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烏海氯堿工程VCM串級冷凍系統壓縮機組安裝及系統品質檢驗方案烏海氯堿工程VCM串級冷凍系統壓縮機組安裝及系統品質檢驗方案編 制:審 核:審 定:批 準:會 簽:質 量:安 全: 中化十三公司烏海氯堿工程項目經理部工程部2003年08月15日17目 錄1 編制說明12 編制依據13 工程概況14 安裝及檢驗前應具備的條件25 基礎驗收與處理26 地腳螺栓與墊鐵27 壓縮機組的安裝38 灌漿39 檢驗步驟及一般規定410 分類檢驗411 電機檢查712 儀表的拆檢813 管道安裝(與壓縮機連接部分)814 壓縮機聯軸器對中815 質量保證措施1116 機組試運轉應具備的條件1117 環境保護及職業
2、安全健康注意事項1118 壓縮機組安裝及品質檢驗工序質量控制表1119 勞動力組織1220 裝品質檢測需設備、機器一覽表:1321 技措材料一覽表1422 施工進度控制表141 編制說明1.1本方案僅適用于烏海氯堿工程VCM裝置串級冷凍系統所有壓縮機及附件的品質檢驗工作。1.2由于提供的資料不全,拆檢工作還有相當的困難,本方案中提出的問題(附件一),有待相關單位進一步落實。2 編制依據2.1化工建設項目進口設備、材料檢驗大綱 HG20234932.2成達化學工程公司提供的施工圖2.3設備隨機文件2.4化工建設項目進口設備、材料檢驗管理辦法 91化基字322號文2.5壓縮機、泵、風機安裝工程施工
3、及驗收規范 GB50275982.6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 GB250231-982.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SH3505-19993 工程概況串級冷凍系統包括一套美國Wittcold生產的My Com250s 增壓壓縮機組;一套Mycom 320s高壓壓縮機組和一套Corken串級壓縮機組及其它配套靜置設備等,機組組成明細如下表:序號名 稱型 號備 注1增壓壓縮機Mycom250s還包含以下組件:一臺主潤滑油泵2.2KW一臺備用油泵 2.2KW一臺15微米在線油過濾器一臺水平式潤滑油儲槽/分離器一臺驅動電機150HP(112KW,2950RPM,380V)控制系統2高壓螺桿壓
4、縮機Mycom 320s816shp 動力還包含下列組件一臺主驅動電機900hp(671KW,2950 RPM,6000V)附屬管道閥門潤滑油泵控制系統3氟里昂冷凝器4氟里昂回收槽1176×609652臺油分離器203×121962臺串級壓縮機Corken 25hp動力電機功率18.6KW7串級冷凝器8入口液體換熱器9抽氣壓縮機電機功率3.73KW10裝箱單中地其它物品以上所述機組及備件均在1997年進口到我國川東,后因工程停建而一直放置,考慮到存放時間較長,存放條件惡劣,且經多次輾轉運輸,設備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故需要對機組及壓縮機本體等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拆裝,檢查及修
5、復工作。4 安裝及檢驗前應具備的條件4.1設備已轉移至室內,廠房應封閉,應為水泥地坪;通風良好,照明采光充足,有足夠的作業面積;具備吊裝運輸設備和動力電源,且應配備消防器材。4.2檢驗所需計量器具、專用工具已落實到位。4.3應具備下列技術文件、資料4.3.1合同及合同附件;4.3.2合同中規定的標準、規范;4.3.3最終設計文件、圖紙;4.3.4制造廠提供的圖紙、說明書;4.3.5制造廠的制造、裝配、檢驗、試驗、試車記錄、材料證明文件;4.3.6裝箱單;4.3.7國外檢驗的總結與資料;4.3.8其它技術資料;4.4檢驗人員應熟悉本方案4.3所列的技術文件;4.5檢驗方案已經批準,技術交底已結束
6、,現場施工人員已完成必要的培訓。5 基礎驗收與處理5.1基礎使用前必須辦理中間交接,并按規定提供中心線、標高、外形尺寸及實測記錄。5.2 基礎應有明顯的標記基準線,縱橫中心線,同時基礎外觀不應有裂紋、孔洞、露筋等缺陷。5.3 基礎的位置幾何尺寸應符合圖紙要求,若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表規定:序號項 目 名 稱允許偏差(mm)1坐標位置±202不同平面的標高-203平面外形尺寸±20凹穴尺寸-204平面水平度/米5平面水平度全長105預留地腳螺栓孔(一)中心位置±10(二)深度+20(三)孔壁垂直度105.4 壓縮機安裝前應對基礎做如下處理:5.4.1 放置墊鐵處的
7、基礎表面應鏟平,其水平度不應大于2mm/m,并與墊鐵均勻接觸,接觸面積應大于50%。5.4.2 基礎表面應鏟出麻面,麻點深度不小于10mm,密度以35點/d m2為宜。基礎表面和地腳螺栓預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沙、積水等均應清理干凈。6 地腳螺栓與墊鐵6.1 該套機組的底座無地腳螺栓孔位置,原設計設備基礎亦無預留螺栓及預留孔,征求各方意見后決定采用化學螺栓固定,具體配置見設計變更QR9803-4-62-4-02-28。6.1.1 擰緊螺母后,螺栓應露出的長度宜為螺栓直徑的1/32/3;且每條螺栓的擰緊力應均勻。6.2 墊鐵6.2.1 找正找平用的墊鐵規格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化工機器安裝工程施工及
8、驗收規范通用規定執行;6.2.2 墊鐵組應放在底座立筋及縱、橫中心線等負荷集中處,且應放置平穩,接觸良好;6.2.3 墊鐵應放在地腳螺栓的兩側,并盡量靠近螺栓。相鄰兩墊鐵組間距宜為300700mm;6.2.4 墊鐵應平整、無氧化皮、毛刺和卷邊,每組墊鐵限用一組斜鐵,總層數不宜超過四層,總高度宜為40-70mm;機組調平后,墊鐵端面應露出底座邊緣10-30mm;6.2.5 壓縮機組安裝后的墊鐵組,用0.25-0.5kg的手錘敲擊檢查,應無松動。層間用0.05mm的塞尺檢查,墊鐵同一斷面處兩側塞入深度之和不得超過墊鐵邊長(或寬)的1/4。最后檢查合格后,將墊鐵兩側層間用定位焊固定。焊接時,嚴禁將地
9、線固定在機身上。7 壓縮機組的安裝7.1 壓縮機組的吊裝7.1.1 用吊車或其它提升工具整體吊裝設備,采用安全適當的吊裝繩索及工具;7.1.2 使用機組上的吊點,不允許將繩索掛在軸端或其它部件上,繩索90°。起吊及放置時,應考慮重力中心位置;7.1.3 將機組平穩的放置在基礎上,底座必須將油垢、油漆、泥沙鐵銹清理干凈。7.2 壓縮機組的就位7.2.1 壓縮機組就位前,基礎的中心線、標高標記明顯,按要求布置好墊鐵;7.2.2 壓縮機組就位后,應使機組底座縱橫中心線與基礎中心線一致,偏差不應大于5mm,基準部位安裝標高不應大于3mm。7.3 壓縮機組的找平7.3.1 壓縮機組的找平是通過
10、調整底座下面的墊鐵及機械本身提供的調整螺栓來達到要求的;7.3.2調整水平前,應先明確水平測點的位置及機組安裝的基準部位,并應符合下列要求:7.3.2.1 縱向水平可以軸承座孔、軸承座殼體中分面、軸頸及制造廠給定的精加工面,選擇測點;7.3.2.2 橫向水平以軸承座、下機殼中分面或制造廠給定的精加工面上進行測量。7.3.3 壓縮機組水平偏差應符合下列要求:7.3.3.1 縱向水平的允許偏差,基準機器的安裝基準部位應為0.002英寸,其余必須保證聯軸器對中要求。7.3.3.2 橫向水平度不應大于0.002英寸,同一機器各對應點的水平度應基本一致。7.3.3.3 機組底座縱向和橫安裝水平偏差應小于
11、0.20mm/m(注:技術資料未提供出此數據,以上數據為國內規范要求,僅供參考)。7.4 壓縮機組在初次找平工作結束后,標高,水平度,中心線均應接近或達到規范及技術文件要求,經檢驗合格后,可進行地腳螺栓孔的灌漿(應用比基礎混凝土標號高一號的混凝土砂漿進行灌漿),待養生期滿達到規定強后,預緊地腳螺栓,進行二次精找工作,使機組的標高,中心線、水平度均滿足規范及技術文件的要求。8 灌漿8.1 基礎二次灌漿前,應檢查復測下列項目:8.1.1 聯軸器的徑向偏差和端面,軸向間隙應符合要求。8.1.2 復測機組各零部件配合間隙。8.1.3 拆檢、清洗工作結束。8.1.4 檢查地腳螺栓是否全部按要求緊固。8.
12、1.5 檢查墊鐵組,層間定位焊是否點焊完畢,機組復測檢查合格后,必須在24小時內進行灌漿,否則,應再次復測。8.2 二次灌漿層的厚度,宜為4070mm。8.3 當用無收縮或微膨脹混凝土灌漿時,其等級應高于基礎混凝土等級號12級,且不小于C25,配比應符合規范要求。8.4 二次灌漿前,基礎表面必須清除油污,用水沖洗干凈,并保持濕潤24小時。8.5 二漿灌漿必須在安裝人員配合下,連續進行一次灌完。灌漿時應不斷搗固,使混凝土緊密地充滿各部位。8.6 灌漿時,環境溫度應在5以上,否則,砂漿可用60以下溫水攪拌和摻入一定數量的早強劑。8.7 二次灌漿后要認真進行養護,養護期間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
13、凍措施。9 檢驗步驟及一般規定9.1 該串級冷凍系統由于到貨時間較長,部分包裝損壞嚴重,故甲方應提供歷次的檢驗紀錄,以保證整個檢驗及交接的連續性。9.2開箱檢驗9.2.1開箱檢驗由監理單位組織,建設單位、原檢驗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參加;9.2.2開箱前應對設備、材料的外包裝及外觀進行檢查,以確認有無損壞,并進行記錄;9.2.3開箱后檢查貨物的內包裝及卡固情況,觀察主要設備部件的外觀情況;9.2.4開箱檢驗后應對全部驗收貨物的規格、型號、材質、總數量與設計需用量逐項核對;9.2.5開箱檢驗后,甲乙雙方核對應簽署下列文件:開箱檢驗記錄;短缺、損壞、溢出、不符合項等記錄表;開箱檢驗議定書。10 分類檢
14、驗10.1靜置設備的檢驗10.1.1本方案中的靜置設備包括氟里昂冷凝器、油分離器、氟里昂回收槽等設備;10.1.2靜置設備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0.1.2.1根據裝箱清單清點設備主體及零部件、緊固件、備品備件、專用工具、墊片、地腳螺栓、墊鐵等,應齊全無缺損。10.1.2.2核查實物規格結構形式銘牌應與設計文件吻合。10.1.2.3設備內外表面不應有腐蝕斑點、異種材料的污染等缺陷,對輕微的劃傷、壓坑等缺陷,其深度不應超過母材厚度公差的下限值。 厚度公差:母材厚度范圍:4.55.5678252630最大允許公差:0.50.60.80.910.1.2.4進行外觀檢查時,若直接目視檢查不能確切判斷表
15、面質量狀況,應利用放大鏡等輔助工具進行觀察。10.1.3本次檢驗的靜置設備在監理單位認可,甲方委托后可進行耐壓試驗,并應符合以下規定:10.1.3.1應在符合制造廠圖紙規定的試驗壓力下,穩壓10分鐘,然后降至設計壓力進行檢查,應無泄漏部位及其它異常現象,設備的具體試驗壓力如下規定:序號設備名稱設計壓力KPa設計溫度試驗壓力1增壓壓縮機油分離器206928.91491.5倍設計壓力2油冷器殼側(R22 油)20601491.5倍設計壓力管側(水)103493.31.5倍設計壓力3中間冷卻器1219×2591殼側25101.5倍設計壓力管側251028.91491.5倍設計壓力4油分餾器
16、305×1219251028.91491.5倍設計壓力5臥式碳鋼油分離器20691491.5倍設計壓力6油冷器殼側(R22 油)20691491.5倍設計壓力管側(水)103493.31.5倍設計壓力7R22回收槽251028.993.31.5倍設計壓力8R23入口液體換熱器液側28611.5倍設計壓力氣側286162.21.5倍設計壓力9抽氣冷凝器冷卻劑側217231.71.5倍設計壓力冷卻介質側79331.71.5倍設計壓力10.1.3.2本次檢驗的靜置設備均不得用水進行耐壓試驗,宜使用氮氣進行壓力試驗,如條件限制而不得不使用水進行試驗,試驗后應對設備內部進行干燥處理。10.1.
17、3.3指示壓力變化的壓力計的數量不應少于兩塊,其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1.52倍,精度不得低于1.5級。10.2機器的檢驗10.2.1本次檢驗共有機器類設備9臺,其中螺桿壓縮機2臺;抽氣壓縮機1臺;corken無油潤滑往復式活塞型壓縮機2臺;壓縮機附屬油泵4臺。10.2.2進行開蓋檢查的機器,檢驗過程應作詳細記錄。10.2.3螺桿壓縮機的檢驗10.2.3.1壓縮機組的拆檢順序如下:附屬管線拆檢電機拆檢靜設備拆檢 壓縮機機體拆檢系統組裝復位。10.2.3.2 壓縮機解體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明確機阻結構特點及裝配要求,解體過程中應測量拆卸件尺寸及相關零部件的相對位置及配合間隙,拆卸的零部件檢查合格后方
18、可進行回裝,并做好記錄。10.2.3.3 機組各零部件拆卸清洗時,應選擇煤油或丙酮作為清洗劑,易損件清洗時,應輕拿輕放,注意避免損傷。零部件經清洗檢查合格后,按技術要求進行組裝,機組或部件在封閉前,應仔細檢查和清理,其內部應干凈,不得有任何異物存在。10.2.3.4 壓縮機拆檢時應檢查:(1)各零部件的銹蝕程度;(2)零部件相對位置及配合間隙待甲方提供數據;(3)軸及聯軸節跳動值。10.2.3.5 螺桿壓縮機的解體順序及檢驗規定如下:250S及320S壓縮機體拆檢拆除聯軸器聯軸器鍵拆除排放端法蘭拆除電機側軸承罩拆除固定軸承的螺栓拆除密封蓋及機械密封組件拆除電機側軸承頭拆除卸載器,滑閥組件拆除吸
19、入端端蓋,平衡活塞組件拆除卸載器罩及卸載器汽缸拆除吸入端罩拆除止推軸承旋出陰陽轉子10.2.3.6壓縮機機體的重新組裝順序與解體拆卸順序相反,但應注意以下幾點:(1)回裝時確保所有的零件,部件必須清洗干凈,無機械損失,體內亦清理干凈,經檢查合格后,方能回裝。(2)所有有質量缺陷及固拆檢而損壞的配件必須更新。(3)組裝后的各部間隙及精度符合制造商提供的要求。(見10.2.5.8中數據)(4)確保主動轉子與從動轉子正確嚙合。(5)有扭矩要求的緊固件按扭矩規格表的要求擰緊,詳見扭矩規格表。10.2.3.7 壓縮機的各部件配合間隙及組裝精度如下規定:(待提供數據)10.2.4 無油潤滑往復式活塞型壓縮
20、機的檢驗10.2.4.1壓縮機組的拆檢順序如下: 附屬管線的拆檢電機拆檢機組內靜設備拆檢壓縮機機體拆檢系統組裝復位。10.2.4.2按制造商提供的機體拆裝順序進行機體的拆裝,拆裝的同時進行各部位安裝間隙及配合精度等方面的檢驗。10.2.4.3壓縮機機體的解體順序如下: (待廠商提供)10.2.4.4壓縮機機體的重新組裝順序與解體拆卸順序相反,但應注意以下幾點:(1)回裝時確保所有的零件,部件必須清洗干凈,無機械損失,體內亦清理干凈,經檢查合格后,方能回裝。(2)所有質量缺陷及固拆檢而損壞的配件必須更新。(3)組裝后的各部間隙及精度符合制造商提供的要求。(見10.2.5.8中數據)(4)確保主動
21、轉子與從動轉子正確嚙合。(5)有扭矩要求的緊固件按扭矩規格表的要求擰緊,詳見扭矩規格表。10.2.4.5 壓縮機的各部件配合間隙及組裝精度如下規定:數據待補10.3 油系統拆檢、清洗、回裝。拆除聯軸器保護罩,拆下聯軸器,將電機與泵脫開。10.3.1 泵、泵件和軸承箱:a. 拆開泵檢查內部的清潔度及銹蝕情況,并進行徹底清除b. 清理軸承箱,并檢查連接面與箱體是否有損傷;c. 檢查O型環,若有損傷及時更換;10.3.2 泵的轉子及反螺栓桿;a. 檢查反向螺栓桿及轉子的螺旋面,是否有毛刺、裂紋、銹蝕。回裝時,應用紅丹著色檢查其嚙合情況。b. 檢查轉子的密封橡膠墊是否完好,并對軸頸進行清洗,達到要求的
22、光潔度;c. 檢查轉子軸承,并測量其間隙。10.3.3安全閥(由勞動部門檢驗)10.3.4 確保所有內件清洗干凈,無損壞,經檢驗合格后,泵方能回裝。10.3.5泵組安裝在機座上,通過調整墊片進行找平,使其達到縱向水平0.05mm/m,橫向水平0.10mm/m.通過調整電機,使其與泵的同心度達到徑向0.10mm,軸向0.05mm。10.3.6電機單機試運轉時,應確定旋轉方向;單試合格后,復查對中,并與泵聯接;10.4油冷卻器的拆檢、清洗、回裝:10.4.1折除油冷器的封頭端蓋,將管束從殼體中抽出,檢查、清理殼體及管束,檢驗合格后回裝;10.4.2對其進行水壓試壓,試壓合格后,應排凈積水,做好記錄
23、。10.4.3過濾器拆檢,清洗及回裝:將過濾器上蓋板拆下,抽出過濾器芯,檢查過濾器內部及濾芯,清潔度及銹蝕情況并進行清洗,檢查合格后,回裝封閉。10.5 油箱拆卸油箱上板,檢查油箱內部清潔度及銹蝕情況;清洗箱內部,檢驗合格后封閉。10.6 系統管路拆檢、清洗及回裝10.6.1拆卸時,應對系統所有的管道、管件、閥門做好標識,拆卸工作結束應檢驗碳鋼管的內部銹蝕情況,及不銹鋼管路的清潔度,并進行清洗處理,使其符合規定要求。10.6.2 對閥門的靈活性進行檢查;對密封面銹蝕嚴重的應予以壓力試驗,做好記錄。10.6.3 所有管道、閥門、管件、經檢查確認后,進行回裝。10.7 閥門類的檢驗10.7. 1全
24、部閥門應做外觀檢查,并檢查下列項目:(1) 閥門型號、規格、銘牌、編號、壓力等級、材質標識等,應符合設計和供貨產品的技術文件;(2) 外部和可見的內表面螺紋密封面應無損傷銹蝕現象;安全閥的鉛封應良好;(3) 鑄造閥體應無夾砂、縮痕、氣孔、裂紋等有害性缺陷;有修補部位的應檢查其質量證明文件;鍛件應無裂紋折皺、重皮、銹蝕及超過壁厚公差下限的凹陷等。當有疑問時,應進行無損探傷檢驗;(4) 閥門零部件、焊接坡口端,應無碰損及加工缺陷;閥體的流體通過部分應無鐵屑、雜質及嚴重銹蝕現象,且無殘留水分;(5) 閥門的配件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且無質量缺陷。10.7.2根據圖紙檢查的尺寸包括:外部高度、口徑、法
25、蘭的間距、法蘭的厚度及螺孔配置、殼體的壁厚和加工精度、粗糙度等,應符合圖紙的要求。閥門的抽查比例:按照監理要求,需進行100%檢查。10.7.3閥門的裝配質量應按本方案10.7.3.2條規定的抽查比例進行下列項目的檢驗:(1) 閥桿應轉動靈活,閘閥全開、全閉時閘板的位置應正確;(2) 止回閥閥板應靈活牢固,銷釘結構完好;旋賽填料函應清潔嚴實;10.7.4當對閥門的裝配檢查和致密性試驗有疑問時,應拆開閥門并檢查下列項目:(1) 閥芯與閥座、閥座與閥體的接觸應良好;(2) 閥桿與閥芯的聯接應靈活、可靠;(3) 閥桿應無彎曲、銹蝕,閥桿的螺紋應無缺陷;(4) 墊片的壓力等級、填料、緊固件應符合實際文
26、件的規定。11 電機檢查11.1 電機端半聯軸器的檢驗,主要為外觀質量檢及徑向邊高面跳動值的檢查。(參照壓縮機聯軸檢驗)。11.2 軸承檢驗需拆卸軸承壓蓋,檢其外觀質量及清潔度,更換新的潤滑脂,封閉。11.3 拆卸端罩,檢查轉子與定子間的空氣間隙應均勻一致。11.4 檢查風扇與空氣擋板之間的間隙。11.5 對電機及其主要零部件分別進行機械,電氣專業檢查,檢查合格后,可進行電機的試運轉。檢查電機的工作性能及旋轉方向是否正確,符合技術要求。12 儀表的拆檢12.1 開箱后首先要根據裝箱單對儀表的數量、規格、型號進行核對。12.2對隨機附帶的壓力表、壓力開關、熱電阻、熱電隅、雙金屬溫度計應按供貨數量
27、的2%-5%抽查。12.3對帶有電器元件的各類變送器要進行絕緣電阻測量;檢查儀表的基本誤差及變差;對接有輸出的儀表的動作值進行校驗,并檢查其接點的動作情況。 12.4軸振動、軸瓦溫度監測系統成套供貨的探頭趨近器等應檢查下列項目,并應符合設計和制造廠文件及標準規定。12.4.1 在機器未拆開前,應檢查探頭與趨近器回路,根據其靜態工況下間隙的電壓值,判斷探頭、趨近器及延伸電纜的完好狀況。12.4.2 測量絕緣電阻。12.4.3 在軸泵拆開后,檢查探頭與趨近器匹配特性。12.4.4 檢查監視器精度。12.4.5 檢查報警及聯鎖系統。12.5 盤裝、報警設定單元應檢查下列項目,并符合設計文件和制造廠標
28、準的規定。12.5.1 測絕緣電阻。12.5.2 檢查盤裝儀表輸入指針的指示精度。12.5.3 檢查報警設定值的精度。12.5.4 檢查報警的不靈敏區。因隨機圖資料不全給施工及拆檢帶來不便之處,要協同相關人員認真研究,并采取相應技術措施,使施工順利進行。13 管道安裝(與壓縮機連接部分)13.1 管道與機組連接時符合下列規定:13.1.1 管道與機組最終連接時,應在聯同器上用千分表監測其徑向位移,轉速大于6000r/min的機器,徑向位移不應大于0.02mm;轉速小于等于6000r/min的機器,徑向位移不應大于0.05mm。13.1.2 配對法蘭在自由狀態下,應與機器法蘭平行且同心,其偏差應
29、符合下表規定:轉速r/min法蘭面平行度徑向位移mm<3000法蘭直徑1/1000全部螺栓順利300060000.0150.50>60000.100.2013.1.3 配對法蘭在自由狀態下的間隙,以能順利插入墊片的最小距離為宜。13.1.4 碳鋼管道內壁必須采取相應的除銹措施進行處理。13.1.5 管道的安裝,試壓吹掃及清洗應符合國標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技術文件的有關規定。13.1.6 管道安裝合格后,不得承受設計之外的附加荷載。13.1.7 管道在試壓、吹掃合格后,應對該管道與機組的接口進行復位檢查,其偏差應符合,第12條的規定。14 壓縮機聯軸器對中14.1 安裝聯軸
30、器14.1.1 確定制造廠能提供聯軸器適用的膨脹溫度100120。14.1.2 清洗軸端和聯軸器內孔,使其達到相應的光潔度要求。14.1.3 檢查軸端外徑尺寸及聯軸器內徑尺寸配合公差及配合形式,確定聯軸器定位銷鉆孔位置。14.1.4 將半聯器均勻加熱,使之膨脹,其內徑尺寸與軸頸配合尺寸產生過渡配合后,按要求迅速將聯軸器安裝軸端上,待冷卻后使之達到緊固配合,注意在安裝過程中,應避免沖擊或碰撞,避免損壞軸承。14.1.5 聯軸器宜選擇用加熱板加熱或在100120的油中加熱,且快速裝配在軸端上,不要對其進行局部加熱,以免引起局部變形。14.1.6 裝有適配器的聯軸器,其螺栓已經被擰緊,在任何情況下都
31、不要拆開組合體,帶有適配器的聯軸器通過插口調節器安裝在凸輪上。14.2 聯軸器的對中14.2.1 聯軸器的外觀檢查應無損傷、毛刺、裂紋等缺陷,用千分表檢查其徑向與端面跳動的偏差值:聯軸器徑向與端面的允許偏差值表2.1聯軸器直徑(mm)徑向跳動值(mm)端面跳動值(mm) 1500.010.012500.0150.0152500.020.0214.2.2 機組安裝找正工具及調整操作符合下列規定:14.2.2.1 千分表檢驗合格,精度應符合測量的精度要求。14.2.2.2 表架應結構堅固,重量輕、剛度大,安裝牢固無晃動。使用時應先測量表架撓度,以校正測量結果。14.2.2.3 應避免在陽光照射或冷
32、風偏吹情況下進行對中。14.2.2.4 調整墊片應清潔、平整無折邊毛刺。14.2.2.5 必須按制造廠提供的找正圖表或冷態對中數據進行對中。轉速(rpm)轉速(rpm)X(mm)50HZ60HZ3.000 rpm36000.01mm1.500 rpm18000.02mm1.500 rpm18000.03mm電動機與驅動機的中心線的孔值與聯軸器表面的平行度偏差不應超過0.00050.001英寸,允許的軸中心線和聯軸器端面平行度偏差不應超過0.0005英寸。14.2.2.6聯軸器準確找正是必要的,找正誤差越小,聯軸器的使用壽命應越長;應遵守聯軸器制造商的說明書,且應遵守以下幾點:1)以對角線的方式
33、擰緊基礎螺栓,確保基架不變形。2)檢查電機與機座間隙;3)找正后,將電機座與機座上的銷孔絞削至規定配合尺寸,將定位銷放入銷孔內。14.3 聯軸器面軸心徑向位移與軸向傾斜的測量方法14.3.1 將兩個半聯軸器相互聯接,應在圓周上劃出對準線,并裝設專用工具,如圖:14.3.2 將兩個半聯軸器一起轉動,每轉90°測量一次,記錄5個位置的徑向測量值a和軸向測量值b,并分別記錄位于同一直徑兩端的兩個千分表b和b或兩個測點的軸向側量值,如圖所示:14.3.3 當在測量值a1=a5及b-b=b2- b5時,應視為測量正確,測量有效。14.3.4 聯軸器兩軸心位移應按下式計算:ax=(a2-a4)/
34、2 (1)ay=(a1-a3)/2 (2)a= ax2+ay2 (3)式中:a1、a2、a3、a4徑向測量值(mm);ax在x-x(水平)方向的徑向位移(mm);ay在y-y(垂直)方向的徑向位移(mm);a測量處兩軸心的實際位移(mm)。13.3.5 聯軸器兩進行軸線傾斜按下式計算:Q X=(b2II+b4I)-(b2I+b4II)/2d (4)Qy=(b1I+b3II)-(b1II+b3I)/2d (5)Q= Qx2+Qy2 (6)式中:b1、b1b4、b4軸向測量值(mm);QX_x-x(水平方向);(mm)QY_y-y(垂直方向);(mm)Q_測量處兩軸線的實際傾斜值(mm)14.3.
35、6聯軸器校準誤差及在運行過程中能允許產生膨脹或運動的特殊說明在總組裝圖中應說明(資料未到)。在校準檢查期間,聯軸器的兩半都應旋轉,并對校準讀數進行記錄。在一起旋轉聯軸器兩半時,確保記錄每半聯軸器能處的相同位置讀數,使半聯軸器的外徑任何不規則效應得到消除。(注:資料能提供的對中方法,未給出具體參數,及找正數據,原始、冷態及工作狀態基準線,暫無法執行,本方案提出的找正方法為規范提供的對中過程及計算方法,僅供參考)。15 質量保證措施15.1施工中必須認真執行國家規范,嚴格按拆檢方案施工。15.2每道工序施工前,技術人員要作出詳細的技術交底。15.3施工人員在施工前應經專業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15
36、.4機器組裝后的各部間隙及配合精度應不低于廠商提供的技術要求。16 機組試運轉應具備的條件16.1 機組安裝工作全部結束,符合技術文件和有關規范的規定,安裝記錄齊全。16.2 管道安裝完畢,各種管架安裝應符合圖紙要求,試壓吹除完畢,氣密試驗合格,安裝閥調整合格并打上鉛封。16.3 機組的二次灌漿和抹面均應達到設計要求及技術要求。16.4 與試運轉有關的公用工程已具備使用條件。16.5 電氣儀表安裝工作結束,并已調試合格,具備投入試運行的條件。16.6 防腐、絕熱等工程已基本完成。16.7 機組潤滑系統清洗潔凈后,加注潤滑劑的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規定。16.8 冷卻水系統進排水管路就暢通,無滲漏;冷卻水質應符合要求供水應正常。16.9 現場道路暢通,環境整潔、安全消防設施齊全、可靠。16.10 試運案方案已經批準。17 環境保護及職業安全健康注意事項17.1參加設備材料檢驗的全體人員,應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樹立“安全第一”的觀點,保證人身及設備安全。17.2在設備材料檢驗的過程中,應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17.3堅持文明檢驗,在檢驗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互相配合,防止砸、擠、壓傷;所有配件應輕拿輕放、擺放整齊,防止損壞及混亂。17.4檢驗用機具設備應完好,嚴禁“帶病作業”。其中機具、索吊具不得超負荷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5月高考化學試題模練習(一)含解析
- 遼寧省葫蘆島市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Python程序設計語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作物栽培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數據結構與算法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醫學院《白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股權轉讓居間協議書補充協議書
- 集資房屋買賣協議書
- 專科生答辯秘籍
- 物業服務合作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客運駕駛員的安全操作標準和規范
- 《民俗旅游學》教案-第九章 歲時節日民俗與旅游
- 大型機械設備塔式起重機安全培訓課件
- ISO-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2018
- 軟件質量證明書
- 2023年廣東深圳光明區科技創新局招聘一般專干高頻筆試、歷年難易點考題(共500題含答案解析)模擬試卷
- 合伙型私募基金清算報告(模板)
- 2023年高考英語(新高考I卷)講評課件
- 高考標準化考場建設方案詳細
- 《爬山虎的腳》說課稿
- 2023年重慶市高考化學試卷(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