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題技巧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2_第1頁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2_第2頁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模板二:判斷類設問一、設問形式判斷是對事物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屬于什么。常見的判斷類設問形式有:判斷×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地形類型;此時A城鎮的風向是_;四個地區中,規模最大的是_;圖中所示是_海區等。二、答題模板判斷類試題主要有兩類:1判斷是什么、屬于什么。這類問題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判定,解答這類試題的思路主要是找依據。依據有三個方面:(1)基本的規律和原理,如判斷圖中高壓控制地方的天氣狀況高壓(反氣旋)控制下以下沉氣流為主,應為晴天;(2)圖中的信息(點、線、面、圖例和文字等),如判斷圖中山脈的名稱

2、依據經緯度位置、海陸輪廓及相對位置關系等信息確定,例如已知某山脈以東是黃淮海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則可判定該山脈為太行山;(3)基本的方法,如判斷圖中北半球等壓線上某點的風向按照“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的要求作該點的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向右偏轉30°45°。2判斷怎么樣、是否合理。這類試題往往是對人類生產活動的評價,解答這類試題的思路主要也是找依據,主要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個方面來分析。社會效益方面,可以從衣食住行等影響人們的生活方面考慮,如是否有利于人們出行,能否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等;經濟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這類生產活動的特性,

3、是否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潤等;環境效益方面,這類生產活動對環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區、河流、盛行風向的位置關系是否能避免這種污染等。例如判斷某汽車4S銷售店的布局是否合理,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該店能否保證人們出行的安全;能否滿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是否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離住宅區是否太近等。而某些站、點區位分布是否合理,要從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經濟條件三個方面來考慮。自然條件要結合站點的特點從氣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社會條件主要從和人們衣食住行的聯系角度來考慮;經濟條件主要從是否節約了建設成本等角度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不管是哪種判斷類試題,解答的關鍵都是尋找依據。

4、三、常見地理事象的判斷方法和依據地理事象判斷方法和依據河流流向地形地勢:河流流向和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相反;河流從地勢高處流向地勢低處。海陸狀況:河流由陸地流向海洋。河流流量變化:湖泊(水庫)上游河流流量變化大;湖泊(水庫)下游河流流量變化小季節光照圖上判讀: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晨昏線與經線的位置關系;晝夜長短的變化;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極晝、極夜出現的半球。氣候方面:氣團活動;鋒面活動;特殊天氣現象的產生;氣壓中心的變化;季風(東亞、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北部等)方向的變化;干濕季節;等溫線的彎曲;氣壓帶的斷裂等。河流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補給類型;河流封凍、解凍的時期,凌汛的出現;季風洋流等。

5、生物方面:草木枯榮,開花結果,動物遷徙、繁殖等。農業方面:作物播種、生長、成熟;漁汛;山地牧場的放牧;黃淮海平原的水鹽運動特征;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的農事活動等。其他方面:雪線升降;登山佳期;極地考察;海岸曬鹽地形類型等高線分布特征:海拔在以上,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多為山地;海拔為1 以上,表面平坦,邊緣陡峻,為高原;四周高,中間低,為盆地;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多為丘陵;海拔在以下,為平原。板塊位置:板塊的消亡邊界多高大山脈,如安第斯山脈、喜馬拉雅山等。河流水系特征:向心狀水系為盆地,山脈則往往為分水嶺氣候類型氣溫和降水的數據、圖表資料;某地的地理位置;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帶性植被類

6、型的指示作用;典型動物的指示作用 國家、地形區、山脈、河流或城市經緯網定位;主要經緯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海陸位置定位法;區域輪廓定位;地理景觀定位;文字資料定位;圖例、注記定位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中的風向和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風向和等壓線斜交成一夾角);風玫瑰圖工業區位是否合理影響工業區分布的主要因素(指向),環境因素(污染類工業區位是否合理);工業區和生活區距離是否適當;工業區和生活區是否設置衛生防護帶;占用農田情況農業區位是否合理地價和單位面積產值;農業生產特征(需水量,對運輸需求的迫切性);地勢起伏狀況交通區位是否合理連接兩地的必要性,和整個交通運輸網的關系;

7、能否促進沿線城鎮經濟發展;對沿線環境的影響等港口區位是否合理自然因素:陸域條件,地形平坦開闊;水域條件,港闊水深。社會因素:以城市為依托。經濟因素:腹地是否廣闊商業中心區位是否合理交通最優原則和市場最優原則例(2009·寧夏高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的葉片總面積越大,生長速度和蒸騰量越大。下圖所示區域50多年來,年年植樹,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蓋率不到1%。(1)根據干濕地區的劃分,圖示區域屬于_區。(2)在該區域進行生態建設,如果有植樹造林、種草、自然恢復三種措施。你傾向于哪一種?請說明理由。解題指導(1)判斷干濕地區應明確干濕地區的劃分指標、年降水量800 mm的為濕潤地區,800 mm400 mm的為半濕潤地區,400 mm200 mm的為半干旱地區,200 mm的為干旱地區。(2)判斷時應有充足的理由來自圓其說。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