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伏并網逆變器防孤島效應實驗周璇根據2009年8月3日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公布的CGC/GF0012009并網光伏發電專用逆變器技術要求和實驗方法。IECG2006光伏并網系統用逆變器防孤島測試方法的相關要求,并網逆變器產品必須嚴格進行出廠試驗和型式試驗。根據IEEE1547和UL1741的相關規定。光伏并網逆變器必須具有防孤島效應自動保護功能。原理:在電容器串聯的電路里,只有與外電路相連接的兩個極板(注意:不是同一電容器的極板)有電流流動(電荷交換),其他極板的電荷總量是不變的,所以稱為孤島。 孤島是一種電氣現象,發生在一部分的電網和主電網斷開,而這部分電網完全由光伏系統來供電。在國際光伏并網標
2、準化的課題上這仍是一個爭論點,因為孤島會損害公眾和電力公司維修人員的安全和供電的質量,在自動或手動重新閉合供電開關向孤島電網重新供電時有可能損壞設備。所以,逆變器通常會帶有防止孤島效應裝置。被動技術(探測電網的電壓和頻率的變化)對于平衡負載很好條件下通電和重新通電兩種情況下的孤島防止還不夠充分,所以必須結合主動技術,主動技術是基于樣本頻率的移位、流過電流的阻抗監測、相位跳躍和諧波的監控、正反饋方法、或對不穩定電流和相位的控制器基礎上的。現在已有許多防止的辦法,在世界上已有16個專利,有些已獲得,而有些仍在申請過程當中。其中的有些方法,如監測電網流過的電流脈沖被證明是不方便的,特別是當多臺的逆變
3、器并行工作時,會降低電網質量,并且因為多臺逆變器的相互影響會對孤島的探測產生負面影響。在另一些場合,對電壓和頻率的工作范圍的限制變得寬了,而安裝工人通常可以通過軟件來設置這些參數,甚至于ENS(一種監測裝置,在德國是強制性的)為了能在弱的電網中工作,可以把它關掉。孤島效應實驗室:一般是用諧振模擬負載電路,同時定義了一個質量因數,“Q-factor”。盡管如此,這些試驗還是很難運行,特別是對于那些高功率的逆變器,它們需要很大的試驗室。試驗的電路和參數會根據不同國家有所不同,測試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試驗者的技術水平。 現已開展了一些研究,用來評估孤島效應和它關聯風險的各種可能性,研究表明對于低密度
4、的光伏發電系統,事實上孤島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負載和發電能力遠遠不可能匹配。但是,對于帶高密度光伏發電系統的電網部分,主動孤島效應保護方法是必要的,同時輔以電壓和頻率的控制,來保證光伏帶來的風險降到極其微小,這一數據須與不帶光伏的電網的年觸電預計數相比較。大多數光伏逆變器同時帶有主動和被動孤島保護,雖然沒有很多光伏突入電網的例子,但對于這方面,國外的標準沒有放松。 孤島效應是基站覆蓋性問題,當基站覆蓋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區等特殊地形時,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蓋范圍不變的基礎上,在很遠處出現"飛地",而與之有切換關系的相鄰基站卻因地形的阻擋覆蓋不到,這樣就造成&qu
5、ot;飛地"與相鄰基站之間沒有切換關系,"飛地"因此成為一個孤島,當手機占用上"飛地"覆蓋區的信號時,很容易因沒有切換關系而引起掉話。光伏系統的孤島效應:由于孤島效應的潛在危險性和對設備的損壞性,社會公共工程和發電設備業主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光伏并網逆變器的反孤島控制。因此,在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應用中必須防止孤島效應。含義所謂孤島效應,即指如并入公共電網中的發電裝置,在電網斷電的情況下,這個發電裝置卻不能檢測到或根本沒有相應檢測手段,仍然向公共電網饋送電量。孤島效應的危害一般來說,孤島效應可能對整個配電系統設備及用戶端的設備造成不利的影響,包括:
6、1)危害電力維修人員的生命安全; 2)影響配電系統上的保護開關動作程序; 3)孤島區域所發生的供電電壓與頻率的不穩定性質會對用電設備帶來破壞; 4)當供電恢復時造成的電壓相位不同步將會產生浪涌電流,可能會引起再次跳閘或對光伏系統、負載和供電系統帶來損壞; 5)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因單相供電而造成系統三相負載的欠相供電問題。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安全可靠的并網逆變裝置,必須能及時檢測出孤島效應并避免所帶來的危害。孤島效應的相關標準根據國際標準IEEE Std2000929和ULl74規定,所有的并網逆變器必須具有反孤島效應的功能,同時這兩個標準給出了并網逆變器在電網斷電后檢測到孤島現象并將逆變器與電網
7、斷開的時間限制,如下表: Voltage Time to operate V <50%Vnorm 6 cycles 50%Vnorm <V <88%Vnorm 2 seconds 88%Vnorm <V <11O%Vnorm Normal operation 110%Vnorm <V <l37%Vnorm 2 seconds V >l37%Vnlorm 2 cycles Frequency Time to operate fnorm+0.5 <f 6 cycles f<fnorm-0.7 6 cycles 注:(1)Vnorm指電網電
8、壓幅值的額定值,對于我國單相市電為交流220V(有效值); (2)fnorm指電網電壓頻率的額定值,對于我國的單相市電為50Hz。 在我國的GB/T 19939-2005光伏系統并網技術要求中,對頻率偏移、電壓異常、防孤島效應也有明確的要求。 光伏系統并網運行時應與電網同步運行,電網額定頻率為50Hz,光伏系統并網后的頻率允許偏差應符合GB/T15945的規定,即偏差值允許士O.5HZ,當超出頻率范圍時,應當在0.2S內動作,將光伏系統與電網斷開。具體的異常頻率響應時間規定見下表: 頻率范圍/Hz 響應時間/s <49.5 0.16 >50.5 0.16 <47.0 0.16
9、 <(47.049.3) 0.16到300可變 >50.5 0.16 檢測方法孤島現象的檢測方法根據技術特點,可以分為三大類:被動檢測方法、主動檢測方法和開關狀態監測方法(基于通訊的方法)。一、被動檢測方法被動式方法利用電網斷電時逆變器輸出端電壓、頻率、相位或諧波的變化進行孤島效應檢測。但當光伏系統輸出功率與局部負載功率平衡,則被動式檢測方法將失去孤島效應檢測能力,存在較大的非檢測區域(Non-Detection Zone,簡稱NDZ)。并網逆變器的被動式反孤島方案不需要增加硬件電路,也不需要單獨的保護繼電器。1)過/欠壓和高/低頻率檢測法過/欠電壓和高/低頻率檢測法是在公共耦合點
10、的電壓幅值和頻率超過正常范圍時,停止逆變器并網運行的一種檢測方法。逆變器工作時,電壓、頻率的工作范圍要合理設置,允許電網電壓和頻率的正常波動,一般對220V/50Hz電網,電壓和頻率的工作范圍分別為194VV242V、49.5Hzf50.5Hz。如果電壓或頻率偏移達到孤島檢測設定閥值,則可檢測到孤島發生。然而當逆變器所帶的本地負荷與其輸出功率接近于匹配時,則電壓和頻率的偏移將非常小甚至為零,因此該方法存在非檢測區。這種方法的經濟性較好,但由于非檢測區較大,所以單獨使用OVR/UVR和OFR/UFR孤島檢測是不夠的。2)電壓諧波檢測法電壓諧波檢測法(Harmonic Hetection)通過檢測
11、并網逆變器的輸出電壓的總諧波失真(totalharmonic distortion-THD)是否越限來防止孤島現象的發生,這種方法依據工作分支電網功率變壓器的非線性原理。如圖4-2,發電系統并網工作時,其輸出電流諧波將通過公共耦合點a點流入電網。由于電網的網絡阻抗很小,因此a點電壓的總諧波畸變率通常較低,一般此時Va的THD總是低于閾值(一般要求并網逆變器的THD小于額定電流的5%)。當電網斷開時,由于負載阻抗通常要比電網阻抗大得多,因此a點電壓(諧波電流與負載阻抗的乘積)將產生很大的諧波,通過檢測電壓諧波或諧波的變化就能有效地檢測到孤島效應的發生。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非線性負載等因素的存在
12、,電網電壓的諧波很大,諧波檢測的動作閥值不容易確定,因此,該方法具有局限性。3)電壓相位突變檢測法(PJD)電壓相位突變檢測法(Phase Jump Detection,PJD)是通過檢測光伏并網逆變器的輸出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變化來檢測孤島現象的發生。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并網運行時通常工作在單位功率因數模式,即光伏并網發電系統輸出電流電壓(電網電壓)同頻同相。當電網斷開后,出現了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單獨給負載供電的孤島現象,此時,a點電壓由輸出電流Io和負載阻抗Z所決定。由于鎖相環的作用,Io與a點電壓僅僅在過零點發生同步,在過零點之間,Io跟隨系統內部的參考電流而不會發生突變,因此,對于非阻性負載,
13、a點電壓的相位將會發生突變,如圖4-3所示,從而可以采用相位突變檢測方法來判斷孤島現象是否發生。相位突變檢測算法簡單,易于實現。但當負載阻抗角接近零時,即負載近似呈阻性,由于所設閥值的限制,該方法失效。被動檢測法一般實現起來比較簡單,然而當并網逆變器的輸出功率與局部電網負載的功率基本接近,導致局部電網的電壓和頻率變化很小時,被動檢測法就會失效,此方法存在較大的非檢測區。二、主動檢測方法主動式孤島檢測方法是指通過控制逆變器,使其輸出功率、頻率或相位存在一定的擾動。電網正常工作時,由于電網的平衡作用,檢測不到這些擾動。一旦電網出現故障,逆變器輸出的擾動將快速累積并超出允許范圍,從而觸發孤島效應檢測
14、電路。該方法檢測精度高,非檢測區小,但是控制較復雜,且降低了逆變器輸出電能的質量。目前并網逆變器的反孤島策略都采用被動式檢測方案加上一種主動式檢測方案相結合。1)頻率偏移檢測法(AFD)頻率偏移檢測法(Active Frequency Drift,AFD)是目前一種常見的主動擾動檢測方法。采用主動式頻移方案使其并網逆變器輸出頻率略微失真的電流,以形成一個連續改變頻率的趨勢,最終導致輸出電壓和電流超過頻率保護的界限值,從而達到反孤島效應的目的。2)滑模頻漂檢測法(SMS)滑模頻率漂移檢測法(Slip-Mode Frequency Shift,SMS)是一種主動式孤島檢測方法。它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電
15、流,使其與公共點電壓間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以期在電網失壓后公共點的頻率偏離正常范圍而判別孤島。正常情況下,逆變器相角響應曲線設計在系統頻率附近范圍內,單位功率因數時逆變器相角比RLC負載增加的快。當逆變器與配電網并聯運行時,配電網通過提供固定的參考相角和頻率,使逆變器工作點穩定在工頻。當孤島形成后,如果逆變器輸出電壓頻率有微小波動逆變器相位響應曲線會使相位誤差增加,到達一個新的穩定狀態點。新狀態點的頻率必會超出OFR/UFR動作閥值,逆變器因頻率誤差而關閉。此檢測方法實際是通過移相達到移頻,與主動頻率偏移法AFD一樣有實現簡單、無需額外硬件、孤島檢測可靠性高等優點,也有類似的弱點,即隨著負載品質
16、因數增加,孤島檢測失敗的可能性變大。3)周期電流干擾檢測法(ACD)周期電流擾動法(Alternate CurrentDisturbances,ACD)是一種主動式孤島檢測法。對于電流源控制型的逆變器來說,每隔一定周期, 減小光伏并網逆變器輸出電流, 則改變其輸出有功功率。當逆變器并網運行時, 其輸出電壓恒定為電網電壓;當電網斷電時, 逆變器輸出電壓由負載決定。每每到達電流擾動時刻,輸出電流幅值改變,則負載上電壓隨之變化,當電壓達到欠電壓范圍即可檢測到孤島發生。4)頻率突變檢測法(FJ)頻率突變檢測法是對AFD的修改,與阻抗測量法相類似。FJ檢測在輸出電流波形(不是每個周期)中加入死區,頻率按
17、照預先設置的模式振動。例如,在第四個周期加入死區,正常情況下,逆變器電流引起頻率突變,但是電網阻止其波動。孤島形成后,FJ通過對頻率加入偏差,檢測逆變器輸出電壓頻率的振動模式是否符合預先設定的振動模式來檢測孤島現象是否發生。這種檢測方法的優點是:如果振動模式足夠成熟,使用單臺逆變器工作時,FJ防止孤島現象的發生是有效的,但是在多臺逆變器運行的情況下,如果頻率偏移方向不相同,會降低孤島檢測的效率和有效性。三、其他方法孤島效應檢測除了上述普遍采用的被動法和主動法,還有一些逆變器外部的檢測方法。如“網側阻抗插值法”,該方法是指電網出現故障時在電網負載側自動插入一個大的阻抗,使得網側的阻抗突然發生顯著
18、變化,從而破壞系統功率平衡,造成電壓、頻率及相位的變化。還有運用電網系統的故障信號進行控制。一旦電網出現故障,電網側自身的監控系統就向光伏發電系統發出控制信號,以便能夠及時切斷分布式能源系統與電網的并聯運行。 PV-RLC防孤島測試負載根據國家新能源光伏并網逆變器防孤島保護試驗的相關測試要求專門研發的一款測試設備。PV-RLC防孤島測試負載滿足:中國的孤島防護國家標準草案、IEEE 1547.1-2005帶電力系統的設備互連配電資源的合格試驗程序、VDE0126-1-1德國標準-發電機和公共低壓網之間的自動開關設備、IEC 62116-2008并網連接式光伏逆變器孤島防護
19、措施測試方法、AS_4777.3-2005能源系統通過逆變器并網第3部分電網保護要求中文版、G83-1-1英國認證標準、UL1741-2010美國認證標準、DK5940意大利認證標準,同時滿足中國金太陽認證的標準。中國金太陽認證的標準CGC/GF001:2010并網光伏發電專用逆變器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要求。防孤島效應保護方案和被動式防孤島保護方案。防孤島效應保護試驗: 驗中負載消耗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與額定值的偏差百分比(%)圖1 防孤島效應保護試驗平臺圖1給出了防孤島效應保護試驗平臺,K1為被測逆變器的網側分離開關,K2為被測逆變器的負載分離開關。負載采用可變RLC諧振電路,諧振頻
20、率為被測逆變器的額定頻率(50/60Hz),其消耗的有功功率與被測逆變器輸出的有功功率相當。試驗應在表5規定的條件下進行。注:由于電網從逆變器吸收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不確定性,該項試驗使用實際電網比模擬電網更具有說服力。 表1 防孤島效應保護的試驗條件 條件被測逆變器的輸出功率PEUT被測逆變器的輸入電壓a被測逆變器跳閘設定值A100%額定交流輸出功率>直流輸入電壓范圍的90%制造商規定的電壓和頻率跳閘值B66%額定交流輸出功率直流輸入電壓范圍的50%±10%設定電壓和頻率跳閘值為額定值C33%額定交流輸出功率<直流輸入電壓范圍
21、的10%設定電壓和頻率跳閘值為額定值a 若直流輸入電壓范圍為XY,則(直流輸入電壓范圍的90%)=X+0.9*(Y-X)。 試驗步驟如下:a)閉合K1,斷開K2,啟動逆變器。通過調節直流輸入源,使逆變器的輸出功率PEUT等于額定交流輸出功率,并測量逆變器輸出的無功功率QEUT;b)使逆變器停機,斷開K1;c)通過以下步驟調節RLC電路使得Qf=1.0±0.05;RLC電路消耗的感性無功滿足關系式:QL=Qf*PEUT=1.0*PEUT;接入電感L,使其消耗的無功等于QL;并入電容C,使其消耗的容性無功滿足關系式:QC+QL=- QEUT;最后并入電阻R,使其消耗的有功等于P
22、EUT。d)閉合K2接入RLC電路,閉合K1,啟動逆變器,確認其輸出功率符合步驟a)的規定。調節R、L、C,直到流過K1的基頻電流小于穩態時逆變器額定輸出電流的1%;e)斷開K1,記錄K1斷開至逆變器輸出電流下降并維持在額定輸出電流的1%以下之間的時間;f)調節有功負載(電阻R)和任一無功負載(L或C)以獲得表6中陰影部分參數表示的負載不匹配狀況;表6中的參數表示的是偏差的百分比,符號表示的是圖2中流經開關K1的有功功率流和無功功率流的方向,正號表示功率流從逆變器到電網;每次調節后,都應記錄K1斷開至逆變器輸出電流下降并維持在額定輸出電流的1%以下之間的時間;若記錄的時間有任何一項超過步驟e)
23、中記錄的時間,則表6中非陰影部分參數也應進行試驗;g)對于試驗條件B和C,調節任一無功負載(L或C),使之按表7的規定每次變化1%。表7中的參數表示的是圖2中流經開關K1的無功功率流的方向,正號表示功率流從逆變器到電網;每次調節后,記錄K1斷開至逆變器輸出電流下降并維持在額定輸出電流的1%以下之間的時間;若記錄的時間呈持續上升趨勢,則應繼續以1%的增量擴大調節范圍,直至記錄的時間呈下降趨勢。 h)以上步驟中記錄的時間都應符合5.5.1.3的規定,否則即判定試驗不通過。 表2 試驗條件A情況下的負載不匹配狀況 試驗中負載消耗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與額定值的偏差百分比(
24、%)-10,+10-5,+100,+10+5+10,+10-10,+5-5,+50,+5+5,+5+10,+5-10,0-5,0 +5,0+10,0-10,-5-5,-50,-5+5,-5+10,-5-10,-10-5,-100,-10+5,-10+10,-10 表3試驗條件B和試驗條件C情況下的負載不匹配狀況驗中負載消耗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與額定值的偏差百分比(%)0,-50,-40,-30,-20,-10,10,20,30,40,5 周璇量學模擬試卷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
25、其字母標號填入題干的括號內。得分評卷人復查人1經緯儀測量水平角時,正倒鏡瞄準同一方向所讀的水平方向值理論上應相差(A )。A 180° B 0° C 90° D 270° 2. 1:5000地形圖的比例尺精度是( D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3. 以下不屬于基本測量工作范疇的一項是( C)。A 高差測量 B 距離測量 C 導線測量 D 角度測量 4. 已知某直線的坐標方位角為220°,則其象限角為(D )。A 220° B 40° C 南西50°
26、; D 南西40°5. 由一條線段的邊長、方位角和一點坐標計算另一點坐標的計算稱為(A )。A 坐標正算 B 坐標反算 C 導線計算 D 水準計算6. 閉合導線在X軸上的坐標增量閉合差( A )。A為一不等于0的常數 B 與導線形狀有關 C總為0 D 由路線中兩點確定7. 在地形圖中,表示測量控制點的符號屬于(D )。A 比例符號 B 半依比例符號 C 地貌符號 D 非比例符號8. 在未知點上設站對三個已知點進行測角交會的方法稱為(A )。A 后方交會 B 前方交會 C 側方交會 D 無法確定9. 兩井定向中不需要進行的一項工作是(C )。A 投點 B 地面連接 C 測量井筒中鋼絲長
27、度 D 井下連接10. 絕對高程是地面點到( C )的鉛垂距離。A 坐標原點 B任意水準面 C 大地水準面 D 赤道面11下列關于等高線的敘述是錯誤的是:(A )A 高程相等的點在同一等高線上B 等高線必定是閉合曲線,即使本幅圖沒閉合,則在相鄰的圖幅閉合C 等高線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 等高線經過山脊與山脊線正交12下面關于非比例符號中定位點位置的敘述錯誤的是(B )A幾何圖形符號,定位點在符號圖形中心B符號圖形中有一個點,則該點即為定位點C寬底符號,符號定位點在符號底部中心D底部為直角形符號,其符號定位點位于最右邊頂點處13下面關于控制網的敘述錯誤的是(D )A 國家控制網從高級到低級布設B
28、 國家控制網按精度可分為A、B、C、D、E五等C 國家控制網分為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D 直接為測圖目的建立的控制網,稱為圖根控制網14下圖為某地形圖的一部分,各等高線高程如圖所視,A點位于線段MN上,點A到點M和點N的圖上水平距離為MA=3mm,NA=2mm,則A點高程為(A )ANM373635A 36.4m B 36.6m C 37.4m D 37.6m100°30130°30100°30DCBA15如圖所示支導線,AB邊的坐標方位角為,轉折角如圖,則CD邊的坐標方位角為( B )A B C D16三角高程測量要求對向觀測垂直角,計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D
29、 )A 有效地抵償或消除球差和氣差的影響B 有效地抵償或消除儀器高和覘標高測量誤差的影響C 有效地抵償或消除垂直角讀數誤差的影響D有效地抵償或消除讀盤分劃誤差的影響17下面測量讀數的做法正確的是( C )A 用經緯儀測水平角,用橫絲照準目標讀數B 用水準儀測高差,用豎絲切準水準尺讀數C 水準測量時,每次讀數前都要使水準管氣泡居中D 經緯儀測豎直角時,盡量照準目標的底部18水準測量時對一端水準尺進行測量的正確操作步驟是( D )。A 對中-整平-瞄準-讀數 A 整平-瞄準-讀數-精平C 粗平-精平-瞄準-讀數 D粗平-瞄準-精平-讀數19礦井平面聯系測量的主要任務是( D )A 實現井上下平面坐
30、標系統的統一 B 實現井上下高程的統一C 作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 D 提高井下導線測量的精度20 井口水準基點一般位于( A )。A 地面工業廣場井筒附近 B 井下井筒附近C 地面任意位置的水準點 D 井下任意位置的水準點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得分評卷人復查人21水準測量中,為了進行測站檢核,在一個測站要測量兩個高差值進行比較,通常采用的測量檢核方法是雙面尺法和 。22直線定向常用的標準方向有真子午線方向、_磁北方向_和坐標縱線方向。23地形圖符號一般分為比例符號、_半依比例符號_和不依比例符號。24 井下巷道掘進過程中,為了保證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進行中線和_的標定工作。25
31、測量誤差按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和_偶然誤差_。26 地物注記的形式有文字注記、 _ 和符號注記三種。27 象限角的取值范圍是: 0-90 。28 經緯儀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 對中 。29 為了便于計算和分析,對大地水準面采用一個規則的數學曲面進行表示,這個數學曲面稱為 參考托球面 。30 光電測距儀按照測量時間的方式可以分為相位式測距儀和 差分 。三、 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得分評卷人復查人31豎盤指標差豎盤分劃誤差32水準測量利用水準儀測定兩點間的高差33系統誤差由客觀原因造成的具有統計規律性的誤差34視準軸儀器望遠鏡物鏡和目鏡中心的連線四、 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
32、20分)得分評卷人復查人35簡述測回法測量水平角時一個測站上的工作步驟和角度計算方法。對中,整平,定向,測角。觀測角度值減去定向角度值36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實際測量工作中有何意義?圖上0.1毫米在實地的距離。可以影響地物取舍37簡述用極坐標法在實地測設圖紙上某點平面位置的要素計算和測設過程。38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規律。五、 計算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得分評卷人復查人39在1:2000圖幅坐標方格網上,量測出ab = 2.0cm, ac = 1.6cm, ad = 3.9cm, ae = 5.2cm。試計算AB長度DAB及其坐標方位角AB。abdceBA120014001600180
33、040從圖上量得點M的坐標XM=14.22m, YM=86.71m;點A的坐標為XA=42.34m, YA=85.00m。試計算M、A兩點的水平距離和坐標方位角。測量學 標準答案與評分說明一、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1 A; 2 D; 3 C; 4 D; 5 A; 6 C; 7 D; 8 A; 9 C; 10 C;11 A;12 D;13 B;14 A; 15 B;16 A;17 C;18 D; 19 A;20 A 二、 二、 填空題 (每空2分,共20分)21 變更儀器高法22 磁北方向23 半依比例符號(或線狀符號)24腰線25偶然誤差26數字注記2
34、7 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 90°)28 對中29 旋轉橢球體面30 脈沖式測距儀 三、 三、 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31豎盤指標差:在垂直角測量中,當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時,指標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確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與正確位置相差一個小角度x, x即為豎盤指標差。32 水準測量:利用一條水平視線并借助于水準尺,測量地面兩點間的高差,進而由已知點的高程推算出未知點的高程的測量工作。33 系統誤差: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量進行了n次觀測,如果誤差出現的大小和符號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規律變化,這種誤差稱為系統誤差。34視準軸:望遠鏡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或交叉點)的連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探尋北極熊棲息地的》課件
- (67)-考點67 作文-寫景狀物
- (14)-專題14 寫作訓練
- (6)-專題06 標點符號辨析與運用
- 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及應對對策
- 2025年太原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題庫答案大全
-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大學英語(Ⅲ)-英語應用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工業大學《公共藝術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光學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墻面油漆工程的詳細施工工序
- 血液透析水處理系統通用課件
- 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
- 人工晶體脫位查房
- 投產申請書完整版本
- 春季過敏性疾病預防
- 煤礦一通三防知識培訓課件
- 電磁波簡介完
- 國家開放大學《廣告學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焦化廠培訓課件講解
- 畢業論文建筑消防系統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