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六章吸收習題答案解析_第1頁
化工原理第六章吸收習題答案解析_第2頁
化工原理第六章吸收習題答案解析_第3頁
化工原理第六章吸收習題答案解析_第4頁
化工原理第六章吸收習題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已知在kPa(絕對壓力下),100 g水中含氨1 g的溶液上方的平衡氨氣分壓為987 Pa。試求:(1) 溶解度系數 H (kmol m3 Pa-1);(2) 亨利系數E(Pa);(3) 相平衡常數m;(4) 總壓提高到200 kPa(表壓)時的H, E, m值。(假設:在上述范圍內氣液平衡關系服從亨利定律,氨水密度均為1000kg / m3)解:(1)根據已知條件*Pnh3987PacNH31/17101/1000一 一一 一 一一 30.5824kmol/m定義*Pnh3CnhH NH34 ,3 -Hnh3 Cnh3 Pnh35.9 10 kmol/ m ?Pa(2)根據已知條件可知

2、xNH3根據定義式可得1/171/17 100/18* 一pNH3ENH3xNH30.0105Enh39.42 104 Pa(3)根據已知條件可知*_ _ _ _ _ _yNH 3 Pnh3 / p 987/101325 0.00974于是得到ImNH 3yNH3 Xnh30.928* Pm y x 一Px(4)由于H和E僅是溫度的函數,故Hnh3和Enh3不變;而ExE1 ,與 T 和 p相關,故 mNH3 一 0.928 0.309。pxp3分析(1)注意一些近似處理并分析其誤差。(2)注意E , H和m的影響因素,這是本題練習的主要內容之一6-2 在25c下,CO分壓為50 kPa的混合

3、氣分別與下述溶液接觸:(1)含CO為mol/L的水溶液;(2)含CO為mol/L的水溶液。試求這兩種情況下CO的傳質方向與推動力。解:由亨利定律得到*Pco2 50kPa Exco2根據化工原理 教材中表8-1查出c5Eco2 25C1.66 10 kPa所以可以得到*xco2 3.01104又因為H CO2 25 cH2OEMH2O100051.66 105 183.347 10 4kmol/kPa?m3所以得*43Cco2 Hco2 Pco23.347 1050 0.0167kmol/m于是:(1)為吸收過程,c 0.0067kmol/m3。(2)為解吸過程,3c 0.0333kmol/m

4、 。分析 (1)推動力的表示方法可以有很多種,比如,用壓力差表示時:推動力*pCO2CCO2HCOco 20.013.347 10 429.9kPap 20.1kPa (吸收)推動力*cCO2PcO2H CO20.051 149.4kPa3.347 10 4p 99.4kPa(解吸)或者,用摩爾分數差表示時000 1.8 10 4 ,判斷出將發生吸收過程,推動力x 1.201 10 4由x,CO210 4 ,判斷出將發生解吸過程,推動力 x 5.99 104(2)推動力均用正值表示。6-3指出下列過程是吸收過程還是解吸過程,推動力是多少,并在x-y圖上表示。(1) 含SO為(摩爾分數)的水溶液

5、與含SO為(摩爾分數)的混合氣接觸,總壓為 kPa , t=35 C ;氣液組成及總壓同(1) , t=15 C;氣液組成及溫度同(1),總壓為300 kPa(絕對壓力)。根據化工原理教材中表8-1知丁= 35c時,SO的E 0.567 104kPa ,-40.567 1056101.3根據相平衡關系,得*yAmxA56 0.001 0.056由于yAyA,所以將發生解吸過程。傳質推動力為y 0.056 0.03 0.026(2 ) T = 15 c時,SO 2的 E 0.294 104kPa ,故_ 4E 0.294 10”m - 29P 101.3目* 0.01 0.99重為120 -0.

6、12 0.88根據相平衡關系,得*yA mxA 29 0.001 0.029由于yA yA,所以將發生吸收過程。 傳質推動力為y 0.03 0.029 0.001(3)同理可知,當 T= 35C,p = 300 kPa 時,E 0.567 104kPa,故 m 18.9 P*yA mxA 18.9 0.001 0.0189由于yANa,所以將發生吸收過程。推動力為y 0.03 0.0189 0.0111示意圖見題6-3圖題6-3圖分析體會通過改變溫度和總壓來實現氣液之間傳質方向的改變,即吸收和解吸。6-4 氨-空氣混合氣中含氨(摩爾分數),在常壓和25c下用水吸收,過程中不 斷移走熱量以使吸收

7、在等溫下進行。進氣量為1000 m3,出口氣體中含氨(摩爾分數)。試求被吸收的氨量(kg)和出口氣體的體積(m3) o 解惰性氣體量 V 1000 0.88 880m3,進口中NH之量為120m3,出口中NH之cc 1000 101325 八0.12 -0.01889 1013258.314 2988.314 2984544mol ,為 o9m3,于是總出氣量=880 + 9 = 889m3,被吸收的NH量為分析(1)進行物料衡算時應以摩爾數或者質量為基準,一般不以體積為基準。此 處由于溫度和壓力均不變,故摩爾數的變化正比于體積的變化,所以以體積作為 衡算的基準。(2)本題是并流還是逆流 有區

8、別嗎(3)如何才能不斷移走熱量該用填料塔還是板式塔(4)不移走熱量對吸收有什么影響6-5 淺盤內存有2mm字的水層,在20c的恒定溫度下靠分子擴散逐漸蒸發到 大氣中。假定擴散始終是通過一層厚度為 5mm勺靜止空氣膜層,此空氣膜層以外 的水蒸氣分壓為零。擴散系數為X 10-5吊/$,大氣壓強為x 105Pa。求蒸干水層所 需時間。解:本題中水層Z的變化是時間 的函數,且與擴散速率有關。N DP Pai Pa21n Pb2RTZ pB1 pB2pB1查教材附錄水的物理性質得,20c時水的蒸汽壓為。已知條件為:Pai 101.3kPa, Pa2 0kPa, Pb2 101.3kPa, Pbi 101

9、.3 2.3346 98.97kPa,P Pa2 Pb2 101.3kPa,代入上式得:N DP pA1pA2 ln pB2RTZ PbiPb2 Pbi-6 . 一 2 一5.03 10 kmol/m ?s-52.60 10101.38.314 293 0.005101.3 01n101.3 98.97101.398.97在 0, Z 0到0, Z 2 103m之間積分,得2 10-3-89.054 10一 一 42.21 10 s水的摩爾質量M 18kg/kmol ,設垂直管截面積為A,在d時間內汽化的水量應 等于水擴散出管口的量,即Na Ad - AdZMdZ NM 5.03 10 6 1

10、8 9.054 10 8m/s d10006-6 含組分A為的混合氣,用含A為(均為摩爾分數)的液體吸收其中的已知A在氣、液兩相中的平衡關系為y x,液氣比為,求:1.5(1)逆流操作時,吸收液出口最高組成是多少此時的吸收率是多少若G ,各量又是多少分別在y-x圖上表示;(2)若改為并流操作,液體出口最高組成是多少此時的吸收率又是多少解(1)逆流操作(題6-6圖(a)時,已知題6-6圖X2叫QI Y1'0當L/V0.8 m 1,以及塔高無窮高時,在塔底達到兩相平衡(題8-9圖(b),*X1maxXi Y/m 0.11。根據物料衡算可知L *丫2 Yi - Xi X20.11 0.8 0

11、.11 0.010.03V此時,吸收率為0.11 0.030.1172.7%當L/V 1.5 m 1,以及塔高無窮高時,在塔頂達到吸收平衡(題8-9圖(b),Y2min丫2mX2。"仍可以根據物料衡算 L XiX2 V Yi,min ,求出X1 0.0770.11 0.010.1190.9% 并流操作且L/V 0.8時(題8-9圖(c),因為H ,所以有丫 mX1根據操作線關系,有Y2YiX2X1 V式,聯立,求得:Xi丫 0.0655于是0.065540.5%0.11分析 逆流吸收操作中,操作線斜率比平衡線斜率大時,氣液可能在塔頂呈平衡; 此時吸收率最大,但吸收液濃度不是最高。操作

12、線斜率小于平衡線斜率時,氣液在塔底呈平衡;吸收液濃度是最高的, 但吸收率不是最局。6-7 用水吸收氣體中的SO,氣體中SO的平均組成為(摩爾分數),水中SO的平均濃度為1g/1000g 。塔中操作壓力為(表壓),現已知氣相傳質分系數kG =x 10-2kmol/ (m2 - h - kPa),液相傳質分系數Kl = m/h。操作條件下平衡關系y 50x。求總傳質系數2& (kmol/ (m h)。解根據*yNa Ky Y Y Ky1 y*y*1 yKy*Ky p y y*KyPaPaNa*Kg PaPa*Ky pKg 1 y 1 y現已知 p 111.4kPa , y 0.02 , y

13、*mxA 501 641 64 1000 182.81 104,因此要先根據下式求出KG才能求出KY :111KG kG HL因此還要求出 H: cAxAc1000 183 cH *0.01kmol/m ?kPapA pmxA 111.4 50于是便可求出一一2 一 一一Kg 0.0017kmol/m ?h?kPa和一 一2 一KY 0.187kmol/m ?h分析 此題主要練習各種傳質系數之間的轉換關系,第二目的是了解各系數的量 級。6-8在X105Pa、27c下用水吸收混于空氣中的甲醇蒸氣。甲醇在氣、液兩相中 的濃度很低,平衡關系服從亨利定律。已知 H=kPa -m3/kmol,氣膜吸收分

14、系數 kG=x 105kmol/(m2s kPa),液膜吸收分系數 h=x 105 (m/s)。試求吸收總系數 Kg并算出氣膜阻力在總阻力中所占的百分數。 *解 根據定義式Na Kg Pa pAKl cA Ca和pA 也,可知H1KlHKg所以只要求出Kg即可。又所以Kg kG HkL5.67 10-51.98 103 0.07517637 6734 24371Kg 4.1 10-5kmol / m2?h?PaKl 0.02m/h因為上為氣相阻力,工為總阻力,故 kGKg氣相阻力/總阻力 1763724371 72.4%分析此題應和題6-9 一起綜合考慮。6-9在吸收塔內用水吸收混于空氣中白氐

15、濃度甲醇,操作溫度為 27C,壓強為 x10分析(1)止匕時,根據 Na Kg p R 1.55 10-5 5.07- piPa。穩定操作狀況下塔內某截面上的氣相中甲醇分壓為,液相中甲醇濃度 為m3。試根據題6-8中有關數據計算出該截面的吸收速率。解 吸收速率可以用公式 Na Kg p p求出。其中p 5.07kPa* c 2 103p 1.023 10 kPaH 1.955Kg11 kG 1 HkL111_ 5_ 51.55 101.955 2.08 101.12 10 5kmol / m2?s?kPa一 _ 52 一5.68 10 5kmol/m2?s于是可得_ 5_ _ 355.68 1

16、0 ,還可以Na 1.12 10 5 5.07 1.023 10 3計算出氣液界面氣相側中的甲醇分壓(R 1.405kPa)以及液相側中的甲醇濃度(G Hpi 2.748kmol/m3),此值遠高于主體溶液中的甲醇濃度(2)是不是題目有些問題含5%P醇的空氣似乎應是入口氣 體,因此2mol/m3應是出塔液體的濃度,而此液體的濃度也太低了 (質量分數僅為),這些水又有何 用呢(3)若將題目中 甲醇濃度改為2kmol/m3,則質量分數為,便可以用精儲法回 收其中的甲醇。6-10 附圖為幾種雙塔吸收流程,試在 y-x圖上定性畫出每種吸收流程中 A、B 兩塔的操作線和平衡線,并標出兩塔對應的氣、液相進

17、出口摩爾分數。題6-10附圖(c)(d)6-11在某逆流吸收塔內,于、24c下用清水吸收混合氣體中的 HS,將其濃度由 2%竄至(體積分數)。系統符合亨利定律,E=545X。若吸收劑用量為最小用量的倍,試計算操作液氣比及出口液相組成解:已知 y 1= y 2= E 5.52 104KPa P =Y1 0.020.02041-0.02Y20.0011-0.0010.001_4E 5.25 10 m -P 101.33544.75minY1-Y2Y1m0.0204 0.0010.0204517.5544.75 1.5 L 1.55 17.5 766.25VV min又據全塔物料衡算L Xi -X2

18、 V Yi -Y2V1-5Xi Xi V Y1 -Y2 X2 -0.0204 0.0012.5 105L776.25即操作液氣比 匕為出口液相組成Xi為2.5 105V6-12用純水逆流吸收氣體混合物中的 SO, SO的初始濃度為5% (體積分數), 操作條件下的相平衡關系為y=,分別計算液氣比為4和6時氣體的極限出口濃 度。解:當填料塔為無限高,氣體出口濃度達極限值,此時操作線與平衡線相交。對 于逆流操作,操作線與平衡線交點位置取決于液氣比與相平衡常數m的相對大小。當L/G 4, L/G m 5.0時,操作線與與平衡線交于塔底,由相平衡關系可以計算液體出口的最大濃度為yi 0.05Xi,ma

19、x - 0.01m 5由物料衡算關系可以求得氣體的極限出口濃度為:y 2,min當 L/G 6, L/G my1 x1 x20.05 4 0.01 00.01G5.0,操作線與平衡線交于塔頂,由平衡關系可以計算氣體極限出口濃度為:y2,minmlX20由物料衡算關系可求得液體出口濃度為:G0.05Xi X2 - yi y2,min 0.00833L6從以上計算結果可知,當L/G m時,氣體的極限殘余濃度隨L/G增大而減小;當L/G m時,氣體的極限濃度只取決于吸收劑初始濃度,而與吸收劑的用量無關。6-13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處理含 SO的混合氣體。逆流操作,進塔氣體 中含SO為(摩爾分數)

20、,其余為惰性氣體。混合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取 28。水 的用量比最小用量大65%要求每小時從混合氣中吸收2000kg的SO。已知操作條件下氣、液平衡關系為y 26.7x。計算每小時用水量為多少立方米。解:根據題意得Y1yi1yi0.081 0.080.087根據吸收的SO質量求得混合氣中惰性氣體的流量2000V 0.92 359.375kmol/h64 0.08根據物料衡算V Y1Y2200064359.375 0.087 Y2解得 Y2 4.35 10 5LV minXie X250.087 4.35 10 5-26.670.087/26.7L 1.65Lmin 1.65 26.7 359.

21、375 1.58 104kmol/h則每小時的用水量為453Vk LM 1.58 10 18 1000 2.85 10 m /h6-14用純溶劑對低濃度氣體作逆流吸收,可溶組分的回收率為刀,采用的液氣比是最小液氣比的B倍。物系平衡關系服從亨利定律。試以“、B兩個參數 列出計算NdGi勺表達式。解:令進塔氣體濃度為y1,則出塔氣體濃度為V2 y11x 2=0LL(y1-y2)一 一 mGGminX1LV1V2Gx1x2y1 y1 1, y1m 1 x1 -x1m由上題證明的結果:Nog y21-mGLyiyimxyiyiV2y20yi iyiiy2 iInNOG6-i5在一填料吸收塔內,用含溶質

22、為的吸收劑逆流吸收混合氣體中溶質的85%進塔氣體中溶質濃度為,操作液氣比為,已知操作條件下系統的平衡關系為y 0.86x,假設總體積傳質系數與流動方式無關。試求:( D逆流操作改為并 流操作后所得吸收液的濃度;(2)逆流操作與并流操作平均吸收推動力之比 解:逆流吸收時,已知yi=, x2=所以y2 yi i -0.09i i 0.850.0i365xi x 2 V噎。00990.09i 0.0i365 0.095840.9*Yi0.86 Xi0.86 0.09584 0.0824*丫20.86 X20.86 0.0099 0.0085i4*Yi Yi Yi0.09i 0.0824 0.0086

23、*Y2Y2-Y20.0i365 0.0085i4 0.005i36YiY20.0086 0.005i36Ym Yi,0.0086In 1nY20.005i36一 Yi Y2 0.09i 0.0i365 一 ”Nog ii.5iYm0.00672 .一 ' 改為并流吸收后,設出塔氣、液相組成為 Yi、Xi ,進塔氣。物料衡算:X1 -X2 L V Y2-Y1將物料衡算式代入Ndg中整理得:Nog 1/1 m/(L/V) /ln Y2 mX2 . 丫 mX1逆流改為并流后,因 所以G不變,即傳質單元高度 修小變,故Nd不變11 0.861151 0.9_0.91 0.86 0.0099ln

24、yi 0.86x1由物料衡算式得:丫10.9X10.0999將此兩式聯立得:Xi0.0568丫10.0488Ym丫2 - 丫1N OG0.00672 , 1.840.00366Ym 0.00672 -1.84Ym 0.00366由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在逆流與并流的氣、液兩相進口組成相等及操作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逆流操作可獲得較高的吸收液濃度及較大的吸收推動力。6-16今有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原料氣中的甲醇。已知處理氣量為1000m3/h (標準狀況),原料氣中含甲醇 100g/m3,吸收后的水中含甲醇量等于與進料氣體相平衡時組成的67%設在標準狀況下操作,吸收平衡關系為y 1.15x

25、,甲醇的回收率為98% K= kmol/ (m2 h),塔內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積為190 m2/m3,塔內氣體的空塔流速為 m/s。試求:(1) 水的用量;(2)塔徑;(3)填料層高度。解 下面計算中下標1表示塔底,2表示塔頂。根據已知操作條件,有1000 1000 100V344.64 3.125 41.52kmol/h22.432 103 125“Y1 3.125 0.0753Y21 98% 丫 0.0015141.52X20*y1Y11x1 10.06091.15 1 Y1 1.15X1 67% x1* 0.0408 , X1 0.04251 X1(1)根據全塔的甲醇物料衡算式LX1 X2

26、 V Y y可以得出用水量LVY1 Y2X1 X241.52 0.0753 0.001510.0425 072.04kmol/h(2)塔徑 Dt4Vs4 1000 3600 0.814m ,可圓整到。:u .0.5(3)由于是低濃度吸收,故可以將y 1.15x近似為Y 1.15X,并存在Ky Ky,則可進行以下計算:填料層高度N 0GH og先計算氣相總傳質單元數:OGY1Y2YmYY YmY2Y1Yi*Y10.0753 1.15 0.0425 0.0264*Y2 Y2 Y20.00151Nog 8.49再計算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H OG Ky3Kya41.520.79m一- 20.5 190

27、0.844最終解得H 6.7m分析(1)這是一個典型的設計型問題,即已知工藝要求,希望設計出用水量、塔(2)若不進行以上近似,則可按下述方法求解-V dy*Kya dH y y式中:V'-氣體總流量。于是dHV dy Kya y y對上式進行積分得% V'dyy2 Kya y y(當然此時Ky也會隨著流量變化而變化,求解時還需要做另外的近似)(3)或者做以下近似處理* *NaKy Y Y Ky y y Ky*Y YLZ yy 1 Y 1 YKy Ky其中,Y可取Yi和、2的平均值;Y可取Yi和Y2的平均值。Y Y2Y -一2 0.0384vXiX2X 20.0425 00.02

28、13*Y mX 1.15 0.0213 0.0244Ky0.51 0.0384 1 0.0213一一 一 一.2 i0.0471kmol/m ?hOG1.mV1 -LH OGln1彳 1.15 41.251 In41.250.471 190 4mV Y1 mX2L Y2 mX21.15 41.2572.060.835m72.06_20.841mV0.07530.00151舍 8.481NogHog 0.835 8.4817.1m以上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具有可比性O6-17在一填料吸收塔內,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氣中的NH,入塔混合氣中NH的含量為(摩爾分率,下同),吸收在常壓、溫度為10c的條件下進行

29、,吸收率達95%吸收液中NH含量為。操作條件下的平衡關系為y 0.5x ,試計算清水流量增加1倍時,吸收率、吸收推動力和阻力如何變化,并定性畫出吸收操作線的變 化。解:吸收率增加,吸收推動力增加2是清水增加一倍時的操作線,斜率增加,推動力增大。6-18某吸收塔用25m由25mmi勺瓷環作填料,充填高度5m,塔徑1m,用清水逆 流吸收流量為2250m/h的混合氣。混合其中含有丙酮體積分數為 5%塔頂逸出 廢氣含丙酮體積分數將為%塔底液體中每千克水帶有60g丙酮。操作在、25C 下進行,物系的平衡關系為 y=2x。試求(1)該塔的傳質單元高數 HOg及體積吸 收系數Ka; (2)每小時回收的丙酮量

30、,kg/h。解:(1) M丙酮=58由全塔物料衡算:GH OG92.0/ 0.6953 .0.0469kmol / m ?s12 36004(2)每小時回收的丙酮量為:G y1 y2 M 92.0 0.05 0.0026 58 252.9kg/h6-19在一填料層高度為5m的填料塔內,用純溶劑吸收混合氣中的溶質組分。當液氣比為時,溶質回收率可達90%在操作條件下氣液平衡關系為y=0現改用另一種性能較好的填料,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溶質回收率可提高到 95%試問此填料的體積吸收總系數為原填料的多少倍解:本題為操作型計算,NOGT用脫吸因數法求算 原工況下:NOG1 Y1-mX2 ln 1-S Y2

31、-mX2mVL0.5因 X2=0,貝 U:Y1-mX2 Y11Y2-mX2 Y21-11 0.91011NOG ln 0.5 0.54.7031 0.51 0.95Hog V 1.466KYaNog3.41新工況(即新型填料)下:-1 , c1c“Nog ln 0.5 0.54.7030.51 0.95VH OG KYaZN OG54.7031.063KYaKYaH OG1466 1.381.063即新型填料的體積傳質系數為原填料的倍。討論:對一定高度的填料塔。在其他條件不變下,采用新型填料,即可提高Kra,減小傳質阻力,從而提高分離效果6-20某填料吸收塔高,在常壓下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氣中的

32、氮。混合氣入塔的摩爾流率為(m2 s),清水的噴淋密度kmol/(m 2 s)。進口氣體中含氮體積分數為2%已知氣相總體積吸收系數 Ka= kmol/(m3 s),操作條件下亨利系數為60kPa。 試求排出氣體中氮的濃度。解:m E p 60 101.3 0.6即操作線與平衡線平行,此時ym y y2 y2 mx2LG 0.018/0.03 0.6 mH OGG 0.03 0.3mKya0.1H H OG N OG故 Nog 2.7 9.0 Nog y1y2 yy2所以 9.0 0°2 y20.3ymy2y2解得 y2 0.0026-21某填料吸收塔用含溶質X2=的溶劑逆流吸收混合氣

33、中的可溶組分,采用液氣比是3,氣體入口摩爾分數y產,回收率可達90%.已知物系的平衡關系為y=2x。今因解吸不良使吸收劑入口摩爾分數X2升至,試求:(1)可溶組分的回收率下降至多少(2)液相出塔摩爾分數升高至多少解:(1)當X2上升時,由于H不變,Hog不變NogH H OG 也不變,即(3)物料衡算6-22用一填料塔逆流吸收空氣中的氨。單位塔截面上的混合氣體流率為kmol/m2 - s,含氨2% (摩爾分率,下同),新鮮吸收劑為含氨的水溶液,從塔頂加入。要求氨的回收率不低于 91%,設計采用液氣比為最小液氣比的倍。氨- 水-空氣物系的相平衡關系為y=0已知氣相總傳系數Kya為kmol/ m

34、3s ,過 程為氣膜控制。 試求:(1)所需塔高.(2)若采用部分吸收劑再循環從塔頂加入, 新鮮吸收劑用量不變,循環量與新 鮮吸收劑量之比為1:10,為達到同樣的回收率,所需塔高為多少解:(1)對吸收塔作物料衡算G miny yX1eX2yy2y mX20.02 0.09 0.020.02/1.2 0.00031.112吸收塔內液氣比為1.31.3 1.1112 1.446min全塔物料衡算L X1X2G %y2其中V21 Y11-0.91 0.02 0.0018全塔的傳質單元數NOGymXiy1y2L Gyy2X20 91 0 02-0.91 0.02 0.0003 0.012891.446

35、ln y1 mX1y1 mX1y2 mX2y2 mX21 In y11 mG L y2mX1mX21 1.2 1.446 0.0018 1.2 0.00030.02 1.2 0.01289In 6.74所需塔圖為G0.036H Hog NOG Nog 6.74 5.02mKya0.0483(2)當有部分吸收劑再循環后,吸收劑的入塔含量為X2X1 Lx2 L0.1為 L x2 L0.1L L0.1X1 0.00031.1吸收塔內液氣比L1.1 1.1 1.446 1.59G全塔物料衡算L X1X2G y1y20.91 0.02X1L總/GX21.59X2聯立?、?兩式可解得X10.0129X2

36、0.001445全塔的傳質單元數N OG1 mG L總inay2 mX21 1.2 1.59,0.02 1.2 0.0129In0.0018 1.217.23所需塔圖H OG N ogKyaN OG0.0360.048317.2512.84m6-23為測定填料層的體積吸收系數 Kya,在填料塔內以清水為溶劑,吸收空氣中 低濃度的溶質組分A。試畫出流程示意圖,指出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和測取哪些參 數;寫出計算Kya的步驟;在液體流量和入塔氣體中組分 A濃度不變的情況下, 加大氣體流量,試問尾氣中組分 A的濃度是增大還是減小題6-23圖解流程如圖(a)所示,由于KyaV Y Y2H Ym所以,為了測出

37、Kya,需要知道物系的平衡關系,因而需要測定溫度,以便于從 手冊中查找有關數據,還需測量進、出口的氣、液流量及組成、塔徑和填料層的 高度。求后日的步驟如下:(1)在穩定操作條件下測出L, V, Xi, Xz (二0) , Y1.Y2以及溫度;(2)依據平衡關系求出平均推動力?%;(3)量出塔徑Dt 。=河 及填料層高度H;(4)將以上各量代入式,及求得Kg。若加入大氣體流量,尾氣中組分 A的濃度將增高。其分析如圖b所示。分析(1)實驗時要多測一些L和V條件下的數據以便總結出規律。(2)試分析增大氣體流量后 X1會如何改變(3)測水流量L有何用途6-24某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塔截面積1n2,用

38、清水吸收混合氣中的氨氣,混合氣量為s,其中氨的濃度為(摩爾分率),要求氨的回收率至少為95%已知吸收劑用量為最小用量的倍,氣相總體積吸收系數為(m3 s),且Kya”。操作壓力,操作溫度30C,在此條件下,氣液平衡關系為 y 1.2x,試求:(1)填料層高度(項;(2)若混合氣體量增大,則按比例增大吸收劑的流量,能否保證溶質吸收率不 下降簡述其原因;(3)若混合氣體量增大,且保證溶質吸收率不下降,可采取哪些措施解:(1)根據題意得Y -y 0.0101% 丫1 11 y10.0101 1 0.955.05 10 4V G 1 y10.06 1 0.010.0594kmol/s1.51.5m1.5 1.2 0.95 1.71min全塔的傳質單元數1mV 丫1 mX 2 mVIn 112mVL 丫2 mX 2 LL6.3611.20.0101 -01.2-r-r- ln 1 41.21.71 5.05 10 4 0 1.71171全塔的傳質單元高度H OGVKYa0.05940.060.99mH HogNog 0.99 6.36 6.3m(2)假設能保證吸收率不下降,則有 0.95又因為L與V按比例增大,所以LVL ,貝U工叱 0.702V A L. . 丫2 丫2 ,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