體內能增加 ;物體放出熱量,物體的內能 減小。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內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 _轉移到另一部分。3、做功與熱傳遞改變物體
50、的內能是等效 的。4、熱量(1)概念:物體通過熱傳遞 的方式所改變的內能叫熱量。(2)熱量是一個過程量。熱量反映了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所以在熱量前面只 能用“放出”或“吸收”,絕對不能說某物體含有多少熱量,也不能說某物體的熱量是多少。(3)熱量的國際單位制單位:焦耳 (J)。三、比熱容1、探究“比較不同種物質吸熱的情況”:(1)利用加熱時間的長短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2)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兩種方法:比較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熱量的多少 的方法;比較不同種物質吸收相同熱量升高溫度的多少的方法來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大小。(3)結論: 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
51、吸收的熱量不同。 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吸收相同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2、比熱容(1)概念: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質量和升高溫度乘積之比 用符號c表示比熱容。(2)比熱容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每千克攝氏度 ,符號是J/(kg C)。(3)比熱容的物理意義:水的比熱容是4.2 X103 J/(kg C)。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 C,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 4.2 X103 J ;3、比熱容的應用:(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2)從比熱表中還可以看出,各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這就意味著,在同樣受熱或冷卻
52、的情況下,水 的溫度變化要小些。水的這個特征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在受太陽照射條件相同時,白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 區溫度升高的 J1,夜晚沿海地區溫度降低也 J!。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地區溫度變化 工_。在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炎熱,冬季內陸比沿海寒 冷。(3)水比熱容大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也經常利用。如汽車發動機、發電機等機器,在工作時要發熱,通常要用循環流動的 Js來冷卻。冬季也常用水 取暖。4、熱量的計算:Q= cm At 。式中,A t叫做溫度的變化量。它等于熱傳遞過程中末溫度與初溫度 之差。十四章內能的利用一、熱機1、內燃機及其工作原理:將燃料的 化學 能通過燃燒轉
53、化為 內能 能,又通過做功,把 內 能轉 化為 機械 能。按燃燒燃料的不同,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 、柴油機 等。(1)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為四個沖程即吸氣沖程、壓縮沖程、 做功沖程、 排氣沖程。(2) 一個工作循環中只對外做 J 次功,曲軸轉2 周,飛輪轉 2 圈,活塞往返 2次。(3)壓縮沖程是對氣體壓縮做功,氣體內能增加 ,這時機械能轉化為 內 能。(4)做功沖程是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 ,這時內能轉化為機械 能。二、熱機的效率1、燃料的熱值(1)燃料燃燒過程中的能量轉化:燃燒過程中,儲存在燃料中的化學能被釋放,物體的化學 能轉化為周圍物體的內能。(2)燃料的熱值定義: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的熱量
54、與其質量之比,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符號“ q”表示。熱值的單位J/Kg ,讀作焦耳每千克。還要注意,氣體燃料有時使用如,讀作焦耳每立方米。熱量的計算:一定質量 m的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Q= qm ,式中,q表示燃料的熱值,單位是J/kg ; m表示燃料的質量,單位是 kg; Q表示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單位是 Jo若燃料是氣體燃料,一定體積V的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熱值,單位是J/m3; V表示燃料的體積,單位是 吊;Q表示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單位是 Jo3、熱機效率(1)定義: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 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育Ulf能能能能能能能(2)能能.=E?Q放。式中,E有為做有用功的能量;Q總為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能量。(3)提高熱機效率的主要途徑:改善燃燒環境,使燃料盡可能完全 燃燒,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盡量減小各種熱散失。減小各部件間的摩擦以減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充分利用廢氣帶走的能量,從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三、能量的轉化與守恒1、能量的轉化與守恒:(1)能量的轉移與轉化:能量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如發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知識驗證試題及答案
- 專業寵物殯葬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內容更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測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考試全解析試題及答案
- 視野拓展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財務分析能力培養試題及答案2025
- 實木塑膠跑道施工方案
- 水泥基座的施工方案
- 花藝師市場環境分析題及答案
- 路燈安裝工程項目實施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
- 山西省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筆試題庫
- 路面附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規劃課題申報范例: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教育案例研究(附可修改技術路線圖)
- (2025新版)建設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支付計劃
- 2024下半年軟考信息安全工程師考試真題-及答案-打印
-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
- 小學五年級期中家長會課件
- 化學工程概述-化學工程師的角色和職責
- 頸椎病 課件教學課件
- 2023-2024學年北京一零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合格考)(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