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Q/××× ××××2006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發布2006-××-××實施2006-××-××發布水產種質資源描述規范魚 類Q/CAF 1005 01012006Q/CAF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企業標準ICS 65.150B 501水產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與共享 Q/1005 01012006目 次前言 引言 1 范圍22 規范性引用文件23 基本信息 24 分類信息 45 保存信息 56 可數與可量性狀67 內部構造 78 生活與生長特性 7
2、9 繁殖特性 710 遺傳學特性 910.1 染色體 910.2 同工酶分析 910.3 mtDNA分析 10 10.4 RAPD分析1110.5 RFLP分析1210.6 AFLP分析1310.7 微衛星DNA分析 1411 肌肉營養成分與主要氨基酸組成 1512 常見疾病 1713 引進種 1714 種質資源描述信息匯總 18附錄A(規范性附錄) 魚類種質資源描述信息總匯 19A.1 魚類種質資源描述信息簡表 19A.2 棲息環境因子 21A.3 同工酶分析 21A.4 mtDNA分析 21A.5 RAPD分析 21A.6 RFLP分析 22A.7 AFLP分析 22A.8 微衛星DNA分
3、析 22A.9 肌肉營養成份 23A.10 主要氨基酸組成 23A.11 常見疾病 23A.12 引進種 23參考文獻 25 III前 言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本標準由水產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與共享平臺建設項目組提出。本標準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處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長江水產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寧生、葛常水、歐陽海鷹、鄒桂偉、徐忠法、曾首英。引 言本規范是根據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臺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整合全國魚類種質資源,規范魚類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鑒定、評價、研究和利用,實現魚類種質資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續利用為目的研究制定的。本規范在制定過程中
4、,本著以種質資源共享為主要原則,既結合我國的現有基礎,又考慮長遠發展需要;既考慮利用者的需求,也考慮種質資源收藏者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把魚類種質資源特征描繪出來。本規范適用于魚類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中有關特征的基本描述和基本數據、信息的采集,也適用于魚類種質資源數據庫和信息共享網絡系統的建立。任何一個標準規范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本規范也不例外。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制定出一個完善的規范,在實際運用中,難免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待于在今后實踐中不斷修訂。III水產種質資源魚類描述規范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魚類種質資源描述的基本信息、分類信息、保存信息、可數與可量性狀、內部構造、棲息環境與
5、生長特性、繁殖特性、遺傳學特性、肌肉營養成份與主要氨基酸組成、常見疾病,以及引進種的描述。本標準適用于魚類種質資源收集、整理、保存中有關特性的描述和基本數據、信息采集,也適用于魚類種質資源數據庫和信息共享網絡系統的建立。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18654.32002 養殖魚類種質檢驗 第3部分:性狀測定GB/T 18654.122002 養
6、殖魚類種質檢驗 第12部分:染色體組型分析3 基本信息3.1 平臺資源號國家自然科技資源E平臺統一生成的種質資源編號。3.2 資源編號種質資源的全國統一編號。3.3 生物代碼該種質資源標準生物編碼。3.4 資源名稱 該種質資源的中文名稱。3.5 學名 該種質資源的拉丁文名稱,以斜體拉丁文書寫。3.6 英文名該種質資源的英文名稱。無對應英文名稱時,可使用中文名稱標注漢語拼音。3.7 別名該種質資源的俗名或地方名。3.8 原產國家該種質資源的原產國家。3.9 原產省該種質資源的原產省份或水系。3.10 原產地該種質資源的原產地,如縣、鄉等。3.11 氣候帶該種質資源所屬氣候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
7、;溫帶;寒溫帶;寒帶。3.12 地理分布該種質資源的自然地理分布(或洄游情況)。3.13 外形圖片該種質資源的圖像信息,數碼照片或掃描圖像。圖像格式為JPG。3.14 生命周期該種質資源從出生到自然死亡的時間。3.15 形態特征對魚類外部形態特征、特性的描述,包括體形、體色、鱗被、最大個體的體長和體重等。3.16 生活習性魚類種質資源的生活生態習性,包括自然生態條件。3.17 食性 魚類食性分為:草食性:主要餌料為植物性餌料;肉食性:主要餌料為動物性餌料;雜食性:既吃植物性餌料,又吃動物性餌料;濾食性:以浮游生物為食。3.18 棲息水域類型魚類所棲息的水域類型有:海水;半咸水;淡水。3.19
8、棲息水層魚類棲息在水體中的位置分:上層;中層;底層;中上層;中下層。3.20 底質類型底質類型主要有:砂質;巖礁;珊瑚;泥質。3.21 資源類型魚類種質資源類型分:a) 野生資源:野生魚類種質資源或養殖魚類種質資源的野生近緣種;b) 地方資源:經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資源,或利用當地魚類資源經人工選育形成的資源;c) 培育資源:利用一定程度的引進資源經雜交而培養的資源;d) 引進資源:從國外引進的魚類種質資源;e) 其它。3.22 功能特性魚類功能特性分為:a) 高繁殖力:指本行業內公認的具有高繁殖性能的種質資源;b) 高生產力:指本行業內公認的具有高生產力的種質資源;c) 優質:指本行業內公認的
9、具有優良品質、風味的種質資源;d) 抗病蟲:指本行業內公認的具有抗疾病、抗蟲特性的種質資源;e) 抗逆:指本行業內公認的具有抗逆境(生態、氣候等)種質資源;f) 耐高溫:可耐受高溫度、高濕度氣候的種質資源;g) 耐高寒:可耐受高原寒冷氣候的種質資源;h) 其它。3.23 主要用途魚類的主要用途有:a) 食用:利用種質資源生產的產品供人類食用的種質資源;b) 藥用與保健:指利用種質資源生產的產品具有藥用與保健功能的種質資源;c) 生物防治:指具有生物防治(病害、蟲害)功能的種質資源;d) 教學研究:指具科學研究或教學功能的種質資源;e) 觀賞:指具有供人類觀賞的種質資源;f) 娛樂:指具有供人類
10、娛樂的種質資源;g) 其它。3.24 資源開發利用對該品種資源的總體評價(主要是資源經濟價值、開發利用情況及目前資源狀況等)。3.25 其他信息與基本信息相關的其他信息。4 分類信息4.1 門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門名(中文、拉丁文)。4.2 亞門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亞門名(中文、拉丁文)。4.3 綱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綱名(中文、拉丁文)。4.4 亞綱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亞綱名(中文、拉丁文)。4.5 目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目名(中文、拉丁文)。4.6 亞目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亞目名(中文、拉丁文)。4.7 科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科名(中文、拉丁文)。4.8 亞科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亞科名(中文、拉丁文)。4
11、.9 屬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屬名(中文、拉丁文)。4.10 亞屬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亞屬名(中文、拉丁文)。4.11 種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種名(中文、拉丁文)。4.12 亞種該資源在分類學上的亞種名(中文、拉丁文)。5 保存信息5.1 種質資源歸類編碼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臺種質資源分級歸類與編碼標準中的編碼。5.2 登記日期該魚類種質資源的保存時間。5.3 種質保存類型:保存的種質資源的類型:a) 活體 ;b) 精子;c)卵;c) 胚胎;d) 細胞;e) DNA;f) 標本;g) 其它。5.4 來源地魚類種質資源的來源地。5.5 保存數量魚類種質資源保存數量。5.6 保存方式魚類種質資源的保存方式a
12、) 保護場;b) 保護區;c) 基因庫; d) 標本館; e) 細胞庫; f) 其它。5.7 保存單位魚類種質資源保存的單位名稱。5.8 單位編號種質資源在保存單位的內部編號。5.9 保存地點魚類種質資源保存單位所在地的詳細地址。5.10 實物狀況種質資源的實物狀態為:a) 正常;b) 退化;c) 無實物。5.11 共享方式魚類種質資源的共享方式:a) 公益性共享;b) 公益性借用共享;c) 合作研究共享;d) 知識產權性交易共享;e) 資源純交易性共享;f) 資源租賃性共享;g) 資源交換性共享;h) 收藏地共享;i) 行政許可性共享。5.12 獲取途經獲取魚類種質資源的途徑:a) 郵寄;
13、b) 現場獲取;c) 其它。5.13 聯系方式聯系人姓名及其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E-mail。5.11 其他信息與保存信息相關的其他信息。6 可數與可量性狀6.1 齒式按GB/T 18654.3-2002的附錄A執行。6.2 鰭式按GB/T 18654.3-2002的附錄A執行。6.3 鱗式按GB/T 18654.3-2002的附錄A執行。6.4 鰓鰓耙數量:第一鰓弓外側鰓耙的數目(上鰓耙數下鰓耙數),如三角魴的鰓耙數記載為8+12。鰓耙形狀:描述魚類鰓耙的形狀,排列方式,如粗細、密疏、短長等。6.5 體長/體高體長與體高的比例。按GB/T 18654.3-2002中3.23.12
14、執行。6.6 體長/頭長體長與頭長的比例。按GB/T 18654.3-2002中3.23.12執行。6.7 頭長/吻長頭長與吻長的比例。按GB/T 18654.3-2002中3.23.12執行。6.8 頭長/眼徑 頭長與眼徑的比例。按GB/T 18654.3-2002中3.23.12執行。6.9 頭長/眼間距頭長與眼間距的比例。按GB/T 18654.3-2002中3.23.12執行。6.10 其他信息與可數和可量性狀相關的其他信息。4 7 內部構造7.1 鰾描述鰾的顏色、形狀、結構等。7.2 腹膜顏色魚類解剖后體腔內的腹膜顏色。7.3 骨骼系統魚類主軸骨骼和附肢骨骼的組成和構造。7.4 肌肉
15、系統魚類頭部肌肉、軀干部肌肉和附肢肌肉的組成和結構。7.5 消化系統描述魚類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組成和結構。7.6 循環系統魚類體液(血液和淋巴)及管道(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的組成和結構。7.7 呼吸系統魚類鰓和輔助呼吸器官的組成和結構。7.8 神經系統魚類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和植物性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結構。7.9 尿殖系統魚類的泌尿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組成和結構。8 生活與生長特性8.1 棲息環境因子(成魚階段)8.1.1 適溫范圍水溫的適宜范圍。8.1.2 適宜鹽度范圍鹽度的適宜范圍(主要針對海洋魚類)。8.1.3 適宜溶氧量范圍溶氧量的適宜范圍。8.1.4 適宜pH范圍pH值的適宜范圍。8.
16、1.5 忍耐水溫范圍水溫的忍耐范圍。8.1.6 忍耐鹽度范圍鹽度的忍耐范圍。8.1.7 忍耐溶氧量范圍溶氧量的忍耐范圍。8.1.8 忍耐pH范圍pH值的忍耐范圍。8.2 體長生長方程與年齡相關的體長生長方程。8.3 體長與體重關系式體長與體重的關系方程。9 繁殖特性 9.1 性成熟年齡魚類初次具有生殖能力的年齡(年),單位為年()。9.2 性成熟體長魚類初次性成熟時的體長,單位為毫米()。9.3 性成熟體重魚類初次性成熟時的體重,單位為克(g)9.4 絕對懷卵量魚類卵巢內卵的總數(以幅度范圍表示),單位為粒。9.5 相對懷卵量魚類每克體重的懷卵數(以幅度范圍表示),單位為粒每克(粒/)。9.6
17、 產卵水溫魚類產卵時的適宜水溫。9.7 產卵類型魚類在一個性周期中產卵的批數(分為一批產卵和分批產卵)。9.8 性腺成熟周期產卵后到下次性成熟所需要的時間。9.9 產卵習性魚類產卵時的生理行為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如產卵時所需的外部環境條件(可分為草上產卵、石礫上產卵、砂底產卵、喜貝性產卵和水底性產卵等)。9.10 卵生態類型由魚卵比重決定其產出后在水中的狀態和位置分為:浮性卵;沉性卵;粘性卵;沉性兼粘性卵。9.11 生殖方式魚類生殖方式有:卵生:魚卵產出體外,胚胎發育在體外進行,胚胎發育過程中完全依靠卵內的營養物質;卵胎生:受精卵在雌體生殖道內發育,發育中主要依靠卵黃營養,與母體沒有營養關系;
18、胎生:受精卵在雌體生殖道內發育,胚體與母體發生循環上的聯系,其營養不僅依靠受精卵本身的卵黃,而且也依靠母體來供給。9.12 受精方式魚類精卵受精時的方式有:體外授精體內受精9.13 胚胎發育過程對胚胎發育過程進行描述。9.14 胚胎發育圖片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圖片。9.15 親魚對幼魚的保護親魚對幼魚的保護方式有:體內保護體外保護無保護 9.16 其他信息與繁殖特性相關的其他信息。10 遺傳學特性10.1 染色體10.1.1 染色體組型圖染色體中期分裂相和核型照片(JPG格式)。10.1.2 染色體數目染色體在體細胞中為成對的,以Xn表示,在性細胞中為成單的,以n表示。10.1.3 核型公式描述細
19、胞分裂中期染色體的特征;核型公式是表示染色體的數目、分組情況、臂數和相對長度的關系,見GB/T 18654.12-2002中8.2條。示例:核型公式為2n=48,26m+14sm+8st, NF=88。其中m為中部著絲點染色體,其臂比為1.001.70;sm為亞中部著絲點染色體,其臂比為1.713.00;st為亞端部著絲點染色體,其臂比為3.01/7.00;t為端部著絲點染色體,其臂比為7.01;NF為染色體臂數。10.1.4 其他信息與染色體相關的其他信息。10.2 同工酶分析10.2.1 采集地點同工酶分析材料生物的采集地。10.2.2 采集時間同工酶分析材料生物的采集時間。10.2.3
20、實驗時間同工酶分析的實驗時間。10.2.4 取樣部位同工酶分析材料的取樣部位。10.2.5 樣本數進行同工酶分析的樣本數目。10.2.6 實驗方法同工酶分析的具體方法,包括取樣、樣本制備、電泳、染色等。10.2.7 酶名稱同工酶的名稱。10.2.8 酶帶名稱同工酶分析時電泳圖中的酶帶名稱。10.2.9 遷移率酶帶的遷移率,用相對遷移率來表示。計算方法按式(1): Rf = d / r (1)式中:Rf相對遷移率;d同功酶遷移距離,單位為厘米();r指示劑(溴酚藍)遷移距離,單位為厘米()。10.2.10 平均雜合度按式(2)計算:H = h / n (2)式中:H平均雜合度;h每個位點的雜合度
21、;n所檢測的位點數目。10.2.11 等位基因頻率群體中某一給定基因座位上某一等位基因在所有等位基因中所占的百分比。10.2.12 活性強度同工酶的活性強度。10.2.13 圖片同工酶分析的電泳圖片或模式圖。10.2.14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0.3 mtDNA分析10.3.1 采集地點進行mtDNA分析樣本的采集地點。10.3.2 采集時間進行mtDNA分析樣本的采集時間。10.3.3 實驗時間mtDNA分析實驗時間。10.3.4 取樣部位分析材料的取樣部位。10.3.5 樣本數進行mtDNA分析的樣本數目。10.3.6 技術名稱 指具體采用的檢測技術方法,如R
22、FLP、16SRNA、D-Loop、細胞色素B、COI。10.3.7 電泳圖指RFLP的電泳圖。10.3.8 內切酶 指RFLP分析所用的內切酶。10.3.9 酶切條件指RFLP分析的內切酶酶切條件。10.3.10 酶切條帶數指RFLP分析中,酶切獲得的條帶數。10.3.11 條帶大小指RFLP分析中,酶切獲得的每一條帶的大小。10.3.12 5引物指進行16S RNA、D-Loop、細胞色素B、COI等序列分析中所采用的5引物。10.3.13 3引物指進行16S RNA、D-Loop、細胞色素B、COI等序列分析中所采用的3引物。10.3.14 PCR擴增條件指進行16S RNA、D-Loo
23、p、細胞色素B、COI等序列分析中,PCR擴增的條件。10.3.15 擴增片段大小指進行16S RNA、D-Loop、細胞色素B、COI等序列分析中,PCR擴增片段的大小,以bps表示。10.3.16 擴增片段序列指進行16S RNA、D-Loop、細胞色素B、COI等序列分析中,PCR擴增片段的序列。10.3.17 平均雜合度按式(3)計算:H = h / n (3)式中:H平均雜合度;h每個位點的雜合度;n所檢測的位點數目。10.3.18 平均遺傳距離指以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體交換過程中分離的平均頻率。10.3.19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0.4 RAPD分析
24、10.4.1 采集地點進行RAPD分析樣本的采集地點。10.4.2 采集時間進行RAPD分析樣本的采集時間。10.4.3 實驗時間進行RAPD分析的實驗時間。10.4.4 取樣部位RAPD分析時DNA材料的取樣部位。10.4.5 樣本數進行mtDNA分析的樣本數目。10.4.6 擴增產物電泳圖RAPD分析時擴增產物的電泳圖。10.4.7 標記名稱該RAPD標記的名稱(編號)。10.4.8 標記內容該RAPD標記所代表的含義(如:與某些性狀連鎖、相關,可作為某品系的鑒定等)。10.4.9 標記電泳圖 指RAPD分析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圖譜,要求有標準分子量作對照,并標明標記帶所在位置。10.4.10
25、 基因組DNA完整性用于RAPD分析的基因組DNA的完整性,指基因組DNA的分子大小,用堿基數(kb)表示。10.4.11 基因組DNA純度用于RAPD分析的基因組DNA的純度,用A260/A280的值表示。10.4.12 基因組DNA電泳圖指用于分析的基因組DNA的0.4%瓊脂糖凝膠電泳圖譜,要求有標準DNA分子量作對照。10.4.13 引物名稱用于RAPD分析引物的名稱。10.4.14 引物序列用于RAPD分析引物的序列。10.4.15 PCR條件RAPD分析的PCR條件:Taq酶量、離子濃度、凝膠濃度、電壓(V/cm)、電泳時間等。10.4.16 PCR產物電泳條件 PCR產物的電泳條件
26、:凝膠濃度、電壓(V/cm)、電泳時間等。10.4.17 標記帶的分子大小 指作為標記的條帶的堿基數(kb)。10.4.18 標記帶的序列 指作為標記的條帶的堿基序列。10.4.19 擴增DNA的條帶數 指擴增獲得片段的條帶數。10.4.20 平均遺傳距離指以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體交換過程中分離的平均頻率。10.4.21 Shannon指數Shannon 指數為信息指數,按式4計算: (4)式中:HShannon 指數;S 物種總數;n 采樣個體總數;ni(i=1,.,s)各物種的個體數,作為各物種多度的估計。10.4.22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0.5 RFLP
27、分析10.5.1 采集地點進行RFLP分析樣本的采集地點。10.5.2 采集時間進行RFLP分析樣本的采集時間。10.5.3 實驗時間進行RFLP分析的實驗時間。10.5.4 取樣部位RFLP分析時DNA材料的取樣部位。10.5.5 樣本數進行RFLP分析的樣本數目。10.5.6 實驗方法指具體的實驗操作方法。10.5.7 內切酶指RFLP分析中采用的限制性內切酶。10.5.8 電泳圖指酶切電泳圖。10.5.9 探針序列指進行Southern雜交的探針的序列。10.5.10 雜交條件探針與目的片段雜交的條件。10.5.11 酶切條件內切酶消化的條件。10.5.12 酶切條帶數內切酶消化產生的條
28、帶數。10.5.13 條帶大小內切酶消化產生的每一條帶的大小,以bps表示。10.5.14 等位基因數一個基因座位上的不同的基因形式的數量。10.5.15 平均雜合度按式(5)計算:H = h /r (5)式中:H平均雜合度;h每個位點的雜合度; r所檢測的位點數目。10.5.16 平均遺傳距離指以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體交換過程中分離的平均頻率。10.5.17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0.6 AFLP分析10.6.1 采集地點進行AFLP分析樣本的采集地點。10.6.2 采集時間進行AFLP分析樣本的采集時間。10.6.3 實驗時間進行AFLP分析的實驗時間。10.
29、6.4 取樣部位AFLP分析時DNA材料的取樣部位。10.6.5 樣本數進行AFLP分析的樣本數目。10.6.6 內切酶采用的內切酶I的名稱。10.6.7 內切酶采用的內切酶II的名稱。10.6.8 接頭序列接頭I的序列。10.6.9 接頭序列接頭II的序列。10.6.10 基礎引物序列 基礎引物I的序列。10.6.11 基礎引物序列基礎引物II的序列。10.6.12 選擇性引物序列選擇性引物的序列。10.6.13 選擇性引物序列選擇性引物II的序列。10.6.14 基因組DNA完整性用于RAPD分析的基因組DNA的完整性,指基因組DNA的分子大小,用堿基數(kb)表示。10.6.15 基因組
30、DNA純度用于RAPD分析的基因組DNA的純度,用A260/A280的值表示。10.6.16 基因組DNA電泳圖指用于分析的基因組DNA的0.4%瓊脂糖凝膠電泳圖譜,要求有標準DNA分子量作對照。10.6.17 PCR擴增條件PCR擴增的條件,包括預擴增和選擇性擴增。10.6.18 電泳、染色方法擴增產物的電泳方法,染色方法。10.6.19 AFLP電泳圖擴增產物的電泳圖。10.6.20 等位基因數一個基因座位上的不同的基因形式的數量。10.6.21 平均雜合度按式(6)計算:H = h /r (6)式中:H平均雜合度;h每個位點的雜合度; r所檢測的位點數目。10.6.22 平均遺傳距離指以
31、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體交換過程中分離的平均頻率。10.6.23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0.7 微衛星DNA分析10.7.1 采集地點微衛星DNA分析樣本的采集地點。10.7.2 采集時間微衛星DNA分析樣本的采集時間。10.7.3 實驗時間微衛星DNA分析的實驗時間。10.7.4 取樣部位微衛星DNA分析時DNA材料的取樣部位。10.7.5 樣本數微衛星DNA分析的樣本數目。10.7.6 座位名稱該微衛星DNA的名稱(編號)。10.7.7 微衛星電泳圖指微衛星分析的電泳圖譜,要求有標準分子量作對照,并標明標記帶所在位置。10.7.8 微衛星DNA大小該微衛星DNA
32、片段的堿基數(bp)。10.7.9 微衛星序列該微衛星DNA的序列。10.7.10 微衛星類型該微衛星的分類,按以下分類標準執行:根據Weber(1990)提出的分類標準,這些微衛星可分為三類,即Perfect(完美型)、Imperfect(非完美型) 和compound(混合型)。Perfect指沒有中斷的或附近無其他重復序列的重復序列;Imperfect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種重復序列,被三個堿基以下的非重復序列所間隔;compound指一種重復序列與其它種類的重復序列被三個堿基以下的非重復序列所間隔。10.7.11 5引物擴增該微衛星DNA 的5端引物。10.7.12 3引物擴增該微衛星D
33、NA 的3端引物。10.7.13 基因組DNA完整性用于微衛星分析的基因組DNA的完整性,指基因組DNA的分子大小,用堿基數(kb)表示。10.7.14 基因組DNA純度用于微衛星分析的基因組DNA的純度,用A260/A280的值表示。10.7.15 基因組DNA電泳圖指用于微衛星分析的基因組DNA的0.4%瓊脂糖凝膠電泳圖譜,要求有標準DNA分子量作對照。10.7.16 PCR擴增條件擴增該微衛星DNA的PCR反應條件。10.7.17 等位基因數一個基因座位上的不同的基因形式的數量。10.7.18 擴增片段長度指擴增得到的片段的長度,以bp表示。10.7.19 平均雜合度按式(7)計算:H
34、= h /r (7)式中:H平均雜合度;h每個位點的雜合度; r所檢測的位點數目。10.7.20 平均遺傳距離指以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體交換過程中分離的平均頻率。10.7.21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0.7.22 其他分析數據其他DNA分析數據.11 肌肉營養成分與主要氨基酸組成11.4 肌肉營養成分11.4.4 采集地點肌肉營養成分測定樣本的采集地點。11.4.5 采集時間肌肉營養成分測定樣本的采集時間。11.4.6 實驗時間肌肉營養成分測定時間。11.4.7 取樣部位肌肉營養成分測定材料的取樣部位。11.4.8 樣本數肌肉營養成分測定的樣本數目。11.4.9
35、粗蛋白質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11.4.10 粗脂肪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11.4.11 粗灰分肌肉中粗灰分的含量(%)。11.4.12 水分肌肉中水分的含量(%)。11.4.13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1.5 氨基酸組成11.5.1 采集地點氨基酸組成測定樣本的采集地點。11.5.2 采集時間氨基酸組成測定樣本的采集時間。11.5.3 實驗時間氨基酸組成測定時間。11.5.4 取樣部位氨基酸組成測定材料的取樣部位。11.5.5 樣本數氨基酸組成測定的樣本數目。11.5.6 天冬氨酸肌肉中天冬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7 蘇氨酸肌肉中蘇氨酸占總
36、蛋白質的百分比(%)。11.5.8 絲氨酸肌肉中絲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9 谷氨酸肌肉中谷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0 甘氨酸肌肉中甘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 11.5.11 丙氨酸肌肉中丙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2 纈氨酸肌肉中纈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3 蛋氨酸肌肉中蛋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4 半胱氨酸肌肉中半胱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5 異亮氨酸 肌肉中異亮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6 亮氨酸 肌肉中亮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7 酪氨酸肌肉中
37、酪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8 苯丙氨酸肌肉中苯丙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19 賴氨酸肌肉中賴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0 組氨酸肌肉中組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1 精氨酸肌肉中精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2 脯氨酸肌肉中脯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3 色氨酸肌肉中色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4 谷氨酰胺肌肉中谷氨酰胺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5 甲硫氨酸肌肉中甲硫氨酸占總蛋白質的百分比(%)。11.5.26 數據來源數據出處或引用文獻(按參考文獻的格式)。12 常見疾
38、病12.1 疾病名稱魚類所患的疾病名稱。12.2 病因魚類患病的主要原因(如病毒或細菌等原因)。12.3 受害階段魚類疾病發生的主要階段:)親魚;)受精卵;)魚苗;)魚種;)成魚;)所有階段。12.4 癥狀魚類患病后的主要癥狀(如出血等)。12.5 癥狀圖片說明疾病癥狀的圖片。12.6 防治方法疾病的主要預防和治療方法。13 引進種13.1 引自國家魚類資源引自的國家或地區。13.2 引進地區魚類資源最初引至的區域。13.3 引進時間魚類資源引種的時間。13.4 引進單位引種單位的詳細名稱。13.5 原產地情況引進種原產地的該品種相關信息。13.6 引種概況引種相關情況及應用推廣情況。13.7
39、 其他信息與引種相關的其他信息。14 種質資源描述信息匯總本部分各章條的技術要求與技術指標應分別填入附錄A中相對應的各表(見附錄A),并有實驗人員簽字。 附錄A (規范性附錄)魚類種質資源描述信息總匯A.1 魚類種質資源描述信息簡表 見表A.1。表A.1 魚類種質資源描述信息簡表基本信息平臺資源號(1)資源編號(2)生物代碼(3)資源名稱(4)學名(5)英文名(6)別名(7)原產國家(8)原產省(9)原產地(10)氣候帶(11)地理分布(12)外形圖片(13)生命周期(14)形態特征(15)生活習性(16)食性(17)1:草食性; 2:肉食性; 3:雜食性;4:濾食性棲息水域類型(18)1:海
40、洋;2:淡水;3:半咸水棲息水層(19)1:上層;2:中層;3:底層;4: 中上層; 5:中下層底質類型(20)1:砂質;2:巖礁;3:珊瑚;4:泥質資源類型(21)1:野生 2:地方3:培育4:引進5:其它功能特性(22)1:高繁殖力;2:高生產力;3:優質;4:抗病;5:抗逆;6:耐高溫;7:耐高寒;8:其它主要用途(23)1:食用; 2:藥用與保健;3:生物防治; 4:教學研究;5:觀賞;6:娛樂; 7:其它資源開發利用(24)其他信息(25)分類信息門(26)亞門(27)綱(28)亞綱(29)目(30)亞目(31)科(32)亞科(33)屬(34)亞屬(35)種(36)亞種(37)保存信
41、息資源歸類編碼(38)登記日期(39)保存類型(40)1:活體; 2:精子; 3:卵子; 4:胚胎; 5:細胞; 6:DNA; 7:標本; 8:其它來源地(41)保存數量(42)保存方式(43)1:保護場; 2:保護區; 3:基因庫; 4:標本館; 5:細胞庫; 6:其它保存單位(44)單位編號(45)保存地點(46)實物狀況(47)1:正常; 2:退化; 3:無實物共享方式(48)1:公益性共享; 2:公益性借用共享; 3:合作研究共享; 4:知識產權性交易共享; 5:資源純交易性共享;6:資源租賃性共享;7資源交換性共享;8:收藏地共享; 9:行政許可性共享獲取途經(49)1:郵寄; 2:
42、現場獲取; 3:其它聯系方式(50)聯系人、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E-mail其他信息(51) 表A.1(續)可數與可量性狀齒(52)鰭式(53)鱗(54)鰓(55)體長/體高(56)體長/頭長(57)頭長/吻長(58)頭長/眼徑(59)頭長/眼間距(60)其他信息(61)內部構造鰾(62)腹膜顏色(63)骨骼系統(64)肌肉系統(65)消化系統(66)循環系統(67)呼吸系統(68)神經系統(69)尿殖系統(70)生活與生長特性棲息環境因子(71)見表A.2體長生長方程公式(72)體長與體重關系式(73)其他信息(74)繁殖特性性成熟年齡(75)性成熟體長(76)性成熟體重(77)
43、絕對懷卵量(78)相對懷卵量(79)產卵水溫(80)產卵類型(81)性腺成熟周期(82)魚卵特性(83)1:浮性; 2:沉性; 3:沉性兼粘性生殖方式(84)1:卵生; 2:卵胎生; 3:胎生產卵習性(85)受精方式(86)胚胎發育過程(87)胚胎發育圖片(88)幼體保護類型(89)1:無保護;2:體內保護;3:體外保護其他信息(90)遺傳學特性染色體數(91)Xn=?染色體核型公式(92)染色體組型圖(93)同工酶分析數據(94)見表A.3mtDNA序列分析(95)見表A.4RAPD分析數據(96)見表A.5RFLP分析數據(97)見表A.6AFLP分析數據(98)見表A.7微衛星DNA分析(99)見表A.8其他分析數據(100)肌肉營養成份與氨基酸組成肌肉營養成分(101)見表A.9氨基酸組成(102)見表A.10常見疾病常見疾病(103) 見表A.11引進種引進種(104) 見表A.12A.2 棲息環境因子 見表A.2。表A.2 對環境因子的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星夫妻協議書
- 車輛低壓借款合同協議
- 車間改造預算合同協議
- 個人專屬化妝品牌代理協議
- 畜牧養殖產業廢棄物處理合作合同
- 工資報酬勞動合同協議書
- 物流開票協議書
- 超市采購豬肉合同協議
- 車隊安全生產協議書范本
- 日歐貿易協議書
- 表-D完整版本.0.2-作業架施工驗收記錄表
- 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氣化技術研究
- 智能化弱電行業測試題庫含答案2023
- 項目部管理人員通訊錄
-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各章節同步練習(含答案)
- 1.5內蒙古基本概況與主要文旅資源《地方導游基礎知識》教學課件
- 肺功能檢查質控及報告分析課件
- 電音節策劃方案
- 貝恩杯案例分析大賽初賽題目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語文默寫題復習(附答案解析)
- 創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黑龍江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