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2直線運動解析版_第1頁
專題02直線運動解析版_第2頁
專題02直線運動解析版_第3頁
專題02直線運動解析版_第4頁
專題02直線運動解析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其中時間t的單位s,則當質點的速度大小為9m/s時,質點運動的位移為(2019新課標全國I卷)如圖,專題02直線運動籃球架下的運動員原地垂直起跳扣籃,離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上升第一個 -所用的時間為t1,4Ht2第四個 所用的時間為t2。不計空氣阻力,則滿足A,廠2B. 2<如<3t1t1D . 4< 乜 <5 t1【答案】C【解析】運動員起跳到達最高點的瞬間速度為零,又不計空氣阻力,故可逆向處理為自由落體運動。則根據初速度為零勻加速運動,相等相鄰位移時間關系1:21 :3、2 : 23 : . 52 .,可知半2 Is2.3,即 34,故本題t1選Co2.(201

2、9浙江選考)一輛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其v-圖象如圖所示。在t=0到t=40 s這段時間內,汽車的位移是B. 30 mD . 1 200 m【答案】C【解析】在v-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故在40 s內的位移為1x 10 4030 m 750 m,C 正確。223. ( 2019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學模擬)一個質點做直線運動,其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為 x 6t 3t (m),A . 3.75 mB. -3.75 mC. 2.25 mD. -.25 m【答案】B1 2 、【解析】根據勻變速方程 x v0tat ,可知物體初速度為 6 m/s,加速度為-6 m/s2。所以當質點速度22

3、2大小為9 m/s時,根據速度位移關系:x V Vo3.75 m , ACD錯誤B正確。2a4. (2019甘肅省高三最后一次聯考)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制的大型客機,最大航程為5555千米,最多載客190人,多項性能優于波音 737和波音747。若C919的最小起飛(離地)速度為60 m/s,起飛跑道長2.5 >103 m。C919起飛前的運動過程可看成勻加速直線運動,若要C919起飛,則C919在跑道上的最小加速度為A. 0.36 m/s2C. 1.44 m/s2【答案】BB. 0.72 m/s2D 2.88 m/s2【解析】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2V2V。2ax可得,C9

4、19的最小起飛加速度 a2 2v Vo2x0.72m/s2,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5. (2019湖南省懷化市高三二模)如圖所示為甲物體和乙物體在平直地面上同向運動的v-圖象,已知t=0時甲在乙前方xo=7O m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 s時,甲物體的速度方向發生改變B .在04 s內,甲和乙之間的最大距離為78 mC. 3s時,甲、乙物體相遇D .在03 s內,甲物體在乙物體前面,3 s4 s內乙物體在甲物體前面【答案】B【解析】A、根據圖象可知,04 s內甲的速度都為正,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故A錯誤;BC、t=3 s時甲和乙兩物的速度相等,兩者之間的距離最大,最大距離為s=x甲+

5、X0 乙2 88 44 3=(1 70)m 78m,故B正確,C錯誤;D、t=3 s兩者之間的距離最大,則3 s2 2 2之后的一段時間內,甲仍在乙的前面,故D錯誤。6. (2019湖南省懷化市高三統一模擬)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在 06 s這段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甲、乙兩物體的運動方向始終相反B . 5 s時甲、乙兩物體相遇C. 4s時甲、乙兩物體相距最遠D. 5s時甲、乙兩物體相距最遠【答案】D【解析】由圖像可知,45.5 s內甲、乙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A項錯誤;5 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同,二者相距最遠,D項正確,BC項錯

6、誤。7. (2019 山西省晉城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如圖所示為A、B兩物體從同一點出發的位移 -寸間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 02 s內A、B兩物體的運動方向都發生了改變B . 1.5 s末A、B兩物體的速度相同C. 01.5 s的時間內,A的平均速度等于 B的平均速度D. 025 s內A、B兩物體之間的最大距離為3 m【答案】C【解析】由于位移 -寸間圖象的斜率表示該時刻的速度,由圖可知,02 s內A、B兩物體的速度(斜率)沒有負值,即運動方向沒有發生改變,A錯誤。1.5 s末A、B兩物體的位置坐標相同,說明兩物體相遇,而不是速度相同,B錯誤。由圖可知,01.5 s的時間內,兩物體

7、的位移相等,所用時間也相等,所以平 均速度相等,C正確。從x-圖象看出,兩個物體 1 s末縱坐標讀數之差最大,兩物體相距最遠,且最大 距離為 &=3 m - m=2 m , D錯誤。8. (2019安徽省安慶市市示范中學髙三聯考)甲、乙兩車并排停在斑馬線處禮讓行人,在行人經過斑馬線后,甲、乙兩車同時啟動并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駛,其速度-時間圖象分別為圖中直線 a和曲線b,由圖可知JX(/j'一-0-htA . to時刻兩車并排行駛B . to時刻乙車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C .在Oto時間內,乙車的加速度越來越小voD .在Oto時間內,乙車的平均速度為-2【答案】C【解析】根據v-圖

8、象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知在oto時間內,乙車的位移比甲車的大,貝yto時刻乙車在甲車的前方,故 A錯誤。乙車的速度一直為正,運動方向沒有改變,故B錯誤。在oto時間內,乙車圖象切線斜率越來越小,則乙車的加速度越來越小,故C正確。在oto時間內,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為 Vo,乙車的位移比甲車的大,則乙車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車的平均速度,即2大于,故D錯誤。29. (2oi9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早在十六世紀,伽利略已猜想落體運動的速度是均勻變化的,當他通過實驗證明其猜想時遇到了困難,原因是小球下落得很快,當時的計時手段還不能準確測量其時間;后來他采用了一種巧妙的方法

9、-銅質小球沿斜面運動,來沖淡”重力的影響,并證實了他的猜想。關于該實驗的研究和邏輯推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斜面傾角一定時,小球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B 斜面傾角一定時,小球運動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C 斜面傾角不同,小球運動速度變化的情況相同D 斜面傾角越大,小球的運動越接近落體運動【答案】D【解析】A、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證實,當斜面傾角一定,且小球初速度為零時,小球的運動的速度才與時間成正比,故 A錯誤;B、斜面傾角一定時,且小球初速度為零時,小球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故B錯誤;C、斜面傾角不同,則小球沿斜面的加速度不同,所以小球速度變化情況不同,故C錯誤;D、斜面傾角越大,小球沿斜面

10、的加速度越大,則小球的運動越接近落體運動,故D正確。10. (2019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團模擬)一個物體做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比較該物體在減速運動的倒數第3 m、倒數第2 m、最后1m內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經歷的時間之比是 1:2:3B. 平均速度之比是 3:2:1C平均速度之比是1:21 : .32D.平均速度之比是.3 .2 : ,2 1 :1【答案】D【解析】將物體所做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看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推論和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解比例關系。將物體所做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看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知

11、,經歷的時間之比是,3 2 :2 1 :1 , A錯誤;平均速度公式為 V x, x都是1 m,則得,平均速度之比與時間成反比,則有平均速度之比是.3.2 :.21 :1 , D 正確 BC 錯誤。11 (2019江西省南昌市聯考) 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 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 d。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是12.A 位置“ 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2T2D.小球在位置 “ 3的速度為7d2T【答案】BCD【解

12、析】1位置并不是初始位置,它只是開始曝光的一點,所以A錯誤。從圖中的信息在這幾個曝光的時間間隔內走過的位移是定值,并且距離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正確,根據由xaT2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C正確。V3X24得小球在位置“ 3的速度為蟲,D正確。xaiT22T2T(2019江西省新余市四模)A、B、C、D四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做直線運動,A物體的x-、B物體的v-、C物體和D物體的a-圖象依次如圖所示,規定水平向右為正,已知物體在t=0時的速度均為零,且此時C物體在D物體的左邊1.75 m處,則A .其中04 s內物體運動位移最大的是B物體B.其中04 s內物體運動位移最大的是C物

13、體C. t=2.5 s時C物體追上 D物體D. t=3.5 s時C物體追上D物體【答案】BD【解析】04 s內物體A、B的位移為零;物體 C 一直向右運動;物體 D在01 s內先加速,在12 s內減速到零,然后 23 s內反向加速,34 s內減速到零回到出發點,故 04 s內物體運動位移最大的是C物體,選項B正確,A錯誤;13 s內C的位移xC1 3丄at2 15 1 12m 15m ; 33.5 s 2內 C 的位移:Xc2 1 10 51 1 0 52m 0 375 m ;即 C 向右的位移為 1.5 m+0.375 m=1.87521 2 1 2 1 2m;同理在 03.5 s 內 D

14、的位移 xD 21 121 121 1 0.51 0.520.125 m ,2 2 2因開始時C物體在D物體的左邊1.75 m處,則t=3.5 s時C物體追上D物體,選項D正確,C錯誤;故選BD。13. (2019 廣東省潮州市高三二模)某同學為了研究物體下落的過程的特點,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兩本書AB從高樓樓頂放手讓其落下,兩本書下落過程中沒有翻轉和分離,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其v-2圖像如圖所示,虛線在P點與速度圖線相切,已知mAmB 1kg,g 10m/s,由圖可知:A. t=2 s時A處于超重狀態B. t=2 s時AB的加速度大小為 2 m/s2C. 下落過程中AB的機械能守恒D. 0

15、2 s內AB機械能減少量大于 99 J【答案】BD【解析】根據V-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t=2s時A的加速度為正,方向向下,則A處于失重狀態,故A錯誤。t=2 s時AB的加速度大小為aVvVt95 2m/s2,故 B 正確。2由于空氣阻力對AB做功,1m, AB重力勢能減少量J,則AB機械能減少量則AB的機械能不守恒,故 C錯誤。02 s內AB下落的高度h> X9怎m=9211Ep= ( mA+mB) gh>2 X0 >9=180 J,動能增加量 Ek= (mA+mB)v2= X >92=8122E=Ep-Ek>180 J-81 J=99 J,故 D 正確。14

16、. (2019 山東省聊城市高三下學期三模)在冰壺比賽中,紅壺以一定速度與靜止在大本營中心的藍壺發生對心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如甲圖所示。碰后運動員用冰壺刷摩擦藍壺前進方向的冰面,來減小阻力。碰撞前后兩壺運動的 v-圖象如乙圖中實線所示,其中紅壺碰撞前后的圖線平行。已知兩冰壺質量 相等,由圖象可得A .紅、藍兩壺的碰撞可能是彈性碰撞B.碰撞后,藍壺的瞬時速度為 0.8 m/sC.碰撞后,紅、藍兩壹運動的時間之比為1:6D.碰撞后,紅、藍兩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之比為5:4【答案】BD【解析】設碰后藍壺的速度為V,碰前紅壺的速度Vo =1.0 m/s,碰后速度為Vo=O.2 m/s,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 mv° mv,代入數據解得:v=0.8 m/s,碰撞過程兩壺損失的動2能為:Ek -mv2 -mv2 2丄mv2 0.16 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