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省山塘綜合整治技術導則(試行)浙江省水利學會農村水利專業委員會、乙前言山塘承擔著農業灌溉、農民飲水、農村環境、農居消防等綜合功能,是山區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浙江省現有1-10萬方的山塘約1.8萬余座,存在數量多、隱患多、投入少、管理弱等諸多問題,成為當前防汛抗臺和新農村建設的薄弱環節。為切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減少自然災害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強塘固房”戰略,要求通過若干年的努力,在全省建成布局合理、標準適宜、體系完備、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應急保障的防洪減災體系。山塘整治作為“強塘”工程的重要建設內容之一,目前缺少統一的建設規范和技術標準。為此,省水利學會農村水
2、利專業委員會組織有關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通過實地調研,并參考國家和省內外小型水庫建設標準,結合浙江省山塘的實際,編制了浙江省山塘綜合整治技術導則(試行),供各地在山塘綜合整治工作中參考。由于時間倉促,不當之處請及時反饋,以便修訂。本導則起草單位和主要起草人員:起草單位:浙江省農村水利總站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主要起草人:鄭敏生董浩蘇玉杰吳加寧胡琳琳姜海軍張民強蔣屏汪友平呂天偉二00九年三月浙江省山塘綜合整治技術導則1.1 總則12 工程等級劃分標準1.3 洪水標準2.3.1 洪水標準2.3.2 壩頂超高2.4 結構安全3.4.1 土石壩、堆石壩3.4.2 混凝土壩、砌石壩5.5 滲流安全5.5
3、.1 土石壩5.5.2 混凝土壩、砌石壩及堆石壩6.6 泄洪建筑物6.7 輸水建筑物及閘門啟閉機7.8 土石壩壩下涵管7.9 工程環境8.10 工程管理8.附錄A設計洪水與調洪的簡化計算9.A.1設計暴雨9.A.2洪峰流量的計算9.A.3洪水位計算10附錄B波高、波浪爬高118.1 土石壩、堆石壩1.18.2 混凝土壩、砌石壩1.1附表11.2.浙江省山塘綜合整治技術導則(試行)1總則1.0.1為規范我省山塘綜合整治工作,明確綜合整治技術要求,保障山塘綜合整治質量,特制定本導則。1.0.2本導則適用于屋頂山塘,非屋頂山塘可參照執行。1.0.3本導則所稱的山塘是指在山區、丘陵地區建有擋水、泄水建
4、筑物,正常蓄水位高于下游地面高程,總容積在110萬m3的蓄水工程。1.0.4本導則所稱的屋頂山塘是指位于人口居住地上游、如失事將直接造成下游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的山塘。1.0.5山塘綜合整治原則上不應加高大壩而改變原工程的規模,如防洪標準不足本規定要求的,應采用加大泄洪能力的工程措施。確需改變規模的,須經當地的水行政主管理部門批準。2工程等級劃分標準2.0.1山塘的工程等別、工程規模及建筑物級別按表2.0.1進行劃分表2.0.1山塘工程等級劃分標準工程等別工程規模建筑物級別總容積(萬m3)VI山(1)型6510vn山(2)型7152.0.2總容積是指校核洪水位時,相應的山塘容積。3洪水標準3.1
5、 洪水標準3.1.1 山塘綜合整治的洪水標準應符合表3.1.1的要求。表3.1.1山塘建筑物的洪水標準水工建筑物級別洪水標準重現期(年)設計校核土石壩、堆石壩混凝土壩、砌石壩620200100100507101005050303.1.2 壩高超過20m的山塘、串聯型山塘的最上級山塘以及位于我省高暴雨區的山塘,其洪水標準應按上限值取用。3.2 壩頂超高3.2.1 壩頂高程應不低于山塘靜水位與壩頂超高之和。1 土石壩、堆石壩:按設計洪水位加正常運用條件的壩頂超高和校核洪水位加非常運用條件的壩頂超高二種情況計算,取最大值。2混凝土壩、砌石壩按正常蓄水位加正常運用條件的壩頂超高和校核洪水位加非常運用條
6、件的壩頂超高二種情況計算,取最大值。3.2.2 當大壩頂部設有穩定、堅固和不透水的且與建筑物的防滲體緊密結合的防浪墻時,壩頂超高可改為對防浪墻頂的要求。同時下列要求:1 土石壩、堆石壩:壩頂應高出設計洪水位0.5m,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2混凝土壩、砌石壩:壩頂高程應不低于山塘校核洪水位。3.2.3 土石壩、堆石壩壩頂超高可按下式計算:2壩頂超高:Y=R5%+A式中:Y一壩頂超高;R5%累計頻率5%的波浪爬高,可按附表1查算,也可采用當地經驗數據;A一安全加高,按表3.2.3采用。3.2.4 混凝土壩、砌石壩壩頂超高:Y=h5%+hz+A式中:Y一壩頂超高;h5%累計頻率5%的波浪波高;hz一波
7、浪中心線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hz+h5%)取值可按附表1查算;也可采用當地經驗數據;A一安全加高,按表3.2.3采用。表3.2.3山塘擋水建筑物安全加高單位:m建筑物類型及運行工況建筑物級別6、7土石壩、堆石壩正常運用0.5非常運行0.3混凝土壩、砌石壩正常運用0.3非常運行0.24結構安全4.1 土石壩、堆石壩4.1.1 外觀要求壩頂平整,排水良好;壩坡平整,無明顯變形,壩面無高桿雜草、無雜樹灌木;壩址區無明顯隆起、變形現象。一34.1.2 要求壩頂寬度不小于3.0m。上、下游壩坡坡比(多級壩坡指平均坡比)不小于表4.1.2要求。表4.1.2山塘土石壩、堆石壩壩坡要求邊坡類型壩
8、高(m)上游壩坡下游壩坡土質邊坡>151:2.251:2.005151:2.001:1.75<51:1.751:1.50堆石、砌石質邊坡>151:1.801:1.755151:1.601:1.50<51:1.401:1.304.1.3 壩體加固填筑應進行壓實,壓實后的填筑料應密實均勻。粘性土料壓實度宜不小于93%;砂料的填筑干密度宜不小于1.61.7g/cm3;砂礫料含礫量在40%70%時,填筑干密度宜不小于2.0g/cm3;堆石料的壓實標準可按孔隙率控制,孔隙率宜控制在25%30%左右。具體填筑標準可參照當地經驗,按保證壩坡穩定,防止壩體出現裂縫的要求,由設計部門確定
9、。4.1.4 壩坡坡面應進行保護,護坡型式可根據大壩結構型式及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選擇。4.1.5 照谷社壩型須進行改造,取消壩頂溢流、放緩下游壩坡,放緩后的壩坡應符合表4.1.2要求,改造后的壩體應設置可靠的防滲結構。4.1.6 白蟻危害地區應結合綜合整治進行白蟻防治。4.2 混凝土壩、砌石壩4.2.1 混凝土壩、砌石壩的上、下游壩面無明顯風化、剝蝕情況,無危及壩體安全的結構裂縫。4.2.2 混凝土壩、砌石壩結構穩定及應力需要計算時,可參照混凝土拱壩設計規范(SL282-2003)、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SL319-2005)及砌石壩設計規范(SL25-2006)中相應的要求執行。5滲流安全5.
10、1 土石壩5.1.1 壩體表面及壩基無明顯的滲漏現象。5.1.2 防滲體要求1 防滲體頂部應不低于校核工況下的靜水位。2新設置的土質心墻、斜墻,滲透系數宜不大于ixi0-5cm/s;均質土壩壩體滲透系數宜不大于1xi0-4cm/so3新設置的其它類型防滲處理措施可參照相關的規程規范要求。5.1.3 新填筑的壩體料與相鄰土層間如不滿足層間關系時,應設置合理的反濾層和過渡層。1 土質防滲體(包括均質壩、心墻、斜墻、鋪蓋和截水槽等)與壩殼排水體或壩基透水層之間應滿足反濾原則,否則應設置反濾層或同時設置反濾層和過渡層。2 當采用幾種不同性質的土石料填筑壩體時,各土層之間應遵循反濾原則。3 反濾料、過渡
11、層料的選擇參照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碾壓式土石壩設計導則(SL18996)。5.1.4 下游壩面應設置壩體排水設施,排水設施應具有充分的排水能力,同時應滿足反濾的要求,保證滲透穩定。1 壩體排水可采用棱體排水、貼坡排水等。棱體排水:排水體頂部寬度不小于0.8m,排水體頂高程應超過壩腳最高水位和地面1.0m;貼坡排水:排水體厚度(含反濾厚度)不小于0.5m,排水體高度高于浸潤線出逸點1.0m或高于1/2壩高且高度不小于2.0m;排水底腳處應設置排水溝。2 下游壩面與兩邊岸坡連接部位應設置排水溝,排水溝應采用漿砌石或混凝土砌筑,斷面尺寸應不小于0.25m>0.25m。其它部位的壩面排水設置宜結合護
12、坡形式進行設置。5.1.5 壩基及壩肩應滿足滲透穩定安全的要求。5.2混凝土壩、砌石壩及堆石壩5.2.1 大壩不存在明顯的滲漏情況。5.2.2 對采用混凝土面板、混凝土防滲心墻擋水的建筑物,面板或心墻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一般不低于W4,底部厚度應不小于50cm,頂度厚度應不小于30cm,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20。6泄洪建筑物6.0.1泄洪建筑物泄洪能力應滿足相應防洪標準的要求。6.0.2泄洪建筑物進水口段與泄流段山體邊坡應穩定。6.0.3靠壩溢洪道1 溢洪道靠壩一側邊墻應采用混凝土或漿砌石襯砌(其中與防滲體連接部位的邊墻應采用混凝土澆筑,防滲處理可靠),邊墻結構穩定。邊墻高度應高于泄流水面線50cm
13、以上,且不低于相應部位的壩體高程。對 6非靠壩一側,則視山體巖土情況確定是否采用護砌措施。2 溢洪道底板根據基礎情況,可采用混凝土或漿砌石襯砌,混凝土襯砌厚度不小于20cm,漿砌塊石襯砌厚度不小于30cm。若基礎為堅硬巖體,也可不做襯砌保護。6.0.4溢洪道下游出水通暢,泄洪時不沖刷壩腳,不危及大壩結構安全。消能設施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設置。7 輸水建筑物及閘門啟閉機7.0.1輸水建筑物結構安全可靠,進、出口邊坡穩定。7.0.2閘門啟閉機運行安全靈活。不允許使用木制閘門。7.0.3閘門啟閉設備應設有相應的安全保護設施,一般應設置啟閉機房。8 土石壩壩下涵管8.0.1土石壩壩下涵管原則
14、上應廢除。對于原有的鋼管、鋼筋混凝土管,若其基礎位于基巖,并有可靠的保護及防滲措施的,經論證可保證運行安全的,可不廢除。其它類型的壩下涵管應廢除。8.0.2廢除的壩下涵管必須進行全部挖除或采用可靠的封堵進行處理,確保工程安全。8.0.3廢除壩下涵管后,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設置虹吸管、開挖隧洞或在壩頭基巖中明挖設置埋入式的鋼筋混凝土涵管等方式。9 工程環境9.1 .1位于村莊附近的山塘,應結合整治工程進行生態環境建設,防止水土流失。工程設施完整堅固,外形美觀,環境整潔,與周邊環境相協調。9.2 .2山塘整治應劃定山塘的水域保護范圍。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山塘,應采取水源保護措施,防止水源污染。10 工程
15、管理10.0.1綜合整治應劃定工程保護范圍,工程保護范圍為大壩外邊線以外50100m,并禁止在保護范圍內危害大壩的一切活動。10.0.2水位觀測應設置塘水位觀測設施和溢流堰頂水深觀測設施。10.0.3大壩宜設有簡易上壩道路,以提供山塘應急搶護時必要的交通條件。10.0.4方便巡查宜設置管理房,盡可能與啟閉機房設置相結合。10.0.5應結合整治工程搜集以往的工程技術資料,積累、保管好整治工程的批文、工程地質勘探、設計、施工和竣工以及山塘基本參數等方面的各種技術資料,建立山塘工程檔案,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歸檔。附錄A設計洪水與調洪的簡化計算對于山塘具有必要的基本數據且能夠進行調洪計算的,防洪計算按有
16、關規范執行;對資料缺少且無法進行調洪計算的可采用以下簡化方法進行。A.1設計暴雨A.1.1設計暴雨可采用我省2003年頒布的浙江省短歷時暴雨圖集進行查算,查10min、60min、6h年最大暴雨均值H及變差系數Cv,計算指定頻率P的設計值Hp。Hp = HKp(A.1.1)倍。式中:Kp值可查浙江省短歷時暴雨圖集中的附表,CJCv 為 3.5A.1.2匯流時間”寸段內最大白雨峰雨量H °計算公式如下:當。小于1小時,1/°,60H H 60min -(A.1.2-1)n10,60 = 11.2851g( HOmi/ H60min )(A.1.2-2)當p在16小時之間,1
17、-n1,6H 凡(/6)(A.1.2-3)%=1 1.2851g(Hi/H6h)(A.1.2-4)式中:H10minH60min(H1h)、H6h分別為相應頻率10min、60min(1h)、6h的設計雨量,mm。匯流時間甘艮據本附錄公式(A22)確定A.2洪峰流量的計算A.2.1洪峰流量的計算根據主流長度L按不同的方法計算。1當L大于2km時,建議采用浙江省推理公式按試算法確定洪峰流量及匯流時間2當L小于2km時,洪峰流量Qm可按下述簡化公式計算:HQm=0.278二F(A.2.1)T式中:p-t流時間,h;H雨峰時段雨量,mm;F一集水面積,km2;Qm-設計洪峰流量,m3/s。A.2.2
18、匯流時間擊下式計算:丁坡+。.2781(A.2.2)v式中:L一主流長度,km。當L<1km時,p坡=0.2h;當1km<L<2km時,坡=0.25h;V匯流速度,m/s。當主流平均坡降J<0.05時,V=1.15m/s;J=0.050.1時,V=1.251.55m/s;J>0.1時,V=1.65m/s。A.3洪水位計算A.3.1以設計、校核的洪峰流量作為下泄流量,求得溢洪道的溢流水深,根據溢流水深求得設計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設計洪水位=溢洪道頂高程+設計洪峰流量下溢洪道堰頂溢流水深;校核洪水位=溢洪道頂高程+校核洪峰流量下溢洪道堰頂溢流水深。附錄B波高、波浪爬高
19、8.1 土石壩、堆石壩根據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附錄A中的計算公式,采用莆田試驗站公式,根據設計風速、風區長度、坡比、坡面護砌情況,在附表1中查算R5值。設計風速根據當地氣象資料,按下列規定采用:正常運用條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風速的1.5倍;非常運用條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風速。8.2 混凝土壩、砌石壩根據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SL319-2005)W錄B中的計算公式,采用莆田試驗站公式,根據設計風速、風區長度在附表1中查算(hz+h5%)值。設計風速取用同土石壩、堆石壩。附表1山塘風浪爬高、波高計算參考表風區吹程(m)設計風速(m/s)混凝土壩、砌石壩hz+h5%
20、(m)土石壩、堆石壩/、同坡比(砌石護坡)下的波7爬高R5%(m)1:2.251:2.001:1.801:1.751:1.601:1.4050100.100.13P0.140.1510.160.170.1815r0.150.20P0.220.240.240.260.29200.200.270.300.330.340.360.39250.260.350.390.420.430.460.50300.320.43P0.470.510.520.560.61100100.130.170.190.210.210.230.25150.200.27r0.300.330.330.360.3920r0.280.3
21、7:0.410.450.460.490.54250.360.480.530.570.590.630.69300.440.59r0.640.700.720.760.84200100.180.240.260.290.290.310.34150.280.370.410.450.460.490.53200.380.51r0.560.610.630.670.73250.490.650.720.780.800.850.94300.600.800.880.950.981.041.14400100.240.33r0.360.3910.400.430.47150.380.510.560.610.620.660.73200.520.700.770.830.850.911.00250.660.89r0.981.0711.091.161.27300.811.091.201.301.331.421.56600100.290.390.430.470.480.510.56150.450.61r0.670.7310.740.800.87200.620.840.921.001.021.091.20250.8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